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阅读茶味人生

2024-01-02 07:13:15 精品范文 下载本文

第1篇:茶味人生散文

茶味人生散文

深邃而又旷远的七弦之音,纠缠着淡淡的茶香,袅绕在我的周围,一份空灵与飘逸的韵味,显得庄严又温婉。

狭小的书房里弥漫着丝丝梵音,一份禅之意境,如同在云水间流淌一般,我沉浸在“无我”的境界中感受“有我”的存在,此刻不由得想到了“茶禅一味”四个字。茶本无禅心,是禅在茶中,茶在禅间,才寄情于山水,让我在优美的曲调里,品一份雅致的情趣。

空灵的音乐,蕴藏着岁月的底色,沁一缕悠然的禅意,在书房的每一个角落回荡。这一刻,我分不清自己是在喝茶呢还是在听音乐,或者是二者都有之吧,听着音乐,喝着茶,任月色爬满窗。

时光如杯子里的茶水,啜一口,便在唇齿间沉香,凝目窗外的月华,感慨“月色入壶”之际,心情纵然寥落亦抒情了。

似乎习惯了这样孤独的氛围,或许是习惯了忍受一份寂寞,每当夜色降临,我便会放下白天的喧嚣,从容地给自己泡一杯茶,让一杯清香,点缀平静的夜晚。就像刚才,在煮水、烫杯、泡茶、续水之间,听着音乐享受一种淡然和一份宁静。对于每一个或看书或写作的夜晚,这样给自己泡一杯茶,在喝茶的过程中,或沉淀自己的思想,或凝视窗外的月华,真不能不说是一种“奢侈”了。

杯中的茶水在音乐声中散发出一缕幽香,淡淡的,却沁人心脾,抬头,我仿佛嗅到空气里一种属于文化的气息。

这样的夜晚,无人来打扰,一个人喝茶,喝的是一种心境,这样的时刻,我感觉身心被净化,滤去了白天的浮躁,沉淀下的是思想。很多这样的夜晚,我总是感叹,人生如茶,注定在红尘中浮沉。也情不自禁会去想,茶是琴棋书画诗酒茶的一种情调,茶那种欲语还休的沉默,那种热闹后的落寞,果然蕴含着一份禅意。

一个人这样喝茶的时候,我总是会想,茶是我对春天里那一缕记忆的收藏。就像这一刻,我仿佛可以感受到春日那份慵懒的阳光。

我喜欢用玻璃杯泡茶,而后,看着一片片茶叶在水中翻卷着,如同一个个精灵自由自在地翩翩起舞。很多这样美妙的时刻,我欣赏着茶叶的舞姿,听着空灵的音乐,会突然间想起让我魂牵梦绕的一种惊鸿之舞。

“从来佳茗似佳人。”站起身,放下杯子,我不由得脱口而出。

一片片茶叶,在水的浸润下舒缓地展开,果然如同长袖曼妙的绿衣舞者,在音乐中渐入佳境。此时此刻,我的思想仿佛产生了一种错觉,眼前杯子里的一片茶叶渐渐地模糊,而脑海深处那个惊鸿之舞的女子的面庞却愈发清晰。

“那是一种怎样灵动的美啊!”望着杯子里翻飞的茶叶,我自言自语着,思绪也仿佛随着杯子里的茶叶翻飞着。

茶叶在生命最为鲜嫩华美的时候离开了它的生命之树,在经历了一遍遍炒烘的磨难之后,哪里还有那份娇嫩的模样?而眼前的杯中,茶叶与水的完美融合,在散发出一缕淡雅的香气之外,我想,更具有了一份梦想与现实相结合的境地。

或许,每一片茶叶在吸吮了天地之精华后,就为了这一瞬间华美的绽放吧。这是一种怎样的美?是一种为了瞬间的精彩而释放自己灵魂的凄壮之美?是为了瞬间与水的自由舞蹈而生发的相知之美?是为了将一生凝聚的精华尽情展露的大气之美?窗外有风儿吹来,月光依旧爬满窗,一杯茶,一缕风儿,一片月光,一人,一世界,一份落寞之外却显得如此的融合。

茶叶遇水而舍弃了自身,才会有茶香四溢,喝一口清香入心的热茶,我忽然想,一片片飞舞的茶叶,在水中幻化着茶山里那份宁静和淡泊,幻化着自己生命的沉重,而后,把一份轻盈的姿态展现在人们的眼前。

