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恐龙》(附反思)

2024-02-08 07:13:18 精品范文 下载本文

第1篇: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恐龙》(附反思)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恐龙》(附反思)

作为一名教职工,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恐龙》(附反思),欢迎大家分享。

活动意图:

恐龙对于孩子们永远充满好奇。他们喜欢看关于恐龙的书籍,听关于恐龙的故事,玩关于恐龙的玩具,“恐龙”是种神秘奇特的动物,没人见过真正的恐龙是什么样子,人们见到的恐龙图案全是科学家通它的化石还原的形象。这给孩子们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最大限度地满足了孩子对恐龙世界探秘的渴望。

活动目标:

1.感知恐龙不同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2.了解恐龙及恐龙灭绝的`原因。

3.感受生命的宝贵,学会感恩。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内容:

活动一:科学《探秘恐龙世界》

分享、交流

(1)介绍自己收集的恐龙图片、资料,讨论自己知道的恐龙。

(2)请个别幼儿分享讲述。

欣赏、感受

(1)观看恐龙化石。

(2)恐龙由哪几部分组成?

演示、讨论

(1)恐龙模拟视频,感受恐龙世界的壮观和神秘。

(2)利用课件和视频认识腔骨龙、异特龙、梁龙、甲龙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等。

(3)小结

肉食性恐龙牙齿锋利,吃肉凶猛,两腿行走。

草食性恐龙吃青草、树枝上的嫩叶等,草食性恐龙比较巨大,牙齿扁平。

杂食性恐龙既吃肉也吃植物,还偷吃恐龙蛋。目前发现的恐龙中,草食性恐龙最多,杂食性恐龙最少。

猜想、探究

(1)现在还有恐龙吗?它们都到哪去了?

(2)科学家对于恐龙灭绝的各种猜测。(看视频)

A、小行星撞地球假说

B、火山爆发假说

C、气候变化假说

D、海洋变迁假说

小结:恐龙灭绝仍是一个没有解开的谜。

操作、游戏

分组活动:

(1)白色恐龙石膏像涂色;

(2)恐龙化石挖掘考古;

(3)恐龙模型分类。

活动二:绘本《永远永远爱你》

认识恐龙

播放视频,认识霸王龙和慈母龙。

慈母龙:最爱自己孩子,吃植物和野果等。

霸王龙:凶猛的食肉恐龙。

角色介绍

认识绘本《永远永远爱你》;

阅读绘本:

(1)解读封面封面上有谁?故事名字是什么?

(2)故事中谁永远永远爱谁?

(3)阅读绘本,教师指导。

理解绘本

(1)利用电子白板展示,理解故事情节。

观察——猜图——理解

主要问题:

1.慈母龙妈妈捡来的蛋是谁的蛋?

2.蛋孵出霸王龙为什么要把他送走?后来为什么又留下?

3.大的霸王龙是良太的什么人?为什么?

4.果子山是谁送给慈母龙的?

5.故事中谁永远、永远爱谁?你怎么知道?

欣赏故事

教师讲述故事,让幼儿感受亲情。

情感体验

(1)视频:《父母的爱》,感受父母无私的爱。

(2)幼儿动手操作,采用绘画、粘贴的方式制作感恩卡,送给妈妈。

活动三:区域活动《恐龙的故事》

图书区:将收集的恐龙书籍、视频投放活动区。

科学区:将沙盘投放在科学区,隐藏恐龙化石。

建构区:收集恐龙图片以及恐龙模型、废旧牙膏盒、废旧报纸、以及饮料品和易拉罐、积木,用于搭建和游戏。

美工区:恐龙图片,让幼儿自由绘画,投放橡皮泥,动手捏恐龙。

活动反思:

为了让幼儿了解更多有关恐龙的知识,我想如果教师只凭借一张嘴和几张图片进行教学,很难使幼儿充分感知了解,教学效果可能不尽人意。为此,课前我鼓励幼儿回家和父母一同上网查询恐龙的相关资料,寻找恐龙的模型玩具或图书图片等,然后带到幼儿园一起交流观看,为这次教学活动做好铺垫和准备。

第2篇: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落叶》(附反思)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落叶》(附反思)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落叶》(附反思),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活动目标

1、在比较叶子间不同及其与其他物体间相同的过程中,激发观察兴趣,提高观察能力。

2、体验与感受叶子的趣与美(独特性、丰富性)。

3、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培养探索自然的兴趣。

活动准备

1、一些关于树、叶子的图片PPT、春天叶子萌芽视频

2、纸船、苹果、羽毛球拍、糖果纸袋、铲子、刷子、纸巾等

3、电脑、电视机

活动过程:

一、树图片,引起幼儿注意

师:今天跟杨老师来上一节有趣的课,看看,图上有什么?(树)

师:我们幼儿园有树吗?这棵树是什么颜色的?可是现在,我们幼儿园的树是什么颜色的?

师:看什么掉下来了?(落叶)

师:那你们觉得同一棵树上的落叶长得一样吗?

