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效率之我见教育论文

2023-12-06 07:12:49 精品范文 下载本文

第1篇: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效率之我见教育论文

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效率之我见教育论文

初中思想品德课既是中考科目,又是学校德育的主渠道。笔者结合自己的学习、思考和教学实践,就如何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效率,谈几点体会。

一新颖导课,激发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的兴趣

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也说过“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可见,学生只有对思想品德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能积极主动地去学习这门课,才会有较高的学习效率。

导课是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引起学生注意的第一步。如果上课伊始,学生就能专心听讲,那么他们才有可能连续认真地听下去,才能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否则,学习效果必然受到影响。因此,激发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兴趣的首要做法便是新颖导课。作为思品课教师,要发挥创造性,使导课新颖、别致、巧妙。我常用的导课方式有:通过讲述与本节课内容有关的故事、名言、俗语或学生身边的事例等导入新课;用国内外发生的一些重大新闻时政导入新课;根据教学内容设置学生感兴趣的问题,让学生回答,揭示课题,导入新课;还可以通过播放相关音乐、视频等情境渲染、学生模仿表演、设置悬念、游艺活动等方式导入新课。

二科学导学,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

对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江苏洋思中学的蔡林森校长曾做过一个形象的比喻:在课堂上,学生的学习好比是在驾驶汽车,而教师好比是“引桥”、“路标”,他的主要任务就是引导学生走上“高速公路”,不走“岔路”。新课程理念也强调,教师不能像以前那样只是“教教材”,而是要引导学生自己“学教材”,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由此可见,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的主要作用就是做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初中思想品德教材内容基本上都来源于学生生活,教材设计编排形式新颖、图文并茂、可读性强,非常适合初中学生自己探究学习。而且我们知道,由学生自己探究获得的知识既容易理解又记得牢固。所以,在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力求做到“凡是学生能自己解决的问题,决不代替;凡是学生能自己思考的问题,决不暗示;凡是学生自己已经会了的、学生自己能学会的和老师讲了学生也学不会的内容,坚决不讲”,把课堂的话语权还给学生,想方设法鼓励、引导学生自己去学习、思考、讨论和展示交流。

人们常说,提出一个好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有价值。

在思品课堂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自己设计问题,自己解答,以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自学的习惯。然后,教师要引导学生讨论展示交流学习成果,一则分享他人的学习成果,二则取长补短,促使自己再次探究学习,寻找出更准确的解决问题的方案。最后,对学生讨论之后仍难以解决的、没有弄懂的问题,教师要进行归纳整理,然后精讲。在精讲的过程中要注重对学生分析解答问题思路的点拨和方法、技巧的培训。同时教师还应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增强课堂教学的情趣与活力,激发学生勤思、善学、乐学的求知欲望,达到教得生动、学得主动的效果。

三当堂精练,增强学生应对思想品德考试的`能力

因为初中思想品德是中考科目,所以,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仅满足于学生会学和学会是不够的,还必须进行适当的巩固练习。根据艾宾浩斯遗忘规律,当堂进行一些典型习题的训练,对巩固知识和提高能力来说是很有必要的。一方面可以使学生牢固地掌握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做题能力和知识的运用能力,将课堂上所学知识通过练习得以提升、拓展;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很快知道自己哪些知识还没有掌握好,哪些知识还需要强化,哪个知识点经常会出现在哪种题型中,哪个知识点应该怎样运用等等。

在课堂练习时,教师要注重答题方法和技巧的训练,力求精练,深入浅出,举一反三,融会贯通。教师要针对教材的重点、难点和考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精心设计最具有典型性的练习。首先,练习题的选择要有代表性、针对性和层次性,还要适当迁移和延伸;其次,练习题的数量和难易程度要适中,少而精,以一当十;最后,做完练习题后教师要安排学生或本人及时进行评价和反馈。当堂精炼,既能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又能逐步培养和提高学生应对思想品德考试的能力。

四布置实践作业,提高学生品德

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最高目标是提升学生的品行素质,使学生健康成长,生活幸福有意义。而学生品德的提升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通过连续性、系统性的教学行为,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基于这一点,一节思品课的课尾不能戛然而止,而要有意识地向生活实践中延伸。《课程标准》也指出:“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生活实践的机会。”