想到这里,我不由得感悟茶禅一味的内涵,自古禅修心,洗涤尘心,茶,品人生浮沉,禅,悟涅盘境界。一片片茶叶,在水中,如同众生望着彼岸,是那么的富有禅意。

对我来说,品茶是一种享受,不仅让自己与山水自然地融为一体,而且在饮茶中能够得到精神上的一种释然和思想上的一份沉淀。我很少独自喝酒,却喜欢独自品茗。一个人喝茶,我明白喝的是一种心境,一种对生活感知的态度,那种从容、淡泊的心态,在喝茶的过程中就变得有了品味,因此,对生活才会有所感悟。就像此时此刻,喝着茶,我会思考人生,会品味人生,甚至会把茶叶在水里的翻腾看做一个女子曼妙的舞蹈,甚至幻想着,她在清水中尽情地舞动身姿,如同出水的芙蓉,与我入心地对话。

这样月华如练的夜晚,一个人喝茶,其实就是一种孤独的象征。既然孤独在滋生,就应该听着古琴曲,让音律伴我清寂,让一杯清茶,延伸一份恬静,让一种淡雅的心情漫过心底的孤独。

杯子里的茶从淡淡的苦到醇醇的香,每一次生命之水的延续都让我有一种全然不同的感受。等到杯子里的茶喝得淡了,我就会随手翻开一本书,把自己融入到诗词之中,摇头晃脑地唱道:“诗茶之道,至善至美,不臻者,思之!思之!”

静谧的夜晚,就应品茶如品诗,在诗词中,我一直以为茶是有灵性的尤物。心灵的隐约,性情的绽放,细嚼自己的人生,果然如同品茶,须轻呷慢饮,才能领略其中的神韵。

其实,文人与茶之间,就如文人和酒一样,总有着说不尽的种种情缘。千百年来,茶,已经被文人墨客注入了丰富的文化内涵,从而形成了一种茶文化。

“欲把西湖比西子,从来佳茗似佳人。”我觉得这样的茶带着一种典雅,甚至情有独钟。

“落日平台上,春风啜茗时。”在这里,我仿佛看到杜甫的蹉跎不遇,以及心中那份隐伏的不平。

无论是古代还是现在,浓郁的茶香早已经飘散到了每个角落。千百年来,那些品茶抒情、寄情于茶的诗句数不胜数,带着茶文化的一些诗词更是触手可及。在古代,文人以茶会友,在茶香弥漫中吟诗作赋,这样的场景里,茶就成为了诗人寄托情感、寻求心灵慰藉、感悟人生真谛的挚友。

我曾读过晋代诗人杜育的《茶赋》,但说到茶事,不可不提“茶圣”陆羽撰写的《茶经》。每每说到茶文化,我就会想到正心,会想到修身,甚至会想到修心。

茶可以处于庙堂之高,也可以处于江湖之远,现实生活中,柴米油盐酱醋茶这开门七件事中,茶尽管被排在最后,尽管显得普通极了,但作为一种待客之道,同样的少不了它。

小时候,父亲喝的茶都是他自己做的,那时候是生产队的茶山,茶叶产量低,分配到户的嫩叶自然少得可怜。记忆中,父亲把嫩叶在那只斜的铁锅里不停地翻炒,让母亲严格掌握好灶膛里的火候,我在边上听着鲜嫩的茶叶在铁锅里发出“痛苦”的声音,十分好奇父亲那双手怎么就不怕铁锅烫着呢。

父亲一边做着茶,一边和我说炒、揉茶叶时的各种步骤,那时候,我又没有喝过茶,自然是摇着头和父亲说,我才不要知道这些呢。父亲听到我这样回答他,就不高兴了,他板着脸说,一个男人长大以后必须懂得茶,不仅要会喝茶,而且还要会做茶,只有自己亲手接触过茶叶,你才会真正地懂得茶的.精髓所在。

小时候,只要父亲板着脸,无论任何事,我都不敢再违背他的意旨,于是,我就站在一边,耷拉着脑袋听着父亲传授茶经。“手不离茶,茶不离锅,揉中带炒,炒中有揉。”时至今日,父亲对于炒茶的一些要领,我仍然记忆犹新呢。

