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八年级语文下册月考试题及答案
第1篇:初中八年级语文下册月考试题及答案
初中八年级语文下册月考试题及答案
一.基础知识与运用(15分)
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有误的一组是( )(2分)
A.昳丽yì 诣王yì 纳谏jiàn 溽暑rù
B.提防dī 亵玩xiè 群葩pā 芙蕖qú
C.袅娜niǎo 睥睨bì 紫绡 qiāo 红缯zēng
D.渊薮sǒu 菡萏dàn 匹俦chóu 醴酪lào
2.下列词语中有四个错别字,找出来并写出正确的字来。(2分)
因陋就简 门廷若市 纵横驰骋 煞费心机
草菅人命 脍炙人口 接踵而至 事与愿为
挥汗成雨 南辕北辙 风姿淖约 虎视眈眈
吒咤风云 婉言谢绝 洋洋大观 一鼓作气
3.下面加点词语解释欠妥的一组是( )(2分)
A.小惠未遍,民弗从也。 (遍:遍及。)
B.植数茎我以塞责,又时病其漏。 (病:因……烦恼,苦恼。)
C.吾与徐公孰美? (孰:谁)
D.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牺牲:死亡。)
4.下列语句判断正确的一组是( )(2分)
A.《爱莲说》的作家是宋朝理学家朱熹。
B.《与朱元思书》的作者是南朝作家吴均。
C.《邹忌讽齐王谏》选自传记体史书《战国策》。
D.《曹刿论战》选自国别体史书《左传》。
5. 下面对句子的停顿,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B今齐地/方千里
C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D其实/味/不同
6、写出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
①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 ( )
②瓤肉莹白如冰雪,浆液甘酸如醴酪。 ( )
③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有求于臣. ( )
④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 )
7、填入下句空缺处的语句,最连贯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
说出承诺并不难,有时只是轻轻的一句话, ,有时只是一次默默的握手。但做出承诺的决定却是不易,因为轻轻一句话,那是用信誉凝成的铮铮誓言; ,
;默默一次握手,那是用人格定下的切切保证。负起承诺,就负起了不变的真情,就负起了不悔的初衷。
A.有时只是微微的一个点头 一个微微点头
那是把堂堂契约用良心书写
B.有时只是微微的一个点头 微微一个点头
那是用良心书写的堂堂契约
C.有时只是悄悄的一个眼神 悄悄一个眼神
那是被灵犀浸透的会心眼神
D.有时只是悄悄的一个眼神 一个悄悄眼神
那是眼神浸透了的会心灵犀
二.语言的理解与运用。(8分)
1.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2分)
一位作曲家带着自己创作的曲子向一位著名的音乐大师讨教。在听演奏的过程中,这位大师不断的脱帽。演奏完毕,作曲家连忙问道:“大师,是不是屋里太热?”大师说:“不热。我有碰到熟人就脱帽的习惯。在阁下的曲子中我碰到那么多熟人,不得不连连脱帽。”
这位大师答话的意思是
2、仿照例句的句式,在下面横线上补写相应的内容(2分)
如果你是鱼儿,那快乐就是一汪清凉清凉的水;如果你是小草,
那快乐就是一束温暖明媚的阳光;如果你是___________ __,那快乐就是 ___________________ , 如果你是_____________,那快乐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 _。
3、读下面三则材料,从中你有什么发现?请写出你探究的结果(4分)
①日本动画片《狐狸的故事》里有组耐人寻味的镜头:狐狸父母将断奶不久的小狐狸赶出了温暖舒适的洞穴。惊慌失措的小狐狸恋着父母使劲地要往回跑,但饱经沧桑的老狐狸却无情地厮打驱赶着,不让其回“安乐窝”。如此一而再,再而三,小狐狸最终无可奈何地走向了潜伏着危险,却又能任其施展才华的大千世界。
②邹韬奋在《我的母亲》中写到:“她的饮泣吞声,为的是爱她的儿子;勉强硬着头皮说声“打得好”,为的是希望她的儿子上进。”
③现在社会上有许多父母把孩子当成是宝贝,在孩子的生活中只充当保姆的角色,后来小孩到了大学还不会剥鸡蛋壳;而有的家长太溺爱自己的小孩,任由他们胡作非为,结果使孩子走上了犯罪道路。
探究的结果:
三、古诗文默写:(7分)
①《爱莲说》中比喻君子不同流合污的语句是 ,
②夫大国,难测焉, 。 ,
,故逐之。
③春色三分, , 。
细看来, , 。
④杨万里描写夏荷美丽壮观的名句是 , 。
⑤若离本枝, , ,
四五日外,色香味俱去矣。
⑥ ,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 。
⑦是芙蕖者, ,
。有五谷之实而不有其名,兼百花之长而各去其短,种植之利有大于此乎?
四.现代文阅读(10分)
长 在 岩 石 下 面 的 小 花
马付才
①初二那年,我从家中那台十四英寸的黑白电视机中,看到了一幢幢高耸的大楼直插云霄,一座座盘旋的'立交桥雄伟壮观,一辆接一辆的小汽车井然有序的穿梭不停,大街上的霓虹灯闪着诱人的光彩,商场里琳琅满目的商品让人眼花缭乱。
②我目瞪口呆,原来城市是这样的美好啊!
③年少的我由此陷入了深深的忧伤,
④第二天,我质问父亲:“你怎么不是城里人呢?” 我想,父亲如果是城里人该有多好,那我也就是城里人了。
⑤暑假,几名城里的大学生到我们这座大山里写生,他们背着画夹,戴着大阳帽,洋气十足。其中有一个叫黄春草的女孩儿,就借住在我家。
⑥有一天早上,为了画日出,天刚蒙蒙亮她就起床了。我缠着要看她画画,就和她一起去了。我们一起登上了山顶,大阳升起来了,红彤彤的,将云彩映照得格外艳丽。黄春草支起画夹,神情专注地画着。等她画完画,我们就坐在一块石头上聊天。我说:“我真羡慕你,生活在大城市里,享受着富足的生活和良好的教育,像我这样活着实在没有一点儿意思。”可她却说:“不要把别人的生活想得太美好,小小年纪不要如此多愁善感。我给你讲一个故事吧。”
⑦于是她讲道:“在一座大山深处,有一个小女孩儿,十岁那年,母亲病逝;十二岁那年,父亲抬木头时被砸伤,从此干不了体力活儿。她每天背着个破布包,跑步去六公里外的学校上学。放学后,她还得割猪草,像男人一样在腰上缠根绳子,下到悬崖下面挖药材,挣点找补贴家用和交学杂费。后来她考上了大学,她一共贷了八千多元的助学贷款……”
⑧我想不到这个世界上还有比我更不幸的人,我以为她在给我编故事,黄春草却说这个女孩儿就是她。
⑨我惊讶地看着黄春草,她的脸上非常平静。我想,比起黄春草,我幸运得多了,最起码,我还有爱我的爸爸和妈妈。
⑩黄春苹的手指向远处,顺着她手指的方向,我惊讶地发现,一朵不知名的小花竟然生长在一块伸出的岩石下面。那块岩石像伸出的房檐一样,严严实实地遮挡住了阳光,但是小花竟然绽放了。她说:“阳光虽然没能直接照射到小花身上,但小花心里已感受到了阳光的存在,哪怕是一点点余光。”
⑾是呀,我们不能选择自己出生的时间和地点,但我们可以选择顽强,在艰苦的环境中一样能够茁壮成长,就像那朵长在岩石下面的小花。
1.本文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2分)
2.联系上下文,谈谈你对下列句中加点词浯的理解,(2分)
(1)第二天,我质问父亲:“你怎么不是城里人呢?”
⑵一朵不知名的小花竟然生长在一块伸出的岩石F面……但是小花竟然绽放了。
3.第⑥段中画线的句子是景物描写,请联系上下文,分析这个句子的作用。(2分)
4.请谈淡你对第⑩段“阳光虽然没能直接照射到小花身上,但小花心里已感受到了阳光的存在,哪怕是一点点余光”这句话的理解。 (2分)
5.试分析文章标题“长在岩石下面的小花”的作用。(2分)
五、文言文阅读(共14分)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2分)
(1)臣之妻私臣 ( )
(2)皆以美于徐公 ( )
(3)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 )
(4)时时而间进 ( )
2.汉语中有许多成语来源于古代典籍,至今仍有鲜活的生命力。上文第二段就有一个这样的成语,它是 ,意思是: 。(2分)
3.文中邹忌先以切身经历设喻,再将家事与国事进行比较,最后得出“ “的结论,使得齐王心悦诚服地采纳了他的谏言。这以后齐王广开言路,修明政治,取得了“
”的成效。(2分)
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6分)
①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②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③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5、邹忌劝齐王取得成功,他的劝说方式对我们今天的语言交际有什么启示?(2分)
六、古诗词赏析|:(6分)
苏幕遮
燎沉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1、本文的作者是 ,他是 (朝代)词人。(1分)
2、本文题材上属于 ,“苏幕遮”是它的 。(1分)
3、本文上片写了 ,下片抒发了
作者 的感情。(2分)
4、赏析“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一句的妙处。(2分)
七.作文(40分)
在我们生活中,令我们感动的事例很多很多。有时是一种声音,有时是一种色彩,有时是一种状态,有时是一种场景……
生活中你一定经历、体验过许多令你感动的事情,尤其是今年5月12日发生在四川汶川的大地震更是让我们百感交集。请以“感动”为话题写一篇作文。可以叙述经历,抒发感受;可以发表议论,评述世态等。
要求:1. 立意自定 2.文体自选。3.题目自拟。4.不少于600字。
答案:一、1、C 睥睨nì 2、庭 违 绰 叱 3、D 4B 5B
6、拟人、比喻、排比、对偶 7、B
二、三、略
四、1.“我”生活在大山里,羡慕城里人的生活.听了黄春草在逆境中奋斗的经历后,认识到了只有选择顽强.才能茁壮成长。
2.(1)“质问”:表达“我”对父亲的不满,把自己不能过上城市富足生活的责任归结到父亲身上。(意合即可)
(2)第—个“竟然”强调小花恶劣的生长环境;第二个“竟然”突出了小花顽强的生命力;
3.烘托了“我”对黄春草的美好生活的羡慕之情(或“向往之情”)。
4.“阳光”暗喻了美好生活(“阳光虽然没有照到小花身上”是指还没有过上美好生活,但“小花心里已感受到了阳光的存在”是指看到了美好生活的存在)。这句话告诉我们看到了美好生活,就有了希望和梦想,就要去追求奋斗。
5.形象点明了文章的工旨,暗喻了在逆境中顽强奋斗的人(或者“黄春草”)
五、1.(1)偏爱(2)比(3)指责(4)间或,偶然
2.门庭若市
3.王之蔽甚矣 战胜于朝廷(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4、略
5.示例1:尊重被劝说者,委婉劝说,这样才能使对方愉快地接受意见。
示例2:因身边小事设喻说服别人,由己及人,以小见大,既让人感到亲切,又能将道理说得浅显易懂,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六、1、周邦彦 宋 2、词 词牌 3、清晨雨后荷塘美景 思念家乡怀念亲人
4“宿雨初收,晓风吹过水面,在初日照耀下,圆润的荷叶,绿净如拭,亭亭玉立的荷花,随风一一颤动起来。只一个‘举’字 ,作者便以清新之笔,刻画出荷花的动态可掬”。
第2篇:初中八年级语文下册月考试题及答案
初中八年级语文下册月考试题及答案(精选11篇)由网友“菠蘿吃蘿蔔”投稿提供,这里小编给大家推荐一些初中八年级语文下册月考试题及答案,方便大家学习。这里给大家推荐分享一些初中八年级语文下册月考试题及答案,供大家参考。
篇1:初中八年级语文下册月考试题及答案
初中八年级语文下册月考试题及答案
一.基础知识与运用(15分)
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有误的一组是( )(2分)
A.昳丽yì 诣王yì 纳谏jiàn 溽暑rù
B.提防dī 亵玩xiè 群葩pā 芙蕖qú
C.袅娜niǎo 睥睨bì 紫绡 qiāo 红缯zēng
D.渊薮sǒu 菡萏dàn 匹俦chóu 醴酪lào
2.下列词语中有四个错别字,找出来并写出正确的字来。(2分)
因陋就简 门廷若市 纵横驰骋 煞费心机
草菅人命 脍炙人口 接踵而至 事与愿为
挥汗成雨 南辕北辙 风姿淖约 虎视眈眈
吒咤风云 婉言谢绝 洋洋大观 一鼓作气
3.下面加点词语解释欠妥的一组是( )(2分)
A.小惠未遍,民弗从也。 (遍:遍及。)
B.植数茎我以塞责,又时病其漏。 (病:因……烦恼,苦恼。)
C.吾与徐公孰美? (孰:谁)
D.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牺牲:死亡。)
4.下列语句判断正确的一组是( )(2分)
A.《爱莲说》的作家是宋朝理学家朱熹。
B.《与朱元思书》的作者是南朝作家吴均。
C.《邹忌讽齐王谏》选自传记体史书《战国策》。
D.《曹刿论战》选自国别体史书《左传》。
5. 下面对句子的停顿,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B今齐地/方千里
C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D其实/味/不同
6、写出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
①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 ( )
②瓤肉莹白如冰雪,浆液甘酸如醴酪。 ( )
③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有求于臣. ( )
④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 )
7、填入下句空缺处的语句,最连贯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
说出承诺并不难,有时只是轻轻的一句话, ,有时只是一次默默的握手。但做出承诺的决定却是不易,因为轻轻一句话,那是用信誉凝成的铮铮誓言; ,
;默默一次握手,那是用人格定下的切切保证。负起承诺,就负起了不变的真情,就负起了不悔的初衷。
A.有时只是微微的一个点头 一个微微点头
那是把堂堂契约用良心书写
B.有时只是微微的一个点头 微微一个点头
那是用良心书写的堂堂契约
C.有时只是悄悄的一个眼神 悄悄一个眼神
那是被灵犀浸透的会心眼神
D.有时只是悄悄的一个眼神 一个悄悄眼神
那是眼神浸透了的会心灵犀
二.语言的理解与运用。(8分)
1.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2分)
一位作曲家带着自己创作的曲子向一位著名的音乐大师讨教。在听演奏的过程中,这位大师不断的脱帽。演奏完毕,作曲家连忙问道:“大师,是不是屋里太热?”大师说:“不热。我有碰到熟人就脱帽的习惯。在阁下的曲子中我碰到那么多熟人,不得不连连脱帽。”
这位大师答话的.意思是
2、仿照例句的句式,在下面横线上补写相应的内容(2分)
如果你是鱼儿,那快乐就是一汪清凉清凉的水;如果你是小草,
那快乐就是一束温暖明媚的阳光;如果你是___________ __,那快乐就是 ___________________ , 如果你是_____________,那快乐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 _。
3、读下面三则材料,从中你有什么发现?请写出你探究的结果(4分)
①日本动画片《狐狸的故事》里有组耐人寻味的镜头:狐狸父母将断奶不久的小狐狸赶出了温暖舒适的洞穴。惊慌失措的小狐狸恋着父母使劲地要往回跑,但饱经沧桑的老狐狸却无情地厮打驱赶着,不让其回“安乐窝”。如此一而再,再而三,小狐狸最终无可奈何地走向了潜伏着危险,却又能任其施展才华的大千世界。
②邹韬奋在《我的母亲》中写到:“她的饮泣吞声,为的是爱她的儿子;勉强硬着头皮说声“打得好”,为的是希望她的儿子上进。”
③现在社会上有许多父母把孩子当成是宝贝,在孩子的生活中只充当保姆的角色,后来小孩到了大学还不会剥鸡蛋壳;而有的家长太溺爱自己的小孩,任由他们胡作非为,结果使孩子走上了犯罪道路。
探究的结果:
三、古诗文默写:(7分)
①《爱莲说》中比喻君子不同流合污的语句是 ,
②夫大国,难测焉, 。 ,
,故逐之。
③春色三分, , 。
细看来, , 。
④杨万里描写夏荷美丽壮观的名句是 , 。
⑤若离本枝, , ,
四五日外,色香味俱去矣。
⑥ ,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 。
⑦是芙蕖者, ,
。有五谷之实而不有其名,兼百花之长而各去其短,种植之利有大于此乎?
