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恋花》诗词翻译及赏析
第1篇:《蝶恋花》诗词翻译及赏析
《蝶恋花》诗词翻译及赏析
《蝶恋花》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远知何处?
【前言】
《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是宋代词人晏殊的作品。此词写深秋怀人,是宋词的名篇之一,也是晏殊的代表作之一。上片描写苑中景物,运用移情于景的手法,注入主人公的感情,点出离恨;下片承离恨而来,通过高楼独望生动地表现出主人公望眼欲穿的神态,蕴含着愁苦之情。全词情致深婉而又寥阔高远,深婉中见含蓄,广远中有蕴涵,很好地表达了离愁别恨的主题。
【注释】
⑴蝶恋花:又名“凤栖梧”“鹊踏枝”等。唐教坊曲,后用为词牌。《乐章集》《张子野词》并入“小石调”,《清真集》入“商调”。赵令畤有《商调蝶恋花》,联章作《鼓子词》,咏《会真记》事。双调,六十字,上下片各四仄韵。
⑵槛(jiàn):古建筑常于轩斋四面房基之上围以木栏,上承屋角,下临阶砌,谓之槛。至于楼台水榭,亦多是槛栏修建之所。
⑶罗幕:丝罗的帷幕,富贵人家所用。
⑷不谙(ān):不了解,没有经验。谙:熟悉,精通。离恨:一作“离别”。
⑸朱户:犹言朱门,指大户人家。
⑹凋:衰落。碧树:绿树。
⑺彩笺:彩色的信笺。尺素:书信的代称。古人写信用素绢,通常长约一尺,故称尺素,语出《古诗十九首》“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兼:一作“无”。
【翻译】
清晨栏杆外的菊花笼罩着一层愁惨的烟雾,兰花沾露似乎是饮泣的露珠。罗幕之间透露着缕缕轻寒,一双燕子飞去。明月不明白离别之苦,斜斜的银辉直到破晓还穿入朱户。
昨天夜里西风惨烈,凋零了绿树。我独自登上高楼,望尽那消失在天涯的道路。想给我的心上人寄一封信。但是高山连绵,碧水无尽,又不知道我的心上人在何处。
【赏析】
婉约派词人许多伤离怀远之作中,这是一首颇负盛名的词。它不仅具有情致深婉的共同特点,而且具有一般婉约词少见的寥阔高远的特色。它不离婉约词,却又某些方面超越了婉约词。
起句“槛菊愁烟兰泣露”,写秋晓庭圃中的景物。菊花笼罩着一层轻烟薄雾,看上去似乎脉脉含愁;兰花上沾有露珠,看起来又像默默饮泣。兰和菊本就含有某种象喻色彩(象喻品格的幽洁),这里用“愁烟”“泣露”将它们人格化,将主观感情移于客观景物,透露女主人公自己的哀愁。“愁”“泣”二字,刻画痕迹较显,与大晏词珠圆玉润的语言风格有所不同,但借外物抒写心情、渲染气氛、塑造主人公形象方面自有其作用。
次句“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写新秋清晨,罗幕之间荡漾着一缕轻寒,燕子双双穿过帘幕飞走了。
