初三化学易错选择题专项训练
第1篇:初三化学易错选择题专项训练
初三化学易错选择题专项训练
1.许多同学喜欢吃烧烤食物,烧烤常用木炭作燃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A)在室内烧烤时要注意通风 (B)烧烤有时看到的黄色火焰是木炭燃烧产生的
(C)烧烤时扇炭火是为了降温 (D)用含硫的焦炭代替木炭不会影响人体健康
2.下列对酒精灯和酒精的认识中,错误的是 D
(A)用火柴点燃酒精灯——使温度达到酒精的着火点
(B)用酒精灯加热物质——酒精燃烧能放出大量的热
(C)用灯帽盖灭酒精灯——使灯芯的酒精与空气隔绝
(D)存放酒精时远离火源——主要是防止酒精挥发
3.某农田出现了土壤酸化板结现象,经调查,该农田长期施用化肥(NH4)2SO4。下列推测中,错误的是 C
(A)(NH4)2SO4溶液的p H可能小于7
(B)土壤板结可能是长期施用(NH4)2SO4造成的
(C)为了防止土壤酸化,施用(NH4)2SO4的同时应加入Ca(OH)2
(D)草木炭(主要含K2CO3)可改良酸性土壤,说明K2CO3的溶液可能呈碱性
4.下列认识或说法中,正确的是 C
(A)向某固体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可证明该物质中一定含有CO32-
(B)常温下可用Fe与AgCl反应制取Ag
(C)可用过量的Cu(OH)2除去CuSO4溶液中的少量H2SO4
(D)分别将Mg、Fe、Cu、Ag放入稀盐酸中,可确定它们的活动性顺序
5. 下列关于水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A)自然界中水的p H均为7 (B)工农业生产需要大量的淡水
(C)地球上总储水量很多,但淡水量很少 (D)水能以固态、液态、气态三种状态存在
6.下列物质露置在空气中,能与氧气、水蒸气同时发生反应的是 A
(A)铁粉 (B)生石灰 (C)浓硫酸 (D)氢氧化钠固体
7. 在天平两边的托盘上各放一个质量相等的烧杯,并分别加入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足量的稀盐酸,天平平衡。若向左盘烧杯中加入100 g碳酸钙,充分反应后,要想使天平重新平衡,应向右盘烧杯中加入的物质可能是 B
①56 g Zn和Fe2O3的混合物 ②100 g MgCO3和Al的混合物 ③84g Mg和Fe的混合物 ④100 g BaCO3和Cu的混合物
(A)①③ (B)② (C)②④ (D)③④
8. 亲爱的同学们,通过化学的学习你一定对一些化工生产中应用的原理有所了解,下列生产中不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B
A.钢铁冶炼 B.石灰石制生石灰 C.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 D.氧炔焰焊接金属
9. 2005年11月,吉林石化公司双苯厂发生爆炸,造成松花江水质污染,主要污染物之一是苯。下图是苯的微观粒子模拟图,请根据图示判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C
A.苯的化学式为C6H6 B.苯由两种元素组成
C.苯是由碳原子、氢原子直接构成的 D.苯属于有机化合物
10. 通过化学的学习,我们重新认识了早已熟悉的空气和水,知道了自然界的水是 B
A、纯净物 B、混合物 C、氧化物 D、化合物
11. 在进一步的学习中,我们还知道了许多健康常识,比如,下面四种做法中有益于人体健康的是 C A、健康人应多吸纯氧 B、长期饮用硬水补钙C、食用加碘盐 D、吸烟提神
12. 化学用语是学习和交流化学知识的通用语言,以下化学符号所表示的意义最多的是 A
A、Fe B、H C、SO42- D、2H2O
13. 质量守恒定律是帮助我们认识化学反应实质的重要理论。请你利用这个定律判断:向Na2CO3溶液中滴加少量盐酸,所发生的化学反应是:Na2CO3 + HCl = + NaCl中 的物质是 D
A、H2O B、CO2 C、H2CO3 D、NaHCO3
14. 生活中有许多宝贵的经验蕴含着化学知识,但也有一些做法是不正确的。请你利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判断下面的做法不科学的`是B
A、冰箱内放置木炭能除异味 B、无色透明的塑料袋都可以盛装食品
C、可用汽油洗衣服上的油污 D、用热水配腌蛋的盐水,可加快食盐的溶解速率