四.现代文阅读(10分)
长 在 岩 石 下 面 的 小 花
马付才
①初二那年,我从家中那台十四英寸的黑白电视机中,看到了一幢幢高耸的大楼直插云霄,一座座盘旋的立交桥雄伟壮观,一辆接一辆的小汽车井然有序的穿梭不停,大街上的霓虹灯闪着诱人的光彩,商场里琳琅满目的商品让人眼花缭乱。
②我目瞪口呆,原来城市是这样的美好啊!
③年少的我由此陷入了深深的忧伤,
④第二天,我质问父亲:“你怎么不是城里人呢?” 我想,父亲如果是城里人该有多好,那我也就是城里人了。
⑤暑假,几名城里的大学生到我们这座大山里写生,他们背着画夹,戴着大阳帽,洋气十足。其中有一个叫黄春草的女孩儿,就借住在我家。
⑥有一天早上,为了画日出,天刚蒙蒙亮她就起床了。我缠着要看她画画,就和她一起去了。我们一起登上了山顶,大阳升起来了,红彤彤的,将云彩映照得格外艳丽。黄春草支起画夹,神情专注地画着。等她画完画,我们就坐在一块石头上聊天。我说:“我真羡慕你,生活在大城市里,享受着富足的生活和良好的教育,像我这样活着实在没有一点儿意思。”可她却说:“不要把别人的生活想得太美好,小小年纪不要如此多愁善感。我给你讲一个故事吧。”
⑦于是她讲道:“在一座大山深处,有一个小女孩儿,十岁那年,母亲病逝;十二岁那年,父亲抬木头时被砸伤,从此干不了体力活儿。她每天背着个破布包,跑步去六公里外的学校上学。放学后,她还得割猪草,像男人一样在腰上缠根绳子,下到悬崖下面挖药材,挣点找补贴家用和交学杂费。后来她考上了大学,她一共贷了八千多元的助学贷款……”
⑧我想不到这个世界上还有比我更不幸的人,我以为她在给我编故事,黄春草却说这个女孩儿就是她。
⑨我惊讶地看着黄春草,她的脸上非常平静。我想,比起黄春草,我幸运得多了,最起码,我还有爱我的爸爸和妈妈。
⑩黄春苹的手指向远处,顺着她手指的方向,我惊讶地发现,一朵不知名的小花竟然生长在一块伸出的岩石下面。那块岩石像伸出的房檐一样,严严实实地遮挡住了阳光,但是小花竟然绽放了。她说:“阳光虽然没能直接照射到小花身上,但小花心里已感受到了阳光的存在,哪怕是一点点余光。”
⑾是呀,我们不能选择自己出生的时间和地点,但我们可以选择顽强,在艰苦的环境中一样能够茁壮成长,就像那朵长在岩石下面的小花。
1.本文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2分)
2.联系上下文,谈谈你对下列句中加点词浯的理解,(2分)
(1)第二天,我质问父亲:“你怎么不是城里人呢?”
⑵一朵不知名的小花竟然生长在一块伸出的岩石F面……但是小花竟然绽放了。
3.第⑥段中画线的句子是景物描写,请联系上下文,分析这个句子的作用。(2分)
4.请谈淡你对第⑩段“阳光虽然没能直接照射到小花身上,但小花心里已感受到了阳光的存在,哪怕是一点点余光”这句话的理解。 (2分)
5.试分析文章标题“长在岩石下面的小花”的作用。(2分)
五、文言文阅读(共14分)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2分)
(1)臣之妻私臣 ( )
(2)皆以美于徐公 ( )
(3)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 )
(4)时时而间进 ( )
2.汉语中有许多成语来源于古代典籍,至今仍有鲜活的生命力。上文第二段就有一个这样的成语,它是 ,意思是: 。(2分)
3.文中邹忌先以切身经历设喻,再将家事与国事进行比较,最后得出“ “的结论,使得齐王心悦诚服地采纳了他的谏言。这以后齐王广开言路,修明政治,取得了“
”的成效。(2分)
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6分)
①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②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③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5、邹忌劝齐王取得成功,他的劝说方式对我们今天的语言交际有什么启示?(2分)
六、古诗词赏析|:(6分)
苏幕遮
燎沉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1、本文的作者是 ,他是 (朝代)词人。(1分)
2、本文题材上属于 ,“苏幕遮”是它的 。(1分)
3、本文上片写了 ,下片抒发了
作者 的感情。(2分)
4、赏析“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一句的妙处。(2分)
七.作文(40分)
在我们生活中,令我们感动的事例很多很多。有时是一种声音,有时是一种色彩,有时是一种状态,有时是一种场景……
生活中你一定经历、体验过许多令你感动的事情,尤其是今年5月12日发生在四川汶川的大地震更是让我们百感交集。请以“感动”为话题写一篇作文。可以叙述经历,抒发感受;可以发表议论,评述世态等。
要求:1. 立意自定 2.文体自选。3.题目自拟。4.不少于600字。
答案:一、1、C 睥睨nì 2、庭 违 绰 叱 3、D 4B 5B
6、拟人、比喻、排比、对偶 7、B
二、三、略
四、1.“我”生活在大山里,羡慕城里人的生活.听了黄春草在逆境中奋斗的经历后,认识到了只有选择顽强.才能茁壮成长。
2.(1)“质问”:表达“我”对父亲的不满,把自己不能过上城市富足生活的责任归结到父亲身上。(意合即可)
(2)第—个“竟然”强调小花恶劣的生长环境;第二个“竟然”突出了小花顽强的生命力;
3.烘托了“我”对黄春草的美好生活的羡慕之情(或“向往之情”)。
4.“阳光”暗喻了美好生活(“阳光虽然没有照到小花身上”是指还没有过上美好生活,但“小花心里已感受到了阳光的存在”是指看到了美好生活的存在)。这句话告诉我们看到了美好生活,就有了希望和梦想,就要去追求奋斗。
5.形象点明了文章的工旨,暗喻了在逆境中顽强奋斗的人(或者“黄春草”)
五、1.(1)偏爱(2)比(3)指责(4)间或,偶然
2.门庭若市
3.王之蔽甚矣 战胜于朝廷(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4、略
5.示例1:尊重被劝说者,委婉劝说,这样才能使对方愉快地接受意见。
示例2:因身边小事设喻说服别人,由己及人,以小见大,既让人感到亲切,又能将道理说得浅显易懂,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六、1、周邦彦 宋 2、词 词牌 3、清晨雨后荷塘美景 思念家乡怀念亲人
4“宿雨初收,晓风吹过水面,在初日照耀下,圆润的荷叶,绿净如拭,亭亭玉立的荷花,随风一一颤动起来。只一个‘举’字 ,作者便以清新之笔,刻画出荷花的动态可掬”。
篇2:八年级语文下册月考试题
八年级语文下册月考试题
一、 根据拼音写汉字:( 3分 )
kān察 ( ) qiān吝( ) bān奖( )
轩miǎo( ) 锈shí ( ) 晦 sè( )
hàn卫 ( ) qián诚( ) 氤yùn( )
二、给下列加点字注意:( 3分 )
紫霭( ) 解剖( ) 湍急 ( )
畸形( ) 孪生( ) 勒紧 ( )
朝觐( ) 泪腺( ) 耸立 ( )
三、改正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2分 )
A、青卷皇灯 煞费心机 地老天荒 扬长避短 ( )
B、拾级而登 受益非浅 一目了然 婉言谢绝 ( )
C、鼎足而立 一苇可航 高风俊骨 叹为观止 ( )
D、扑溯迷离 乐此不疲 张牙舞爪 海市蜃楼 ( )
四、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欠妥的一组是( )(2分)
A.许多正直的美国科学家也无端地受到迫害.(无端:---------没有来由,无缘无故.)
B.曾令世人惊奇而叹为观止的古都业已消失.(叹为观止--------因不能观看而感叹.)
C.、因此这个理由本身是不合伦理的.(伦理-----------指人与人相处的各种道德准则.)
D.只要你能够独具只眼就全能得到旁人没有的收获和成功.
(独具只眼----------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东西, 形容眼光敏锐,见解高超.)
五、写出下列句子的表达方式:( 记叙、议论、抒情、描写、说明 )(2分)
1、人类的手指十分灵敏,可以感觉到振幅只有0.00002毫米的震动。( )
2、暗淡的灯光下,陡立的木梯依然昏暗。( )
3、但钱老本人却心境平和,把金钱、地位看得比清水还淡。( )
4、这是何等高尚的人格,何等高洁的志趣啊!( )
六、写出下列句子所使用的说明方法。( 2分 )
1、世界上的左撇子占总人口的10%。 ( )
2、与类人猿相比,人类的大拇指相对来说是最为宽大的。( )
3、在科学的领域里,数字成了一种攻击别人捍卫自己的武器。( )
4、一个简单的动作,例如端起一杯牛奶送到嘴边,会使大脑皮层出现特别的兴奋。( )
七、指出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 2分 )
1、我们生存的空间将成为名副其实的垃圾场。( )
2、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
3、一声感叹,使人谁能深深体味?( )
4、在人菌大战中,细菌有自己的生存策略-----寄生( )
八、下面文学常识对应全部正确的是:( ) ( 2分 )
A.《与朱元思书》----吴均-----北魏
B《三峡》---------郦道元-----南朝
C.《过故人庄》----孟浩然-----唐朝
D.《独坐敬亭山》----杜甫-----唐朝
九、古诗词理解默写:(8分)
1、杜甫《望岳》一诗中描写泰山神奇秀美、雄伟高峻的句子 是 是 , .。体现作者壮志凌云的
豪情,包含人生哲理的句子是 , .。
2、贾岛和韩愈曾经有一段以文会友的佳话,推敲的典故来源于: , 。
3、辛弃疾《遣兴》中翻用孟子的尽信书不如无书的句子是: , 。
4、《过故人庄》的写景名句是 , 。
5、韦应物《滁州西涧》以飞转流动之势,衬托闲淡宁静之景的名句是 , 。
6、这样布置后,它打开了它的云库,拨给这区域的,有倏来倏去的云, , ,雪浪滚滚的云海。
7、我想白帝城本来就熔铸着两种声音、两种神貌:李白与刘备,-------貌: , ,对自然美的朝觐与对山河主宰权的`争逐。
十、综合拓展:(4分)
1、根据下面语言材料,运用对偶知识对出下联。(2分)
春天时,湖水涨满,湖天一色,船行湖中,如行天上;秋日里,山色斑斓,山景如画,人游山中,如行画中。
上联是:春 水 船 如 天 上 坐,
下联为: 。
2、仿写句子:(2分)
诚信好象那黑夜中的明灯,失去它你将寸步难行;
诚信好象 , ;
诚信好象 , ;
诚信好象那夏日的微风,失去它你将难当酷暑。
阅读理解 (30分) (一). (11分)
一个旅游观光者,其实永远是健忘者。每到一处景观,他会惊奇,会兴奋,但一转眼,这些惊奇和兴奋,又会被新的景观引起的惊奇和兴奋所取代。他们眼中的古塔也好,古刹也好,充其量不过是形状有差异、年代有远近的建筑。
对梁思成这样的人却不然。古建筑在他眼中,永远是有生命的物体。一砖一瓦,一根立柱,一处斗拱,一幅雕像,都是活生生的存在。当他攀登木塔时,当他考察一座座石桥时,当他观看北京城墙时,他决不是一个冷静的旁观者,而是将自己的全部生命,与他所接触的对象融为一体了。
我很欣赏一位英国建筑历史学家关于建筑的议论。在他看来,当一个穴居人为了更舒服在洞口挂上几张皮子的时候,或当牧民用根柱子支起兽皮搭帐篷的时候,建筑并没有开始。只有当人类将自己与他的建筑视为一体和引以自豪时,并且比单纯的需要更进一步--他开始关心他的建筑外观之时,建筑才真正开始。这位建筑历史学家甚至认为,在建筑史中,应该排除那些仅仅是房子的房子,并且明确在房子与建筑之间必须有区别。
建筑是一种艺术,因而它在某些方面是人类或建造者的表现。这位英国学者说。
梁思成恰恰在这方面拥有了建筑的灵魂。他以做学问起步,从枯燥的架构分析、材料分析、形状勾勒等等专业常识,走进了包容历史与现实的人类精神。这样,他对建筑历史的描述,已不能仅仅视为单一的学问。只有他真正了解那些古建筑的价值,因为他把它们和创造它们的人的精神视为一体。
1、文章中,作者说,梁思成拥有了建筑的灵魂,结合所选文字,请你谈谈这个建筑灵魂的具体内涵是什么?(2分)
2、请结合课文内容,举例谈谈你对房子与建筑的区别的理解。(2分)
3、对梁思成这样的人却不然中的然什么意思?指代什么内容?(2分)
4文中引用一位英国建筑历史学家关于建筑的议论,有什么作用(2分)?
5、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城乡建设的步伐大大加快,大拆大建,许多文化古迹顷刻间荡然无存,请你结合课文,谈谈这种建筑灵魂是否还适宜于二十一世纪?(3分)
阅读理解 (二) 阅读甲、乙两篇文言文,并做题(15分)
【甲】《三峡》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乙】《与朱元思书》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解释下列加点词(2分)
A.良多趣味( ) B. 不以疾也( )
C. 风烟俱净( ) D、一百许里( )
2、甲文总写富春江山水的特点是什么?乙文总写三峡的特点是什么?(2分)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
(1)、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4 、下面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游鱼细石,直视无碍。通过游鱼细石写出水的清澈。
B.悬泉瀑布,飞漱其间。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句式整齐,富有韵律。
C.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运用拟声叠词,构成一幅音韵和谐的画面。
D.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侧面烘托了山的高耸。
5、甲乙两文在写景方面有什么相同之处?试举例说明。(3分)
6、看到富春江的奇山异水,吴均发出了怎样的感慨?你怎么理解他这种感慨?(2分)
(三)《饮酒》赏析(4分)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本诗作者是 时期田园诗人 。(1分)
2、诗中描写傍晚时分优美景色的句子是: , 。(1分)
3、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态和情趣?(2)
篇3:八年级英语下册月考试题及答案
一 词汇
A根据首字母或中文提示完成单词
1. Many people d ________(捐赠)lots of money to the children in poor areas.
2. You can support our work by making a _________ (捐赠) .
3. Our charity show was a s_________ and we had a lot of support from local government
4. It was exciting to be the _________(主持) of the show.
5.The c________ rose, the host came on the stage with a microphone in her hand.
6. There are many ______________ (advertise) in today’s newspapers .
B 用括号内所给词的正确形式填空
1. Most (busy) letters are written in English.
2. Project hope is an (organize) that helps children go to school.
3. He is not a teacher any __________(many).
4. I _________(try) to help you organize your show if I have time.
5. I don’t know what made him laugh so___________(excite)?
6. At the end of the show, we clapped and shouted with _________ (excite).
7. English is ________ (wide) used in many kinds of fields .
二 单项选择(16)
( )1.This book Lucy’s. Look ! Her name is on the book.
A.must be B.may be C.can’t be D.mustn’t be
( )2.It was that she went out for a swim.
A.so a fine weather
B.such a fine weather C.so fine weather
D.such fine weather
( )3.There was an important meeting last night. Mr. Smith to it.
A.was invited B.invited C.is invited D.invites
( )4.The dinner didn’t start all the friends arrived.
A.when B.while C.until D.whether
( )5. I think necessary to protect wild lives
A.this B.that C.it D.you are
( )6.They wanted to raise money help poor people .
A.to B.for C.at D.with
( ) 7. He seems ________ today because he has passed the exam.
A .to happy B. be unhappy C. happy D. happily
( ) 8. My teacher is _______ documents(文件) to each member.
A. giving up B. giving in C. giving out D. giving off
( ) 9 The meeting will __________ at 8 o’clock.
A. hold B. holding C. held D. be held
( ) 10. The money you donated _________help people in need.
A. is used to B. used to C. use to D. be use to
( ) 11. -How often _____ your school sports meeting ?
-Once a year .
A. does , hold B. was , held C. is , held D. is , taken place
( ) 12. English is widely used _____ travellers all over the world .
A. to B. for C. by D. as
( ) 13. Our classroom must _______ clean every day .
A. keep B. be kept C. to be kept D. to keep
( ) 14. A beautiful picture ______ the students in class 7.
