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第三册看雪教案

2023-11-27 07:12:21 精品范文 下载本文

第1篇:人教新课标第三册看雪教案

人教新课标第三册看雪教案

人教新课标第三册看雪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中老师和孩子们对雪、对北京的向往之情。

3、有盼望台湾回归、实现祖国统一的愿望。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小朋友们看过雪吗?今天我们就来看一个故事名字叫《看雪》,老师板书课题,学生跟着书空。

2、小朋友们看了课题有没有什么想法呀?愿意跟随老师谈谈吗?

二、自读课文,小组互助学习

1、自读课文,画出生字,借助拼音正音。

2、小组内自查:注意读准翘舌音“省、橱、指、仗”和前鼻音“毯、银”。

三、认记生字

指导学生开动脑筋,自己发现认记生字的方法。如:

1、谜语认记。

毯:一堆毛,两把火,睡在上面很暖和。

省:眼睛上面一少年,勤俭节约少花钱。

店:站而不立,庆而不大,街边一间房,买卖东西忙。

2、借助偏旁认记。

“指、接”都是提手旁,字义和人的手有关;“银”是金属,所以是金字旁。

四、巩固练习

1、用生字卡片开火车读。

2、猜字游戏:一人被蒙住眼睛,让一个人指某个生字,等全班都看清楚了所指的字以后,让被蒙眼的同学一个一个地指着生字向大家发问。如,问:“是不是橱窗的‘橱’?”答:“不是橱窗的‘橱’!”直到猜对了,全班一起回答:“对对对!就是这个字。”

3、“摘苹果”游戏:在黑板上画棵苹果树,把做成苹果形状的生字卡贴在“树”上,让学生上台读字音,读对的就可以把“苹果”摘下来。摘对五个以上可奖励一张苹果贴画。

五、扩展活动

通过各种途径搜集有关台湾的资料,包括台湾和祖国大陆的关系,台湾的风景名胜,台湾回归问题等。

第二课时:

一、导入

1、出示中国地图,让学生在地图上找北京和台湾的位置。再互相交流台湾的资料,以你问我答的方式,学生把还不懂的问题或自已想了解的问题提出来,由其他同学根据自已自已掌握的内容来回答。今天继续学习看雪那一课。读读课文,想象课文描写的情景。

2、学生回忆下雪的情景,并说说自已回忆后的感受。

二、感悟朗读。

1、假设自已就是台湾的小朋友带着对北京雪景的向往再读课文,学生提出不理解的`问题。

2、复习“识字3”中的“台湾岛,隔海峡,与大陆,是一家”,把以前对台湾的了解运用到本课的学习中。

3、自读课文,提出问题。

4、小组交流解决各自所提问题,进行合作探究学习。注意结合朗读课文来思考和解决问题。

5、各组挑选自己认为最有意思或最有价值的问题,提交全班讨论。各组从其他组提的问题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进一步的交流、讨论。

6、选择同学们共同关心的问题,引导大家读书、思考、表达。教师也可提出重点问题让学生思考、讨论。如,课文最后一句话,老师为什么要“深情”地说?老师心里在想什么?

7、通过教师范读、分角色读等形式让学生在读中有所感悟。

8、课文语言优美,感情丰富,可配抒情音乐让学生美读。

(三)实践活动

给台湾小朋友写一封简短的邀请信,邀请他们到自己的学校来做客。

第2篇:人教新课标第三册坐井观天教案

人教新课标第三册坐井观天教案

人教新课标第三册坐井观天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着重理解《坐井观天》大话无边无际等词语的意思。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坐井观天》这个成语比喻什么。

3、分角色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理解青蛙和小鸟的对话,知道它们对天有多大这个问题为什么会有不同的看法。

第一课时

一、揭题、解题

(一)启发谈话,提示课题。

今天教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两种小动物。( 出示青蛙和小鸟剪贴画),有一天,

青蛙和小鸟为了一件事争论起来。什么事呢?学了《坐井观天》这一课你们就知道了。

(板书课题,齐读。)

(二)看简笔画,理解题意。

教师画井沿和井壁,将纸青蛙贴在井底。引导学生看简笔画,问:谁坐在井里?它坐在井里抬着头干什么?观是什么意思?《坐井观天》呢?

《坐井观天》是个寓言故事。它不仅有趣,而且告诉了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好,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课文。

二、初读寓言,了解内容。

(一)借助拼音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二)分自然段开火车读课文。

(三)提问:这则寓言主要写青蛙和小鸟为什么事争论

起来?