15. ①酸雨 ②土壤中含汞等重金属 ③空气中CO含量增加 都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其中由煤和石油等化石燃料燃烧造成的是B
A、①②③ B、①③ C、②③ D、①②
16. 小英的妈妈在洗碗筷时,经常在水中加入一种物质,很快就能将“油乎乎”的菜盘洗得干干净净。小英的妈妈在水中加入的物质可能是C
A.汽油B.烧碱C.纯碱D.食盐水
17. 下列实验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B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黑色固体
C.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D.在空气中加热铜片,铜片表面有黑色固体生成
18. 在以下四种金属中,有一种金属的盐溶液与其它三种金属都能发生置换反应,这种金属是D
A、Fe B、Cu C、Zn D、Ag
19. 下列各组混合物中,用一种试剂不能将括号内杂质除去的是A
A.CuSO4(Na2SO4) B.C(CuO) C.CO2(C0) D.NaCl(MgCl2)
20. 传统“陈醋”生产过程中有一步称为“冬捞夏晒”,是指冬天捞出醋中的冰,夏日曝晒蒸发醋中的水分,以提高醋的品质。假设用醋酸的质量分数为3%的半成醋,生产500 g 5.4%的优级醋,过程中醋酸没有损失,捞出的冰和蒸发的水的总质量为 B
A.500 g B.400 g C.200 g D.100 g
21. 某物质由碳、氢、氧三种元素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将该物质燃烧后的产物依次通过澄清石灰水和无水硫酸铜,观察到石灰水变浑浊,无水硫酸铜变成蓝色。有关该物质的组成,推断正确的是C
A. 一定有碳、氢、氧元素 B. 一定有碳、氢元素,可能有氧元素
C. 一定有碳元素,可能有氢、氧元素 D. 一定有碳、氧元素,可能有氢元素
22.向一定质量的稀盐酸中加入镁粉至过量,若下面图像中横坐标表示镁粉的质量,则纵坐标表示A
A. 溶液的质量 B. 稀盐酸的质量 C. 氯化镁的质量 D. 生成气体的质量
23. 在化合、分解、置换、复分解四类反应中,可能生成水的反应共有 D
A.1类 B.2类 C.3类 D.4类
24. 1O.6克不纯的碳酸钠固体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生成4.4克二氧化碳.则碳酸钠固体中可能含有的杂质是 B
A.碳酸镁和碳酸钙 B.碳酸钾和碳酸铵 C.碳酸钡和碳酸锌 D.碳酸钡和氯化钠
25.1O克20 %的氢氧化钠溶液和1O克20%的稀硫酸充分混合,混合后的溶液与下列物质不能发生反应的是 A
A.铁 B.氯化钡溶液 C.硫酸铜溶液 D.氢氧化钡溶液
26. 以下关于化学新技术与其试图解决的主要问题不相符的是 C
A.海尔洗衣机厂开发的“不用洗衣粉的洗衣机”——解决污染问题
B.厦门三达膜技术公司开发的“海水淡化膜”——解决资源问题
C.中科院开发的“用CO2制取全降解塑料”——解决能源问题
D.应用于计算机领域的“导电塑料”——解决材料问题
27.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D
(A)金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目一般少于4个 (B)非金属元素的原子一般比较容易获得电子
(C)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的最外层都有8个电子 (D)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0
28.下列有关实验设计方案或实验事实的叙述正确的是 A
(A)降温时,饱和溶液可能不析出晶体
(B)将氧气和氢气的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以除去氢气
(C)将Fe(OH)3加入到滴有酚酞试液的蒸馏水中,溶液显红色
(D)在混有Na2SO4的NaOH溶液中,加入适量的BaCl2溶液,过滤可得到纯净的NaOH溶液
29.向氧化铜和铁粉的混合物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反应停止后,过滤,除去不溶物。向滤液中加一铁片,未看到铁片有任何变化。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BC
