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辞的整理复习教学设计模版

2023-09-08 07:13:33 精品范文 下载本文

第1篇:修辞复习教学设计

修辞复习教学设计

东湖小学

尤兴翠

教学目标:

1.复习小学阶段常见的三种修辞方法,能正确判断句子中所用的修辞方法。2.能赏析这三种修辞方法的运用在表达中的作用。3.能够运用三种修辞手法仿写句子、改写句子、写一段话。

4.培养学生爱用会用修辞说话或作文的情感。教学重点:

1.能赏析这三种修辞方法的运用在表达中的作用。2.能够运用三种修辞手法仿写句子、改写句子、写一段话。教学难点:

1.带“像”之类词的句子是否是比喻句。2.比喻句和拟人的辨析。教学资源:PPT;资料卡 教学过程: 一.导修辞主题

谈话引入课题,板书“修”,给“修”组词,过渡到“修辞”。二.明修辞特征。

1.明修辞。出示课堂所复习的比喻、拟人、排比三种修辞手法,引导学生思考辨明这几种修辞手法的依据。交流后明确:

比喻:有本体、喻体、比喻词;本体喻体是不同类的物且有相似点。拟人:所写事物必须具有人的特点,赋予了人的行为、表情、动作、思维。不能出现比喻词;不能出现表示人物的词语。

排比:内容相关、结构相同或相似的几个(一般要三个或三个以上)短语或句子。

2.知修辞。课堂限时检测性训练,突破比喻难点。三.赏修辞精妙

1.悟修辞。学生自主体会,引导学生从修辞角度体会所出示的句子的精妙之处。

2.赏修辞。学生合作赏析,小组合作讨论如何赏析句子中的修辞手法,重点让学生讨论出赏析所运用的一般句式。

交流后明确:运用(修辞)(怎样)地写出(物)的(特点),表达了对(物)的(什么)情。

3.检测:用这个句式赏析课外文段里的句子。

四.用修辞美文

1.仿句子。示范排比例子,引导学生仿写,交流后评价以突出教学重点。2.改句子。通过检测题练习比喻、拟人的改写,让学生巩固课堂重点。交流展示后点评,以重点突破比喻拟人的区别。

3.写语段。以“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我来到了校园里”为开头写一段话,用上至少3种修辞手法。课堂择先进行展示。五.说修辞总结。

引导学生说说自己课堂学习修辞的收获来总结课堂,教师结语(修辞,就是给语言化妆,老师相信你们多用修辞,让你的话语生动形象,为你的作文增光添彩)。

附【板书设计】

修辞

比喻:本体、喻体(相似、不同类)拟人:物有人的特点 排比:内容、结构

【教学反思】

第2篇:整理复习修辞教学设计

整理复习—修辞

张艳

教学目标:

1、能辨析比喻、排比、拟人这3种修辞手法,熟知他们的表达效果,并且能用准确的语言叙述清楚。

2、能够熟练地运用比喻、拟人、排比改写、仿写句子。

3、能够运用修辞手法自己写句子。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经过六年的语文学习,同学们积累了一定的语文知识,习得了一定的语文能力,今天我们就针对“修辞”这一句型进行整理复习,对我们习得的知识进行一下检测和补充。

2、首先请同学们说说你了解小学阶段常用哪些修辞手法,以及他们的好处。

3、相信有了这样的知识积累,我们能对下列句子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做出正确的判断。

课件出示:火眼金睛辨得清

1、整个的天空是块空灵的蓝水晶。

2、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3、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

4、我呢,我难道没有应该责备的地方吗?

5、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6、汉字,犹如一支支闪光的画笔,用篆、隶、楷、草、行不同的书法,在写生、在作画;标点,就像一个个七彩的音符,用赤、橙、黄、绿、蓝不同的颜色,在叙述、在抒情。

7、到了八九点钟,迎着升起的太阳,“死不了”那一个个鼓胀胀的花蕾像睡了个懒觉的女孩子,不好意思地张开笑脸,争着打扮起来。

过渡:恰当的修辞手法,能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情趣盎然。而且考试中各种有关修辞的题型也屡屡出现,因此正确恰当地使用修辞手法也变得至关重要。今天我们有针对性的进行整理复习—修辞,希望大家有所收获。

二、整理复习

(一)、修辞类型

小学生常用的修辞手法有8种:比喻、拟人、排比、夸张、设问、反问、对偶、借代。

今天我们重点复习“比喻、拟人、排比”三种类型.(二)、比喻 课件出示:

比喻就是通常说的打比方,根据事物的相似点,用具体的、浅显、熟知的事物来说明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

作用:能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用浅显常见的事物对深奥生疏事物解说、帮助人深入理解。比喻的三种类型:明喻、暗喻和借喻。

1、请同学们阅读这段文字。提炼重要信息。

2、学生汇报交流。

3、辨别以下句子是不是比喻句,你是怎么判断的? 课件出示

* “你骗谁,像你这样的大官会没有钱?” *这人很面熟,好像在哪儿见过。*他还是像过去一样喜欢打乒乓球。

4、小结方法。

过渡:依据比喻句的特点我们做出来正确的判断,接下来我们再来判断一下下列比喻句属于哪种类型,你的依据是什么?