这两种现象之间本不一定存联系,但充满哀愁、对节候特别敏感的主人公眼中,那燕子似乎是因为不耐罗幕轻寒而飞去。这里,与其说是写燕子的感觉,不如说是写帘幕中人的感受,而且不只是生理上感到初秋的轻寒,而且心理上也荡漾着因孤孑凄凄而引起的寒意。燕的双飞,更反托出人的孤独。这两句纯写客观物象,表情非常微婉含蓄。接下来两句“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从今晨回溯昨夜,明点“离恨”,情感也从隐微转为强烈。明月本是无知的自然物,它不了解离恨之苦,而只顾光照朱户,原很自然;既如此,似乎不应怨恨它,但却偏要怨。这种仿佛是无理的埋怨,却有力地表现了女主人公离恨的煎熬中对月彻夜无眠的情景和外界事物所引起的怅触。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过片承上“到晓”,折回写今晨登高望远。“独上”应上“离恨”,反照“双飞”,而“望尽天涯”正从一夜无眠生出,脉理细密。“西风凋碧树”,不仅是登楼即目所见,而且包含有昨夜通宵不寐卧听西风落叶的回忆。碧树因一夜西风而尽凋,足见西风之劲厉肃杀,“凋”字正传出这一自然界的显著变化给予主人公的强烈感受。景既萧索,人又孤独,几乎言尽的情况下,作者又出人意料地展现出一片无限广远寥廓的境界:“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这里固然有凭高望远的苍茫之感,也有不见所思的空虚怅惘,但这所向空阔、毫无窒碍的'境界却又给主人公一种精神上的满足,使其从狭小的帘幕庭院的忧伤愁闷转向对广远境界的骋望,这是从“望尽”一词中可以体味出来的。这三句尽管包含望而不见的伤离意绪,但感情是悲壮的,没有纤柔颓靡的气息;语言也洗净铅华,纯用白描。这三句是此词中流传千古的佳句。
高楼骋望,不见所思,因而想到音书寄远:“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彩笺,这里指题诗的诗笺;尺素,指书信。两句一纵一收,将主人公音书寄远的强烈愿望与音书无寄的可悲现实对照起来写,更加突出了“满目山河空念远”的悲慨,词也就这渺茫无着落的怅惘中结束。“山长水阔”和“望尽天涯”相应,再一次展示了令人神往的境界,而“知何处”的慨叹则更增加摇曳不尽的情致。
第2篇:《蝶恋花》诗词翻译赏析
《蝶恋花》诗词翻译赏析
李煜,字重光,号钟隐、莲峰居士,生于金陵,南唐最后一位国君。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蝶恋花》诗词翻译赏析,希望大家喜欢。
一片芳心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
[译文] 一片芳心,千万缕的愁绪,人间竟然没有一处可以安置。
[出自] 五代 李煜 《蝶恋花》
遥夜亭皋闲信步,乍过清明,早觉伤春暮。数点雨声风约住,朦胧澹月云来去。
桃李依依春黯度,谁在秋千笑里低低语? 一片芳心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
注释:
遥夜:深夜.亭皋:水边的亭子.皋(gao一声):沼泽.闲:悠闲.别作“闭”,疑误.
乍过:才过.早觉:别作“渐觉”.
约住:约束住,遮拦住.
淡月:不太亮的月光.
桃李:别作“桃杏”.依依:鲜花盛开的样子.暗:悄悄.度,通渡:过去.春暗度:春天不知不觉地过去.
芳心:花蕊.此处指人心.
名句:
数点雨声风约住,朦胧澹月云来去。
①雨声风约住:雨声被风约束住,即风来雨止。
②蝶恋花:词牌名。
