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农技协工作推动农技协发展的论文
第1篇:加强农技协工作推动农技协发展
文章标题:加强农技协工作推动农技协发展
近年来,**县科协认真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服从服务于经济建设,重点加强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组织建设,抓机制创新,引导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向一体化经营、市场化方向发展,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一、大力发展农技协
为进
一步加强农技协的组织建设,我们按照“加入自愿、退出自由、民主管理、盈利返还”的原则,积极组建农技协,不断完善农技协组织网络体系。一是调查研究,制订发展计划。2003年初,我们在组织有关人员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撰写了关于“**县开展农技协会调查情况报告”,总结了县、镇、村三级不同类型的农技协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分析了农技协发展壮大的存在问题,并制订了发展农技协计划,提出了在发展中规范,实践中提高,探索中前进的要求。二是不拘一格,分类指导,发展农技协组织。根据我县农村经济发展需要,结合实际,指导组建了县脐橙协会、县木业协会、县油茶协会、县南药协会、仁居果业合作社、县农产品加工流通协会等6个具有一定规模的农村专业协会。此外,重视指导发展“龙头带动型、基层组织带动型和能人大户带动型”等镇村两级农技协组织。到目前止,全县已发展农技协19个,会员人数1586人,联系5000多户农户。
二、创新运行机制,引导农技协向一体化经营、市场化方向发展
我们按照农民自愿原则,采取有效措施,以促进专业协会、专业合作社等多种形式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2005年5月,在县科协的提议下,经县脐橙协会运作,成立了我县第一家农村经济合作社——**县仁居果业合作社,建立起脐橙销售共同体,活跃中介流通组织,拓展脐橙销售空间。该社是县脐橙协会属下的农业生产经营企业,实行股份制,享有独立的经营和经济支配权,该合作社成立,通过统一品种、统一技术标准,统一果品质量、单一商标战略,树立品牌,提高商品率,依托**脐橙“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脐橙原产地认证、脐橙出口基地确认等良好条件,收到了较好的经济效益。2005年,仁居镇农民仅脐橙一项人平增收600元。该镇经市科技局批准认定为市级脐橙专业镇。上举镇农技协还组织参与了金土地农业发展公司、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上举福地脐橙合作社3个经济实体的创办。通过创新机制,组建农村经济合作社,提高了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进程,改变了农民在市场中的“弱势”地位。
三、抓规范运作,发挥农技协“三大作用”
我们在发展农技协的思路上,做到区别对待分类指导,坚持边发展边规范原则,对处在起步阶段尚不规范的农技协,具体帮助他们建章立制,逐步建立健全民主管理制度,与农民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紧密关系,如个别镇的脐橙分会、金柚协会等。对已建章立制,运作多年的农技协,则要求他们发挥三个方面的作用。一是典型示范作用。近年来,各农技协在科技示范户、重点户中培养了脐橙大户、金柚大户、椪柑大户、制种、烤烟、西瓜、畜牧等20多户科技示范户,他们分别被选举为会长和副会长,真正成为典型和“活样板”。二是桥梁纽带作用。我们指导各农技协组织开展了优良品种引进到户、技术指导传播到户、致富信息传递到户的系列服务活动。从而形成“一户带一片、一片带一业”的传播效应,涌现了金柚村、制种村、西瓜村、脐橙专业镇,油茶专业镇。三是组织引导作用。各农技协从县内外聘请脐橙、南药、油茶等方面的专家作专题讲座,传授实用技术,分析研究我县三大特色产业发展的动态和前景,使广大农技协会员学到了新技术,开阔了视野,明确了发展方向。
四、加强技术培训,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
为推动农技协发展,我们围绕我县“脐橙、南药、油茶”三大产业,扎实做好农技协会长、能人、专业大户的科技素质培训工作。一是举办技术讲座。每年5—8月份,我们组织举办南药、脐橙、油茶栽培等技术讲座,专门邀请广州中医药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广东省农科院果树所等有关专家教授授课,并作现场指导。二是举办实用技术培训班。组织农技协会员、种养专业户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科技素质。据统计,近3年来,共举办实用技术知识培训班62期,培训人数达5800多人。三是开展送科技下乡活动。每年不定期组织各学协会开展送科技下乡活动,到农村田间果园现场技术指导,解决技术难题。据统计,2003年以来,送科技下乡1480人次,发放资料9.2万份,接受咨询8200多人。通过对技术培训和技术交流,使农技协会员和农户都掌握了1—3门实用技术,科技入户率达96。
五、为农技协引进新品种、新技术,共建“产学研”基地
近年来,我们围绕我县三大农业产业,积极为农技协与科研院校牵线搭桥,共建“产学研”示范基地。一是与上举镇农技协和省果树所合作
第2篇:加强农技协工作推动农技协发展
近年来,**县科协认真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服从服务于经济建设,重点加强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组织建设,抓机制创新,引导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向一体化经营、市场化方向发展,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一、大力发展农技协