三、细读寓言,明白道理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看简笔画,回答:青蛙坐在哪里?小鸟飞来, 在哪里?(移动小鸟剪贴画,使它落在井沿上)借助简笔画

理解落和井沿的意思。

2、课文哪个自然段讲的是我们刚才看到的内容?齐

读第一自然段。

3、小结:第一自然段交代了青蛙坐在井里,小鸟落在井沿上。它们所在的地方不一样。

(二)讨论青蛙和小鸟的第一次对话

1、看简笔画,回答:井里的青蛙发现了井沿上的小鸟,它们正在干什么?

2、听课文录音,思考青蛙和小鸟进行了几次对话。

3、指名分角色读二、三自然段,提出朗读要求:青蛙的话要读出疑问的语气,小鸟的话要读慢一些。

4、读后评议。出求词卡回答。齐读。谁回答谁的`问话?小鸟的话中哪个词该读重一点?出示词卡一百多里。齐读。为什么要把一百多里这个词读重一点?

5、同座分角色练读青蛙和小鸟的第一次对话。

(三)讨论青蛙和小鸟的第二次对话。

1、教师范读第四、五自然段。学生思考:青蛙和小鸟的第二次对话,谁对谁错?为什么?

2、出示教具。青蛙说:朋友,别说大话了!天不过井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

(1)联系上下文理解别说和大话的意思。

你认为小鸟说的是大话吗?青蛙为什么认为小鸟在说大话?(因为青蛙认为天只有井口大)指导看图,请两名学生手拉手围个圈演示井口大小,看看天是不是只有这么一点儿大,体会青蛙的话为什么不对。

(2)青蛙为什么认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看图,

它的眼光被什么挡住了?因为青蛙眼光短小,它才认为小鸟不用飞那么远。

(3)指导朗读。

要求学生读出感叹句和问句所表达的不同语气。

3、出示教具。小鸟说:你弄错了。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哪!

(1)联系课文理解弄错和无边无“的意思。天怎么无边无际?

(2)出示教具:比较这两句话中哪的不同读音,体会句子的不同语气。

4、分组练读青蛙和小鸟的第二次对话。

(四)讨论青蛙和小鸟的第三次对话。

1、学生自学、思考:

(2)小鸟想用什么办法帮助青蛙改变认识?

2、检查自学效果。

(1)青蛙为什么笑了?(青蛙认为天很小,小鸟说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实在可笑)看简笔画理解抬头。

青蛙每天一抬头看到的天有多大?它认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对吗?青蛙明明错了,还认为自己对,它从来就没有见过广阔的天空。指导学习用自以为是的语气读青蛙的话。

(2)小鸟为什么也笑了?(小鸟认为青蛙明明说的不对,还固执已见,真可笑)它想了一个什么办法帮助青蛙?(让青蛙跳出井口看看辽阔的天空)出示词卡不信。齐读。

(3)男女生分角色读第三次对话。

3、课文的最后,小鸟劝青蛙跳出井口来看一看,如果青蛙不愿意出来,你能把它劝出来吗?同座同学分别扮演青蛙和小鸟,练习对话。

4、指名表演:小鸟劝青蛙。(一学生做青蛙,戴青蛙头饰,若干学生做小鸟,戴小鸟头饰)最后提问做青蛙的学生;你跳出井口来看见了什么?

(五)小结:刚才我们仔细读了课文,讨论了青蛙和小鸟的三次对话,还看了几个同学的表演,在想想这则寓言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在学生说的基础上,教师帮学生归纳寓意。

四、结合生活事例,提高认识。

(一)教师列举现实生活类似坐井观天的现象。

(二)联系具体事例讨论谁像井底青蛙那样眼光短小,自以为是?为什么?

(三)总结全文。

第3篇:人教新课标第三册语文《日记》教案

人教新课标第三册语文《日记》教案

不知不觉中一天又要结束了,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经验,这时候,最关键的日记怎么能落下。但是却发现不知道该写些什么,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人教新课标第三册语文《日记》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一、设计意图

(一)教案设计过程中,我特别注重读的训练和指导,运用“读书——说话”的形式让学生理解课文所描述的故事,通过“读书——提问”的方式让学生感受妈妈和我对苗家小姑娘的那份“爱心”,学生在表达、争辩中认识和体会人物。