我的印象中,父亲对于喝茶很讲究,存储茶叶有专门的锡罐,平时喝茶有专门的杯子,夏天喝茶还有一只陶土烧制的茶瓶,一把茶壶,据父亲说是他年轻时从宜兴买来的呢。

分田到户以后,别人在山上种粮食作物,父亲却从农科所买来了改良型的茶籽,在后山种了很大的一片。没几年,茶园就变得郁郁葱葱了。每年清明前,别人的茶叶都刚刚发芽呢,母亲就每天拎着一只小篮子在采摘嫩芽了,而晚上炒茶自然变成了母亲的一门功课。那么多年了,我从未看到母亲喝过茶,但是,父亲喝的茶,都出自于母亲的手。

当我喝茶以后,我也去采摘过茶叶,并且在母亲的指导下也学会了炒制茶叶。记得父亲有一次和我说,炒制得好的茶叶,绝对是看上去满身披毫、白间隐翠,而且一旦入水,自然发出一种淡雅的清香,喝进嘴里就会有一份回味绵长的感觉。父亲说,好的茶,汤色会碧绿清澈,用白瓷碗一泡就见分晓呢。

或许是受了父亲的影响,慢慢的,我也习惯了喝茶。父亲说,尽管他喜好喝茶,但他也只喝过吴越两地的茶,他认为茶还是以碧螺春为上,龙井次之。我和父亲开玩笑说,母亲炒制的茶叶难道不好吗?父亲说,这么多年来,他从未去买过别的茶叶便是一个最好的答案。其实我也喜欢喝母亲采摘炒制的茶叶,不说别的,闻着就有一种清香。

茶在父亲的世界里纯粹是一种精神内涵,抚琴前有之,下棋时有之,研墨时有之,我想,父亲是通过品茶演绎着自己的文化。而茶在母亲的思想里纯粹就变成了一种妇女文化,从一杯茶去理解父亲的个性与心性,母亲几十年如一日,无怨无悔。

不知不觉间音乐停了,站起身,我去重新换上茶叶,先冲入少许开水浸润茶叶,待茶叶舒展开后,再将杯子慢慢地斟满。一时间,只见杯子里“白云翻滚,雪花飞舞”,一阵子淡淡的清香袭来……

第2篇:散文阅读茶味人生

散文阅读茶味人生

我承认我不懂茶,但我爱茶.很难相信一个对茶只有一知半解的人会狂热地爱茶,但我确实如此.

煮一壶沸水,沏一杯清茶,透过玻璃杯看茶叶在水中浮沉,清水渐渐地染成青绿,不需要去尝,只想静静地趴在桌上观看,就像在看自己平静或喧闹的人生;不需要去懂,只想默默地坐在闹市中沉思,就像在想鸟过或云卷的蓝天.轻柔的蒸汽从水面袅袅升起,蒸腾于万顷碧空,或悬挂于透明杯壁,都带着淡淡青绿.在想,清浅的茶究竟能蒸出怎样的茶味人生.

我只知道有红茶有绿茶,但我不知道龙井是红茶还是绿茶;正如我知道人生有进步有退步,但我不知道我是进步还是退步.人生不是如逆水行舟吗,怎么不知道是进是退?在茶味人生里,人只有浮沉,没有进退.而浮沉中,浮能更好地看清世界,沉能更好地思考人生,没有好坏.

真正的茶道,十分讲究沏茶和品茶的技艺.听说,在沏茶之前要选择好茶具,一般茶配紫砂壶紫砂杯为佳,紫砂杯又以质地轻薄细腻为妙.茶具准备好,方能沏出好的茶.人亦一样,首先要有一个淡泊的心境,方能于繁华浮世中泰然自若,方能于进退维谷中应对自如,方能于功名利诱中坐怀不乱.茶一般泡两回,头一回的倒掉,第二回的才入口.第二回泡出的茶色清淡,但入口香醇、唇齿留香。然而喝第一口通常都会索然无味或者略带苦涩,而第二口才尝出茶的甘甜。所以,人不能心急,倒掉头一回或喝掉第一口都是为了洗掉人的浮躁,然后才能看清世间善恶。