(A)滤出的不溶物中一定含有Cu和Fe (B)滤出的不溶物中一定含有Cu
(C)滤液中一定不含有CuSO4 (D)滤液中一定不含有FeSO4和H2SO4
30.一定条件下,在托盘天平的左右两盘上各放一只烧杯,均加入质量分数相同、体积相等的稀盐酸,调整天平呈平衡状态。下列实验操作,最终仍能使天平保持平衡的是 D
(A)向左、右两烧杯中分别加入5.6 g Fe和1.8 g Al,两种金属完全溶解
(B)向左、右两烧杯中分别加入相等质量的Al、Zn,两种金属完全溶解
(C)向左、右两烧杯中分别加入相等质量的Fe、CaO,反应后盐酸有剩余
(D)向左、右两烧杯中分别加入相等质量的Mg、Al,反应后两种金属均有剩余
31. 玻璃钢是一种 D
A.硅酸盐材料
B.塑料
C.合金
D.复合材料
32. 某单质X能从某溶液中置换出单质Y,由此推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B
A.X一定是排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氢以前的金属
B.X是金属时,Y可能是金属,也可能是非金属
C.X是金属时,Y一定比X活泼
D.X、Y都是金属时,Y一定比X活泼
33. 小明测得某食盐溶液中含有氯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19%,如果以计算,则该盐水中所含的质量分数为 D
A.0.71% BD.1.42% C.2.18% D.3.61%
34.给一无色溶液滴入数滴无色酚酞试液,溶液使酚酞变红,这说明该溶液是 C
A.酸性溶液 B.酸的水溶液 C.碱性溶液 D.碱的水溶液
35. 在5.6混有少量铜粉的铁粉中加入足量稀硫酸,产生氢气的质量为C
A.大于0.2g B.等于0.2g C.小于0.2g D.无法确定
36. 检验某可燃烧的化合物是否含有氢、碳、氧3种元素,在该物质完全燃烧后还必须进行的实验是:
①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②用无水硫酸铜检验;③用澄清石灰水检验;④对反应物、生成物进行称量。以下选项中正确的是 B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
第2篇:易错选择题
词语
一、读音
1.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膝盖(xī)
草丛(cōng)
胆怯(qiâ)
解剖(pōu)
B脑髓(suǐ)
蓦地(mî)
强迫(qiǎng)订正(dìng)
C瞥见(piē)
处决(chù)
执拗(niù)
分泌(mì)
D一幅(fú)
翘首(qiáo)
魁梧(wú)
瓦楞(lâng)
错选答案:D
错选原因:这里有两个不好掌握的音,一个是“瓦楞”的“楞”,另一个是“订正”的“订”,把“订”误读为“dìng”,正确读音是“dīng”。把“楞”误读为“lâng”,正确读音是“lãng”。
正确答案:B
2.加点字注音错误的一项是()
A惟妙惟肖(xiào)坦荡如砥(dǐ)辗转反侧(zhǎn)称心如意
(chân)
B妄自菲薄(bï)潜移默化(qián)辙乱旗靡(mǐ)挑拨离间
(jiàn)
C装模作样(mï)峰回路转(zhuǎn)沁人心脾(qìn)赫赫有名
(hâ)
D曲径通幽(qū)上窜下跳(cuàn)随声附和(hâ)万籁俱寂(lài)
错选答案:D
错选原因:“装模作样”的“模”的读音是“mú”,“上窜下跳”的“窜”的读音是“cuàn”。
正确答案:C
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差使(chāi)颠簸(bǒ)懦弱(nuî)随声附和(hâ)
B蹒跚(pán)不屑(xiâ)热忱(chãn)惟妙惟肖(xiào)
C脉络(mài)
狭隘(ài)
混浊(hún)相形见绌(chù)
D粘贴(zhān)执拗(niù)
恣肆(zì)锐不可当(dāng)
错选答案:A
错选原因:“颠簸”的“簸”的读音是“bǒ”,不是“bō”。“混浊”的“混”字读“hùn”。
正确答案:C
小结:
容易读错的字音多为(1)多音字,如:“处决、订正、间隙、强迫、中看、潜移默化、字帖、挑拨离间、随声附和”等;(2)易读错的字,如“卑劣、订正、逮捕、一幅、根茎、剔除、弦乐、锐不可当、膝盖、脑髓、喷香、脊梁”等;(3)生僻的字,如“蓦地、永垂不朽、觥筹交错、瓦楞、颠簸”等。
