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素材人物篇:张自忠
第1篇:作文素材人物篇:张自忠
作文素材人物篇:张自忠
导语:张自忠戎马近三十载,竭尽微忱。自抗战时起,命运起落无常。曾被污为汉奸,备受责难。又抱定“只求一死”之决心,一战于淝水,再战于临沂,三战于徐州,四战于随枣,五战于枣宜,终换得马革裹尸还,以集团军总司令之位殉国。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张自忠的相关素材,欢迎大家阅读!
【人物介绍】
张自忠(1891.8.11-1940.5.16),字荩忱,汉族,山东临清唐园村人。以中华民国上将衔陆军中将之职殉国,牺牲后追授为陆军二级上将军衔,著名抗日将领,民族英雄。同时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同盟国牺牲的最高将领。从1917年开始,入冯玉祥部,先后担任营长、团长、旅长、师长、军长、军团长、集团军总司令等职。1940年,张自忠战死,享年49岁。
【人物素材】
1939年5月,随枣会战开始,张自忠率部取得“鄂北大捷”。12月,又率右翼兵团歼敌4500余人,取得“襄东大捷”,中国老百姓美称他为“活关公”。此后,张自忠的勇猛善战也受到敌军的尊敬,被日军冠以“现代关公”和“活关公”的称号。(关羽在中国被美化成武圣人,在日本则是战神的象征。)
他杀日军无数被称为“活关公”,牺牲后鬼子却为他抬棺材敬军礼1940年5月发生的枣宜会战是抗日战争相持阶段,日本军队驻武汉的第11军对中国第五战区部队发动的一场作战,会战以日军占领宜昌而结束。此次会战,我军伤亡惨重,但日军损失也不轻,在局部甚至超过我军。从5月1日至16日之战果,计伤毙敌4.5万人以上,缴获大炮60多门,战马2000余匹,战车70多辆,汽车400余辆。在这次战役中国民党33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殉国。但日军对让他们付出巨大代价的张自忠将军,却表现出异乎寻常的意味深长的尊重。
张自忠将军阵亡殉国后,日军军曹堂野从他随身携带的手提箱中,翻出了“第1号伤员证章”,藤冈也从将军的胸兜中掏出一支派克金笔,上面刻着“张自忠”3个字。日军大为震惊,不禁倒退几步,“啪”地立正,恭恭敬敬向遗体行了军礼。然后靠上前来,仔细端详仰卧在面前的这个身穿将军戎装、佩戴中将领章的血迹斑斑的“大个子支那人”。随即,前线日军向上级二三一联队长横山武彦大佐报告。横山下令将张自忠的遗体用担架抬到战场以北10余公里的陈家集日军第三十九师团部,请师团参谋长、与张自忠有过数面之交的专田盛寿核验。至时天色已黑。专田盛寿手举蜡烛,目不转睛地久久注视着张自忠的面颊,突然悲戚地说道:“没有错,确实是张自忠!”