作为思品课教师,要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通过布置实践作业,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引导学生学会生活,学会交往,学会做人,最终实现思想品德课教学的高级目标。在布置实践作业方面,我通常的做法是:让学生收看新闻联播、道德观察和今日说法等栏目;指定内容有针对性地阅读报纸杂志;选取学生关注的热点话题开展社会调查,观察思考体验生活;编排课本剧,再现生活,写小论文,感悟生活……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去体验、感悟和探寻,自觉生成正确的思想观念和良好的思想品德,培养和增强社会生活实践能力。

第2篇:如何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效率

如何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效率

摘 要:初中思想品德课肩负着对学生良好思想品德教育的任务,具有很强的时代性、思想性,而且也是理论性很强的学科,因此初中生学习起来普遍存在困难,初中的思想品德老师教起来普遍难教,而且教学效果不理想。在教学发展的新形势下,要想减轻学生负担,真正发展和落实素质教育,而且还要让学生的知识、觉悟与能力都有大的提高,那么探索如何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效率就显得非常迫切和重要。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教学效率

对初中生进行德育教育是初中思想品德课的重要教学任务和重要的教学阵地。在对初中思想品德课建设加强的基础上,改变教学观念、采用新的教学方法,在课堂有限的教学时间内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和思考德育问题,提高其德育素质,从而进行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有效教学,是创设高效初中思想品德课的关键所在。

一、研究《课程标准》,提高教学的针对性

初中思想品德课教材全国有很多的版本,但这些版本之间没有本质的差异,都是在体例一样的基础上对《课程标准》进行了解释。各年级的教学内容也都有相同的规定,即七年级以心理健康教育为主,八年级以法律常识教育为主,九年级以社会发展、基本国情和国策为主。可见,教材是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与考试的依据,教师只有认真研究透教材,才能更好地理解《课程标准》,才能更好地提高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效率,也才能更好地、有针对性地对初中生进行德育课的教学。教材的编写体例和呈现内容多种多样,但是教材已经成为教师学习《课程标准》的参考资料和课程资源,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的时候,必须先把课堂标准备好,只有备好了《课程标准》,才能从总体上把握教学的目标和任务,才能更好地运用教材实现教学目标和任务,从而提高思想品德课教学活动的针对性。

二、强调自主学习,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初中生的身心正处在快速发展的阶段,正处在参与社会公共活动的阶段,其人生观、价值观、德育观等也处在发展的关键阶段,即需要自身的亲自体验和独立思考来实现,更需要外力的正确有效的帮助和引导。这就需要在初中的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与思考,让他们积极地探索社会生活与自我成长的关系,而不能让学生死记硬背教材中的条条框框。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把书本上的知识和社会生活实践相结合,学生就能自觉地形成正确的德育观和提高自我教育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根据教学的需要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创设各种学生自主学习的形式,形成学生自主学习的课堂氛围,为学生发挥创新精神创造条件,从而使初中思想品德课堂的教学更开放、更富有生机与活力。

三、理论结合实际,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在教学中,要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围绕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社会生活的要求和规范提高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以上内容是新版《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中表述的,思想品德课是理论性非常强的学科,如果学生只是干干巴巴地背诵教材中条条框框,那么学生的学习兴趣会大大降低,为了提高教学的趣味性和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就需要思想品德老师能把理论知识和学生的社会生活实际结合起来进行教学。在教学中要善于利用新近发生的国际和国内的政治大事和教材内容结合,特别是那些学生感兴趣的热点问题,这样的教学形式学生愿意学,老师教起来也不费劲,从而帮助学生从抽象的理论学习转变成了直观、高效的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有效地提高了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有效性。

