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游记散文
第1篇:江南游记散文
江南游记散文
左手虎口附近的烫伤恢复得很快,皮肤稍许还有些红润,总体上不再那么惨不忍睹了。看到这块“嫩肉”,便想起那次航班,想起那碗泡面,当然,也会想起上个月“江南六日游”的点点滴滴。
一、返程航班
这是此次旅行给我留下印象最深刻的一段记忆,姑且先从它写起。
心情总是善变的。要回家了,内心便不再对外面的世界充满好奇和期待,只想着快一点到家。最后一天从酒店吃完早餐,导游陪同我们一行人到达淮安机场,帮大家取了登机牌,之后与我们挥手告别,结束了此次的导游任务。
我们陆续检完票,通过安检口,来到二楼候机大厅,离十点半登机还差一个多小时,各自找了座位坐下来。儿子的手机是名符其实的“手机”,因为它基本上不离他的手。我问他:“手不疼吗?眼睛不疼吗?手机辐射挺强的!”他回答:“不疼啊!”唉!手机除了给人带来通讯便利之外,也真是迷人心窍。我在心里叹了口气,却不自主地从包里也掏出了手机。女儿没有手机,与同行的那个比她小两岁的小女孩一起说着悄悄话。五六天的相处,俩人从陌生到谈得来,也算是一种缘分吧。
淮安机场很小。我们要乘坐的飞机早上从昆明起飞,中途在淮安接上我们,再飞往天津。来的时候,也是同一个航空公司的飞机,当时延误了两个小时,广播里解释说是天气原因,导致本来安排在第一天的景点安排到了最后。今天不会再延误了吧!我在心里嘀咕着。
快到预定的登机时间了,我整理了一下随身行囊,做好了登机准备。同机的人们显然都很兴奋,终于要飞回家了,一个个都是归心似箭的样子。谁知这时候广播响了,再一次传来令人气愤又难过的消息,由于流量控制,由昆明飞往天津的飞机晚点!人们的表情再一次沮丧起来,有的甚至开始了咒骂和埋怨,什么流量控制?啥破飞机?能不能靠谱一点?看来小机场就是不行!要是从上海虹桥机场返航,就不至于晚点了……
没办法,有些事情是自己左右不了的。等吧!一分一秒地熬过了一个多小时,飞机还没有要到的消息,肚子却饿了,俩孩子也说饿。于是,在机场店铺里花30元买了三碗方便面。在冲泡时,平时一向谨慎的我,却不小心让热水冲到了左手手背上,强忍着疼痛把面泡好,端回座位,再去用自来水冲,冲了几分钟,然后,用女儿拿来的沾了凉水的纸巾层裹了半天,可惜还是无济于事,被烫的那一块儿皮肤越来越红,直至后来起了大水泡,而那天的飞机,最终由晚点变为了取消。我们一行人不得已在淮安又滞留了一夜,第二天才顺利返回。
如今,烫伤已愈,记忆犹在。在人生的行程中,心怀美好,向往诗和远方,可总免不了遇到“计划赶不上变化”的事,遇上令人烦心的事。如果没有流量控制,如果正常登机,我也许不会泡那碗方便面,手也不会被烫伤。可如果那天不滞留淮安,会不会发生另外一些更糟糕的事情呢?比如飞机失事,比如……我甚至在心里有些庆幸。
二、灵山大佛
小时候追着看《西游记》,对佛有了初步认识。唐僧不远万里一心求取真经,可见他对“佛”的虔诚和信仰。对于佛,我虽未到痴迷笃信的地步,但总是心怀敬意的,内心深处也同样希望有佛祖或是菩萨保佑我实现美好愿望。
江南六日游的`第一天,游览的是江苏无锡的灵山大佛。这尊大佛矗立在太湖之滨的小灵山上。据说,小灵山由唐玄奘命名。下了车,远远便望见了它——迄今为止中国最高的巨型佛像。多年前,曾见过摩崖石刻的四川乐山大佛,如今,我又见到了铜铸的江苏灵山大佛,如果不是一直向往“外面的世界”,如果单位没有提倡休年休假,如果儿子没有顺利考取他理想的大学,如果没有选择这个旅游路线,也许会错过与这尊佛的机缘吧!