这两句是说,清明过后(词中有“乍过清明”句)的一个晚上,空中飘来几朵乌云,下起小雨;忽然一 阵风过,吹散乌云,风来雨止,天上一轮明月,在朦胧的云彩之中,来来去去。雨过天清,淡月朦胧,白云来去。写景如画,意味浓郁。
译文:
深夜散步于小亭沼泽边,才过清明节,但觉的已经是晚春了,几滴春雨被风约束散漫着,朦朦胧胧的月穿过云彩。
桃杏盛开的样子,春天悄悄过去,谁在逍遥,窃窃私语的谈笑着?一片芳心,千万缕的愁绪,人间竟然没有一处可以安置。
赏析:
(一题李冠作)此词通过作者暮春夜晚漫步时所见的景色,表达了词人起伏扬抑的伤春、相思情怀。
全词以清景无限来烘托、暗示人物情感的变化,营造出一种深婉优美的意境。
“遥夜”交待时间,夜色未深,但也入夜有一段时间了。所行之地是“亭皋”,城郊有宅舍亭台的地方。词人在“信步”上着一个“闲”字,点染出一幅随意举步、漫不经心的样子。“才过清明,渐觉伤春暮”是无理之语。按说“清明才过”,春光正好,词人却已经“伤春暮”了,看来“闲信步”当含有排遣内心某种积郁的用意。上片最后两句是词人耳目所见,刚刚听到几点雨声,却被春风挡住而听不到了。天上的月亮因积有云层而朦胧不明。这两句写景,清新淡雅而又流转自然。过片谓这时虽说已过了桃杏盛开的花期,但余香依稀可闻。人为淡月、微云、阵阵清风、数点微雨和依稀可闻到的桃杏花香的美景所感染,那“伤春暮”的情怀暂时退却了。此处白描手法运用得当。下片二、三句词意陡转。词人遐想联翩之际,听到近处有妇女荡秋千的轻声笑语,她们说些什么听不清楚,但不断传来的莺语,对他来说是一番诱惑。结尾两句,写词人因意中人不在身边,以致常常魂牵梦萦。今夜出来漫步,便有可能出于排遣对意中人的相思之苦。举天地之大,竟无一处可以安排作者的愁绪,由此可见其旁徨、感伤与苦闷的程度之深。
此词写景鲜明,抒情真挚,语言浅近,读来委婉动人,艺术上确有不凡之处。
拓展
《蝶恋花·遥夜亭皋闲信步》赏析
《蝶恋花·遥夜亭皋闲信步》——南唐·李煜
遥夜亭皋闲信步,乍过清明,渐觉伤春暮。数点雨声风约住,朦胧澹月云来去。
桃李依依春暗度,谁在秋千,笑里轻轻语。一片芳心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
白话翻译:
长夜里,独自在水边的小亭前徘徊。才过清明节,就渐渐感觉到春天将要逝去了。天上刚刚飘落了几点雨滴,立即被风儿收拾去。夜色朦胧,月牙儿在云朵的背后穿梭来去。
人间的桃李依旧盛开着,春光却悄悄流逝。不知是谁在那里荡秋千,一串欢快的笑声里,还藏着呢喃低语。谁理会我一片芳心,为伤春而生出的万千情愁,在人间找不到安放之处。
这首词传说是李煜中晚期的作品,词中描写作者在一个夜晚,来到水边的小亭前散步时的'感想,词意简约明白。
前三句交代了事情的时间、地点,并引出主题。告诉读者,自己在惋惜春天就要过去了。第四、五句“数点雨声风约住,朦胧澹月云来去”,却是神来之笔。
天空中飘落的雨滴,本为“唱合”作者的春愁而来。可是不识趣的风儿,却将它“约住”,不让它畅快地洒下凡间。
雨不让下就算了,再看人间那桃花和李花,还是开得和从前一样灿烂。它们完全不知道,眼前的好光景,马上就要没有了。
风神不让雨师降雨,因为他们是神祇。他们不愿意与凡人同悲同喜,是可以理解的;地上的草木无心,不知好日子快过完了,也说得过去。
但是这个时候,词中人听到有一名女子在荡着秋千发笑。她可是一个人啊!难道她也不知道春天马上就要溜走了吗?还能笑得这样没心没肺,真是让人憋气!