A. were shown B. was shown C. were shown to D. was shown to
( ) 15. He’s never been late for class , _______ he ?
A. is B. isn’t C. has D. hasn’t
A
三、完形填空
Mrs. Wang has worked in a charity 1 and she is very busy . Today when she is at breakfast at 7:30, there comes a call .Twenty minutes 2 , she is with Jane because Jane can’t stop her child from 3 . There Mrs. Wang helps with Jane’s three-month-old baby and it soon calms down .It is her first child and she should learn how to look after it . After that Mrs. Wang goes on to see Mrs. Black. A rich old woman who lives 4 .Her right arm is broken and can not wash or put on her clothes herself. She must 5 by Mrs. Wang every day.
Then Mrs. Wang gets her third call. She goes to the place for the 6 . There she is with the elderly till 3:00 pm .One by one , she answers their questions and helps them take their 7 when the doctor looks over other people.
Mrs. Wang keeps hurrying around all day and 8 she can be rung up even late at night when the sick must be helped. She is 9 tired to work when she goes home , but she still 10 helping others.
( )1.A. when B. for C. since D. until
( )2.A.after B. late C. later D. ago
( )3.A.laugh B. cry C. jumping D. crying
( )4.A. happily B. lonely C. alone D. happy
( )5.A.be looked after B. take home
C. look after D. be taken home
( )6.A. blind B. elderly C. deaf D homeless
( )7. A. homework B. housework C. medicines (药) D. meals
( )8.A.always B. sometime C. usually D. sometimes
( )9.A. so B. very C. too D. much
( )10.A. enjoy B. dislikes C. keeps D. wants
四、阅读理解
A good way to pass an examination(考试) is to work hard every day in the year. You may fail in the examination if you are lazy for most of the year and then work hard only a few days before the examination.
If you are taking an English examination, don’t learn only rules of grammar. Try to read stories in English and speak in English whenever you can. A few days before examination you should start going to bed early. Do not stay up late at night studying and learning things. Before you start the examination , read carefully over the examination paper. Try to understand the exact meaning of each question before you pick up your pen to write. When you have at last finished your examination, read your answers, correct any mistake that you see and make sure that you have not missed anything out .
( ) 1. How do you pass an examination?
A. Work hard every day in a year. B. Work hard many days in a year.
C. Work hard most of time in a year. D. Work hard only before the examination.
( ) 2. If you are going to take an examination, ______ .
A. study hard and sleep less B. get up early and do a lot of reading
C. go to bed early and have a good rest D. go to bed late and get up late
( ) 3. What should you do when you are taking the examination?
A. Pick up your pen and write at once. B .Go over paper before you hand it in
C. After you finish the examination, hand in at once.
D. Try to understand every word while you are reading.
( )4.What should you do if you want to learn English well ?
A. Speak more, listen less, never write. B. Speak less, write more, never listen.
C. Read more, listen more, speak less. D. read and speak as much as possible.
( )5. What does “missed...out” mean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A.遗漏 B.增补 C.缺乏 D.丰富
B
When you are feeling unhappy or forget how great you are, these are six ways to make you feel good about yourself.
1) Look in the mirror and say to yourself, “I am a special person and there’s no one in the world like me. I can do anything!” It may not sound so good, but it really works!
2) Do something nice for someone. Helping others always makes you feel good.
3) Smile! Be friendly to people you meet. Look for the good things in your friends and family.
4) Learn something new! Have you always wanted to decorate your own room or learn how to swim? New challenges are fun and give you a sense of accomplishment
when you have finished.
5) Read and start a diary. Turn off the TV and let your imagination fly! Write down your thoughts, dreams or anything you want! Writing always helps to express your feelings.
6) Stay with your family. We all need our family time. Talk with your Mum or Dad or maybe even your cousin.
( )6. This passage may be taken from .
A. a science book B. a story book C. a magazine D. school rules
( )7.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when you are helping others, you will .
A. be special B. be sure C. feel nice D. be remembered
( )8. What do the underlined words in 4) “a sense of accomplishment” mean?
A. 成就感 B. 忧伤感 C. 挫折感 D. 信任感
( )9. Which of the following should you say “NO” when you are unhappy?
A. You should always look for the good things of others.
B. Stay alone at home as much as possible.
C. Learn something new and go for it! D. Keep a diary to express your feelings.
( )10. The best title for the passage is .
A. Do Your Best B. Six Ways to Feel Good about Yourself
C. It’s Never too Late to Learn D. Always Smile to Yourself
五 阅读材料,根据所给字母提示,用合适的单词完成短文(10)
China’s Project Hope has s 1 nearly 3 million poor students since it was set up 19 years ago. Until today, the project has raised more than 2.5 billion yuan of d 2 from many people. The money has b 3 used in building about ten t 4 Project Hope primary schools. Over 3 million children can go to these schools. Project Hope knows that these children won’t have a bright f 5 if they get no education. 80% of the primary schools and students helped by the project are in China’s middle and w 6 areas which are less developed.
Project Hope has helped build learning centres, libraries and training centres. It also helps t 7 school teachers from rural(乡村的) areas.
Project Hope has been the largest and most influential(有影响力的) welfare(福利) project of China. Though it has done lots of charities for them ,but there are still many millions of students who are too p 8 to have education .More action should be t 9 to help them . Project Hope needs more people’s help and we can support its work by s 10 donations .
1__________ 2___________ 3__________ 4___________ 5__________
6__________ 7__________ 8__________ 9__________ 10__________
六、 书面表达(10)
八年级四班的学生下周三在学校举行一个慈善义演,请你帮助班长写一个发言稿来介绍
此次活动的安排情况,不少于80个单词。
要点如下:
1、名称为“Helping the Children in poor areas.”,目的改善孩子们的生活,并得到免费的教育。
2、地点在操场上,从上午8:00到10:00
3、想要为希望工程募集钱,希望募集钱帮助孩子们返校园,票价每人10元。
4、许多同学已志愿为义演做些工作,向帮助我们组织这次演出的学生和老师表示感谢!
5、希望大家来参加。
篇4:八年级英语下册月考试题及答案
一词汇
A) 1. donated 2 . donation 3 . success 4. host 5. curtain 6. advertisements
B) 1. business 2. organization 3. more 4. will try 5. excitedly
6. excitement 7. widely
二 单选1-5 A D A C C 6-10 A C C D A 11-15 C C B C A
三、完形填空
A) 1-5 C C D C A 6-10 B C D C C
四 阅读理解
A)1-5 A C B D A B) 6-10 C C A B B
五、 完成短文
1. supported 2. donations 3. been 4. thousand 5. future
6. western 7. training 8. poor 9. taken 10. sending
七 书面表达
The students of Class 4 will hold a charity show called “helping the children in poor areas ”. It starts in the playground from 8:00 to 10:00 next Wednesday .
The aim of the show is to improve the lives of children and make them get free education . We want to raise money to help poor children return to school . Now many students have done voluntary work for the show . I would like to thank the students and teachers for their help and support .
The price of the charity show is 10 yuan per person . Welcome you to join us .
篇5:八年级历史下册月考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1949年春七届二中全会后,毛泽东对其他中共领导人说:“我们要去北平赶考了。”这指的是( )
A.建立和巩固新政权 B.与国民党反动势力进行决战
C.要和平解放x藏 D.采取公务员考试办法, 选拔优秀干部人才
2、1 949年召开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中心议题是( )
A、选举第一届全国政协委员会 B、讨论通过“共同纲领”
C、选举中央 人民政府委员会 D、讨论新中国成立的问题
3、一首歌中唱道“让我告诉世界,中国命运自己主宰,让我告诉未来, 中国进行着接力赛……”你知道中国人民“命运自己主宰”开始于( )
A.1949年9月 B.1949年10月1日 C.1950年10月1日 D.1953年7月
4、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新”在( )
A.中国真正是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了 B.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
C.中国开始了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 D.社会主义制度由此建立
5、中国人深知“户破堂危,唇亡齿寒”、“ 救邻自救”的道理,当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请求中国政 府派兵 援助时,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中央政府便派谁为司令员率军队入朝作战( )
A、彭德怀 B、林彪 C、邓小平D、刘伯承
6、“他的名字及英雄事迹被镌刻在上甘岭北面的五圣山石壁上。”他是 ( )
A、董存瑞 B、黄继光 C、邱少云 D、刘胡兰
8、某中学历史小组要完成一个关于“农业、农村、农民”的社会调查报告,准备在今年暑假采访一位经历过“土地改革”的人物,下列采访对象中最合适的是 ( )
A、52岁的李伯伯 B、83岁的张大爷 C、35岁的 方叔叔 D、46岁的杨阿姨
9、我国在“一五”时期各部门的投资比例表
部门 工业 农林水利 交通运输 文化教育卫生 其它
投资比例 58、2% 7、6% 19、2% 7、2% 7、8%
注:在工业内部,轻重工业之间的投资比例约为l:7.9 。
由此可见,我国当时 ( )
A、农轻重三业均衡发展 B、优先发展重工业
C、优先发展运输交通业 D、已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0、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毛泽东说:“这次会议是标志着我国人民从1949年建国以来的新胜利和新发展的里程碑……”这次会议被称为“里程碑”的理由是 ( )
A、通过了《共同纲领》 B、确立了土地改革的路线
C、公布了“一五”计划 D、通过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1、1953—1956年我国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下面不能反映这一历史事件的词汇是 ( )
A、生产合作社 B、赎买 C、集体化 D、大包干
12、1953-1956年我国农业经济发展快速上升的主要原因是 ( )
A、土地改革运动 B、农业合作化运动 C、“大跃进”运动 D、人民公社化运动
14、“稻堆脚儿摆得圆,社员堆稻上了天。撕片白云揩揩汗,凑上太阳吃袋烟”,与这首民歌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
A、“一五”计划的实施 B、“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C、十年““””的结束 D、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15、““””中,身为国家主席的刘少奇被诬陷为“叛徒、内奸、工贼”,惨遭批斗,失去人身自由。这突出表明“”期间( )
A、民主与法制被肆意践踏 B、国民经济发展缓慢
C、教育科学文化事业遭到严重摧残 D、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16、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使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此“新”字的含义是 ( )
①党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②党 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入城市,开始城市领导乡村的时期
③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 伟大决策
④形成了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⑤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②③④ D、①④⑤
17、下列有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与八大相同点阐述错误的是 ( )
A、建国后召开的党的会议 B、重视经济,都大力发展生产力
C、为社会主义建设指明了正确的方向 D、极大地提高了我国的综合国力
18、“它雄辩地证明: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这主要是因为( )
A、抗日战争的胜利 B、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
C、解放战争的胜利 D、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19、“贫农得地开心,中农有利放心,富农不动定心,地主劳动回心”这一局面出现于( )
A、1931年 B、1941年 C、1947年 D、1952年
20、毛泽东在一部著作中说道:“很 短的时间内,将有几万万农民从中国中部、南部和北部各省起来,其势如暴风骤雨,迅猛异常,无论什么大的力量都将压抑不住。”你认为在20世纪50年代的这场“暴风骤雨”是指( )
A、整顿经济秩序 B、抗美援朝 C、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 D、土地改革
21、依据统计数字,1951年全国粮食产量比1949年增加了26.9%,1952年比1949年增加了40%,超过抗战前最高年产量的9 %,据此得出的结论最合适的一项是( )
A.土地改革解放了生产力 B.农业改造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C.抗美援朝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 D.反腐败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22.确定以五星红旗为国旗,以《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的会议是( )
A.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B.重庆政治协商会议
C.中共“八大” D.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23、“长夜难明赤县天,百年魔怪舞翩跹, 人民五亿不团圆。一唱雄鸡天下白,万方乐奏有于阗,诗人兴会更无前。”诗中的“一唱雄鸡天下白”是指( )
A、抗日战争的胜利 B、解放战争的胜利 C、新中国的成立 D、三大改造的完成
24、下列哪些节日的产生与中国近、现代史上发生的重大事件有关( )
①端午节 ②劳动节 ③青年节 ④建军节 ⑤国庆节
A、①②⑤ B、②③④ C、②④⑤ D、③④⑤
25、新中国第一面五星红旗 的升起向全世界宣告:雄狮已醒。从此,中国将以新的姿态屹立在全世界面前。这里的“新”包括( )
①社会制度的变化 ②人民社会地位的变化 ③国际地位的变化 ④国家性质的变化
A、①②④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6、新中国为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采取的措施有( )
①和平解放x藏 ②抗美援朝 ③召开政治协商会议 ④土地改革 ⑤开国大典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⑤ D、①③④⑤
27、排序法是我们学习历史的常用方法之一,通过排序可以使 我们对历史事件的发生了解的更清楚,下列事件按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②开国大典
③土地改革的基本完成 ④美军被迫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③④①② D、①②④③
28.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中的重工业项目集中建设在( )
A.华北地区 B.西北地区 C.东北地区 D.华南地区
29.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采取的主要方式是( )
A.没 收资本家的财产 B.开展合作化运动 C.组织生产合作社 D.实行公私合营
30.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我国( )
①基本实现了生 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 ②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
③已经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 ④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二、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6题8分,第27题9分,第28题8分,共25分)
2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
材料二 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
材料三 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上述 三则材料均选自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
请回答
(1)材料一是哪一时期的基本任务?列举这一时期的主要成就两例。(3分)
(2)材料二是哪一年哪次会议上制定的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2分)
(3)材料三是哪一年提出来的社会主义总路线?你如何评价这个总路线?(2分)
(2)从两则材料,可以看出党和国家实行土地改革的目的是什么?这次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使生产资料所有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
(3)结合材料,谈谈土地改革的历史意义。(4)
⑷党领导中国人民在探索社会主义过程中出现那些失误?失误的原因是什么?(2+3=5)
篇6:八年级历史下册月考试题及答案
1----5 ADBAA 6-10 BCBBD 11-15 DBCBA 16-20 BDBDD 21-25 AACDB 26-30 BACDB
26(1) 一五计划时期的
成就:1953年底,鞍山钢铁公司大型轧钢厂等三大工程建成投产;1956 年,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第一辆汽车,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川藏 青藏 新藏公路修到世界屋脊 等等
2.1956年中共八大。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
3. 1958年。它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落后面貌的愿望。--------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
篇7:八年级语文下册月考考试试题
八年级语文下册月考考试试题
春5月月考八年级
语 文 试 题
满分:120分 时间:120分钟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试题卷共4页,22小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题前,请在答题卷上填写好姓名和准考证号,并粘贴好条形码。答题时,请按题号顺序在答题卷指定区域答题。考试结束后,只上交答题卷。
一、语文基础知识及运用。(22分)
1.下列选项中,书写和划线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锃亮冗杂(rǒng) 锐不可当黄发垂髫(tiáo)
B.侧隐追溯(shuò) 粗制烂造强词夺理(qiàng)
C.襁褓狩猎(shǒu) 莫衷一事左右蓬源(péng)
D.挂罥沙烁(lè) 翻来复去悄怆幽邃(qiāo)
2.下列各句中,划线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博物馆里保藏着大量有艺术价值的石刻作品,上面的各种花鸟虫鱼、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美轮美奂 。
B.两位阔别多年的老友意外在一条小巷里狭路相逢,两人又是握手又是拥抱,别提多高兴。
C.在人民群众的利益受到危害的紧要关头,有极少数干部,或无动于衷,或畏缩不前,其所作所为,与共产党员、人民公仆的身份极不相称。
D.齐白石画展在美术馆开幕了,国画研究院的画家竞相观摩,艺术爱好者也趋之若鹜。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在遭受强烈地震后,尼泊尔面临着饮用水、食品、帐篷等物资短缺,基础设施损坏严重,救援工作很难开展。
B. 对于现在还未取得经营许可证的企业平台,杭州市运管局将采取责令整改、约谈办证
行政处罚等,督促平台尽快办证。
C.有关部门对极少数不尊重环卫工人劳动、无理取闹、甚至殴打侮辱环卫工人的事件,及时进行了批评教育和严肃处理。
D. 穿过时空隧道,我仿佛看到了文昌阁里众人膜拜、香火缭绕的场景,仿佛听到了莘莘学子之乎者也的读书声,仿佛体会到了举人们金榜题名的喜悦。
4.下面选项中,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古代常用纪年法有王公即位年次纪年法、年号纪年法、干支纪年法、年号干支兼用法等,“天启壬戌”为年号干支兼用法。
B、汉语常用烽烟指代战争,汗青指代史册,桑梓指代家乡,婵娟指代月亮,令郎指代儿子。
C、钧,旧时对尊长或者上级用的敬辞。如“钧裁”,指对上级裁决的敬称,也指恭请作出决定。
D、《诗经》收录了我国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其中《关雎》选自“风”,《蒹葭》选自“雅”。
5.综合性学习。(5分)
阅读下面三则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近几年,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各种实用的移动端软件也应运而生,针对学生群体的多款作业软件也异军突起。因其强大的自动解题功能,受到学生的追捧。不少学生将“帮做作业”软件视为一种快捷的学习方式。
【材料二】?
