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第一册教案氧气

2023-11-24 07:13:07 精品范文 下载本文

第1篇: 初中化学第一册教案氧气

初中化学第一册教案氧气

10氧气的性质和用途1(新授物质课)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了解氧气的物理性质,初步掌握氧气的化学性质。

能力培养:通过氧气化学性质的实验,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及语言表达能力。

科学思想:通过研究氧气的性质,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科学品质:通过氧气化学性质的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求实、严谨的优良品质。

科学方法:通过实验探讨氧气的化学性质。

重点 、难点:初步掌握氧气的化学性质及对实验现象的准确描述。

教学过程设计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设 计 意 图

在我们的生活环境中有空气,而空气中有氧气。

请你举例说明日常生活中用到氧气的地方

氧气与人类的生活有密切的联系,是人类和动物自下而上不可缺少的物质。

倾听

回答:人和动物呼吸,急救病人。

倾听

激发兴趣。

氧气具有哪些性质呢?

化学上要系统的研究某种物质一般都有一个程序,即先研究它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再通过性质研究它的用途。

思考、猜想

设疑创设情境。

初步了解研究物质的程序。

什么是物理性质?

物理性质包括什么内容?

回答:1 不经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

复习旧知识为学习新知识打好基础。

一瓶氧气

1. 说出氧气的色态

2 .氧气有气味吗?

3.已知氧气的密度是1.429克/升,空气的`密度是1.293克/升,你从中得到什么结论?

4.在1升水中仅溶解30毫升的氧气怎样表示氧气的溶解性?

如果我们改变条件,氧气会由气态变为液态,所以说气体时必须要注明在通常状况下。

观察、讨论,一位学生回答(别的学生补充)

1氧气是无色的气体

2氧气是无味的(闻气味)

3氧气比空气重

4氧气不易溶解于水

领悟

培养学生的面容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学习闻气味的方法。

一、物理性质

1.在通常状况下氧气是无色、无味气体

2.比空气略重

3.不易溶解于水

4.氧气液态氧 固态氧

第2篇:初中化学氧气教案

课题2

氧气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氧气的物理性质,认识氧气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

2.掌握某些物质在氧气中和空气中燃烧的现象及有关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2.认识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并能够区分化合反应、氧化反应。

3.认识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及一些化学反应现象。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描述实验现象能力及分析实验现象的能力。

2.学习从具体到抽象、从个别到一般的归纳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实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培养学生科学素养。

2.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养成良好的环保意识。【教学重点】 1.氧气的化学性质

2.化合反应的概念和判断

3.初步认识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及一些化学反应现象 【教学难点】

1.氧气的化学性质

2.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概念的联系与区别

3.通过实验来探究氧气的化学性质及实验现象的准确描述。

【教具准备】

教师准备:(课前制备氧气备用),H2O 2溶液、MnO2、木条、碳、硫、细铁丝、澄清石灰水、坩埚钳、燃烧匙、酒精灯、火柴、集气瓶、导管、锥形瓶。学生准备:①课前预习本课题内容;②复习实验基本操作。

【课

型】

讲述实验并存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设计】

一、新课导入

你们桌面上没有标签的两瓶气体,一瓶是空气,一瓶是氧气,你如何区别呢?眼看、鼻闻能区分吗? 讲述:在刚才的实验中,氧气可使带火星木条复燃,但它在空气中则会熄 灭,而将在空气中正在燃烧的木条插在氧气瓶中又会怎么样呢?下面你们就用带火星的木条和燃着的木条来检验氧气。

二、新课教学

一、氧气的性质

1、物理性质

师:播放氧气用途的图片。

师:氧气虽然不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但是它的用途却非常广泛。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已了解到用途体现性质,那么氧气的这些用途体现亮它的哪些性质呢?下面我们就共同来学习有关氧气的性质。

师:板书

师:物质的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那什么是物理性质?物理性质有哪些? 生: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通过化学反应就表现出来的性质。物理性质包括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以及是否溶于水等。

师:展示一瓶氧气。生:观察。

师:请按一定顺序说说氧气的物理性质。

生:标准状况下,氧气是无色、无味、气体,密度大于空气。师:板书。师(带领学生阅读课本):在压强为101kPa,温度约为-183℃时变为淡蓝色液体;在压强为101kPa,温度约为-218℃时变为淡蓝色固体。

师:有什么事实能证明自然界的水中溶有氧气?