二、字形
1.字形有误的一组是()
A鄙薄 修葺 畸形 竹篾
B阔绰 倦怠 颧骨 游弋
C隔阂 滑稽 琐屑 忌讳
D害臊 沟壑 恳荒 无赖
错选答案:A或C
错选原因:主要是没有掌握词的意思,不了解形声字。“恳荒”的“恳”应写为“垦”。同学们误认为“竹篾”的“篾”和“隔阂”的“阂”是错误的。
正确答案:D
2.下列语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不论学习哪种知识,都应该辩伪去妄,掌握事物的真谛。
B模拟体育加试,同学们取得了很好的成绩,我们应再接再励,攀登高峰。
C北京办奥运既展示传统文化又展现精神风貌,可谓两全齐美。
D工匠们就地取材,建造了世界上最早的独拱石桥——赵州桥。
错选答案:C或B
错选原因:选错的原因是不知道“再接再励”的“励”应写成“厉”;“两全齐美”的“齐”应写成“其”。
正确答案:D
小结:
字形容易判断错误的原因
一是形近字,如“辨识、辨论”,“恳切、开垦”等。二是容易写别字的词语,如“再接再厉、两全其美、急躁、琐屑”等,这样的题,一定要弄懂词语的意思,由此确定加点字的写法。三是比较难写的字,如“沟壑、发髻、颧骨、秀颀”等,这类词语需要多写、硬记。
三、语素义和词义
1.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组是()
A热忱(情意)阅历(经历)爽快(率直)莫名其妙(说出)
B遵循(遵守)欣赏(欣赏)敏捷(快)无人问津(渡口)
C气派(风度)呆滞(不流通)琐屑(卑微)一鼓作气(击鼓)
D秀颀(高)嘹亮(响亮)皎洁(白而亮)无精打采(提)
错选答案:B或D
错选原因:不知“琐屑”中“琐”的意思是“细小、琐碎”的意思。不知“无人问津”“无精打采”两个词语中加点字的正确意思。
正确答案:C
2.加点字字义相同的一项是()
A沉浸
沉静
B飞翔
飞跃
C宽慰
宽裕
D敏感
敏捷
错选答案:B
错选原因:此题做错的同学较多。大部分同学选B,他们不知“飞翔”中“飞”的意思是“(鸟、虫等)鼓动翅膀在空中活动”,“飞跃”中“飞”的意思是“像飞似的”。
正确答案:D 两个词语中的“敏”都是“快”的意思。
3.加点词解释正确的是()
A他一闲下来,便感觉到无聊。
无聊:言谈、行动等没有意义而使人讨厌
B杜甫的诗深受后人推崇。
推崇:崇敬
C商店里琳琅满目的商品摆放得错落有致。
错落有致:交错纷杂,很有秩序。
D民主战士闻一多先生面对敌人的枪口大声疾呼:民主、自由。
大声疾呼:大声呼喊,提醒人们注意。
错选答案:C或A
错选原因:有些同学选C,主要是他们不知“错落有致”的意思是“交错纷杂,很有情趣”;有的同学选A,是因为他们没有了解“无聊”一词在这句话中的意思是“由于清闲而烦闷”。
正确答案:D
小结:
把握词义的题是同学们容易丢分的题。其中把握词语的语素义一题最容易扣分,做此类题,首先了解词义,再来推测语素义。可以用根据词语的构成形式来推测语素义。解释词语的题,是在考查词语在此语言环境中的意思,可以根据句义来推断。
四、理解运用
1.能使下列语意顺畅、连贯的一组短语是:()
实施素质教育有赖于、或者说根本受制于教育工作者的责任。有人说,孩子们的心就像一块奇妙的大地,播下 ① 的种子,就会获得行为的收获,播下②的种子,就会获得习惯的收获,播下 ③ 的种子,就会获得性格的收获,播下④的种子,就会获得命运的收获。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教育工作者确实是主宰每一个学生命运的人。
A①思想 ②性格 ③行为 ④习惯
B①思想 ②行为 ③习惯 ④性格
C①行为 ②习惯 ③性格 ④思想
D①性格 ②行为 ③习惯 ④思想
错误选择:A
错选原因:本题不同于同义词比较,属于词语前后环环相扣的问题,本身有一定的逻辑关系,不能颠倒,所以选择A是不对的。
正确答案:B
2.根据句意依次填写词语最恰当的是()
(1)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
(2)我们上了轮船,离开栈桥,在一片()的好似绿色大理石桌面的海上驶向远处。
(3)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你的视野的,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毡子。
(4)沙丘的移动虽然慢,可是所到之处,森林全被(),田园全被埋葬,城郭变成丘墟。
A烘托
寂静
进入
