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高考语文作文题目

2024-01-28 07:12:46 精品范文 下载本文

第1篇:2021年上海高考语文作文题目

2021年上海高考语文作文题目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吧,作文可分为小学作文、中学作文、大学作文论文。为了让您在写作文时更加简单方便,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上海高考语文作文题目,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上海卷:材料组成

有人说,只有经过时间的沉淀,事物的价值才能被人们所认识;有些人认为情况并非如此。你的意见是什么?请写一篇关于你的想法的文章。

要求:(1)自制题目(2)不少于800字。

历年高考语文作文题上海卷汇总

2020高考上海卷作文题

世上许多重要的转折是在意想不到时发生的,这是否意味着人对事物发展进程无能为力?

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和思考。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2019上海高考作文题目

“音乐的中国味”

倾听了不同国家的音乐,接触了不同风格的'异域音调,我由此对音乐的“中国味”有了更深刻的感受,从而更有意识地去寻找“中国味”。

这段话可以启发人们如何去认识事物。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上述材料的思考和感悟。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2018年上海高考作文题目:谈被需要的心态

生活中,人们不仅关注自身的需要,也时常渴望被他人需要,以体现自己的价值。这种“被需要”的心态普遍存在,对此你有怎样的认识?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

2017上海高考作文题目:预测

上海高考作文题:预测,是指预先推测。生活充满变数,有的人乐于接受对生活的预测,有的人则不以为然。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第2篇:上海高考语文作文题目点评

备考指导

2013上海高考语文作文题目点评

【上海卷】阅读下面的文字,按照要求作文。

生活中,大家往往努力做自己认为重要的事情,但世界上似乎还有更重要的事。这种现象普遍存在,人们对此的思考不尽相同。请选取一个角度,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要求:(1)题目自拟;(2)全文不少于800字;(3)不要写成诗歌。

【点评】

上海卷的高考作文,生活里大家往往努力做自己非常重要的事情,但似乎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这种现象普遍存在,你从哪个角度写都行,人们容易忽视更重要的东西,欲望得不到满足,这山望着那山高,人们总觉得自己重要的事情做完之后,还有另外的一个事情。记得老师在讲课中反复强调的,任何好学生,独立思考的学生,都应该从对于名词,看到这种题,从名词的二次定义开始,绝不盲从直接对一个某一个观点做判断,生活中大家往往觉得自己认为重要的事情,什么是自己最重要的事情?我们没有定义,似乎还有更重要的事情,什么叫做更重要的事情?如果做了定义,这可能会更好一点,这样我们的文章即联系了现实的生活,又与我们独特的思考,按照我们刚才所说的说法,所谓重要的事情,当今浮躁的事情,太多重要的事情,无非就是自己获得的那个成功,我们今天不就是认为所谓成功才是最重要的嘛,所谓成功就是自己赚更多的钱,自己在单位升值加薪,可是在你获得的重要的事情之后,你会发现,为了成功,有时候你忽略了太多,这不就是语言告诉我们的嘛,语言告诉我们,慢慢走,欣赏,语言告诉我们,周边的风景才最美,真正的成功在哪?真正的成功就是你内心普遍感受到了幸福。莫言在他青年的时候,也许是他最幸福的时候,那时候他什么都没有,他有一个高粱地,他懂得什么叫做生命,一片红色的高粱地都可以证明一切,比书本上死板的文字,更能够告诉作家,什么叫做对生命的尊重。各种各样的摄像机,摄影机,但是莫言选择了自己继续回家写作,他知道在名利场上打拼,不是很重要的,所以他的名字叫做莫言,这难道不是一个作家给我们启示吗?以这样的名字自醒的,就这么一个吗?还有一个叫做废名,他写的桥,是湖北的一位重要的作家,是生在湖北省,这是非常重要的作家,名字跟莫言几乎是一样的。

所以我们借助这样一些作家,借助这样一些事情,我们反思什么叫做重要的事情和更重要的事情,这个世界上没有比自己内心独定相信自己的幸福更重要,幸福的来源可能是我们内心真正坚守着自己的理想,我们慢慢走,欣赏的态度,关注周围的所有人,甚至写到你自己,好多学生会写自己,难道我们现在不就认为高考是学生最重要的事情吗?当年我跟你的想法是一样的,我也觉得高考是一座山,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但是我也过去了,30