生:鱼等水生动植物的呼吸就来源于水中溶解的氧气。师:板书。

生:氧气通常贮存在天蓝色的钢瓶中。师:展示氧气瓶图片。

二、化学性质

师:学习了氧气的物理性质,那么氧气有哪些化学性质呢?让我们先来看个实验,请大家认真观察。

师:演示实验2-2 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盛满氧气的集气瓶中。生:观察实验现象,并解释产生该现象的原因。生:带火星的小木条复燃了,说明了氧气能支持燃烧。师:那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检验氧气呢?

生:用带火星的小木条伸入瓶中,看木条是否复燃。

师:板书

师:演示实验2-3硫燃烧,并在幻灯片上展示实验时应注意观察的问题: ① 燃烧匙里放少量硫。观察它的颜色状态?

②在酒精灯上加热,直至发生燃烧。有什么现象?

③将燃烧着的硫伸入盛满氧气的集气瓶中。有何现象? 生:把观察到的现象填在表格中,并交流回答 生:硫是淡黄色固体。

生:硫加热后慢慢熔化成液体。

生:硫在空气中燃烧放热,有微弱的淡蓝色火焰,生成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生:硫在氧气中继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师:硫和氧气发生反应的条件是什么? 师:板书,带领学生共同书写硫燃烧的文字表达式。

师:在集气瓶里装了少量水,是为了吸收有毒的二氧化硫气体,以减少二氧化硫对空气的污染;此实验应该在通风橱中进行。学生实验木炭燃烧

师:出示实验步骤,并提醒学生记录实验现象。

①用镊子夹取较薄的木炭片在酒精灯上加热。

②待木炭在空气中加热变红后再将木炭要由上而下缓慢伸入集气瓶中。

③木炭燃烧后,向集气瓶中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盖上玻璃片,振荡,观察现象。

生: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红光,放热,在氧气中燃烧更旺,发出白光,并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白色浑浊的气体。

师:仿照硫燃烧,请大家分析该反应的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并尝试写出有关的文字表达式。

生:交流讨论回答。

师:板书

师:演示实验2-4

铁丝的燃烧,出示实验的注意点并提醒学生注意观察实验现象。

①铁丝要细,且要经过砂纸打磨,去除表面的铁锈。(打磨除锈属于什么变化?)

②下端系一根火柴是为了引燃铁丝。

③要待引燃的火柴快燃尽时,才能插入集气瓶中。为什么?

④集气瓶中要预先放入少量水,这和硫燃烧集气瓶中预先放入少量水目的一样吗?

生: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但在氧气中能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热,生成黑色固体。

生:打磨除锈属于物理变化。

生:要待引燃的火柴快燃尽时,才能插入集气瓶中,否则导致火柴燃烧消耗瓶中氧气,不利于铁丝的燃烧。

生:不一样,铁丝燃烧集气瓶中要预先放入少量水是因为该反应会放出大量热,为了防止集气瓶炸裂。

师:板书

师:请同学们分组讨论下列问题:

①相同的物质在空气中与在氧气中燃烧现象为什么不同? ②以上四种物质的燃烧现象有什么共同点?

生:交流讨论并回答 生:相同的物质在空气中与在氧气中燃烧现象不同是和氧气的含量有关。

生:以上燃烧都有发光,放热的现象。(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师:因此我们描述燃烧的现象时可以从三个角度描述:火焰或光;放热;生成物的现象。师补充:燃烧现象不同是和氧气的含量有关,从而说明物质在空气中的燃烧实际上是与其中的氧气发生反应。由于空气中的氧气含量相对较少,因此在空气中燃烧不如在氧气中燃烧来的剧烈。从而说明氧气能支持燃烧,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

二、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

师:完成书35页的表格,讨论上述三个反应有何共同特征? 生:反应物都是两种,生成物都是一种。

生:反应条件都是点燃。生:反应物都有氧气。生:反应都放热。

生:都是固体和气体反应。生:。。。。。。

师:请大家根据你们的回答归纳一下可以从哪些方面考虑?

生: 是否生成新物质的角度;

反应物组成、生成物组成的角度; 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种类的角度。

师:根据以上分析,得出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的概念。强调物质和氧发生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氧气在氧化反应中提供氧,因此氧气具有氧化性。师:板书

师:带领学生阅读课本,介绍缓慢氧化。

生:边阅读课本,边在课本中划出缓慢氧化的例子

三、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哪些知识?

四、布置作业

1.完成书后习题第36页第1和第2题

2.石蜡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写出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并判 断它属于化合反应吗?

