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语文试卷

2024-02-06 07:12:57 精品范文 下载本文

第1篇:语文第一单元试卷

一、(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秋节的来历和演变

‚中秋‛一词早已有之,《周礼》中即有‚中秋献良裘‛‚中秋夜迎寒‛的记载,但那时的‚中秋‛只是单纯的月令时间,并无节日之意。中秋成为节日,是唐宋以后的事,是由仲秋时节的月神祭祀发展而来。实际,纵观华夏诸多传统佳节,或早或晚,多由节令演变而来,由纪而祭,由祭而庆。

祭月之礼如何产生了中秋之俗?一般的说法是,祭月固定在秋分日,而秋分日未必有满月,有时甚至可能无月,祭月无月自然大煞风景,所以后来逐渐改到八月十五日祭月。这种说法不尽准确。天子祭月直到明代仍然是固定在秋分日。在皇家看来,祭月重在礼敬夜明之神,敬如在,秋分日有月无月、月圆月缺并不重要,秋分是阴气向长的时刻,避开此时而追求圆月之祭,是对月神的不诚不敬。所以,哪怕是秋分日下雨,也是要祭月的。秋分祭月和中秋节并非一回事。

汉民族自上古便有敬天礼地的习俗,月神崇拜古已有之。上古时代的月神信仰在殷、周时代似乎出现了两种发展方向,一是在民间自然发展演变,一是上升为天子礼天的礼制组成部分。周礼是因俗制礼,天子礼月显然是建立在华夏月神信仰的基础之上。由此,天子的礼月才能获得足够的信仰合法性,礼月才能成为巩固统治政权的有效的政治仪式和文化制度。此时,民间对月神的崇拜仍然在缓慢发展,而统治阶层重在向月示敬,游赏是可有可无的事情。所以,直到南北朝时,以‚祭月+游赏‛为标志的中秋节仍未在华夏大地上全面成形。汉民族文化发展历史上,礼仪和风俗的演变在诸多领域皆呈现礼退俗进的趋势。隋唐时代的繁荣,逐渐激发了民间在仲秋祭月时节的玩赏之风,赏月之风和民间流传的祭月风俗逐渐合流,由于民间信仰表达的相对灵活性,人们并不需要刻意追求在秋分日祭月,所以,最接近秋分点的一个满月日,就成了这一秋月祭赏之节最佳的选择。这就是夏历八月十五。

从某种意义上,我们完全可以认为,夏历八月十五成为第二大民俗节日‚中秋节‛,是由于那一天恰好‚满月‛造成的‚巧合‛。华夏先民需要一个满月日来行仲秋祭月和游赏,这一任务恰好落到了八月十五的月亮身上——谁让它是最接近秋分的满月日呢。

中秋的月亮之所以格外圆、格外亮,是因为它‚沾‛了神圣的华夏祭月日——秋分的‚光‛。这一点,和‚清明‛节气沾了盛大的寒食节、上巳节的光而摇身变成‚清明节‛异曲同工。

有论者认为,唐代没有中秋节,文人有八月十五玩月吟诗的风气。昊天明月逐渐披上了人情的薄纱。宋代文人中秋玩月多伴随着宴饮聚会,这一形式为都市富户效仿,造成的一种

娱乐享受的氛周影响了整个社会,北宋中期形成了以文人官僚的诗筵笔会和市民宴饮玩乐并行的大众化的准节日。从北宋末开始,中秋节有了更加不一般的内涵。破碎了山河,破碎了汴京的明月,中秋的圆月弥足珍贵。‚团圆‛特征及其象征意义被凸显和强调,‚团圆‛涵义的加入使中秋节的内涵变得完整,自此,中秋的团圆性质和地位在南宋得以确定,流传至今。

1.从原文看,下列关于“中秋节”来历和演变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是指月令时间,早在《周礼》中就有相关记载,如:“中秋献良裘”,“中秋夜迎寒”。B.和祭月之礼有关,在秋分日祭月,如果无月会大煞风景,便逐渐改为八月十五进行。C.南北朝时还没有形成中秋节,隋唐时赏月之风和祭月之风逐渐合流,中秋节得以确立。D.北宋末年,特殊的时代背景使得中秋节加入“团圆”的内涵,从而确定了中秋节的地位。2.下列对于原文各部分内容的分析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一、二两段说明中秋节与仲秋时节的月神祭祀有联系,并解释了中秋节是如何形成的。B.

三、四两段从时代发展上说明祭月和游赏之风由分离逐渐合流的历史及愿因。C.

五、六两段解释了中秋节定在夏历八月十五的原因:此时是最接近秋分的满月日。D.第七段说明唐宋以来八月十五赏月吟诗、宴饮玩乐的风气以及中秋节的特殊内涵。3.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秋节和秋分祭月并不是一回事,中秋成为节日的标志是“祭月+游赏”。B.天子礼月建立在华夏月神信仰的基础上,因此成为巩固政权的有效仪式和制度。C.因为礼退俗进的趋势,使得民间逐渐兴起在夏历八月十五祭赏明月的风俗。D.“清明节气”因与“寒食节”和“上巳节”接近,从而演变成“清明节”。

三、(2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

水仙的晚年 牛

①时序已近春末,中午的阳光辉煌地照射进我的静穆的居室。窗台上一盆花期已尽,渐渐显出苍老的水仙,由于阳光融融的浸染,密集细长的叶片很像一股股向上喷涌的生气勃勃的泉水。它的姿态是那么安详,那么自在、潇洒,似乎还能听到水仙奏鸣着它的生命之曲的最后一章。这神秘的声音我的确听到了。面对这盆水仙,我凝望了好久好久,情不自禁地用手指在手心使劲地写下‚水仙的晚年‛五个字,顿时就感触到这五个字的份量,不仅是一个美妙的充满诗意的命题,而且使我被吮吸一般不由自主地进入了一片陌生的生命境界。

②阳光照耀着水仙和我。我愧疚而清醒地思索又思索。从昏茫的心灵深处突然间喷涌出了对水仙的忏悔和谦恭的情感。这种真正高尚的情感,对于我这个粗俗的人,过去从来没有感知过,此刻它竟奇迹般地第一次涌现在我已经苍老的心灵。为什么我会如此动情,显然是这盆水仙与我的境况有看相似的地方,我大声地呼唤了一声:‚水仙,我的尊敬的朋友!‛

③谁都明白,生命的花期是很短暂的,尽管十分美艳,但花期并不能替代全部生命。在苍老而碧青的水仙的叶脉的冲击之下,才发觉了我的生命有多么虚妄,甚至是卑劣的。仅仅由于疏懒以及我一向偏爱绿叶的‚享受者的脾气‛,才没有拔掉这盆花期已尽的水仙。一位外国作家在谈及人与自然时,把人看做是自然界的剥削者与享受者,因为人们大都缺乏对自然界的理解和尊重。我就是这种‚享受者‛。