他杀日军无数被称为“活关公”,牺牲后鬼子却为他抬棺材敬军礼在场者一齐发出庆祝胜利的欢呼声,接下来则是一阵鸦雀无声的肃穆。师团长村上启作命令军医用酒精把张自忠的遗体仔细擦洗干净,用绷带裹好,然后列队脱帽向遗体敬军礼,并命人从附近的魏华山木匠铺赶制一口棺材,将遗体庄重收殓入棺,葬于陈家祠堂后面的土坡上,坟头立一墓碑,上书:“支那大将张自忠之墓。”
武汉日军广播电台随后发布的报道也钦佩地说:张总司令以临危不惊、泰然自若之态度与堂堂大将风度,从容而死,实在不愧为军民共仰之伟丈夫。我皇军第三十九师团官兵在荒凉的战场上,对壮烈战死的绝代勇将,奉上最虔诚的崇敬的.默祷,并将遗骸庄重收敛入棺。
事隔16载,1956年,冈村宁次在日本东京与来访的何应钦曾谈到了张自忠之死,冈村宁次说:“我们成了冤家对头,不过这种冤家对头奇妙无比。您也许知道,我以前在北平认识了张自忠司令官,而在进攻汉口之后,不幸得很,我们在汉水(即襄河——编者注)东岸之战两相对峙下来。那个时候战事爆发,张先生勇往直前,挥兵渡河,进入我方阵地,唯遇我方因战略关系向前进击,他竟冲至我军后面战死。他之死令我感慨无量。”
他杀日军无数被称为“活关公”,牺牲后鬼子却为他抬棺材敬军礼日军在《一位将军之死》中记述了这最后的一幕:“他(藤冈)端着刺刀,向敌方最高指挥模样的大身材军官冲去。此人从血泊中猛然站起,两眼死死盯住藤冈,藤冈一等兵从他射来的眼光中,感到一种说不出的威严,竟不由自主地愣在了原地。这时,背后响起了枪声,第三中队长堂野射出一颗子弹,命中了这个军官头部,他脸上微微地出现了难受的表情。与此同时,藤冈一等兵像是被枪声惊醒,也狠起心来,倾全身之力,举起刺刀,向高大的身躯深深扎去。这一刺之下,这个高大的身躯像山体倒塌似的轰然倒地。”
当日军像护送自己将军的尸体一样护送张自忠的遗体离开战场,从一个市镇通过,百姓们得知那具蒙着白布的尸体就是张自忠时,不约而同地拥到街道上,跪倒失声痛哭。对此,日军没有进行干预,只是肃穆前行。
第2篇:作文素材人物篇
作文素材人物篇
1.典藏人物:O.1杨绛——走在人生边上
如今,人们提起近100岁高龄的杨绛,总会说她是钱钟书夫人。而1947年《围城》刚出版的时候,当人们打听作者钱钟书是谁时,回答则是杨绛的丈夫。《围城》问世4年前,杨绛编剧的《称心如意》、《弄真成假》等作品被搬上舞台,反响热烈。
1932年春,杨绛考入清华大学并与钱钟书相识。第一次见到杨绛时,钱钟书就说:“我没有订婚。”“我也没有男朋友”,杨绛答,一段佳缘由此展开。钱钟书是清华著名的才子,书生意气,而杨绛作为上海大律师杨荫杭的女儿,也是名门闺秀。1935年,杨绛与钱钟书成婚,不久一同出国留学,无论在牛津或是巴黎,都留下了他们相亲相爱的足迹。期间,杨绛与钱钟书爱情的结晶——女儿钱媛降临。抗日战争爆发后,杨绛与丈夫选择了回国,辗转任教北大、清华等高校,同时从事文学研究。
“*”期间,杨绛受到不公正对待,被安排去扫厕所。她爱干净,把厕所打扫得一尘不染,连水箱的拉链都细致地擦干净,而且注意通风,所有厕所里没有异味。这也成了她的“休息室”和“避难所”。红卫兵来了,她就躲入女厕。即便受到不正当批判,杨绛也没有放弃学术研究,通晓英、法两国语言的杨绛,近60岁时,从零开始学习西班牙语,并第一个直接从西班牙文翻译了《堂吉诃德》。1978年杨绛翻译的《堂吉诃德》中译本出版时,正好西班牙国王访问中国,邓小平把它作为礼物送给了西班牙国王。后来,西班牙国王授予杨绛“智慧国王阿方索十世勋章”,以表彰她为西班牙文学在中国的传播做出的杰出贡献。她的译本至今都被公认为佳作,已累计发行近百万册,是该书中译本当中发行数最多的。
上世纪90年代末,在爱女钱媛和丈夫接连去世之后,杨绛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将钱钟书的作品整理出来。2003年,《钱钟书手稿集》(影印本,40卷)能及时与读者见面,杨绛功不可没。同时,杨绛将他们夫妻二人高达数百万的稿费和版税全部捐赠给母校清华大学,设立“好读书”奖学金,以让学子有书读、读好书。
92岁高龄之时,杨绛把女儿只开了个头的《我们仨》续写完成并出版。“我们俩老了”,“我们仨失散了”,“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在她哀而不伤的笔端下,一个知识分子家庭60多年风雨飘摇、相濡以沫的点点滴滴娓娓道来,令人感佩至深。2007年出版的《走到人生边上:自问自答》,更是她对人、生命等命题的终极思索。走在人生边上的杨绛,以其高风亮节和坚忍顽强,挺起了当代中国知识分子的脊梁。
NO.2朱镕基——国之股肱
朱镕基总理将“公则生明,廉则生威”这句话作为他的人生信条,于是,我们看见了一个公正无私、威严廉洁的高大形象。
一个孤儿,尚未出生,父亲早逝,九岁的时候,相依为命的母亲也因贫病而死。
