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轻松背诵古今诗文
第1篇:教你轻松背诵古今诗文
中国教育报2003-01-21武汉市新洲区阳逻第一中学 黄建恒
汉语是一种美妙的语言。她拥有顿挫的节奏,悦耳的音律,而经典的汉语文学作品则十分完美地体现了她的特质。因此,从古至今,学习汉语都强调背诵,也只有通过背诵大量的诗文才能张扬汉语的魅力与神韵。
一般来说,诗文(包括古代诗文和现当代诗文)的背诵离不开三个基本条件,其一是对诗文内容的感悟。对诗文内容感悟得越好,背诵得就越准越快越牢。其二是对生活(包括古代生活)的感悟。学生对生活的感悟力越强,对生活感悟得越到位,背诵得就越有风味越有神韵。其三是背诵技巧的掌握。如果说前两者是“皮”,那么背诵技巧就是“毛”,“皮之不存,毛之焉附”,只有对诗文内容及其所反映的生活有一个基本的感悟,背诵的技巧才能更好地反作用于诗文的背诵,才能更好地服务于背诵的需要,而背诵技巧的掌握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因此,教师对学生背诵指导的技巧问题就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无数的事实表明,凡在某个领域有所成就者,无一不是对那个领域有浓厚的兴趣,要想学生背诵好诗文,就必须唤起他们对诗文背诵的兴趣。一些学生,语言的天然敏感力和领悟力强一些,往往背诵诗文的兴趣比较浓。就后天的教育而言,语文教师声情并茂的范背,优秀学生的范背,均能有效引发学生背诵的兴趣。语文教师对诗文的重要性、规律性、趣味性及美感特征做适当的点拨,也能唤起学生背诵的兴趣和热情。背诵诗文之前,教师还可以讲讲有关诗文的背景故事。例如,学生背柳永的代表作《望海潮》之前,教师如果讲讲金主完颜亮因抵不住这首词里对杭州景物生动描写的诱惑而发兵南下攻占杭州的故事,学生的背诵兴趣必定盎然。在背诵朱自清的《背影》之前,教师可以讲讲该文1925年10月在当时的《文学周刊》上一发表即广为传诵,并且一直作为语文教材。朱自清先生去世时,有的中学生拿着报纸悲痛地说:“写《背影》的朱自清先生死了!”这样,学生背诵起来一定会兴趣大增。
有了背诵的兴趣还必须有背诵的信心,心理学研究证明:良好的自信心是背诵成功的必要条件。美国心理学家胡德华斯指出:凡是记忆力强的人都对自己的记忆充满信心,信心能增强人的记忆力。让学生范背,适当的表扬和鼓励,都是增强学生背诵信心的有效手段。
语文教师指导学生背诵诗文要有一种“致之死地而后生”的气魄。季羡林先生认为学生学习语言最简单的也是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让学生尽快接触原文,不要慢吞吞地给他们讲……,要接触实际。”语文教育专家洪镇涛先生认为:读(背)是语文课的第一教学法。他说:“一篇篇课文好比一盘盘美味佳肴,端上了桌子却不让学生动筷子吃,而是喋喋不休、煞费苦心地用讲菜的知识代替吃菜。天长日久,一个个不饿得面黄肌瘦才怪!”两位先生所言,有异曲同工之妙。因此,教师要尽快让学生背原文,尽快让学生大胆试背,即尽快让学生在读准读熟的情况下及时大胆尝试一句一句地背诵原文,这样背比盲目背效果好得多,也有利于调动学生背诵的积极性,增强背诵的信心。
理清诗文的宏观思路,顺着作者的思路通过联想和想象在大脑里建构起流动的画面或场景都会有利于背诵。例如背诵朱自清的《春》,先理清文章的整体思路:盼春--绘春--赞春,然后顺着这个思路呈现出盼春图、山水图、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赞春图,背诵时就像看着一序列画面描述画意一样容易了。对于《春》这样较长的诗文可化整为零,化大为小,然后对局部划分层次,各个击破。例如春花图,可分树上--空中--地面三层,树上先写花色、花味、果实;空中先写蜜蜂,再写蝴蝶;地面写野花。按照这个层次来背春花图就很轻松了。
经典诗文总是按一定的顺序行文的,如果能引导学生找到其行文的线索,在此基础上抓住某些表示时间的词句或逻辑的词句使之成为背诵的线索,那么就可以大大提高背诵的速度和质量。例如背诵余光中的《乡愁》一诗,引导学生找到“邮票”“船票”“坟墓”“海峡”的物件线索和“亲情”“爱情”“爱国之情”的感情线索,抓住“小时候”“长大后”“后来啊”“而现在”等时序即可很快成诵。又如背诵老舍的《济南的春天》中“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一段,引导学生找到山上、山尖、山腰的空间线索,抓住“看吧”“山尖”“山坡上”“看着看着”“等到快日落的时候”等词句便可熟读成诵。
