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花里的一滴水》教学设计

2024-01-17 07:12:15 精品范文 下载本文

第1篇:《浪花里的一滴水》教学设计

《浪花里的一滴水》教学设计

《浪花里的一滴水》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每每在聆听名师的经典课堂之后,感受名师的教学风格之余,领略名师的教学思想之时,常常有一种情愫在涌动。感动语文,从远古蔺相如的忠肝义胆,苏武牧羊的凛然气节,再到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豪迈气概;龚自珍的“我劝天公冲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强烈呼吁;近观红军飞夺卢淀桥的英勇机智,志愿军跨过鸭绿江的壮烈豪迈。种种牵动,丝丝情怀,感动语文!

语文应是一首诗,应给学生以一种“诗意美”的享受。这就是王崧舟老师等“杭派教师”提倡的“诗意语文”。他们认为语文就应表现语文的真善美,启迪学生的情怀。因此有着下面既务虚又务实的一段话:“诗意语文,着一‘真’字,觅一‘善’字,成一‘美’字,贵一‘适’字,化一‘神’字。”周一贯老师评价王崧舟老师的课堂之所以能够“美如诗”,关键在“缘于情”,即由老师开启的学生主体感受文本之情怀。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加强学生语情感的培养。因此,如今的语文教学应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感受语文味,读出诗意美。

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怎样呢?很多时候,我们的感动只是一刹那,很快地恢复于平静。心如止水,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常常从烦闷中走过,为无奈而重复。没有冲动,也没有感动!当然也有很多时候,我们常常要自己奋斗,为自己努力,发展自己!“诗意语文”关注的是儿童精神的发展,激活儿童诗性思维。“诗意语文”是感性的、人性、民族性、儿童性的语文。我想,这样的语文才能让学生学得幸福,从而真正地走进语文。

【教材分析】:

课文赞美了雷锋的“为人民服务”的崇高精神。通过深刻的比喻,恰当地表现了雷锋精神。同时本篇课文是一首雷锋的赞歌,以流畅明快的诗句、生动形象的比喻点明了雷锋年轻、短暂而光辉的一生,热情赞颂了雷锋忠于党、大公无私的崇高精神。诗歌本身具有很强的音乐美与节奏感,故而很容易被学生所接受。因此,在教学中充分的让学生品读、感悟,从而达到一种情感的升华。

【学习目标】:

(1)、品读课文,感受语文味,读出诗意美,写出情感韵;

(2)、感悟雷锋为人民服务的崇高精神,致力于培养助人为乐的良好品德。

【教学重点、关键】:

如何上好这一堂课?关键在于学生个体情感能否与文本的情感达到某种程度的共鸣,感染学生,从而触动学生用心去品读课文。这样,学生不仅仅是作为一个读者,而是置身于其中的一个音符;文本也不单纯的为文本,而是学生学习的灵魂。两者相融,跳跃着学生的灵魂,闪烁着文本的精华。故此,引导学生,激发学生的情感,扣动学生的心弦是本堂课的关键之所在,也是重点、难点的突破口。

【教学流程】:

一、引情

(10分钟)

1、谈话交流;

2、出示:3月5日(先读一读)

(提问):

同学们,你们知道3月5日是什么日子吗?(学雷锋日)

你们知道雷锋叔叔的一些故事吗?能介绍一下吗?(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引导学生故事)

(过渡语):

雷锋常说:“我活着,只有一个目的,就是做一个对人民有用的人!”是啊,就是这样的一个人,然而上天却没有很好地眷顾他。在1962年8月15日的一次执行任务中,我们敬爱的雷锋叔叔永远地离开了。为此,我们敬爱的毛主席在1963年3月5日亲笔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号召全党全军全国人民向雷锋同志学习。我国的第二代领导人邓小平同志也为雷锋叔叔题词:“谁愿当一个真正的共产主义者,就应该向雷锋同志的品德和风格学习。”我国的第三代领导人江泽民同志也为雷锋叔叔题词:“学习雷锋同志、弘扬雷锋精神”。

40多年来,雷锋精神感动着我们,鼓舞着我们,激励着我们为之付出,为之而努力。40多年来,神州大地上踊跃着一代又一代的“活雷锋”,他们延续着雷锋的精神,为祖国的建设做出了自己不朽的贡献。