坐着电瓶车来到它的跟前。我仰望着它。八十八米,比乐山大佛还要高出十七米,相当于三十层楼房的高度。在它面前,我是如此渺小。它半弯着双眉,微闭着慈目,看着我,右手掌朝前向上,左手掌朝前向下,似乎在向我打招呼,又似乎向我示意着什么。我拿出手机拍了一张照片,放大细看,它的双手掌上各有一“印”。导游介绍说,右手上是“施无畏印”,代表着除去痛苦,左手上是“与愿印”,代表给予快乐。如果真如佛所祝愿,人生便没有痛苦,只有快乐,那该多么美好啊!
走上台阶,坐着电梯,来到大佛的脚下。游客们都争相“抱佛脚”留念。既然来了,也抱一下佛脚吧。我一边给两个孩子拍照,一边不失时机地教导他们,无论做什么事,平时要多下功夫,别临时抱佛脚。俩孩子频频点头,像是真明白了一样。
随后,又参观了“百子戏弥勒”铜雕,观赏了一场大型动态喷泉表演“九龙灌浴”,一场讲述释迦牟尼成佛之路的“吉祥颂”情景剧表演,第一个景区的游览便告结束。
三、水乡古镇
生长在北方,见惯了北方的坚韧的山、清冽的水,却从未见到江南水乡的模样。江珊原唱的那首《梦里水乡》,唱遍大江南北,我却并没有从中想像出水乡的样子。作为网文编辑,也曾经编辑过关于周庄、乌镇和西塘的文章,却都没有留下深刻印象。看影视剧,倒是看过一些场景,可终归没有身临其境,感触并不深。
到达周庄已是傍晚。导游一再强调,周庄只是一个小镇,住宿条件很简陋,大家一定要做好心理准备。安排好住宿后,会把想去游览周庄景区的人送进去,然后大家自行回来。入住宾馆后,发现条件虽简陋些,却也干净整洁。两个孩子都说饿了,想去吃饭,估计晚上看水乡,也看不出什么。达成一致意见后,我们没去周庄景区,而是在镇上找了个小店,吃了晚饭,又顺便买了些水果。没去景区,对周庄这个“江南第一水乡”的印象基本为零。关于它的历史故事也并未记得多少,依稀只记住一个人的名字“沈万三”。
正值骄阳似火的七月,江南的天气实在热得要命。游览乌镇这一天,气温高达39度,但依然游人如织。跟着导游一路走、一路听、一路看。
河道并不宽,里面是深不见底的绿水,不时有游船缓缓驶过。河道两边是白墙青瓦的古民居,偶尔会看到一两张面孔透过窗户向外张望。顺着小桥走到对面,站在几米宽的石板巷里,眼光越过攒动的人头向上看,看到的是另一种风格的“一线天”。进入染坊,十几米长的蓝印花布高高挂在竿上,藏身于后,探出头来,留个影,也是一道不错的风景。百床馆、钱币馆、茅盾故居,虽是走马观花,却也感受到了不一样的风情。据说,从公元872年建镇以来,乌镇镇名未变,镇址未变,水系未变,生活方式未变。有人赞它是“一个现代文明影响不大的世界,一张古老色彩依然浓重的史页”。的确,在这里,我没有看到高大的楼房,也没有看到现代化的交通工具,告别白天喧闹浓重的商业化气息,在夜晚,当一切都回归宁静的时候,它该是多么美妙的一种姿态啊!明亮的月光下,河水泛着银色的光辉,鱼儿们都沉入水底,船也舶在岸边休息。两岸房屋静静地伫立着,竹窗内,响起主人细微的鼾声。小桥的倒影里,或许有一两双青蛙的眼睛在闪烁……
西塘,也是有名的水乡古镇,人们沿河建屋,依水而居。湛蓝的天空,绿悠悠的河水,高低错落的水上古式房屋,再找一个角度,把伸向天穹的几根树枝也纳入镜头,便又是一幅美妙的江南水乡图景。这里商铺众多,小商品琳琅满目。据介绍,西塘是古代吴越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在唐、宋时期就已形成村镇,如今,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保护预备清单。女儿挑选了三个小动物挂件,准备送给小伙伴儿;我则买了一对儿小搪瓷缸,上面印着毛主席像和“为人民服务”“领导专用”的字样,准备摆在家里留作纪念。
