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朴《双调·庆东原》原文及注释赏析
第1篇:关于白朴《双调·庆东原》原文及注释赏析
关于白朴《双调·庆东原》原文及注释赏析
忘忧草①,含笑花②,劝君闻早冠宜挂③,那里也能言陆贾④,那里也良谋子牙⑤,那里也豪气张华⑥。千古是非心,一夕渔樵话⑦。
【注释】
①忘忧草:即萱草。古认为它可以忘忧。嵇康《养生论》:“合欢蠲忿,萱草忘忧,愚知所共知也。”
②含笑花:一种常绿灌木,初夏开花,呈象牙黄,有香蕉味。
③冠宜挂:即“挂冠”。《后汉书·逢萌传》:“时王莽杀其子宇……(逢萌)即解冠挂东都城门,归,将家属浮海,客于辽东。”后因以“挂冠”为辞官归里的代语。
④陆贾:汉高祖刘邦的智襄之一,著有《陆贾新语》,曾说服南越尉佗归汉。《史记·郦生陆贾列传》称其“以客从高祖定天下,名为有口辩士,居左右,常使诸侯。”
⑤子牙:姜姓,吕氏,名望,通称姜太公。西周初年,为师尚父,辅佐文王、武王,灭商有功,封于齐,为周代齐国的始祖。兵书《六韬》,相传为他所作。
⑥张华:字茂先,范阳方城(今河北固安南)人。西晋的大文学家,著有《博物志》和《张司空集》。曾力劝武帝排除众议,定灭吴之计。统一后持节都监幽州诸军事,加强了对东北地区的统治。惠帝时,历任侍中、中书监、司空等高级职务。后被赵王伦和孙秀所杀。
⑦渔樵话:渔人樵夫所说的闲话。张升《离亭燕》:“多少六朝兴废事,尽入渔樵闲话。”
【题解】
庆东原,双调中的曲调。首两句即末两句一般要求对仗,中间三个四字句也有作鼎足对的。常用以抒发豪放感情。
【赏析引导】
1.这首曲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起句?为什么写这两种草、花,难道别的不可以吗?
全曲以忘忧草、含笑花起兴。作者因为要把“忘忧”和“含笑”当成一种境界,这种境界只有在摆脱了名利之后才能达到,所以才写这两种草、花,以表示不为忧愁所扰,含笑人生的情怀,因此用别的花、草不能配合词曲的主旨。
2.这首曲子淋漓酣畅,敢把杰出的'历史人物玩弄于股掌之上,其表达方式和主旨什么关系?
这首曲子表达方式主要是议论,作者把许多的历史人物拿出来作为论点的佐证:善辩的陆贾、多谋的子牙、充满豪气的张华都曾经是风云一时的人物,如今都到哪里去了?他们辨别是非之心、经世济民之业只不过给后人添了点茶余饭后的谈资罢了,既然如此功名利禄还有什么可留恋的呢?用这些论据论证了自己在词曲中的观点。
第2篇:庆东原·忘忧草_白朴的曲原文赏析及翻译
庆东原·忘忧草_白朴的曲原文赏析及翻译
庆东原·忘忧草
元代 白朴
忘忧草,含笑花,劝君闻早冠宜挂。那里也能言陆贾?那里也良谋子牙?那里也豪气张华?千古是非心,一夕渔樵话。
译文
看看忘忧草,想想含笑花,劝你忘却忧愁,趁早离开官场。能言善辩的陆贾哪里去了?足智多谋的姜子牙哪里去了?文韬武略的张华哪里去了?千古万代的是非曲直,都成了渔人樵夫们一夜闲话的资料。
注释
双调:宫调名,十二宫调之一。庆东原:双调曲牌,又名“庆东园”“郓城春”。定格句式为三三七、四四四、三三,八句六韵。首两句及末两句一般要求对仗,中间三个四字句宜作鼎足对。常用以抒发豪放感情。
忘忧草:即萱草,俗名金针菜,花可食,食后如酒醉,故有忘忧之名。
含笑花:属木兰科,花如兰,“开时常不满,若含笑焉”,故名。
闻早:趁早。冠宜挂:“宜挂冠”的倒装,即宜辞官。
那里也:犹言哪里去了,如今安在。能言陆贾:陆贾是汉高祖谋臣,以能言善辩知名。
良谋子牙:姜太公姜子牙,曾辅佐周文王,又帮助周武王谋划伐纣灭殷,故称良谋子牙。
豪气张华:张华字茂先,西晋文学家。曾劝谏晋武帝伐吴,灭吴后持节都督幽州诸军事,虽为文人而有武略,故称豪气张华。