五、板书设计

课题2 氧气

一、氧气的性质:

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气体,密度比空气大,不易溶于水。

2、化学性质: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具有氧化性。

①氧气能使带火星的小木条复燃

②硫 + 氧气 二氧化硫 S + O2 点燃 SO2(蓝紫色火焰,放出刺激性气体)

③碳 + 氧气 二氧化碳 C + O2 点燃 CO2(发出白光,生成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④铁+ 氧气 四氧化三铁 3Fe+2O2点燃 Fe3O4(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二、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

1、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判断的依据:生成物只有一种。

2、氧化反应:物质和氧发生的反应。

剧烈氧化如燃烧 氧化反应 缓慢氧化如:呼吸、生锈、腐烂、发酵等

第3篇:初中化学第一册教案溶液

初中化学第一册教案溶液

单位

中学

教者

杨1

学科

化学

课型

新授课

课题

§7—1溶液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能力:1、了解溶液的概念,认识溶液的基本特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利用比较的方法去认识事物的能力

2、了解溶质、溶剂的基本概念,了解溶液在生产和生活中的一般应用,形成自学能力,溶液 —— 初中化学第一册教案。

方法与过程:实验探究,主动发现,自主学习,培养兴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认识物质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严谨科学、主动积极的学习态度。

重点

建立溶液的`基本概念,理解溶液、溶质、溶剂三者的关系。

难点

从微观上认识溶液、溶质和溶剂的辩证关系

教法

实验探究,自学归纳

教具

实验用品,课件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学调控

设计意图

激趣导学

引入溶液

引言

激发兴趣,

培养动手能力

探索新知

溶液定义

溶液的形成

生:实验(一)

师:启发观察,

引导总结,化学教案《溶液 —— 初中化学第一册教案》。

微观演示。

生:实验(二)

激发兴趣,培养

动手能力。

引导启发,培养

观察分析能力。

对比总结,培养

表述能力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学调控

设计意图

探索新知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化学方程式 —— 初中化学第一册教案

【导语】刀豆文库的会员“YANGYUFU”为你整理了“化学方程式 —— 初中化学第一册教案”范文,希望对你的学习、工作有参考借鉴作用。


化学方程式 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化学反应分析,使学生理解化学方程式的涵义。

 

2.理解书写化学方程式要遵守的两条原则,能初步掌握用最小公倍数法配平化学方程式的方法。

 

重点和难点

 

1.重点是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2.难点是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

 

教学方法

 

讲练结合,配合阅读。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

 

1.什么是质量守恒定律?

 

2.为什么在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必然是相等的呢?(用原子、分子的观点说明。)

 

〔引言〕我们已经知道质量守恒定律,那么在化学上有没有一种式子,既能表示出反应物和生成物是什么,又能反映出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呢?回答是肯定的,这就是化学方程式。

 

〔板书〕化学方程式

 

一、化学方程式

 

用化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化学式 —— 初中化学第一册教案

【导语】刀豆文库的会员“泗龙涵”为你整理了“化学式 —— 初中化学第一册教案”范文,希望对你的学习、工作有参考借鉴作用。


 

★鲁教版化学教案

化   学  式

(山东省庆云县尚堂中学 董成铭)

课    题:化学式(第一课时)

课    型:新授

教学目标:

知识教学点:1、理解化学式的含义及其表示的意义。

2、记住常见元素的化合价。

3、了解化合价的一般规律及化合价规则。

能力训练点: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及探究问题和归纳总结的能力。

德育渗透点:对学生进行实事求是、按规律办事的世界观教育。

教学重点:1、理解化学式的含义。

2、记住常见元素的化合价。

教学方法:启发式、讨论归纳、讲练结合等。

教学工具:多媒体。

教学主线:导入新课   

未完,继续阅读 >

第6篇:质量守恒定律 —— 初中化学第一册教案

【导语】刀豆文库的会员“emily0928”为你整理了“质量守恒定律 —— 初中化学第一册教案”范文,希望对你的学习、工作有参考借鉴作用。


第四章                  化学方程式

第一节      质量守恒定律

兰州市第四十三中学        陆星

教学目标:

识记并理解:质量守恒定律

教学重点:

质量守恒定律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

质量守恒定律成立的原因

教学方法:

实验引导法(设问——实验——归纳——总结——练习)

教学用具:

[实验4—1][实验4—2]中的实验仪器和药品及多功能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请写出下列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

2.实验室制取氢气的文字表达式;

3.表现氢气的还原性的文字表达式。

实物投影:学生写出的三个文字表达式。

思考:从三个文字表达式中可以得到哪些信息?(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定性说明化学反应)

引入:10g氯酸钾分解后可生成多少g氧气?若出现这样的问题应该如何解决?

学习了本章的`内容,这样的问题就容易解决了。

投影:

未完,继续阅读 >

《初中化学第一册教案氧气.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初中化学第一册教案氧气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精品范文]相关推荐
[精品范文]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