四、苏杭二州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州和杭州,分属于江苏和浙江两省,就像两姐妹,常被人们并列提起。导游说,苏州就像小家碧玉,杭州却如大家闺秀,有着不同的美。如今回想起来,似有些道理。
在苏州主要游览了两个景点,一是乘坐游船沿古运河绕苏州古城一圈,听船上导游介绍苏州,听妙龄女子唱苏州评弹。二是徒步游览耦园,坐上颤颤悠悠的小船,听摇橹老太太用苏州话唱《太湖美》。
苏州古城河是中国最古老的运河之一,由春秋时吴国大臣伍子胥开挖,全长15.3公里。游船在古运河上前行,坐在船中向外眺望,水光天色相接,岸边景致优美,令人心旷神怡。船中,一位身穿旗袍的姑娘怀抱琵琶,边弹边用吴侬软语唱了一首《茉莉花》,熟悉的曲调,不熟悉的发音,听起来别有韵味。眼前的场景不断变换,仿佛穿越时空。望着岸上一座青砖黛瓦的建筑,仿佛一座寺庙,便忽然想起了《枫桥夜泊》中的诗句,“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苏州,便是姑苏,因其古老,因其传承,有着现代都市不一样的美。
耦园小巧精致,据记载也有着很长的历史,经历几次毁坏几次重建,命运坎坷。踏着花园里的石头小径,眼前略过假山、回廊、亭子,想像着它的主人在这里赏景、观花,悠闲地享受生活,不由得心生一丝羡慕。耦园外面即是河道,坐上乌篷小船,一位六十岁左右的大妈,穿着朴素,操着一口蹩脚的普通话,麻利地摇起双桨,征得我们的同意后,便咧开嘴用浓郁的苏州话唱了起来,“太湖美呀,太湖美,美就美在太湖水……”嗓音沙哑婉转,却也不失韵味,至今脑海里还能回想起那特别的歌声。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虽然家乡有潘家口和大黑汀两座水库,有山有水,亦如仙境,但毕竟没有西湖的文化底蕴,没有白娘子和许仙的故事传说。见到了古今无数人吟咏描摹的杭州西湖,心情自是无法言表。放眼望去,水波潋滟,岸边有山,湖边有堤,倒好像见到了颐和园的昆明湖,然而却比那大得多,水域宽阔,水天一色,更觉深远。登上游船,不舍得放过美景,索性站在船头,迎风展望,看天上的云,看水中的岛,看远山上的塔,真想也即兴作一首诗来表达心情,只可惜文才不够,功底太薄,只得作罢。
在杭州还游览了丝绸博物馆,感受了“一带一路”丝绸文化。看着那些高档的丝绸制品,由于囊中羞涩,只能解解眼馋吧。
五、繁华都市上海
最早认识上海,应该是上世纪八十年代热播的电视剧《上海滩》,可如今,除了还记得剧中几个重要人物的姓名外,其他一概忘记。这次要亲身体验一下大上海的繁华,内心自然是喜悦和期盼的
首站是城隍庙。随团游的最大好处是省心,不必自己操心线路、食宿等问题,但弊端也很明显,必须在导游规定的时间内走完景点。游览城隍庙的时间就太短,匆匆忙忙地走了几条窄仄的街道,绕了几个店铺,看了几眼城隍庙宏伟建筑的外观一角,就不得不往停车的地方返。对城隍庙的历史、概况等没有任何认知。现在回忆起来,有三点印象比较深刻:建筑拥挤,道路狭窄,小吃诱人。如果再有机会去,一定多给自己点时间。