④花期结束之后,水仙却仍在成长,而且长得很有生气,几乎长高了一倍,气势显得自信而凝重,这是水仙开花时所没有的气象。蓬蓬勃勃喷泉般溅射的绿叶为我的居室带来了浓浓的春的气息。当阳光射透厚厚的叶片,可以清晰地看见叶脉里的汁液在不息地闪亮地流动着。在绿叶的映衬下,几撮枯萎了的浅黄带灰的千缩的花瓣,仍显出一派高尚的气度,没有丝毫的死相,它们仍安然地停息在花茎的尖端,由密密的叶片呵护着:水仙的晚年完成了自己最后的形象。是不是可以这么说,绿叶是水仙一生的本色,比起香艳的花朵来,绿叶本本分分地为大自然带来更长更多的色彩和气息。

⑤我的忏悔是诚恳的。我过去从来没有想到水仙也有晚年,更想不到水仙的晚年又如此地具有生气,而且另有一派超凡的气度。然而人们多半想得比我果断,养水仙不就是为了看花,为了闻闻水仙奇妙的幽香吗?花谢了就应该立即拔除。如果询问一百个人,我敢说有九十个人会这么回答。不再下蛋的母鸡谁还继续养它?但是我们为什么不尊重人类以外的其他生命,给水仙和母鸡应有的完整而且完美的晚年?想起童年时祖母不忍心宰杀为一家人下了一辈子蛋的母鸡,母鸡衰老得飞不到鸡架上,每天黄昏祖母总要把它抱到窗台上过夜。母鸡老死后,祖母让我们把它埋在院墙角下,而且说:‚埋深点,免得被黄鼠狼闻到气味。‛祖母是个文盲,不可能研究过什么自然界,也不懂得生物学,但她理解生命,她对自然界有一种朴素的道德观念,她将人与自然界放臵在一个相互依存的和谐的关系上。在她看来,人们对不再下蛋的母鸡,应当感激和尊敬。

⑥无论如何,今年我要把窗台上的这盆苍老的水仙养到它生命的最后一刻,决不是虚伪的怜悯,是我对自然界与生命的省悟。实际上,水仙苍老的晚年仍然显示出强旺和青葱,庸俗地说,也并没有‚白养‛它,它仍有存在和欣赏价值。

⑦对于人的老年,我同样认为具有成长的生机。当前中国文学界事实上有一个老生代,比起一些生物来,它还有着深刻而特殊的时代内涵,他们也像晚年的水仙,不但没有露出颓唐和死相,还有着生命再生的锐气。他们长长的一生经历过各种苦难与磨练,如今已把世俗的东西都看淡了,深深地理解了人生的庄严和价值,甚至比一些正处在生命花期的人还要活得深刻和清醒些。

⑧啊,谢谢你,尊敬的晚年的水仙!

(选自《牛汉散文》,略有删改)

11.面对“晚年的水仙”,作者为何会“愧疚而清醒地思索又思索”?请结合原文作答。(5分)

12.从修辞的角度简要赏析下列语句。(4分)

“窗台上一盆花期已尽,渐渐显出苍老的水仙,由于阳光融融的浸染,密集的细长的叶片很像一股股向上喷涌的生气勃勃的泉水。”

13.第⑤段写祖母不忍心宰杀母鸡的往事有何作用?请结合原文作答。(6分)

14.这篇散文意蕴丰富,给人很深的启迪,请结合作品,分别对下列两个问题进行探究。(10分)

(1)结合原文分析,作者为何说“我要把窗台上的这盆苍老的水仙养到它生命的最后一刻”?(4分)

(2)作者两次对“水仙”动情地呼唤,并对其充满敬意,在阅读原文的基础上.结合生活实际探究,你由“晚年的水仙”得到哪些生命的启示?(6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题。(25分)

杨绛眼中的傅雷

在别人看来,傅雷是严肃且苛刻的一位人物,甚至于傅雷的一些好朋友,也会对傅雷的性格有所挑剔。然而杨绛夫妇却不是如此。他们把傅雷家朴素幽雅的客厅当做他们夜谈的最好场所。在她眼里,傅雷虽然严谨,却是一个很真诚且经常含笑的人。一般人只是看到了傅雷的表面,而杨绛夫妇与傅雷一家的交往让他们认识到一个真正的傅雷。

傅雷不轻易笑,这也许与他一个人经常自闭在房间里翻译外文作品有关;然而一等到他

笑起来,杨绛就觉得他好像在品尝他自己的笑一样,津津有味。杨绛说,傅雷的笑脸只给朋友看。曾经有一个人当众打趣过傅雷,那就是钱钟书。然而那次傅雷并未发火,反而还不好意思地笑了。的确,傅雷是十分严肃的,尤其对他的两个儿子更是如此。傅聪傅敏小时候很顽皮不懂事,杨绛夫妇去了他们家后,他们就喜欢偷听客厅里的谈话。傅雷是极力反对孩子偷听大人谈话的。一次正好被傅雷逮个正着,傅聪和傅敏就惨了。厉声呵斥下,两个儿子显得很无辜。

不可否认,傅雷对儿子的教育是相当严格的。傅雷年老的时候自己也说:‚我对孩子们太严厉了,但是我们还是由父子的关系加深到好朋友的关系,这是值得庆幸的一件事。‛傅雷就是这样一个人,他的性情急躁是冲动下的不由自主,沉静下来又会自责,增添自己的苦痛。这是杨绛看到傅雷的真性情的另一面。

在杨绛眼里,傅雷还是一位非常认真的人。杨绛曾专门写过一篇纪念傅雷的文章,对傅雷的性格为人有生动的描述。有一次杨绛翻译了一篇散文,傅雷称赞说译得好。而杨绛觉得自己的翻译并无过人之处,而且是一个很短的文章,就敷衍了傅雷一下说其实不怎么好。结果傅雷在忍耐了一分钟后却认真地发话了:‚杨绛,你知道吗?我的称赞是不容易的。‛这句话着实让杨绛吃了一惊:‚我当时颇像顽童听到校长错误的称赞,既不敢笑,也不敢指出他的错误。可是我实在很感激他对一个刚试笔翻译的人如此认真看待。而且只有自己虚怀若谷,才会过高地估计别人。‛杨绛事后才发现,傅雷是太认真看待一个初试笔翻译的人了,加上他的虚心,因此对别人的估计才会过高。

