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毋相忘》的阅读答案
第1篇:《长毋相忘》的阅读答案
《长毋相忘》的阅读答案
长毋相忘
①我有一个学生,她先到澳洲,后到英国,如今暂时栖泊在加拿大。飘泊的成果是英语说得像流水一样畅快,举止温柔舒曼,很有些欧美气味。可是这些年,总是会在假日里到唐人街去买些字帖、笔墨。她的才华并不在把笔挥毫上,她只是喜欢字帖里古典的气息。
②我想起秦汉瓦当、竹简上让人心跳不已的四个字——“长毋相忘”。这是怎样的一种割舍不断的情怀啊!
③有时我总是想,一个人的信念被遏止,譬如不让我纵笔泼墨,沉醉于这千年的回声里,日子将是何等昏暗。有时候出长差,宾馆舒适的环境只能看看电视,我明显地感到擅长提按的手指变得荒疏了。这使我生出几许恐慌来。可以消遣的娱乐场所无处不在,却从来没有一处摆上文房四宝,让这些痴迷于翰墨的游子放牧心灵。于是时间一长,心绪就纷乱,惶惶然急着赶回,步入书斋,倒上一缸子墨汁,拈起那杆已经枯干多日的羊毫,痛快淋漓地埋头狂写,不知今夕何夕。
④人是很需要有一种牵挂的,并且要用精神浇灌使之精湛和持久。从一些过往的人事中,看多了模模糊糊的剪影,时而宦海沉浮时而艺苑张帜,这种嗜好的游移性是越来越频仍了。转眼春风化为秋月,才知凡是触及过的仅得皮毛之相。有一段时间我感悟《论语》,一直很回味孔夫子在穷困潦倒的日子里矢志传经布道的执着。孔夫子毕竟是凡人,根本想不到以后会受封圣人。凡人有踌躇满志时,也就有心如死灰时。孔夫子有时也哀叹吾道衰也,有时也恨恨地骂,好像真的就甩手了之,其实只是说说而已。现在,很多人看到了萦绕在孔庙上空的光环,却看不见孔夫子当年的持守。
⑤在都市,每到周末,总会看到不少家长载着小孩,背着琴袋、画夹,提着笔墨、颜料,去学手艺。而我没有兴致教这些孩童,他们的监护人总是希望早日学成,眼神里闪烁着催促之光。他们没有耐心通过逝去的古代名家的遗留笔墨,回归到遥远而又寂寞的意境中。我只想循着自己的思路,培养一种兴趣,让其随时日推移而长,顺其自然地延伸,如听松风天籁,如观山光水色。这就是艺术生命的自然律。我听过《击壤歌》,见过那些带着泥巴气味的乡村人,他们该播种时播种,该收割时收割,该耐心等待时则和土地上的植物同在岁月中不急不躁地守望。他们面对好年成不喜,面对坏年成不忧。在他们看来,有了好的光景也必然有不好的'年成,五个指头伸直了还不一般齐呢。那么,该干什么还是干什么去吧。他们心目中没有搏一把就走的怪念头,他们缠系着最久远的亲情:人与土地长毋相忘。
⑥再回到艺术的话题上来吧。有着几千年积淀的古典艺术,究竟在多大程度上可以为今人所把握呢?人总是希望一生更多地拥有,只是,不经磨难而拥有,则多半易逝。有几次我走进北方几家大的书画社,看到了名人之后的丹青,笔墨太平庸了,却在落款处都标明与祖上的亲缘。这是何等的笨拙呢。在我的印象中,父子同嗜一艺,子跃居其父之上的终归是少而又少。王献之着实是好样的,算是走出了其父的影子,而后来的欧阳通之于欧阳询、苏过之于苏轼、米友仁之于米芾,大都在前辈荫庇下讨生活。他们缺乏筚路蓝缕的拓跋精神,屋下架屋床上叠床,大气象萎落成了小格局。
