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山九》古诗

2024-01-30 07:13:06 精品范文 下载本文

第1篇:《望山九》古诗三首

《望山九》古诗三首

《望庐山瀑布》描绘了庐山瀑布壮丽的景色,抒发了作者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这首诗写的是庐山瀑布,却先写红日照射下的香炉峰,这就衬托出瀑布背景的雄伟壮观。一个挂字化静为动,形象地表现出倾泻的瀑布在遥看中的状态。后两行诗既写了瀑布的样子,又抒发了作者内心的感受。一个飞字生动形象地描绘出瀑布的急流飞奔。直下,既写出了山的高峻陡峭,又突出了瀑布奔腾而下、势不可挡的气魄。一个疑字写出作者神奇的想象,这种想象夸张而不失真,新奇而又真切,十分自然贴切。

《山行》描写了深秋山间的景色。霜叶红于二月花是全诗的诗眼,也点明了作者喜爱枫叶的原因。诗的前三行写了寒山、石径、白云、人家、枫林,描绘出一幅壮美的秋色图,最后一行诗人情感的抒发也就水到渠成了。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作者因重阳节思念家乡亲人而作。游子在外,举目无亲,正逢佳节,百感交集。全诗写得非常朴素,感情十分自然。独在异乡为异客,一个独字,两个异字,就把那种独自在外、人地两疏的情形表达出来,同时传给人们一种寂寞的心情,很自然地为下面思念的`内容奠定了基础。每逢佳节倍思亲,一个倍字,真切地表达了诗人在重阳节极度思念家乡亲人的感情。此句已成千古传诵的佳句,表达了亿万炎黄子孙共同的生活感受。

选编这三首古诗的主要意图,一是丰富学生古诗的积累,从唐诗的音韵和谐、用词精炼中受到熏陶感染,培养语感;二是通过理解诗歌内容,了解祖国山河壮丽,体会亲人的真挚情怀,受到爱祖国、爱亲人的教育。

二、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3个生字。

2、朗读、背诵课文。默写《望庐山瀑布》。

3、理解诗句,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象,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建议

1、课前,教师准备课文挂图或电脑课件,有条件的可从电影《庐山恋》及其他影视作品中剪辑庐山瀑布录像或其他有关资料。鼓励学生从课外书籍、报刊、网络中收集李白、杜牧、王维的生平事迹、三首古诗的背景材料,以帮助理解诗句。

2、为了让学生进入诗中描述的情境,可以采取观察课文挂图,聆听配乐朗诵等方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课上,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注意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可以让学生按预习要求,先自读课文,画出好词佳句和不懂的地方;然后自查释疑,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联系上下文理解诗句,感受诗意,体会诗情;在自读感悟的基础上,进行小组合作探究。鼓励学生相互释疑解难,围绕思考·练习展开讨论,然后在全班交流。教师因势利导,展开多渠道的信息交流。

3、在读懂诗句的基础上,教师要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语感,处理好重音、速度和停顿。要指导和启发学生边朗读,边想象,使学生在读中进入情境,在读中浮现画面,在读中体会感情。

《望庐山瀑布》要读准押韵的字,烟川天都是前鼻音,不要读成后鼻音;落字读luò,不读lào、là,瀑布的瀑不读bào,生紫烟的生是产生的意思。

全诗描绘了瀑布飞流直泻的壮观景象,要读出磅礴的气势。第一行的生字描绘出云雾在日光照耀下不断升腾,在香炉峰盘旋缭绕的动态,要重读。第二行的遥字写出诗人远望的立足点,挂字极为形象生动,要略为重读。第三行读时要略带夸张的语气,声调要从舒缓转为高亢,最后一行要放慢速度,读出遐想无限、回味无穷的感受。

