邂逅丽江散文
第1篇:邂逅丽江散文
邂逅丽江散文
今年夏天特别的热,西安的高温让人坐卧不宁,摄氏四十度以上的天气成为了新常态。
女儿一家三口自驾旅行去了,我和妻子便承担起照顾毛毛的任务,毛毛是一只虎斑喵星人,二年前与豆豆一起成为了我的家人,毛毛住在了女儿的家,豆豆住在我的家里,女儿全家出行了,天气又热,不能只管豆豆而亏待了毛毛,于是就往返在这两个家之间照顾他们。
女儿来了电话,说道:“老爸,我们过几天去香格里拉,还要去飞来寺看梅里雪山,你也来吧,”她知道我一直的夙愿就是去看看梅里雪山。
香格里拉是个传说中的梦境,今年三月,我和妻子已经去过一趟,天气虽然寒冷,却机缘不错,到达香格里拉市的当天下起了大雪,听酒店服务生说这个季节难遇大雪天,果不其然,在普达措国家公园里,我们见识到了童话般的冰雪世界,留给我永远不能磨灭的的印象,接到女儿的邀请,我心中萌发出重返香格里拉的豪情,便欣然答应了。
乘坐川航的航班,直飞到了香格里拉,搭上了女儿的顺风车,来到了德钦县,早晚时段蹲守在飞来寺,终于看到了梅里雪山太子十三峰的壮观,看到了卡瓦格博主峰的风云变幻,看到了每分钟都在变化的梅里雪山上的积雪和冰川,这里与普达措相比又是另外一种心的震撼。
离开了飞来寺,我与女儿一家驱车直奔丽江。
丽江是传说中的休闲之都、美食之都、艳遇之都,十年前曾经来过这里,感受到了丽江古城的休闲美食时光,可是唯独没有艳遇,这次重游,只是想让心路的历程在这里歇息片刻,并非来弥补上次的不足。
都说女儿是老爸的小棉袄,现在我出行都是她全程买单,她给我定了丽江君澜国际大酒店的房间,送我到酒店门口后,她们没有停留直接去大理了。
这是一家准五星级饭店,地处新城,距离古城近在咫尺,步行大约五六分钟便可到达古城的北门,现在去云南旅行有了经验,最好不要住在古城里面,同样的价钱不同的设施与服务,比如香格里拉的达克宗古城,上次我们住在一家四星级客栈,条件简陋还没有餐厅,这次住在了香格里拉的新城里,差不多的住宿价格,却享受到了翻十倍的设施和服务,所以这次到丽江就住在了新城里面,这家酒店富丽堂皇,足有五星级的标准,只是服务还有少许的差距。
入住的'当天下午就去了丽江古城,听说每日下午四点钟以后,进入古城就不用买票了,可能是晚上里面的商家酒馆要赚钱营业吧,古城一张门票就要八十元,岂不是挡住了不少的回头客,看来管理者还是有一点头脑的。
进入古城的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两个大轮子的水车,走近去看了看,水车还是那个水车,人已不是那时的人啦,这就叫做物是人非吧,站在大水车跟前拍了几张照片,便沿着青石板铺成的路走了下去。
沿途商铺还是那么多,饭馆酒吧还是那么热闹,商铺依然是卖饰品和银器的居多,饭馆酒吧依然是啤酒的天下,沿街酒吧门口弹唱的流浪者已经不见了踪影,偶尔可以听见歌声从饭馆里面传出来,仔细听听却是邓丽君的经典歌曲:小城故事多,充满喜和乐,若是你到小城来,收获特别多。
看到了几家店铺和饭馆已然倒闭,门面上落满了灰尘,门前的石阶上,坐着一个拾荒者,一边东张西望一边还玩着手机,这般景象让人不由得心生悲怜,经济滑坡可见一斑。
来到了四方街,正巧遇到民族老太太在跳舞,与十年前来的情景一模一样,哎,怎么就不知道创个新?当地政府应该派出老太太们去内地学习广场舞,那才叫百花齐放、百态争鸣呢。
又逛了几条街,其实味道都差不多,只是GPS定位不同罢了,拍了不少的照片,其实背景也差不多,只是发微信群里时多几个姿势罢了。拍到了摩挲织布机前的大妈,拍到了白衣飘飘的姑娘牵着一条大狼狗,拍到了挂着:发呆免费、发呆是一种生活、将发呆进行到底牌子的酒家,拍到了必胜客、肯德基和麦当劳,拍到了古城里的小学校,拍到了河南烩面和鸡排风云。呵呵,鸡排也能起风云,居然与我写的小说“脑洞风云”同工异曲,许是卖鸡排的家伙脑洞大开了吧。
拍着,走着,瞧着,终于有了一次称得上邂逅的艳遇,远远的看到有两位漂亮的小姑娘,身着翠绿色的衣裤,身形婀娜多姿,手中还举着一个牌子,牌子上面写的什么看不太清楚,吓了我一跳呀,不会写的是比武招亲?听人说,当年云南王吴三桂就喜欢搞这一套。
我紧走几步来到了跟前,这时候,才看清楚了牌子上面的字,心中腾起了热焰,无暇思索便上前问道:“你们是哪个部分的?”呵呵,要是这样问早就被一个大嘴巴糊上来了,是这样问的:“请问你们是大学生吗?”其中一个姑娘回答说:“我是大学生,她是公司职员。”这两位姑娘年方二八,回答的声音犹如银铃一般好听,我的心中乐开了花,与两位美女聊起了天。
这时候,看到我这篇文章的朋友,一定会认为我是个轻薄之徒,如果是,那您就大错特错啦。
我掏出相机来,请两位美女举起牌子,咔擦、咔擦,照了几张相,随后,我又伸出大拇指给了她们一个赞!