他命运多舛,在湘西求学时,染上了霍乱,几乎死去。
他是靠奖学金完成的学业,1947年,他以湖南状元的身份考进了清华大学。在清华,他是学生会主席。
他194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尚未毕业便已参加工作,他是有名的青年才俊。他1951年朱镕基从清华大学毕业后,随后即被派往东北,担任东北人民工业部计划室副主任,参加了国家计划委员会的筹建工作。他被当做最有潜力的年轻干部。1958年,脾气倔强、性格率直的他“因言获罪”,被打成“右派”,从此陷入了长达20年“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的蹉跎岁月。从30岁到50岁,20年的金色年华恰似一江东流。1983年,中国第一位“前右派”的副部级任命获得通过,他被任命为国家经委副主任,电机制造专业的他,成为了继邓小平以后,中国政坛最出色的经济学专家。此后,他还兼任中国人民银行行长。他还担任过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17年的院长,他是博士生导师。他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十八世孙,1998年,他成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总理。他叫朱镕基,一个被渐渐淡忘的名字。老百姓说,只有他镇得住贪官,因为他不怕死。只有他敢改革,因为他不怕得罪人。
因为在职时执法严厉,他得罪了许多权贵,退休后,中央对他加强了保护,他渴望过平民的生活,可惜做不到。
也许你还记得国庆阅兵直播上那短暂的1秒,仅仅只是一秒。如果真有一股力量在企图使我们淡忘他,我们以该做些什么,至少要对得起他的白发。
NO.3何振梁——一个神圣的人
何振梁,1929年12月出生于江苏无锡,祖籍浙江上虞。195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5年起从事体育工作,在国家体委搞国际联络工作。曾任中国奥委会名誉主席,国际奥委会委员,国际奥委会文化和奥林匹克教育委员会主席,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组织委员会顾问、执委。2015年1月4日15:50分,何振梁先生因病逝世,享年85岁。同日,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要求国际奥委会旗帜为其降半旗3天,以此纪念其对体育事业的卓越贡献。
2015年1月10日,何振梁遗体告别会在八宝山公墓东礼堂进行。何振梁为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也代表中国对国际奥林匹克事业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以自己在国际奥委会工作多年确立的地位、威望和影响,加上他优秀的人品和出色的语言能力,何振梁为北京申办2008年夏季奥运会成功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NO.4李宗伟——“天王”盖“地虎”
李宗伟,马来西亚羽毛球运动员,华裔,擅长单打。从1998年开始代表马来西亚出外参加比赛,在2003年在大马卫星羽球赛赢得首个冠军。
被誉为大马羽球一哥,媒体经常把中国林丹、印尼陶菲克、丹麦皮特·盖德与他并列为世界四大天王。
2008年北京奥运会、2012年伦敦奥运会羽毛球男单亚军。2012年11月9日、10日连续两晚在吉隆坡会展中心举行婚宴。2008、2009、2010、2013世界羽联超级系列赛年终总决赛男单冠军。2010、2011、2014年全英公开赛男单冠军[1]。
2015年4月27日,世界羽联宣布李宗伟禁药案的最终判决结果,最终这位前世界第一被处以禁赛八个月的处罚,禁赛时间是从去年8月30日到今年4月30日。
3.本埠人物:NO.5易勤——“犟妈”
2013年,易勤,武汉市东方红食品有限公司经理,47岁。易勤经营着一家规模不大的福利企业,12名生产员工都是智残工人。春去秋来,夜昼轮转,47岁的易经理像妈妈一样,带着这批工人已经坚守了8年,熟悉她的人都亲切地喊她“犟妈”。她先后卖掉、抵押两套房子往工厂里贴钱,每天起早贪黑带着工人劳动,8年累计亏损近80万元的情况下,也坚持留下12名智残工人。
NO.6章开沅——无“衔”一身轻
他主动向所在的华中师范大
学请求退休,辞去“资深教授”的名称和所有待遇,包括每年10万元的津贴。他曾自嘲说:“人文社科领域的资深教授,后边带着括弧,标注„等同院士待遇‟”。
资深教授请辞,打破学术头衔终身制,意味着不再享受同等两院院士待遇——章开沅是第一人。