《山行》押韵的字是家、花,斜字古时读xiá,现在读xié。全诗写的虽是深秋时节,山间人烟稀少,但诗人心情舒畅,停车欣赏,不忍离去,因此朗读的基调是欢快喜悦的。最后一行,更要读出诗人的陶醉感以及对深秋美景的赞美之情。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押韵的字是亲人,都是前鼻音,不要读成后鼻音。全诗抒发了作者客居他乡思念亲人的感情,朗读的基调要深沉。一个独字,两个异字,强调了他乡人地生疏的凄苦,要重读。后两行是诗人想象中的亲人登高的情景。朗读时,要读出思念亲人的纯朴真挚的感情。

4、下面是两项拓展性练习,可让学生选做。

(1)看图叙景。观察课文插图,选择其中一幅,根据画面景象,结合自己的想象,写一篇短文。

(2)自编故事。把《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编成故事,讲给同学听。

四、参考资料

杜牧(803853年)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省西安市)人,晚唐时期著名作家,以诗的成就为最高。他主张文章应以意为主,以气为辅,以辞采章句为兵卫。在艺术上,杜牧自称是苦心为诗,本求高绝,不务奇丽,不涉习俗。

王维(701761)字摩诘,唐代著名诗人。九岁就以文才出名,写《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时才十七岁。他多才多艺,还是著名画家,且擅长书法,又通音乐,被誉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他与另一位唐代诗人孟浩然齐名,并称王孟。

第2篇:九莲山

九莲山景区位于河南省新乡市辉县市上八里镇松树坪村,属太行山南麓,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公路有106国道、107国道、京珠高速、济东高速,铁路有京广线、新菏线、新焦线等。

九莲山属南太行山脉,位于河南省新乡市辉县市西北20公里处,景区总面积20平方公里,毗邻八里沟、关山、回龙、王莽岭、锡崖沟景区。东距新乡市50公里,南距郑州市120公里,西距焦作市45公里,北距鹤壁市70公里。

2012年4月26日,九莲山景区通过评估,获得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挂牌、成为新乡市第三个国家级4A景区。从开园至成功获得4A景区的称号,九莲山景区只用了两年半的时间。在韩国入境游方面,九莲山位居新乡第一的位置,居河南省内前列。从2009年至2011年,累计接待韩国入境游游客4.5万人次。韩国第一大旅行社哈拿多乐,授予九莲山景区为“韩国游客河南首选景区”。

九莲山因其九座山峰酷似一朵盛开的莲花而得名。清·道光《辉县志·山九莲山 水》记载:“九莲山在石门口内西部,上有九峰形如莲花,故名九莲山,东山曰‘东莲’,因‘西莲’而得名,路皆石磴,甚险”。九峰突兀而起,在中间围成一座几千平方米平台,称“九莲台”,古人曾留下“八卦山修正果,九莲台悟真谛”的名句。

九莲山人文景观比较突出的是:东莲寺、西莲寺和后静宫三座寺庙,三

座寺院创建年代己不可考,是区域内百姓自发信仰所在地,诸神、佛齐驾,佛道共鸣,很有民间文化特色,俗称“小西天”。著名作家田中禾在其《九莲三奇》游记中,将具有江南韵味的九莲山山水,极具民间特色的“小西天”寺庙群,以及神秘的“九莲帐书”合称九莲三奇,赞之曰“景在险峰、庙在民间、帐在心灵

么传说也没有,不过是佛教兴隆的时候建的一个小庙,唐朝以后就毁了,后来明朝时简单的重修过,倒是圆融寺下面的娘娘庙有些故事,传说是三圣母逃避天神追捕时候跑到那里旁边的一个小湖泊(现已淤泥成地)沐浴,走的匆忙留下了披巾,后人建娘娘庙纪念,后来说的王母娘娘什么的都是附加的,真正的由来是三圣母的传说,不信可以看一下河南焦作的娘娘庙和华山下的娘娘庙属于一中建筑风格甚至是一样的。至于某些人传说的圆融寺是当时当阳峪窑人纳凉什么的基本是无从根源的,因为圆融寺唐末已经基本被摧毁了,而当阳峪窑是金卫绍王崇庆二年那时候兴起的(当阳峪天然庙的古碑记载有),两者之间年代差的太远,如果说现在要开发圆融寺硬加上当阳峪窑那无非是关公战秦琼了,所以要正视历史。不过当地其他地方倒是传说不少,比如娘娘庙的“天书”,当阳峪的皇帝与龙源湖,东郊口的天罡地煞庙,很多很多,不过都给毁了,就圆融寺还是这几十年兴起的,以前不过就是个窑洞里的小庙。