今天,40年后的今天,一位诗人用他的笔赞颂了雷锋精神,他是这样说的

二、煽情(17分钟)

1、、出示:(幻灯片出示课文,教师有感情的范读)

过度语:同学们,雷锋他以他的人格魅力鼓舞了一代又一代的人!那么,对于课文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学生回答:平凡

年轻

伟大

2、交流学习心得;

过度语:雷锋,他不是将军,却立下了无数的功勋;他不是文豪,却写下了不朽的诗文。他如此平凡,如此年轻,却如此伟大!40多年过去了,我们13亿人民的心里仍然念着这位22岁英雄的名字————雷锋!

3、————怀着你对雷锋精神的赞颂,怀着对雷锋的无限敬意,自由地练读(以自己对雷锋精神的理解,表达对雷锋无限敬意!)

诗人以他的诗赞颂了雷锋,我想我们就应该以我们的语言,我们的情感来表现雷锋的伟大精神————抽生试读(教师引导学生对于文本情感的剖析,正确的指导朗读)

————评价指导

5、分角色朗读(教师引读)

同学们,此时此刻,我想只有用我们的声音才能最好的表达对雷锋叔叔的敬意与怀念!那么,让我们将情感之弦释放,将思念之心提起,再读课文!

三、融情

1、范文欣赏(呵,雷锋!)

过度语:读到这里,我的心真的'是难以平静,心中总有一股东西想要迸发出来。在这里,我给同学们带来了一篇和你们是同龄的女孩写的一首赞颂雷锋的诗歌,由我为大家读一读,好吗?

2、学生习作

3、学生交流(1——2篇)

4、小结:

司马迁说,人故有一死,有的轻于鸿毛。有的重于泰山;文天祥写道:“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青照汗青。”闻一多也说:“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有的人活着,他却死了!”雷锋没有死!正像他的战友乔安山说的一样,雷锋永远活在每一个人的心里。

我们要永远记着他,让他的精神长存!他在他的日记中写道: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

(出示):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

朗读训练:

————曾经得到雷锋帮助的大嫂(深沉地)说:

————曾经与他朝夕相处的战友为有雷锋这样的同志(自豪地)说

————40多年过去了,缅怀雷锋,依然感动。作为祖国建设的接班人我们(充满信心地)说

板书设计:

浪花里的一滴水

雷锋精神的体现:

年轻却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平凡而伟大

为人民服务的大公无私

浪花里的一滴水

是一滴水,

却能够

反映太阳的光辉!

是刚展翅的鸟,

却能够

一心向党飞!

是才点亮的灯,

只不过

每一分光都没有浪费!

是刚敲响的鼓,

却能把

每一声都化成雷!

呵,雷锋!

你不为自己编歌曲,

你不为自己织罗衣,

你不为自己梳羽毛,

你不为个人流一滴泪。

呵,雷锋!

你,《国际歌》里的一个音符,

你,红旗上的一根纤维,

你,花丛中的红花一瓣,平凡

年轻

伟大

你,浪花里的一滴水!

第2篇:浪花里的一滴水教学设计

浪花里的一滴水教学设计

浪花里的一滴水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每每在聆听名师的经典课堂之后,感受名师的教学风格之余,领略名师的教学思想之时,常常有一种情愫在涌动。感动语文,从远古蔺相如的忠肝义胆,苏武牧羊的凛然气节,再到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豪迈气概;龚自珍的我劝天公冲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强烈呼吁;近观红军飞夺卢淀桥的英勇机智,志愿军跨过鸭绿江的壮烈豪迈。种种牵动,丝丝情怀,感动语文!