⑦有一些质量充实的生命,要最后离去,不为我们琢磨,真是很难很难。这对于人们追逐时尚的天性来说,未免是一种悖反。时尚的追逐,显然容易多了,这支有声有色的队伍始终是以狂欢的状态行进的。而人,难以破开迷雾飞升。苏东坡活了大半辈子,最有价值的就是悟出了这个道理。远离,是对古典更真切的亲和。相对的控制力量被摆脱,那种支配艺术的利益、欲望会相应地远去,守护精神家园的愿望会愈发坚韧起来。曾经有几次,在偏僻的乡村,我看到了出手不凡的墨迹,贴在破旧的祠堂的柱子上。书写者远离文化中心,远离都市名人,却凭着由衷的喜欢,常常是晚饭毕,扯来几张旧报纸垫着,再放上一张毛边纸,不计新墨宿墨,不择笔尖笔秃,畅畅快快地写去。不知不觉,平平淡淡地萦回着田园牧歌。
⑧那些湿漉漉的古典情绪,期待着梳理和归位,还有些在喧闹的季节里走失了,需要找寻。青年时代的热烈和自信,也掺和着目空古人睥睨古典,似乎古人的笔墨也没有那般神奇。如今我们知道穿过古典的皮表很难,更不消说在古典的内核漫游了。我们为自己找到了理由,爱归咎于外界的诱惑呀,困扰呀,是它们使我们的精神锋芒如此疲软。如果从个体生命来剖析,我只能固执地认为,是元气流失了。人身上原来充足的精气神,漫漫旅程上,这儿滴漏一点,那儿跑冒一点,待用于自己喜爱的古典艺术上,已经力不能穿鲁缟了。养气从来为文人所重,老庄提醒过“万物无足以铙心”,孟子“我善养吾浩然之气”,都在于提升净化人的自然生命,去除生理过分的欲求。当时光老人的巨手叩动我中年的心扉时,“删去平生多余事”的念头就转化为渴望。安宁清明中,我觉得自己仿佛坐落在古典的层面上,大量流逝的时光在这里汇聚,隔着老远的距离,可以察觉到古贤人正无声地呼唤着我的名字。
⑨每晚睡前,我总是取出枕边的一本《汉简书风》细细玩味,让飞扬的思绪湮没在已逝的久远里,长久相守,长毋相忘。
(取材于朱以撒同名散文)
18.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擅长提按的手指变得荒疏了
荒疏:因缺乏练习而书写生疏。
B.
这种嗜好的游移性是越来越频仍了
频仍:频繁,连续不断。
C.睥睨古典
睥睨:斜眼看,厌恶。
D.
飞扬的思绪湮没在已逝的久远里
湮没:沉浸,浸润。
19.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文章第⑤段写不少家长周末载着小孩去学书画,其用意主要是批评都市人揠苗助长,急功近利,违背了儿童成长规律的现象。
B.
文章第⑥段中“王献之着实是好样的”一句赞赏了王献之不攀附祖上亲缘,摆脱父亲影响,肯历磨难,勇于开拓创新的精神。
C.
文章第⑧段引用老庄和孟子的言论,意在强调涵养元气能使人去除生理上过分的欲求,执着于古典情绪的梳理、归位与找寻。
D.
文章第①段以学生喜欢字帖、笔墨中的古典气息开篇,第⑨段以“我”细细玩味《汉简书风》收尾,首尾呼应,浑然一体。
20.
请赏析文章第③段中的画线语句。(5分)
21.
文章第⑤⑦段都写到了乡村人的生活,其用意有何不同?(6分)
22.
