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专业大学生就业市场调查报告

2023-12-05 07:12:27 精品范文 下载本文

第1篇:旅游专业大学生就业市场调查报告

旅游专业大学生就业市场调查报告

旅游专业大学生就业市场调查报告

在某一情况或事件需要弄清楚时,我们需要开展调查工作,并最终形成调查报告。好的调查报告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旅游专业大学生就业市场调查报告,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调查背景

高等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生产、服务、建设、管理第一线的技能应用人才。高职旅游专业建设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就业为标准,只有这样,才能使毕业生真正成为旅游企业及其他相关单位“用得上、留得住、受欢迎”的合格人才。

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了解社会对本专业人才知识结构及能力素质的要求,促进我院教学改革,进一步提高教学水平,客观的反映我院毕业生质量和社会声誉,及时发现旅游管理专业在专业设置、素质教育、教学改革、学生管理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在院系领导的指导下,我系积极开展就业市场的调研工作,对2012届、2013届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进行了跟踪调查,通过调研,我们获得了丰富的资讯,对我院的人才培养及就业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次调查对象为旅游管理专业2012届和2013届部分毕业生。采用就业单位和实地走访调查及毕业生跟踪调查问卷相结合的方法,针对毕业生就业基本情况、所在用人单位基本情况和毕业生对旅游管理专业教育教学的建议等内容进行了调研,共发放调查表100份,收回问卷91份,回收率为91%。其中有效问卷85份,有效率为85%。

一、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基本情况

201x、201x届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共计108人,就业率分别达到96.43%、100%,就业需求量与高职高专其他专业比较相对较高。

1、就业岗位分析

在旅游行业就业的毕业生人数为60人,占被调查对象的76.4%,分布在旅游饭店,旅行社,旅游学校和旅游景区。其中,在旅游饭店就业的人数为39人,占被调查对象的47.6%;旅行社就业的人数为18人,占被调查对象的21.1%。这说明旅游饭店和旅行社是我院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的主要就业方向,因为相对于旅游其他企业来说,旅游饭店吸纳人才的能力强。

2、就业区域分析

2012、2013届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仍然集中在山西省内,其中选择在太原、临汾两地就业的毕业生占到了56.4%。就业单位主要集中在跟我系有教学合作关系的临汾中国国际旅行社、京铁旅行社、尧庙和华门景区、天鹅大酒店、京都花园大酒店、华尧酒店、思麦尔酒店及五洲酒店等。其次,选择在北京和天津就业的也较多。原因是我系的实习单位主要集中在北京的一些博物馆和天津的一些星级酒店。可见,实习单位与就业单位之间联系的情况应该给高职旅游专业建设带来启示:院校在毕业生就业方面的导向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如何拓展毕业生就业的`空间范围,毕业实习单位的选择至关重要。

二、旅游管理专业就业质量情况

1、就业对口率分析

201x-201x届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对口情况统计表

从2012届和2013届毕业生就业结果来看,本专业毕业生就业岗位主要分布在导游、计调、酒店各部门服务员和管理层、解说员等岗位以及非旅游行业中的与旅游相关的会展等相关岗位,专业对口率较高。从就业单位性质来看,主要集中在中小型私营企业公司,这也符合本专业定位于服务地方经济的思路。

2、就业稳定性、适应性分析

从调查问卷情况来看,没换工作单位和换过一次工作单位的比率占69.42%,说明本专业毕业生就业比较稳定,能适应现有的工作。

3、薪酬待遇分析

在对毕业生薪酬的调查中,可以看出:月薪在1000-2000元的占64.70%,月薪在2000-3000元的占34.12%,3000元以上的占1.18%。根据我们对毕业生的访问,对于刚毕业1-2年的学生来讲,目前的薪酬水平基本符合学生的期望值。随着学生工作经验的增加及职称的上升,学生普遍看好未来的升职加薪。

