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出现短缺》说课稿

2023-10-15 07:13:02 精品范文 下载本文

第1篇:《资源出现短缺》说课稿

《资源出现短缺》说课稿

教材分析

在九年级全一册中,关于资源问题教材共有三框内容,分别是:资源出现短缺、资源大国还是资源小国、应对资源危机。他们之间的关系是从世界联系到中国,从资源现状联系到解决的方法,而这一课是三框中的第一课。教材以列举的方式说明了资源的概念,接着介绍了自然资源的分类: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主要让学生认识人类从一诞生开始,就一直利用自然资源来谋求自身的发展并与之保持着休戚与共的关系。但随着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开发,造成自然资源尤其是非可再生资源的耗竭和短缺,反过来制约着人类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不过在这一框中也涉及到了解决的方法,但角度是完全不同的。这一框从微观的角度,也就是从“我”谈起,说明课题和“我”之间的联系,而第三框是从宏观的角度,也就是国家的措施说明解决我国资源危机的办法。

学生分析

虽然学生每天都使用到了很多自然资源,对自然资源出现短缺的原因也略有所知,但事实上在自然资源的概念和自然资源的分类上还存在误区,对自然资源和人类休戚与共的关系也没有深刻的体会,所以这节课拟在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来解决这两方面的问题。

设计理念

这节课从内容上看难度并不高,但容易泛泛而谈,变成说教,引起学生反感。所以内容设计需围绕学生的实际生活展开,尽量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创设情境,步步引导,寻找能够触动学生心灵的那根“弦”。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知道哪些是可再生资源,哪些是非可再生资源;能说明自然资源与人类的密切关系;理解自然资源短缺的原因。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列举生活中常见的资源,感受人类与自然资源之间休戚与共的关系;

2.通过对自然资源存在形式的探索,学会辨别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

3.通过漫画分析,认识到人类的过度索取是导致资源短缺和耗竭的主要原因。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从实际生活出发感受自然资源与人类休戚与共的关系,树立忧患意识,培养勤俭节约的观念。

2.通过小组竞赛的方式,培养学生合作、竞争的意识。

教学重点:从身边的.生活出发,感受自然资源与人类休戚与共的关系。

教学难点:认识到人类的过度索取是导致资源短缺和耗竭的根本原因。

教学方法:小组讨论法、竞赛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flash《一口水》)告诉大家,你看到了什么?展示世界上其他资源的短缺情况,得出课题。

二、新课

师:今天我们所说的资源指的是自然资源。

(一)摩拳擦掌擂台赛

第一轮:大话自然资源

游戏准备:全班分成四大组,2分钟时间准备。

游戏规则:每组派一名同学上台,在1分钟之内写出我们在平时的生活和学习中可能直接或间接用到的自然资源,写得既多又准确者胜。

在比赛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得出自然资源的概念。

第二轮:自然资源大分类

游戏准备:同上。

游戏规则:每组派一名同学上台,在刚才所列举的自然资源中,区分哪些是可再生资源,哪些是非可再生资源,并说出区分的理由。

师:看来,在我们的生活中,可再生资源非常的多,这些资源可都是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但是为什么不论是可再生资源还是非可再生资源都出现了短缺或枯竭的现象呢?

(二)七嘴八舌说漫画

(展示四幅有关造成资源短缺原因的漫画)

师:任选一幅,根据漫画,说说造成资源短缺或枯竭的原因有哪些?其中根本原因是什么?

学习心得:人口急剧增长和人们对自然资源无节制的需求,是造成资源短缺或枯竭的根本原因。当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获取速度,超过了自然资源的补给、再生和增殖速度就会出现自然资源短缺的问题。

师:那么,在平时的生活和学习中,在无心之中,我们有没有浪费过资源呢?

(三)在有心和无心之间

无心之举:学生举例(如使用一次性筷子、购物用塑料袋、喝罐装饮料、送贺卡等)

问:有的同学可能会说,我不就浪费了一点点吗,有什么关系呢?

讨论:(1)森──林──?──?

(2)爷爷是打猎的──父亲是伐木的──我是卖根雕的──儿子是──?孙子是──?

