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解放军作文

2023-09-28 07:13:32 精品范文 下载本文

第1篇:中国人民解放军作文

中国人民解放军作文

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日日夜夜守卫着祖国的每一寸土地。他们在祖国的大地上流汗水、洒热血,甚至抛头颅、献生命。他们为我们做出了无私的奉献。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效仿、继承、发扬光大!

革命战争年代,解放军为人民打江山、求解放,作出了巨大牺牲。据统计,仅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军就有26万余官兵献出宝贵生命,104万指战员负伤,终于换来了战争的胜利。

现在,别的国家早已不敢来侵犯了。但是,我们的军人,还是为了祖国,为了人民日日夜夜不辛劳地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守卫着祖国的每一寸土地。他们不怕严寒酷暑、山高路远,在青藏高原、黑龙江流域、南海群岛……站岗、放哨、巡逻、抓敌。他们誓死捍卫美丽的祖国大地。他们坚定不移地守住自己的'战斗岗位,寸步不离。在波浪滔滔的大海上,运用先进的科学仪器,时时刻刻注意着周围的一切情况尽早发现情况,果断处理好每一件事情,每一个问题。长江、淮河发洪水时,是我们的解放军战士冲向第一线,冒着生命危险护堤救人,抢救财产……广大官兵把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体现在服从大局、服务大局上,体现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体现在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帮群众所需的行动上,始终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

在战场上拼杀的是解放军!在边疆上守卫的是解放军!在保卫人民安全的是解放军!在流血流汗受苦受累的是解放军!在大坝决堤这千钧一发的时刻冲在最前面的是解放军!在发生火灾这迫在眉睫的时候最快到达的是解放军!在抗击非典人心惶惶的时期奔赴“抗战”最前线的是解放军!

中央军委副主席、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曹刚川指出,历史雄辩地证明,解放军这支军队来自人民、为了人民,永远是人民的子弟兵。无论时代如何发展,社会环境如何变化,解放军服务人民的政治立场不会动摇,人民军队永远同人民群众站在一起,永远是人民群众利益的忠实捍卫者。

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无私的奉献,换来了我们的幸福、安定、繁荣昌盛!让我们学中国人民解放军,让精神世界更美好!

第2篇:中国人民解放军

中国人民解放军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

中国人民解放军诞生于1927年8月1日。八一南昌起义时及以后一段时间内由于中国共产党仍高举国民党左派旗帜,因而南昌起义部队仍称为中国国民革命军,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称中国工农红军,抗日战争时期称中国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既第十八集团军和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新四军,从国共内战时期起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国人民解放军为新中国的成立,中国的解放事业和抗击外国侵略和帮助邻国(抗美援朝战争)作出了巨大的艰苦的努力和伟大的贡献。它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紧密依靠基层民众,进行了土地革命战争、参加了抗日战争和国共内战,历经艰难曲折,由小到大,由弱到强,战胜了国内外的强大敌人,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立下不朽功勋,赢得了全国各族人民的爱戴与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人民解放军抵御外来侵略,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对印自卫还击战、珍宝岛自卫反击战、对越自卫还击战等边境作战行动,维护国家独立与安全,参加和支援社会主义建设,同时,在加强自身革命化、现代化和正规化建设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成为巩固国防、维护国家领土完整与安全的坚实基础。

从中国人民解放军诞生1927年8月1日的南昌起义。1927年秋至1928年春,中国共产党先后发

中国人民解放军帽徽

动了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湘南起义和湖北东部等地区的起义。这些地区起义后保留下来的部队,当时叫中国工农革命军,1928年5月以后,陆续改称中国工农红军,简称“红军”。

1937年7月7日爆发抗日战争,8月25日红军的主力部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简称八路军,9月11日改称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活动在江西、福建、广东、湖南、湖北、河南、浙江、安徽八省十四个地区的红军游击队集中起来,10月2日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简称新四军。

1945年,同盟国中国战区第二战区司令长官兼八路军总司令朱德批下七道抗日反攻命令,并在其中第四道命令中首次提出“人民解放军”一词。中国抗日战争胜利后,1945年中共领导下的关内各解放区部队大批进入东北地区,10月31日和东北抗日联军等组成东北人民自治军,1946年1月14日,东北人民自治军改称东北民主联军。

