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测试题案例
第1篇:第六单元测试题案例
第六单元测试题案例
第六单元测试题一
一、看拼音写词语。
二、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金( )辉( ) ( )珍( )宝 诗( )画( )
如( )( )耳 ( )牙( )爪 ( )山( )海
三、查字典填表。
四、填空。
1.圆明园是一座( )。它由( )、( )和( )组成,……圆明园不但( ),还收藏着( )。
2.“爸爸是一位卓越的观察员。”这句话中“卓越”一词的近义词是( ),反义词是( )。“我的爸爸是为和平而倒下的。”这句话中“和平”一词的反义词是( ),近义词是( )。
3.“今天,我们中国孩子( )生活在和平环境中,( )世界并不太平。”
4.在括号里分别填上不同的字,组成3个形容声音大的词语( )天( )地 ( )天( )地 ( )天( )地。
5.“壶口瀑布正是您的灵魂精魄的集中体现”改写成反问句是( )。
五、修改病句。
1.我当初首先认识了教我们的李老师。
2.早上或晚上见到老师,我们要主动向老师问早。
六、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一)_____________
人们喜爱蜜蜂,赞美蜜蜂的辛勤劳动。画家画了不少采蜜图,诗人写了不少赞蜂诗,甚至刚会说话的孩子也唱着 我们的生活比蜜甜
蚂蚁忌妒蜜蜂,心里一直搁着个疑团:蜜蜂一早出工,我们也一早出工;蜜蜂天黑回窝,我们也天黑回窝。我们干的活不比蜜蜂少,也不比蜜蜂慢,可人们只夸奖蜜蜂,不称赞我们。这不是太偏心了吗?
有一天,蚂蚁爬到花枝上去找食物。见到一只小蜜蜂 嗡嗡 地飞来采蜜,就抬头气呼呼地说 喂 蝶儿 我问你一个问题
“啥问题?你说吧!”小蜜蜂回答说。
“你说我们蚂蚁勤劳不勤劳?”
“你们跟我们一样,整天忙个不停,当然勤劳啰!”
“那人们为什么只夸奖你们,从来不称赞我们呢?”
蜜蜂想了一会儿,笑着说:这个问题嘛,我觉得不难回答。因为你们的勤劳是为了自己,我们的勤劳却是为了人们……
1.在开头的'横线上给短文加一个恰当的题目。
2.在文中的空白处填上适当的标点符号。
3.解释文中画线的词语。
疑团:
偏心:
4.在文中找出一组近义词。
5.根据前面的内容和自己的想象给文章加一个结尾,写在后面。
(二)我傻吗?
我家我最小。妈妈老说我是小傻瓜。
几个月前,表弟来我们家。妈妈说:“小松,今天在这儿吃饭,就别走了。”表弟口里虽然答应,脚却挪到了门口,我一转脸,他已经走出门去了。我连忙追上去,连拽带拉把他拖了回来,但他还是走了。
他走后,妈妈对我说:“不吃就不吃呗,干吗这样拉他,真傻!”“呃,不是你叫他在这儿吃的么?”我嘴里嘟嚷着。
不久,妈妈带回家来一位阿姨,她又悄悄对我低语:“春生,今天这位阿姨在这儿吃饭,我去买菜,你在家里好好招待!”阿姨坐了一会,起身要走。这时,我想上次连自己的亲戚也没留吃饭,王阿姨不是亲戚,妈妈怎么会留她呢?我吸取上次的教训,所以也没拦。妈妈回到家就问我:“王阿姨呢?”“走了。”我说。“快去追!”妈妈大声命令。“人家早走远了。”我不在意地回答。
“唉,这下你姐的工作又没指望了,都怪你这小傻瓜。”
“自己家的亲戚都不吃饭,何况不是亲戚呢!”
“你懂啥?小傻瓜!”
唉,妈妈老说我傻,我真的傻吗?
1.解释句子中画线字的意思。
(1)妈妈老说我是个小傻瓜。
(2)小松,今天在这儿吃饭,就别走了。
(3)她又悄悄对我低语。
2.妈妈是真心留小松吃饭吗?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
3.妈妈为什么要留王阿姨吃饭。
4.短文写了“我”的哪两件事,请简要地写出来。
5.你觉得文中的“我”傻吗?请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一、宏伟、销毁、罪证、侵略、卓越、凯旋、手腕、弥漫、硝烟、硕果
二、碧、煌;奇、异;情、意;雷、灌;张、舞;排、倒
三、J 、8 ④ G 扌 6 ② S 月 5 ④
四、l.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圆明园、万春园、长春园,建筑宏伟,最珍贵的历史文物。2.优秀,普通。战争,和睦。3.虽然,但是。4.略5.壶口瀑布不正是您的灵魂精魄的集中体现吗?