4、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评价

从问卷调查的结果看,本专业毕业生总体上得到用人单位的高度评价。就业单位对2012、2013届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的总体评价是工作态度端正,具有较强的吃苦耐劳、勤奋务实的精神;知识面宽,上手快,并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特别是在基层岗位上,一致认为我院毕业生在工作中都较为称职,表现出较高的职业素养,以及对他们的工作技能和素质给予较高评价。对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议上,用人单位建议提高学生的人际沟通、组织管理等能力,提升综合素质,进一步加强技能培训,更好适应岗位要求。经过一系列的建设和改革,本专业实训条件不断提升,实训方式更切合实际,技能培训已得到大幅提升和改善,处于同类院校领先水平。本专业将继续采取得力措施,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工作能力与综合素质。

三、对本专业的建议

通过本次调查,我院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的总体水平得到提升,学生素质有所提高,就业质量较好,社会认可度较高。但是针对该专业的学生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引起我们教学工作者的重视,为学生提供各种方式来加强薄弱环节的提高,加强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让学生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1、在注重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对能力的培养仍需加强。毕业生强调,大专教育不应只是教会学生某项技能,而应重在“树人”。学校应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能力的提高,要教给学生一种思维方法和学习方法,使学生掌握开启社会和知识大门的钥匙。

2、参与社会实践仍然较少,缺乏对社会的了解和能力的锻炼。部分毕业生希望学校多组织一些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有更多机会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并在实践中学习工作经验,锻炼工作能力,得到全面发展。

3、部分课程设置与市场需求不尽相符。毕业生反映,所学专业知识与实际工作的联系程度一般,同时希望学校一定要保证基础理论课、核心课、主干课的教学质量,夯实基础。

四、调查结果对我们的启示

综合毕业生反馈的问题和意见,为提高教学质量,加快学校的建设和发展,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我们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继续加强工作。

1、紧紧围绕高职旅游专业就业方向,以学生为本,树立科学发展观。

专业设置、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培养模式是制约和影响专业发展的关键因素。是否能以学生为本,树立科学发展观关系到专业建设和专业发展的兴衰成败,是各院校专业建设和发展的根本指导思想。21世纪旅游业的发展靠人才,人才的培养靠学校。高职旅游专业建设需明确毕业生的就业方向,分析市场对高职旅游人才的实际需求,产需结合,因材施教,培养适应旅游企事业单位需求的高等技术应用型的专门人才。

2、将教学、教研、科研三者相结合,与时俱进,吸收国内外先进经验,促进高职旅游专业又好又快发展。

“重教学,轻科研”或“重科研,轻教学”都不利于专业的建设和发展。教学、教研、科研三者之间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市场需求千变万化,旅游人才市场的需求也不例外。如果只注重在原有旅游专业建设思路和框架下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不关注国内外旅游专业发展最新动态,固步自封,那就会导致专业发展裹足不前。这就要求在不断提高高职院校教学水平的同时,搞好教科研活动,促进高职旅游专业沿着正确的方向健康发展。

3、强调老师具备“双师”素质的同时,关注其科研能力。

高职教育的目标是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等技术应用型的专门人才。高职旅游专业的老师在具备旅游专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需熟练掌握旅游专业的相关技能,如旅游饭店客房服务技能、餐饮服务技能;旅行社服务技能等。同时,要善于从理论和实践教学中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并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把握高职旅游专业发展的规律,不是做一个教书匠,而是做一个驾驭专业前沿发展动态的领航人,要有创意,有思想,做一名教科研三方面全面发展的合格教师,以“教学是教师的生存之本,科研是发展之路”作为自身的行动指南。

第2篇:大学生就业市场调查报告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论文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大学生就业情况调查报告

一、前言

受世界经济低迷影响,2013年企业今年提供的岗位有所减少,应届毕业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广东省教育厅有关人士接受记者采访时称,预计2013年在广东求职的毕业生人数在65万至70万之间,就业形势不乐观。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应该如何面对这个问题呢?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念告诉我们,我们应该用实事求是的观点来看待,分析问题。