在杨绛看来,傅雷的认真最主要还是体现在对待翻译的态度上。他时常同杨绛夫妇写信讨论翻译的问题。他对于自己的翻译作品,也是不停地修改,故他的译作一部胜过一部。他译的《贝多芬传》,十年后的译笔与初译有很多不同。傅雷不仅如此,还经常说他的译笔过于呆滞,向杨绛夫妇探讨如何使自己的译笔灵动起来。他虚心接受了杨绛夫妇的建议,熟读老舍的小说。

傅雷在众人的眼里,仿佛就是一只‚天外的仙鹤‛,在他自己的艺术王国里自由翱翔,让人为之艳羡和景仰。他因钟爱艺术而看淡世俗,从而显得孤高,这显然是他的个性使然。他曾在家书中对傅聪说:‚身外之名,只是社会上一般人所追求,惊叹;对个人本身的渺小与伟大都没有相干。孔子说的‘富贵于我如浮云’,现代的‘名’也属于精神上‘富贵’之列‛。

但傅雷经常在钱钟书和杨绛面前自比为‚墙洞里的小老鼠‛,坦诚自己并不是别人所谓的‚孤傲的云间鹤‛。傅雷的自比,让杨绛夫妇乍听之下觉得滑稽,一是‚傅‛的发音据傅

雷的家乡话发为‚虎‛,并且傅雷在自己家里‚严苛‛,更有点儿像老虎,杨绎夫妇觉得叫‚老虎‛更加合适。傅雷自比‚小老鼠‛,让杨绛夫妇对傅雷有了更深刻的了解,透过这句重复了很多遍的自喻,他们发现傅雷其实是在诉说自己的真实心情。他让自己潜身书斋,安心做自己的翻译工作。而其实他心里知道书斋才是他安身的‚洞穴‛,因为他不善处世,知道自己不善在仕途上圆转周旋。

(摘编自《那些翻译大师们》)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傅雷是一个严肃的人,不苟言笑,经常一个人自闭在房间里翻译外文作品,只有在朋友当众打趣他时,傅雷才会不好意思地笑了。

B.傅雷逮到两个听大人说话的儿子,不管家里有没有客人就厉声呵斥,加以管教,意在表明傅雷对儿子的教育是相当严格的。

C.傅雷之所以对杨绛这样一个初试翻译的人会估计过高,是因为他不仅是一个非常认真的人,而且是虚怀若谷的人。

D.正因为傅雷对待学问非常认真,为人谦虚,所以当他认为自己的译笔呆滞时,就向杨绛夫妇讨教如何使自己的译笔灵动起来。

E.“富贵于我如浮云”一语出自《论语》“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傅雷引用此句是说自己不愿用不道义的手段获取名气。

(2)在杨绛眼中,傅雷有哪些真性情?请简要概括。(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傅雷对待翻译工作认真严谨,具体表现有哪些?(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在众人眼里,傅雷仿佛是一只“天外的仙鹤”,他自己却自比为一只“墙洞里的小老鼠”。你怎样看待这些说法?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8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本大题共5小题,共22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6-10题。

吴充,字冲卿,建州浦城人。未冠举进士,入为国子监直讲、吴王宫教授。等辈多与宗室狎,充齿最少,独以严见惮,相率设席受经。

选人胡宗尧者,翰林学士宿之子,坐小累,不得改京官。判铨欧阳修为之请,仇家谮修..以为党宿,诏出修同州。充言:‚修忠直,不宜用谗逐。若以为私,则臣愿与修同贬。‛于是修复留,而充改知太常礼院。张贵妃薨,治丧越式,判寺王洙命吏以印纸行文书,不令同僚知。充移开封治吏罪,忤执政意,出知高邮军。神宗谕以任用意,知谏院。

王安石参知政事,充子安持,其婿也,引嫌解谏职,为翰林学士。三年,拜枢密副使。王韶取洮州,蕃酋木征遁去,充请招还故地,縻以爵秩,使自领所部,永为外臣,无庸复列.臵郡县,殚财屈力。时方以开拓付韶,充言不用。

八年,进枢密使。充不善安石所为,数为帝言政事不便。帝察其中立无与,欲相之。安石去,遂代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监修国史。充欲有所变革,乞召还司马光数十人。光亦以.充可告语,与之书曰:‚自新法之行,中外汹汹。民困于烦苛,日夜引领,冀朝廷觉悟,一.变敝法。‛充深思之,终不能用。

王珪与充并相,忌充,阴掣其肘。而充素恶蔡确,确治相州狱,捕安持及亲戚、官属考.治,欲钩致充语,帝独明其亡他。及确之预政,充与议变法于前,数为所诎。安南师出无功,..而知谏院张璪又谓充与郭逵书,止其进兵,复臵狱,充既数遭同列困毁,积忧畏,疾益侵。元丰三年,罢为观文殿大学士。卒,年六十。

充内行修饬,事兄甚谨。为相务安静,性沉密,对家人语,未尝及国家事,所言于上,人莫知者。将终,戒妻子勿以私事干朝廷,帝益悲之。世谓充心正而力不足,讥其知不可而弗能勇退也。

(节选自《宋史》列传第七十一)6.对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坐小累,不得改京官 因为 .B.充请招还故地,縻以爵秩 笼络 . C.而充素恶蔡确,确治相州狱 案件 . D.帝独明其亡他 无,没有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A.判铨欧阳修为之请 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 B.光亦以充可告语 敢以烦执事 .. C.民困于烦苛 以勇气闻于诸侯 .. D.及确之预政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 8.下列各组句子中,都能表现吴充性格“沉稳周密”的一组是()

A.独以严见惮,相率设席受经 充深思之,终不能用 B.引嫌解谏职,为翰林学士 充移开封治吏罪,忤执政意 C.充欲有所变革,乞召还司马光等数十人 及确之预政,充与议变法于前 D.无庸复列置郡县,殚财屈力 将终,戒妻子勿以私事干朝廷 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错误的一项是()

A.吴充还未成年就考中了进士。做吴王宫教授时,得到宠爱。在与皇帝宗室亲密交往的同事中,要数吴充最年轻。

B.欧阳修因为替胡宗尧讲话被仇家陷害,吴充向皇上进言强调欧阳修的忠直,使得欧阳修免于外放,得以留在京城。

C.吴充虽然是王安石的亲家,但却和王安石的政见不太相同;在王安石离开朝廷后,吴充也曾想改变他的一些做法,所以请求皇上召回司马光等人。

D.吴充很注重自己的品德修养,也尽心尽力为朝廷效力,但世人评价他是为人正直却能力不足,而且明知道自己无能为力时还不懂得急流勇退。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10分)