第二站是到金茂大厦鸟瞰上海。金茂大厦位于黄浦江畔陆家嘴金融贸易区,楼高420.5米,目前是上海第三高的摩天大楼。乘电梯到达观光层。透过宽大的玻璃窗,极目远眺,上海城貌尽收眼底。时值下午四点多,太阳西移,空气不是很清澈,在轻烟薄雾之中,在拥挤的建筑楼群中,东方明珠电视塔风姿绰约,最为抢眼。人们纷纷寻找角度,以其为背景留念。观光层有三个方向全是玻璃窗,基本上可以看到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风景。黄浦江上,往来的船只和游艇划出一道道水线。和我想像中的大都市特征相比,上海有过之而无不及,现代化的高楼鳞次栉比,客流量大,人口密集,所见之处一派繁华,怎奈才疏学浅,无法用笨拙的文笔进行更好的描绘。
夜幕降临,晚上八点左右,迫不及待地登上黄浦江上的豪华邮轮,欣赏外滩夜景。趴在邮轮围栏上,白天闷热的空气此刻变成了清凉的风。岸上高楼林立,灯火辉煌,东方明珠、金茂大厦、金融大厦都变换了模样,似乎穿上晚礼服的漂亮女人,夺人眼目。“月儿弯弯的海港,夜色深深灯火闪亮,东方之珠整夜未眠,守着沧海桑田变幻的诺言……”耳畔仿佛回响着《东方之珠》的优美旋律。
旅程接近尾声时,仍是脚步匆匆。逛了夫子庙外的秦淮河畔,吃了导游极力推荐的“鸭血粉丝汤”;拜谒了中山陵,向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表达了敬仰之意。
如果不是出现被烫伤的小事故,如果逗留每个景点的时间再充裕些,陪着孩子游江南的这趟旅行就会少些遗憾、接近完美了。说到底,这世上根本就没有十全十美。
第2篇:江南游记扬州篇散文
江南游记扬州篇散文
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这引起了多少人美妙的遐想。接下来小编为你带来江南游记扬州篇散文,希望对你有帮助。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波三月下扬州。金秋九月,丹桂飘香的季节,把自己重新交给自然,带着梦想,背起行囊,再次远行!奔波8个城市,跨越中国南北两端,像当年的大旅行家徐霞客一样游历千山万水!梦里江南之行的第一站—扬州,我来了…… 驶过我国第一大跨径的组合型桥梁,长达35.66公里的润扬长江大桥,低头俯瞰长江之水奔流东去,终于由镇江进入到扬州地界,映入眼帘的是一座清新、秀美的城市,绿影婆娑的绿化带、整洁的街道、拔地而起的楼群,没有嘈杂的汽车喇叭的鸣叫,安宁、惬意!
扬州,历史文化名城,距今有2490年文字可考的历史,自古就有“苏北门户”之称。是联合国人居奖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中国森林城市。“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扬州城,素来是人文荟萃之地,风物繁华之城,有众多的名胜古迹和雅致园林。
华灯初上的夜晚,来到淮扬人家,品尝着扬州菜的三头(拆烩鲢鱼头、扒烧整猪头、蟹粉狮子头),一道大煮干丝,充分考验了厨师的刀工,干丝切得细如火柴梗,煨在已经煮得雪白的汤料里,味道非常鲜美。而比这些大菜更出名的则是各色扬州点心和小吃。点心有:三丁包子、千层油糕、双麻酥饼、翡翠烧卖、干菜包、野鸭菜包、糯米烧卖、蟹黄蒸饺、车螯烧卖、鸡丝卷。小吃有:笋肉锅贴、扬州饼、蟹壳黄、鸡蛋火烧、咸锅饼、萝卜酥饼、鸡丝卷、三鲜锅饼、桂花糖藕粥、三色油饺。仅仅看到这些名字就已经让人垂涎欲滴了。扬州的饮食文化闻名海内外,扬州菜肴与鲁菜、川菜、粤菜被并称为中国的“四大菜系”。扬州菜也称为淮扬菜,淮扬菜的发展经历了一千多年悠久的历史,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因此很早以前就确立了中华第一大风味菜系的地位。