对两则材料的进行合理联想,并说明原因。

有心之举:学生举例(如尽量少用或不用一次性筷子、购物用布袋、一纸多用、随手关紧水龙头)

(资料)节约是一种时尚

……总之,无论我们从事什么职业,无论多么富有,我们都无权挥霍地球资源。挥霍浪费,不再是体面与荣耀,而是自私、冷漠的象征。节约资源,减少污染,从我做起,从自己做起,过简朴和适度的生活──这就是绿色生活新时尚,为此,我们应该感到自豪和光荣。

(四)金点子行动

在我们身边,对于保护资源,一直有这样一个不争的事实,那就是“当时震动,过后不动”,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大难题,如果让你设计一个活动来解决这个难题,你会有什么样的金点子呢

第2篇:《资源出现短缺》说课稿范文

《资源出现短缺》说课稿范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编写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那么问题来了,说课稿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资源出现短缺》说课稿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材分析

在九年级全一册中,关于资源问题教材共有三框内容,分别是:资源出现短缺、资源大国还是资源小国、应对资源危机。他们之间的关系是从世界联系到中国,从资源现状联系到解决的方法,而这一课是三框中的第一课。教材以列举的方式说明了资源的概念,接着介绍了自然资源的分类: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主要让学生认识人类从一诞生开始,就一直利用自然资源来谋求自身的发展并与之保持着休戚与共的关系。但随着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开发,造成自然资源尤其是非可再生资源的耗竭和短缺,反过来制约着人类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不过在这一框中也涉及到了解决的方法,但角度是完全不同的。这一框从微观的角度,也就是从“我”谈起,说明课题和“我”之间的联系,而第三框是从宏观的角度,也就是国家的措施说明解决我国资源危机的办法。

学生分析

虽然学生每天都使用到了很多自然资源,对自然资源出现短缺的原因也略有所知,但事实上在自然资源的概念和自然资源的分类上还存在误区,对自然资源和人类休戚与共的关系也没有深刻的体会,所以这节课拟在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来解决这两方面的问题。

设计理念

这节课从内容上看难度并不高,但容易泛泛而谈,变成说教,引起学生反感。所以内容设计需围绕学生的实际生活展开,尽量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创设情境,步步引导,寻找能够触动学生心灵的那根“弦”。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知道哪些是可再生资源,哪些是非可再生资源;能说明自然资源与人类的密切关系;理解自然资源短缺的原因。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列举生活中常见的资源,感受人类与自然资源之间休戚与共的关系;

2、通过对自然资源存在形式的探索,学会辨别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

3、通过漫画分析,认识到人类的过度索取是导致资源短缺和耗竭的主要原因。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从实际生活出发感受自然资源与人类休戚与共的关系,树立忧患意识,培养勤俭节约的观念。

2、通过小组竞赛的、方式,培养学生合作、竞争的意识。

教学重点:从身边的生活出发,感受自然资源与人类休戚与共的关系。

教学难点:认识到人类的过度索取是导致资源短缺和耗竭的根本原因。

教学方法:小组讨论法、竞赛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flash《一口水》)告诉大家,你看到了什么?展示世界上其他资源的短缺情况,得出课题。

二、新课

师:今天我们所说的资源指的`是自然资源。

(一)摩拳擦掌擂台赛

第一轮:大话自然资源

游戏准备:全班分成四大组,2分钟时间准备。

游戏规则:每组派一名同学上台,在1分钟之内写出我们在平时的生活和学习中可能直接或间接用到的自然资源,写得既多又准确者胜。

在比赛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得出自然资源的概念。

第二轮:自然资源大分类

游戏准备:同上。

游戏规则:每组派一名同学上台,在刚才所列举的自然资源中,区分哪些是可再生资源,哪些是非可再生资源,并说出区分的理由。

师:看来,在我们的生活中,可再生资源非常的多,这些资源可都是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但是为什么不论是可再生资源还是非可再生资源都出现了短缺或枯竭的现象呢?

(二)七嘴八舌说漫画

(展示四幅有关造成资源短缺原因的漫画)

师:任选一幅,根据漫画,说说造成资源短缺或枯竭的原因有哪些?其中根本原因是什么?

学习心得:人口急剧增长和人们对自然资源无节制的需求,是造成资源短缺或枯竭的根本原因。当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获取速度,超过了自然资源的补给、再生和增殖速度就会出现自然资源短缺的问题。

师:那么,在平时的生活和学习中,在无心之中,我们有没有浪费过资源呢?

(三)在有心和无心之间

无心之举:学生举例(如使用一次性筷子、购物用塑料袋、喝罐装饮料、送贺卡等)

问:有的同学可能会说,我不就浪费了一点点吗,有什么关系呢?

讨论:(1)森──林──?──?

(2)爷爷是打猎的──父亲是伐木的──我是卖根雕的──儿子是──?孙子是──?