五、1.“当初”和“首先”各取其一。 2.去掉“或晚上”。
六、(一)1.蚂蚁和蜜蜂 2.略 3.疑团:蚂蚁一直不明白自己干的活不比蜜蜂少,不比蜜蜂慢,人们为什么只夸奖蜜蜂,不夸奖自己。偏心:蚂蚁认为人们只夸奖蜜蜂,不夸奖自己,这样做不公平。 4.夸奖——称赞5.略 (二)1.(1)经常(2)不要(3)说话 2.不是,以“不吃就不吃呗,干吗这样拉他,真傻!”可以看出来。 3.为了让王阿姨帮姐姐安排工作。 4.“我”真心留小松吃饭;“我”没有留王阿姨在家吃饭。 5.不傻。“我”真心留小松吃饭,说明我具有真诚实在的品质。“我”不留王阿姨吃饭,说明我没有沾染上拉关系走后门的坏毛病。
第六单元测试题二
一、读拼音,写汉字。
二、填空。
1.“掩盖”的“盖”,部首是_____,字典里的解释有:①器物上部有遮蔽作用的东西;②超过;③由上而下地遮掩。这里应选第_____种解释。
2.“匠”属于____结构的字,最后一笔的名称是_____,给“匠”组两个词_____、_____。
三、用下列词语造句。
不可估量……
维护……
四、改正下列句子中用得不恰当的“了”“着”“过”。(在原句上修改)。
1.我吃着早饭,背了书包上学去着。
2.昨天晚上下着一场大雨,早上起来,空气像过着滤似的。
3.妈妈耐心地听了,脸上带过慈祥的微笑。
五、修改病句。
1.《渴望》这部电视剧给我留下工深刻的印象和回忆。
2.我们要发扬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不断取得进步。
3.晚会上的音乐和舞蹈都很好听。
4.他戴着红帽子和一身红运动服走出了家门。
六、谈谈你对《圆明园的毁灭》一文中第一自然段的理解。
七、阅读短文,按要求做题。
登天都峰
徐霞客是明代著名的旅行家。他风餐露宿,历尽艰难,踏遍了祖国的山山水水。一次,他和朋友一起攀登黄山的天都峰。天都峰是黄山第一高峰,上山的道路很陡,几乎是直上直下,使人望而生畏。
走了一段路,他的朋友就抱怨起来:“这路真难走,我的衣服都汗湿了。”徐霞客笑着说:“我还好,咱们慢慢走吧!”
又走了一段,到了半山腰。他的朋友气喘吁吁地说:“我的包袱太重了,我背不动了。”“我的包袱不太重,”徐霞客接过他的包袱说:“我帮你背吧!”
好容易爬到离山顶不远的地方,他的朋友喘着粗气、精疲力尽地说:“我的鞋磨破了,脚掌也磨出了血,我实在走不动了。”说着,坐在地上,简直不想起来了。
“我的包袱里还有一双鞋,你换上吧!”徐霞客把鞋递给朋友,热情地鼓励他说:“我们慢慢走,一定可以走上去!”
他们好不容易登上了顶峰。他的朋友这时才发觉,徐霞客的衣服比自己湿得还厉害,两个包袱把他的腰都压弯了,两只鞋都磨开了口子,脚掌也流着血,他的朋友惭愧地说:“原来你并不比我轻松,可你为什么一直不叫苦呢?”
徐霞客回答说:“上山怎么会没有困难呢?如果我们叫苦,互相抱怨,恐怕我们就上不来了。”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著名—— 抱怨—— 艰难——
2.用“﹏﹏ 画出描写天都峰地形特点的句子。
3.请用“_____”画出说明徐霞客登山很艰难的句子。
4.在困难面前,徐霞客和他的朋友有什么不同?