牌子上面这样写着:有困难找我,问路、找厕所。
你们是不是虚惊一场啊,这两位美女是为景区服务的志愿者。
满园的景色和沸腾的行人都没有让我倾倒,唯独这两位志愿者的心,让我为之敬佩了。
拍着,走着,瞧着,又有了一次邂逅,不能称作艳遇了,因为看到的是两位靓男,当然,除非谁是同性恋者,就可以叫做艳遇了。
这时,天色已晚,在昏暗的路灯下,两位小伙子慢悠悠的向前走,我突然闻到了一阵呛鼻子的气味,左顾右盼,前仰后翻,终于找到了气味的源头,两个小伙子每人手指上夹着一根香烟,轮番地塞入嘴中,深深地吸气,然后长长地吐出烟雾来,旁边的游客们纷纷投以厌恶的目光。
既然也是一次邂逅,我紧走了两步跟在他们后面,掏出照相机来,咔擦、咔擦,拍下了他们手握烟头的照片。
按道理国家A级景区是不允许在公共场所抽烟的。
我一边往回走着,一边开始了深思,古城的夜景依然还是那么地美丽,古城的街上依然还是那么地热闹,可是,两次不同的邂逅,让我有了不同的感受。
夜幕降临了,看到一家挂着蒙自过桥米线的饭馆,我走了进去,只见里面宾客满坐,看了看墙上的菜牌,米线从十几元到几十元的都有,问老板说:“哪种好吃?”,老板回答:“都好吃!蒙自是米线的发源地,价格不同只是配料不同。”哎,腹中饥饿便慌不择食,点了份三十五元的过桥米线,坐在桌上等待。
不一会功夫,服务生端上来一个大木盘,盘中有六样菜碟,我问:“这都是什么?”,服务生回答:“这是鸡块,这是鱼片,这是鹌鹑蛋,这是豆腐皮,这是……”我连忙说道:“知道了,谢谢啦!”这时候,又端上来一个硕大的碗,碗中盛着大半碗高汤,嗞嗞地冒着热气,附带还有一个小小的瓦罐,里面是乌鸡汤,我按照顺序往大碗中下入了鹌鹑蛋、肉片、鱼片、鸡块,等了十几秒钟,又下入了豆腐皮和几片菌类,又下入了米线,然后把乌鸡汤也加了进去,尝了尝汤,哎呀,真是不一般啊,我在西安解放路的过桥米线馆吃了二十多年,还常常向亲友们推荐说那里好吃,这回一比较,还真开了眼界。
与蒙自的过桥米线相遇,也能称得上是一次美食的邂逅吧。
这就是我与丽江的邂逅,作文名字要起得响亮,邂逅丽江,还有点神秘的味道呢。
西部老土
2017年7月29日于丽江君澜酒店
第2篇:邂逅散文
邂逅散文
09年上大学的时候是第一次坐火车,从天水到徐州。也是第一次出远门,不过为了显示自己是男儿,还是拒绝了任何人送我。自从拿到录取通知书后,自己一个人跑去买票,然后开学的时候自己一个人拖了个箱子就走了。
虽然出家门的时候好像挺豪迈的,但心里一直忐忑不安。在家里的时候妈妈一直唠叨火车上很乱,人很复杂,说不要和任何人搭话等。因此坐了18个小时的火车,接了妈妈20几通的电话。
话虽此说,但对于第一次坐火车的人来说,这18小时还是未免有点太长。虽然性格内向,怕生怕说话,但要18个小时不说话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何况你不说总会有人找你说的。
刚上火车的时候,心里充满了紧张与兴奋,也感觉到一些孤独和不自在。幸好是靠窗坐的,就一直看向窗外,看着一排排的白杨和一亩亩的田地,在车窗上闪闪而过,心里对未来充满了无限的向往与幻想。
坐在我对面的是一个很清秀的女孩,年龄差不多一样大,应该也是第一次坐火车吧,显得有些慌乱与不安,也一直把头偏向窗外。偶然有几次目光的交汇,也都匆匆的撇开。她算不上绝世美人,但也遮掩不住青春的.美丽,穿着很朴素,没有任何的化妆,但眼睛很大,含有戴望舒《雨巷》中那丁香一样的哀怨与忧伤。她一直坐在那儿几乎没动,跟她一起的还有两个,在她斜对面的一排坐着。夕阳西斜,余晖洒在她的脸上,显得是那么的安静与清秀,距离这么近感觉那么远。外面渐渐的暗了下来,透过车窗看见她脸上泛起一丝丝少女的绯红与娇羞,显得那样的美丽与清净。