二、依次出示PPT图片

让幼儿根据老师出示的双胞胎叶子图片做比较,找出5个不同点

三、出示梨子和树叶对比图,让幼儿仔细观察

让幼儿找出梨子和树叶的相同点,并用完整的语言表达出来

四、教师讲操作要求,幼儿开始操作

师:2种不同的东西,都能找出很多一样的地方,现在后面2张桌子上放着许多不一样的东西,杨老师请你们等会仔细去看一看、摸一摸、听一听,然后去为我们的.叶子找一个朋友,只要找一个朋友,只要有一个相同的地方,就可以做朋友,好不好,找到了就坐到位置上。

五、幼儿开始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六、讲评幼儿为叶子找到的朋友

请个别幼儿上前讲述和叶子的相同点。

七、播放春天叶子萌芽的视频

总结:现在,我们是什么季节?冬天到了冬天过去了,春天还会再来,现在已经是20xx年的年尾了,20xx年过去了,马上又会迎来20xx年,叶子掉落了,到了春天,叶子还会再长出来,这就是循环,在我们美丽的大自然,只要你用眼睛去看,去发现,去寻找,去感受,还能发现我们大自然的小秘密,你们说对吗?下次我们再去找一找,好不好?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一开始我先出示树的图片,引起幼儿的注意,然后再慢慢引导落叶,让幼儿在两片双胞胎叶子中找不同点,幼儿找得还是很仔细的,有很多幼儿都能说出两片叶子的不同点,但在幼儿在找梨和叶子的相同点的时候,有点困难,但经过老师的引导,幼儿幼儿能说出几个,所以老师的引导还是很重要的,最后让幼儿观看了春天叶子萌芽的视频,让幼儿充分的感受到了大自然循环的规律。

第3篇:《恐龙》中班科学教案与反思

《恐龙》中班科学教案与反思

活动意图:

恐龙对于孩子们永远充满好奇。他们喜欢看关于恐龙的书籍,听关于恐龙的故事,玩关于恐龙的玩具,“恐龙”是种神秘奇特的动物,没人见过真正的恐龙是什么样子,人们见到的恐龙图案全是科学家通它的化石还原的形象。这给孩子们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最大限度地满足了孩子对恐龙世界探秘的渴望。

活动目标:

1.感知恐龙不同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2.了解恐龙及恐龙灭绝的原因。

3.感受生命的'宝贵,学会感恩。

活动内容:

活动一:科学《探秘恐龙世界》

●分享、交流

(1)介绍自己收集的恐龙图片、资料,讨论自己知道的恐龙。

(2)请个别幼儿分享讲述。

●欣赏、感受

(1)观看恐龙化石。

(2)恐龙由哪几部分组成?

●演示、讨论

(1)恐龙模拟视频,感受恐龙世界的壮观和神秘。

(2)利用课件和视频认识腔骨龙、异特龙、梁龙、甲龙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等。

(3)小结

★ 肉食性恐龙牙齿锋利,吃肉凶猛,两腿行走。

★ 草食性恐龙吃青草、树枝上的嫩叶等,草食性恐龙比较巨大,牙齿扁平。

★ 杂食性恐龙既吃肉也吃植物,还偷吃恐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沉浮小秘密》(附反思)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沉浮小秘密》(附反思)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沉浮小秘密》(附反思),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活动目标:

1、知道有的物品会沉在水中,有的物品会浮在水面,并能用↓、↑记录结果,表示上浮和下沉。

2、在感知物体在水中沉浮的基础上,尝试探索改变物体沉浮的不同方法。

3、初步学会做科学小实验,体验操作的乐趣。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物质准备:

课件、4个水盆、相机、人手一条干毛巾;雪花片、木块、树叶、瓶子、玻璃珠、泡沫片、铁钉各8份;记录本每2人一份。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

1、今天的天气真好,小乌龟和小蚂蚁要出去玩了,它们俩一块儿来到河边。

2、小乌龟说:呀!这里的河水好清啊,我们一起到河里去玩吧。

3、小蚂蚁说:不行,不行,我不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亲亲影子》(附反思)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亲亲影子》(附反思)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亲亲影子》(附反思),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活动目标:

1.了解常见的落叶树,感知秋天树叶变化的季节特征。

2.尝试按树叶的形状、大小与影子进行匹配。

活动重点难点:

尝试根据树叶的形状、大小与影子进行匹配。

活动过程:

一、感受秋天的变化。

提问:你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你从哪可以看出是秋天了?(天气变化、人们的着装、大自然环境的变化)

小结:秋天草儿变黄了,树叶落了,树上结果子了,天气也变凉了。

二、播放多媒体课件,了解故事内容。

1.播放动画前半段提问:小树叶为什么会离开大树妈妈?

小结:秋天到了,一些树叶就会慢慢地变黄,慢慢地离开大树。

2.播放动画后半段提问:树叶离开大树妈妈后做了什么事情?树叶宝宝是通过什么办法,怎么样才找到自己的影子的?它们的形状一样吗?颜色一样吗?

教师小结:小树叶终于亲到了自己的影子,原来树

未完,继续阅读 >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恐龙》(附反思).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恐龙》(附反思)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精品范文]相关推荐
[精品范文]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