1946年中国爆发国共内战,解放区各部队由八路军、新四军、东北民主联军等陆续改称人民解放军,编成了五大野战军。经过数年的国共内战,推翻了国民政府的统治,后又进军西藏,统一了中国大陆。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解放军担当保卫国防,参加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任务,同时开展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使之发展成由陆、海、空三军组成的诸军、兵种合成的军队。

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首次实行军衔制。

1965年取消军衔制。

1988年实行新的军衔制。

从建国初至建国六十周年为止,中国人民解放军曾在北京**广场上进行过共14次阅兵式。

编辑本段编制组成中国人民解放军由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三大军种,及一个独立兵种: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部队组成。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旗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是人民解放军的主要军种,是陆地作战的主力,是人民解放军各军兵种中历史最 久,在新中国建立前后的历次作战中发挥最出色的,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各种抢险救灾中的中坚力量。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主要担负陆地作战任务,目前没有设置独立的领导机关,领导机关只能由四总部代行,沈阳、北京、兰州、济南、南京、广州、成都七个军区直接领导所属陆军部队。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由步兵、装甲兵、炮兵、防空兵、陆军航空兵、工程兵、防化兵、通信兵等兵种及电子对抗兵、侦察兵、测绘兵等专业兵组成。步兵徒步或乘装甲输送车、步兵战车实施机动和作战,由山地步兵、摩托化步兵、机械化步兵(装甲步兵)组成。装甲兵(坦克兵)以坦克及其他装甲车、保障车辆为基本装备,遂行地面突击任务。炮兵以各种压制火炮、反坦克火炮、反坦克导弹和战役战术导弹为基本装备,遂行地面火力突击任务。

防空兵以高射炮、地空导弹武器系统为基本装备,遂行对空作战任务。陆军航空兵装备攻击直升机、运输直升机和其他专用直升机及轻型固定翼飞机,遂行空中机动和支援地面作战任务。工程兵担负工程保障任务,由工兵、舟桥、建筑、伪装、野战给水工程、工程维护等专业部(分)队组成。防化兵担负防化保障任务,由防化、喷火、发烟等部(分)队组成。通信兵担负军事通信任务,由通信、通信工程、通信技术保障、航空兵导航和军邮勤务等专业部(分)队组成。陆军按其担负的任务还划分为野战机动部队、海防部队、边防部队、警卫警备部队等。野战机动部队的编制序列一般是:集团军、师(旅)、团、营、连、排、班。海防部队、边防部队和警卫警备部队,根据担负的作战任务和地理条件,确定编组方式。

中国人民解放军诞生于1927年8月1日,建立之初仅由陆军组成。它经历了中国工农革命军、中国工农红军、八路军和新四军等阶段,在1946年10月改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经过十年土地革命战争以后,继续了八年抗日战争,四年解放战争,战胜强大的国内外敌人,夺取了中国革命的胜利,做出了巨大的历史贡献。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现主要由步兵(摩托化步兵、机械化步兵)、炮兵(地面炮兵、高射炮兵)、装甲兵、工程兵、通讯兵、防化兵和侦察、电子对抗、汽车、测绘、气象等专业部队组成。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的编制序列为军种总部,集团军、师、旅、团、营、连、排、班。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旗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People's Liberation Army Navy,PLAN)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海上武装力 量,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战略军种,是海上作战行动的主体力量。担负着保卫中国海上方向安全、领海主权和维护海洋权益等任务。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海军,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一个军种,中国的武装力量的一部分。简称中国海军,1955年之前曾同时用过中国人民海军的名称。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成立于1949年4月23日。军内为一个独立军种,级别为大军区级。现有兵力约23万人。其指挥机构为海军司令部,以及海军政治部、海军后勤部和海军装备部。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中以舰艇部队和海军航空兵为主体,担负海上作战任务的现代化合成军种。其主要任务是独立或协同陆军、空军防御敌人从海上的入侵,保卫领海主权,维护海洋权益。其作战部队——除了海军总部直辖外,分布于北海、东海、南海三支舰队中。海军是海上作战的主力,具有在水面、水中、空中作战的能力。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旗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于1949年11月11日正式成立,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建设,人民空军已经发展成为一支由航空兵、地空导弹兵、高射炮兵、雷达兵、空降兵、电子对抗、气象等多兵种合成,由歼击机、强击机、轰炸机、运输机等多机种组成的现代化的高技术军种。主要任务是担负国土防空,支援陆、海军作战,对敌后方实施空袭,进行空运和航空侦察。