二、调查过程

(一)调查目的通过对大学生毕业择业心理进行调查,分析影响大学生择业取向,并深入研究产生这些因素的主要原因,从而找到帮助对大学生择业的方法。

(二)调查过程

调查时间:2013.3.16-2013.4.25

调查地点: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季华五路部分企业

调查对象:目前在校大学生 季华五路部门企业负责人

调查方法:问卷调查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调查的基本情况:

这次调查主要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进行调查,调查的内容包括:学生的性别、学历、专业、就业水平、就业还是创业、工资水平要求、工作地点、工作是否与专业相关、是否继续深造、就业方式、家庭因素。后续工作包括:数据统计,主要因素归集,总结所分析的内容,总结收集到的解决方法和建议。

(二)调查典型数据分析:

(1)就业取向:就业地区首选经济发达地区

调查结果表明:学生在选择就业地区时,选择经济发达地区占68.01%。

就业首选经济发达地区,原因大致如下:一是经济发达地区除了有较可观的工作待遇外,经济发达地区与国际接轨更便捷,更能为就业者提供再学习提高的机会,这与学生的“自

我发展”、“自我实现”的需要密切相关。二是经济发达地区的就业机会较其他不发达地区的高,且就业岗位多元化,这是吸引学生的一个重要原因。

然而,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坚持实事求是的基本路线,必须不断地解放思想。回顾我们党的奋斗历程,我们在实践上的每一个重大发展,理论上的每一个重大突破。都是解放思想的成果。所谓解放思想,指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在就业问题上,这个思想要求我们放下偏见,要想走的更远,就必须有过硬的实力和能力,可是万事开头难,所以我们可以适当放低姿态,不一定要在发达城市起步,多找机会去社会体验、实习,锻炼自己的实际能力,获得工作经验,提升自己的竞争力,以高姿态来一次漂亮的自我演绎。

(2)对就业前景的信心:多数较为有前途

大学生对专业前景的信心是“很有前途”、“较有前途”、“继续深造”、“不容乐观”,它们分别为14.59%、50.88%、17.05%、27.46%。调查显示,在面临就业时,超出一半的学生表现出相对的自信与成熟。

在此问题的选择中,特别值得关注的现象是“继续深造”,这选项只占17.05%,而且此风近年经久不衰,且越演越烈。本科和高职高专毕业生接受的最主要的雇主培训都是岗位技能和知识培训、公司文化和价值观的培训。

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就要大力弘扬与时俱进精神,不断推进理论创新,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影响和人才素质要求的提高,优越的职业需要优秀的高层次人才,因而我们应该关注市场所需,随时随地为自己充电,做到与时俱进,提高自我的社会适应能力。

(3)影响学生择业就业的因素突出

①多数学生对职业价值标准上,把“工资福利待遇”、“实现自我价值”作为重点考虑。两项占的比例分别为36.62%、26%。这与学生实际就业时考虑的因素一致,即把薪金与个人价值和能力的体现作为重点考虑因素。调查显示,学生的就业除了受薪酬的影响外,人生价值观中个人因素也很突出。但是,学生在进行人生选择时较多考虑个人因素,较少考虑社会需要,即使在追求自我实现时也折射出主要强调的是“自我”而非“社会”的需要。对于这现象的利弊值得我们研究与思考。

②薪资的地域差异和企业类型差异大学毕业生薪资水平的地域差异。行政等级越高的城市,毕业生的月薪越高。在直辖市就业的毕业生的平均月薪几乎高出地级城市毕业生的三分之一,收入分配的地区差异在毕业生身上得到了充分体现。中外合资/独资企业的毕业生月薪

远高于其它类型企业,月薪水平排在第二位的是国有企业。反映出了在不同类型用人单位的毕业生的月薪差异。

就业因素各种各样,职业价值标准、地区差异与薪酬差异等因素决定着大学生的就业方向,然而我们不应该因为因素的多样而迷茫,应该清楚的认识自己,自己的基础不同,价值观不同,所以应该走自己的路。这样做正好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中的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这一指导思想吻合。走自己的路,在思想方法上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所以我们要有自己做事的原则,脚踏实地,抓住机遇,勇于尝试,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四、结束语