渔樵话:渔人樵夫所说的闲话。
创作背景
《庆东原·忘忧草》系叹世之作。叹世是中国古代文人长写不疲的题目。尤其是南宋词,许多篇章包容有山川之叹、家国之叹、身世之叹。元曲家继承了这一题目。但元代知识分子的叹世,自有与其前辈十分不同的特点。这首小令正是这方面的代表作。
此曲作者白朴一生坎坷,在他年幼的时候,便遭受到了战争的祸害。后来长大成人,对侵略者的残暴行为一直不能释怀,后又遭妻离子散,这都造成了他一生不愿做官的事实。他虽一直以归隐自居,但无法对残酷现实熟视无睹。但对于当时的作者而言,归隐田园可以放浪形骸,可以与世无争。这篇散曲也就是作者在这种心境下创作的。
赏析
这是一支劝勉友人出世的曲子。全曲以两种植物起兴,劝人忘却忧愁,常含笑口。作者因为要把“忘忧”和“含笑”当成一种境界,这种境界只有在摆脱了名利之后才能达到,所以才写忘忧草、含笑花,以表示不为忧愁所扰,含笑人生的.情怀,而用别的花、草不能配合词曲的主旨。而要从根本上摆脱人生的烦恼,宜及早挂冠,即辞官。作者在这里间着一个“宜”字,意谓抛弃功名、脱离官场宜早不宜迟。
接着,曲子以一个鼎足对,用排比的修辞手法,提及三个历史人物:善辩的陆贾、多谋的子牙、充满豪气的张华。这是为了表明人才无用武之地,不如早日归隐。按“庆东原”调式四五六句都是四字句,故一连排比三次的“那里也”是衬字。这三处衬字极为有用,它们拉长了叹息的语调,加重了叹息的语气,大有“言之不足则嗟叹之”的意味。
在对天连连发问长叹之后,曲子以“千古是非心,一夕渔樵话”作结。千古之是非曲直,都成了渔父樵夫们一夜闲话的资料。白朴这里继承了唐宋词中常用渔樵闲话来感慨兴亡这一做法,同时也回答了前文“那里也”的三个自问:若一定要追踪的话,可以发现,陆贾、子牙、张华们并非荡然无存,他们还“活”在渔樵们的饭后谈资之中。这就是那些历史人物仅存的价值。其言外之意是他们本无甚价值可言,他们的辨别是非之心、经世济民之业只不过给后人添了点茶余饭后的谈资罢了。
这首曲子的表达方式主要是议论,作者把许多的历史人物拿出来作为论点的佐证,用这些论据论证了自己在词曲中的观点。这种多处用典的方式增加了作者劝勉友人辞官的说服力,同时也悠然闲适的人生志趣表现得活灵活现,语淡而味浓,此曲的一种超脱旷达的心境也随之跃然纸上。
第3篇:白朴《双调沉醉东风渔父》原文翻译及赏析
白朴《双调沉醉东风渔父》原文翻译及赏析(共9篇)由网友 “芳心纵火犯” 投稿提供,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白朴《双调沉醉东风渔父》原文翻译及赏析,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篇1:白朴《双调沉醉东风渔父》原文翻译及赏析
白朴《双调沉醉东风渔父》原文翻译及赏析
【注释】
选自隋树森编《全元散曲》
⑴黄芦:与白苹、绿柳、红蓼均为水边生长的植物。白苹:一种在浅水中多年生的植物。
⑵红蓼(liǎo):一种水边生的草本植物,开白色或浅红色的小花。
⑶刎颈交:刎,割;颈,脖子。刎颈交即生死朋友的意思。为了友谊,虽刎颈也不后悔的朋友。
⑷忘机友:机,机巧、机心。忘机友即相互不设机心、无所顾忌、毫无机巧算计之心的朋友。
⑸点:点点、数,这里是形容词作动词用。
⑹傲杀:鄙视。万户侯:本意是汉代具有万户食邑的侯爵,在此泛指高官显贵。
⑺叟:老头。
【译文】
金黄的芦苇铺满江岸,白色的浮萍飘荡在渡口,碧绿的杨柳耸立在江堤上,红艳的野草渲染着滩头。虽然没有生死之交,却有毫无机巧之心的朋友。他们就是那些点缀在秋江上自由自在的鸥鹭。鄙视那些达官贵人们的正是那些
第4篇:白朴《双调沉醉东风渔父》原文翻译及赏析