更让人生气的是,她的笑声中还夹杂着呢喃低语,她应该是和喜欢的人在一起吧。作者马上想到,自己还是孤零零的一个。所以这个时候作者不只是在伤春、惜春,他又开始自怜了。
各种复杂的情绪,一齐涌上心头,想找一个和他有同样心情的人诉说,却是上天入地都找不到,简直要活活憋死。
词中的叙事非常简单,但是通过对风、雨、云、月、桃花、李树、佳人等面对春暮时不同反应,层层渲染、反衬出词中人的孤独与落寞。在情景交融方面,可谓是做到了极致。
第3篇:《蝶恋花·春景》诗词翻译赏析
《蝶恋花·春景》诗词翻译赏析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出自宋代词人苏轼 的《蝶恋花·春景》
蝶恋花·春景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译文 蝶恋花·春景
春日将尽,百花凋零,杏树之上已长出了小小的青涩果实。
这里的清澈河流围绕着村落人家,不时还有燕子掠过天空。
眼见着柳枝上的柳絮被吹得越来越少,(但是请不要担心)
不久天涯到处又会再长满茂盛的芳草。(春天还会到来的)
围墙之内,有一位少女正在荡着秋千,她发出动听的笑声。
围墙之外的行人听到那动听的笑声,(忍不住去想象少女荡秋千的欢乐场面)。
慢慢的,墙里笑声不再,行人惘然若失。仿佛自己的多情被少女的无情所伤害。
问: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的意思
答:“枝上柳绵吹又少。”这是说春归去的一种景象。然而,柳絮在古典诗文中,往往是薄命女子的象征,看见柳絮,很自然地又联想到被遗弃的女子,随风飘摇,没有空白之处。杏子虽然是酸苦的,但它还是会让
第4篇:蝶恋花的诗词翻译赏析
蝶恋花的诗词翻译赏析
蝶恋花柳永翻译赏析 ,是北宋婉约派著名词人柳永的作品,蝶恋花是一个比较常见的词牌名,柳永的这首蝶恋花的全名是《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这是一首怀人之作。
原文:
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
柳永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蝶恋花翻译:
我伫立在高楼上,细细春风迎面吹来,极目远望,不尽的愁思,黯黯然弥漫天际。夕阳斜照,草色蒙蒙,谁能理解我默默凭倚栏杆的心意?
本想尽情放纵喝个一醉方休。当在歌声中举起酒杯时,才感到勉强求乐反而毫无兴味。我日渐消瘦也不觉得懊悔,为了你我情愿一身憔悴。
蝶恋花字词解释:
⑴伫(zhù)倚危楼:长时间倚靠在高楼的栏杆上。伫,久立。危楼,高楼。
⑵望极:极目远望。
⑶黯黯(ànàn):心情沮丧忧愁。生天际:从遥远无边的天际升起。
⑷烟光:飘忽缭绕的云霭雾气。
⑸会:理解。阑:同“栏”。
⑹拟把:打算。疏狂:狂放不羁。
⑺对酒当歌:语出曹操《短歌行》 “ 对酒当歌,人生几
第5篇:《蝶恋花》翻译及赏析
《蝶恋花》翻译及赏析
“以诗入词”是苏轼对词体解放的巨大贡献,在词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其中《蝶恋花·昨夜秋风来万里》就是其中的代表。
蝶恋花·昨夜秋风来万里
朝代:宋代
作者:苏轼
原文:
昨夜秋风来万里。月上屏帏,冷透人衣袂。有客抱衾愁不寐。那堪玉漏长如岁。
羁舍留连归计未。梦断魂销,一枕相思泪。衣带渐宽无别意。新书报我添憔悴。
【翻译】
昨夜的秋风好似来自万里之外的家乡。月亮攀上了寝息之所的帷帐,冷气透入人的衣袖。在异乡作客的我抱着被子愁得睡不着觉。更哪能忍受漏壶一滴滴的声音,越发觉得长夜漫漫。
寄居他乡回家的日子遥遥无期。梦里醒来凄绝伤神,一觉醒来满面都是相思的泪水。衣带渐渐宽松,不为别的什么。只为新到的书信,又平添了许多憔悴。
【注释】
①屏帏:屏,屏风;帏,床帐。
②衣袂:衣袖。
③衾:被子。
④玉漏:古代计时器。长如岁:度夜如年。
⑤衣带渐宽:指人因忧愁而消瘦。
⑥新书:新写的`信。
【赏析】
此词写的是一个“愁”字。为何而愁?乍看是秋风冷月触动了离人的乡愁。秋风、明月是容易触发乡愁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