在章开沅看来,高校现今的体制像“围墙”,他想打破这堵墙,出去透透气。
4.致敬逝者:NO.7李小文——“布鞋”院士
李小文,1947年3月2日生于四川自贡,籍贯安徽贵池(今池州),遥感、地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1968年毕业于成都电讯工程学院。1985年毕业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获地理学博士学位。200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曾任北京师范大学遥感与GIS研究中心主任,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名誉院长,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科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研究员。是 Li-Strahler 几何光学学派的创始人,成名作被列入国际光学工程协会“里程碑系列”,在国内外遥感界享有盛誉。
2015年1月10日,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68岁。2015年1月16日上午,在北京八宝山殡仪馆举行。
李小文已发表研究论著160余篇/部,研究成果和水平得到了国际公认,研究论文被国内外科研人员广泛引用: 论文有28篇被SCI收录,38篇SCI引用557次,44篇被EI收录,19篇被CSCD收录。其1981年的硕士论文1985年被美国权威著作《遥感手册(第二版)》收入,1985年论文于1997年入选国际光学工程学会“里程碑系列”,SCI引用113次;1990年获国际劳力士雄才伟略奖,国际权威性“Marquis 科技名人录” 97年第4版传主。
他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攀登项目,国家973项目等重大遥感基础研究项目,1994年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一等奖,2000年获中国高校科学技术一等奖,2000年获首都劳动奖章,2001年获长江学者成就奖一等奖,2002年被中央组织部,宣传部,人事部,科技部共同授予“杰出专业技术人才”称号。他的一系列研究成果有力地推动了定量遥感基础及应用研究的发展,并使我国在多角度遥感研究领域保持着国际领先地位。
教学方面,李小文教授在中科院研究生院,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为研究生举办了遥感科学的系列讲座及专题讲座,指导了多名博士,硕士生,推动我国在短期内形成了一支具有创新能力的遥感机理的研究和试验研究队伍。
NO.8汪国真——“透明”诗人
汪国真,1956年6月22日生于北京,当代诗人、书画家。1982年毕业于暨南大学中文系。
1984年发表第一首比较有影响的诗《我微笑着走向生活》。1985年起将业余时间集中于诗歌创作,期间一首打油诗《学校一天》刊登在《中国青年报》上。1990年开始,汪国真担任《辽宁青年》、《中国青年》、《女友》的专栏撰稿人,掀起一股“汪国真热”。2005年始,他的书法作品作为中央领导同志出访的礼品,赠送外国政党和国家领导人。2005年担任中国艺术研究院文学艺术创作中心主任。
2015年4月26日凌晨两点十分,汪国真去世,享年59岁。4月30日,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殡仪馆举行。
北京时间4月26日上午10时许,微博认证为“诗人,宣传大使”的博主潘婷发微博称“诗人汪国真今凌晨两点十分去世。”此消息随后得到其助理的确认。汪国真工作室也发微博证实:“我们无法相信更不可能接受历历往事就在眼前我们无法遗忘根本就不会忘却音容笑貌淳淳教诲岁月如此无情何来妙手回春天妒英才只怨我辈无能长叹人生百十岁我恨人生六十载。”
诗人大卫在微博透露,“不敢相信,诗人汪国真今凌晨两点十分去世,刚打手机,接电话的是他妹妹,这是一个非常谦逊的人,有君子之风。与他出行过几次,印象特别好,音容笑貌依在……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 诗歌评论家刘春在微信中写道:“在首都机场听说汪国真于今日凌晨病逝,享年59岁。这是一个我中学时热读过的诗人。其实,几乎所有70后诗人都读过他,虽然有的人成长起来后不敢承认这一过程。去年汪国真来桂林,我们还一起夜游两江四湖,可惜……。这是一个很谦逊的君子。悼念!”