白朴《双调沉醉东风渔父》原文翻译及赏析
【注释】
选自隋树森编《全元散曲》
⑴黄芦:与白苹、绿柳、红蓼均为水边生长的植物。白苹:一种在浅水中多年生的植物。
⑵红蓼(liǎo):一种水边生的草本植物,开白色或浅红色的小花。
⑶刎颈交:刎,割;颈,脖子。刎颈交即生死朋友的意思。为了友谊,虽刎颈也不后悔的朋友。
⑷忘机友:机,机巧、机心。忘机友即相互不设机心、无所顾忌、毫无机巧算计之心的朋友。
⑸点:点点、数,这里是形容词作动词用。
⑹傲杀:鄙视。万户侯:本意是汉代具有万户食邑的侯爵,在此泛指高官显贵。
⑺叟:老头。
【译文】
金黄的芦苇铺满江岸,白色的浮萍飘荡在渡口,碧绿的杨柳耸立在江堤上,红艳的野草渲染着滩头。虽然没有生死之交,却有毫无机巧之心的朋友。他们就是那些点缀在秋江上自由自在的鸥鹭。鄙视那些达官贵人们的正是那些不识字的江上钓鱼翁。
【鉴赏】
白朴的这首《沉醉东风·渔夫》通过一个理想的渔民形象,通过对他的自由自在的垂钓生活的描写,表现了作者不与达官贵人为伍,甘心淡泊宁静的生活的情怀。小令意象艳丽、境界阔大,给人
第5篇:庆东原·暖日宜乘轿_白朴的曲原文赏析及翻译
庆东原·暖日宜乘轿_白朴的曲原文赏析及翻译
庆东原·暖日宜乘轿
元代 白朴
暖日宜乘轿,春风堪信马。恰寒食有二百处秋千架。对人娇杏花,扑人飞柳花,迎人笑桃花。来往画船边,招飐青旗挂。
译文
春天的白昼是那样温暖,煦和的春风把大地吹遍。
这样的天气既适宜乘轿出游,骑马信行也令人怡然。
正值寒食,秋千林立,处处可见。
杏花逞娇斗妍,柳花飞扑人面,桃花绽开笑脸。
彩画的游船在水中来来往往,酒家的青旗高挂着迎风招展。
注释
信马:骑马任其驰骋。
寒食:在清明节前一或二日。是日有禁止生火,食冷食的习俗。
招飐(zhǎn):招展,飘动。青旗:旧时酒店前悬挂以招客的幌子。
赏析
日暖风和,是春季晴日的基本特征。所以起首的两句,是互文见义,意谓在暖日春风之中乘轿信马都十分适宜。一句分作两句表达,是为了细细品示春天的好处,也带有轿儿马儿陆续登程,络绎不绝的意味。
由“宜”、“堪”的`无往不适,带出了下文的游赏。作者首先印象至深的是“恰寒食有二百处秋千架”。为什么要强调这许多秋千架呢,原来这与唐代传沿下的风俗有关。据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记
第6篇:庆东原·忘忧草原文翻译及赏析
庆东原·忘忧草原文翻译及赏析
庆东原·忘忧草原文翻译及赏析1
庆东原·忘忧草
忘忧草,含笑花,劝君闻早冠宜挂。那里也能言陆贾?那里也良谋子牙?那里也豪气张华?千古是非心,一夕渔樵话。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看看忘忧草,想想含笑花,劝你忘却忧愁,趁早离开官场。能言善辩的陆贾哪里去了?足智多谋的姜子牙哪里去了?文韬武略的张华哪里去了?千古万代的是非曲直,都成了渔人樵夫们一夜闲话的资料。
注释
双调:宫调名,十二宫调之一。庆东原:双调曲牌,又名“庆东园”“郓城春”。定格句式为三三七、四四四、三三,八句六韵。首两句及末两句一般要求对仗,中间三个四字句宜作鼎足对。常用以抒发豪放感情。
忘忧草:即萱草,俗名金针菜,花可食,食后如酒醉,故有忘忧之名。
含笑花:属木兰科,花如兰,“开时常不满,若含笑焉”,故名。
闻早:趁早。冠宜挂:“宜挂冠”的倒装,即宜辞官。
那里也:犹言哪里去了,如今安在。能言陆贾:陆贾是汉高祖谋臣,以能言善辩知名。
良谋子牙:姜太公姜子牙,曾辅佐周文王,又帮助周武王谋划伐纣灭殷,故称良谋子牙。
豪气张华:张华字茂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