由新区穿越笔直的文昌路来到老城区,道路左首边一栋栋小楼灰瓦白墙、飞檐翘角,典型的徽派建筑风格。唐宋元明清,从古说到今。那座从唐代保存至今的石塔,经过一千多年风霜雨雪的洗礼,虽有些陈旧,但在两棵巨大的银杏树的伞盖下依然巍然矗立,而那条笔直的交通隔离带在它的身边也优雅地转了一个角继续延伸开去;建于明代万历年间,因是扬州府学的魁星楼,名曰“文昌阁”的建筑,古朴、典雅,巧妙地形成了文昌路和汶河路交叉处的环岛设施。来到淮扬第一楼的富春茶社喝上一杯早茶,再品尝一下扬州特色点心,看着不断有外地游客涌入店堂,繁忙但不嘈杂,悠哉悠哉。沿路两旁的老街铺里摆着厨刀、修脚刀、理发刀,这就是闻名遐迩的扬州“三把刀”,真正感受古老与现代文明在这里的完美结合。
扬州园林自古就闻名远播,在当时,由于扬州的盐商富甲天下,使他们有大量的财富来建造园林,非常奢华,仅扬州城内私家园林最盛时就达200多处。扬州园林不但具有皇家园林的金碧辉煌与高大壮丽,且具有大量江南园林中的建筑小品,风格自成一派。
我们游览的何园又名寄啸山庄。园主何芷舠,其家族为与北洋大臣李鸿章、光绪帝师孙家鼐进退与共的姻亲三大家族,他从湖北汉黄德道台任上壮年致仕,归隐扬州,于光绪九年斥巨资良材建造大型私家住宅园林。
该园建筑布局由东园、西园、园居院落、片石山房四个部分组成,以两层串楼和复廊与前面的住宅连成一体。环环相扣、内外有别、中西合璧、居游两便的人居环境,中国私家园林的建筑审美和居游功能在此达到高度和谐与极至完美。
东园的主要建筑是四面厅,为一船厅,单檐歇山式,带回廊,面阔15.65米,进深9.50米。厅似船形,四周以鹅卵石、瓦片铺地,花纹作水波状,给人以水居的意境。以此建筑为主景,南向的明间廊柱上,悬有木刻联句“月作主人梅作客,花为四壁船为家”;厅北有假山贴墙而筑,参差蜿蜒,妙趣横生;东有一六角小亭,背倚粉墙;西有石阶婉转通往楼廊;南边建有五间厅堂,三面有廊。
何园有冠盖中国造园艺术的四个“天下第一”,其中特色建筑之冠——享有“天下第一廊”美誉的1500米复道回廊,构成园林建筑四通八达之利与回环变化之美,在中国园林中绝无仅有。其他四个第一是片石山房的“天下第一山”,是画坛巨匠石涛和尚叠石的“人间孤本”,在这里无论春夏秋冬,都可以欣赏到阴影圆缺不同时间的月亮,从弯弯的月牙到一轮皎洁的满月。玲珑剔透的岩石中的一个圆洞,利用光学的折射原理在湖面上形成的一种倒影。只要你挪动脚步,亦步亦趋,行进中就可以观赏到不同形状的'月亮。回廊上的“观园镜”,可通观全园景色,给人以“山外青山楼外楼”的景观印象,充分体现了建筑艺术与自然景物融为一体之美。“水中月镜中花”即为此景。
借助一串串开在复道回廊上的漏窗、空窗组成的花窗带,被人称为“天下第一窗”;何园中水心亭是一座中国少有的水心戏台,被称为听戏“天下第一亭”。我们去时正值清荷飘香,锦鲤游戏水间。一棵巨大的枫树枝繁叶茂,再过一段时间定会是枫叶如丹的一处胜景。在这里到处可以欣赏到茂密的修竹,还有那一丛丛秀美的南天竹,在亭畔、在岩脚都能找寻到她清丽的踪影,仿佛让我置身于秀冠江南的木渎。
何园是清代后期扬州园林的代表作,与苏州园林灵透清秀的风格不同,这里更注重园林内的建筑雕饰。是扬州的园林特色和风格的体现。漫步何园,回廊曲折,复道行空,假山贴墙,鸟栖庭树,“丘壑宛然,游鱼惊水……宛若“鸟飞屏风里,身置仙境中”。
品味着主人独具匠心的建筑设计理念,浏览着丰富多彩的家族人的故事,不禁感叹这座传奇的园林。古运河畔的晚清第一名园——何园就这样吸引着众人的目光来探寻她的芳踪。