多岁了,我反过来看高考,只不过是我脚下的小土包而已,只是因为我太渺小,觉得跨不过去,今天在我看来是土丘一枚,世界上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考试吗?你自以为高考是全世界最重要的事情,每天心情不好,烦燥,压力大,你多长时间不给你的父亲母亲一个微笑了?难道这不是这个世界上最重要,更重要的事情吗?他们比你的压力还大,你背了十倍,他们就背了百倍,这样你就忽略了你父母对你的爱吗?想写的太多了,随便举例子,触发你的思考,往下写就可以了。

第3篇:上海高考作文题目

上海高考作文题目(精选21篇)由网友 “泥鳅” 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汇总后的上海高考作文题目,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一起分享。

篇1:上海高考作文题目

预测,是指预先推测。生活充满变数,有的.人乐于接受对生活的预测,有的人则不以为然。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篇2:上海高考作文题目和

【作文题目】

有人说,经过时间的沉淀,事物的价值才能被人们认识;也有人认为不尽如此。你怎么看?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范文】

一双鞋,售于地摊,几十元而已;若于商店,则百元不止。

一个人,用于饭店,打杂而已;若于实验室,择创新发明不止。

可以见得,即使同一样事物,同一个人,放在不同的地方,做不同的工作,便是有不同的价值。所以说,只有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地方,才能实现自己最大的价值。

古之有人,不仅未实现自己的价值,还为之丧命。

比干之略,于商时,举世誉之,然商王不知国事,只知酒色,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沉迷于此,而后还将比干心肝挖出,是屈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上海高考语文作文题目审题2000

上海高考语文作文题目审题2000--2018年

潘子科语文补习:初高中阅读作文辅导

虹口区新市路251弄

2018年上海高考作文题目:谈被需要的心态

生活中,人们不仅关注自身的需要,也时常渴望被他人需要,以体现自己的价值。这种“被需要”的心态普遍存在,对此你有怎样的认识?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被需要:奉献责任担当 人格(家庭情感;工作行业;社会)

2017上海高考作文题目:预测

上海高考作文题:预测,是指预先推测。生活充满变数,有的人乐于接受对生活的预测,有的人则不以为然。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预测:计划筹划谋划(远见理性)

2016年上海高考作文题目:评价他人的生活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更容易进入大众视野,评价他人生活变得越来越常见,这些评价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也越来越大。人们对“评价他人的生活”这种现象的看法不尽相同,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这种现象的思考。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评价:思考考虑衡量考量比较(客观理性,辩证: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2015年上海高考语文作文题目解析

2015年上海高考语文作文题目解析

【2015上海高考作文真题 】

根据以下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

人的心中总有一些坚硬的东西,也有一些柔软的东西。如何对待他们,将关系到能否造就和谐的自我。

【题目评价 】

2015上海高考作文题继续延续了思辨类材料作文的形式,材料仍然比较简练,有关键词的限制,也保留了灵活、开放的想象空间。题目与去年“自由的、不自由的”、前年“重要的、不重要的”在命题形式方面基本一致,都注重对学生结合关键词语与材料来整体发挥辩证思维,进行审题立意能力方面的考查,以及对当下生活、社会、人生、自我等的关注。

题目总体看来比较容易把握住关键词,和平时模拟考中的很多作文命题的形式都很相近,相对而言比2014年的“穿越沙漠”更容易把握。

【审题分析 】

整体看来,题目延续了前一年“自由与不自由”的辩证统一的风格。就像西方人所说,人的内心同时住着一个天使和魔鬼,人的内心总是具有二重性。“人的心中总有一些坚硬的东西,也有一些柔软的东西。”很容易从中找到“

未完,继续阅读 >

第6篇:上海高考作文题目解读

2018年上海高考作文题目解读

生活中,人们不仅关注自身的需要,也时常渴望被他人需要,以体现自己的价值。这种“被需要”的心理普遍存在,对此你有怎样的认识?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要求:(1)题目自拟;(2)不少于800字。“被需要”与价值 |试题解析] 在新高考的背景下,2018年上海卷作文题继续延续了2016、2017年的作文类型,考查 了社会现象类作文,这应该是属于情理之中的事情。继2016年考查了对评价他人的生活现 象的看法、2017年考查了对预测现象的看法,上海的许多学校一直在引导学生练习社会 现象类作文,包括一模、二模考试中上海不少区的作文题也都或多或少考查了社会现象类作文。2018年则考查了对“被需要”这种心态的认识,这既是一种传承,又是一种新的尖破。王要表现在:

1、由“外”而“内”。

今年的高考作文题可以说属于“生活常理”,这也属于“情理之中”。其实,无 论怎样变化,上海的高考作文都在要求考生以自身的考察为入口,以社会的思考为出 口,以对身边事实的关照为基础,结合自己的逻辑