四、采用多媒体教学,提高教学的效率

在传统的教学中,更多地采用的是“粉笔加黑板”的教学形式,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是被动地接受,是“填鸭式”的教学,学生的学习缺乏感性的认知和理性的理解。如果在教学中能正确地运用新的教学技术和采用新的教学手段,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身临其境中的教学环境中进行学习,那么学生就能更加直观、更加形象地进行学习。例如在教授“忠实履行义务”这课时,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大家都熟悉的《说句心里话》这首歌,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下子就会被调动起来,看着动人的画面,听着优美的歌曲,学生如身临其境。

五、开展实践活动,巩固教学的效果

学到的只是理论知识,为了更好地巩固学习效果,就必须让学生进行实践活动,让他们在实践活动中,更好地掌握学到的知识,做到知行统一、知行合一。对于开展实践活动有多种多样的形式,比如有社会调查、参观活动、主题班会设计、教育宣传策划、主题行动等,通过实践,学生能在具体活动中提升思想品德,自觉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于主题活动我们可以开展以“感恩行动”为主题的活动,在母亲节、父亲节、教师节等节日里,开展各种各样的感恩活动,活动后让学生写出书面的心得,对于写得好的事迹要在黑板报中、校报中、班课上进行广泛宣传和表扬,通过进行感恩教育能引导学生反思、体会和感受父母师长之恩,表达感恩之情,思索报恩之举,从而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开展报恩之行,那么我们的德育教育就是成功的,从而可以达到思想品德教育的最重要目标也是最终极目标。

总之,要想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效果,就需要老师多研究《课程标准》,多把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多开展实践活动,另外还要转变教学理论,采用新的教学形式和新的教学手段,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改进,在改进中不断地学习新的知识和新的理念,那么提高我们的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效率就会真正实现。

参考文献:

1.张守兰.怎样提高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效率[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21).2.潘云.浅议如何提高中学思想政治课课堂效率[J].考试:教研版,2012(12).3.张春阳.浅谈如何提高政治课堂效率[J].新课程:中学,2010(09).(作者单位:河南省柘城县陈青集镇中学)

第3篇: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论文

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论文

巧用心理效应,进行有效提问

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有效的课堂提问不仅能调节教学进程,缓解课堂气氛,更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达到更好的教育教学效果。因此必须要对课堂提问进行精心设计。而在创设问题情境、进行课堂提问的过程中,如果能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巧用生活中常见的心理效应,将会达到出人意料的效果。

一、提问有“法”——利用鸡尾酒会效应

生活中经常有这样的经历:在人声嘈杂的联欢会上,如果哪个角落突然传来你的名字,你马上就会警觉起来,有时候你还能听到某个熟人似乎也来到晚会了,你的耳朵似乎能过滤声音,总是能听到自己感兴趣的东西,这种现象被称为鸡尾酒会效应。这种在生活中经常出现的鸡尾酒会效应,在课堂提问中同样也非常重要,它提醒教师在课堂上应该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和方式使自己提出的问题成为学生的注意中心,而不是成为学生交头接耳时的注意背景。这就要求教师要精心创设问题情境,讲究提问方式,做到提问有“法”。

精心创设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情境。上课伊始,学生的注意力往往还处于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论文

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论文((共15篇))由网友 “波塞咚咚锵” 投稿提供,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过的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论文,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篇1: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论文

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论文

巧用心理效应,进行有效提问

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有效的课堂提问不仅能调节教学进程,缓解课堂气氛,更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达到更好的教育教学效果。因此必须要对课堂提问进行精心设计。而在创设问题情境、进行课堂提问的过程中,如果能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巧用生活中常见的心理效应,将会达到出人意料的效果。

一、提问有“法”——利用鸡尾酒会效应

生活中经常有这样的经历:在人声嘈杂的联欢会上,如果哪个角落突然传来你的名字,你马上就会警觉起来,有时候你还能听到某个熟人似乎也来到晚会了,你的耳朵似乎能过滤声音,总是能听到自己感兴趣的东西,这种现象被称为鸡尾酒会效应。这种在生活中经常出现的鸡尾酒会效应,在课堂提问中同样也非常重要,它提醒教师在课堂上应该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和方式使自己提出的问题成为学生的注意中心

未完,继续阅读 >

《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效率之我见教育论文.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效率之我见教育论文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精品范文]相关推荐
[精品范文]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