堪称经典的诗文是作者感情和思想的凝结,是其精神和内气所化,诗文贯通着作者的精气,洋溢着作者的灵气,因而使诗文具有独特的节奏,和谐的韵味,在语言形式上有的还表现出一定的句式特征,如对仗句、排比句、比喻句、互文句等。引导学生抓住这些特征背诵,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赤壁赋》的对仗句,既有当句对,如“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又有隔句对,如“浩浩乎如冯虚御风”“飘飘乎如遗世独立”,抓住这些特点,学生便能轻松掌握诗文。
第2篇:背诵阅读经典古今诗文(新)
最新各年级大量删减版学生背诵阅读经典古今诗文
一年级(第一时段)背诵篇目
(一)十月份(本月分出,加一首现)
1、張衡:《歸田賦》。
2、《毛詩大序》。
3、《詩經》:《關睢》、《氓》、《蒹葭》、《黍離》。
4、《楚辞》:《离骚》(不得少于高中教材出现段落)、《湘君》。
5、《論語》:任選五則。
6、《中庸》:第一章。
7、《大學》:第一章。
选读背篇目:
1、《诗经》:《桃夭》、《七月》、《生民》。
2、《湘夫人》,或《山鬼》。
3、郑愁予:《错误》。
4、张衡:《四愁诗》。
5、余光中:《乡愁》。
(二)十一月份
1、《古诗十九首》选背5首。
2、汉诗:《十五从军征》或《上山采蘼芜》。
3、汉乐府:《有所思》、《上邪》。
4、三曹七子:曹操《短歌行》;曹丕《燕歌行》;曹植《白马篇》、《杂诗之南国有佳人》、《七哀诗之明月照高楼》。
5、嵇阮:阮籍《咏怀之夜中不能寐》、嵇康《送秀才参军之息徒兰圃》。
6、王粲《登樓賦》或赵壹《刺世嫉邪赋》。
7、賈誼:《過秦論》上或《吊屈原賦》。
选读背篇目:
1、汉乐府:《饮马长城窟行》、《悲歌》。
2、曹植:《野田黄雀行》、《洛神赋》。
3、舒婷:《致橡树》。
4、汉乐府:《东门行》。
(三)十二月份
1、大小谢:谢眺《登池上楼》;谢灵运《晚登三山还望京邑》,可以二选一。
2、鲍照:《拟行路难之对案不能食》。
3、左思:《咏史》之《郁郁涧底松》或《皓天舒白日》。
4、陶渊明:《归园田居之少无适俗韵》、《拟挽歌辞之荒草何茫茫》。
5、南北朝民歌:《木兰诗》、《西洲曲》。
6、《莊子》:一篇(或《逍遙遊》半篇,或《秋水》半篇,或《養生主》一篇)。
7、《荀子》:《勸學》篇高中教材選編部分。
选读背篇目:
1、江淹:《恨赋》、《别赋》半篇。
2、陆机:《文赋》。
二年级(第三时段)背诵篇目
(一)九月份
1、王维:《渭川田家》、《酬张少府》、《终南别业》、《竹里馆》、《秋夜独座》。......
2、张九龄:《望月怀远》。
3、《长信宫词之金井梧桐秋叶黄》、《从军行》、《采莲曲二首之荷叶罗裙一色裁》、4、孟浩然:《岁暮归南山》、《与诸子登岘山》。
5、韦应物:《寄全椒山中道士》、《除州西涧》
6、岑参:《走马川行》、《逢入京史》、《春梦》
7、欧阳修:《戏答元珍》。
8、陆游:《书愤》、《临安春雨初霁》。
9、杨万里:《闲居初夏午睡起》。
拓展读背篇目:
1、王维:《送别》、《桃源行》、《辛夷坞》、《书事》、《山中》。《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终南山》、《汉江临眺》、《送别》。
2、王昌龄:《送柴侍御》、《听流人水调子》、《闺怨》。
3、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
4、韦应物:《长安遇冯著》。
5、徐志摩:《再别康桥》。
6、陆游:《关山月》、《长歌行之人生不作安期生》。
(二)十月份
1、杜甫:《兵车行》、《旅夜书怀》、《登岳阳楼》、《秋兴八首》(选背一首)、2、柳宗元:《渔翁》、《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
3、李白:《月下独酌之花间一壶酒》、《梦游天姥吟留别》、《金陵酒肆留别》、《蜀道难》、《将进酒》、《长相思》(第一首)、《送友人》、《登金陵凤凰台》、《玉阶怨》、《清平调三首》(选其一)、《山中问答》、《山中与幽人对酌》、《独坐敬亭山》。
4、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5、白居易:《问刘十九》、《大林寺桃花》。
拓展读背篇目:
1、杜甫:《佳人》或《丹青行》、《月夜忆舍弟》、《戏题王宰画山水图歌》、《八阵图》、《春日忆李白》、《哀江头》、《月夜》、《登楼》、《咏怀古迹之群山万壑赴荆门》、《咏怀古迹之摇落深知宋玉悲》《阁夜》、《饮中八仙歌》、《曲江二首》(选其一)、《曲江对酒》、《江村》、《九日》。
2、李颀:《古从军行》、《送陈章甫》。
3、李白:《听蜀僧浚弹琴》、《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行路难之大道如青天》、《赠孟浩然》、远别离》或《日出入行》、《南京别儿童入京》、《金乡送韦八之西京》。《关山月》、《子夜歌之长安一片月》、《游洞庭五首之南湖秋水夜无烟》、4、陈子昂:《燕昭王》、《感遇之兰若生春夏》。