课件出示:

*远看长城,它像一条长龙,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时间就是生命。

*星空中银盘高挂。

1、学生汇报交流。

2、教师小结。

过渡:再来一组,这一回我们着重练习说说这些比喻句中把什么比做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课件出示:

*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远远望去,那大大小小、五颜六色、形态各异的衣服,像一幅巨大的抽象画,给寂静的而单调的沙漠平添了几分韵味。

1、阅读

2、说说这些比喻句中把什么比做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3、声情并茂的朗读,读出画面感,读出作者要表达的感情。

(三)、拟人

过渡:文章中准确恰当的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能将描写的对象描写的生动形象,引人入胜。恰当地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也能取得异曲同工的妙用。课件出示:

拟人 :把物当做人写,赋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

作用:把禽兽鸟虫花草树木或其他无生命的事物当成人写,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

1、阅读,提炼要点。

2、你是如何判断的,你的依据是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3、有感情朗读,读出画面感,读出作者要表达的感情。

(四)、排比 课件出示:

排比 :是由三项或三项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意思相关联的句子或成分排列在一起。

作用:用排比来说理,可收到条理分明的效果;用排比来抒情,节奏和谐,显得感情洋溢、气势更为强烈;用排比来叙事写景,能使层次清楚、描写细腻、形象生动。

1、仔细阅读,看看有没有你以往不曾关注到的信息。

2、交流汇报。

3、教师小结。

4、依照排比句的特点和作用我们来欣赏以下句子的表达效果。课件出示: *桂林的山真奇呀,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奇峰罗列,形态万千;桂林的山真秀哇,像翠屏,像芙蓉,像玉笋,重峦叠彩,绮丽清秀;桂林的山真险哪,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好像一不小心,它就会栽倒下来似的。

*老师,您的笑容是世界上最和煦的春风;您的眼泪是世界上最名贵的珍珠;您的皱纹是辛苦岁月霜雪雨的刻痕。

1、阅读、体会、交流。

2、有感情朗读,读出节奏,读出感情。

3、教师小结。

(五)、举一反三练得精--改写

1、站在山头远远看去,村边那条清亮的小河像____________。(改为比喻句)

2、小东走的很快,一定是有急事。(改成比喻句)

3、树上的小鸟在唧唧喳喳叫个不停,似乎在________________(改为拟人句)

4、河水哗哗地流着。(改为拟人句)

5、躺在草地上,望着变幻莫测的云朵打扮着蓝色的天幕,一会儿飘来了

;一会儿跑来了

;一会儿

。(排比句)

(六)、举一反三练得精—仿写

1、月亮从江上升起来了,圆圆的、亮亮的,好像一个银盘。(比喻)

2、啊,体育,你就是美丽!你就是正义!你就是勇气!(排比)

3、白桦树该还在向你絮絮低语。(拟人)

4、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排比)

5、在阳光下,大片青松的边沿,闪动着白桦的银裙,不是像海边的浪花吗?(拟人兼比喻)

(七)、举一反三练得精—练写

1、试着应用上一种或两种修辞方法写句子。

三、作业

搜集一些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语句(可以是诗句或谜语),体会其表达效果。

第3篇:修辞的复习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通过复习,让学生巩固并掌握常用的修辞手法,在平常的说话和习作中把话说得更好,说得更准确、生动、鲜明,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

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2、学生人手一份短文材料。3、学生课前查找六种修辞手法的有关知识,并分组从课内外收集含有修辞手法的警示语、广告语和句子等。

教学重点:能正确判断句子的修辞手法并能灵活运用。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课前,老师叫同学收集了有关修辞手法的资料。下面我们来看看几则警示语,想想这些警示语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出示警示语)

请同学们看看,这些警示语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2、小学阶段我们常用的修辞手法有哪些?

