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测试题

2024-01-20 07:13:37 精品范文 下载本文

第1篇: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测试题

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测试题

一、读拼音,写词语。5%

gē bó gēyáo dàosuì tǎoxián ānwèi

( ) ( ) ( 稻穗 ) (讨嫌 ) ( )

二、给“假”字换个偏旁,组成另外的字,并用这些字组成词语填在下面几个句子中。3%

1.桂林七星岩里的石钟乳可真多啊,让我( )。

2.夜晚的星空可真美,让人产生无限的( )。

3.天空中那美丽的( )常常引得我驻足观赏。

三、将下面的词不达意语补充完整。4%

( )是道 ( )而谈 ( )其谈 ( )而谈

理直( ) 胡()乱() 拾人( ) 海阔( )

四、在下面一段话的括号中,填上恰当的词。5%

节日的街上人真多啊!人行道上( ),车行道上更是( )。来到服装市场,哇!人更多,每个店铺前都( )。影剧院前的广场上成了人的海洋,可以说是( ),影剧院里面更是( )。

五、判断题。3%

1、“教我们的老师”和“谆谆教诲”中的“教”的读音是不一样的。 ( )

2、“让与我一直喊一声吧――人民万岁!科学万岁!”和“轰隆――”中的“――”号都表示声音的延续。 ( )

3、“三人行,必有我师”与“能者为师”两句句子表达的意思是一样的。 ( )

六、理解破折号和引号的用法,读句子,在句后括号里填上序号。8%

1、破折号的用法:a、表示解释说明 b、表示语意转折

c、表示语意的递进 d、表示语音的中止、停顿和延长

①“嘟——”一声汽笛长鸣,客轮离开了南京港。 ( )

②“今天真冷——你怎么来了?”李主任猛一抬头。 ( )

③这就是我——一个少先队员的回答。 ( )

④但我深深地知道——人的身躯怎能从狗洞里爬出来。 ( )

2、引号的用法: a、表示直接引用 b、表示说的话

c、表示特定含义 d、表示否定

①“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雄壮的歌声在蓝天回荡。 ( )

②像这种“聪明人”是让人瞧不起的。 ( )

③你真是太“好”了,连这种事都能做出来。 ( )

④沈老师说过:“我不相信一个文盲能成为社会的栋梁!” ( )

七、在原句上用符号修改下面的病句。3%

1、小学生从小就要爱读书的习惯。

2、我不禁忍不住笑出声来。

3、语文这门功课对我最感兴趣。

八、加标点符号。5%

1、中国儿童报少年报小主人报 等都是适合少年儿童阅读的报纸

2、你作业做的真棒 同学们夸奖说 其实也没什么 只不过认真罢了

九、阅读积累。13%

1、君子不失色于人, 。这句话你的理解是

2、《月光启蒙》中讲到“母亲不识字,却是我的启蒙老师。”原因之一:;原因之二: 。

3、学会 ,恰当地使用 ,就能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 ,社会生活更加 。(《谈礼貌》)

4、“麻屋子,红帐子,里边睡着个白胖子”指的是______________。学习了《月光启蒙》这一课,你学会了其它的歌谣:

十、口语交际。5%

同学们,请你说说在我们身边有哪些不良习惯对我们周围的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并对环保工作提出自己的'建议!

十一、阅读感悟。20%

(一)

在求知的过程中,我们还要善于把勤学好问和观察思考结合起来。北宋有个大科学家,名叫沈括。

他小时候读白居易的诗《大林寺桃花》:“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他想:为什么同是桃花,开花的时间相差这么远呢?他去问妈妈,妈妈说:“兴许是花开花落,有早有迟吧!”妈妈的回答没能解开沈括的疑团,他仍然把这个问题放在心上。有一次,他随大人到深山的寺庙里去,发现那里的温度要比山下低得多,才明白了其中的道理。