航空兵是空军的主要组成部分和作战力量,包括歼击航空兵、强击航空兵、轰炸航空兵、侦察航空兵、运输航空兵等。歼击航空兵是歼灭敌空中飞机和飞航式空袭兵器的兵种;强击航空兵是攻击敌地面部队或其他目标的兵种;轰炸航空兵是对地面、水面目标实施轰炸的进攻兵种;侦察航空兵是以侦察机为基本装备,从空中获取情报的兵种;运输航空兵是装备军用运输机和直升机,遂行空中输送任务的兵种。

地空导弹兵是装备地空导弹、执行防空任务的兵种,通常与歼击航空兵、高射炮兵共同行动。

高射炮兵主要用于防空作战,歼灭敌空中目标,协助歼击航空兵夺取制空权。

空降兵是以机降或伞降方式介入地面作战的兵种,由步兵、装甲兵、炮兵、工程兵、通信兵及其他专业部(分)队组成,主要任务是夺取敌纵深内的重要目标或地域。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部队

中国人民解放军导弹部队(简称第二炮兵),组建于1966年7月1日,由地地战略导弹部队和常规战役战术导弹部队组成。地地战略导弹部队是一支具有一定规模和实战能力的主要核威慑和战略核反击力量。它由近程、中程、远程和洲际导弹部队,工程部队,作战保障、装备技术保障和后勤保障部队组成,是一支具有一定规模和实战能力的主要核威慑和战略核反击力量。常规战役战术导弹部队是装备常规战役战术导弹武器系统,遂行常规导弹突击任务的部队。

第二炮兵是中央军委直接掌握使用的战略部队,是中国实施战略威慑的核心力量。

中国第二炮兵部队从20世纪50年代筹划组建通过不断的经营建设,至90年代已初步具备核反击能力。进入90年代后随着常规战术导弹的服役,二炮部队步入了核常兼备的发展阶段,二炮不仅由此具备了战略核打击能力,也具有了战术打击能力。

1996年的台海危机,二炮部队既展现出了威慑实力,同时也让自身认识到了发展上存在的不足。此后经过十多年的发展,二炮战略威慑和实战能力大幅提升,基本形成了近中远程和洲际导弹齐备、核导弹与常规导弹兼有的武器系列,具备对敌进行精确打击的能力。

目前,第二炮兵已建成了一批不同型号和不同发射方式的作战阵地,初步形成了多种型号导弹武器装备系统,快速机动作战能力和准确打击目标能力进一步提高,在保卫社会安全、维护世界和平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2009年1月20日,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二十日发表的《二00八年中国的国防》白皮书指出,经过40多年发展,第二炮兵已建设成为一支精干有效、核常兼备的战略力量,具备陆基战略核反击能力和常规导弹精确打击能力。

第二炮兵是中央军委直接掌握使用的战略部队,是中国实施战略威慑的核心力量,主要担负遏制他国对中国使用核武器、遂行核反击和常规导弹精确打击任务。第二炮兵遵守国家不首先使用核武器政策,贯彻自卫防御核战略,严格执行中央军委命令,以保证国家免受外来核攻击为基本使命。

经过几十年的建设,第二炮兵现已形成核常兼备、固液并存、射程衔接、战斗部种类配套的武器装备体系,装备各种型号的核导弹和常规导弹。

第二炮兵严格执行核安全控制制度、涉核人员资质认证制度,采取可靠技术手段,强化核武器储存、运输和训练等环节的安全管理,完善核事故应急处理机制和手段,采取特殊安全措施杜绝非授权发射和事故发射,确保核武器的绝对安全。

主要任务:遏制敌人对中国使用核武器,在敌人对中国发动核袭击时,遵照统帅部的命令,独立地或联合其他军种以陆地、水下、空中对敌人实施自卫核反击纵深常规打击,为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履行特殊使命。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领导机关设有司令部、政治部、后勤部、装备部,其下的基本组织层次为基地、旅、营。

第二炮兵主要由发射部队和保障部队组成,按导弹类型编为旅和团。它是中国陆、海、空“三位一体”战略核力量的基础,能够在中央军委的直接指挥下,独立地或协同其他军兵种对敌人实施自卫核反击和纵深常规打击。

编辑本段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徽

各军种军徽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徽亦即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徽。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徽、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徽均以“八一”军徽为主体,表示海军、空军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一部分,是在陆军的基础上发展壮大起来的。海军军徽为藏蓝色底,象征广阔的海洋,衬以银灰色铁锚,代表舰艇;空军军徽为天蓝色底,象征无垠的蓝天,衬以金黄色飞鹰两翼,代表飞机。

