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简报
第1篇: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简报
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简报
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简报(1)
11月17日下午,副县长王松青到凉亭镇督查指导精准扶贫和灾后恢复重建工作。该镇党委主要负责同志陪同。
王松青一行来到凉亭社区建档立卡贫困户王建国家中,仔细了解了他家灾后恢复重建的情况,并与其亲切交谈。他强调,镇村干部要把贫困户的冷暖时刻挂在心头,及时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的难题,确保他们早日住进新居;要及时传达和落实上级惠民政策,通过多途径带动贫困户发家致富,帮助他们早日脱贫,过上幸福安康生活。
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简报(2)
11月15日3时,福建厦门市杏林大桥附近,随着被今年最强台风“莫兰蒂”吹倒的最后一根杆塔完成重建修复,厦门铁塔全面完成了1199个站点的灾后重建恢复工作。11月14日,在厦门市防抗“莫兰蒂”台风暨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总结推进会上,厦门市委、市政府对防抗“莫兰蒂”台风暨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进行了表扬通报。厦门铁塔获得先进集体称号,厦门铁塔员工刘钊、林永钦、黄泽斌三人获先进个人称号。
厦门市委书记裴金佳指出,第14号台风“莫兰蒂”是今年全球最强台风,也是1949年以来登陆闽南的`最大台风,对厦门市造成了严重影响,直接经济损失达102亿元。全市上下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按照市委、市政府统一指挥,全面动员、众志成城、顽强奋战,全力推进抢险救灾和恢复重建,把损失降到最低,创造了灾后重建的厦门速度,让世界看到了一个有大爱、有品格、有力量的文明厦门。
据悉,厦门铁塔近70%的站点因“莫兰蒂”台风严重受损,需重建或修缮站点达1199个。厦门铁塔全体员工连续奋战20余日,与各界支援力量通力协作、联合作战,累计共出动抢修人员5073人次、抢险车辆2896辆次、油机2482台次,累计参与抢险及重建人员504人、车辆144辆,为厦门市通信恢复作出突出贡献。三家运营商对铁塔公司的全力抢修表示感谢,厦门电信、厦门移动还特地发来感谢信。
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简报(3)
10月26日下午,陈汉乡乡长贺潮水一行到大明村,实地督查水毁工程修复建设工作及灾后倒房重建工作。
督查过程中,贺潮水对水毁桥梁、公路及每一户倒房重建户进行了实地查看,并详细了解了恢复重建进展情况及灾民的安置情况。他指出,要组织实施好推进水毁工程修复建设工作,按照时间节点扎实推动每一阶段的工程进度;要严格实行包保制度,明确工作责任,确保工程建设质量。
贺潮水强调,各村干要积极行动,勇于作为,为各项工程的顺利推进提供强有力的环境保障,共同推进水毁工程修复工作的顺利完成,要结合水毁工程实际情况,明目标、保质量、保进度,扎实做好水毁工程恢复建设工作及灾后倒房重建工作,确保打赢灾后恢复重建的硬仗。
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简报(4)
10月22日,记者从县民政局、县易迁办获悉,我县灾后重建工作取得新进展,截止目前,全县房屋恢复重建237户,已完工63户,其余174户全部动工。
今年入汛以来,我县迎来了多轮强降雨天气。大量农房受损、农作物被淹、多处交通中断、滑坡泥石流频发、各种基础设施损毁惨重。
灾情发生后,国家、省、州领导高度重视,分别就抗灾救灾恢复重建工作作出重要批示。我县按照各级领导的批示精神,通过创建“一套机制”(“一周一报告、半月一督查,每月一通报”的专项工作机制),着力“两个强化”(强化组织领导、强化部门履职尽责),聚集“三方力量”(领导给力、部门合力、群众主力),突出“四个重点”(生活安置、生产恢复、灾后房屋重建、基础设施重建),做好“五个结合”(生产生活恢复与基础设施恢复相结合、房屋灾后重建与精准扶贫相结合、灾后重建任务与全年任务完成相结合、实施项目与争取项目相结合、当前重建与解决长远发展相结合),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成效明显。
据了解,自主汛期以来,全县累计下拔资金9848万元用于抗灾救灾恢复重建工作,民政部门下拔救灾资金540万元,发放棉被1500床、衣服900件、毛巾被500床、折叠床160张、帐篷50顶临时安置灾民;卫计部门成立11支巡回医疗队和卫生防疫队,1支卫生监督队,加强医疗救助和疫情监测防治,严防次生灾害发生;农业部门下拔改种补种资金150万元,第二批资金40万即将下发,烟叶救灾资金125.97万元,筹集肥料1600吨,农药25吨、蔬菜种子15吨、地膜50吨,发放到灾农手中,引导群众改种补种,实现以秋补夏;水利部门投入1100万元实施城区供水主管网修复工程、农村饮水设施修复工程等项目;住建部门投入1444万元,全面启动了张家村地质灾害专项治理工作,溇水河翻板闸维修、容美城区污水管网修复等市政基础设施灾后重建工作有序开展;交通部门已投入2380万元,后续即将投入1800万元,用于开展道路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和国省道及农村道路修复工作。供电,通讯等部门均第一时间深入灾区,确保了灾区电力通讯及时恢复。
据介绍,下一步,我县将继续按照“整体规划,统一部署,协调推进,分工负责;突出重点,先急后缓,立足应急,着眼长远;政府主导,市场主体,依靠群众,群策群力”的原则,进一步调动各方面积极因素,倾注真情抓生活恢复,以秋补夏抓生产恢复,应急谋远抓基础设施恢复,努力实现“灾情‘98+’、损失‘98-’”的目标,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稳定。
第2篇:灾后恢复重建自查报告
灾后恢复重建自查报告
按照三重建办﹝20xx﹞10号通知要求,对照县委、县政府有关文件精神,我们认真组织对我乡20xx年灾后恢复重建工作进行了全面自查,现将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加快建设步伐,确保完成灾后恢复重建任务