1.这段话告诉我们的是除了勤学好问,还要 。1%

2.文中“兴许”什么意思?请你换个两个词 、 。2%

3.“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这句诗句的意思是。2%

4.沈括弄明白了其中的道理,你懂了吗?请用自己的话简单说说其中的道理。3%

(二)“水都”威尼斯

威尼斯素有“水都”之称。水、桥、船构成了威尼斯的三大特色。

威尼斯全市约有150多条大小不同的弯弯曲曲的河道,两岸是各式各样的建筑。河道宽窄不一,大运河最宽,约100米;而最窄的河道,两岸居民可以开窗握手。 威尼斯全城有桥梁400余座。它们各具风姿,格调极其不同。其中,有建于1592年的大理石独拱桥——里阿托大桥。该桥建在运河上,桥上还开设了许多店铺。文艺复兴时期修建的叹息桥更是别具一格——全桥由桥屋覆盖。而在涨潮时,水涌入圣马克广场,这时,这里又会出现许多临时的木板桥。

威尼斯的船,实际上是当地唯一的交通工具。这里的船也是各式各样的:集体乘坐的,个人使用的,出租的,应有尽有。

1、把短文分成两段,用“‖”标出。两段之间的关系是 。2%

2、读第二小节。威尼斯的“水都”的特点是: 。 其中第二句话主要是写这一特点。1%

3、读第三小节。威尼斯的“桥”的特点有二: ; 。其中详写了 这一特点。为了说明这一特点,举了 桥、 桥和圣马克广场上的临时木板桥三个例子。5%

4、“有建于1592年的大理石独拱桥——里阿托大桥。”和“文艺复兴时期修建的叹息桥更是别具一格——全桥由桥屋覆盖。”中的“——”叫 号,他们的作用是一样的吗? 。3%

5、 读第四小节。这一小节写了威尼斯的船在当地的 。1%

十二、作文。30%

以《×××——我们班的 小能人》为题,写一篇文章介绍自己班内在某个方面有特长的同学。要求:用一两个事例反映人物特点,生动具体地描写反映人物特点的动作、语言、神态、心理活动等,450字左右。

第2篇: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测试题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测试题

一、为加点的字选择合适的解释,将序号填在括号里。(4分)

失:① 丢 ② 没有掌握住 ③ 错误;疏忽 ④ 改变常态

1、 他失足掉到了河里。 ( )

2、 人们见了他都大惊失色。 ( )

3、 要是再不下去,你可要坐失良机了。 ( )

4、 你不能把别人的功劳当过失。 ( )

二、看拼音,写词语。 (4分)

yún nu dù jì dǎn qiè jù jué

三、先把下面词语补充完整,并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入下面的句子中。(8分)

( )机妙算 理直气( ) 战无不( ) 完( )归赵

无( )之宝 负( )请罪 同心( )力 疑( )不解

四、选词填空。(5分)

探望 眺望 渴望 期望 展望

1、星期天,我和家人一起去乡下( )爷爷奶奶。

2、五位壮士屹立在狼牙山顶峰,( )着群众和部队主力远去的方向。

3、家里虽穷,但他非常( )读书。

4、( )未来,我的心中满是喜悦。

5、去左海公园过队日,是我们的( )已久的一项活动。

五、选择正确的答案。 (9分)

1、下面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鞠躬尽瘁 理直气壮 含辛茹苦 无价之宝

B肝胆相照 杯水车薪 疑惑不解 同心协力

C.势不可当 一碧千里 废寝忘食 栩栩如生

D.完壁归赵 冲锋陷阵 襟飘带舞 神机妙算

2、对黑体字解释全对的一组是( )

A.负荆请罪(背) 神机妙算 (机会) 疑惑不解(怀疑)

B.素不相识(朴素) 危在旦夕(早晨) 理直气壮(正义的)

C. 势不可当(承受) 攻无不克(克服) 完璧归赵( 归 )

D.同心协力(共同) 无价之宝( 的 ) 嫉恶如仇(痛恨)