尽管大学生就业市场严峻,但我们要对自己的专业与就业前景一个深入的了解,利用毛泽东思想树立正确的择业观,用实事求是的观点来分析问题。首先,我们应该进行深入的调查和反思;其次,坚持独立自主原则,树立正确人生观;第三,坚持实事求是,正确的认知自己的能力地位。最后,确定目标之后,就要坚定不移地走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实际问题中,就是要把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那就时刻谨记已经被历史验证并不断完善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念,做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努力的寻找社会利益与个人利益的汇合点,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到能够发挥个人才智的地方去,实现人生价值。

第3篇:大学生就业市场调查报告

大学生就业市场调查报告

班级:230911姓名:瞿磊学号:42

作为一名大学生,我想“就业”这个词对于我们来说都是很敏感的,我们上大学无非是为了以后能找到一份自己比较满意的工作,但是现在摆在我们面前的却是我们有可能失业,这给很多大学生很大的打击,甚至有损我们读大学的积极性。记得我们社会问题研究老师对我们说过一句话,我印象很深,他是这样说的:“现在大学生就业难,难道真的是企业不需要大学生了吗?”是啊,难道真的不需要了大学生了吗?不是的,那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

从调查中显示,首先大学生失业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结构性失业

由于学习期间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化,毕业生的专业、知识、技能、区域分布等不适合经济结构变化的要求,毕业时不能适应就业市场需要而造成的不能顺利就业。

二、摩擦性失业

毕业生对用人单位的发展空间、工资待遇、地理位置、工作环境等等有自己的期望,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学习成绩、专业技能、个人素质等也有一定要求,由于双方要求不一致导致毕业生没有用人单位所接收。

三、周期性失业

周期性失业原意是指由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大学生就业市场调查报告

大学生就业市场调查报告

学号:姓名:

调查方法和过程:

通过与学长学姐交谈了解并总结了目前的就业形势及企业对刚毕业大学生的招聘状况.上网通过观看各个公司的招聘计划从公司选择人才的角度了解招聘情况 通过了解一些调查问卷的调查结果,从中分析就业所存在的问题

杭州整体的就业形势分析:

我国大学扩招后,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已经是一个不争的现象,且可能有越来越难的趋势。这个方面和国际经济形式近3年来连遭打击,一方面和中国经济结构体制和教育改革落后有关,更和当今大学生的就业观滞后有关。据统计,近几年我国大学毕业生的一次性就业率始终在75%左右徘徊.如今许多毕业生的就业去向是:到各种所有制企事业单位就业的毕业生为255.04万人,占就业学生数的73.23%;合法从事个体经营的毕业生为36.19万人,占就业学生数的10.40%;升入各类高一级学校的毕业生为57.01万人,占就业学生数的16.37%。

进入社会就业的分流状况:从事第一产业的毕业生数为25.45万人,占就业学生数的7.31%;从事第二产业的毕业生数为134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大学生就业市场调查报告

大学生就业市场调查报告

(一)当前形势与问题

根据国家劳动保障部的统计,2007年的就业状况很不理想。2007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495万,比2006年增加82万,同比增幅达19.9%。由于解决国有企业下岗失业人员历史遗留问题的任务仍然很重,新成长劳动力已进入高峰期,特别是高校毕业生近年增量多、压力大,整个就业市场需求岗位的总体状况相对趋紧。

2007年全国高校毕业生495万,比2006年增加82万人,2008年高校毕业生将达到559万,比2007年增加60多万,预计今后三年内还将以每年50万的速度增长。无疑,这对社会是一个巨大的冲击。可以说2008年及以后的就业还是任重道远啊。革命尚未成功,吾辈仍需努力。

2008年经济蓝皮书发布,认为,目前,我国劳动力市场上劳动力的供给依然大于需求,商业和服务业人员、生产运输设备操作工既是用人需求的主体,又是求职人员集中求聘的职位。目前,从文化程度上看,初中及以下,硕士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员求职难度要高于其他学历,这种状况在明年将持续。此外,明年我国高校

未完,继续阅读 >

第6篇:大学生就业市场调查报告

大学生就业市场调查报告

调查报告是对某一情况、某一事件“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分析研究,下面是关于大学生就业市场调查报告的内容,欢迎阅读!

