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学期研训工作计划
第1篇:第二学期研训工作计划
指导思想:
本学期,我将继续借助职教课程改革的东风,深入学习课程改革理念,真正确立起与课程相适应的体现素质教育精神的教育观念。以学生发展为本,坚定不移地推进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让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得到真正的张扬和提升。加强学习和培训,通过反思、讨论、提高认识、强化责任,以更新教育观念为前提,以提高师资整体素质为核心,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重点,充分发挥研训的作用,从而谱写职教研训工作的新篇章。
主要工作:
一、加强学习培训,努力构建学习型组织
学习,是知识汲取与更新的先决,是一个人不断完善、充实自我的需要,是一切工作与时俱进、开拓进取的重要条件。本学期要以全面推进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为契机,加强教师理论和业务的学习与指导,组织教师参加校本培训,在学习中不断掌握行为导向的教育教学理念、掌握最前沿的教改信息、关注职业教育改革的发展动态,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理论水平、管理水平及教科研能力和培训能力,树立与职业教育相适应的课程观、教育观、教学观、教师观、学生观,着力提高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
二、以职教课改为契机,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
1、实现教师角色的转变。中等职业学校课程也要体现先进的教学观念,这些观念包括教育的价值观,现代人才观、教育质量观、现代课程观、师生观、教学观等,昭示我们必须改变习以为常的教学方式,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条件。结合现在职业教育的形势,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不能墨守成规,要成为一个研究型的教师。职业教育基础课程改革的重点仍是课堂教学的改革,在推进课程中,教师要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必须做好八个转变:(1)教学目标:由以知识传授为中心向以学生发展为中心转变——树立课程目标意识;(2)教学观念:由统一规格教育向差异性教育转变——树立个性教育意识;(3)教学关系:由以教论学向以学论教转变——树立主体意识;(4)教学活动:由重视结果教学向重视过程教学转变——树立发展意识;(5)师生关系:由不民主、不和谐向平等融洽转变——树立情感意识;(6)教学结构:由程式化、模式化向教学个性化转变——树立创造意识;(7)信息交流:由单向信息交流向综合信息交流转变——树立反馈意识;(8)教学评价:由以选拔为主向促进个性化发展转变——树立多元化评价意识。要求教师们把课改精神渗透于当前的教育教学之中。
2、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针对基础教育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新课程提倡“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合作交流”为主要特征的学习方式。这对于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我们将继续推进“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模式,要把学习方式的转变作为课改的核心问题来抓,要把握现代学习方式的的五个基本特征:一是主动性。它是现代学习方式的首要特征,要让学生自觉担负起学习的责任,使学生的学习成为一种真正的有意义的活动。二是独立性。它是现代学习方式的核心特征,表现为我能学。三是独特性。有效的学习方式都有着个性化的,因为每个学生都有着不同于他人的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式;四是体验性。它是现代学习方式的突出特征,强调参与,重视直接经验。五是问题性。问题是开启任何一门科学的钥匙,问题是思想方法、知识积累和发展的逻辑力量,是生长新思想、新方法、新知识的种子,问题意识是学生进行学习特别是创造性学习的重要心理因素。以上五点特征我们只有从整体的高度来全面把握现代学习方式的精神实质,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3、创新学习培训方式。培训方式是培训内容的载体,要想方设法创建灵活、科学的培训方法,采用“互动参与、合作学习、反思构建”等培训方式,通过学教育理论、学优秀案例;谈学习心得、谈实践体会,谈师生变化;上实验课、上研究课、上观摩课;评教育思想、评教学设计、评教学手段等多种类型的研讨活动。
具体安排:
周次工 作 内 容
备注第1周职教中心开学情况调研,讨论校本研训工作计划第2周中小学电脑制作作品评比第3周指导“学案导学”选手参加常州大市比赛第4周研讨专业课程项目教学设计评比方案第5周电教工作――省优质教学光盘发放第6周中小学英语磁带的发放第7周参加常州职教研究所组织的教学研究活动第8周职教德育论文评比第9周省电化教学资料发放第10周期中考试第12周专业课程项目教学设计评比第14周专业课程项目教学设计沙龙第15周德育课改研讨第16周电化教学资料的征订第18周校本培训的理论与实践的课题小结第20周学期工作总结第2篇:第二学期研训工作计划
指导思想:
本学期,我将继续借助职教课程改革的东风,深入学习课程改革理念,真正确立起与课程相适应的体现素质教育精神的教育观念。以学生发展为本,坚定不移地推进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让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得到真正的张扬和提升。加强学习和培训,通过反思、讨论、提高认识、强化责任,以更新教育观念为前提,以提高师资整体素质为核心,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重点,充分发挥研训的作用,从而谱写职教研训工作的新篇章。
主要工作:
一、加强学习培训,努力构建学习型组织
学习,是知识汲取与更新的先决,是一个人不断完善、充实自我的需要,是一切工作与时俱进、开拓进取的重要条件。本学期要以全面推进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为契机,加强教师理论和业务的学习与指导,组织教师参加校本培训,在学习中不断掌握行为导向的教育教学理念、掌握最前沿的教改信息、关注职业教育改革的发展动态,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理论水平、管理水平及教科研能力和培训能力,树立与职业教育相适应的课程观、教育观、教学观、教师观、学生观,着力提高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
二、以职教课改为契机,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
2、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针对基础教育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新课程提倡“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合作交流”为主要特征的学习方式。这对于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我们将继续推进“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模式,要把学习方式的转变作为课改的核心问题来抓,要把握现代学习方式的的五个基本特征:一是主动性。它是现代学习方式的首要特征,要让学生自觉担负起学习的责任,使学生的学习成为一种真正的有意义的活动。二是独立性。它是现代学习方式的核心特征,表现为我能学。三是独特性。有效的学习方式都有着个性化的,因为每个学生都有着不同于他人的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式;四是体验性。它是现代学习方式的突出特征,强调参与,重视直接经验。五是问题性。问题是开启任何一门科学的钥匙,问题是思想方法、知识积累和发展的逻辑力量,是生长新思想、新方法、新知识的种子,问题意识是学生进行学习特别是创造性学习的重要心理因素。以上五点特征我们只有从整体的高度来全面把握现代学习方式的精神实质,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3、创新学习培训方式。培训方式是培训内容的载体,要想方设法创建灵活、科学的培训方法,采用“互动参与、合作学习、反思构建”等培训方式,通过学教育理论、学优秀案例;谈学习心得、谈实践体会,谈师生变化;上实验课、上研究课、上观摩课;评教育思想、评教学设计、评教学手段等多种类型的研讨活动。
具体安排:
周次工 作 内 容
备注第1周职教中心开学情况调研,讨论校本研训工作计划 第2周中小学电脑制作作品评比 第3周指导“学案导学”选手参加常州大市比赛 第4周研讨专业课程项目教学设计评比方案 第5周电教工作――省优质教学光盘发放 第6周中小学英语磁带的发放 第7周参加常州职教研究所组织的教学研究活动 第8周职教德育论文评比 第9周省电化教学资料发放 第10周期中考试xiexiebang.com范文网(FANWEN.CHAZIDIAN.COM)
第12周专业课程项目教学设计评比 第14周专业课程项目教学设计沙龙 第15周德育课改研讨 第16周电化教学资料的征订 第18周校本培训的理论与实践的课题小结 第20周学期工作总结第3篇:第二学期研训工作计划
第二学期研训工作计划
研训组整休分析
研训组成员中,高级职称教师x位,中一职称教师x位,中二职称教师x位,代课老师x位。其中区教坛中坚x人,区骨干教师x人。研训组成员在市、区的论文、案例、课例、优质课等评比中曾获得佳绩,积极参加学校和研训组安排的各项教学活动。每位组员都各具教学特点和技巧,同时认清自身教学上的不足,在校本教研和各项集体活动中虚心好学、集思广益,积极参与初中科学教育教学的实践与研究,从而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具体措施
课堂变革方面(优化学本课堂):
基于科学教学新常规,继续探索“小组合作教学”的.模式,从而推进学本课堂及课堂改革。具体从“备课、上课、作业、评价”四个方面下功夫,要求每位老师认真做好教材研读、学情分析、学习目标、重点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作业设计等环节,同时开发有实效、有深度、有特色的导学指南,从而切实优化学本课堂。
并在科学教学中做到以下几方面:做好科学实验、落实科学探究、重视科学概念教学、科学教学情境生活化、及时提炼科学方法、突出学科综合性和
第4篇:第二学期校本研训工作计划
2010年第二学期校本研训工作计划
为提高我园广大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使他们更好地为教育教学事业服务,根据园所工作计划的要求,结合我园教师队伍的实际状况,制定出我园校本研训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我园以县教育局有关的工作会议和县教研室教研活动安排为依据,以园所的工作计划和办学理念为指导,坚持教学教研一齐抓,充分发挥教研工作在教育教学中的核心作用,力争我园教学质量上一个新台阶。