本文题目“长毋相忘”有多重意蕴,请结合全文加以概括。(6分)
18.C【斜眼看,傲视】
19.A【用意主要是批评这种做法违背了艺术生命的自然律】
20.(5分)
动词运用精妙。运用“赶回”“步”“倒”“拈”“狂写”等一系列词语,细致生动地写出作者急切的心情和由纷乱到痛快淋漓的心绪变化,表达了对书法的痴迷之情。
【评分标准:5分,答出词语,2分;答出效果,3分】
21.(6分)
第⑤段写乡村人遵循农事规律,有耐心,不急不躁,与都市人的急于求成形成对比,意在强调应遵循艺术生命的自然律。
第⑦段写乡村人身处偏僻之地,远离文化中心和都市名人,完全凭着由衷的喜欢,在平淡的生活中畅快书写。与被贬的苏东坡形成类比,意在强调只有远离(摆脱)支配艺术的利益、欲望,才能真切的亲近古典艺术,才能守护精神家园。
【评分标准:6分,各3分。答出“对比”“类比”各1分,内容各2分】
22.(6分)
①长毋相忘,是一种无法割舍的情怀;
②不要忘记书画中的古典气息、古典意境、古典情绪;
③保持着精湛、持久的信念(牵挂),对古典文化及所有厚重文化所蕴含的东西要始终持守,不要游移;
④不要忘记艺术生命的自然律,肯经磨难,有耐心,不急躁;
⑤留住(涵养)精神元气,排除诱惑、干扰元素,在安宁中保持对古典艺术的热爱,沉浸在古典情绪里。
【评分标准:6分。每条2分;答出3点即可得满分】
第2篇:长乐未央幸毋相忘随笔
长乐未央幸毋相忘随笔
这里是连春风都不愿度的玉门关,这年的冬天似乎格外长,呼啸的北风刮在脸上,慢慢就让人失了知觉。他们已在这儿困了三个多月,千里冰封,而战局也像化不开的冰块一样僵持着,军情紧急,除了战报的传送之外,他们与外界的联络早已断了。
篝火发出一阵噼里啪啦的声响,北漠的烈酒散发出阵阵浓香。他小心翼翼地拿着匕首在竹简上刻字,有人过来调笑,他如护着宝贝一般将它揣进怀里。其实根本不能算是竹简,不过是他偷偷藏起来的一段竹子,被他做成了简陋的竹简。他望着帐篷外漫天的飘雪,忍不住露出笑容。哪怕天气照样没有起色,他的内心也是雀跃的,因为春天不远了。
其实他明白,像他这样满怀期待的人还有许多。三年转瞬即逝,将军早已发话,这是最后一场战役了,不一定要衣锦还乡,吹了三年北风,总想喝一口故乡的热水,因此紧张的气氛中隐约流动着兴奋。
他还记得她扬起的笑脸,眸光潋滟,比最清澈的溪流还要干净,仿佛有光芒藏在梨涡间;他还记得她飞扬的裙裾,桃花渐落,她就在桃林里转着圈,睫毛微颤,像要化作蝴蝶飞去;他总是想起柳絮纷飞的时候,她在他耳畔轻轻说,我等你三年。他在沙场上流尽了血,也要活下去,就为赴她的三年之约。
她说,其实她是不愿嫁给英雄的。她不愿让他上战场,虽足够辉煌,但终究太危险,她只想与他平平淡淡度过此生。可他还是选择了这条路,不为出人头地,只是有了喜欢的人,便忍不住想要成为她的英雄。于是有了三年之约,有了一定要活着回去的信念。
有雪花落在他脸上,冰冷的,让他突然想起那时的柳絮,也是这样飘到她的睫毛上,他动作轻柔地为她拂去,然后扬鞭策马离开。可是哪怕走出很远的距离,他的指尖还残留着柳絮温软的触感,就像这片雪花一样,起初是微凉的触感,但是最后就化作晶莹剔透的水珠,仿佛不忍看他受寒。
哪怕隔着千山万水,连鸿雁都飞得吃力,她都不厌其烦地给他写长长的信,一卷卷沉重的竹简连同那份少女心事一起交付他手中,然后又沉甸甸地落在他心底。可是她的信已经许久不来了,他只能凭着回忆,一点点想象她想说的话。
这会儿江南的柳树应该发芽了,带着焕然一新的嫩绿,不知谁家的桃花先绽放了,于是接二连三地就有了争奇斗艳的场面,连带着天边的云彩也染上淡淡的粉色,然后倒映在水中,随着渔夫咿咿呀呀的摇橹声荡进了梦里。可是大梦初醒,他环顾四周,依旧是茫茫的荒原,玉门关的春天尚未到来。