① 等辈多与宗室狎,充齿最少,独以严见惮,相率设席受经。(5分)

答: ②充不善安石所为,数为帝言政事不便。帝察其中立无与,欲相之。(5分)

答: 答案:

1.(3分)C(A项原文“并无节日之义”,B项作者认为说法不尽准确。D项确立中秋地位的时间在南宋。)

2.(3分)A(“并解释了中秋节是如何形成的”错。第二段是“一般说法”,“不尽准确”。)

3.(3分)C 强加因果

11.(5分)“晚年的水仙”引起作者对生命和自然的思考。“愧疚”是因为面对水仙,才发觉了自己的生命是虚妄、卑劣的,自己是自然界的享受者。“清醒”是因为作者由水仙而有了对自然界和生命的省悟。

12.(4分)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水仙密集而细长的叶片”比作“向上喷涌的泉水”,形象的写出水仙虽然花期已尽,渐显苍老,但仍然生机勃勃的特点。

13.(6分)塑造了一位对生命有着深刻领悟的祖母的形象,她虽然是文盲,但理解生命,对自然界有朴素的道德观念;深化主旨,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界中人类以外的生命应该感激、尊敬的思想。

14.(1)(4分)一方面是由于作者对自然界与生命的省悟;另一方面,晚年的水仙显出强旺和青葱,仍有存在和欣赏价值。

(2)(6分)①对于自然界中人类以外的其他生命要给予理解和尊重,而不是“剥削者和享受者”,即使在它们生命的尽头,也应当感激和尊重。(2分)②人在生命的老年,也具有存在的价值和成长的生机,更能理解人生的庄严和价值,活得更加深刻、清醒。③对于长者,应该给予感激和尊重,如果自己走向老年,也应当自信乐观。(4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1)D、C(A项,因为钱钟书是傅雷的朋友,傅雷的笑脸只给朋友看;B项,不只是写傅雷对儿子的教育是相当严格的,还写出杨绛看到傅雷的真性情的另一面“性情急躁是冲动下的不由自主”;E项,引用是为了教育儿子要看淡浮名,也表明傅雷自己淡薄名利孤高的性格。)

(2)①傅雷是一个以笑脸对待朋友的人;②对自己冲动下的不由自主地急躁,沉静下来会自责,感到苦痛;③对事认真,对刚试笔搞翻译的人认真对待,对自己的翻译工作尤其认真。(3)①时常同杨绛夫妇写信讨论翻译的问题;②他对于自己的翻译作品不停地修改;③向杨绛夫妇探讨如何使自己的译笔灵动起来,虚心接受他人意见。

(4)观点一:傅雷的品性,既似仙鹤般孤傲,有时又像一只“墙洞里的小老鼠”,前者是其性格最根本的特征,而后者,则是迫于某些形势,使得他有时不得不小心翼翼。①他因钟爱艺术而看淡世俗,不重名利,这显然是他的孤高个性使然。傅雷沉浸在自己的艺术王国里自由翱翔,因而人们才会称其为“孤傲的云间鹤”。②他之所以自比为“墙洞里的小老鼠”,是他孤傲的性格使他不善在仕途上圆转周旋,不善处世。他知道书斋才是他安身的“洞穴”,让自己潜身书斋,安心做自己的翻译工作。总之,我认为仙鹤般的孤傲才是其性格的根本,“小老鼠”的自比是他孤傲性格的另一种表现。

观点二:“墙洞里的小老鼠”是他的性格的根本特征。①因为傅雷看淡世俗,钟爱艺术,潜心翻译,不为名利富贵所诱惑,所以众人认为他是“天外的仙鹤”。只因他深知自己不善处事,不宜在仕途周旋,因此希望能在书斋这样一个清净之地潜心翻译,做自己擅长的事情。正如“墙洞里的小老鼠”一样,在书斋这样一个庇护所,专心做自己的翻译事业。②他并不像天上的鹤,翘首云外,不屑顾视地下的泥淖。他翻译罗曼·罗兰的《巨人传》,是希望读

者从中汲取伟人的力量。因此,“墙洞里的小老鼠”是傅雷性格的根本特征。

(如有其他观点,亦可。)

6.(3分)本题考查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B级。【解释】:A:因------获罪。

7.(3分)本题考查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B级。

【解释】:D之:助词,取消独立性。(A 介词,为、替/表被动的介词,被; B介词,认为/.拿;C介词,表被动/介词,在)

8.(3分)本题考查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能力层级为C级。【解释】:A(B 公正严明;C勤政而力不足;D心正而力不足/为相务安静)

9.(3分)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C级。【解释】:A(吴充并非 “得到宠爱”也不是“与皇帝宗室亲密交往的同事中”的人)

10.(10分)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B级。

【解释】:(1)①译文:同事大多和皇族亲密往来,充年纪最小,却只因为严肃受到敬畏,相继设讲席传授经义。(5分。大意1分,“等辈”、“以”“见”“受”各1分。)

②译文:吴充不赞成(认可)安石的做法,多次向皇上说政事不利(顺利)。皇帝明察他中立不结党营私(或答无偏向亦可),想任命他为相。(5分。大意2分;“不善所为”、“中立无与”、“欲相之”译对各1分。)

参考译文:

吴充,字冲卿,是建州浦城人。未到二十岁就考中进士,入超担任国子监直讲、吴王宫教授。同事大多和皇族亲密往来,充年纪最小,却只因为严肃受到敬畏,相继设讲席传授经义。

候选官员选胡宗尧,是翰林学士胡宿的儿子,因小事牵连获罪,不得改任京官。担任判铨的欧阳修为他求情,仇家诬陷欧阳修认为他偏袒同党,朝廷下诏外放欧阳修到同州。吴充说:“欧阳修因为忠直提拔做侍从之臣,不应该因为谗言而被贬逐(外放,放逐)。若认为我有私心(偏私),那我甘愿和欧阳修一同受贬。”于是修再留任,而吴充改知太常礼院。张贵妃去世,办丧事超过规格,判寺王洙命官吏用印纸批行文书,不让同僚知道。吴充批文到开封治该管吏的罪,触犯当权者的意旨,离京知高邮军。神宗把任用他的意图告诉他,知同谏院。