军徽的确定

红军时期,在统一规定军旗制作时也曾设计过军徽式样,但由于当时战争残酷、物资匮乏,无法在全军推广。后来,我军曾经使用过的红五星帽徽、“八路”“新四军”臂章、“中国人民解放军”胸章等,一定程度上也起到了军徽的作用。

1948年冬,在解放战争即将取得全国胜利之时,中共中央军委和解放军总部领导人在河北西柏坡讨论军队正规化问题时,同时提出了统一军旗、军徽的问题,确定由军委副主席周恩来主持军旗、军徽工作,并由时任总政研究室副主任、第一研究室主任的黄镇牵头组成设计组。军旗、军徽样式的汇集、综合和研议工作交由军委作战部一局承办。

1949年6月15日,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委员会开幕,就是在这次大会上,以“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毛泽东、副主席朱德、刘少奇、周恩来、彭德怀”的名义,发布了《关于公布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军徽样式》的命令。命令中指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军徽样式为镶有金黄色边之五角红星,中嵌金黄色“八一”两字,亦称“八一”军徽。”

1951年,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总参谋部颁发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内务条令(草案)》中,曾附录了陆军军徽、海军军徽和空军军徽样式。陆军军徽亦即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徽。海军、空军的军徽以“八一”军徽为主体。海军军徽为藏蓝色底,衬以银灰色铁锚。空军军徽为天蓝色底,衬以金黄色飞鹰两翼。

军徽的作用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徽的意义和作用与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相似,都具有标志、象征和作战功能。所不同的是,军徽在使用上较军旗更为广泛、灵活,是军队重要标识徽记及军种符号的核心图案。它不仅悬挂或建筑于庄重场合,而且绘制于武器装备以便于作战中识别敌我,更多的则是用作军兵种符号、帽徽、领花、奖章、勋章及其他服饰的中心图案。军徽的使用

1949年6月~1955年10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徽曾用作帽徽。1990年6月,中央军委颁发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内务条令》重新附录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徽图样,并对军徽的使用作了明确规定:军徽可按比例放大或缩小,用于举行典礼、检阅、军人宣誓、隆重集会时悬挂在主席台中央,也可用在臂章、奖状、车辆、舰艇、飞机、重要建筑物上;禁止在装饰物品、商业广告或有损于军徽庄严的场合使用。

编辑本段中国人民解放军军衔

军衔是指军队中对不同职务的军人授予的等级称号,军衔将军人的荣誉称号、待遇等级和职务因素融

中国-陆海空武.军/警衔

为一体,使其兼有调整部队指挥关系和调整个人利益关系的两种功能。军衔分为永久军衔和临时军衔两类。一般称军衔是指永久军衔。军衔一般分为帅、将、校、尉、士官、士兵6等。(部分国家不设元帅级别),每级再细分数级。军衔制度的意义,主要是有利于提高军人的荣誉感和责任心,加强军队的组织纪律性,方便部队的指挥与管理,促进正规化建设,对国际联盟作战和军队间交往也具有重要作用。

当前实行的军衔制按照级别等级排列:

列兵、上等兵;

下士、中士、上士、四级军士长、三级军士长、二级军士长、一级军士长;

少尉、中尉、上尉;

少校、中校、上校、大校;

少将、中将、上将。[1]

编辑本段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正式名称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由公木作词,郑律成作曲,创作于1939年。原名《八路军进行曲》,是组歌《八路军大合唱》中的一首。1988年7月25日,定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

编辑本段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服

2007式

2007年7月3日,全军军服调整改革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这次是我军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换装,涉及

解放军、武警 07式军装

礼服、常服、作训服和标志服饰4个系列共644个品种,也是

我军最全面、最系统、最顺利的一次军服改革。

07式军服以威武庄重、阳刚俊美将中国军人面向21世纪的豪迈、自信展现在世界的面前。而与新军服完美搭配、标识鲜明,彰显军人荣誉和身份的服饰系列,工艺精湛、系列配套、缀钉方便,顺应了国际军服潮流,同时又注入了中华民族和人民军队的特色元素,突出了整洁而端庄的军人仪表。