来到扬州,最不能够错过的就是瘦西湖了。瘦西湖位于扬州市西北部,因湖面瘦长,而称“瘦西湖”。窈窕曲折的湖道,串以四桥烟雨、徐园、小金山、吹台、五亭桥、白塔、二十四桥、玲珑花界、熙春台、望春楼、吟月茶楼、湖滨长廊、石壁流淙、静香书屋等两岸景点,俨然一幅天然秀美的国画长卷。湖面迂回曲折,迤逦伸展,仿佛神女的腰带,媚态动人。
进入园内,一股沁人心脾的清香在空气中弥漫开来,仔细寻觅甬道两旁一棵棵桂树上盛开的小小的金黄的桂花,不用凑到跟前,那淡淡的清香已经让你醉了。洁白的琼花在这个季节已经实属罕见,很小很小的花瓣吐露着芳香,昭示着它顽强的生命力。
一场小雨如约而至,细密的雨丝无声地洒落在湖面上,朦胧的景象让你不由地惊叹,不用打伞,就这样恣意地徜徉在瘦西湖畔,如痴如醉。烟雨江南终于看到了你极致的一面。雕栏画栋的游船,长堤垂柳,,五亭桥,白塔,波光涟滟的瘦西湖如一位清纯的江南女子款款而来。
五亭桥不但是瘦西湖的标志,也是扬州城的象征。它建于清乾隆二十二年,至今已有了两百多年的历史。五亭桥的桥墩由12大块青石砌成,形成厚重有力的“工”字型桥基。桥上建有极富南方特色的五座风亭。每到满月之夜,五亭桥下十五个桥洞中每个洞都含着一个月亮。15个圆月倒悬水中,争相辉映,泛舟穿插洞间,别具风韵。
二十四桥出自唐代著名诗人杜牧的诗句“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末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萧”。二十四桥由落帆栈道、单孔拱桥、九曲桥及吹萧亭组合而成,中间的玉带状拱桥长24米,宽2。4米,桥上下两侧各有24个台阶,围以24根白玉栏杆24块栏板。关于二十四桥到底指那座桥,至今众说纷纭。只见烟雨蒙蒙中的玉带桥好似天空中凌空而至的一条玉带连接起两旁的树木和亭台,好美的景致!
白塔相传1784年,乾隆皇帝第六次坐船游览扬州瘦西湖。从水上看到五亭桥一带的景色,不由遗憾的说:“只可惜少了一座白塔,不然这儿看起来和北海的琼岛春阴就像极了。”说者无心听者有意,财大气粗的扬州盐商当即花了十万两银子跟太监买来了北海白塔的图样,当晚连夜用白色的盐包堆成了一座白塔。这就是在扬州流传至今的“一夜造塔”的故事。
瘦西湖全长4.3公里,游览面积30多公顷。湖区利用桥、岛、堤、岸的划分,使狭长湖面形成层次分明、曲折多变的山水园林景观。
在清秀婉曲的瘦西湖两岸,缀以熔南秀北雄于一炉的扬州古典园林群,形成移步换景、相互因借的山水长轴;名寺古刹和古城墙垣绵延相属,名胜古迹和历史遗存散布其间。风韵独具的自然风光和含蕴丰厚的人文景观相映生辉,是镶嵌在历史文化名城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扬州——这块大运河滋润的古老土地历史悠久,人文荟萃。现代著名散文家、教育家、诗人、学者和民主战士朱自清的故居就坐落在安乐巷的27号院中。睹物思贤,人仿佛看见先生伏案笔耕的“背影”。因为时间匆忙,没有来得及到先生的故居瞻仰,留下些许的遗憾。相信霞客还会再来到这里,在蒙蒙细雨中仔细体会,让秀美江南如一幅锦绣画卷展现在世人面前。
第3篇:江南游记作文
江南游记作文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作文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实现文化交流的目的。你写作文时总是无从下笔?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江南游记作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江南游记作文1