王安石担任参知政事,吴充的子吴安持,是安石的女婿,吴充为避嫌解除谏官的职务,担任翰林学士。过了三年,被任命为枢密副使。王韶攻取洮州,蕃地的首领木征逃离,无充

请求招揽他回故地,用爵位和官俸笼络他,使他统领属下,永做番臣,朝廷也不用再设置郡县,耗财费力。当时朝廷正把开拓疆土的任务交给王韶,所以吴充的话不被采纳。

过了八年,吴充升为枢密使。吴充不赞成(认可)安石的做法,多次向皇上说政事不顺利。皇帝明察他中立无偏向,想任命他为相。王安石离开后,他就代理担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监修国史。吴充想改革政事,请求朝廷召回司马光等几十人。司马光也认为吴充是可以讲真话的,写信给他说:“自从新法实行,朝廷内外纷扰不安。百姓被烦杂苛政所困,日夜翘首,盼望朝廷醒悟,全改敝法。”吴充深入地思考后,最终没有采纳他的意见。

王珪和充一同担任丞相,妒忌吴充,暗地牵制他。而吴充向来厌恶蔡确,蔡确审理相州案件,逮捕吴安持及亲戚、属官拷问治罪,欲牵连罗致到关于吴充的事情,唯独帝明察他没有什么事。到蔡确参与主政,吴充与他在皇上面前讨论变法,多次被他折斥。征安南师出无功,知谏院张璪又说吴充给郭逵写信,阻止他进军,又立罪案。吴充多次遭到同朝官员围攻诋毁,忧畏交集,病更重。元丰三年,被罢免相职做观文殿大学士。卒年六十岁。

吴充注重品德修养,对待兄长十分周到。处理政事追求安定。性格沉稳周密,对家人说话,从未提及国家的事情,对皇上所说的话,也没有人能知道。临终时,他告诫妻子不要那私事要求朝廷,皇上更为之悲伤。世人说他心正而力不足,批评他知道无能为力却不懂得激流勇退。

第2篇:第一单元语文试卷

第一单元语文试卷

第一单元语文试卷1

一、看拼音写汉字。(8分)

f’ j”n qio j tin

音( ) ( ) 聚( ) 增( )

l su yng p“

箬( ) ( )衣 晶( ) 五线( )

二、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4分 )

( )的天空 ( )的眸子

( )的羽毛 ( )的草滩

( )的春天 ( )的天鹅

( )的雨丝 ( )的翅膀

三、解释下面的词语。(4分 )

光彩夺目:

俊俏:

四、辨字组词。(4分 )

俏( ) 倦( ) 蓑( ) 睛( )

峭( ) 卷( ) 衰( ) 晴( )

拢( ) 塞( ) 忆( ) 陶( )

扰( ) 赛( ) 亿( ) 淘( )

五、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6分)

冰( )雪( ) ( )调( )顺 心( )神( )

草( )莺( ) ( )峦( )嶂 ( )月( )风

风( )日( ) ( )涛( )浪 云( )霞( )

柳( )花( ) ( )花( )卉 花( )月( )

六、根据课文内容填空。(7分)

1.微风( )着千万条才展开带( )色的嫩叶的柳丝。( )的草,( )的叶,各色( )的花都象赶集似的( )来。

2.一身( )的羽毛,一对( )的翅膀,加上( )的尾巴,凑成了( )的小燕子。

七、缩写下面的句子。(6分)

1.我深深地呼吸着雨后甜润的空气 。

2.微风吹拂着千万条才展开带黄色的嫩

第一单元语文试卷2

一、改正错别字

牵常挂肚( ) 不球甚解( ) 别出心载( )

念念不望( ) 于众不同( ) 千翩一律 ( )

二、补充句子,写出人名。

(1)一日无书,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读书破万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善读之可以医愚( )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白首方悔读书迟。( )

(5)读书有三到,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默写两句课外的关于读书的名言: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按要求写句子。

(1)这个小图书馆所有的文艺书籍,我差不多都借阅了。

(改成“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们都爱秋天,爱她的天高气爽,爱她的云淡日丽,爱她的香飘四野。(仿写句子)

人们都爱春天,爱她的花红柳绿,爱她的__________,爱她的____________.

(3)你不会因为以前见过你的朋友就不愿再见到他们了吧?(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一单元语文试卷3

一、读拼音,写词语。

jù pà( ) bàn lǚ( ) yóu yù( ) shū ɡuì( )

tōu qiè( ) chǎo cài( ) yú lè( ) zhòu méi( )

二、补全词语。

不()甚()天()日()

津津()()呕()沥()

念念()()()()溢彩

()()辘辘与众()()

三、根据意思写词语。

1.许许多多的想象不断涌现出来。( )

2.自信事情做得合乎道理,心里很坦然。 ( )

3.不用说就可以明白。 ( )

四、按要求写句子。

1.我像一匹饿狼,贪婪地读着。(仿写句子)

2.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仿写句子)

3.你不会因为以前见过你的朋友就不愿再见到他们了吧?(改为陈述句)

五、把下列句子补充完整。

1.读书破万卷, 。

2. ,白首方悔读书迟。

3.书犹药也, 。

4.读书有三到,谓 、 、 。

5.一日无书, 。

六、课内阅读。

最令人开心的是下雨天,越是倾盆大雨我越高兴,因为那时我便有充足的理由在书店待下去。就像在屋檐下躲雨,你总不好意思赶我走吧?我有时还要装着皱起眉头,不时望着街心,好像说:“这雨,害得我回不去了。”其实,我的心里却高兴地喊着:“大些!再大些!”

1.选文写了“我” 。

2.为什么越是倾盆大雨“我”越高兴?

3.用“ ”画出描写“我”表情忧愁的句子,用“”画出描写“我”内心快乐的句子。

七、课外阅读。

董遇读三余

董遇是汉代弘(hónɡ)农人,从小爱好学习,因此获得了丰富的知识。

别人见董遇很有学问,常常要他讲书,可是他却总是告诉人家:“你必须先自己读它百八十遍,边读边思,书中的道理自会懂得,倘若还有不懂之处,再讲也不迟。”请他讲书的人说 你讲得很有道理 可是我们都苦于没有时间 怎么办呢 董遇回答说 你们应当分别利用好 三余

“哪‘三余’呢?”人们不解地问。

董遇看了看大家,一字一顿地说:“所谓‘三余’是指冬天乃是一年的业余时间。你想,冰天雪地没有农活,不正是读书的好时间吗?夜间是一天的业余时间,到处一片漆黑,无法干活儿,不也是读书的好时间

吗?还有阴雨之天,到处一片泥泞,出不得门,更是在家读书的好

时间哩!”

人们听了他的话,若有所悟,哪里是没有时间,分明是不会利

用时间哪!

1.在短文第2自然段的空白处加上标点符号。

2.董遇说读书要利用好“三余”,是指哪“三余”?