参考答案:
一、瑰宝、饱览、漫游、玲珑剔透、奇珍异宝、卓越、素质、灵柩
二、1.皿、③ 2.半包围、竖折、工匠、独具匠心
三、略
四、1.我吃了早饭,背着书包上学去了。2.昨天晚上下了一场大雨,早上起来,空气像过了滤似的。3.妈妈耐心地听着,脸上带着慈祥的微笑。
五、1.去掉“和回忆”。2.去掉“和不足”。3.去掉“和舞蹈都”。4.去掉“和”“帽子”后加逗号,“一”字前加“穿着”。
六、略
七、有名(闻名);埋怨;艰苦(困难)
第2篇:初三化学第六单元测试题
初三化学第六单元测试题
第一卷(30分)
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H:1O:16S:32Cu:64C:1
2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
1、透明的金刚石,深灰色的石墨和足球状的C60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但它们的性质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其原因是()
A、它们的相对分子质量不同
B、它们的原子结构不同
C、它们的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D、它们的颜色和形状不同
2、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金刚石切割玻璃B、木炭吸附色素
C、石墨导电D、木炭还原金属氧化物
3、活性炭是冰箱除味剂的主要成分,这是利用了活性炭的()
A、可燃性B、稳定性
C、吸附性D、还原性
4、古代一些书画家,用墨写的字或绘的画能够保存很长时间而不变色,原因是()
A、纸的质量好
B、保存方法得当
C、碳的化学性质在常温下比较稳定
D、碳在任何条件下都不与其他物质反应
5、某同学做木炭还原氧化铜实验,待实验结束后,发现被还原出来的亮红色金属铜又变成了黑色,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A、木炭量不足
B、酒精灯温度低
C、反应得不够完全
D、空气进入试管内,其中的氧气把铜氧化成氧化铜
6、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常用的方法是()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B、煅烧石灰石
C、大理石跟稀盐酸反应D、石灰石跟稀硫酸反应
7、下列物质中,既具有可燃性又具有还原性的气体氧化物是().....
A、CB、CO2C、H2D、CO8、检验集气瓶里是否收集满二氧化碳的方法是()
A、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中,观察木条是否熄灭
B、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瓶口,观察木条是否熄灭
C、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石灰水是否变浑浊
D、在集气瓶口上方闻气味
9、检验收集的气体是否是二氧化碳的方法是()
A、闻瓶内气体的气味B、捉一个小虫子放进瓶内 C、倒入少量的澄清石灰水D、用燃着的木条
10、制取二氧化碳的第一步操作是()A、将药品放入试管中
B、将仪器连接好并固定在铁架台上 C、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D、将集气瓶装满水并倒立于水槽中
11、为了证明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向鸡蛋壳上滴加的药品是()A、澄清的石灰水B、稀盐酸 C、稀硫酸D、浓盐酸
12、鉴别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三瓶气体最简便的方法是()A、用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三瓶气体中 B、通过实验测定气体的密度
C、将少量澄清石灰水分别倒入三瓶气体中 D、用带火星的木条分别伸入三瓶气体中
13、发现室内煤气泄漏使人中毒时,应首先做的是()A、迅速做人工呼吸 B、拔打急救电话120
C、关闭煤气阀门,打开门窗 D、立即打开换气扇开关
14、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实验中,只能证明二氧化碳物理性质的是()
15、某同学为了测定种子的呼吸作用,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广口瓶内装有石灰水和一袋正在萌芽的种子。经过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的现象是()A、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B、澄清石灰水变浑浊,U形管液面左端下降,右端上升
C、种子发芽,澄清石灰水变浑浊,U形管液面仍保持水平
D、种子发芽,澄清石灰水变浑浊,U形管液面左端上升,右端下降
班级:姓名:学号:
二、填空题(21分,每空一分)
16、在O2,CO,CO2三种气体中,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气体是;能使人中毒的是;可用来制取“干冰”,进行人工降雨的是,呼出的是使灼热的氧化铜还原成铜的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17、据报道,某地民工在工棚中用炭煮火锅,发生了中毒事故,他们中毒的原因是:。
18、在家中除去暖水瓶胆内的水垢,最适宜采用的方法是
第二卷(70分)
20、CO2通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变成色,这是因为CO2溶于水生成,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1、CO有剧毒是因为CO与人体血液中 结合,使其不能与O2结合。
三、简答题(18分)
22、按要求写出下列方程式(5分)
(2)(3)(4)
CO
(1)(2)(3)(4)(5)
23、(3分)电视剧《西游记》里,我们总能看到孙悟空及众神仙在云雾中走来走去,嫦娥在云雾缭绕的仙宫里翩翩起舞。产生仙境般的场景所用的物质是。此物质能形成云雾缭绕的原因是
24、(4分)为了研究CO2的性质,做了如图所示实验,他在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由此实验他可得到什么结论?