5.教材钩沉:NO.9方山子——归隐到高尘
方山子,是光州、黄州一带的隐士。年轻时,仰慕汉代游侠朱家、郭解的为人,乡里的游侠之士都尊奉他。年岁稍长,就改变志趣,发奋读书,想以此来驰名当代,但是一直没有交上好运。到了晚年才隐居在光州、黄州一带名叫岐亭的地方。住茅屋,吃素食,不与社会各界来往。放弃坐车骑马,毁坏书生衣帽,徒步来往于山里,没有人认识他。人们见他戴的帽子上面方方的且又很高,就说:“ 这不就是古代乐师戴的方山冠遗留下来的样子吗?” 因此就称他为“方山子”。
NO.10老王——呼唤尊严 6.外国巨匠:NO.11村上春树
近几年,村上春树几乎次次是诺贝尔文学奖的热门人选,但每次失之交臂,被称为“最悲壮的入围者”。不过他此前曾说,诺贝尔文学奖政治味道极浓,“不怎么合我的心意”。
村上春树作品的繁体中文版本主要译者赖明珠也认为其应该得奖,她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村上春树的作品在文学的诸多方面开创新局,并且善于在平凡无奇的日常生活中,令大家发现许多值得注意的小地方,不少人因为他重新回到文学的领域。如果村上春树得奖,很多人会得到间接的精神鼓励,这应该也是诺奖的意义之一。
村上春树作品的简体中文版本主要译者林少华却表示,村上春树早晚会得诺贝尔文学奖,但今年不是时机。在林少华看来,去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已颁发给莫言,因此,连续颁给亚洲作家的确不太可能。
评论家叶匡政对此表示了相似的看法。他认为,村上春树的小说更具通俗小说的某些特征,或许不太符合诺奖评委们的口味。叶匡政表示,这些评委年纪较大,文学趣味趋于保守。
2013年10月10日,村上春树第六次败北,加拿大女作家爱丽丝·芒罗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NO.12小仲马——自己的力量
亚历山大·小仲马,法国剧作家、小说家,世界文学名著《茶花女》的作者,其父大仲马也是法国著名文学家、《基督山伯爵》的作者。
一天,大仲马得知他的儿子小仲马寄出的稿子总是碰壁,便对小仲马说:“如果你能在寄稿时,随稿给编辑先生们附上一封短信,或者只写一句话,说„我是大仲马的儿子‟,或许情况就好了。”
小仲马固执地说:“不,我不想坐在您的肩膀上摘苹果,那样摘来的苹果没味道。”年轻的小仲马不但拒绝以父亲的盛名做自己事业的敲门砖,而且不露声色地给自己取了十几个其他姓氏的笔名,以避免那些编辑先生们把他和大名鼎鼎的父亲联系起来。
面对冷酷无情的一张张退稿笺,小仲马没有沮丧,仍在不露声色地坚持创作自己的作品。他的长篇小说《茶花女》寄出后,终于以其绝妙的构思和精彩的文笔震撼了一位资深编辑。这位知名编辑曾和大仲马有着多年的书信来往。他看到寄稿人的地址同大作家大仲马的丝毫不差,怀疑是大仲马另取的笔名。但作品的风格却和大仲马的迥然不同。带着这种兴奋和疑问,他迫不及待地乘车造访大仲马。令他大吃一惊的是,《茶花女》这部作品,作者竟是大仲马名不经传的年轻儿子小仲马。“您为何不在稿子上签您的真实姓名呢?”老编辑疑惑地问小仲马。小仲马说:“我只想拥有真实的高度。”
老编辑对小仲马的做法赞叹不已。小仲马的《茶花女》是根据自己的爱情经历写出来的,出版后,法国文坛书评家一致认为这部作品的价值大大超越了大仲马的代表作《基督山恩仇记》,小仲马一时声誉鹊起。
7.商界人物:NO.13雷军——我为“小米”狂
受《硅谷之火》中创业故事影响,在大学四年级的时候,雷军开始和同学王全国、李儒雄等人创办三色公司。当时的产品是一种仿制金山汉卡,可是随后出现一家规模比他们更大的公司,把他们的产品盗版了,而且这家公司可以把同类的产品做得量更大,价格也更低。