摧毁
B映衬
平静
进入
毁坏
C烘托
平静
扑入
摧毁
D映衬
寂静
扑入
毁坏
错误选择:A
错选原因:此题考查“根据语言环境选择词语”的能力。(1)句中“一点点黄晕的光”是柔和的,只能作为陪衬,“映衬”的意思是“映照、衬托”,两个事物之间没有主次之分;(2)句中“好似绿色大理石桌面„„”突出了“平”而非“寂”;(3)句依据“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这一语境,用“扑入”更加生动形象;(4)句中“摧毁”比“毁坏”更能突出沙丘对人类危害的严重程度。属于词义的轻重差别。
正确答案:C
3.下列句中横线上,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1)包兰铁路通车以来,火车在沙漠上行驶,从来没有因为风沙的而发生事故。
(2)农民兄弟要做好准备,防止害虫
农作物。
(3)由于长城外的风沙,榆林城也受到袭击。
(4)这个区域不断受到风沙的,有些部分逐渐变成荒漠了。
A侵袭 侵害 侵入
侵占
B侵入 侵害 侵袭
侵占
C侵占 侵入 侵袭
侵害
D侵害 侵占 侵入 侵袭
错误选择:B
错选原因:此题考查的是考生的同义词的辨析能力。这组词是比较难区分的,四个词语的第一个字都是一样的,所以可以采取存同求异的方法。“侵入”是进入内部;“侵害”是侵入而损害;“侵袭”是侵入并袭击;“侵占”是指非法占有别人的财产。根据语境,应选择A。
正确答案:A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行云流水般的歌声使所有在场的听众获得了极大的艺术享受。
B一方困难百方支援,被洪水冲得囊空如洗的灾区又重建了家园。
C这么好的天气去旅游,同学们可以在大自然中尽情地享受天伦之乐。
D凡是优秀的演员,总能把剧中人物的内心世界表演得惟妙惟肖。
错误选择:B
错选原因:此题考查的是考生对成语的运用能力。由于学生对B项的成语的意思即使用习惯不清楚,故选择了B,小词大用了,且使用不当。B项中的“囊空如洗”多形容贫困或一时缺钱;C项中的“天伦之乐”指家庭之乐;D项中的“惟妙惟肖”指描绘或摹仿得非常像,所以这里不妥。
正确答案:A
5.画线词语在句中含贬义色彩的是()
A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情,而是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
B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
C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
D我喜欢海,溺爱着海,尤其是潮来的时候。
错误选择:C
错选原因:选择C“高傲”是因为学生认为这个词是“骄傲”的意思,实际上这个词是“自豪”的意思,不带有贬义色彩。B项中“标致”是姿态、形象美丽的意思,是褒义词。句中是用来嘲讽清国留学生丑态的,用的是反语的修辞方法,是贬义用法,属于词语的感情色彩发生变化。
正确答案:B
6.句中画横线的字解释都正确的是()
(1)他触目伤怀,自然感情不能自已。
(2)于是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真是人声鼎沸。
A触(感动)鼎(大)
B触(接触)鼎(古代的一种锅)
C触(接触)鼎(大)
D触(抵)鼎(正在)
错误选择:C
错选原因:此题考查考生对词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的理解。“触目”的“触”应是眼睛里看到,即接触的意思。而“鼎”则指古代的一种锅,这里使用的是本义,而不是引申义。
正确答案:B
7.下列用词造句哪一项有错误?请你把它选出来。()
A酝酿:这次班会经过大家的酝酿,组织得非常好。
B拮据:她的性格十分内向,在陌生人面前常常拮据不安。
C怂恿:在朋友的极力怂恿下,我决定今年暑假去西藏旅游。
D精致:文具店里摆放着几个精致的笔盒,我很想买一个。
错误选择:C
错选原因:B项“拮据”指缺少钱,境况窘迫,所以跟性格没有一丝联系。学生之所以选择C是因为他们认为怂恿含有贬义,实际上这个词的解释为“鼓动别人去做某事。”
正确答案:B
8.句中画横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是()
A等得不耐烦的父亲对儿子说:“看你妈出个门还得打扮半天,真是麻烦——让她深居简出还挺不容易!”