5、韩愈:《山石》、《石鼓歌》(可熟读)。
6、白居易:《长恨歌》。
7、黄庭坚:《寄内几复》、《次元明韵寄子由》、《跋子瞻和陶诗》。
8、闻一多:《死水》。
(三)十一月份
1、李商隐:《无题》三首(昨夜星辰昨夜风)、《锦瑟》、《马嵬之海外徒闻更九州》。
2、高适:《燕歌行》。
3、崔颢:《黄鹤楼》。
4、骆宾王:《在狱咏蝉》
5、苏东坡:《和子由渑池怀旧》、《望湖楼醉书之黑云翻墨未遮山》。
6、刘禹锡:《西塞山怀古》、《乌衣巷》、《竹枝词之杨柳青青江上平》。
7、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赠别二首》(选其一)、《遣怀》、《秋夕》、《清明》。
8、杨炯:《从军行》。
9、宋之问:《渡汉江》。
10、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11、卢纶:《塞下曲之月黑雁飞高》。
12、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13、黄庭坚:《双井茶送子瞻》、《登快阁》。
拓展读背篇目:
1、李商隐:《花下醉》。无题之(来是空言去绝踪,飒飒东风细雨来)、《嫦娥》、《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
2、许浑:《秋日赴阙题潼关驿楼》。
3、僧皎然:《寻陆鸿渐不遇》。
4、高适:《封丘作》。
5、刘长卿:《送灵澈》、《听弹琴》、《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6、崔颢:《长干曲之君家住何处》、《雁门胡人歌》。
7、刘禹锡:《秋词之自古逢秋悲寂寥》、《竹枝词之山桃红花满上头》。
8、钱起:《省试湘灵鼓琵》。
9、戴叔纶:《苏溪亭》。
10、张籍:《秋思》。
11、王安石:《明妃曲之明妃初出汉宫时》。
12、刘长卿:《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寺即陈将吴明彻战场》、《饯别王十一游》。
13、苏东坡:《出颖口初见淮山是日至寿州》、《李思训画长江绝岛图》、《东坡之雨洗东坡月色清》、《新城道中之东风知我欲山行》、《游金山寺》或《腊日游孤山访惠勤惠思二僧》二首选一。
14、戴望舒:《雨巷》。
(四)十二月份
1、祖咏:《终南望馀雪》。
2、元稹:《行宫》、《离思五首之曾经沧海难为水》。
4、李贺:《李凭箜篌引》、《秋来》。
5、张旭:《桃花溪》、《山中留客》。
6、杜秋娘:《金缕衣》。
7、司空曙:《江村即事》。
8、温庭筠:《商山早行》。
9、张祜:《宫词》。
10、金昌绪:《春怨》。
11、李益:《城上受降城闻笛》。
12、韩翝:《寒食》。
13、孟郊:《登科后》、《洛桥晚望》。
14、白居易:《琵琶行》。
拓展读背篇目:
1、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南园十三首之小树开朝径》、《马诗之此马非凡马》、《老夫采玉歌》。《昌谷北园新笋之斫取青光写楚辞》、《开愁歌》、《将进酒》、《苏小小墓》、《致酒行》。
2、刘叉:《姚艉才爱予小剑因赠》、《偶书》。
3、张祜:《题金陵渡》。
4、陆龟蒙:《和袭美春夕酒醒》。
5、唐温如:《题龙阳县青湖》。
6、黄庭坚:《次韵黄斌老所画横竹》或《王充道送水仙花五十枝欣然会心为之作咏》。
7、曾几:《三衢道中》。
8、元好问:《论诗三十首》(选其二)。
9、王禹称:《村行》。
10、臧克家:《有的人》。司空曙:《喜外弟卢纶见宿》、9、王建:《新嫁娘词》。
11、李频:《渡汉江》。
12、卢照邻:《长安古意》。
13、杨巨源:《城东早春》。
14、王建:《十五夜望月》。
15、王绩:《野望》。
16、贾岛:《忆江上吴处士》、《暮过山村》。
17、沈全期:《独不见》。
三年级(第五时段)背诵篇目
(一)九月份
1、观沧海(曹操);
2、次北固山下(王湾);
3、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4、西江月(辛弃疾);
5、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6、杜甫:望岳、春望、石壕吏、秋兴八首(其一 玉露凋伤枫树林)、咏怀古迹(其三 群山万壑赴荆门)、登高、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7、归园田居、桃花源记、归去来兮辞、饮酒(结庐在人境)、五柳先生传(陶渊明);
8、夸父逐日 《山海经》。
9、岳阳楼记(范仲淹);醉翁亭记(欧阳修);出师表(诸葛亮);
10、《孟子》两章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鱼我所欲也;曹刿论战 《左传》。