“帮作业、大眼作业、作业通、问他作业、学霸君”……只要从手机应用商店搜索“作业”两个字,就能找到十几个解题的软件。“10个伙伴9个都在用;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作文搜索,高分作文随手拈来”。
【材料三】
据一位初二学生小华说,他们班大部分有智能手机的同学都下载了这些作业软件,只要拿起手机对着题目拍个照,上传上去,快的话几分钟内就可寻求到最佳的解题方案。用软件来问作业也成为时下学生交流的时髦方式。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上述三则材料所表达的主要内容。(2分)
(2)针对众多学生使用“作业软件”这件事,初二(1)班准备开展“作业软件使用利弊谈”班会活动,请你从利弊两个角度各陈述一条理由。(3分)
利:
弊:
6.名著阅读。(5分)
(1).《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描写,第二部分描写。(2分)
(2).你知道《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一题目的含义吗?(3分)
二、现代文阅读。(27分)
(一)阅读《34个鸡蛋》一文,回答7~9题。(9分)
34个鸡蛋
李暖暖从家里跑了。
李暖暖是跟她爸赌气走的。原因很简单,她已经快混完大学,马上就可以拿到毕业证了,理所当然地要求她身份显赫的爸爸给她找一份好工作。李暖暖的爸爸说:“你做梦吧。”
李暖暖去的地方,是甘肃和青海交界的一个小地方。那也不是李暖暖盲目跑去的,学校早就动员他们去西部做志愿者,李暖暖只是一赌气报了名而已。
半年后,在李暖暖她妈也就是我二婶的要求下,我决定趁着出差的机会去看看她。可以想像我的行李有多重,大包小包的包裹里,竟然还有果冻和巧克力。李暖暖的妈妈说,那是李暖暖最爱吃的。没办法,我就拖着几大袋子的零食上火车,下火车,转大巴,下大巴,再转小公共汽车,结果还要步行三公里。那里全是土路,又刚刚下过雨,泥泞得根本抬不动脚。
而就在我决定扔掉那个装果冻的袋子时,碰到一个赶着毛驴车的男人。得知我找李暖暖,他二话没说就把我连人带东西全放在毛驴车上。半个小时后,他将我带到了那个镇。很小很小的一个镇,只有一条街道,两旁的房子低低的旧旧的,走到那条街的尽头,转个弯,男人指着一个低矮围墙围起的院子说:“那就是学校。”
下课了,许多孩子跑出来。男人跟一个孩子说了什么,那个穿着补丁衣服的小男孩飞快地跑进一间教室,拉了一个女孩出来。
女孩穿简单的黑色纯棉T恤和黑色牛仔裤,乌黑的头发短而整齐。她抬起头来看我。那个瞬间,我看清了女孩的面容。我心疼了。我的堂妹李暖暖,她黑了,瘦了,她还剪掉了她一直最最喜欢的长头发。
“李大强!”李暖暖在呆了片刻后大喊一声,一把就抱住了我。身边那些孩子不明所以然,在我们拥抱的时候,哄笑着围在了一起。等李暖暖终于从我怀里抬起头时,我看到她哭了。
那天下午,李暖暖在镇上最好的一家饭店招待了我,还有她的三个学生。李暖暖说,他们是班上最穷的孩子,可能只有春节的时候才能吃上一顿肉。那顿饭,我几乎吃不下去,只陪她一起看着孩子们狼吞虎咽地吃着。我说再要两个菜,却被她制止了,她小声说:“我不想让他们知道别人可以生活得很优越,也不想让他们为此过早地自卑。”
吃过饭,李暖暖叮嘱几个孩子回家,然后我们回到了她的宿舍。李暖暖说,这是全校最好的房子,窗子是玻璃的。墙壁显然是刚刷过不久,不均匀的白色石灰覆盖不住曾经的许多污渍。“暖暖,”我说,“反正也快半年了,你跟我回去吧。”她摇头,很坚决地说:“不行,我答应了这些孩子,一定把他们送到初中!”
原本,李暖暖和她爸赌气,非要去个最穷的地方,以折磨自己来惩罚她爸。结果,她就来了,但她来后还没放下行李就后悔了。她没见过这么穷的地方,还有那么破的学校,那些教室的窗子竟然冬天全部都堵上,夏天全部敞开,根本没有玻璃。还有那些孩子,都是脏兮兮的……
李暖暖当时就想走了,但是她没有走掉,因为所有孩子的家长,竟然 都在学校里等她。那些面容卑微的家长等在那里,是为了给她——一个愿意来教孩子们英语的老师鞠躬的。当那些乱蓬蓬的脑袋一齐低下去,李暖暖的脚就被钉在了那里,花白头发的校长拿过了她的行李……
李暖暖的班里有32个学生,从她上课的第一天起,第一排的第一个孩子,拿了一个鸡蛋给她,说是她妈让拿的。第二天,第一排第二个孩子也拿了一个鸡蛋给她,那是个羞涩的男孩,给她鸡蛋时脸红红的,不说话……结果32个孩子每天都轮流着拿鸡蛋给她。她以为鸡蛋都是大人让拿过来的,直到有一天,她收到第34个鸡蛋的那天,那个羞涩的不说话的男孩第二次给她鸡蛋,而男孩的奶奶找到了学校告状,说孙子偷家里的鸡蛋。这时她才知道了真相:为了留住她,那些孩子商定,每天送她一个鸡蛋。那个男孩叫路生,早早就没了父母,与年迈的奶奶相依为命……
那天,她抱着那个脏兮兮的男孩放声大哭。在牛奶巧克力中长大的李暖暖,隐藏在心底23年的爱心,被34个鸡蛋瞬间唤醒了。
晚上,我和李暖暖在屋里分那些果冻和巧克力。她分得非常仔细,专注的样子很像一个给孩子分食物的母亲。
第二天,李暖暖把我送到车站。在车站,李暖暖一直叮嘱我回去要给她集资,说:“越多越好,没钱给东西也行,给什么要什么。”然后,依旧怨怨地说:“跟我爸要,就说我需要20万赎身。”
我答应着,心里始终酸酸的。李暖暖,她认真了,她在认真地过着她现在的生活。我知道有一天,李暖暖会离开那里,回到她曾经生活的地方,可是回来的,已经不会再是曾经的李暖暖。她爸说,等到暖暖回来,我要让她去她想去的地方……
我把这话传给李暖暖,她呵呵地笑,说:“这老头,我原谅他了。”
(摘自《中外文摘》, 有删改 )
7. 阅读全文,请选出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3分)
A.第一段单句成行,为下文情节的发展设置了很好的悬念,也为主人公后来的性格发展奠定了基调。
B.李暖暖制止“我”再点两个菜,突出了她心思细密的特点,表现了她对学生的关怀体贴,也清晰地反映了她对社会上的极度贫富不均怀有深深的怨愤。
C.文章后面李暖暖说“跟我爸要,就说我需要20万赎身”,其实她并不是真的感觉被这里拘禁,而是想向父亲求援,给当地孩子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
D.小说以细腻、生动的笔触,叙述了大学生李暖暖的一段支教经历,娓娓道来,情节看似简单,但蕴含着一种温暖人心的正能量。
8.本文题目为“34个鸡蛋”,请分析“34个鸡蛋”这一情节的设置在全文中的作用。(3分)
9.阅读文中画横线的两处,分析其表达作用。(3分)
(1)下火车,转大巴,下大巴,再转小公共汽车,结果还要步行三公里。那里全是土路,又刚刚下过雨,泥泞得根本抬不动脚。
(2)她分得非常仔细,专注的样子很像一个给孩子分食物的母亲。
(二)阅读《说意境》,完成10~12题。(9分)
说意境
很多人说:什么是意境?意境就是“情”“景”交融。其实这种解释应该是从近代开始的。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所使用的“意境”或“境界”,他的解释就是情景交融。但是在中国传统美学中,情景交融所规定的是“意象”,而不是“意境”。中国传统美学认为艺术的本体就是意象,任何艺术作品都要创造意象,都应该情景交融,而意境则不是任何艺术作品都具有的。意境除了有意象的一般规定性之外,还有自己的特殊规定性,意境的大于意象,意境的外延小于意象。那么意境的特殊规定性是什么呢?唐代刘禹锡有句话:“境生于象外。”“境”是对于在时间和空间上有限的“象”的突破,只有这种象外之“境”才能体现作为宇宙的本体和生命的“道”。
从审美活动的角度看,所谓“意境”,就是超越具体的有限的物象、事件、场景,进入无限的时间和空间,从而对整个人生、历史、宇宙获得一种哲理性的感受和领悟。西方古代艺术家,他们给自己提出的任务是要再现一个具体的物象,所以他们,比如古希腊雕塑家追求“美”,就把人体刻画得非常逼真、非常完美。而中国艺术家不是局限于刻画单个的人体或物体,把这个有限的对象刻画得很逼真、很完美。相反,他们追求一种“象外之象”、“景外之景”。中国园林艺术在审美上的最大特点也是有意境。中国古典园林中的楼、台、亭、阁,它们的审美价值主要不在于这些建筑本身,而是如同王羲之《兰亭集序》所说,在于可使人“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一个有意味的世界。陶渊明有两句诗说得好:“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艺术就是要去寻找、发现、体验生活中的这种意味。有意境的作品和一般的艺术作品在这一点的区别,就在于它不仅揭示了生活中某一个具体事物或具体事件的意味,而且超越了具体的事物和事件,从一个角度揭示了整个人生的意味。所以,不是任何艺术作品都有意境,也不是任何好的艺术作品都有深远的意境。清代王夫之就比较过杜甫的诗和王维的诗。他认为杜甫诗的特点是:“即物深致,无细不章”,有人写诗就是怕写不逼真,杜甫则太逼真了。而王维诗则能取之象外,所以他说杜甫是“工”,王维是“妙”。
中国艺术的这种意境,它给人的美感,实际上包含了一种人生感、历史感。康德曾经说过,有一种美的东西,人们接触到它的时候,往往感到一种惆怅。意境就是如此,这是一种最高的美感。当然这不等于说西方艺术没有意境,西方艺术中也有这样的作品,例如俄罗斯民歌《伏尔加船夫曲》,它不仅唱出了俄罗斯民族的苦难,而且唱出了人类共同的苦难,所以它引起了全世界听众的共鸣。 (摘编自叶朗《说意境》)
10.下列关于“意境”和“意象”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把“意境”的解释为“情景交融”,可见从近代开始人们就把“意境”和“意象”混为一谈了。
B.中国传统美学认为艺术的本体就是意象,所有艺术作品都要情景交融,创造意象,因而并不是任何艺术作品都能够具有意境的。
C.所谓“意境的外延小于意象”,意味着有意境的艺术作品跟有意象的艺术作品比较起来,在数量上总是处于劣势。
D.“道”是宇宙的本体和生命。意象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有十分有限,而意境是对有限的意象的突破,所以意境能够体现“道”。
11.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西方古代艺术家的旨趣是要在作品中重现世界上的具体物象,所以古希腊雕塑家认为把人体刻画得极其逼真、十分漂亮才是美。
B.中国古代艺术和西方古代艺术不同,中国艺术家要突破有限的意象,在“象外之象”、“景外之景”的意境中,抒发他们一种哲理性的感受和领悟。
C.陶渊明的两句诗“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表明他已经认识到身处有意味的世界,并且正处在辨析、体验这种意味之中。
D.俄罗斯民歌《伏尔加船夫曲》之所以能够引起全世界听众的共鸣,是因为它唱出了人们对于社会和人生的深刻体验和感受。
1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园林的审美价值,在于让人通过它们感受到更大空间的美,所以游览者往往能够产生一种对于整个人生或历史的感受和领悟。
B.从有意境的作品和一般的艺术作品有区别这一点来看,生活中的具体事物或具体事件往往有两种意味,而其中涉及整个人生的意味才是最美的。
C.王夫之说杜甫是“工”王维是“妙”,他显然是根据中国传统美学来评价杜甫和王维的,如果让西方艺术家来评判,结论可能恰恰相反。
D.康德所说的“一种惆怅”,表明他作为西方人也感觉到了一种与意象有很大不同的“美的东西”。这种东西其实就是中国人所说的“意境”。
(三)阅读《人类是唯一会脸红的动物》,完成13~15题。(9分)
人类是唯一会脸红的动物
①人类是唯一会脸红的动物,达尔文把这一行为称作“最独特和最具人类特征的表情”。达尔文早在研究进化论时就已注意到这个问题了。他发现,不论是哪个国家、哪个民族的人,在感到难为情时都会面红耳赤,而包括一些灵长类在内的高级动物却不会出现脸红。达尔文解释不了这种奇怪的现象。著名生物学家、美国埃默里大学的弗朗斯·德瓦尔教授也把脸红描述为“进化史上最大的鸿沟”之一。他说:“我们是唯一在尴尬情境下或者谎言被揭穿时脸会变红的灵长类动物。”可是,为什么我们需要这种表达内心情感的信号呢?
②科学家经过研究发现,脸红是由人的大脑决定的。当遇到特殊刺激时,人们通过眼睛、耳朵等感受器官把刺激信号传给大脑皮质,而大脑皮质的一个重要的作用就是刺激肾上腺,而肾上腺受到刺激,就会分泌出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在体内由酪氨酸转变而来,它的作用的特点是,少量分泌时能够使血管扩张,尤其引起脸部的皮下小血管扩张;可是大量分泌肾上腺素的时候,反而会使血管收缩。当外界刺激比如害羞等信号传入大脑的时候会分泌少量肾上腺素,就引起面部血管扩张,血流增加,血的颜色是红的,所以容易引起心理性脸红。
③科学家认为,如果用“险恶、野蛮和无礼”来描述人类早期社会是正确的话,那么冒犯是可能导致暴力冲突的。结果,人类就发展出了表达歉意的方法,以告诉别人他们为自己所做的事而感到后悔。
④想想你们家那条狗的表现,当它在你的院子里刨坑被你发现时,它就在地上打滚。你的狗躺在地上向你展示它的肚子,告诉你它不想在此时挑战你的愤怒--这是痛悔的表示。对大多数人来说,很难对一条在地上翻滚的狗继续保持愤怒。与此类似,脸红可能是人为自己的错误行为而懊悔的标志。通过脸红,我们可以告诉别人我们认识到了自己做得不对,我们正为此付出代价。而此时看到我们脸红的人则可以了解我们在那一刻所经历的不快感受,脸红也许就是我们对所犯错误表示歉意的身体语言。
⑤当然,对人类来说,语言才是最主要的交流方式。但是语言是受意识控制的,可以进行欺骗,而不受意识控制的脸红却能透露真实的想法。这些想法有时是你想用语言掩饰的。脸红发出的信号有时甚至比语言还要准确。脸红会让人们的撒谎变得困难。因此脸红使人类保持诚实可信,促使群体更团结。
⑥在哺乳动物中,只有灵长类具有三色视觉,能够看到由三原色组成的彩色世界,其他哺乳动物都是色盲。如牛、羊、马、狗、猫等,几乎不会分辨颜色,反映到它们眼睛里的色彩,只有黑、白、灰3种颜色,如同我们看黑白电视一样单调。感谢造物主让人类有一双最敏感的眼睛,也只有这双眼睛才能捕捉到脸红的信息。
13.下列对文章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第①段划线的句子运用设问,激发读者阅读的兴趣,引出下文说明内容。
B.人类需要脸红这种表达内心情感的信号,可能是为了告诉别人自己正因错误行为而懊悔,以避免冒犯可能导致的暴力冲突,从而促使人类讲诚信,更团结。
C.第④段“对大多数人来说,很难对一条在地上翻滚的狗继续保持愤怒”中的“大多数”从范围上对对象加以限定,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D.脸红和语言相比,不受意识控制的脸红更能传递人类的真情实感,脸红发出的信号比语言要更准确。
14.第⑥段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请结合文段内容,说说它的作用。(3分)
15.人为自己的错误行为而懊悔时往往会脸红,但也有犯了错误却不脸红的情况出现,请从生活中举出一例,运用文中的科学原理,简要探究其原因。(3分)
三、古诗文阅读。(21分)
(一)阅读下文,回答16~19题。(12分)
勤学
王守仁
已立志为君子,自当从事于学,凡学之不勤,必其志之尚未笃也。从吾游者不以聪慧警捷为高,而以勤确①谦抑为上。
诸生试观侪辈②之中,苟有虚而为盈,无而为有,讳己之不能,忌人之有善,自矜自是,大言欺人者,使其人资禀虽甚超迈,侪辈之中有弗疾恶之者乎?有弗鄙贱之者乎?彼固将以欺人,人果遂为所欺?有弗窃笑之者乎?苟有谦默自持,无能自处③,笃志力行,勤学好问,称人之善而咎己之失,从人之长而明己之短,忠信乐易④,表里一致者,使其人资禀虽甚鲁钝,侪辈之中有弗称慕之者乎?彼固以无能自处而不求上人,人果遂以彼为无能?有弗敬尚之者乎?