3.从这篇短文中,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八、妙笔生花。

“书籍是人类的精神食粮。”你最近又看了什么好书呢?请你写

一篇读后感,要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400字左右。

第一单元语文试卷4

一、 听写。10分

二、补充词语,并选择一个造句。10分

( )( )大雨 ( )( )辘辘 悲欢( )( ) 不言( )( )

豪不( )( ) 不求( )( ) 千( )一( )( )( )有味

( ):

三、按要求写词语或成语。6分

1.看词语,找规律,写出相应的词语。

依依不舍 恋恋不舍

2.形容遇事或遇到危急,沉着镇定的四字词语:

四、根据课文内容,判断下面句子的表述,正确的请打“√” 2分

1.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界里,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 )

2.《秋思》是一首叙事抒情诗,表达的是诗人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思念之情。( )

3.外祖父家中有不少古玩,我经常去摆弄,老人也不甚在意。 ( )

4.“杭州有一处小山,全是桂花树,花开时那才是香飘十里”这里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

五、填空。 8分

1. ,切切故乡情。

2.读书破万卷, 。

3.《长相思》是 代词人 的作品。整首词 融为一体,表达了词人 的情怀。全词是:

六、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一)瓦 (9分)

雨,哗哗地下着,打在瓦的身上,它默默地忍受着;雪厚厚地压在瓦的身上,它以顽强的毅力承受着;风呼呼地刮着,多么残酷而又无情,然而瓦却不发出一声呻吟,多么坚强的瓦啊!

世上有人喜爱美丽的鲜花,有人欣赏壮丽的山水,更有人流连精巧的亭台阁榭,却很少会有人注意平凡的瓦,因为它默默无闻地生活在世界上。春天,它阻挡了点点雨滴;夏天,它遮挡了狂风的袭击;冬天它又让我们免受暴风雪的侵袭……一年四季,瓦用自己的身躯给人们带来舒适的环境,却从不要求一声赞扬。

我想:那些为人类幸福不求名利、无私奉献的人不就像这一片片不惹人注意的瓦吗?

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3分

坚强( ) 阻挡( ) 舒服( )

2.联系上下文解释词意。2分

流连:

惹人注意:

3.想一想短文赞美了瓦 品质?2分

4.用“~~~”划出一个拟人句。2分

(二)我离别母校的时候 (15分)

我(坐 座)在校园的树荫下,心中涌起一股难以抑制的留恋之情。啊!六年了,母校!我生活在母校,我学习在母校,嬉戏在母校。这里的一草一木,我是那样的熟悉。即使走遍天涯海角,也不会忘记。母校,如今我长大了,即将离开您展翅高飞了,你怎么会不叫我留恋呢?

校园里的小树,你可记得!当我第一次投入老师那温暖的怀抱时,觉得是那样的幸福。在这里,我们学习“a o e……”学习“1 2 3 ……”;在这里,我们(拔 拨)草种花;在这里,我从不懂事的孩子成为朝气蓬勃的少年。老师,你花费了多少心血啊!校园里的小树,你可曾记得:入队的第一天,老师把一条鲜艳的红领巾系在我的脖子上,红光映红了老师的脸。老师对我们说:“你们知道吗?红领巾是烈士的鲜血染成的,你们要继承先烈的遗志。”老师的话语(直 至)今还在我的耳边回响。

校园里的小树,你可还记得:课余的时候,我参加了兴趣小组,老师教我们做实验,做模型……当我设计的飞机模型参加比赛得了奖,我捧着奖品归来的时候,老师甜甜地笑了,亲切地抚摸着我的头,鼓( 厉 励)我继续努力,老师的关怀,我怎么会忘记?

校园里的小树啊,你还记得:在那万籁俱寂的深夜,老师的屋里亮着灯,老师伏案工作的身影在窗上闪现。老师,这么晚了,您仍在一字一句地批改作业。您像蜡烛一样,献出了全部的光和热。

校园里的小树,你可知道:几年的感情已在这里扎根,老师的亲切教诲,已经深深地刻在我的心里,往事又展现在我眼前,啊!母校!啊!老师,分别的时候就要到了,您的学生向您告别,您的学生将永远记住您。

在文章的第一自然段的括号里填写上恰当的关联词。

1.把文中括号里不恰当的字用“”划掉。2分

2.把反问句改为陈述句:老师的关怀,我怎么会忘记? 2分

3.写出近义词。 4分

留恋( ) 闪现( ) 教诲( ) 抑制( )

4.这篇文章主要写了:

表达了 3分

5.四年的时间里,老师与你的朝夕相处,请你回想一下,老师怎么教诲你,选一次印象较深的写下来,注意写出真情实感。4分

七、习作。40分

“二十年后回故乡”为话题,写一篇想象作文题目自拟,字数在450字以上。要求想象合理,大胆,语句通顺,用好标点。

第一单元语文试卷5

第一部分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40分)

一 、 我会拼,我还会规范地写词语。(8分)

lǒng zhào héng guàn guī lǜ càn làn

( ) ( ) ( ) ( )

fèng xì màn tiān ju?n dì

( ) ( )

二、我能用“——”画出句子中带点字的正确读音。(3分)

枝干(gān gàn)的数(shù shǔ)目不可计数(shù shǔ)。

三、我知道要先比一比,再组词。(4分)

株( ) 逢( ) 朝( ) 沸( )

珠( ) 缝( ) 潮( ) 拂( )

四、我积累了很多好词语,我一定能填对。(4分)

风平( )静 若( )若现 不容( )疑 神秘莫( )

水天相( ) 千( )百态 人迹罕( ) 涓涓( )流

五、我明白了,是要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2分)

( )地叫着 缓缓地 ( )

( )的响声 金灿灿的( )

六、我会比一比,然后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4分)

继续 陆续

1、我们( )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了。

2、我们( )跳上一只船。

平静 静寂

1、起初,周围是( )的。

2、过了好久,钱塘江才恢复了( )。

七、我会照样子连一连。(6分)

丁丁冬冬泉 天连水尾水连天

青山原不老 报得三春晖

野火烧不尽 清泉石上流

雾锁山头山锁雾 春风吹又生

谁言心寸草 高高下下树

明月松间照 为雪白头

第二部分 阅读积累与运用(30分)

一、我阅读《鸟的天堂》片段,然后按文后要求回答问题。(14 分)

我们的船渐渐逼近榕树了。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一部分数枝垂到水面,从远处看,就像一株大树卧在水面上。

榕树正是茂盛的时期,好像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儿缝隙。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1、“榕”用音序查字法应查( );用部首查字法应查( )。(2分)

2、从文段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3分)

靠近——( ) 面貌——( ) 振动——( )

3、我从( )这个词知道枝干的数目很多,而且我还知道枝干的数目很多的原因是什么,我会用直线画出有关的句子。(2分)