有士兵在梦醒时大哭,声音里带着思乡的哽咽,他从来都不哭,因为他从未后悔过从戎戍边,他的身后就是家国,就是她。他没告诉过她,她就是他握刀的理由。他追求的不是封侯拜相,而是她头顶上的天空永远澄澈。那时他没有显贵的身份,也没有万贯的家财,但她义无反顾地选择了他,熬过了豆蔻,成为他人眼中的老姑娘,他又怎能辜负她的期待?或许他给不了她十里红妆的排场,却一定会护她一生周全。
最后一战吹响了号角,旌旗猎猎作响,战鼓声声。他握紧手中长刀,有热血扑面而来,染红他的铠甲,染红脚下的白雪。他知道他们不占优势,匈奴蛮横,可以以一敌十,且汉军已经没有那么多人了。他们知道,但是他们不怕,归乡会成为一个执念,而有了执念的他们愿意以身筑长城。
他的手已经开始发麻,喷洒在脸上的不知是敌人的血还是自己的。当有人将长矛刺进他的身体时,他竟然还有力气反手将敌人砍倒。但他终究是血肉之躯,最后倒在了雪地上。周围的喊杀声逐渐淡去,他伸手想要碰一碰那卷他一直珍藏的竹简。
“奉谨以琅玕一,致问春君,幸毋相忘。”
只有14个字,他本来有许多话要说的,叙叙连绵的梦境,叨叨西北的荒漠,可是那么多话竟在落笔之时凝噎。这是他给她的.信,只是这几个月消息封锁得厉害,他没有机会传一封家书,曾与家书放在一起的是一块琅玕。
写这封信的时候,他想,多好啊,马上就可以回去了,不会辜负她的等待了。但现在他竟然无比庆幸,这封信还没有送出去,终有一天,这封信会同他一起埋在这座山里,化作悲怆的飞灰。
在她给他的最后一封信里,她说父亲总催着她的婚事,然后含蓄地问他何时能归。她不想问得太明显,怕答案让自己失望,但她又想问,期待他的归期。哪怕没有见面,他也能想象出她娇软的声音和慧黠的双眸。
那时候的他心中有点儿酸,恨不能插翅回到她身边,所以有了这卷竹简,有了一块让他表达情意的琅玕。他故意不提自己将要回去的事,因为想要给她一个惊喜,看着她的表情从惊愕到欢喜,然后有些失态地抱住自己。可这个惊喜注定没有了,现在他只想着,也不知道她父亲为她说的亲事好不好,希望那个傻瓜不要在军队路过时在马蹄扬起的尘埃中寻找他。希望她忘记自己,然后欢欢喜喜地活下去。
幸毋相忘,这个词是属于幸运之人的,只有幸运的人才可以殷切地要求,你千万不要忘记我呀。而那些已经无法赴约的人心里想着千万别忘记,却要说愿有一个比我更好的人,将你捧在手心,愿你的余生都笑容明媚。
可惜啊,温热的竹简竟然不知什么时候凉了下来。
第3篇:相忘
作者:荼蘼(rainy.yur@yeah.net)
1、第一次见他是她来报到的那天,彼此都没有太深刻的印象,所以故事的发展与一见钟情无关,只记得他是一个瘦瘦的男孩子,言辞有些锐利。
2、两个星期后的一天,她闲得无聊,在电脑上玩似的做一张图片,敲上了李商隐的一首诗“锦瑟无端四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 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他从后面看见了,看了一会儿,忍不住说:“是五十弦吧?”
她一向对自己的诗词很有信心,说:“我从一开始背的就是四十弦。”一副死不认输的样子。
他说:“那我们打赌好了。谁输了谁请吃饭。”
又说:“你笑起来眼睛坏坏的。”
3、结果自然是她输了,下班的时候在附近找了一家餐馆。却是他去悄悄付了钱。他说:
“我是你大哥,怎么着也不能让你付。以后你再请我吧。”
她说:“你能比我大多少?”
“我都快奔三十的人了。”她不信。他掏出身份证给她看。看了还是不信,说:“拿的是别人的吧?”