未完,继续阅读 >

第7篇:历年上海高考作文题目

历年上海高考作文题目

2014年上海卷高考作文题

根据以下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

你可以选择穿越沙漠的道路和方式,所以你是自由的;你必须穿越这片沙漠,所以你又是不自由的。

2013年上海高考作文题

生活中,大家往往努力做自己认为重要的事情,但世界上似乎还有更重要的事。

这种现象普遍存在,人们对此的思考不尽相同。请选取一个角度,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

要求:(1)题目自拟;(2)全文不少于800字;(3)不要写成诗歌。

2012年上海高考作文题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一个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人们对自己心灵中闪过的微光,往往会将它舍弃,只因为这是自己的东西。而从天才的作品中,人们却认出了曾被自己舍弃的微光„„

2011年上海高考作文题

1、犹太王大卫在戒指上刻有一句铭文:一切都会过去。

2、契柯夫小说中的一个人物在戒指上也有一句铭文:一切都不会过去。这两句寓有深意的铭文,引起了你怎样的思考?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1

未完,继续阅读 >

第8篇:2021上海高考作文题目

2021上海高考作文题目

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写过作文吧,作文是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2021上海高考作文题目,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1、2021年上海高考作文题目

有人说,经过时间的沉淀,事物的`价值才能被人们认识;也有人认为不仅如此。你怎么看?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

要求:自拟题目;不少于800字

2、高考作文的写作注意事项

由于高考阅卷时间紧、任务重,阅卷老师字斟句酌的细看,几乎不可能。阅卷老师肯定会把目光盯在标题、首尾段、段落首句和字迹上。关于标题,前面已经讲过,不再赘述。我们要在首尾段和每段的首句上做文章、求出彩。如,开篇扣题,亮出观点,或用排比句式,或用比喻拟人,或用名人名言,或用诗词典故,只要用得恰当,就放心大胆去用。语言要精炼,段落不宜太长,以四行为好。牢记结尾点题呼应,中间段落承接自然,如用“然而”、“诚然”、“因此”等连接,给人思路清晰、行文连贯流畅之感。

未完,继续阅读 >

第9篇:上海高考语文二模作文题目(全)

2014高考二模作文

虹口:

有一群人抛开束缚,一有机会就走出去,并为自己起了一个特别的名字——穷游。“穷游”人,追求一种不同以往的行走方式。背上行囊,清爽上路;风餐露宿,简朴行走;读山阅水,心灵自由。他们的足迹,可以踏入还未被开发的地方;他们的梦想,就是要穷尽想游之地。有时还会无计划,无目的,买一张车票,潇洒出行。

时下,强劲的穷游风,刮进了校园。家长,社会对此表示忧心。

黄浦:

林语堂说,要做自己人生的主角,不要在别人的戏剧里充当配角。有人却不以为然,对此你又有怎样的思考?

静安(杨浦,宝山,青浦):

野地里的树,生机勃勃,但是由它自由生长,最后可能成为一堆劈柴。公园里的树几经修剪之后看上去赏心悦目,但是可能就缺少了个性和活力。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

浦东新区:

有人说,你是谁,便遇见谁。

也有人说,遇见谁,你便是谁。

这两句话,对你有怎样的启发与思考?

徐汇(松江,金山):

法国科学家法布尔曾经做过一个松毛虫实验。他把若干松毛虫放在一个花盆的边缘,使其首尾相接成一圈,在花盆的不远处,又撒了一些松毛虫喜欢的松叶

未完,继续阅读 >

第10篇:高考语文作文题目

1、全国一卷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因父亲总是在高速路上开车时接电话,家人屡劝不改,女大学生小陈迫于无奈,更出于生命安全的考虑,通过微博私信向警方举报了自己的父亲;警方查实后,依法对老陈进行了教育和处罚,并将这起举报发在官方微博上。此事赢得众多网友点赞,也引发一些质疑,经媒体报道后,激起了更大范围、更多角度的讨论。

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给小陈、老陈或其他相关方写一封信,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完成写作任务。明确收信人,统一以“明华”为写信人,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使用省份为:河北、河南、山西、陕西)

2、全国二卷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当代风采人物评选活动已产生最后三名候选人:大李,笃学敏思,矢志创新,为破解生命科学之谜作出重大贡献,率领团队一举跻身国际学术最前沿。老王,爱岗敬业,练就一手绝活,变普通技术为完美艺术,走出一条从职高生到焊接大师的“大国工匠”之路。小刘,

未完,继续阅读 >

《上海高考语文作文题目.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上海高考语文作文题目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精品范文]相关推荐
[精品范文]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