我作为一名大学生,觉得“就业”这个词对于我们来说都是很敏感的,我们上大学无非是为了以后能找到一份自己比较满意的工作,但是现在摆在我们面前的却是我们有可能失业,这给很多大学生很大的打击,甚至有损我们读大学的积极性。记得我们社会问题研究老师对我们说过一句话,我印象很深,他是这样说的:“现在大学生就业难,难道真的是企业不需要大学生了吗?”是啊,难道真的不需要了大学生了吗?不是的,那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

从调查中显示了,首先大学生失业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结构性失业

由于学习的期间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化,毕业生的专业、知识、技能、区域分布等不适合经济结构变化的要求,毕业时不能适应就业市场需要而造成的不能顺利就业。

二、摩擦性失业

毕业生对于用人单位的发展空间、工资待遇、地理位置、工作环境等等有自己的期望,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学习成绩、专业技能、个

未完,继续阅读 >

第7篇:大学生就业市场调查报告

大学生就业市场调查报告(集锦15篇)由网友 “已暴富” 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大学生就业市场调查报告,一起来阅读吧,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篇1:大学生就业市场调查报告

大学生就业市场调查报告

我作为一名大学生,觉得“就业”这个词对于我们来说都是很敏感的,我们上大学无非是为了以后能找到一份自己比较满意的工作,但是现在摆在我们面前的却是我们有可能失业,这给很多大学生很大的打击,甚至有损我们读大学的积极性。记得我们社会问题研究老师对我们说过一句话,我印象很深,他是这样说的:“现在大学生就业难,难道真的是企业不需要大学生了吗?”是啊,难道真的不需要了大学生了吗?不是的,那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

从调查中显示了,首先大学生失业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结构性失业

由于学习的期间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化,毕业生的专业、知识、技能、区域分布等不适合经济结构变化的要求,毕业时不能适应就业市场需要而造成的不能顺利就业。

二、摩擦性失业

毕业生对于用人单位的发展空间、工资待遇、地理位置、工作环境等等有自己的期望,用人单位

未完,继续阅读 >

第8篇:机械专业大学生就业市场调查报告

机械专业大学生就业市场调查报告

机械学院 指导教师

摘要

近几年,随着大型工程的复苏,机械类人才需求也逐渐增大,具有开发能力的数控人才和机械设计制造与加工机械专业人才将成为各大企业争夺的目标,机械专业人才就业前景无限。

目前,不少对机械类专业包括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工业设计、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等专业前景存在着一定的误解,认为该类专业对口的工作看起来不“体面”,其实,他们都忽视了机械类机械专业所具备的广度适应性,比如在设备维护、数控维修、环保设备设计等领域的应用。同时,机械类机械专业还涉及不少交叉科,通过这些知识的积累,也为跨机械专业、跨行业就业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该类机械专业要求同学们具备敏锐的感受力和独特的创造力,富于想象力,并具备较强的动手能力。

从全国的方向上看,目前技术类人才需求呈上升态势,其中机械制造类的人才需求最为突出。数据统计:电力电子、机械加工、模具设计、机电一体化、数控机床操作等技术人才需求量比去年增加了6%。尤其是汽车专业的毕业生对市场来说是供不应求。

从地

未完,继续阅读 >

《旅游专业大学生就业市场调查报告.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旅游专业大学生就业市场调查报告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精品范文]相关推荐
[精品范文]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