11、《乡愁》、《雨巷》。熟读与选背篇目: 伤仲永(王安石);两小儿辩日 《列子》;满井游记(袁宏道);送东阳马生序(节选)(宋濂);邹忌讽齐王纳谏
《战国策》;愚公移山《列子》。
(二)十月份
1、使至塞上(王维);
2、渡荆门送别、蜀道难(李白);
3、游山西村(陆游);
4、望江南(温庭筠);
5、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
6、渔家傲(范仲淹);
7、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
8、武陵春(李清照);
9、《诗经》之关睢、蒹葭、氓;
10、涉江采芙蓉(古诗十九首);
11、记承天寺夜游(苏轼);马说(韩愈);小石潭记(柳宗元);
12、李商隐诗二首锦瑟(锦瑟无端五十弦)、马嵬(其二);
13、陆游诗二首书愤(早岁那知世事艰)、临安春雨初霁(世味年来薄似纱)。
14、《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死水》。熟读与选背篇目:
晚登三山还望京邑(谢朓);湖心亭看雪(张岱);与朱元思书(吴均); 采薇(诗经)。
(三)十一月份
1、李煜词两首《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浪淘沙》(帘外雨潺潺);
2、苏轼词两首《念奴娇·赤壁怀古》、《定**》(莫听穿林打叶声);
3、辛弃疾词两首《水龙吟》(楚天千里清秋)、《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4、柳永词两首《望海潮》(东南形胜);《雨霖铃》(寒蝉凄切);
5、李清照词两首《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声声慢》(寻寻觅觅);
6、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7、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8、龚自珍已亥杂诗;
9、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适席上见赠》;
10、杜牧《赤壁》;
11、文天祥《过零丁洋》;
12、苏轼《水调歌头》;
13、张养浩《山坡羊》;
14、陋室铭(刘禹锡);爱莲说(周敦颐);大道之行也(《礼记》);三峡(郦道元)。熟读与选背篇目: 答谢中书书(陶弘景);姜夔词一首《扬州慢》(淮左名都)。
(四)十二月份
1、曹操《短歌行》;
2、白居易《琵琶行〉;
3、木兰诗(乐府诗集);
4、离骚(高中课文选段)(屈原)
5、六国论(苏洵);滕王阁序(王勃);阿房宫赋(杜牧);
6、逍遥游(节选)《庄子》;陈情表(李密);
7、兰亭集序(王羲之);赤壁赋(苏轼);游褒禅山记(王安石);劝学(荀子);
8、过秦论(贾谊);师说(韩愈)。
9、《致橡树》、《错误》。
熟读与选背篇目:
孔雀东南飞(选段);(汉乐府;)白马篇(曹植); 鸿门宴(司马迁);山中与裴秀才迪书(王维)。
第3篇:1~6年级学生背诵古今优秀诗文160篇(优秀)
各年级国学经典诵读推荐篇目
小学一二年级:
(一)国学经典:
有计划地诵读完注音版的《弟子规》
有计划地复习诵读注音版的《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
(二)古典诗词:
《咏鹅》《草》《静夜思》《春晓》《清明》《一去二三里》《悯农》(其一)《江上渔者》《江南》(汉乐府)《江南好》(词)《风》《咏柳》《望庐山瀑布》《登鹳雀楼》《村居》《悯农》(其二)《游子吟》《游园不值》《枫桥夜泊》《春日》《回乡偶书》《敕勒歌》《山行》《梅花》《江雪》《长歌行》(汉乐府)
小学三四年级:
(一)国学经典:
有计划地诵读完注释版的《弟子规》的诵读理解。
有计划地诵读完成校订版的《朱子家训》《学庸论语》《孟子》
(二)古典诗词:
《江雪》《忆江南》《绝句-迟日江山丽》《小池》《江南春》《塞下曲--林暗草惊风》《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早发白帝城》《夏日绝句》《九月九忆山东兄弟》《滁州西涧》《寻隐者不遇》《题西林壁》《望天门山》《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乐游原》《秋浦歌》《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七步诗》《凉州词--黄河远上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