20xx年,我们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继续把灾后恢复重建作为全乡的中心工作,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大机遇,坚持科学重建、和谐重建、务实重重建、艰苦重建,强力项目建设,强化质量、资金监管,把灾后恢复重建与城乡统筹、新农村建设、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和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紧密结合起来,全面推进灾后恢复重建,保质保量完成了年度目标任务。
二、20xx年目标任务及完成情况
目标任务:除农房、场镇居民住房重建重建和加固维修、政府办公楼、政府公共住房、学校教学楼、司法所、卫生院加固维修、新建学生宿舍楼、派出所已在20xx年完成,20xx年尚有敬老院、村级活动室、劳动保障平台、综合文化站、周转房以及道路、水利、市政基础设施等22个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建设任务,总投资额1630万元。完成情况:截止20xx年12月20日,22个重建项目已全部开工,其中竣工21个,在建1个,完成投资额1630万元。
三、工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加速推进恢复重建工作。
要切实加强织领导,统筹整合各方资源,充实调整重建力量,确保重建工作机构、领导、人员、经费落实到位,做到一个项目一套领导班子、落实一名领导负责。继续实行灾后重建“一把手”负责制,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负责任、人人抓落实的良好局面和重建合力,为加快灾后恢复重建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二)强化责任落实,确保目标任务如期完成。
我们对20xx年灾后重建项目进行了认真梳理,详细分解目标任务,认真制定了年度计划和阶段工作计划和工作措施,明确了重建内容、重建重点,通过正排工序、倒排工期的方式,层层签订了目标责任书。
(三)、抓住发展机遇,加快灾后恢复重建步伐。
一是严格按照上级有关灾后重建和扩大内需的政策,做到加速不违规,提速不越轨,强力推进重建速度,确保全面完成灾后重建任务。
二是强化监督管理,确保重建优质高效。严格执行建设标准,严格执行项目程序,严格执行财经纪律,严格执行资金物资监管制度,加强对资金、项目和重要物资的'跟踪与管理,确保重建资金按照规定使用。严格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合同管理制和工程监理制,规范招投标行为。严格坚持抗震设防标准,加强工程质量和安全监管,确保恢复重建质量,保证每一个工程和项目都经得起人民的检验和历史的检验。
三是严格灾后重建资金管理制度,切实做到一个项目一套专帐、专款专用、封闭运行,四是制定和完善建成项目管理使用办法,努力使建成项目发挥最大作用和产生最大效益。
第3篇:青川县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汇报
青川县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汇报
中共青川县委 青川县人民政府
(2011年4月)
“5.12”特大地震发生近三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下,在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全国人民尤其是浙江人民的倾力帮助下,在社会各界和新闻媒体的高度关注下,全县人民大力发扬“出自己的力,流自己的汗,自己的事情自己干”、“有手有脚有条命,天大的困难能战胜”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全力推进灾后恢复重建,青川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
一、大力弘扬艰苦奋斗精神,灾后恢复重建取得重大胜利 面对特大自然灾害,不屈的青川人民克服了难以想象的困难、付出了超乎寻常的努力。一是克服了县城重建时间紧迫的特殊困难。县城选址2009年5月底才正式批复,比其他灾区晚了近一年时间。二是克服了建设用地不足的困难。青川是典型的山区县,农民建房找不到宅基地,城镇建设缺少平坝地。靠开山劈地、围河筑坝寻找建设用地,全县新增建设用地3255亩。三是克服了重建任务繁重的困难。青川灾后重建面广量大,全县36个乡镇全部受灾,需恢复重建;全省3
第4篇: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经验材料
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经验材料范文
以下内容由职场范文网收录,希望能为大家提供帮助
自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开展以来,县发改局紧盯省委省政府3年基本完成灾后恢复重建目标任务,全面落实“五项原则、五个结合、五类重点”重建要求,完善制度、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实行24小时服务,全力推进灾后恢复重建项目进展。我县灾后恢复重建项目总计114个(解捆后125个),总投资29.4亿元,需在发改部门办理审批手续104个。截止目前,96个项目已办理完成审批手续,估算总投资24.93亿元;88个(次)项目完成招标(比选),招标(比选)控制价10.39亿元,中标(选)价6.87亿元,其中:公开招标项目60个(次),招标控制价9.7556亿元,中标价6.3247亿元,比选项目28个,比选控制价0.2458亿元,中选价0.232亿元。
一、牵头建章立制,创新工作方式“加速度”
紧扣灾后恢复重建全过程和关键环节,牵头制定《县地震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实施与管理办法》,坚持“程序不减、周期缩短”,优化办事流程,提高办事效率。实行“项目清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