对两则材料的进行合理联想,并说明原因。

有心之举:学生举例(如尽量少用或不用一次性筷子、购物用布袋、一纸多用、随手关紧水龙头)

(资料)节约是一种时尚

……总之,无论我们从事什么职业,无论多么富有,我们都无权挥霍地球资源。挥霍浪费,不再是体面与荣耀,而是自私、冷漠的象征。节约资源,减少污染,从我做起,从自己做起,过简朴和适度的生活──这就是绿色生活新时尚,为此,我们应该感到自豪和光荣。

(四)金点子行动

在我们身边,对于保护资源,一直有这样一个不争的事实,那就是“当时震动,过后不动”,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大难题,如果让你设计一个活动来解决这个难题,你会有什么样的金点子呢

第3篇:资源短缺与可持续发展

能源短缺与可持续发展

摘要:随着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过度索取和不合理利用,能源短缺所引发的各种问题越来越突出,人类也不得不面对能源“枯竭”和“耗尽”的危机。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国提出了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积极采取各种措施来实现能源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能源短缺 可持续发展 科学发展观 人与自然

1.引言

大自然是人类最重要的东西,如果没有大自然,人类就呼吸不到空气,如果没有大自然,人类就饮不到水,那么,人类就即将灭绝。人与自然的关系本质上是辩证互动的, 一方面人对于自然具有主体性、能动性, 自然则是被动的、消极的;但另一方面自然界对于人类又具有根源性、制约性。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口的急剧增加,人类经验和知识的积累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工业革命以后,人类改造自然、影响自然的能力越来越强,“人定胜天”“人是自然界的主宰”的思想日益增强,把自然界逐步看作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肆无忌惮地掠夺式开发利用,同时把自然界看成是一个无底的垃圾箱,毫无顾忌地向其中排放废水、废渣、废气。近几十年来,我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人口资源短缺建议作文

人口资源短缺建议作文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人口的精彩作文,欢迎阅读。

人口资源短缺建议

“建设节约型社会”是我们珍惜、节约资源时喊的一个口号。可是,又该怎样才能真正做到节约资源呢?为什么要大力推荐节约呢?下面请听听我的心声吧!先说水资源。我国水资源总量为2.8万亿立平方米左右,居世界第六位,人均占水量为2100多立方米,只占世界人均水平的四分之一,属于缺水国家,全国600多座城市中就有400多座缺水。特别是西部地区缺水非常严重,一些山区地方连人、畜饮水都非常困难。我国的用水面临着严峻的问题,所以我们要珍惜水资源,节约用水。比如:用完水后,要拧紧水龙头,以免造成“一江清水向东流”的浪费现象,如果发现水龙头坏了,要及时修理,避免损失大量的水,大家也别小看废弃的电池,因为一粒纽扣电池会污染600吨的水,如果你把它扔到水里,水将无法饮用。我们应该把电池收集起来,送往回收站,这样既可以避免污染水源,又使电池得到回收,一举两得。大家不能只是口头说说而已,要行动起来呀!不仅仅要节约用水,还要节省森林资源。我国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人口资源短缺建议的作文

人口资源短缺建议的作文

“建设节约型社会”是我们珍惜、节约资源时喊的一个口号。可是,又该怎样才能真正做到节约资源呢?为什么要大力推荐节约呢?下面请听听我的心声吧!先说水资源。我国水资源总量为2.8万亿立平方米左右,居世界第六位,人均占水量为2100多立方米,只占世界人均水平的四分之一,属于缺水国家,全国600多座城市中就有400多座缺水。特别是西部地区缺水非常严重,一些山区地方连人、畜饮水都非常困难。我国的用水面临着严峻的问题,所以我们要珍惜水资源,节约用水。比如:用完水后,要拧紧水龙头,以免造成“一江清水向东流”的浪费现象,如果发现水龙头坏了,要及时修理,避免损失大量的水,大家也别小看废弃的电池,因为一粒纽扣电池会污染600吨的水,如果你把它扔到水里,水将无法饮用。我们应该把电池收集起来,送往回收站,这样既可以避免污染水源,又使电池得到回收,一举两得。大家不能只是口头说说而已,要行动起来呀!不仅仅要节约用水,还要节省森林资源。我国森林资源总量不足,森林覆盖率只有18.21%,相当于世界森林

未完,继续阅读 >

《《资源出现短缺》说课稿.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资源出现短缺》说课稿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精品范文]相关推荐
[精品范文]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