B竹筏在湍急的河流中,就像一只漂浮于水面的甲虫,船工小心翼翼地撑着筏子,惟恐它被巨浪打翻。
C五岁的小侄子戴着大檐帽,别着玩具枪,煞有介事地在房间里巡视,那模样真是让人忍俊不禁。
D为了筹建南极长城站,他呕心沥血;长城站落成时,这位钢铁般的汉子也流泪了。
错误选择:C
错选原因:此题考查的是考生理解成语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所以要从多方面去分析,答案应是A,因为“深居简出”用在这里很牵强,不合语境。属于成语使用不当。选择C的学生是因为对“煞有介事”一词不理解。
正确答案:A
9.填入下面语段空白处最恰当的一组词语是()
那兴安岭上起伏不断的茫茫林海,那开满斑斓多彩的无名花儿、长满
奶油草的呼伦贝尔草原,以及举手可以接天的险峻的华山。曾给人多少有趣的遐想,曾激发多少变幻的感情。走近看时,原来是树身上布满了的青苔,那样鲜嫩,那样可爱,使得的苏堤更加绿了几分。
A.绿油油 绿茸茸 绿莹莹
B.绿沉沉 绿莹莹 绿油油
C.绿茸茸 绿莹莹 绿油油
D.绿莹莹 绿油油 绿茸茸 错误选择:C
错选原因:本题考查考生对词语的正确理解和运用。“油油”形容浓而润泽,用它修饰“奶油草”,恰当而逼真;“茸茸”形容柔软纤细而稠密,用它修饰“青苔”形象而传神;“莹莹”形容光亮而透明,用它修饰“苏堤”明朗而生动。属于词语的搭配习惯不同。
正确答案:A
小结:以上的习题主要考查考生同义词的辨析能力。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要把握辨析同义词的一些方法,注重同义词积累,注重理解。
病句
1.大学生徐本禹远赴贵州山区大石小学支教,经过他的努力,该校办学状况有了提高。
错误修改:删掉“经过”
正确答案:把“提高”改为“改善”
错误原因:同学看到了“经过”一词,误认为这句话缺少主语,便去掉介词,使主语浮出水面,这是由于做题的不良定势造成的。其实,这句话并不缺少主语,而是属于主语“该校办学状况”与“提高”不搭配,“提高”一词经常与“水平、素养、修养、质量”等搭配。“状况”一般与“改善”搭配,和改善搭配的还有生活,条件等。
2.对于中小学的图书馆,由于经费太少,许多必要的书不能买。
错误修改:删“由于”
正确答案:删“对于”或同时删“对于、由于”
错误原因:这句话出现了两个介词,有的同学就删错了,还是属于对句子结构把握得不好,“中小学图书馆”应是这句话的大主语,是被陈述的对象。
3.当亲民党访问团来到长沙时,受到了长沙人民的热情接待与热烈欢迎。
错误修改:删 “热情接待”
正确答案:删 “当 时”
错误原因:由于句子比较长,学生只是凭借自己的语感和语言的积累进行修改。对于这样的句子,比较简洁的方法就是提取句子的主干,如果学生对于提取主干有困难,在词语搭配没有问题的前提下,还可以采取找句首介词的方法,常出现的介词有“通过、经过、为、对、从、在、当”等,如果有这样的介词,就要格外小心,很有可能是缺少主语。一种改法是去掉介词,一种方法是添加主语。千万不要因为句子长,就被蒙蔽了双眼。
4.是否多读书,也是提高一个人语文素养的途径之一。
错误修改一:删“之一”
错误修改二:删“也”字
正确答案:删“是否”
错误原因:修改这种病句,其实很简单,只要记住“ AB—AB式”就可以了,如果前边列举的是一种(或两种)情况,后面相对应的也应该是一种(或两种)情况,即肯肯式,否否式,肯否肯否式。
5.我们做一切任何事情都要多动脑子,这样才能够避免少捅娄子少出错。
错误修改:只删“一切”或只删“任何”
正确答案:删“一切”或删“任何”的同时还要删“避免”或“少”字
错误原因:这组句子属于比较特殊的病句,因为,如果没有第二处错误的话,毛病从语感上是读不出来的。所以对于这样的句子要牢记“避免”、“防止”、“阻止”这样特殊的词,它们相当于否定词“不”字,如果句中再出现“不”字,就是“不不得正”了,与语句所想表达的意思是正好相反的。
6.漠视它,它就化成青烟,消失得销声匿迹。
错误修改:把“漠视”改为“仇视”
正确答案:删 “消失得”或把“销声匿迹”改为“无影无踪”或改为“消失了”
错误原因:这个病句属于用词重复的问题,同学不太注意“销声匿迹”一词的意思,只是认为使用了一个成语,没有问题。这在病句当中也是经常出现的,要引起注意,有时是误用,有时是画蛇添足。
7.不但我信任他,而且信任他的朋友。
错误修改:不但我信任他,而且朋友信任他
正确答案:把“不但”放到“我”的后面或删掉“不但”或者在“而且”的后面加个人名