4、我先用波纹线画出我最喜欢的.一句话,我喜欢这句话的原因是

(2分)

5、读第一自然段,我感受到了这是一棵( )的榕树。(1分)

6、读第二自然段,我感受到了这是一棵( )的榕树。朗读时应读出( )的语气。(2分)

7、我也要用一句话来赞美榕树。(2分)

二、我认真阅读下面的故事,然后回答问题。(16分)

弟兄俩一起出门旅行。路上,他们看见一块石头,石头上刻着几行字,上面写着:朝日出的方向走,游过一条河,遇到一头母熊,从母熊身边抢走两只小熊,然后走进山里的一所小房子,就会得到幸福。

弟弟看了,对哥哥说:“咱们去试试吧,也许会得到幸福。”

哥哥却不想去。他认为这石头上的字也许是谁开的玩笑,即使去了也到不了河边;到了河边也许游不过河;游过了河也许抢不到两只小熊;万一被母熊咬死不但得不到幸福反而白白送命;即使抢到到了小熊也许找不到小房子;找到小房子也不知道幸福是什么,或许它根本不是我们所需要的。

弟弟认为不如去试试,不费点力气干点事不能使快乐。但哥哥还是不愿去。最后弟弟去了,哥哥留了下来。

弟弟按照石头上写的去做了。结果他得到了幸福——他做了五年皇帝不过在第六年,另一个比他更强大的皇帝率兵攻打他,把他赶下了台。于是弟弟又回来了,来找哥哥。

哥哥还是老样子,不阔也不穷。弟兄俩见面,开始讲各自的经历。

哥哥说:“结果还是我对,我一直安安静静地过好日子。你虽然当过皇帝,可是你也经历了不幸。”

弟弟说:“我并不因为按照石头上写的去做了而伤心。虽然我现在不如意,但是我的生活是值得回忆的,你却连见可回忆的事情都没有。”

1、给下面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横线)(3分)

俩(l?ng li? ) 费(fèì huì ) 率(shuài shài)

2、请你给故事加上题目。 (2分)

3、理解字的意思。(1分)

“不阔也不穷” 阔:

3、看了石头上的几行字,哥哥是怎样想的?请用横线画出。(2分)

4、看了石头上的几行字,弟弟是怎样做的?请用波纹线画出。(2分)

5、你喜欢哥哥还是弟弟?为什么?(3分)

6文中哪句话对你最有启发?请端端正正地抄下来,并写写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3分)

三、习作(30分)

愉快的暑假结束了,在假期里你或许游览过风景名胜,或许到亲戚朋友家做客,或许参加过一些有意义的活动……你愿意和大家一起分享你的经历吗?请选择其中的一件事,将内容写具体些,题目自拟,不少于300字,期待着你的杰作!(自备作文纸)

第一单元语文试卷6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35分)

一、我会拼,还会规范漂亮地写出词语来!5

báo wù ɡuī lǜ fènɡ xì huī fù lónɡ zhào

二、我能把下面的生字和相应的拼音连起来。5

mù jiǎnɡ xiá huì dǐnɡ yì hū mài tán miào

桨 穆 卉 暇 屹 鼎 脉 惚 庙 檀

三、我会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还能把字写漂亮!8

____崩____裂 ____容____疑 ____秘____测 神来____ ____

涓涓____ ____ ____ ____苍苍 ____姿____态 ____ ____飞瀑

四、我知道要把这些字先换个部首,组成新字,再组词,千万别弄错哟。8

沸____( ) 杆____( ) 梢____( )栏____( )滔____( ) 津____( ) 蓬____( )你____( )

五、我积累了许多好词好句,让我展示一下吧!4

雾锁( )山锁( ),天连( )水连( ) 。

( )本无忧,因( )皱面。( )原不老,为( )白头。

我还能写多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

第二部分:阅读积累与运用(30分)

一、 我认真阅读《观潮》选段,我会按文后要求答题。(15分)

午后一点左右,从原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象闷雷滚动。顿时人声鼎沸,有人告诉我们,潮来了!我们踮着脚往东望去,江面还是( ),看不出有什么变化。过了一会儿,响声( ),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 )。

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 ),逐渐( ),( ),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 ),浩浩荡荡地( );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1 按课文内容填空。8

2 以上两段文字,是作者通过由____而____地观察,描写的是(潮来之前 潮来之时 潮头过后)的景象。(请用√划出来)2

3 快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你一定行!2

渐渐( ) 抖动( ) 好像( ) 飞跑( )

4 文中画——的句子是一个打比方的句子,它具体形象地描述了近看钱塘江大潮______。(只填序号)1

①所看到的景象。 ②所听到的声音。

③所看到的景象和所听到的声音。

5 读了以上文段,我想说说读后的感受: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昨天,阿姨带我去海边捡贝壳。

我们来到海边,啊,这里的景色真美!浪花轻轻拍打着海岸,发出“哗哗”的响声;蓝蓝的海面上航行着大大小小的帆船和“突突突”的汽艇。望着无边无际的大海,我心里非常舒畅。

在海滩上 我们卷起裤管 俯下身子 拾起贝壳来 这里到处是五颜六色的贝壳 有大的 小的 尖的 圆的 扁的 各种形状 各种色泽 真是千奇百怪 它们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快,过来,这个贝壳多好看!”阿姨叫道。我连忙跑过去,果真是一个好贝壳。它有碗口那么大,身上印着一条条棕色花纹,和老虎身上的花纹一样。我急忙接过来,掏出手帕,小心翼翼地把它包好。

渐渐地,小篮子装满了贝壳,我们高高兴兴地准备回家。

离开海滩时,我不时回头,啊!我爱美丽的贝壳,我爱金色的沙滩,我爱祖国蓝蓝的大海!

1、我能在( )中加上合适的题目。 1

2、请给第三自然段加上标点符号。3.5

3、我能用——画出描写海面风景优美的句子,用 画出具体描写贝壳数量多的句子。2

4、从画 的句子中,我感受到“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是从这些字眼(词语)体会到的: 。2+1.5

5、学习了这篇短文,我积累了这些四字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每写一个得0.5分)我还能用当中的一个造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6、我能边读第二段边想象,把画面画下来。3

第三部分:习作(35分)

一、题目:______的_______________

要求:在这个单元的课文中,我们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奇妙。你一定也去过一些地方,亲身领略到它的美丽与神奇。把你某一次游览的景点描绘出来吧,让我们通过你的作品,也能够想象出画面,感受其奇妙。

要求: 书写工整,把最吸引你的景点写具体。

第一单元语文试卷7

试卷整体较为平和,孩子们记住了书写认真,考试态度较好,整体来说,成绩较好。二年级下学期的考试已经严格按一个小时内完成试卷来考察,我班少数同学速度偏慢,还要多多加强做题训练。

90分以上:42人

80分以上:14人

70分以上:2人

一 看拼音写词语:主要集中在:“清凉 轻快”这两个词,还在错的孩子属于基础知识过关不扎实;

二 比一比组词:主要错在错别字较多,如:酒、 想 报,等。

三 照样字,写词语:1 例子没有分析清楚就做题——例1是要求写反义词,例2则是写近义词;2 很多常用字没有准确的写出来,如:新----旧;快---慢;甚至学过的字也写错,如:“松 漂亮的亮 调皮的皮”,还是学习不认真造成的。最严重的是几个孩子写近义词也写成反义词:21.7、41、12、46、34、19、11、审题极度不认真!