25、(3分)“纳米材料”特指粒径为1~100nm(1nm=10-9m)的颗粒。纳米材料和纳
米技术的应用几乎涉及现代工业的各个领域。用纳米级的某种氧化物作催化剂,使汽车尾气的CO跟NO反应转化为两种气体,其中一种可参与植物的光合作用,另一种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这两种气体是、,写出CO与NO反应的化学程式。
26、(3分)当我们打开饮料瓶或啤酒瓶时,常会看到有大量的泡沫冒出,这主要是因
为饮料和啤酒中溶有一种气体,请你猜猜这是什么气体,并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你的猜测。你猜想该气体是:,证明方法是:
四、实验题(22分)
27、(3分)某校化学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利用塑料瓶(质软)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请你根据生活经验及所知识,结合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请你分析并推测振荡后塑料瓶将发生什么变化?
(2)发生该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3)由此实验你可得出什么结论?
28、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用稀盐酸与足量的石灰石反应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并
用浓硫酸干燥二氧化碳气体,同时进行收集(浓硫酸可吸收水分,常作干燥剂)。请指出图中的错误并加以改正。(4分)
(1)(2)(3)(4)
29、下列是实验室常用仪器示意图(10分)
请用上图所示仪器分别组装实验室制取并收集氧气(高锰酸钾制取)和二氧化碳两种.....气体的装置。(填写标号)
(1)制取氧气。若只用你所选的仪器进行实验,实验过程会产生的后果是。所以应该为:。
(2)制取二氧化碳对此装置的评价是:式是:。
30、(5分)在通常状况下,硫化氢(H2S)是一种无色、有臭鸡蛋气味的有毒气体,密
度比空气(填“大”或“小”),能溶于水。实验室里硫化氢可用硫化亚铁固体跟稀硫酸在常温下反应制得。制取硫化氢的发生装置,可选用(填“高锰酸钾制氧气”、“制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其原因是。(提示:空气相对分子质量为29,其它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与之相比较,大于空气的,它的密度比空气大,反之比空气小)
五、计算题(9分)
31、(4分)用一氧化碳还原80g的氧化铜,可得到多少克的铜?
32、(5分)实验室用过氧化氢(H2O2)与二氧化锰混合制取3.2 L氧气,需过氧化氢的质量是多少?(o1.43g/L)
第3篇:第六单元语文测试题
第六单元语文测试题
一、看拼音写词语
二、比一比,组成词语
闻( ) 蜂( ) 赶( )
闪( ) 峰( ) 越( )
闲( ) 锋( ) 趁( )
派( ) 讶( ) 今( )
旅( ) 芽( ) 令( )
三、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笑( )满面 秀丽( )奇 健康长( )
奇( )怪状 枝叶( )盛 仔细观( )
四、把词语排成句子,加上标点
1.人民公园 大街上 在 附近的 光明 小学
2.有名 葡萄干 吐鲁番 颜色鲜 非常 出产的 味道甜
五、给句子加上标点,再读一读,读出语气
1.妈妈 请让我来扫地吧
2.你能把地扫干净吗
3.我保证完成任务
六、读下面一段话,并回答
葡萄种在山坡的梯田上。茂密的枝叶向四面展开,就像搭起一个个绿色的凉棚。到了秋天,葡萄一大串一大串挂在绿叶底下,有红的、白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五光十色,美丽极了。
1.这段话共有句。
2.葡萄种在__________。这段话中把茂密的枝叶向四面展开的样子比作_________________
3.表示葡萄颜色的词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4篇: 有关第六单元测试题
有关第六单元测试题
第六单元测试题
一、积累
1.选出加点字注音、书写无误的一项( )
A、沿溯阻绝(sù ) 晴初霜旦(dàn ) 飞漱其间(sù )
B、解衣欲睡(jiě ) 能与其奇(yū ) 竹柏影 (bǎi )
C、震撼激射(hàn ) 为火所焚(wéi ) 鲸波万仞(rèn )
D、僦赁看幕(lìn ) 雾凇沆砀(tāng) 都护 (dū )
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
A“腾身百变,而旗尾略不沾湿”写出了吴中健儿高超的弄朝技艺。
B“自即望以至十八日”指的是农历十六日到十八日。
C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D 登临吴蜀横分地,徒倚湖山欲暮时。
3.下列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B、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C、饮食百物皆倍穹常时。
D、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4.下列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僦赁看幕,虽席地不容闲也
译文:租用看棚的人(非常多),中间即使是一席之地的空地也不容有。
B、莫说相公痴,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