车很快到了西安,我们身边又换了几个人,是一对夫妇送自己孩子去上学的。那对夫妇很热情,和我们聊了起来。因此,我也知道了她的一点点信息。她老家是陇南的,离我家乡不远,也是在天水上的车。她也是第一次坐火车,第一次出远门,也是去上学。她是去新沂,我是到徐州,后来我知道离得也不是太远。
就这样,聊着聊着也就渐渐的熟悉了,只是一直不好意思问她姓名。她一路没吃任何东西,说是不饿,其实我知道,第一次在在这么多人面前吃东西是有些不自在的,因为我也没吃任何东西。到郑州的时候那对夫妇和他们的孩子都下车了,虽然旁边也上来了其他的人,但都没怎么和他们聊。不过我们两个还是努力寻找着话题,彻夜没睡,一直聊到天亮。一直想问她姓名,想留下她的联系方式,但毕竟是第一次,不擅长搭讪,所以就一直没好意思问出口。我也把自己的和电话号码写在了纸条上,准备等下车的时候给她,但一直被汗浸透了都没有送出去。
到了徐州,我该下车了,心里一直在打鼓,但最终还是那样的走了,只是看见她一直不停的在那向我招手,一直向我微笑。最终我们两个都不知道对方是谁,只是知道有这样一次美丽的邂逅。
之后从徐州到天水,或者从天水到徐州,来来去去不知道多少次,每一次上火车都会搜寻好久,在火车站搜寻好久,但就是再也没有遇到过她。也试图在上搜寻现居地新沂,故乡陇南的姑娘,但就是没有任何消息。
然后,慢慢的她只是成了一个美丽的回忆,一次美丽的邂逅。也许正是因为没有留下任何信息,所以才会变得这么温馨。
毕业以后去过全国好多地方,也经常坐火车来来去去,也留下了不少旁边朋友的联系方式,但就是再也没有一个像她这样让我留恋的了。
第3篇:丽江古城散文
丽江古城散文
灵水原木,韧石琼花,高原生态和纳西风情,营造了仙界般的丽江古城。
彩云之南的丽江古城,美得几乎让人生怜。古城依山傍水,青瓦雕楼素雅精巧,五彩石路粗疏平滑,透着浓浓的古典味儿。古城没有围墙,坦率大方,完全不设防。密布在四方街周围野蚕网般的小街小巷,恰到好处地向四面八方交叉错散开去,构成了丽江古城独有的自然纯朴风格。
携友人漫步丽江古城,脚下曲曲弯弯,蓝汪汪亮莹莹的水流,让人忍不住蹲下身子去抚弄。水至弱至柔,却能驰骋于天下至坚,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水是丽江古城的灵魂,如果没有水,丽江古城的整个历史就要改写了。在街巷纵横人群浮动的古城中,我们走走看看停停,不小心迷了路。幸亏一位胖金妹说,顺水而下是进城,逆水而上是出城。源于黑龙潭的地下水,融入古城后变成无数支流,翠丝带般穿淌在街头巷尾,让丽江古城有了翩翩起舞的立体感。
有山必有水,有水必有桥,这话一点不假。古城终年流水潺潺,水上的桥是另一种景观。我粗略计算了一下,全城的桥应该不少于300座。锁翠桥、大石桥、万千桥、南门桥等形态各异的'桥,
第4篇:印象丽江散文
印象丽江散文
整理抽屉时,翻出了几张去丽江的照片,思绪便被带到了至今都念念不忘的地方。
那是1999年的春天,与同事相约去了云南。世博园的宏大气势、西山的温婉秀丽、民族村的奇异风俗、玉龙雪山的银装素裹,都让人愉悦,但是我最让魂牵梦绕的,却是古城——丽江。
踏进丽江,你会立刻感觉到,它与众不同的宁静,是一种相约的召唤,是一种心灵的渴盼。每家每户临溪而建,在溪边栽上垂柳,在曲径通幽的青石板两旁,摆上盛开的鲜花,小溪缓缓从每家门前流过。通过小桥,一家连一家,一户挨一户,就形成了这座小桥流水人家的古城。游人到了这里,会不由自主地放轻脚步,深怕打扰了它的宁静。
最爱的是丽江的晨光,从蔚蓝色的空中缓缓倾泻下来,照进沿街的铺子里,铺子四周挂满了各种木制工艺品,游客进去,店主不会向你喋喋不休地推销产品,只顾埋头摆弄手中的作品,阳光洒在他们的身上,每个人的神情,是那样专注、安祥,像是在享受劳动的快乐,一点也不在意产品能否尽快出手。正是这种淡泊名利、宁静致远的心态,让你觉得他们的每件作品都那么纯净,那么阳光。累了,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