诸生观此,亦可以知所从事于学矣。
(选自《王文成公全书》)
【注】①确:确实,踏实。②侪(chái)辈:同辈。③无能自处:以没有能力的态度自处。④乐易:乐观和蔼,平易近人。
16、下列句中加点实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 苟有虚而为盈彼竭我盈
B. 有弗鄙贱之者乎先帝不以臣卑鄙
C. 彼固将以欺人汝心之固
D. 有弗窃笑之者乎必为有窃疾矣
17、下列句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 凡学之不勤水陆草木之花
B. 必其志之尚未笃也百姓多闻其贤
C. 而以勤确谦抑为上不以物喜
D. 从人之长而明己之短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18、下列表述与选文内容不相符的一项是( )(3分)
A.作者把聪慧敏捷、勤奋踏实、谦虚低调作为自己选择学生的首要条件。
B.选文主要运用对比论证的方法,表明了作者对求学的态度。
C.反问句的多次使用,加强了语气,增强了本文的说理气势。
D.本文与《送东阳马生序》一样,都寄予了长辈对晚辈的殷切期望。
19.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
⑴人果遂以彼为无能?
(二)古诗文积累赏析。(9分)
20.古诗文默写。(4分)
①、《送友人》诗中比喻友人离家远游,行踪难定的诗句:,。 ?
②陆游《卜算子·咏梅》中写梅花即使遭遇摧折也坚持自己的操守和品行的句子是:
, 。
③《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主旨句、表现诗人崇高理想和美好心愿以及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怀的诗句是: , 。
④.《卖炭翁》中描绘了卖炭老人的矛盾心理: ,。
21.阅读下面的诗,然后回答问题。(5分)
题破山寺后禅院
常 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1).诗歌中最能体现古寺环境氛围的两个字是“ ”“ ”(2分)
(2).下列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首联交代了时间和地点,突出了诗人出游之心切。
B.颔联描写了后禅院的环境,禅房了花木长势茂盛。
C.颈联借景抒情,表达诗人愉悦、宁静的内心感受。
D.尾联以声衬静,营造出佛门圣地忘情尘俗的意境。
四、写作表达。(50分)
22.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作文。
生活的一切都是那么美妙,鲜花、笑脸、汗水、眼泪……即使是最平淡的日子,只要用心感受,每天都充满诗意。
请以“每天都是一首诗”为标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句通顺,感情充沛;
②书写工整规范;
③限文体(诗歌除外);
④字数600字以上;
⑤作文中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⑥不能用本试卷的阅读材料作为写作内容。
八年级语文答案
1、A 2、C 3、D 4、D
5、(1)、作业软件种类之多,操作之简单,使它备受众多学生青睐(或“作业软件已成为众多学生使用的快捷学习方式”)。
?(2)、利:网络上资源丰富,可以解决很多疑难问题;方便、快捷;运用得当,是课堂学习的有益补充;可以呈现同一题的不同解题方案。
弊:一遇到问题就使用“作业软件”,久而久之不愿独立思考问题,会产生依赖性;对于自觉性(自控力)差的学生,“搜作业”就变成了纯粹的“抄答案”。
6、(1)、国内战争经济恢复和社会主义建设
(2)、答:“钢铁”是信念、意志、毅力的象征,奥斯特洛夫斯基在解释这部作品的标题时说:“钢是在烈火里烧、高度冷却中炼成的,因此它很坚固。我们这一代人也是在斗争中和艰苦考验中锻炼出来,并学会了在生活中不灰心丧气。”
7.B
8. “34个鸡蛋”这一情节是主人公李暖暖思想感情发生重大转变的重要(关键)情节。正是孩子们自发送来的34个鸡蛋,深深感动了李暖暖,唤醒她的善良、真诚与爱心,从而让她下决心要留下来兑现她的承诺。(3分)
9. (1).环境描写,写出了路途的遥远以及当地的闭塞落后,暗示了支教条件的艰苦。(1.5分)
(2).神态描写,写出了李暖暖的细致和耐心,表现了她对孩子们的关爱之情。(1.5分)
10.B 11.A、 12.C、
13.D
14.①运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列举“牛、羊、马、狗、猫等”动物,具体说明了“其他哺乳动物都是色盲”,更有说服力。
②运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把灵长类动物和其它哺乳动物加以比较,突出强调了只有灵长类才能捕捉到脸红信息的特质。
15.示例一:甲同学在校园散步时随意丢弃垃圾,在众人面前并没有脸红。这是因为没有环保意识,他认为小节不是错误,没有形成类似害羞类的有效的刺激,没产生少量肾上腺素,不引起面部血管扩张、血流增加。所以,他不脸红。
示例二:某司机开车时不小心撞倒行人,下车后脸色惨白。这是因为他严重违反交通法规并造成恶果,内心极度害怕和恐惧,大脑刺激肾上腺产生大量的肾上腺素,使血管收缩,血流减少,脸色煞白。
示例三:一同学多次不交作业,被老师请到办公室,并不脸红。这是因为他屡次犯错而不悔改,外界刺激信号难以形成刺激大脑、肾上腺的条件反射,没产生少量肾上腺素。
16、A 17、B 18、A
19、(1)、别人果真就会认为他无能吗?
20、①、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②、零落成泥辗作尘,只有香如故。
③、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④、“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21、(1)、幽、寂;
(2)、B
22、略
篇8:八年级语文上册月考试题及答案
试卷试题:
一、积累与运用。(17分)
1、古诗文默写。(10分)
⑴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_。(《黄鹤楼》)
⑵ ,猎马带禽归。(《野望》)
⑶ ,志在千里。(《龟虽寿》)
⑷冰霜正惨凄, 。(《赠从弟》)
(5)攀条折其荣, 。(《庭中有奇树》)
(6) 日暮乡关何处是, 。(《黄鹤楼》)
(7)《使至塞上》中描写奇特壮美塞外风光的两句诗是: , 。
(8)《钱塘湖春行》中通过莺歌燕舞描写早春景物的的诗句是: , 。
2、用一句话概括下面一则新闻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0字。(3分)
10月13日,北京网信办、首都互联网协会组织新浪、搜狐、网易等北京地区17家重点网站召开会议,针对个别媒体从业人员忽视甚至无视标题与内容的贴切关系,片面追求所谓“精彩”的“标题党”乱象提出批评,并明确网络新闻报道中新闻标题的使用规范和要求。新浪网、搜狐网、网易网、凤凰网等网站负责人分别就互联网标题乱象治理、网站采取的措施等进行了交流。会上,各网站负责人做出承诺,将不断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培训和管理,同时把责任落实到人,杜绝“标题党”现象的发生,还网络一片“清朗”空间。
3、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⑴~⑶题。(4分)
今天,无论是浩hàn芦苇荡中丹顶鹤的美丽,树林中麋鹿的隐逸,黄海森林公园的深邃绵延,永丰林的清新质朴,荷兰花海的眼花潦乱,还是大纵湖芦荡的迷谲,金沙湖的柔美,九龙口的奇特,无不向我们展示出一个色彩斑斓的盐城,一个历史苍桑的盐城,一个生态斐然的盐城,一个让人由衷( )赞叹的地方。
(1)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字: 浩hàn 由衷
(2)找出文段中的两个错别字,并分别订正: 改为 改为 。
二、阅读(53分)
(一)诗歌阅读。(6分)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4、对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全诗由写远游点题开始,既而写沿途见闻和观感,后以思念作结,意境高远,风格雄健,形象奇伟,想象瑰丽。
B.诗人这次出游,由水路乘船远行,游览了楚国故地之后,将要前往荆门之外的蜀地。
C.第二联,一个“随”字化静为动,将群山的位置逐渐变换推移;一个“入”字写出了气势的博大,充分表达了诗人的万丈豪情,充满了喜悦和昂扬的激情,用语贴切。
D.第三联,作者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以水中月明如镜反衬江水的平静,以天上云彩构成海市蜃楼衬托江岸的辽阔、天空的高远。
5、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3分)
(二)文言文阅读(14分)
【甲】自三峡七百里中, 两岸连山, 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 隐天蔽日, 自非亭午夜分, 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 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 有时朝发白帝, 暮到江陵, 其间千二百里, 虽乘奔御风, 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 则素湍绿潭, 回清倒影, 绝巘多生怪柏, 悬泉瀑布, 飞漱其间, 清荣峻茂, 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 林寒涧肃, 常有高猿长啸, 属引凄异, 空谷传响, 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 猿鸣三声泪沾裳。”(选自郦道元《三峡》)
【乙】此石经始禹凿①;河中漱广②,夹岸崇深③,倾崖返捍④,巨石临危,若坠复倚。古之人有言:“水非石凿,而能入石。”信哉!其中水流交冲,素气云浮,往来遥观者,常若雾露沾人,窥深悸魄⑤.其水尚奔浪万寻⑥,悬流千丈,浑洪赑怒⑦,鼓若山腾⑧,浚波颓垒⑨,迄于下口。方知慎子下龙门,流浮竹,非驷马之追也⑩。 (选自郦道元《河水龙门》)
【注释】①经始:开始。禹:治水的大禹。②广:开阔。③崇深:高深。④捍:捍卫。⑤深:深处。 悸:惊动。魄:心魂。⑥寻:古代八尺为一寻。⑦浑洪:水势浩大。籲(bi):传说中的一种动物,像龟。⑧鼓:鼓荡。山腾:像山腾起。⑨浚(jCin)波:大的波浪。⑩慎子:慎到,战国时人,著有《慎子》,说:“河下龙 门,其流,驶如竹箭,驷马追之不及。”
6、解释文中加点的字。(4)分
(1)沿溯阻绝 (2)哀转久绝
(3)河中漱广 (4)窥深悸魄
7、翻译下列句子。(4分)
(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2)水流交冲,素气云浮。
8、侧面描写是两文共有的写作手法,请从两文中各找一句,并说说其作用。(3分)
9、甲乙两文都写了水,试比较两文中水的特点的异同。(3分)
(三)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0—13题。(12分)
小巷里燃起一盏灯
①那一年,因为父亲在城里上班,我由乡下学校转到城里上初一。
②学校夜自习下课以后,我每天要经过一条黑漆漆的没有路灯的小巷子。腊月里的一天,小巷人家里有人过世,传来哀哀戚戚的哭声,吓得我跌跌撞撞地奔跑。石板路上有一层青苔,我一个趔趄滑倒在地,门牙把嘴唇磕破了,血一下流了出来。
③我高一脚低一脚地走在小巷子里,突然想哭。小巷里的风呼啸着打转儿,像是凄凉的哭声。我想起一个人走在乡下黑夜的山梁上,风也是这么来来回回吹,为了壮胆,我独自哼起了山歌。
④前面一扇窗户突然拧亮了灯,一扇木窗推开了,灯光投射在小巷里的路上。我抬头一看,只见一位老奶奶正探出头来,朦胧的灯光下,我看见她慈爱的脸。老奶奶不说话,但我看见她在冲我笑着,那意思是说, 。
⑤第二天中午放学回家,我经过那条巷子时,只见两个老人靠在两把藤椅上,他们手里各自握着一杯热茶,正笑眯眯地说话。我明白了,这是小巷子里的一对老夫妻,望一望他们家那木质雕花的窗户,我想,他们差不多与这条小巷子里的风霜岁月同龄吧。
⑥几天后,我晚自习后回家,小巷子里有了灯光,我一看,呀,是老人把一盏灯泡挂在了门前,为我,为我这样怀着胆怯心情回家的人,亮起了一盏灯。
⑦这一盏灯,就这样陪伴着我读到了初三。初三下学期的一天中午,我放学回家经过小巷,只见两个男人从老人房子里抬出一个人,快步冲出小巷子。
⑧一连两天晚上,小巷子里的灯没有再亮起。第三天中午,我看见小巷子里搭起了灵堂,照片上笑眯眯的老人,就是那位老奶奶呀,我满脸都是泪水。
⑨几天后,小巷子里的灯又亮了起来。从那团黄色的灯晕中,我总觉得,那一盏灯光有些温暖,也有些孤独。我白天从小巷子里经过,那位老人依然躺在藤椅上,手里握着一杯热茶,笑眯眯地望着我。我冲他点了点头,老人也点点头,似乎是向我示意快回家吃饭。
⑩初中毕业以后,因为父亲的工作调动,我又回到乡下中学读高中。三年后,当我捧着大学录取通知书回到小巷,想再拜访那位可敬的老人。然而,小巷依旧,木门却紧锁,打听了几户人家,才知道老人早已搬走了,说是到成都工作的儿子那里去了。
⑾怀着一种怅然的心情,我乘船回家。在江上清凉的夏风中,我默默祝福老人那手里握着的一杯热茶,永远也不要凉了。
⑿多年后,昔日的那条小巷,早已是碧波盈盈的一片湖水了。三峡工程完工后水位上涨,这个城市的下半身,都已被一湖碧水覆盖。
⒀然而那条小巷子里的灯,依然在我的心里闪烁,它一直温暖地照着我,穿过黑漆漆的迷惘岁月,穿过冰凉落寞的忧郁年代。
⒁在你的人生中,有这样一盏灯吗?也请你,在那小巷子里,为别人,也为自己,燃起这样一盏灯。
10、“一盏灯”在文中多次出现,起到 作用。(2分)
11、请分析第⑨段中两个加点词语在文中的含义。(4分)
12、请从描写的角度品析第③段划线句子的表达效果。(3分)
13、请把第④段横线处老奶奶的心里活动补充完整。(3分)
(四)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16题。(10分)
思念一块月饼
①“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唐代诗仙李白这首诗是我非常喜欢的,他深刻地揭示了游子的心理感受,仿佛撕下了我心口的一块伤疤,在隐隐作痛。
②古人说:“明月千里寄相思。”月光如子弹般洒落,伤的却都是心灵。每到这个季节,思绪总是湿漉漉的。自打十八岁打起背包出来当兵闯世界,平均两年回家一趟的频率,怎能解我焦渴的思念之苦?父爱母爱只能写在信笺里,流淌在无线电波里,滚烫在父母盼望的目光里。
③在我老家扬州,中秋节这一天有祭拜月亮、祈求团圆的古***俗。临近中秋,母亲就要张罗着买藕段、莲子、月饼、江米条、馓子、花生还有鸡蛋、斗香等,最好吃的就是镇上老师傅自制的月饼,月饼巴掌大小,厚厚的,甜甜的馅被一层层的皮包裹着,放在毛毡纸上,沁着一片片油渍,那香甜的滋味像痒痒挠,将我的馋虫勾起来,恨不得一把抢在手中,放入口中。
④吃月饼的甜蜜回忆仿佛过日子一般,美好的一切总是会经历一番过程,一番铺垫,方才品味到幸福的滋味和内涵。每次母亲都将祭过月亮的月饼分给每人一块,并嘱咐我们兄弟俩,要细细吃,吃完就没了。所以,我每次将月饼切成四等份,每天吃一小块,其余的用纸包好藏在床头被窝里,有时睡醒了还拿出来看看。
⑤记忆最深的是三十五年前,那时我九岁,我的月饼吃完了,放学回来,趁着母亲做饭的功夫,到处翻找母亲藏好的月饼,终于在一只木箱子里看到了。我迅速地盖上这个天大的秘密,悄悄盘算如何既不被发现又能满足那牵肠挂肚的欲望。晚上放学回家,父母上工还没回来,我迫不及待地打开箱子,诱人的月饼还躺在那儿,并深情地望着我,我下意识地咽了一口口水,肚肠子也配合地发出两声咕咕叫声。我冲动地把月饼拥入怀中,后觉不妥,小心翼翼取出来,掰开五分之一左右,然后包裹好放回原处。那时我想,要是母亲责问起来,就说是猫或者老鼠偷吃了。想到这儿,我为自己的小聪明窃喜。
⑥大约过了两天,母亲让我到她房间里去,说要给我变个戏法。她缓慢地从箱子里拿出那块月饼,在我眼前一晃,欣喜地问:这是什么?我脸火辣辣的,低着头,没敢抬头望。母亲打开纸包,盯着我看了看说:吃吧,本来就是留给你的!我的头埋得更低了。母亲什么也没问什么也没说,只是捡起散落在纸上的月饼屑子一粒粒放进嘴里。我掰开一半,说:妈,你也吃。母亲说:我不爱吃沙甜的,还是皮好吃,又脆又酥。
⑦这块月饼我咀嚼了三十五年,慢慢体味到母亲那无私的宽容的爱,现在当我的女儿面对一堆奇形怪状、五花八门的月饼,挑三拣四,甚至吃了一小半扔在一边时,我会拿过来,一粒一粒瓣开来,放到嘴里,让它一点一点地融化在岁月的记忆里??