错误原因:同学改正之后的句子属于表义不明。这是一个复句,使用了关联词语,属于关联词语位置放置不当,如果是第一种改法,表明这个句子是一个主体,两个客体。如果是第二种改法,是两个主体,一个客体,表达的意思是不一样的。
8.(1)展览馆展出了两千年前新出土的很多文物。
错误修改:把“展出”改为了“陈列”
正确答案:把“两千年前”与“新出土的”对调
(2)在这次家长会上,家长们就如何让孩子远离毒品问题广泛地进行了交谈。
错误修改:删“在、上”
正确答案:把“广泛地”与“进行了”对调
错误原因:这组句子都属于语序不合理,谁修饰限制谁搞错了,所以当一个中心词有多个修饰语时,要仔细辨别谁应该离中心语最近,谁离中心语较远。如绿色是铅笔盒自身具有的特征,所以应该是最近的,当有两个以上的修饰语时,一般遵循人们正确的语言习惯。
9.止咳祛痰片的主要成分是远志、桔梗、贝母、氯化铵等配置而成的。
错误修改:删“成分”
正确答案:删“配置而成的”或删“的主要成分”
错误原因:这组句子都是属于句式杂糅的毛病,把要表达的相同的两层意思揉在一句话里了,所以要去掉一个。
10.熊熊大火中,一位遇难者向人们呼救。
错误修改:把“呼救”改为“求救”
正确答案:把“遇难者”改为“被困者”
错误原因:这句话从语感上是读不出来的。同学对“遇难者”一词没有仔细地考虑它的意思,“遇难”是已经死了,怎么还能呼救呢?显然是不对的,所以需要修改。
从以上的十组句子中不难看出,同学们在修改病句方面还是存在着很多问题的,修改病句要把握两个大的原则,一个是宏观的,从句子的结构入手;一个是微观的,从语言表达的习惯入手。只要多多练习,注重总结归纳,相信同学们的修改病句的能力一定会提高的。赞同36| 评论
向TA求助 回答者: tangzl1994 | 一级
擅长领域: 教育/科学 文化/艺术
参加的活动: 暂时没有参加的活动
提问者对回答的评价:
3Q
相关内容
2010-3-18 小学语文三年级选择题 13 2009-12-21 小学语文二年级选择题 15 2008-7-1 问你们一个关于小学语文的选择题 5 2008-12-23 小学语文:选择题 14 2009-9-27 小学语文选择题:蟋蟀,青蛙,知了 17 更多关于有人说孩子的心就像一块奇妙的大地的问题>> 查看同主题问题: 小学语文 毕业 选择题
小学语文:教师 小学语文:试卷 小学语文:五年级 小学语文:作文 2012-4-1不熟悉怎么操作啊!我是一名小学语文教师,不知道在这个领域里有这样...2012-4-1山东教师招聘小学语文教师面试考试用的中学的课文么?哪个年级的?12012-3-29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煽情引领学生反复朗读,看起来很精彩,有时一节...12012-3-25苏州新区小学语文教师招聘面试的时候面试些什么?2012-3-23小学语文教师统考最后一题如果是写教案的话更多关于小学语文:教师的问题>> 其他回答 共1条 2010-6-25 20:39 热心网友
1、下面拼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屋脊(jī)
宫阙(quâ)
吮吸(yǔn)
鏖战(áo)
凌晨(línɡ)
B.锃亮(zânɡ)
眸子(mǔ)
弹琴(tán)
河畔(pán)
了望(liáo)
C.吓煞(shà)
蜷曲(quán)
鸟瞰(kàn)
音乐(yuâ)
鸟喙(huì)
D.惬意(qiâ)
衣冠(ɡuān)
松散(sàn)
炽热(zhì)
憧憬(chōnɡ)
2、下面句子中错别字的一组是()
A.海伦不分昼夜,像一块干躁的海棉吮吸着知识的甘霖。
B.在清香的碧螺春荼汤里,我看到了江南明媚的春光。
C.秦兵马俑维妙维肖地模拟军阵的排列,在雕塑史上决无仅有。
D.一想到明天就要告别校园,我的心中就涌起了深深的眷恋之情。
3、下面句子中加点的字读音相同的一项是()
A夏令营期间,我们乘车前往武当山,去参观那里的道观。
B客堂中间摆着一张八仙桌,一道屏风将内外客厅间隔开来。
C远处,千佛山,英雄山,座座山峰尽收眼底。站在江波楼上,人仿佛要画卷中。
D那个无证诊所乱开处方,受到严厉的处罚。
4、下列词语中有共同特点的一组是()
A神采奕奕 鹤发童颜 视死如归 实事求是
B以身作则 忐忑不安 骨瘦如柴 浓眉大眼
C千载难逢 疲惫不堪 提心吊胆 犹豫不决
D完璧归赵 闻鸡起舞 负荆请罪 纸上谈兵
5、下面的反义词错误的一组是()
A对答如流--吞吞吐吐
B惊惶失措--神态自若
C成千上万--独一无二
D锦上添花--雪中送炭
6、下面句子中表达意思不一样的一个句子是()
A这件事他不可能不知道。
B这件事他肯定知道。
C他不可能知道这件事。
D难道他会不知道这件事?