07式军服标志服饰一改87式军服服饰品种少,服饰与服装的整体搭配不够协调,前胸较空,服饰表现力、表达力不强等不足。军官增加姓名牌、级别资历章、绶带,官兵增加胸标、臂章,士兵佩带国防服役章,短袖夏常服上衣领尖、胸部分别增加领花和胸标,增强了识别功能,强化了军服美感,体现了军人荣誉。礼、常服服饰以金黄色为主色调,既符合民族传统,又能体现军队威严。加工上采用金属铸造和静电植绒等多种工艺,制作精细,缀钉方便。标志服饰主体图案,以“八一”军徽、长城、盾牌、钢枪、飞翅、铁锚为主,象征人民军队是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的钢铁长城,体现全军官兵献身国防的坚强意志和勇往直前的战斗精神。

1997式

97陆海空武 帽徽

97式军装 1993年初,我军开始研制面向21世纪的新一代军服。新一代军服保留了“八七”式服装的优点,吸取了国际上先进国家军服的长处,与87式军服相比,在结构、用料、颜色、服饰及配套方面均有较大的改善。尤其是样式、颜色更为美观、大方和协调,形成了陆军以棕绿色为主色调、海军以白色和藏青色为主色调、空军以蔚蓝色为主色调的三军颜色体系。97式军服共分礼服、常服、作训服和工作服四大系列,与87式服装相比,主要增加了礼服、夹克常服、毛衣、体能训练服、战士皮鞋、作战靴及国际通用的贝雷帽等品种,新增了绶带、军种胸标、姓名牌、臂章等服饰标志。

97式军服于1997年5月1日起首先在驻港部队试穿,1999年装备驻澳门部队,驻国外武官配发了97式礼服,全军其他单位未装备。编辑本段竞技体育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运动会(全运会)和其它各项中国国内体育比赛中,解放军一般单独组队参赛。全运会中比赛中,解放军队所获奖牌也记入解放军运动员来自的省份。解放军下属各类运动队中较为着名的有八一篮球队、八一乒乓球队等;另外,曾经的八一足球队已被解散。另外,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也有单独的解放军代表团。

第3篇: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

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

铁道兵—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的一个工程技术兵种,包括铁路、隧道、桥梁、建筑、舟桥、通信工程等部队,它担负着工程保障任务。战时,担负战区的铁路抢修、抢建任务,保障军队的机动和作战物资的输送;平时,主要参加国家铁路建设。

从1948年组建铁道纵队到1984年初铁道兵并入铁道部的35年间,为适应形势任务变化的需要,其体制编制和隶属关系几经变化,总体规模逐步发展壮大。编制定员最多时达43万人,兵部辖3个指挥部、15个师、4个独立团、2所院校、1个科研所、5个办事处、9个仓库、3所野战医院、15个工厂、1个农场,形成了正规化、现代化工程技术兵种的完整体系。铁道兵在战争条件下,共抢修铁路3600多公里,抢建铁路690多公里、战备公路430多公里;在和平建设时期,共新建铁路干、支线12590公里,占全国同期新建铁路总数的三分之一,可圈可点的有七大工程:成昆铁路、贵昆铁路、襄渝铁路、东北林区铁路、新疆南疆铁路、青藏铁路和北京地铁工程。有8000多名官兵为铁路建设献出了生命,包括抗美援朝战争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中国人民解放军军衔制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衔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人民解放军曾于1955年和1988年两度实行军衔制度。1955年军衔制曾在1955年-1965年间实行,分为6等20级:军官军衔元帅 中

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常服肩章中华人民共和国大元帅(设而未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将官 中国人民解放军大将(陆军)肩章中国人民解放军大将上将中将少将校官大校上校中校少校尉官大尉上尉中尉少尉准尉(未设而实授)

士兵军衔士官上士中士下士士兵上等兵列兵

衔区分和称谓1955年军衔制度里的军衔分为7类,分别是:第一类,指挥、政治军衔,分12小类步兵军衔,文字上不加任何冠词,如“列兵”“上将” 骑兵军衔,仅将官在军衔前冠“骑兵”字样,校官、尉官、士官和士兵不加任何冠词,如“上等兵”“骑兵少将”炮兵军衔,仅将官在军衔前冠“炮兵”字样,校官、尉官、士官和士兵不加任何冠词,如“下士”“炮兵中将”,有炮兵上将陈锡联装甲兵军衔,仅将官在军衔前冠“装甲兵”字样,校官、尉官、士官和士兵不加任何冠词,如“中士”“装甲兵大将”,有装甲兵大将许光达工程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中国人民解放军理工大学