江南也有大冰洞?不信,你来瞧瞧。带着这个疑惑,我也想看看这江南大冰洞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周日,妈妈休息,结伴了同学一家,一起去探秘江南大冰洞。再高温度的炎热天气也带不走我们的兴致,一会儿就到达了目的地。
刚入等候室,一股寒冷之风迎面而来,想象着,这里面和外面应该会是冰火两重天吧!按工作人员的要求,我们穿上了大棉袄,套上了大棉裤,戴上了安全头盔,往前方神圣的地方前进。通道的前方有一工作人员在那,检查了我们的行装及告诉我们一些注意事项,就打开一扇厚厚的大门,这门咋这么熟悉呢?想起来了,原来那个批发棒冰的地方,也是要进入这样的一个门,进去拿许多棒冰出来的。
初入大冰洞,寒冷顷刻卷席了我,展现在我眼前的是冰雪苍琅的景象,一片片透明闪亮的冰花、冰菇,一根根矗立在冰堆里的冰柱,一串串倒挂在冰檐下的冰凌,配上五颜六
第4篇:江南-散文
江南-散文
在岁月的长河里,轻拢慢捻时光之弦,为你曼舞一场飞花入梦。---题记
江南的四月,多少次让我在梦里梦外如梦似幻的期待着,憧憬着。终于,在几缕柔暖的春风吹过,在几场细雨如丝的春雨飘洒下,悠然的摇摆着飘逸的裙裾袅袅婷婷而至。江南的四月,春雨如丝如缕,风柔暖如棉,花怒放得恣意,满眸郁郁葱葱的青绿。此时,身在其中,温润的空气中到处飘散着清新的花香,让你自觉不自觉的嗅着,随之柔柔的沁入心怀。让人禁不住轻叹,江南的四月,就是人间的一幅画,就是融入灵魂里的一首曼妙的诗篇!
我喜欢江南的细雨蒙蒙,我喜欢江南的柳丝飘飘,却更喜欢江南的桃花妩媚。“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四月的江南已是桃花炤炤盛放的时候,桃花迷人的美,醉人的媚,如梦如幻,如痴如狂的醉了多少文人墨客的情怀和笔墨。于桃花,我是一种融入到生命里的喜欢,是天生的有一种近乎痴狂的深爱,每一朵桃花的绽放,在我眼里宛如是青春的少女轻颦浅笑着。每每专神的注视着绽放开的花朵,看着它柔音轻漫,玲珑暗吐,暖暖的一缕暗香便从心间曼妙的溢出。而它似乎也能
第5篇:江南散文
江南散文
江南风骨,天水成碧,天教心愿与身违。
江南
笔墨丹青凝于画,才子佳人意朦胧。忆江南,最是风景怡人处,江南才人尽此出。素衣不俗无粉黛,一阙宋词,一杯老酒,谁人解读?月 华下飘洒,缎带随风摇曳,我跨千年穿越,只为寻觅,找寻那穿行在古道巷陌中的足迹。那红尘烟雨的江南,已在韶华的飘香中穿越千年。
“长叹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当年屈子,汨罗江的殒命不是结束,而是另一场浩浩荡荡的起始。政坛失利并没有掩埋掉他的滔滔才 华,高歌绽放生命之花。他的文字,随汨罗江滚滚而去,于千年间的悠悠岁月里沉淀,经久流深。一袭长衫手持剑,我站在汨罗江畔;喟叹, 英姿天妒,在风声里迷茫,在滚滚的江水中怅然,那高傲的《天问》久久回荡。且吴且越如水江南,那梦中的痴痴呓语,惊醒了多年前的骚客 。力拔山兮的项羽,誓死不过江东,那慷慨壮歌在乌江两岸千年传唱;“楚调齐揭,心寒彻、塞雁怆月。唯难舍、虞腰弱柳,乌骓情烈。”一曲满江红 道尽多少沧桑。英姿年少破城皖,倾城恋歌千年传 :一曲《长河吟》挥手点将台, 茫茫烟波,那素衣白雪的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