二、知识点拨

1、这六种修辞手法,它们的特点、作用你了解多少呢?结合你平时积累的知识和查找的资料,把你了解的知识说给大家听听。(课件出示)

⑴ 比喻:俗话叫“打比方”。是用具体的、浅显的、熟悉的、形象鲜明的事物去说明或描写抽象的、深奥的事物。常用的比喻词有:像、好像、似、好似、若、如、如同等。也就是说,把一种事物比作另一种事物。这两种事物之间有相似之处。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修辞的复习教案教学设计

修辞的复习教案教学设计(精选16篇)由网友 “暴躁的” 投稿提供,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修辞的复习教案教学设计,希望大家喜欢,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篇1:修辞的复习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通过复习,让学生巩固并掌握常用的修辞手法,在平常的说话和习作中把话说得更好,说得更准确、生动、鲜明,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

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2、学生人手一份短文材料。3、学生课前查找六种修辞手法的有关知识,并分组从课内外收集含有修辞手法的警示语、广告语和句子等。

教学重点:能正确判断句子的修辞手法并能灵活运用。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课前,老师叫同学收集了有关修辞手法的资料。下面我们来看看几则警示语,想想这些警示语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出示警示语)

请同学们看看,这些警示语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2、小学阶段我们常用的修辞手法有哪些?

二、知识点拨

1、这六种修辞手法,它们的特点、作用你了解多少呢?结合你平时积累的知识和查找的资料,把你了解的知识说给大家听听。(课件出示)

⑴ 比喻:俗话叫“打比方”。是用具体的、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修辞的整理复习教学设计模版

修辞的整理复习教学设计模版

教学目标:

1、能辨析比喻、排比、设问、反问、夸张、拟人、对偶这7种修辞手法。

2、能够熟练地运用比喻、拟人、夸张、和反问仿写、改写句子。

3、能够运用修辞手法自己写句子。 教学重难点:

激发学生学习各类修辞的兴趣,培养学生自主整理复习修辞的能力。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说说常见的修辞手法。

说说什么是比喻、排比、设问、反问、夸张、拟人、对偶和对比。

(指名生回答,师板书,引出本课复习内容——修辞手法)

二、课件展示,复习7种修辞。

(1)比喻:它是用某一具体的、浅显、熟悉的事物或情境用来比方另一种抽象的、深奥、生疏的事物或情境的一种修辞方法。

(2)排比:把内容相关、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的几个(一般要三个或三个以上)短语或句子连用的方法。

(3)夸张: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描绘的一种修辞方法。

(4)设问:为了突出所说的内容,把它用问话的形式表示出来。(自问自答)

(5)反问:是用疑问的形式表达比肯定更强烈的情感。可以加强语气,增强

未完,继续阅读 >

第6篇:复习修辞教案

复习修辞教案

王生万 教学目标

1、能准确地掌握一些常用的修辞方法。

2、能在写作文时运用修辞方法。教学重点

根据修辞知识,判断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教学方法

讨论法、练习法 教具准备

电脑、电视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综合复习修辞知识,通过这节课的复习,我们要把小学阶段零散学习的修辞知识系统整理,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结构,相信同学们会通过积极的思考圆满完成学习任务。

二、复习修辞方法

1、比喻 依据联想和想象,抓住本质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点,用一种事物来描写所要表现的另一事物的修辞方式叫比喻。比喻是一种运用最为广泛的修辞方法。

(1)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荷花》

(2)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两丈多高的白色长城。《观潮》(3)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静夜思》

老师这有几个句子想让同学们帮助判断一下是否属于比喻句。(出示投影)判断下列句子是否属于比喻句。

(1)我们是祖国的花朵,老师是辛勤的园丁。(2)这个小姑娘像他姐姐。

(3)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地球就像一叶扁舟。

(4)我的家乡在广东

未完,继续阅读 >

第7篇:修辞的复习

修辞的复习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课前,老师叫同学收集了有关修辞手法的资料。下面我们来看看几则警示语,想想这些警示语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出示警示语)

请同学们看看,这些警示语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2、小学阶段我们常用的修辞手法有哪些?

二、知识点拨

1、这六种修辞手法,它们的特点、作用你了解多少呢?结合你平时积累的知识和查找的资料,把你了解的知识说给大家听听。(课件出示)

⑴ 比喻:俗话叫“打比方”。是用具体的、浅显的、熟悉的、形象鲜明的事物去说明或描写抽象的、深奥的事物。常用的比喻词有:像、好像、似、好似、若、如、如同等。也就是说,把一种事物比作另一种事物。这两种事物之间有相似之处。如:太阳像个红球,慢慢地升起来。把太阳比作红球。太阳、红球这两种事物形状、颜色有相似之处。因而这是一个比喻句。

在这里我要强调的是这两种事物必须是不同的事物,不能是同一种事物。比如:小明长得像他爸爸。尽管有比喻词“像”,但“小明”与“爸爸”是同一种事物,不能相比,因而不是比喻句。有的句子不出现比喻词,但也有可能是比喻

未完,继续阅读 >

《修辞的整理复习教学设计模版.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修辞的整理复习教学设计模版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精品范文]相关推荐
[精品范文]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