二、工作目标
通过开展校本研训活动,力争使我园广大教师不断更新 教育观念,更新知识结构和教学能力结构,抓好师德教育、抓好教改,使校本培训逐步规范化、科学化。
三、工作内容及措施
1、继续抓好教学常规管理,规范教师的教师常规工作。
2、结合教师继续教育的培训工作。组织全体教师参加县教育局培训基地举办的培训学习,组织教师开展校本研训。教导处负责及时填写教师继续教育考核和收集个人的各种资料,并收集教师个人成长档案和“学分登记册”检验,把教师完成继续教育任务情况与教师的个人考核、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和工作业绩挂钩。
3、加强教学业务理论学
第5篇:小学第二学期研训工作计划
小学第二学期研训工作计划
光阴迅速,一眨眼就过去了,我们的工作又将迎来新的进步,是时候开始制定工作计划了。但是要怎么样才能避免自嗨型工作计划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第二学期研训工作计划,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小学第二学期研训工作计划1
一、指导思想:
依据县教师发展中心20xx年上半年小学研训工作计划和学区教科研计划,认真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提高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和《关于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意见》精神,积极推进义务教育课程改革方案,以教育质量为抓手,进一步推进“有效学习”课堂变革,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工作重点:
1、深化课程改革
全面推进义务教育课程改革,按照省、市、县有关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实际,做好学校课程方案顶层设计,落实好基础性课程,开设好拓展性课程,为学生提供真正可自主选择的课程。高度关注深化课程改革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要把问题当做资源,加强对深化课改的学习与研究。
2、狠抓教学常规管理
认真贯彻落实《温州市小学各学科教学常规》精神,要求各教研组组长组织
第6篇:小学第二学期研训工作计划
小学第二学期研训工作计划
小学第二学期研训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依据县教师发展中心20xx年上半年小学研训工作计划和学区教科研计划,认真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提高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和《关于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意见》精神,积极推进义务教育课程改革方案,以教育质量为抓手,进一步推进“有效学习”课堂变革,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工作重点:
1.深化课程改革
全面推进义务教育课程改革,按照省、市、县有关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实际,做好学校课程方案顶层设计,落实好基础性课程,开设好拓展性课程,为学生提供真正可自主选择的课程。高度关注深化课程改革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要把问题当做资源,加强对深化课改的学习与研究。
2.狠抓教学常规管理
认真贯彻落实《温州市小学各学科教学常规》精神,要求各教研组组长组织教研组成员研读《温州市小学各学科教学常规》,务必运用到实际的教学工作之中。
定期、不定期组织教研组长进行教学常规检查,定期一学期两次,提前通知,做好准备,期中一次,期末一次,教研组长和领导班子检
第7篇:第二学期校本研训工作计划
第二学期校本研训工作计划(集锦13篇)由网友 “叫我蒙克” 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第二学期校本研训工作计划,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篇1:学年第二学期中学校本研训工作计划
一、培训目标和培训重点
以我校三年发展规划为纲要,以校本教研、课题研究为重点,以课堂教学改革为基点,强化质量意识、改革意识、服务意识,严谨务实,认真做好教学研究、教学指导、教学服务工作,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努力开创我校教科研工作新局面。(1)加强常态教研活动,创建学科研究共同体,建立集体备课新制度。(2)以“基于作业单互助课堂”项目研究为方向,区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社思和信息六个学科试点项目研究为契机,突出重点,着手推进有效学习课堂变革(3)开展备课组负责命制单元试卷,开展解题、命题与说题等活动,引导教师研究考试、研究教学、研究学生。
二、主要内容和基本形式
1.学校组织教师每人每学期读一本书,写一篇读书心得体会,组织教研组内进行读书心得交流。
2.学校聘请专家进行两次专题培训:(1)有关基于作业单的.互助课堂专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