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儿成语故事:孔融让梨
第1篇:少儿成语故事:孔融让梨
少儿成语故事:孔融让梨
Kong Rong gave away bigger pears
孔融让梨
In the Eastern Han Dynasty, there was a person called Kong Rong. He was very smart ever since he was a little boy. He had five older brothers and one younger brother。
东汉时候,有个叫孔融的人。他小时候很聪明,有五个哥哥,一个弟弟。
One day his father bought some pears, picking one of the largest and giving it to Kong Rong deliberately. But Kong Rong shook his head and picked up the smallest one。
一天爸爸买了一些梨子,特意捡了一个最大的给孔融,孔融却摇头不要,拿了一个最小的梨。
His dad was very curious, and asked: “Why?”爸爸很好奇,就问:“为什么呢?”
Kong Rong said: “I am younger, so I should eat the smaller pear, and brothers should eat the bigger ones。”
孔融说:“我年纪小,我吃小梨,大的给哥哥吃。”
His dad was very glad after hearing his words, but asked further: “What about your younger brother who is younger than you are?”
爸爸听后很高兴,又问:“那弟弟比你还小呀?”
Kong Rong said: “I am older than him, so I should leave the bigger one to my little brother。”
孔融说:“我比弟弟大,我是哥哥,我应该把大的`留给小弟弟吃。”
Later, Kong Rong became a great scholar。
后来,孔融成为了一个很有学问的人。
“孔融让梨”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凡事应该懂得谦让的礼仪,英语中表达“谦让谦逊”等意思可以用“modest”,有一句叫做“Modest is Hottest”,也就是“谦虚最迷人”~
第2篇:少儿成语故事
少儿成语故事
初中历史教学课堂巧用成语故事进行重点分析探讨,并制定有效策略,以期能为初中历史教学水平提供前瞻性的意见,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提供到的少儿成语故事,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学习,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少儿成语故事1
釜底游鱼
东汉顺帝时,皇上无视宦官为恶,放任外戚专权。很多人无才无德,本来就是草包一个,只是因为能阿谀奉承,讨好皇帝,或是家里有漂亮的姑娘做了后妃贵人,便可以全家跟着享受富贵。皇上的身边,王侯结队,侍从成群。官吏则整天想的是巧取豪夺、中饱私囊。在朝廷的欺压盘剥下,百姓生活的艰难困苦就可想而知了。
广陵人张婴,不堪忍受残酷的暴政,发动群众举起了义旗。义军们杀刺史,斩富豪,劫库府,济贫民,纵横扬州、徐州一带几十年。朝廷对此感到十分棘手,更令郡守胆寒心惊。
当时朝中有一位侍御史,名叫张纲。此人廉洁刚正,多次上书,痛陈时弊,请求诛杀违法犯罪的大臣,削减朝廷的费用开支。皇上对他十分头疼,许多贪赃枉法的奸佞之臣更是恨他恨得咬牙切齿。于是,当时一个权倾朝野的外戚——皇后的兄长、大将军梁冀便想了个好办法,他串通几个当权人物跟皇上上奏说,派张纲去做广陵太守,让他平息人民的,企图用这件事情加害于他。
以前别人被派去光陵的'时候,临行时都反复要求多派兵马。张纲此去,却要单车独行,仅带着十几名吏卒。到了广陵,张纲径直来到张婴的大营,好言好语,请求会见军中头领。张婴起初十分惊讶,后来看到来的人特别诚恳,便出来相见。张纲请张婴坐上座,张婴也不推辞。张婴坐下来冷冷地问道:“太守大人屈尊来到贼营,不知有何见教?”
张纲立刻站起身来,一边打躬施礼,一边说:“将军何出此言?下官办事不周,不恤民情,上愧卓恩,下愧百姓,以至于陷民于水火之中。俗话说,‘’,将军体恤乡民疾苦,挺身赴险,实在是出于万不得已。而将军清廉自律,行侠仗义之举,实令下官敬佩不已。”
张纲的这一番话,出乎张婴的意料,他急忙站起来赔礼,激动地说:“太守早来十年,我张婴怎么会像现在这样?我是个草莽之人,不知礼仪,更无法结交朝廷。我也知道,我们这些人都是锅里的游鱼,苟延残喘而已,哪里会活得长久?只是想到,横竖都没有出路,闹一天算一天吧。今天大人到此,就请您给我指点迷津吧!”
张纲就这样用安抚的办法,不动一兵一卒,经过与张婴反复协商,妥善处置,终于平息了广陵的。
少儿成语故事2
破釜沉舟
秦朝末期,秦始皇死后,他的小儿子胡亥即位。
秦始皇称霸于诸侯列国,胡亥也想称霸于列国。为此,他刚刚登上王位,就派大将章邯率领大军首先打败了陈胜、吴广的起义队伍,然后北渡黄河前去攻打赵国。赵国不是秦国的对手,结果,赵军退守巨鹿(今河北平乡西南),并被秦军重重包围。于是,赵王就派使者前往楚国去请求援助。
赵国的使者到楚国后,就直奔楚宫去见楚怀王,一五一十地哭诉起了秦将章邯攻打赵国的暴行……当时,项羽正好在场。项羽怒火中烧。他对楚怀王说道:“我们应当马上发兵救赵,我愿去跟章邯拼一个死活……”楚怀王于是封宋义为上将军,项羽为副将率军救援赵国。
谁知,宋义率领兵马到达安阳(今山东曹县东南)后,就安营扎寨,不再前进,一连四十六天一直按兵不动,不敢与秦军决战。对此项羽十分不满,于是要求进军决战,解困赵国。但宋义却希望秦赵两军交战后待秦军力竭之后再进攻。此时军中粮草缺乏,士卒困顿,而宋义仍旧饮酒自顾,项羽见此忍无可忍,进营帐杀了宋义,并声称他叛国反楚。于是将士们则拥项羽为上将军。项羽杀宋义的事,威震楚国,名闻诸侯。
杀了宋义之后,项羽就立即派他的手下将领英布等人带领两万人马要渡过漳河去打秦将章邯。听说楚军要渡河,章邯派司马欣和董翳领兵去拦阻。他们哪里是英布等人的对手?一交锋就打了败仗,急忙后退。于是,英布等人就顺利地渡过了漳河,并牢固地占领了河的对岸。紧接着,项羽即率领所有的军队都渡过河去。
就在全军刚刚渡过河后,项羽便吩咐士兵,每人只许带上三天干粮,把所有做饭的釜(即锅)砸了,把所有渡河的舟沉在了河底,把兵营也毁了(“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他对将士们说:“成败在此一举。这次咱们打仗,只准进,不准退;三天里头必须将秦兵打败。我们要和敌人血战到底,不获全胜,誓不收兵!”