语文应是一首诗,应给学生以一种诗意美的享受。这就是王崧舟老师等杭派教师提倡的诗意语文。他们认为语文就应表现语文的真善美,启迪学生的情怀。因此有着下面既务虚又务实的一段话:诗意语文,着一真字,觅一善字,成一美字,贵一适字,化一神字。周一贯老师评价王崧舟老师的课堂之所以能够美如诗,关键在缘于情,即由老师开启的学生主体感受文本之情怀。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加强学生语情感的培养。因此,如今的语文教学应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感受语文味,读出诗意美。

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怎样呢?很多时候,我们的感动只是一刹那,很快地恢复于平静。心如止水,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常常从烦闷中走过,为无奈而重复。没有冲动,也没有感动!当然也有很多时候,我们常常要自己奋斗,为自己努力,发展自己!诗意语文关注的是儿童精神的发展,激活儿童诗性思维。诗意语文是感性的、人性、民族性、儿童性的语文。我想,这样的语文才能让学生学得幸福,从而真正地走进语文。

【教材分析】:

课文赞美了雷锋的为人民服务的崇高精神。通过深刻的比喻,恰当地表现了雷锋精神。同时本篇课文是一首雷锋的赞歌,以流畅明快的诗句、生动形象的比喻点明了雷锋年轻、短暂而光辉的一生,热情赞颂了雷锋忠于党、大公无私的崇高精神。诗歌本身具有很强的音乐美与节奏感,故而很容易被学生所接受。因此,在教学中充分的让学生品读、感悟,从而达到一种情感的升华。

【学习目标】:

(1)、品读课文,感受语文味,读出诗意美,写出情感韵;

(2)、感悟雷锋为人民服务的崇高精神,致力于培养助人为乐的良好品德。

【教学重点、关键】:

如何上好这一堂课?关键在于学生个体情感能否与文本的情感达到某种程度的共鸣,感染学生,从而触动学生用心去品读课文。这样,学生不仅仅是作为一个读者,而是置身于其中的一个音符;文本也不单纯的为文本,而是学生学习的灵魂。两者相融,跳跃着学生的灵魂,闪烁着文本的精华。故此,引导学生,激发学生的'情感,扣动学生的心弦是本堂课的关键之所在,也是重点、难点的突破口。

【教学流程】:

一、

引情

(10分钟)

1、谈话交流;

2、出示:3月5日(先读一读)

(提问):

同学们,你们知道3月5日是什么日子吗?(学雷锋日)

你们知道雷锋叔叔的一些故事吗?能介绍一下吗?(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引导学生故事)

(过渡语):

雷锋常说:我活着,只有一个目的,就是做一个对人民有用的人!是啊,就是这样的一个人,然而上天却没有很好地眷顾他。在1962年8月15日的一次执行任务中,我们敬爱的雷锋叔叔永远地离开了。为此,我们敬爱的毛主席在1963年3月5日亲笔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号召全党全军全国人民向雷锋同志学习。我国的第二代领导人邓小平同志也为雷锋叔叔题词:谁愿当一个真正的共产主义者,就应该向雷锋同志的品德和风格学习。我国的第三代领导人江泽民同志也为雷锋叔叔题词:学习雷锋同志、弘扬雷锋精神。

40多年来,雷锋精神感动着我们,鼓舞着我们,激励着我们为之付出,为之而努力。40多年来,神州大地上踊跃着一代又一代的活雷锋,他们延续着雷锋的精神,为祖国的建设做出了自己不朽的贡献。

今天,40年后的今天,一位诗人用他的笔赞颂了雷锋精神,他是这样说的

二、煽情(17分钟)

1、、出示:(幻灯片出示课文,教师有感情的范读)

过度语:同学们,雷锋他以他的人格魅力鼓舞了一代又一代的人!那么,对于课文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学生回答:平凡

年轻

伟大

2、交流学习心得;

过度语:雷锋,他不是将军,却立下了无数的功勋;他不是文豪,却写下了不朽的诗文。他如此平凡,如此年轻,却如此伟大!40多年过去了,我们13亿人民的心里仍然念着这位22岁英雄的名字雷锋!

3、怀着你对雷锋精神的赞颂,怀着对雷锋的无限敬意,自由地练读(以自己对雷锋精神的理解,表达对雷锋无限敬意!)

诗人以他的诗赞颂了雷锋,我想我们就应该以我们的语言,我们的情感来表现雷锋的伟大精神抽生试读(教师引导学生对于文本情感的剖析,正确的指导朗读)

评价指导

5、分角色朗读(教师引读)

同学们,此时此刻,我想只有用我们的声音才能最好的表达对雷锋叔叔的敬意与怀念!那么,让我们将情感之弦释放,将思念之心提起,再读课文!

三、融情

1、范文欣赏(呵,雷锋!)