⑧又是一年秋风送爽时,又是一个花好月圆夜。对着如玉如银的朗朗明月,又想起那块圆圆的月饼,月光如水,流逝我不尽的思念;月光如织,维系我永久的牵挂。
14、文章围绕“月饼”主要写了哪几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3分)
15、请赏析第⑤段中划线的句子。(3分)
16、文中刻画了一位怎样的母亲?请结合相关内容概括。(4分)
(五)阅读下列材料,完成17—19题。(6分)
关于“微波炉烹调食品”的主题阅读
【网络传闻】
近来微博网友“美丽在线”发了一条“保健信息”:吃微波食品会致癌。这引发了各地网友的热议。
①“我心飞扬”:人们通常以为微波食品是安全的。事实上,我们的质量检测机构只关心微波炉是否存在微波泄漏的情况,却从未质疑微波食品本身是否安全。有研究表明,加热不当的微波食品,易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
②“依然”:支持少用微波炉,我也相信微波炉是会破坏食物的,比如烤过的面包硬得像石头,而且还焦的,确实已变质了,这说明微波食品产生了新的有毒甚至致癌的化合物。
③“闻者”:微波炉加热的食物是没有问题的,只是食物的营养成份会严重流失;另外在加热过程中要远离微波炉,那些辐射出来的微波是不安全的,7米以内最危险。
④“无言的结局”:在使用微波炉加热时,有人在器皿上不加盖,有人用劣质的塑料袋装上食物直接放进微波炉内。
⑤“消毒の酒精棉”:某人好像不咋干家务吧。烤馒头的方法不对,咋还怨机器呢?个人觉得,不管用什么工具,方法最重要。
【专家看法】
①中国农业大学营养专家范志红副教授:微波只是加热食物中的水分子,它并不直接产生致癌物。如果食物加热温度过高,超过120℃,就可能产生疑似致癌物,比如煎炸烤制各种面食、薯条、咖啡豆等食品;超过200℃,则可能产生致癌物,比如煎炸烹调鱼肉等;超过300℃,则会大量产生致癌物,比如烹调肉类食品不当发生焦糊时。所以,微波加热食物时间宜短不宜长,操作微波炉时设置加热温度也不要过高。
②美国威斯康辛大学物理学女教授戴尔:微波炉主要是加热食物中的水,只要使用专用的微波炉餐具,并且水分没有蒸干,食物温度就会低于100℃,不会产生致癌物质。
③国家家用电器质量监督检测中心副主任张铁雁:家用微波炉微波的频率是2450兆赫,这种微波不能透入人体伤害内部的器官和组织,只能使皮肤和体表组织发热,只要不是持续长时间地辐射,一般不会对健康构成危害。世界上微波炉普及率最高的美国,90%以上的家庭都在使用微波炉,全世界微波炉的年销售量已达近3800万台,可是还没有一例因微波炉使用引起微波辐射对人体伤害的报道。当然在微波炉停止工作前不能打开拿取食品。
④食品卫生监督部门专家:经检测分析,卷心菜经微波炉烹饪,维生素C的损耗率为4.76%,而传统烹饪方法导致的损耗率为19.04%.另外,微波炉烹饪后,食品中矿物质、氨基酸的存有率也比其他烹饪方法高得多。如用微波炉烹饪蹄膀,八种必需氨基酸为微波加热前的98.6%.所以,微波烹饪不会使食物的营养流失。
17、指出下列做法是否正确,并简述理由。(2分)
早餐的时候,人们更寻求速度和便捷,直接把袋装奶放进微波炉加热。
18、李阿姨有两组食物,第一组是粥、饭;第二组是鱼干、肉干。你认为哪组食物更适合使用微波加热?理由是什么?(2分)
19、王大爷七十多岁了,孤身一人在家,在外地工作的孩子给他买了个微波炉。请你结合上面提供的材料,给王大爷提出两条使用建议(不必说明理由)。(2分)
(六)名著阅读。(5分)
20、美国记者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称誉的“当今时代无与伦比的一次史诗般的远征”,指的是( )(3分)
A.秋收起义B.红军长征C.挺进大别山D.渡江战役
21、埃德加?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我们对这一事件的动机及政治背景作何评论,都必须承认这一点,在西安进行的这场军事政变时机抓得很好,执行得也十分利落……使中国最终站到了即将来临的世界反法西斯斗争一边。”(2分)
(1)斯诺所说的“这场军事政变”指哪一历史事件?
(2)“这场军事政变”是谁发动的?
三、作文。(50分)
22、我们总是在羡慕别人,却常常对自己所拥有的视而不见。冬日的暖阳,怒放的花朵,亲朋的问候。动人的文章,甚至一个小小的善举,一个温暖的眼神……只要用心感受,你会恍然发现:原来,我也拥有这么多!
请以“原来,我也拥有这么多”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提示与要求】
(1)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进行写作。
(2)考虑到内容的充实,文章不要少于600字。
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
1、 略
2、北京17家重点网站承诺杜绝新闻“标题党”
3、略
4、B
5、(3分,情感1分,分析2分)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1分)诗句运用拟人手法,不明说自己思念故乡,而说我喜欢故乡水,恋恋不舍地送我远行,以故乡的水留恋我,衬托出我对故乡的不舍,含蓄的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二、阅读。
6、①逆流而上;②消失;③冲击,冲荡;④看,望.
7、①即使骑着飞奔的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快.
②水流交汇冲击,白色的水汽像云一样飘在空中.
8、甲文:例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作用:突出山的高峻、连绵.例:2:“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作用:突出水的湍急.“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目沾裳”作用:突出三峡秋景的萧瑟、凄凉的特点.
乙文:例1:“往来遥观者,常若雾露沾人,窥深悸魄.”作用:突出水流急,水雾大.
例:2:“方知慎子下龙门,流浮竹,非驷马之追也.”作用:突出水的湍急.
9、答案示例:①相同点:两文中的水都有急、大的特点.不同点:甲文中除了写出夏水急、大的特点外,还写出了春冬之水清静(清澈)的特点.
10、线索
11、示例: “温暖”是指我看到那盏灯心中涌起的暖意,感受到老人对我的关爱,心生感激之情;“孤独”是指老人失去老伴,只剩下一个人.
12、示例:环境描写,渲染了小巷里寒冷凄凉的氛围,烘托了我独自走夜路害怕(恐惧、胆怯、孤单)的内心感受.
13、示例:孩子,快走,奶奶给你灯光.
14、①吃月饼②偷月饼③思念月饼.
15、答案示例:这个句子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用“躺”、“望”写出了“我”看见月饼还在的欣喜之情和“我”极想偷吃月饼的心理.
16、文中刻画了一们关爱孩子、有教育智慧、无私、宽容的母亲.相关内容:母亲分月饼给孩子,不责怪“我”偷吃月饼,捡月饼屑子,说自己不爱吃沙甜月饼等情节.
17、直接把袋装奶放进微波炉加热,会影响人体健康.必须先将牛奶倒入微波炉专用的容器内,再用微波炉加热.做此题可依照“在使用微波炉加热时,有人在器皿上不加盖,有人用劣质的塑料袋装上食物直接放进微波炉内”,这样做是错误的,作出判断.
18、做此题可以依据材料中“微波炉主要是加热食物中的水,只要使用专用的微波炉餐具,并且水分没有蒸干,食物温度就会低于100℃,不会产生致癌物质”,作出判断第一组适合微波炉加热.
19、①微波加热食物时间宜短不宜长.②操作微波炉时设置加热温度也不要过高.③使用专用的微波炉餐具.④使用微波炉时尽量不要靠近,以免受到微波辐射.⑤在微波炉停止工作前不能打开拿取食品.
20、B
21、(1)西安事变.
(2)张学良,杨虎城;
篇9:八年级语文上册月考试题及答案
八年级语文上册月考试题及答案
一:基础运用:(30分)
1、根据拼音写字:(6分)
qiè( ) 意 rǒng ( ) 杂 kàng( ) 奋
Jī( ) 绊 càn ( ) 然 huì( ) 暗
2、下列画线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2分)
A 为了是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李老师工作非常勤奋,常常废寝忘食。
B 只有坚持不懈的刻苦努力,才能取得优良成绩。
C 我们必须以艰苦奋斗的精神,去实现全民族梦寐以求的伟大理想。
D 她操作计算机非常熟练,已经达到无所不为的境地。
3、下面一段话的横线处依次填入的语句正确的顺序是:( )(2分)
大家一定熟悉孟母三迁的故事吧 。。 。如果没有孟母的严格要求,中国思想史上将会缺少一颗耀眼的明星。
(1 )而且搬到学堂附近之后,她也毫不放松对儿子的要求,留下孟母断杼的佳话。
(2) 由于孟母的远见卓识和严格要求,孟子最终成为流传千古的大西想家和教育家。
(3 )孟母为了使儿子成才,连居住环境都一丝不苟,选择再三。
A (1)(2)(3) B (3)(2)(1 ) C (3)(1)(2)
D (2)(1)(3)
4、解释下列句子中画线词语(5分)
1)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2)不能名其一处也
3)几欲先走
4)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5)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耶?
5、翻译句子(8分)
1)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2)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
3)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4)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扬州郭猫儿,善口技。庚申(清康熙),余在扬州,一友挟猫儿同至寓。比(及至)晚酒酣,郭起请奏藻技,于席右设围屏,不置灯烛,郭坐屏后,主客静听。
久之,无声。少之,群鸡乱鸣,其声之种种各别。俄闻父呼其子曰:“天将明,可以牵猪矣。”其子起至猪圈中饲猪,则闻鲜猪争食声,吃食声,其父烧汤声,进火倾水声。其子遂缚一猪,猪被缚声,磨刀声,杀猪声,猪被杀声,出血声, 燖(xún)剥声,历历不爽也。父又谓子曰:“天已明,可买矣。”闻肉上案声,即闻有卖肉数钱声,有买猪首者,有买腹脏者,有买肉者。正在纷纷争闻不已,砉(huā)然一声,四座俱寂。
(节选自《虞初续志?郭猫儿》)
6、解释下列画线词语(2分)
1)俄闻父呼其子
2)四座俱寂
7、选文中一共写了哪几种声音?(2分)
8、概括这段口技的主要内容(1分)
9、翻译:(2分)
群鸡乱鸣,其声之种种各别
二 语言运用:(15分)
10 仔细揣摩下面两个句子的内容和写法,再各仿写一句。(2分)
当一个人怀疑自己的时候,他忘了建立自信是一种习惯;
当一个人浑噩度日的时候,他忘记了阅读好书是一种习惯;
11、很多同学认为当代社会只有数学、外语才重要,语文、历史等学科都无关紧要。针对这种情况,初三某班展开激烈辩论,正方主辩以”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为论点展开论述。
1)假如你是反方主辩,你确立的观点应该是:(1分)
2)请你围绕你的观点写出两条理由:(2分)
12、下面一段文字有不得体的地方,请指出并改正。(2分)
某校请教授作报告,写了一封信给教授说:“请您老人家作报告,想来您也会觉得荣幸的。”作了报告后,有关人员又给教授写了一封感谢信,说:“您的报告对我们确实有些帮助,特此致谢。”
不当之处:1)2)
13、名句默写(8分)
(1)、 ,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2)、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
(3)、 ,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4)、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
三: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一双脚上的修养
①市图书馆离我家很近,每逢双休日,我都会到图书馆的'阅览室去翻阅一些报纸和杂志。每次来这里,总看到座无虚席的场面,有时,大家还会围绕一些文学现象进行交流。在这紧张而喧嚣的都市里,能保持一份阅读的闲情,是难能可贵的。所以,在我看来,这里的每一个人,都有着一定的层次和修养。
②北方冬天的雪大,雪一下,许多麻烦就随之而来了。走在街上,鞋上会粘满脏雪,从天寒地冻的室外进入室内,脏雪马上就会化作污水。所以人走过的地方,往往会留下两行黑乎乎的脚印。正是在一个雪天,我走进阅览室时发现了异样。屋子里多了一个擦地的女工。她看我进来,竞紧张地盯着我,手执拖布,如临大敌。我故作视而不见,可感觉告诉我,她正跟在我的身后,我猛回头,把她吓了一跳,自己也吓了一跳。吃惊于自己留下的那行脚印,在淡黄色的地板上,显得如此扎眼。而那个擦地女工,正在奋力擦抹。
③坐在座位上,想着刚才的脚印,愧怍油然而生,再也无心看书了。阅览室是一个开放的公共场所,来往进出的人很多。我注意到,每个进来的人都在犯着同我一样的毛病,浑然不觉自己的双脚正恶作剧式地在刚刚被擦干净的地板上涂鸦。于是,那个女工就要不停地跟在进进出出的人后面,擦了再擦。不断地踩踏与不断地擦抹,像一场破坏与复原的拉锯战,在阅览室里上演着,让人心惊。渐渐地,那个疲于擦地的女工,已是额头见汗。
④忽然有种感觉,每一双进出的脚都充满着罪恶,因为,它们是在不断践踏着别人辛苦取得的劳动成果,是在破坏着一种美好与和谐。
⑤不知过了多久,人才渐渐坐定,女工也有机会喘口气、歇一歇了。这时,那扇门又被悄悄推开了,一个男人伸头朝里面看来看去,但又把头又缩了回去。不一会儿,两扇门都被推开了。还是刚才那个男人,这次,他是肩扛一桶纯净水进来的,脚下发出一阵“沙沙”的响声,引起了所有人的注意。我从上往下打量他,老旧的棉帽子、军绿大衣……最后我看到了他的双脚――每只脚上竟然都套着一个塑料袋。他一走动,塑料袋就发出“沙沙”的响声。因为套了塑料袋,所以他走过的地方没有一点污迹,还是那样干干净净的。我注意到女工表情复杂地盯着送水的男人,看他放好水,慢慢离开阅览室。而当她再次转过头来,眼里竟有泪光闪现。
⑥这个下雪的周日里,我没有读书,却想到了“修养”这个词。我想,修养并不是一个人比别人多认识一些字、多读了几本书;或是一个人了解《红楼梦》的情节,会背莎士比亚的一些名句,修养应该是在一个人举手投足的细节中体现的。就像那个送水工,懂得在雪天里进入室内之前用塑料袋把两只脚套上。
(选自《八小时以外》,有改动)
15.从第②段看,“我”愧怍的原因有哪些?(4分)
16.文中第①段和第⑥段中加点词“修养”各有什么含义?(2分)
17.本文对送水工的描写文字不多,却令人回昧,请赏析第⑤段中的划线句。(3分)
18.文中第⑤段说“那个擦地的女工,站在那里表情复杂地盯着送水的男人,看他放好水,慢慢离开阅览室”。请联系上下文揣摩女工此时的心理,把她的心理活动描写出来。(不少于50字)(5分)
四、写作(60分)
请以 “假如再给我一次 (机会、失败、尝试…)” 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先把题目补充完整
2)除诗歌外,体裁不限,不少于600字。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4)书写工整、规范。
初二月考一参考答案
1 、惬意 冗杂 亢奋 羁绊 粲然 晦暗
2、D 3、 C 4、 间:夹杂 名:说出 走:跑 涉猎: 粗略的阅读 治:研究
5宾客们心情稍微放松了些,渐渐坐正了身子。
即使人有上百只手,每只手有上百个指头,也不能指出其中一处。
你现在当权管事了,不能不学习。
大兄你认清事物太晚了啊。
6 俄:不久,一会儿 俱:全、都
7 群鸡乱鸣,群猪争食声,吃食声,其父烧汤声,进火倾水声,猪被缚声,磨刀声,杀猪声,猪被杀声,出血声,燖剥声,肉上案声,卖肉数钱声,买肉声
8 杀猪卖肉
9,许多鸡乱叫,它们的叫声互不相同,各有区别。
10略
11学好语文历史,弘扬中华文明(意思对即可)
1文史承载着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
2 学好文史是每个炎黄子孙的骄傲和义务。(意思对即可)
12 1 想来您也会觉得荣幸改为您来我们会无比荣幸
2 对我们确实有些帮助改为让我们获益匪浅 (意思对即可)
13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晴川历历汉阳树,方草萋萋鹦鹉洲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15 .(1)我的脚印弄脏了地板。(2)我对女工的劳动故作视而不见。(每点2分,共4分)
16.第①段中“修养”的含义指有文化或有学问。第⑥段中的“修养”的含义指养成正确的待人处事的态度。(意思对即可,每点1分,共2分)
17.示例一:“悄悄推开”这一细节,写出了送水工怕影响图书馆的安静的氛围,推门时小心翼翼的样子,十分传神,突出了送水工对他人的尊重,体现了他的修养。
示例一:“推”“伸”“看”“缩”这些动词生动细致地写出了送水工想进门又怕弄脏地板的心理,表现了他的修养,也为下文他脚套塑料带进门的举动作铺垫。(内容2分,能紧扣语句,从词语运用、描写方法等任意一个角度进行点评;表述1分,须通顺。共3分)
18.示例:这个大哥真是有心人啊!那么多读书人都没想到会弄脏地板,而他一个送水工却能这么细心,能想到在脚上套塑料袋,真难得呀!(内容3分,须紧扣女工此时的心理;表达2分,须通顺。共5分)
篇10:八年级语文月考试题
八年级语文月考试题
八年级语文月考试题
.11.20
(总分 120分 考试时间 120分)得分________________
一、基础知识 (26分)
1.阅读下面文字,把文中拼音所表示的汉字依次写在文后方格内。(2分)
村边的小河边成里傣家人的乐园。孩子们整日里泡在河里玩shuǎ,……酷爱清洁的女人们就会来到河里洗澡,平日里穿的五颜六色的筒裙,这时变成里一个个色彩bān斓的“浴罩”浮在水面上,她们还在水中xī戏,在夕阳的映衬下,更显出几分wǔ媚。
(——选自《美丽的西双版纳》)
2、填空(8分)
(1)《过零丁洋》中将个人前途与国家命运联系在一起来抒写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春江水暖鸭先知”写出了初春已至,动物知春,诗人杨万里的《钱塘湖春行》中也有类似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雁门太守行》一诗中表现苍凉悲壮之氛围,奇异的边塞风光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治水必躬亲》一文中从反面写治水必须亲自实地勘测、寻访才能得到真实情况的一组对偶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3分)
作为集休闲旅游于一体的南通,城市绿化必须因地制宜,突出环境保护与人文景观 和谐统一的发展观念。 为了让人们体验与世界冠军比赛的感受,这家科技馆别出心裁地设置了与冠军赛跑的模拟互动平台,引起了观众的浓厚兴趣。C. 在绿色的大草原上,鳞次栉比地矗立着几十座钻井台。
D. 无论是高深莫测的星空,还是不值一提的灰尘,都是大自然巧妙绝伦的艺术品。
4、体会句式,仿写句子(2分)
酒楼门口,不再有被囚于笼中的珍禽;集市摊头,不再有被高声叫卖的青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鸽子飞过秋日的天空,我们不再射出铅弹;蜻蜓掠过夏天的裙边,我们不再张开捕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名著阅读。(4分)
“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对于我们只有一次……我整个的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一一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1)上面这段文字出自《 》,作品的主人公是:
(2)结合一个事例,简要说说主人公是一个怎样的人?