这只是懂茶之人所言的茶道,而于我这个不懂茶的人来说,一切繁复的礼节都只不过是对牛弹琴。

所以我每次沏茶都只用玻璃杯,而且从不品茶,只是静默观之。不知是否会有人不懂我的痴狂。

由新鲜多汁的绿叶变成干枯多褶的茶叶,经过了烘干,经过了堆砌,甚至经过了发酵,每一个过程都需要等待,每一个过程的极其艰辛,就像毛毛虫到蝴蝶的.蜕变。人若要到茶的境界,也要经历蜕变,由幼稚到成熟,当然,指的不是年龄,而是心境。

在一个雨打西窗的雨天,泡一壶清茶,让蒸汽在脸上冷却,让茶的香味经鼻腔沁入心脾;在一个烈日高照的午后,寻一处树荫,隔着茶水观看绿色的世界,隔着茶水聆听止水的静谧。

世人爱茶,爱的不仅仅是它能消暑解渴,它能暖胃益脾,更是它能陶冶人的性情,教会人静思人生。

在这个俗世中,到底有多少人真正懂茶?懂了茶,才懂“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的静谧;懂了茶,才懂“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的清幽;懂了茶,才懂“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淡然。

人生短暂,我愿如茶水般清淡过。我爱清静,请许我一杯茶味人生。

我想懂茶。

我想懂的,又不是茶。

第3篇:茶味人生的优美散文

茶味人生的优美散文

我喜欢茶,略带点苦味,经开水滚烫沸水煎熬,叶形舒展香味十足,唇齿间淡淡的香味余味无穷。不仅能满足文人墨客的雅兴,又能作为管理学经典教材,直观展示人力资源管理中选人、留人、育人、用人和考核评定的基本标准。

茶本草木,从茶青采摘开始,要经过发酵,凋萎,静置,搅拌,发酵,杀青,揉捻和分装八道基本工序,茶的色香味才会充分形成。通过不同程度的发酵形成层次不同的味道,但是茶汤的颜色与香气却是同步在提升。当然,名茶龙井除外。茶的发酵就是放在空气中任其氧化,并不需要填加任何物质。这跟我们人的成长何其相似,我们从学校毕业后,就需要放在社会上任其氧化,不需要过多外加干预。无论你是专科毕业还是本科研究生博士生毕业,都必须经过同社会充分接触才能达到第二个工序凋萎。凋萎就如职业生涯的瓶颈期,没有谁能在工作中一帆风顺。是室内凋萎还是室外凋萎,要看你是内向型还是外向型。当然,也要看机会和时运。我们有时候会盲目崇拜,内向型羡慕外向型外向型嫉妒内向型,很少静下心来内省自己。甚至内向型人努力做外向型人,白白浪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茶味人生散文随笔

茶味人生散文随笔

深邃而又旷远的七弦之音,纠缠着淡淡的茶香,袅绕在我的周围,一份空灵与飘逸的韵味,显得庄严又温婉。

狭小的书房里弥漫着丝丝梵音,一份禅之意境,如同在云水间流淌一般,我沉浸在“无我”的境界中感受“有我”的存在,此刻不由得想到了“茶禅一味”四个字。茶本无禅心,是禅在茶中,茶在禅间,才寄情于山水,让我在优美的曲调里,品一份雅致的情趣。

空灵的音乐,蕴藏着岁月的底色,沁一缕悠然的禅意,在书房的每一个角落回荡。这一刻,我分不清自己是在喝茶呢还是在听音乐,或者是二者都有之吧,听着音乐,喝着茶,任月色爬满窗。

时光如杯子里的茶水,啜一口,便在唇齿间沉香,凝目窗外的月华,感慨“月色入壶”之际,心情纵然寥落亦抒情了。

似乎习惯了这样孤独的氛围,或许是习惯了忍受一份寂寞,每当夜色降临,我便会放下白天的喧嚣,从容地给自己泡一杯茶,让一杯清香,点缀平静的夜晚。就像刚才,在煮水、烫杯、泡茶、续水之间,听着音乐享受一种淡然和一份宁静。对于每一个或看书或写作的夜晚,这样给自己泡一杯茶,在喝茶的过程中,或沉淀自己的

未完,继续阅读 >

《散文阅读茶味人生.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散文阅读茶味人生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精品范文]相关推荐
[精品范文]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