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公共卫生类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第1篇:公共卫生类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安定区李家堡初级中学
2011年2月28日
安定区李家堡初级中学
公共卫生类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一、目标和依据:
为了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妥善处理我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高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置能力,将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学校师生员工造成的危害降低到最低程度,确保学校师生员工的健康与生命,保证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维护学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社会稳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中小学生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安定区教育系统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等有关法律和法规,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适用范围:
本预案中的突发事件是指在学校发生的造成人员死亡或重大伤害、造成重大经济损失、较大社会影响的,对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造成重大影响的各类事件,包括重大性传染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食物中毒等,造成校园内人员伤亡和发生群体性食物中毒、传染病流行等公共卫生事件。
三、事故灾难等级划分:
本预案中突发事件按其严重程度和影响大小,划分为一般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较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三个等级。
四、应急处置工作组的设置和主要职责:
组长:成甘霖(校长)副组长:周江(副校长),王柏林(后勤主任)成员:刘伟、史天祥、张琮贤、各班班主任。成员随岗位变化自然调整,领导小组办公室全体负责安全管理,在突发事件来临时,负责突发事件的处理。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后勤主任室。应急处理指挥部:校长办公室。
突发事件发生时,由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校长)统一负责对突发事件的处理,校长外出时,由副校长或后勤主任统一负责对突发事件的处理;主要做好有关安全法规、政策的落实情况,制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应急预案,明确职责,落实人员,确保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即能迅速、有序启动应急预案;平时应做好应急预案的演练与相关人员的培训工作。副组长具体负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理工作,办公室负责值班工作落实,保证信息畅通;负责安全工作的宣传和信息报道;负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收集和报送。各班主任负责安全工作的日常管理,主要负责落实安全教育、安全制度建设、卫生安全、学生外出活动审批和监管等;协助相关分管领导做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具体处理工作。后勤处负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的后勤保障,负责校舍及学校教育教学、师生生活等基础设施的安全检查,督促整改;要加强值班工作,对现有的值班室、值班人员逐项检查;加强值班人员,确保值班电话24小时畅通。要严格执行来客登记制度,做好记录,社会闲杂人员、不明身份的人员以及车辆一律不得进入校园。
五、信息报告及原则:
突发事件发生后,学生向班主任或其他教师及时报告,教师或学生可直接向学校校长报告,学校必须迅速、准确、全面地向学区突发事件应急领导小组报告。报告方式分为“直报”和“续报”。其主要内容包括: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事件经过、患病人员症状、患病人员人数、伤亡人数、可控程度、发展趋势等概况,以及采取的措施、工作进展和下一步打算等。重大突发事件和较大突发事件必须在事发的第一时间报告,一般性突发事件在事发2小时内报告。必要时学校可直接越级上报,即直报。
突发事件在处理完毕后,必须将本次事件的整体情况、处理结果及整改措施以书面形式报告学区。
六、工作原则及应急程序: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理严格遵循“统一领导、快速反应;预防为本、及时控制;分级负责、系统联动;临危不乱、安全有序;以人为本、生命至上;加强保障、重在建设”的原则,组织自身力量并迅速请求社会各有关方面迅速开展各项救援工作,不惜一切代价救治,把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学校领导必须第一时间赶到事发现场,立即指挥启动学校突发事件处理应急预案,按应急预案确定的相关人员职责开展工作,并按预案规定的时限报告学区。
根据突发事件的等级,分别采取以下应急程序:
1、一般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程序:
当学校境内发生一般突发事件时,学校马上启动应急预案,学校突发性事件应急领导小组一边立即亲临现场,和全体师生一起开展救治工作,一边及时收集信息,在15分钟内将实情报告学区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
2、较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程序:
⑴ 学校迅速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全校师生进行不惜一切代价的救治工作或自救互救工作。
⑵ 及时收集信息,立即报告学区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
⑶ 召开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领导小组会议,通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实情,安排部署救援及应急行动。
3、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程序
⑴ 当发生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学校突发性事件领导小组立即报告学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领导小组,并迅速组织全校师生进行不惜一切代价的救治工作或自救互救工作。
⑵ 宣布进入应急状态,并根据情况实行特别管理措施,设立现场指挥部,将情况及时、准确、实事求是地报告学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领导小组,申请并配合救援机构积极开展援救工作。
最后,要做好善后工作;做好学生的心理疏导和安抚工作,消除事件对其心理的不良影响,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恢复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附: 学区电话:8846227
公安报警电话:110 火警电话:119 医务急救中心:120
领导小组办公室:*** 应急处理指挥部:***
第2篇: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类应急预案
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类应急预案
为了确保我校全部学生在公共卫生方面的一切安全,各班主任一经发现本班学生偶尔有晕倒或突发的剧腹痛,呕吐等一切紧急情况时,我校教师立即按下列预案去做。