6、美丽的西双版纳,秀美的南通濠河,风光如画的阿里山,水清境幽的小石潭,波涛浩淼的南黄海,江山如此多娇,这一切无不让我们心驰神往,请你选择一处游览过或了解的旅游胜地、家乡景点,以导游的身份,设计一段解说词。(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古诗回答问题(4分)
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这首诗反用李白《登金陵凤凰台》“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句意,以“日”喻__________,以“浮云”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末两句反映出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精神。
二、阅读·品味(共44分)
(一) 阅读《幽径悲剧》选段,完成8—10题。(共7分)
但是,这也不行。眼睛虽闭,但耳朵是关不住的。我隐隐约约听到古藤的哭泣声,细如蚊蝇,却依稀可辨。它在控诉无端被人杀害。它在这里已经呆了二三百年,同它所依附的大树一向和睦相处。它虽阅尽人间沧桑,却从无害人之意。每年春天,就以自己的花朵为人间增添美丽。焉知一旦毁于愚氓之手。它感到万分委屈,又投诉无门。它的灵魂死守在这里。每到月白风清之夜,它会走出来显圣的。在大白天,只能偷偷地哭泣。山头的群树,池中的荷花是对它深表同情的,然而又受到自然的约束,寸步难行,只能无言相对。在茫茫人世中,人们争名于朝,争利于市,哪里有闲心来关怀一棵古藤的生死呢?于是,它只有哭泣,哭泣,哭泣······
8.古藤会哭泣吗?作者写“隐隐约约听到古藤的哭泣声”,该怎样理解?(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山头的群树,池中的荷花是对它深表同情的”,作者这样写,有什么用意?(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在茫茫人世中,人们争名于朝,争利于市,哪里有闲心来关怀一棵古藤的生死呢?”这句话控诉了一种什么样的现象?它含蓄地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愿?(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20世纪最糟糕的发明》一文,完成11—15题。(共10分)
20世纪最糟糕的发明
①100多年前,奥地利人马克斯·舒施尼发明了塑料袋,这种包装物既轻便又结实,在当时无异于一场科技革命。从此以后,人们外出购物时顿感一身轻松,不需要携带任何东西,因为商店、菜场都备有免费的塑料袋。可舒施尼做梦也没想到,到塑料袋百岁“诞辰”纪念日时,它竟然被评为20世纪人类“最糟糕的发明”。
②据科学家测试,塑料埋在地下2也不会腐烂降解,大量的塑料废弃物填埋在地下,会破坏土壤透性,使土壤板结,影响植物生长。如果家畜误食了混入饲料或残留在野外的塑料,会因消化道梗阻而死亡。而焚烧所产生的有害烟尘和有毒气体,同样会造成对大气环境的污染。
③目前,中国塑料年产量为300万吨,消费量在600万吨以上。全世界塑料年产量为1亿吨,如果按每年15%的塑料废弃量计算,全世界年塑料废弃量就是1500万吨,中国的年塑料废弃量在100万吨以上,废弃塑料在垃圾中的比例占到40%。人们把塑料给环境带来的灾难称为“白色污染”。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有个形象的比喻,说如果把人们每年使用的塑料袋覆盖在地球表面,足以使地球穿上好几件“白色外衣”。
④我们的地球似乎已经变成了“塑料星球”,土地、河流、高山、海洋……塑料袋无所不在。直到有一天,我们都已离去,这些家伙仍然占据着地球,因为它们是“永生”的。
⑤一时间,“远离塑料袋”、“拒用塑料袋”、“禁用塑料袋”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事实上,要在短时间内完全禁止使用塑料袋是不现实的。积极的态度是依靠科技进步,即采用回收利用和降解相结合的办法去解决。工业包装膜、商品包装袋(膜)用后较干净,应作为主要回收利用对象,分类收集再生利用,这在国内外都已有许多成功经验。而对于那些量大、分散、脏乱、难于收集或再生利用经济效益甚微的一次性塑料包装袋,则应该使用可降解塑料生产。
⑥然而科技并不能立竿见影,一方面,塑料袋像臭豆腐一样闻起来“臭”,吃起来“香”,因为它的确有它的便利之处;另一方面,许多消费者认为,塑料袋是免费赠送的,不花钱的东西不用白不用。针对这种情况,1989年7月起,美国近半数的州实施了塑料袋“禁用法”,禁止所有不能分解和还原处理的食品塑料包装袋上市。印度马哈拉施特拉邦禁用厚度不到20微米的塑料袋,并控制生产这种塑料袋的原料。从11月起,在该邦乱扔、乱用、乱发塑料袋者,最高可被判5年监禁,并处10万卢比的罚款。意大利则实行“塑料袋课税法”,根据这项法律,每生产一只塑料袋要交8美分税,商店每卖一个价值50里拉的塑料袋,要交100里拉税。自去年3月起,爱尔兰政府也开始征收塑料袋税,每个塑料袋9便士。
⑦这些法律的推行,起到了很好的效果。以爱尔兰为例,自从征收塑料袋税之后,全国塑料袋的使用量降低了90%。与此同时,各国都加强了对可降解塑料包装材料的研制,并加大了开发塑料回收利用技术的力度。舒施尼那项“最糟糕的发明”将以一种全新的形式继续为人类造福。
11.为什么称舒施尼的发明为最糟糕的发明?请至少列出3条理由。(3分)
12.说出第④段中“永生”一词在文中的含义?(1分)
13.文中提到了哪些解决白色污染的办法?你赞成哪一种?简述理由。(3分)
14.根据你的知识和经验,大胆想像,请再为治理“白色污染”提一条合理化建议。(2分)
15.请你为消除“白色污染”拟一条公益广告。 (1分)
(三)阅读《生命的声音》一文,完成16—20题。(共14分)
生命的声音
余飞鱼
那是发生在一次煤矿透水①事件中的故事。
他被困在矿井下,四周一片漆黑。卧在一个几十米高的工作台上,两天两夜了,他的精神已经临近崩溃。
他知道自己这一次是在劫难逃了。
一个人孤零零地身处千米以下的矿井中,没有吃的,没有喝的,更没有一点声音,不说饿死,憋也会把人憋死。
他听老矿工说过,以往煤矿透水事件中死亡的人,很少是饿死或窒息死亡,大都是精神崩溃,在救援队伍还未到来之前,先绝望死去。
一般人是肉体死了,而后精神随之消失;而精神绝望的人,一般都是精神死去,而后肉体也随之死去。
他就属于后者。他放弃了,与其这样孤孤单单地熬下去,这样在孤独中无望地等待,还不如早些死了,早些解脱。
黑洞洞的煤坑里什么也没有,除了死亡的影子紧紧地跟随着他,咬噬着他的肉体、咀嚼着他的灵魂之外,什么也没有。这时,若有一点儿声音,哪怕是对他最恶毒的诅咒,不,即使是一双手打在他脸上发出的声音,也会让他欣喜若狂,从而从恍恍惚惚中醒来,重新振作起来。
但没有,一点儿也没有,连一块坷垃滚动的声音都不再有。
迷迷糊糊地,他感到光着的膀子上有点痒,下意识的用手去挠。同时,有一个声音响起,声音很小,若有若无,但在他耳中听来,却如巨雷一样惊天动地。
嗡——分明是蚊子的声音。
他悚然一惊,忙坐起来,听着这天外之音,细细的,一波三折,时断时续。一会儿离他耳朵近了,很是清楚,如二胡的尾音;一会儿又远了,像梦的影子,让他努力侧着耳朵去寻。
这大概也是一只饿极了的蚊子,已临近死亡的边缘。他暗暗地叹了一口气。
当这只蚊子再一次落在他的脖子上时,他一动不动。他清晰地感觉到这只蚊子几只长长的脚在皮肤上爬动。接着,是一只管子扎了进去,吸他的血。
他如老僧入定②一般,静静地躺在那里,一动不动。
蚊子吸饱了,飞起来了,嗡嗡地唱着。真好听。它飞向哪儿,他的头就转向哪儿。一直到它飞累了,停了下来,他也停止了寻找。他想打开矿灯去看看,可又怕惊吓了它。
这一刻,他的心宁静极了。
他知道,他还活着,他不孤单,也不感到黑暗,至少,这儿还有一个生命陪伴着他。虽然它那么小那么小,可此时,他们互相是对方的全部,包括希望,包括精神,也包括生命。
要活下去,他想,生命之间是相互关心的,尤其在患难中更是需要相濡以沫。他相信,外面的工友们一定在千方百计地设法营救自己,他们绝不会坐视不管。
他没有别的吃的,就将煤撮着一点一点往胃里咽。他听说过,有人在煤坑里就曾以吃煤救过命。
此后的五天,他就以听蚊子叫和吃煤延续着自己的生命。
第六天,一道亮光倾泻而下。他得救了。
当他被救出时,耳边依然听到嗡嗡的唱歌声。
他的眼睛被包着,看不见,但分明感觉到了蚊子飞走的姿势,矫健,优美,绝不拖泥带水。他想,生命是多么美好啊,正是在相互支撑相互扶持中,才显得丰富多彩而毫不孤单。
【注释】①[透水]指地下矿井或地下隧道等因地下水渗透过多而被淹,有时还导致矿井、隧道等塌方而堵塞通道。②[入定]佛教徒的一种修行方法,闭着眼睛静坐,控制身心各种活动。
16.整体把握。本文标题“生命的声音”有哪几层含义?(2分)
17.层次梳理。从落难到被救,矿工的心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请填补下面的变化过程(每空限2~4字),并简要说说引起整个心理变化的主要原因。(3分)
心理变化:孤独绝望 → 悚然一惊 →→()→ 百感交集
变化原因:
18.内容探究。结合文章内容推断“相濡以沫”这个成语的意思,并探究文中矿工与蚊子是如何“相濡以沫”的?(3分)
19.语言品析。简析文中画线句的表达效果。(2分)
20.情感体验。本文向我们传达了一种怎样的人生态度?当身处顺境,过得平平安安的时候,我们又该持怎样的人生态度?(4分)
(四)阅读古文《小石潭记》,完成21—24题。(共13分)
小石潭记 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21、解释下面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2分)
①潭中鱼可百许头 ( ) ②斗折蛇行 ( )
③佁然不动,俶尔远逝( ) ④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 )
2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课文描写景物,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4分)
①远近交错。如写潭:“闻水声”是远,“ ”是近。
②点面结合。如写石:“ ”是面,“为坻、为屿、为嵁、为岩”是点。
③ 。如写鱼:“影布石上,佁然不动”是静,“ ”是动。
④虚实相生。如“潭中鱼可百许头”表面写 ,实为写 ,以实写虚,虚实相应成趣。
总之,作者抓住小石潭的' 特点,写出了自己的感受。
24、仔细阅读下面古文,回答文后问题。(4分)
道州城西百余步,有小溪,南流数十步,合营溪。两岸悉皆怪石,敧嵌盘屈,不可名状。清流触石,洄悬激注。佳木异竹,垂阴相映。此溪若在山野,则宜逸民退士之所游处;在人间,则可为都邑之胜境,静者之林亭。而置州以来,无人赏爱。徘徊溪上,为之怅然。
[注] ①道州:今湖南省道县。唐时偏僻荒凉,元结曾在此为官。 ②合营溪:汇入营溪。
③敧:倾斜。 ④嵌:张开。 ⑤逸民退士:遁世隐居的人。 ⑥置州:设置州郡。
①在《小石潭记》中找出与“佳木异竹,垂阴相映”意境相近的句子。(2分)
②两文划线句子都是写水,试比较两者写法的异同。(2分)
三、写作(50分 含写字分5 分)
25.仔细品读提示,按要求作文。
拥抱青春,会使你充满活力,激情四射;拥抱亲情,会使你体味幸福,常思感恩;拥抱友谊,会使你感受真情,共享快乐;拥抱宽容,会使你胸襟豁达,超越自我;拥抱对手,会使你激发潜能,实现双赢;拥抱名著,会使你广交圣贤,提升品位……
大千世界,多彩人生,有太多的事物需要我们去亲近,去触摸,去体验,去用真情拥抱。
请以“拥抱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②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③要有真情实感;④不少于600字;⑤不要出现与你相关的校名、人名、地名等。
八年级语文月考试题答案
1、耍 斑 嬉 妩
2、
(1)、山河破碎风飘絮 身世浮沉雨打萍
(2)、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3)、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4)、非相度不得其情,非咨询不穷其致
3、C 4、略 5、略
6、考虑三方面来给分,称呼1分,扣住景点1 分,语言生动1 分
7.最高统治者(皇帝);当时的保守势力,反映了诗人为[ 政治抱负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进取精神。
8、古藤本身不会哭泣,实际是作者自己的心在哭泣,为古藤的被杀害伤感,为美的被破坏而伤心。(意对即可。)
9.以植物的有情反衬人的无情。(意对即可。)
10.人们只顾争名夺利,根本不考虑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 保护环境,与自然共存。(意对即可。)
11、(1)破坏土地结构,影响农作物生长。(2)危及动物安全。(3)污染大气环境。(3分,答对一点得1分。
12.永生指的是不易腐烂降解。此处褒义贬用,既指出了塑料袋对环境污染的严重,同时也表明作者对之厌恶讽刺的态度。(2分。答到不易腐烂降解的意思即可。)
13.前一问:(1)依靠科技进步,即采用回收利用和降解相结合的办法去解决。(2)法律、税收政策的推行。(2分,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后一问:没有标准答案,言之成理即可。(1分。)
14.没有标准答案。(2分。有创新且合理,得2分;只要基本符合题意,即可得1分。)
15.没有标准答案。(1分。)
16.两层含义,一是指蚊子发出的声音;二是指在死亡临近时,矿工从蚊子的声音里所感受到的生命的呼唤。(2分。意近即可。)
17.宁静极了(或:宁静) 充满希望(或:期待、希望、盼望) 原因:因听到了蚊子的声音(或:因蚊子的出现)(3分。各1分)
18.“相濡以沫”的意思:比喻同处困境,相互救助。(或:指在患难中相互关心,相互支撑,相互扶持。) 具体表现:文中蚊子吸矿工血以活命(物质上的),矿工听着蚊子的声音重拾生命信念(精神上的),以此来相互救助。(3分。意思1分,具体表现2分。意对即可。)
19.答案示例:①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突出了在死寂环境中的细小声音对矿工心灵的震撼。②“惊天动地”一词写出了矿工在绝望中听到声音后“悚然一惊”的心理状态。③从对比的角度来看,“声音很小”与“如巨雷”看似矛盾,实则突出了这细小的声音对矿工的震撼力之大。(2分。任选一个角度、言之成理即可。)
20.本文的人生态度:在困境中坚持信念,互相支撑,相互扶持等。(2分。意对即可。)学生的人生态度:可从“学会珍惜”、“居安思危”等方面来谈。(2分。谈一个方面、言之有理即可。)
21、大约 像蛇一样 忽然 寂静得使人感到忧伤
22、青葱的树木,翠绿的茎蔓,覆盖着,缠绕着,摇动着,连缀着,参差不齐,随风飘荡。(3分,意思对即可)
23、“下见小潭”“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 “动静结合”“ 俶尔远逝,往来翕忽”“鱼”“水”“寂静凄清” “孤独寂寞” (4分,每各空格0.5分。最后两个空格意思对即可)
24、①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1分);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1分)
②不设标准答案。意思对即可。参考:《小石潭记》写水先正面写水的清澈;再通过 潭中鱼“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侧面来表现潭水的清澈。(1分) 材料是运用对仗手法直接来表现水流的湍急。(1分)
篇11:初二语文下册月考试题及答案
初二语文下册月考试题及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下面句子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改正后用正楷字将整个句子抄写在田字格中。(2分)
平日文皱皱的她,偶尔犯错总能得到别人的宽束。