为进一步加强农技协的组织建设,我们按照“加入自愿、退出自由、民主管理、盈利返还”的原则,积极组建农技协,不断完善农技协组织网络体系。一是调查研究,制订发展计划。XX年初,我们在组织有关人员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撰写了关于“**县开展农技协会调查情况报告”,总结了县、镇、村三级不同类型的农技协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分析了农技协发展壮大的存在问题,并制订了发展农技协计划,提出了在发展中规范,实践中提高,探索中前进的要求。二是不拘一格,分类指导,发展农技协组织。根据我县农村经济发展需要,结合实际,指导组建了县脐橙协会、县木业协会、县油茶协会、县南药协会、仁居果业合作社、县农产品加工流通协会等6个具有一定规模的农村专业协会。此外,重视指导发展“龙头带动型、基层组织带动型和能人大户带动型”等镇村两级农技协组织。到目前止,全县已发展农技协19个,会员人数1586人,联系5000多户农户。
二、创新运行机制,引导农技协向一体化经营、市场化方向发展
我们按照农民自愿原则,采取有效措施,以促进专业协会、专业合作社等多种形式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XX年5月,在县科协的提议下,经县脐橙协会运作,成立了我县第一家农村经济合作社——**县仁居果业合作社,建立起脐橙销售共同体,活跃中介流通组织,拓展脐橙销售空间。该社是县脐橙协会属下的农业生产经营企业,实行股份制,享有独立的经营和经济支配权,该合作社成立,通过统一品种、统一技术标准,统一果品质量、单一商标战略,树立品牌,提高商品率,依托**脐橙“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脐橙原产地认证、脐橙出口基地确认等良好条件,收到了较好的经济效益。XX年,仁居镇农民仅脐橙一项人平增收600元。该镇经市科技局批准认定为市级脐橙专业镇。上举镇农技协还组织参与了金土地农业发展公司、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上举福地脐橙合作社3个经济实体的创办。通过创新机制,组建农村经济合作社,提高了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进程,改变了农民在市场中的“弱势”地位。
三、抓规范运作,发挥农技协“三大作用”
我们在发展农技协的思路上,做到区别对待分类指导,坚持边发展边规范原则,对处在起步阶段尚不规范的农技协,具体帮助他们建章立制,逐步建立健全民主管理制度,与农民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紧密关系,如个别镇的脐橙分会、金柚协会等。对已建章立制,运作多年的农技协,则要求他们发挥三个方面的作用。一是典型示范作用。近年来,各农技协在科技示范户、重点户中培养了脐橙大户、金柚大户、椪柑大户、制种、烤烟、西瓜、畜牧等20多户科技示范户,他们分别被选举为会长和副会长,真正成为典型和“活样板”。二是桥梁纽带作用。我们指导各农技协组织开展了优良品种引进到户、技术指导传播到户、致富信息传递到户的系列服务活动。从而形成“一户带一片、一片带一业”的传播效应,涌现了金柚村、制种村、西瓜村、脐橙专业镇,油茶专业镇。三是组织引导作用。各农技协从县内外聘请脐橙、南药、油茶等方面的专家作专题讲座,传授实用技术,分析研究我县三大特色产业发展的动态和前景,使广大农技协会员学到了新技术,开阔了视野,明确了发展方向。
第3篇:有关加强农技协工作推动农技协发展的论文
有关加强农技协工作推动农技协发展的论文
近年来,**县科协认真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服从服务于经济建设,重点加强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组织建设,抓机制创新,引导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向一体化经营、市场化方向发展,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一、大力发展农技协
为进一步加强农技协的组织建设,我们按照“加入自愿、退出自由、民主管理、盈利返还”的原则,积极组建农技协,不断完善农技协组织网络体系。一是调查研究,制订发展计划。XX年初,我们在组织有关人员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撰写了关于“**县开展农技协会调查情况报告”,总结了县、镇、村三级不同类型的农技协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分析了农技协发展壮大的存在问题,并制订了发展农技协计划,提出了在发展中规范,实践中提高,探索中前进的要求。二是不拘一格,分类指导,发展农技协组织。根据我县农村经济发展需要,结合实际,指导组建了县脐橙协会、县木业协会、县油茶协会、县南药协会、仁居果业合作社、县农产品加工流通协会等6个具有一定规模的农村专业协会。此外
第4篇:农技协工作体会
大冶市农技协工作2014年总结
大冶市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一系列支农政策支持下,农技协工作稳步发展,下面就农技协组织,对我市科普工作的贡献,作简要阐述。
一、农技协在农村科普体系建设中的网络优势非常突出
目前大冶市共有各类农业技术协会21个,会员2172人,分布在全市14个乡镇(场)、街办,覆盖农村各业,这些农技协集中农村实用技术开发、试验、示范、推广于一体,与农民有着天然的联系,在传播技术、指导生产、服务农民中发挥了无可比拟的网络优势。
一是有效地促进了农村科普教育体系建设。现阶段农民对科学技术、法律知识、市场经济知识有渴望,想学学不来,想用用不了,关键在于传播渠道,接受能力等因素的局限,面向农村搞科普,需要示范户引、明白人教、典型群体带,而农业技术协会恰恰起到了这样的作用。比如保安镇狗血桃协会,自筹资金6000多元,购买了座椅、图书、电教设备等,为会员及农民建立了科普图书室,几年来通过科普讲座,科普课堂等形式,共举办了培训班72次,放映科普电教片33场,发放科技资料5万多份,受益群众2000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