7、下面字的笔画数相同的一组是()
A盔 冤 假 寇
B凹 世 玄 鸟
C沸 卧 苍 拗
D嘲 横 撤 蔫
8、下列加点的词用法不恰当的一个句子是()
A水是我们生活必须的,如果一个人缺水,那他四天内必定死亡。
B保持一种良好的心态,对我们做人处事都很有帮助。
C做数学题时,你的解题思路要非常清楚。
D夜晚来临时,整个村落寂静无声。
9、按括号里的提示朗读时重音有误的一项是()
A我爱故乡的杨梅。(强调不是别处的杨梅)
B我在屋里看书。(强调在干什么)
C雨下得太大了。(强调不是一般的大)
D这有什么了不起?(强调瞧不起那事物)
10、下面句子中标点没有错误的一句是()
A李白,杜甫,白居易都是唐代的著名诗人。
B我每年都订一份《中国少年报》。
C我不知道那个人是不是他哥哥?
D周总理l、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写下来,注意书写格式。(2%)
ráo náo
jiá jiā
kǎ qiǎ
chǔ chù
阻挠
新夹衣
关卡
处理
2、下面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2%)
A、鳞次节比 钟鸣鼎食 螳螂捕蝉 翩翩起舞
D、苟延残喘 优胜劣汰 富丽堂皇 手不是卷
3、下面近义词错误的一组是()(2%)
A、毫不犹豫—当机立断
B、无拘无束—自由自在
B、治国安邦 高歌曼舞 迫不及待 彤云密布
C、琳琅满目 流光益彩 风尘仆仆 波澜壮阔
D、苟延残喘 优胜劣汰 富丽堂皇 手不是卷
3、下面近义词错误的一组是()(2%)
A、毫不犹豫—当机立断
B、无拘无束—自由自在
C、成竹在胸—心中有数
D、心惊肉跳—泰然自若
亲切地说:“同志,你辛苦了,人民感谢你”!
l、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写下来,注意书写格式。(2%)
ráo náo
jiá jiā
kǎ qiǎ
chǔ chù
阻挠
新夹衣
关卡
处理
2、下面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2%)
A、鳞次节比 钟鸣鼎食 螳螂捕蝉 翩翩起舞
B、治国安邦 高歌曼舞 迫不及待 彤云密布
C、琳琅满目 流光益彩 风尘仆仆 波澜壮阔
C、成竹在胸—心中有数 D、心惊肉跳—泰然自若
第3篇:易错选择题集锦
2012高三政治易错选择题集锦
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政治协商会议的共同点是(C)
①都是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实现形式
②都是我国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 ③都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④都由人民选出的代表委员组成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2、第三届海峡论坛于2011年6月11日-17日在福建举办。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出席并提出“四个一定要”的重要主张,呼吁两岸关系“一定要前进,一定要稳定,一定要团结,一定要共赢”。“四个一定要”的重要主张(A)
①反映了两岸同胞共和平、求发展的共同愿望 ②有利于实现民族团结和共同繁荣 ③体现了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 ④说明祖国统一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A ① ②
B ② ③
C ① ④
D③
④
3、意象,是指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例如,落花是一种自然现象,但在我国古诗词中却赋予了它们情感和生命。“落花流水春去也,天上人间”表达了国破家亡之恨、无可奈何之情;“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抒发了浓浓的忧闷之情,幽幽的相思之苦。意象反映了(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