3、下列各组没有语病是一项是( )

A.夜里,我经常听见屋外的树枝。

B.榕树上停泊着不少小鸟。

C.黄昏的时候,寒风整整刮了一个下午。

D.站在山脚下,我仰望群山,景色可真美。

六、按要求改写句子(4分)

1、我怎能忘记那令人激动无比的升旗仪式? ( 改为陈述句 )

2、皎洁的月光把池塘照得通亮无比. (改为“被”字句 )

3、用关联词合成一句话

孙悟空神通广大。小朋友都喜欢他。

七、重排句子并在括号里填上序号。(6分)

( )老百姓感到奇怪,没有人敢去移动这块木头的。

( )商鞅做了秦孝公的丞相后,想立新变法。

( )为了取信于民,商鞅在都城南门立“三丈之木”,告示人们,如有人将木头移到北门,奖金10金。

( )立木取信的事实,终于使老百姓确信新发是可信的,从而新法得以推行。

( )后来,商鞅告示能移动者给予50金。

( )终于有个大胆的移动了这块木头,商鞅马上就给了他50金,以表明诚信。

八、阅读乐园(5分)

《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是我国的名著,其中有许多故事大家都能耳熟能详,如《桃园三结义》《大闹天宫》《大闹野猪林》,这些故事中的人物刘备、张飞、关羽、孙悟空、鲁智深等栩栩如生,呼之即出。请你利用课余时间多读这些生动有趣的故事, 并向同学们做推荐。故事题目《 》推荐理由 .

九、课外阅读。(20分)

(一)三顾茅庐

刘备两次前往隆中拜访诸葛亮,诚心诚意地请他出山,辅助自己实现统一中国的大业,但都没有见着。

冬去春来,刘备决定第三次到隆中去,可是他的结拜兄弟关羽和张飞都不同意,张飞嚷道:“这次用不着大哥亲自去。他如果不来我只要用一根麻绳就把他捆来了!”刘备生气地说:“你一点也不懂得尊重人才,这次你就不要去了!”张飞答应不再无礼,兄弟三人才一起上路。

他们来到隆中,只见那里的山冈蜿蜒起伏,好像一条等待时机腾飞的卧龙。岗前几片松林疏疏朗朗,潺潺溪流清澈见底,茂密的竹林青翠欲滴,景色秀丽宜人。离诸葛亮的住处还有半里多路,刘备就下马步行。到了诸葛亮的家,刘备上前轻轻敲门。出来开门的童子告诉刘备,诸葛先生正在草堂午睡。刘备让童子不要惊醒先生,吩咐关关羽张飞在门口休息,自己轻轻地走进去,恭恭敬敬地在站在草堂的台阶下等候。等了半晌功夫,诸葛亮翻了个身,又朝里睡着了。又等了一个时辰,诸葛亮这才悠然醒来。刘备快步走进草堂,同诸葛亮见面。

诸葛亮分析了群雄纷争的形势,提出了三分天下,最后取胜的策略。刘备听了茅塞顿开,像拨开雨雾见到了青天。

诸葛亮出山后,刘备把他当做自己的`老师,两人同桌吃饭,同榻睡觉,一起讨论天下大事。刘备高兴地对关羽张飞说:“我得诸葛先生,就像鱼儿得到了水一样啊!”