2.给下面一段话中加点的字注音。(2分)
列夫托尔斯泰皮肤黝( )黑,眉毛像纠缠不清的树根,外貌奇丑,与器宇轩昂( )不搭边,但他有一颗高尚的灵魂。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每天早晨,他都要跑到公园里抑扬顿挫地背台词。
B.当西方世界还在经济危机的迷雾中彷徨,生机勃勃的华夏大地,首先传导出经济复苏妙手回春的强烈信号。
C.那次的昆明火车站砍人事件,真叫人深恶痛疾。
D.在阳光明媚、春风和煦的时节,泛舟风光旖旎,美不胜收的襄阳古护城河,那真是惬意无比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是 ( )(2分)
A.在建设三峡大坝的过程中,无论工人们遇到什么样的困难,他们却能披荆斩棘,一往无前。
B.在列车长粗暴的干涉下,使爱迪生在火车上边卖报边做实验的愿望破灭了。
C.中国残疾人艺术团在香港演出大型音乐舞蹈《我的梦》,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
D.为了防止非典疫情不再反弹,市领导要求各单位进一步加强管理,制定严密的防范措施。5.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2分)
①水立方采用的ETFE膜,只有一张牛皮纸厚,捧在手上轻若鸿毛。
②此外,它的耐火性、耐热性也非常出色。
③然而这种膜的耐压性非常强,正常状态下,一辆小汽车开过去膜都不会被压破。
④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完全由膜结构来进行全封闭的大型公共建筑。
⑤ETFE膜的'延展性也很好,它可以被拉伸到自身的三到四倍也不会断裂。
A.①④⑤③② B.①⑤④②③ C.④①③⑤② D.④⑤③①②
6.名著导读。(2分)
师恩难忘。《藤野先生》这篇文章就是 回忆他在日本仙台学医时的一位恩师,他把这篇文章编在自己的散文集《 》。
7.古诗文默写。(每空1分,共8分)
(1)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有一联是千古名句,现在常用它来说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这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苏轼在《水调歌头》一词中,表现对人们美好祝愿的句子是 ,。
(3)《五柳先生传》中黔娄之妻有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过零丁洋》中用比喻手法写出国家和个人的境遇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10分)
8、罗伯特是德国著名的医生。有一天,他为国王看病。国王说:你给我看病,不能像看别的病人那样!罗伯特非常平静地回答说:请原谅,陛下,在我眼里,病人都是国王。医生答话的的言外之意是 。(2分)
9、古诗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古诗情感丰富,语言精练,意境深远,生动形象,脍炙人口,灿烂辉煌。了解古诗,就可以了解民族的文化历史;欣赏古诗,就可以感受民族文化的灿烂。现在班上要开展古诗苑漫步的语文综合性学习,请你参加:
(1)【写标语】为了掀起我校学生集古诗的热潮,请你写一条宣传标语。
(2)【明任务】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大家分工合作,效率会大大提高,如果你是本次活动的组织者,你准备给四个小组分配怎样的任务?(2分)
第一组:收集唐诗精品
第二组:
第三组:
第四组:收集诗人写诗的故事
(3)【辑古诗】在分门别类辑故诗活动中,同学们辑录了很多古诗。请模仿示例给他们再写两个分类标准。(2分)
例:古诗中的悲欢离合
古诗中的山水田园
(4)【对对联】诗的王国群星灿烂,风流人物各领风骚。文天祥留取丹心照汗青苏东坡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杜子美会当凌绝顶,一览纵山小小明就此拟写了一副对联,但下联不符合对联要求,请你帮他修改下联。(2分)
上联:陶渊明安贫乐道东篱采菊
下联:狱中书心留取丹心文天祥。
三、阅读与欣赏(30分)
(一)阅读古诗《过零丁洋》,完成10-11题。(2分)
《过零丁洋》-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0、全诗概括了作者 ,熔 和抒情言志为一炉,慷慨悲凉,感人至深。(1分)
11、人固有一死,但要死得其所。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成为千古传诵的名言壮歌、激励着一代代的人。请你谈谈对此句的理解。(1分)
(二)阅读文言文甲《送东阳马生序》与乙《范仲淹苦学》完成下列各题。(10)
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乙:范仲淹二岁而孤,家贫无依。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发奋苦读,或夜昏怠(1),辄以水沃面(2);食不给,啖粥而读。既仕,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乃至被谗受贬,由参知政事谪守邓州。仲淹刻苦自励,食不重肉(3),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
注释1、昏怠:昏沉困倦。2、辄:就。沃:浇。这里是洗的意思。3、食不重肉:不多吃肉。
12、解释加点的词。(2分)
(1)余幼时即嗜学( )2)录毕,走送之( )(3)益慕圣贤之道( )
(4)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 )
13、下边加点词用法或意思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无从致书以观
B、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C、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渔人甚异之
D、门人弟子填其室 或遇其叱咄
14、翻译句子(2分)
(1)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2)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15、甲文中人多以书假余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乙文中范仲淹被谗受贬的原因是:___________(都用文中的句子回答(2分)
16、甲文中的宋濂和乙文中的范仲淹幼时读书经历,对你又什么启发?(2分)
(三)阅读记叙文《藤野先生》,完成17-21题。(8分)
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但我接着便有参观枪毙中国人的命运了。第二年添教霉菌学,细菌的形状是全用电影来显示的,一段落已完而还没有到下课的时候,便影几片时事的片子,都是日本战胜俄国的情形。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军捕获,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
万岁!①他们都拍掌欢呼起来。
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②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采,--呜呼,无法可想! 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
17、文中加点的他们是指:第①个他们是指 ;第②个他们是指 ( 2分)
18、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中的中国人是指 (1)
19、选段中画波浪线句是谁的观点?鲁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2分)
20、为什么这一声对我特别刺耳?1分
21、说说我的意见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
(四)一碗馄饨(10分)
⑴那天,她跟妈妈又吵架了,一气之下,她转身向外跑去。
⑵她走了很长时间,看到前面有个面摊,这才感觉到肚子饿了。可是,她摸遍了身上的口袋,连一个硬币也没有。
⑶面摊的主人是一个看上去很和蔼的老婆婆,她看到她站在那里,就问:孩子,你是不是要吃面?可是,可是我忘了带钱。她有些不好意思地回答。没关系,我请你吃。
⑷老婆婆端来一碗馄饨和一碟小菜。她满怀感激,刚吃了几口,眼泪就掉了下来,纷纷落在碗里。你怎么了?老婆婆关切地问。我没事,我只是很感激!她忙擦眼泪,对面摊主人说,我们不认识,而你却对我这么好,愿意煮馄饨给我吃。可是我妈妈,我跟她吵架,她竟然把我赶出来,还叫我不要再回去!
⑸老婆婆听了,平静地说道:孩子,你怎么会这么想呢?你想想看,我只不过煮了一碗馄饨给你吃,你就这么感激我,那你妈妈煮了十多年的饭给你吃,你怎么会不感激她呢?你怎么还要跟她吵架?
⑹女孩愣住了。
⑺女孩匆匆吃完了馄饨,开始往家走去。当她走到家附近时,一下就看到疲惫不堪的母亲正在路口四处张望母亲看到她,脸上立即露出了喜色:赶快过来吧,饭早就做好了,你再不回来吃,菜都要凉了!
⑻这时,女孩的眼泪又开始掉了下来!
⑼这时候,我们会对别人给予的小恩小惠感激不尽,却对亲人一辈子的恩情视而不见。
22、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记叙的内容。(2分)
23、文中画线加粗的两个又字的作用各是什么?(2分)
24、文中第⑺自然段中用疲惫不堪、露出了喜色来描写母亲的神态,这种变化表露了母亲怎样的情感?(2分)
25、第⑹段为什么独句成段?(2分)
26、请结合你自身的经历,谈谈你对选文第⑼段的理解。(2分)
四、写作与表达(40分)
27、请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题一:请以总有柳暗花明时为题写一篇600字的作文。
题二:请以几分 在心头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若选题二,请你先将题目补充完整,题目横线可以写;感动惬意思念豪迈忧伤酸涩然后作文。
(2)你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写你熟悉的内容,表达你的真情实感。
(3)不少于600字。
【参考答案】
5、C
12、(1)爱好、特别喜欢(2)跑(3)更加(4)妻子和儿女
13、D
14、(1)我虽然愚笨,但终于还是获得了学问。
(2)读书的人(贤德的人)应当忧在天下人之前,乐在天下人之后。
15、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既仕,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
(三)22、记叙了女孩与母亲发生争吵后,在一位老婆婆的开导之下,真正体会到了母爱的伟大。
23、第一个又字,表明女孩与母亲发生的争吵不止一次,从而反映出女孩对母亲的误解之深。第二个又字,是第二次流泪的意思,表现出女孩对母亲的理解和感激。
24、表现出母亲对女儿的担忧和见到女儿回来后的欣喜,从而突出母亲爱女情深。
25、突出了女儿内心产生了强烈的震撼,起强调作用。
26、例:我们在生活中受到父母无微不至的关怀照顾,却不注重体会这种恩情,也不加以珍惜,反倒因为别人的一句问候或收到别人的一份小礼物,而感动不已。我们应该认识到在感激别人的时候也不忘父母的养育之恩。
第3篇:八年级英语下册月考试题及答案
“钮钴禄展堂”为你分享12篇“ 八年级英语下册月考试题及答案 ”,经本站小编整理后发布,但愿对你的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
篇1:八年级英语下册月考测试题及答案
第一部分 选择题
一、听力:(20分)(每小题1分)
A)听下面10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1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每段对话读两遍。
1. Which place are they talking about?
2. Where has the woman been?
3. What did the man’s family do last night?
4. What are they talking about?
5. Where does the girl’s father work now?
A. In Canada. B. In the USA. C. In France.
6. What time will Mr. Wang leave for the theatre?
A. At 6.45. B. At 7.00.
第4篇:八年级语文下册月考试题
八年级语文下册月考试题
一、 根据拼音写汉字:( 3分 )
kān察 ( ) qiān吝( ) bān奖( )
轩miǎo( ) 锈shí ( ) 晦 sè( )
hàn卫 ( ) qián诚( ) 氤yùn( )
二、给下列加点字注意:( 3分 )
紫霭( ) 解剖( ) 湍急 ( )
畸形( ) 孪生( ) 勒紧 ( )
朝觐( ) 泪腺( ) 耸立 ( )
三、改正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2分 )
A、青卷皇灯 煞费心机 地老天荒 扬长避短 ( )
B、拾级而登 受益非浅 一目了然 婉言谢绝 ( )
C、鼎足而立 一苇可航 高风俊骨 叹为观止 ( )
D、扑溯迷离 乐此不疲 张牙舞爪 海市蜃楼 ( )
四、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欠妥的一组是( )(2分)
A.许多正直的美国科学家也无端地受到迫害.(无端:---------没有来由,无缘无故.)
B.曾令世人惊奇而叹为观止的古都业已消失.(叹为观止--------因不能观看而感叹.)
C.、因此这个理由本身是不合伦理的.(伦理-----------指人与人相处的各种道德准则.
第5篇:八年级语文下册月考试题
2014年八年级语文下册月考试题
一、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28分)
1、古诗文名句默写(20分)
(1)《赤壁》中以二乔的命运来反映赤壁之战的重大影响的诗句是:,(2)人生自古谁无死?。(文天祥《过零丁洋》)
(3)苏轼在《水调歌头》中集中表达词人对亲人的怀念、祝愿和慰藉的词句是。词中蕴含人生哲理的句子是。”
(4),山河表里潼关路。
(5)鸢飞戾天者,;,窥谷忘反。
(6)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阐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这个哲理的诗句是“。”
2、根据括号内的注音在横线上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
嘉兴历史(yōu)久,有着深厚的人文底蕴。灿若星辰的文化名人、富有特色的文化遗存、亮点纷(chéng)的文化形态,是嘉兴文化的特色和优势。这为我们构建和(xié)社会打造了很好的历史平台。“建设文化大市、打造人文嘉兴”,就是希望通过文化来(zī)养生命力,激发创造力,铸造凝聚力。
3、选择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2分)
A.叱咄(duō)缥碧(piǎo)弗之怠(dài)B.烨然(huá)泠泠(lé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