他笑了,说:“我第一次给一个女孩掏身份证为了证实我的年龄。而且是给一个比我小八岁的女
第4篇:《苟富贵无相忘》阅读答案及答案
《苟富贵无相忘》阅读答案及答案
已为王,王陈。其故人尝与佣耕者闻之,之陈,扣宫门曰:吾欲见涉。宫门令①欲缚之,自辩数,乃置②,不肯为通③。陈王出,遮道④而呼:涉!陈王闻之,乃召见,载与俱归。入宫,见殿屋帷帐,客曰:夥颐!涉之为王沉沉者⑤!楚人谓多为夥,故天下传之,夥涉为王⑥,由陈涉始。客出入愈益发舒⑦,言陈王故情⑧。或说陈王曰:客愚无知,颛(专)妄言,轻威。陈王斩之。诸陈王故人皆自引去,由是无亲陈王者。此其所以败也。
注: ①宫门令:守卫宫门的.官长②置:放在一边,不理他③通:传达
④遮道:拦路⑤夥颐!涉之为王沉沉者:夥,多。颐,语气词。沉沉,深邃貌。⑥夥涉为王:形容一个人的突然富贵。⑦发舒:放肆。 ⑧ 故情:指陈涉贫困时情况。
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①已为王,王陈 ②其故人尝与佣耕者闻之,之陈
③自辩数 ④或说陈王
⑤诸陈王故人皆自引去 ⑥由是无亲陈王者
⑦此其所以败也
2。翻译下列句子
楚人谓多为夥,故天下传之,夥涉为王,由陈涉始
3。文中 的故情在《陈涉世家》指的是哪件事?〔用《陈涉世家》中的原句回答〕
第5篇:高中抒情散文:相忘
高中抒情散文:相忘
盛世群雄,谁与我沧海相拥;
浮华苍穹,谁伴我百戈争雄。
风逝过的缱绻,流光易染,
彼此邂逅在时空交错的围城里,
还有谁在哼唱那千古断肠句?
挥洒着青春,燃放着光辉,
你在最美的时候,遇见了谁?
一弯明月,两处繁华,
三生魅影,四海为家,
相逢在沧海茫茫的浪迹天涯。
是喧嚣冲淡了童话,还是红尘造就了浮华。
五湖四海来相遇,九九归一成一家,
自难忘。
孤寂的漂流中,多舛的岁月里,
沧海茫茫,匆匆过客,
是谁拨动了我那无力的浆?
是谁让死水一潭微波荡漾?
知心爱人,异地同乡,
儿时羁绊,莘莘寒窗。
感谢,
能在原本孤寂的.世界里,留下你的芬芳。
然后,你们将继续驰骋,
那同样寂寥的背影,那淡淡的惆怅。
此时我又想起那千古绝唱:
笑弹江湖一声唱,天涯茫茫两相望,
若相离,莫相忘!
高二:XXX
第6篇:相忘的诗歌
相忘的诗歌
等,等等
一盏孤灯为谁明
一纸婚书
牵动两颗心
没有山誓和海盟
两两相守
到老终
*守望幸福
你走的时候
手里拿着馒头
边吃边和我
笑着挥手
让我
静待家中守候
岁月几经春秋
我的脑海里
还是你
笑着
举着馒头挥手
别的画面一无所有
多少个日夜
静坐在家门口
守望路的尽头
等你归来
*转身之后是否潇洒
风过梨花落
一池败荷谁怜过
当日芬芳蝶戏蕊
满池香艳
也引蛾
梨花盛宴引君赋
娇荷展颜玉笛多
叹岁月谁别过
日落黄昏晚霞错
笑看荷
残了花败了叶
一树梨花结了果
暗心伤泪滴落
当年转身
谁的错
往事回首
心落血
*一路花香
迎着初升的朝阳
放歌在
希望的田野上
玲珑的露珠
闪耀这剔透的光
一把小小的锄头
种下一年的'口粮
辛勤的汗水
滴落在黑土上
肥沃了收成的箩筐
日落伴着晚风
吹来了香
回家的小路
喇叭花儿尽情绽放
熟悉的味道
悠悠长长
*守望
独坐山岩
守望着远方
温柔的微笑
在脸上青春荡漾
梦幻的温度
随云彩赶往他乡
就是不敢
安上翅膀
怕遇上绝壁
没有了栖息的地方
残缺的爱
刻骨的伤
又是一生的守望
*女人是一首婉约的诗
女人是水
清澈的缓缓流淌
带着她
叮咚的声响
步步前方
女人是树
展开的枝叶
遮住了烈阳
给孩子们一片阴凉
忘情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