三色公司度日维艰,不要说公司运营,即使他们生活上也面临着等无米下锅的局面。半年以后,三色公司决定解散。清点公司资产时,雷军和王全国分到了一台286电脑和打印机,李儒雄分到了一台386电脑。
在三色公司工作期间,雷军与王全国合作编写了雷军的第一个正式作品BITLOK 加密软件并组建了黄玫瑰小组;除此还用PASCAL编写免疫90,此产品获得了湖北省大学生科技成果一等奖。
NO.14褚时健——从“烟王”到“橙王”
褚时健(1928年——)男,中国最具有争议性的财经人物之一,曾经是中国有名的“中国烟草大王”。1979年10月,褚时健出任玉溪卷烟厂厂长。此后的18年的时间里,褚时健带领团队将这个陷入亏损的小烟厂打造成亚洲最大的烟厂,为国家创造利税991亿元。退休前,由于“经济问题”褚时健被判无期徒刑,几年后因为罹患糖尿病,于2002年得以保外就医,从此在哀牢山中包荒地种橙,至2012年,已经成为拥有35万株冰糖橙,固定资产8000万元,年利润3000万元,拥有完备道路规划和水利设施的现代农业示范基地。
8.文化人物:NO.15路遥——平凡人的史诗
路遥,原名王卫国,陕西清涧人。中国当代作家。路遥的小说多为农村题材,描写农村和城市之间发生的人和事。1986年后,推出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第一、二部。1992年积劳成疾,在写完《平凡的世界》第三部后不久英年早逝。由于路遥出身农村,他的写作素材基本来自农村生活,他始终认定自己是一个“农民血统的儿子”,是“既带着„农村味‟又带着„城市味‟的人”,他坚信“人生的最大的幸福也许在于创作的过程,而不在于那个结果”。所以他认为“只有在无比沉重的劳动中,人才活得更为充实”。他始终以深深纠缠的故乡情结和生命的沉重感去感受生活,以陕北大地作为一个沉浮在他心里的永恒的诗意象征,每当他的创作进入低谷时,他都是一个人独自去陕北故乡的“毛乌素沙漠”,他在那里审视自己,观照社会。
NO.16刘和平——七年磨一剑
7年磨一剑,刘和平把“最好的时光”都奉献给了《北平无战事》。从开播前的“高冷”,到如今成为口碑、收视双丰收的现象级作品,《北平无战事》确实在2014年底给还在坚持严肃创作的电视剧从业者打了一针强心剂。电视剧的热播,也带动了《北平无战事》同名图书的热销,刘和平还将在近日出席“华策杯”编剧培训班,传道授课。不过,接受记者采访时刘和平透露,《北平无战事》筹拍期间曾经历过投资方撤资的窘境,“有投资人担心它太高冷,看不懂,但我对这部戏一直很自信,发生争执的时候,我就说,不要担心它的商业性,这部剧其实很商业。”
9.同龄人物:NO.17刘丁宁——心灵的选择
刘丁宁,女,2013年辽宁文科状元,在2013年的高考中考出了668分的成绩,被香港大学录并获得78万元奖学金。入读香港大学一个月后,她选择退学复读,希望追求更纯粹的国学,圆梦北大中文。
2014年6月,她以666分再次拿到辽宁省高考文科状元!这次,她报考了北京大学。
NO.18雷楚年——从“英雄”到“囚徒”
四川当地媒体报道,雷楚年进入重点高中后,觉得学习没什么意思,就经常跟着社会上的不良青年泡酒吧、打牌赌博,一个月的开销高达好几万。但是雷楚年家庭条件一般,父母都是工薪阶层,根本无法为他提供足够的金钱支持,于是他就想通过各种方式挣钱。
由于雷楚年名声在外,经常有人托他办事,他就通过撒谎、说大话、伪造公章等方式,对别人许下无法兑现的诺言来诈骗他人钱财。雷楚年声称自己认识一家航空公司前董事长的儿子,以帮郝某在航空公司找工作的理由诈骗郝某10万元;还说他在教育局有关系,以答应帮朱某某和唐某某的孩子进重点中学为由分别诈骗两人10.5万元和7万元,之后又以各种方式诈骗前来雷楚年,男,汶川地震中师磁峰中学“第一批救援队员”。