四 照样子写词语:笑嘻嘻 欢欢喜喜 这样的词语写过多遍,还有同学出现错误,那么平时的学习就要反思了!!!!

五 词语搭配;完成较好。5号出错,并且没用尺划线。

六 按课文内容填空;全部都是要求背诵课文,平时抄写、默写,复习多遍,完成较好,全对的:27、4、53、49、23.、41、42、36、58、12、18、51.56.31.35.30.43.39.17.52.19.57.44.50.40.13.38.37.6.2.错误多的:20、15(漏题)所以平时的态度决定了考试的水平!

七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第一题数句子和数段落,依然有人错!!55、3、32、20、38、40、46、

第二题 填合适的词语:炎热的夏天,茂密的树木,碧绿的荷塘,动人的小夜曲,金色或绿色的稻田,美丽的景色,有的答案在短文里,有的要自己想,有些同学出错,区分不出词语和词组的区别,直接照抄课文中的答案,如:(绿绒似)的稻田。 随着年级的升高,短文中有合适答案的,才能运用,不能再随便照搬了事。

第三题 答案在短文中,可惜有些孩子没找出来!

第四题 找出文中的比喻句,再自己写一句;错误原因:1 句子勾画不完整,强调若干次要画完整!!(一定要从这句的句子头一直划到句子尾,勾画不全者不能得分);没画完整的:55、2、54、20、38、14、43、31、51、画多的:16、33、画错的:5、

2 比喻句和拟人句的概念混淆了,如:小鸟在枝头快乐的歌唱。3、用直尺上的曲线部分画好“~~~~”,不要随手画。没有这样直尺的同学赶快买。

第五题:“我刚到这里就被迷住了!”这句话中的小作者被什么迷住了?是需要概括出:他被这里美丽的风景迷住了的。回答问题,句子要写完整。

3、阅读题全对的:44、57、48、39、36、42、49、21

八 看图写话:

问题:1 标点符号没有占一个格子;2 有个别同学语句组织不够通顺,3 对景物的描写不够生动,如:他们看到红红的太阳、黄黄的迎春花、粉红的桃花、还有几只小燕子在飞,这样的句子是不能写成好文章的。4写景、写人穿插,条理不清晰。

试卷整体较为平和,孩子们记住了书写认真,考试态度较好,整体来说,成绩较好。

新的学期,大家都是从零开始的,但愿有各位的关注与帮助,让每一个孩子都扎实走好每一步!!!

第3篇:第一单元语文试卷

一、看拼音写汉字。(8分)

f’ j”n qio j tin

音()()聚()增()

l su yng p“

箬()()衣 晶()五线()

二、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4分)

()的天空()的眸子

()的羽毛()的草滩

()的春天()的天鹅

()的雨丝()的翅膀

三、解释下面的词语。(4分)

光彩夺目:

俊俏:

四、辨字组词。(4分)

俏()倦()蓑()睛()

峭()卷()衰()晴()

拢()塞()忆()陶()

扰()赛()亿()淘()

五、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6分)

冰()雪()()调()顺 心()神()

草()莺()()峦()嶂()月()风

风()日()()涛()浪 云()霞()

柳()花()()花()卉 花()月()

六、根据课文内容填空。(7分)

1.微风()着千万条才展开带()色的嫩叶的柳丝。()的草,()的叶,各色()的花都象赶集似的()来。

2.一身()的羽毛,一对()的翅膀,加上()的尾巴,凑成了()的小燕子。

七、缩写下面的句子。(6分)

1.我深深地呼吸着雨后甜润的空气。

2.微风吹拂着千万条才展开带黄色的嫩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语文第一单元检测试卷

语文第一单元检测试卷

一. 拼音写词语10分

jiǎo xìng kǒng bù yòu zhì kě xiào kè gǔ míng xīn zhuī dào

( )( ) ( ) ( )( )( )

hóng máopìjìng xiànbǐng chèdǐ xīngwàng

( )( ) ( ) ( ) ( )

二. 辨字组词:10分

娱( )详( )藉( )竣( )蹲( )

误( )祥( )籍( )峻( )遵( )

三.选择正确的读音在,打上“ ”5分

等待(dāi dài) 夹(jiā jiá)袄 勉强(qiáng qiǎng)兴(xīng xìng)旺

四. 按要求默写:15分

1.“人固有一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我国古代文学______

说的。_______________就比泰山重;_______________就比鸿毛轻。你知道哪些人的死比泰山重(列举2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语文第三册第一单元试卷

学用字词句

一、按顺序把大写字母补充完整。(12分)

二、照样子,减减加加组成新字并组词。(12分)

例:炉-火+艹=芦(芦苇)

往-彳+ =()猫-犭+ =()

笔- + =()谁-讠+ =()

三、看拼音,写词语。(16分)

xī yánɡ wāixié lǐ pào jiǎo jiān

kuánɡ huān ɡuīzhōu yànhuǒ shénzhōu

四、看谁吐的泡泡多。(9分)

五、比一比,再组词。(8分)

歌()州()家()跑()

吹()舟()加()炮()

六、请把词语娃娃送回家。(6分)

一()桌子 一()小鱼 一()大马

一()鸭子一()铅笔 一()炉灶

七、读儿歌,改几句话,让宁宁做个细心的小画家。(5分)

宁宁是个小画家,宁宁是个小画家,彩色铅笔一大把。彩色铅笔一大把。

画个炉灶没有门,画,画只鸭子尖嘴巴,画,画张桌子腿歪斜,画,画匹大马没尾巴。画。

你看看,你看看,可是个粗心的小画家? 可是个 ?

读背我最棒

八、把成语补充完整。(8分)

送爽 雁过

宜人 天朗

九、读一读,做一做后面的练习。(2+2+

未完,继续阅读 >

《第一单元语文试卷.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第一单元语文试卷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精品范文]相关推荐
[精品范文]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