第3篇:《古诗两首(望庐山瀑布、山行)》教案

《古诗两首(望庐山瀑布、山行)》教案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学习古诗《望庐山瀑布》、《山行》,理解诗的意思,了解祖国山河的壮丽。想象诗的意境,体会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受到爱祖国的教育。

2.学会本课3个生字。

3.朗读、背诵两首古诗。

教学重难点:

1.重点:理解诗意,想象意境,体会作者的感情。

2.难点:想象意境,体会作者的感情。

教学过程:

一、引入谈话

同学们,古诗是我国古代文化的瑰宝,有的同学在学前就会背许多首古诗,上学后,我们又学习了一些,谁愿意把你记住的古诗给同学们背背?你知道是谁写的吗?(指名学生背古诗,说作者)

二、学习《望庐山瀑布》

(一)介绍作者

我们熟悉的《早发白帝城》、《赠汪伦》是谁写的?李白是个怎样的诗人?谁愿意介绍一下?(指名介绍李白)

过渡语:今天,我们再欣赏李白的另一首诗歌《望庐山瀑布》。

(二)学习《望庐山瀑布》

1.出示《望庐山瀑布》全文

2.自己小声读读诗歌,找出本课生字,记记。

3.反馈:

“瀑”:注意右边字形。

比较“庐”“炉”偏旁。知道“庐山”是我国名山,在我国山西省九江市南,是我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九、古诗四首

八年级语文教案

城郊一中

薛素萍

九 古诗四首

【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

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并默写这四首诗。过程与方法

1、理解诗歌的字面意思,体会字里行间蕴涵的情味。

2、细心品味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作者的情感。【教学重难点】

背诵默写诗歌。体会诗歌的意境。【教学法】

生主师导展示 【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学习《春望》《泊秦淮》 【预习导学】

1.导入新课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自《诗经》起,经两汉、六朝、唐宋元明清,到现在,将这些诗堆叠排列起来就像那蜿蜒起伏的长城,读这些诗就像长城那样绵延不绝。诗歌是情感的产物,不同的地点,不同的时间„„都会产生不同的心情,创造出不同的诗篇。今天就让我们来踏寻古人的足迹,推测名人心情,欣赏名作之境界。

2.作者链接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盛唐大诗人,号称“诗圣”。原籍湖北襄阳,生于河南巩县。初唐诗人杜审言之孙。唐肃宗时,官左拾遗。后入蜀,友人严武推荐他做剑南节度府参谋,加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后世又称他杜拾遗、杜工部。

杜甫和李白齐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春望古诗

春望古诗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大家都对那些朗朗上口的古诗很是熟悉吧,古诗泛指中国古代诗歌。那么都有哪些类型的古诗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春望古诗,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春望古诗 

原文:

春望

朝代:唐代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译文

国都已被攻破,只有山河依旧存在,

春天的长安城满目凄凉,到处草木丛生。

繁花也伤感国事,难禁涕泪四溅,

亲人离散鸟鸣惊心,反增离恨。

多个月战火连续不断,长久不息,

家书珍贵,一信难得,足矣抵得上万两黄金。

愁白了头发,越搔越稀少,

少得连簪子都插不上了。

注释

国:国都,即京城长安(今陕西西安)。

破:被攻破。

深:茂盛;茂密。

城:指长安城,当时被叛军占领。

感时:感伤时局。

恨别:悲伤,悔恨离别。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两句互文,译为:花鸟本为娱人之物,但因感时恨别,却使诗人见了反而堕泪惊心。惊:使……惊动。

烽火:古时边疆在高台上为报警点燃的火。这里指战争。

家书:在一个远离家乡的地方,给家庭写的信

未完,继续阅读 >

《《望山九》古诗.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望山九》古诗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精品范文]相关推荐
[精品范文]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