一. 各班主任在第一时间向学校汇报,学校立即向上级报告。
二. 迅速向学生家长电话联系,让家长赶快来到学校,共同解救。
三. 及时拨打镇卫生院电话2391007联系。
四. 学校配合家长速送卫生院解救。
2010.5.21
第3篇:学校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学校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在学校内突然发生,造成或可能造成师生员工身体健康严重伤害的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群体性异常反应、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师生员工身体健康的公共卫生事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本预案。
一、工作目标:
1、普及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治知识,提高广大师生员工的自我防范意识。
2、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信息监测报告网络,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3、建立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机制,及时采取措施,确保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不发生及不在校园蔓延。
二、工作原则
1、统一领导、快速反应。
2、分级负责、属地管理。
3、预防为主、及时控制。
4、系统联动,群防群控。
5、以人为本,生命至上。
三、组织管理
(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陆 萍(校长)副组长:张林敏(教导主任)杨 鸿(负责安全卫生工作)组 员:各班班主任
联络员:杨
第4篇:学校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学校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为了提高我校预防和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和水平,指导和规范各类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减轻或者消除突发事件的危害,保障全体师生员工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和校园稳定,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我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一、工作目标
1、普及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治知识,提高广大师生员工的自我保护意识。
2、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信息监测报告网络,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3、建立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机制,及时采取措施,确保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不在校园内蔓延。
二、工作原则
1、预防为主、常备不懈
宣传普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治知识,提高全体师生员工的防护意识和校园公共卫生水平,加强日常监测,发现病例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与控制措施,迅速切断传播途径,控制疫情的传播和蔓延。
2、依法管理、统一领导
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疫情报告、控制和救治工作实行依法管理;对于违法行为,依法追究责任。在当地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成立学校突
第5篇:学校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学校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有时会遇到无法预料的突发事故,为了可以及时作出应急响应,降低事故后果,通常需要提前准备好一份应急预案。优秀的应急预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学校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为了提高我校预防和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和水平,指导和规范各类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减轻或者消除突发事件的危害,保障全体师生员工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和校园稳定,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我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一、工作目标
1、普及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治知识,提高广大师生员工的自我保护意识。
2、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信息监测报告网络,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3、建立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机制,及时采取措施,确保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不在校园内蔓延。
二、工作原则
1、预防为主、常备不懈
宣传普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治知识,提高全体师生员工的防护意识和校园公共卫生水平,加强日常监测,发现病例及时采取有
第6篇:教育系统公共卫生类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教育系统公共卫生类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总则
1.1目的
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妥善处理教育系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高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置能力,将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学校师生员工造成的危害降低到最低程度,确保学校师生员工的健康与生命,保证正常的教育教学和生活秩序,维护学校和社会稳定。
1.2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及《教育系统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等法律法规。
1.3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教育部、省级及以下教育行政部门、各级各类学校(幼儿园)应对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包括发生在学校内以及学校所在地区发生的,可能对学校师生健康与生命安全造成危害的重大传染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食物中毒等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
1.4工作原则
1.4.1统一领导,快速反应。教育部与省级及以下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分别成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在领导小组统一领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