给下列词语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2分)

(1)三顾茅庐(A、转过头看;B、注意,照管;C、拜访)

(2)青翠欲滴(A、欲望;B、想要;C、将要)

2、用横线画出文中一个打比方的句子,它用 比喻 (2分)

3、细读课文的第三自然段,看看哪个词语最能表现刘备对诸葛亮的态度,请写下来:

(2分)

4、说说你喜欢或不喜欢短文中的哪个人物,并说出理由(3分)

(二)阅读短文,回答下面问题。

徐文长从小就善于动脑筋思考,他聪明、机智也充满了情趣。

徐文长的伯父很喜欢他,时常想些法子逗他玩,考他的思考能力。有一次,伯父领着徐文长来到一座贴着水面、桥身既窄又软的竹桥边,把两只水桶装满了水,对徐文长说:“我想考考你,你能提着这两桶水过桥,我就送你一件礼物。”

少年徐文长想了一下,就脱下鞋,用两根绳子把小桶系住,然后再把装满了水的木桶放到水里,就这样他提着两根绳子走过了木桥。

伯父还想用一个更难的法子把徐文长难倒。他说:“既然你过了桥,礼物我当然要给你,但必须要按我的要求去取礼物。”说着,他就把那件礼物吊到一根长竿顶上,并且告诉徐文长:“你( )不能站在凳子之类的高地方去取,( )不能把竹竿横下来。”

伯父想,这下徐文长就没有办法了。

但徐文长摸了摸后脑勺,马上就想出了取礼物的方法。只见他拿住竹竿一直走到一口井边,然后把竹重向井里放,当竹顶快到井口时,他就顺利地拿到了那件礼物。

伯父被聪明的徐文长惊呆了,不禁拍手称赞:“真是聪明的徐文长啊!”

1、给本文加上一个小标题写在“ ”上。(2分)

2、在文中的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2分)

3、伯父想两个什么难题考考徐文长的?

①、 。

② 。(4分)

4、联系实际,你有用过什么巧妙的方法解决难题吗?请举例说一说。(3分)

十、习作。(35分)

缩写《草船借箭》或《金色的鱼钩》,字数不超过400字.

第3篇: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的测试题

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的测试题

一、字词。

1.查字典填空。

“调兵遣将”的“遣”,用音序查字法,先查大写字母( ),再查音节( );用部首查字法,先查( )部,再查( )画。在字典中,“遣”的意思有:①派,打发;②排解,发泄。这里应选取第( )种解释。

2.多音字组词。

3.根据意思写出成语。

(1)形容因失败或不顺利而情绪低落的样子。( )

(2)事前已经有全面的考虑,有充分的把握。( )

(3)形容因吃惊而发愣的样子。()

(4)形容得意时神气十足的姿态。( )

(5)比喻处境极其困难,找不到任何出路。( )

4.下列各组词语中,在全对的一组后面括号里打“√”,在错的一组后面括号里打“×”。

(1)相持 撑住 岔道 得意洋洋( )

(2)粉碎 隐蔽 跳望 目登口呆( )

(3)失信 堡磊 妨碍 自不量力( )

5.用“____”标出下列各组词中不是同类的词。

(1)电视 电影 录音机 电线

(2)水杯 水泥 水瓶水壶

(3)王维 李白 杜甫汪伦

(4)老虎 壁虎 爬山虎 狼

二、句子。

1.缩句。

(1)齐威王正在得意洋洋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测试题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

一、看拼音写词语

yūnnuîdǎnqiâjùjuãdùjìchíyán

()()()()()nàhǎnchãng xiàngfù jīng qǐng zuìshãn jī miào suàn

()()()()

二、我会填

无()之()理()气()()璧(()无不()同()协()()造(()头()气()有()竹目()口(()兵()将丢()()甲()亡(()处()生惊心()()()不容(把下面词语补充完整后分类, 再写出一个同类的词语。

化()为夷风()雨顺()头丧气

丢()弃甲力()狂澜()涛骇浪

1.有批评意思的: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

2.有表扬意思的: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

三、加标点。

1、张医生说我是来工作的不是来休息的我要立刻做手术

2、我是来工作的不是来休息的我要立刻做手术张医生说

3、我是来工作的不是来休息的张医生说我要立刻做手术

四、找出错别字画上×, 改正后依次写进括号里。

1.周瑜说火功是个好主意

未完,继续阅读 >

《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测试题.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测试题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精品范文]相关推荐
[精品范文]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