在7名同学脱险之后,他迅速“隐身”志愿者的队列,并四处奔波找到班上所有老师和同学,是汶川抗震的“小英雄”,入选“感动中国”人物。2014年6月23日,雷楚年涉诈骗被抓获。购买驾照的受害者。
10.反面教员:NO.19毕福剑——成也“恶搞”,败也“恶搞”
2015年4月6日,一段疑似央视著名主持人毕福剑在饭桌上唱评《智取威虎山》的视频流出。视频中毕福剑唱了该京剧里《我们是工农子弟兵》的著名选段,并且边唱边戏谑,对毛泽东使用了羞辱性词汇,称他“把我们害苦了”等等。
4月7日,《环球时报》公开发表了文章《如何看待毕福剑“不雅视频”**》,文中写道:劝名人多自重、多谨慎是必要的。
央视高层4月7日下午召开了办公会议,作出了从4月8日零点开始至12日零点止,暂时停播毕福剑主特的央视所有节目的决定。
4月8日,《华西都市报》发表消息,称央视新台长聂辰席上任第一天,就开始严厉治理央视员工的工作作风,摆在他面前的第一个难题是:著名主持人毕福剑发生了“视频**”。从4月6日视频流出,毕福剑就引起了社会热议。因著名主持人毕福剑的视频风浪,严重影响了中央电视台的民众形象,央视高层决议:严肃治理事情作风,从今天4月8日零点最先到4月12日零点止,暂时停播4天毕福剑在央视主持的所有节目。
NO.20林森浩——一声叹息
林森浩,在中山医院见习期间,牵涉复旦大学医学院研究生黄洋被投毒死亡案。2013年4月16日,警方初步认定同寝室的林森浩存在重大作案嫌疑,被刑事拘留。
2014年2月18日,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宣判被告人林森浩故意杀人罪成立,被判处死刑。
2014年12月8日,复旦投毒案二审开庭,控辩双方激辩十三个半小时二审结束,法官宣布休庭,择日宣判。
2015年1月8日上午,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对被告人林森浩故意杀人上诉一案进行公开宣判:裁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死刑判决将依法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
被告人得知二审判决结果后表示,如果判决最终核准,希望捐献遗体。
2013年4月16日,上海复旦大学2010级硕士研究生黄洋同学因急性肝损伤经抢救无效去世。警方通报在学生的饮水机残留水中检测出有毒化合物——N-二甲基亚硝胺,2013年4月16日上午,上海警方证实,中毒研究生同寝室的林森浩有重大作案嫌疑,已被刑事拘留。
第3篇:高考作文素材人物篇
高考作文素材人物篇(32)知行合一——王阳明十大经典语录
王阳明,被当年明月称为“千古第一等人”,他官至兵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精通儒释道三家,开创出了堪称儒学新局面的心学,被认为是可直追孔孟的大圣人,他还领兵平乱剿匪,用极少的代价闪电般地彻底击败了数倍于己的敌人。作为史上极少见的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王阳明为后世留下了很多经典语录:
1、“第一等事应是读书做圣贤。” 故事背景:
1483年,王阳明在北京的私塾读书。有一天,他一本正经的问老师:“何谓第一等事?”这话的意思其实就是问,人生的终极价值到底是什么?