中国人民解放军理工大学

校徽中国人民解放军理工大学,坐落在人文荟萃的六朝古都南京,隶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下设通信工程学院、指挥自动化学院、工程兵工程学院、气象学院、理学院、总参第六十三研究所和外训系。

外文名: PL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简称: 解放军理工大学

校训: 忠诚、博识、卓越

类别: 公立大学

学校类型: 军事

主管部门: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

所属地区: 江苏南京

主要院系: 通信工程学院 指挥自动化学院 工程兵工程学院,气象学院,理学院硕士点: 53个

博士点: 30个

院士: 3人

简介:中国人民解放军理工大学,座落在长江之滨、人文荟萃的六朝古都南京,是一所新型的综合性全军重点院校。她是由具有半个多世纪辉煌历史的全国重点高校解放军通信工程学院,点燃“亚洲第一爆”的全国重点高校并被称为军中清华解放军工程兵工程学院,开拓新中国军事气象事业先河的空军气象学院、在高科技领域一枝独秀的总参第六十三研究所合并组建,形成了强强联手,优势互补的格局

未完,继续阅读 >

第6篇: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向前向前向前!我们的队伍向太阳,脚踏着祖国的大地,背负着民族的希望,我们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我们是人民的子弟,我们是人民的武装,从无畏惧,绝不屈服,英勇战斗,直到把反动派消灭干净,毛泽东的旗帜高高飘扬.听!风在呼啸军号响;听!革命歌声多嘹亮!同志们整齐步伐奔向解放的战场,同志们整齐步伐奔赴祖国的边疆,向前向前!我们的队伍向太阳,向最后的胜利,向全国的解放!

《八荣八耻 人人须知》 什么是荣,什么是耻,八荣八耻人人须知, 讲道德,树新风,从我做起用行动落实.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 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 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 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什么是荣 什么是耻 八荣八耻人人须知, 讲道德,树新风,从我做起用行动落实。

《听党指挥歌》 金星闪耀在军旗上,我们的原则是党指挥枪党指挥枪。人民军队党缔造,成

未完,继续阅读 >

第7篇:中国人民解放军军衔制

【军衔制的发展 军衔制的发展】 军衔制的发展 建国前,中国人民解放军曾两次拟议实行军衔制度,一次是抗战初期的第二次国共合 作时期, 一次是抗战胜利后国共两党重庆谈判之后.两次拟订的军衔等级都与当时国民党军 队的军衔制度相同,但由于受当时环境的制约,两次拟订的军衔制度都未能实行.建国后,为加强军队的正规化,现代化建设,实行军衔制的问题很快被重新提上议事 日程.1950 年 9 月总干部部管理部成立时,就设置了“军衔奖励处”.1952 年冬便着手研 究军衔制的问题.1952 年 11 月 26 日,总干部部在向毛泽东主席并军委的报告中,对实行 军衔制度准备工作等问题拟制了初步计划.1955 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正式实行军衔制度.1955 年 1 月 23 日,中央军委发布“关于评定军衔工作的指示”.1955 年 2 月 8 日, 第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通过《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服役条例》,规定了解放军采 用国际通用的军衔体制.这次军衔等级设置是在中国传统军衔等级体系的基础上, 参照了苏 联,

未完,继续阅读 >

第8篇:中国人民解放军军衔

8中国人民解放军军衔

【军衔制的发展】

为了加强军队的现代化、正规化建设,1955年1月23日,中央军委发布《关于评定军衔工作的指示》。2月8日,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通过《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服役条例》,并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形式予以发布。

毛泽东将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授予朱德(1955年9月27日摄)。

1955年9月,人民解放军开始实行军衔制,军官军衔分为4等14级: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大元帅、元帅;大将、上将、中将、少将;大校、上校、中校、少校;大尉、上尉、中尉、少尉,后来又增加了准尉军衔。

1955年9月27日,授予元帅军衔及勋章典礼在北京中南海怀仁堂隆重举行,毛泽东主席亲自为朱德、彭德怀、林彪、刘伯承、贺龙、陈毅、罗荣桓、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等十元帅授衔。同日,国务院举行授予将官军衔和勋章典礼,周恩来总理为将官授衔。人民解放军首次授衔,共授予元帅10名、大将10名、上将55名、中将175名、少将800名、校级军官3.2万名,尉官49.8万名、准尉11.3万名。

未完,继续阅读 >

《中国人民解放军作文.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中国人民解放军作文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精品范文]相关推荐
[精品范文]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