将士们看到锅砸了,船沉了,一点退路也没有了,因此,就都抱着死战到底的决心和秦军拚杀起来。结果,楚兵以一当十,喊声震天,锐不可当。经过九次激战,楚军最终大破秦军,救了赵国。而前来增援的其他各路诸侯却都因胆怯,不敢近前。楚军的骁勇善战大大提高了项羽的声威,以至战胜后,项羽于辕门接见各路诸侯时,各诸侯皆不敢正眼看项羽。
后来,“皆沉船,破釜甑”演化为成语“破釜沉舟”,以比喻拼死一战,决心很大。
少儿成语故事3
病入膏肓
春秋时期,晋景公得了重病,听说秦国有一个医术很高明的医生缓,便专程派人去请来。
医生还没到。晋景公恍惚中做了个梦。梦见他的病变成了两个小孩,正悄悄地在他身旁说话。晋景公侧耳倾听。
一个说:“那个高明的医生缓马上就要来了,我看我们这回难逃了,我们躲到什么地方去呢?”另一个小孩说道:“这没什么可怕的,我们躲到肓的上面,膏的下面,无论他怎样用药,都奈何我们不得。”
不一会儿,缓到了,立刻被请进了晋景公的卧室,替晋景公诊断病情。诊断后,那医生对晋景公说:“这病已没办法治了。疾病在肓之上,膏之下,用灸法攻治不行,扎针又达不到,吃汤药,其效力也达不到。这病是实在没法子治啦。”
晋景公听了,心想医生所说,果然验证了自己梦见的两个小孩的对话,便点了点头说:“你的医术真高明啊!”说毕,叫人送了一份厚礼给医生,让他回秦国去了。
这一故事在史料中记载为:“公疾病。求医于秦,秦伯使医缓为之。未至,公梦疾为二竖子,曰:‘彼良医也,惧伤我,焉逃之?’其一曰:‘居肓之上,膏之下,若我何?’医至,曰:‘疾不可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药不至焉,不可为也。’”
当然,这只是一个传说!现在它常常意指病已危重到了无法救治的地步。也常用来比喻事情到了无可挽回的地步。
第3篇:《孔融让梨》读后感_成语故事读后感500字
《孔融让梨》读后感_成语故事读后感500字
认真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东西,这时就有必须要写一篇读后感了!那么如何写读后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孔融让梨》读后感_成语故事读后感500字,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孔融让梨》读后感_成语故事读后感500字1
东汉鲁国,有个叫孔融的小男孩。他非常聪明,也很懂事。在他四岁时,有一次,爸爸拿回来一袋梨,给孩子们吃。爸爸让孔融来分梨,孔融把最大的给了爷爷奶奶,把比较大的给爸爸妈妈,把其他的给了哥哥弟弟,而把最小的给了自己。大家都夸他懂事。这个故事,让我明白了什么是尊老爱幼,团结友爱。也让我想到了很多……
我的同桌,有个哥哥,他们上学前和父母吃完饭,因为早饭不多,最后还剩下一个馒头,父母硬要叫他们两兄弟吃,而他们不约而同地给了父母。这样,让人感动的家庭氛围,这两兄弟,就是现实生活中的孔融呀!他们知道父母的辛苦,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表达了对父母的关心和爱!
我最近看了一则寓言故事,讲的是一头狼和一只狐狸抓到了一只小羔羊,彼
第4篇:孔融让梨成语故事(精选33篇)
孔融让梨成语故事(精选33篇)
成语故事是我国历史的一部分,成语是历史的积淀,每一个成语的背后都有一个含义深远的故事,是我国几千年以来人民智慧的结晶。其特点是深刻隽永,言简意赅。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孔融让梨成语故事,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孔融让梨成语故事 1
从前,有个叫孔融的小朋友
他有五个哥哥
因为孔融年龄最小,哥哥们都特别疼爱他
一天,爸爸带回来一篮新鲜的梨
看上去又大又好吃
哥哥们都舍不得先吃,就让孔融先去挑
孔融把篮子里的梨挨个看了看
然后,他高兴的拿起了那个最小的梨,说“我要吃这个”
爸爸看到了
笑着问孔融:“这么多梨,又让你先挑,你为什么先挑了最小的梨呢?”
孔融回答说:“我年纪最小,应该拿最小的,剩下的留给爸爸妈妈和哥哥们吃”
只有4岁的'小孔融,就懂得孝敬父母,谦让自己的哥哥
大家都夸他是个懂事的好孩子
小朋友们,如果让你来挑选,你会选哪个梨呢?
孔融让梨成语故事 2
孔融小时候,不仅学习勤奋,而且善于思考。父亲外出拜客总是带着他去。10岁那年,他随父亲来到洛阳。正逢洛阳太守李膺在任,孔融径直往大府内走。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