他的老师吃了一惊,从来没有学生问过他这样的问题,他看了看王阳明,笑笑,又思考了一会,才做出他自认最完美的回答:“当然是读书做大官啊。” 王阳明显然对这个答案不满意,他看着老师说:“我认为不是这样。” 老师不自然地“哦”了一声:“怎么?你还有不同的看法?” 王阳明夸张地点头,说:“我以为第一等事应是读书做圣贤。”
2、“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
第4篇:高考素材人物篇
高考素材人物篇
高考素材人物篇1
1.有颗巨人心的“理发师”
将你的缺陷变成你的动力,这样它才不会成为你的弱点。
他是一名演员,没曾演过理发师。可他说,在我的心灵深处就曾常常饰演着理发师。
有一个笑话:有一种人,谁见了都得低头,这种人就是理发师。说他在心灵深处曾常常饰演理发师,就是让人见了他也要低头。他叫彼特·丁拉基,1969年6月出生于美国新泽西州。
那年,彼特已13岁了,同龄的孩子们大多已长得和大人们一般高了,可彼特却只有130几厘米。也许有的男孩发育要迟缓一些,再等等看看。然而,15岁了,18岁了,彼特就停留在135厘米上。最后医生诊断,他患有软骨发育不全症,也就是说,彼特的身高不再会有奇迹发生了。
是的,同龄孩子和成人们见了他都得低头。但彼特不要这样的低头,他希望的是人们对他充满敬意的低头,即弯腰折服。
还是在五六岁时,由于做音乐教师的母亲经常要为影片配乐。耳濡目染下,彼特非常喜爱演出,儿时的梦想就是做一位出色的演员。在被确定患了侏儒症后,他的演员梦似乎要破灭了。但他一颗痴迷之心就是不改,高中时,
第5篇:议论文素材人物篇
【语文】议论文素材精选(人物篇)
议论文素材精选(人物篇)
李白
1、李白道“行路难”,却一直在走。走着笑着红尘,走着辞别故友。一壶浊酒,“歌遍山河八万里”;一叶轻舟,“惟见长江天际流”。然而李白同样是位被上苍嫉妒的文人啊!嫉妒他的人——年少英才;嫉妒他的诗——出水芙蓉。李白道“行路难”,却一直在走。翰林遭贬,他“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流放夜郎,他“凤歌笑孔丘,一生好入名山游”、李白所走的路更让我佩服。这样说虽有失公平,但我仍然觉得,李白人生路上的磨难哪里比陶潜与屈子少呢?但他却一直在走,因为他坚信“长风破浪会有时”!一块宝玉,在僵硬的政治舞台上磨来折去,却无半点玷污与磨损!
2、李白洒脱,不寄托于高堂的庄严,不艳羡那官场的利禄,站在大唐的江山上,站在诗人的位置上,任清风涤荡心胸,随月辉起舞弄影,“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他吟出了好大的斗志;“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他吟出了好大的气魄,于是,大唐的江山史册上又多了几分厚重、灵动的神气!难道能说无仕途作为的李白没有体现
第6篇:时事作文素材——人物篇
时事作文素材——人物篇
2010年网易教育十大新闻人物
1、方舟子:打假斗士
【人物简介】打假斗士方舟子:从2001年揭露“珍奥核酸”骗局开始,生物学博士方舟子已科学打假1000余起,10多次成为被告。他被美国《时代》周刊称为“中国科学黑暗世界的警察”。
【入选理由】2010年,方舟子可谓是舆论界最耀眼的明星,7月,他揭露唐骏学历造假事件,一时间,名人学历造假,野鸡大学成为群众热议的焦点;
同月,他又通过微博揭露“道士”李一的“医术”骗局,随后,李一的“骗子”行径被网友一一揭发;8月底方舟子遭遇肖传国安排的歹徒袭击,再次将方舟子推向公众面前。尽管一次次因为打假遭遇恐吓甚至危及人身安全,他仍坚持走自己的打假路。
方舟子遇袭也让我们反思:本应该由国家部门或者是专家来做的事情,为什么却一次次的由这些民间打假人士代劳?是没有这样的机构组织还是工作不到位?依靠民间打假毕竟不是长久之路,他们的安全需要这个国家来保护。
2、李培根:从“校长”到“根叔”他不仅是校长
【人物简介】“根叔”李培根: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