(二)在多年的作文教学中,我的第一感受是要想办法使他们有内容可写,我觉得写日记也一样,只要有了内容,剩下的就好办多了,怎么样让孩子写日记有内容呢?我就想到了把平常看到的东西拿到课堂中来,作为具体的教学材料。蒋锞沅同学是我们班的一个很有个性的男孩,非常聪明,爱动脑,敢提问,发言大胆,知识面广,但行为邋遢,作业拖拉,字迹潦草,不知道整理书包。于是我就把他拿到课堂上来作为写日记的材料,学生就感到有话要说了,觉得写日记原来就这么简单。

二、学习目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人教新课标小学第三册音乐教案

人教新课标第三册音乐教案

第一单元 妈妈、老师 设计理念:

在音乐课中,生动活泼的音乐欣赏、表现和创造活动,能够激活学生的表现欲望和创造冲动,在主动参与中展现他们的个性和创造才能,使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得到充分发挥。在教学形式上,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激发、培养音乐爱好,聆听音乐感受音乐。第一课时:《鲜花爱雨露》 教学目标:

1、学会歌曲《鲜花爱雨露》。

2、通过学唱歌曲,激发学生对老师的尊敬和热爱。教学重点、难点:

1、启发、引导学生思考并表述妈妈、老师对自己的关怀、爱护。

2、有感情的演唱,以情带声。教学准备:钢琴、录音机、磁带。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听音乐拍手进教室。

2、确立良好坐姿,明确课堂纪律,师生问好。

二、导入:(师)我们又迎来了第20个教师节。在这个教师节里,同学们会用各种方式来表达对老师的爱。一束花,一张卡片,或者是一张灿烂的笑脸,都是大家对老师真诚的爱,谢谢你们。

三、学唱歌曲

1、体验感知,聆听歌曲范唱。大家在歌声中感受到什么?(交流)

2、发声练习:1 2 3 4 │ 5 — │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人教新课标第三册识字1教案

人教新课标第三册识字1教案

一、导入新课:

孩子们,过了炎热的夏天,我们走进了凉爽的秋天。秋天的景象真美呀,就像一幅多彩的图画。

二、读中识字。

1.学生自由试读词语。

2.分组互助读词语,再开火车读词语。

3.出示生字,学生自主认读(读准前后鼻音和平翘舌音的字“层、尽、染、淡、登、翠、爽、壮”。)

4.开火车读生字。

5 同桌卡片抽读。

三、朗读感悟。

1 教师范读,学生边听边想画面。

2 分组试读,互相帮助,力求读正确。

3 多媒体演示秋天的画面,说说自己的感受。

4 学生边读边想象,联系大自然实际,整体感悟词语的意思。

5 多种形式读。

(1)开火车读,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2)美读,要求读得有感情。

(3)自由读给喜欢的小伙伴听。

四、在读中巩固识字。

1.选词语,读词语。出示图片,选出与图上景色相对应的本课词语,读一读。

2.分小组读“我会读”中的词语,巩固认读生字。

3 自编字谜,在编字谜、猜字谜的'过程中自主识字。

五、在应用中巩固识字。

1.给生字找朋友(组词语)。

2.卡片游戏《找朋友》。

六、在写中巩固识字

1 认读字

未完,继续阅读 >

第6篇:人教新课标第三册难忘的一天教案

人教新课标第三册难忘的一天教案

人教新课标第三册难忘的一天教案

教学目标:

1 、初步认识“计,算”等13个字,会写5个字。

2 、正确,较流利的朗读课文。

3 、体会小作者激动,紧张的心情和对邓爷爷的崇敬之情。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1 有谁知道邓爷爷的故事?(指名说一说)

2 、概括介绍邓小平的生平。

3 、揭题

(二)初读感知

1、 自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词,看拼音或问问同学认一认

2 、采用多种形式练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

3 、检查是否读通顺,指名分自然段朗读或表现读。

读后用生字卡片抽读生字。

(三)自读自悟

1、 自读课文

2 、指名说说你知道了什么,是从哪一段知道的。

(1)知道朗读第三自然段,你从这一段看出邓爷爷是个怎样的人?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2)指导朗读第五自然段,从这一段你看出邓爷爷是怎样的人?邓爷爷的话该怎样读?

(3)指导朗读第六自然段。我的心情怎样?从哪里看出来?我会想些什么?怎样读?

3、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1)你们对邓爷爷有种怎样的感情?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未完,继续阅读 >

《人教新课标第三册看雪教案.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人教新课标第三册看雪教案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精品范文]相关推荐
[精品范文]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