过度语:读到这里,我的心真的是难以平静,心中总有一股东西想要迸发出来。在这里,我给同学们带来了一篇和你们是同龄的女孩写的一首赞颂雷锋的诗歌,由我为大家读一读,好吗?

2、学生习作

3、学生交流(12篇)

4、小结:

司马迁说,人故有一死,有的轻于鸿毛。有的重于泰山;文天祥写道: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青照汗青。闻一多也说: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有的人活着,他却死了!雷锋没有死!正像他的战友乔安山说的一样,雷锋永远活在每一个人的心里。

我们要永远记着他,让他的精神长存!他在他的日记中写道: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

(出示):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

朗读训练:

曾经得到雷锋帮助的大嫂(深沉地)说:

曾经与他朝夕相处的战友为有雷锋这样的同志(自豪地)说

40多年过去了,缅怀雷锋,依然感动。作为祖国建设的接班人我们(充满信心地)说

板书设计:

浪花里的一滴水

雷锋精神的体现:

年轻却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平凡而伟大

为人民服务的大公无私

浪花里的一滴水

是一滴水,

却能够

反映太阳的光辉!

是刚展翅的鸟,

却能够

一心向党飞!

是才点亮的灯,

只不过

每一分光都没有浪费!

是刚敲响的鼓,

却能把

每一声都化成雷!

呵,雷锋!

你不为自己编歌曲,

你不为自己织罗衣,

你不为自己梳羽毛,

你不为个人流一滴泪。

呵,雷锋!

你,《国际歌》里的一个音符,

你,红旗上的一根纤维,

你,花丛中的红花一瓣,平凡

年轻

伟大

你,浪花里的一滴水!

第3篇:《你,浪花里的一滴水》教学设计

《你,浪花里的一滴水》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知识与技能:熟读诗歌,使学生感受到诗人的思想感情。

2、过程与方法:引领学生进入诗中创设情境,能够正确、流利、深情的诵读全诗。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教学重难点:

1、引领学生进入诗中创设情境,能够正确、流利、深情的诵读全诗。

2、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走近雷锋

1、师:同学们,今天老师想介绍一个人给大家认识,他虽然平凡,但是作出不平凡事迹。同学们想认识吗?他就是雷锋。出示雷锋相片并板书课题

(你,浪花的一滴水)

2、学生读课题,说一说“你”指的是谁?通过题目你还知道了什么?(生:作者把雷锋比作浪花的一滴水)

3、师:这就是雷锋,这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精神的代表,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他,呼唤他吧!

4、集体交流:同学们,你对雷锋了解多少呢?(指名说说对雷锋的了解)教师相机出示雷锋的事迹

(二)初读全诗,感受雷锋

1、初步感悟诗意。

师:请同学们闭上眼睛,用你最享受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语文《浪花里的一滴水》教学设计

语文《浪花里的一滴水》教学设计

语文《浪花里的一滴水》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领会诗歌中心思想,学习雷锋忠于党、大公无私的.品质。

2、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正确背诵。

教学难点 感情朗读,领悟中心。

教学准备 诗歌朗诵磁带。

教学过程

一、设疑揭题。

1、一滴水在浪花里起眼吗?但是不起眼的浪花能做出不平凡的事迹。想知道是什么吗?

2、揭示课题,明确目标。

二、初读,读正确。

(1)播放录音磁带,边听边看课文,注意节奏和停顿。

(2)听第二遍录音,轻声跟读。

(3)自由读3分钟。(模仿)

(4)检查。读正确,不添字,不丢字,不读破句。结合正音:一瓣yíbàn 纤xiān维。

指名朗读。评价。齐读。

三、学习旁注,理解内容,体会中心。

(1)诗歌赞颂雷锋什么精神?你是从哪些句子中体会到的?选读一二小节,读出赞颂。

(2)看旁注,对照诗歌,自学准备→同桌读读议议→课堂交流、评价点拨→随机指导朗读4、5两节,读出排比层层递进的气势。

四、分组竞读→集体读。

五、背诵。

六、总结学习体会。(从学习雷锋精神和学习朗读方法两方面谈。)

作业:抄写诗歌

未完,继续阅读 >

《《浪花里的一滴水》教学设计.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浪花里的一滴水》教学设计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精品范文]相关推荐
[精品范文]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