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叛逆心理调查报告

2024-02-24 07:12:26 精品范文 下载本文

第1篇:青春期叛逆心理调查报告

青春期叛逆心理调查报告

【摘 要】:对中专生逆反心理现状作调查,是为更好的研究中专生心理发展的需要,我们必须加强调研,进一步发现其中的规律,才能据此选择正确而有效的疏导措施,更好的指导这一关键时期中专生的健康发展。

【关键字】:中专生 逆反心理 调查 报告

一、调查的需要和目的

(一)对逆反心理现状作调查,是学校中专生心理现状的需要

(1)针对职业中学的情况进行调查,该职业中学生源差,一般都是中考考不上普通高中甚至连初中都没读完的学生。该学校学生之前考不上高中,这本身便是一个不小的心理挫折。

(2)由于中职教师一般没有升学压力,该校教师可能教育方法的不恰当,导致学生受到新的挫折。

(3)很多中专生都是由于家庭教育不当或家庭缺少关爱才导致学习成绩差,逆反心理比普通高中生更强烈。

因此,及时地调查中专生逆反心理现状,以便有的放矢地进行有效疏导,这正是调查该校中专生心理现状的需要。

(二)对逆反心理现状作调查,促进中专生逆反心理的良性逆转

促进中专生逆反心理的良性逆转,预防逆反心理的再度发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保证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为提高学校的全面素质教育质量从心理学角度提供有效的教育措施。

二、调查对象与方法

我们在调查研究中实施问卷调查,目的是了解中专生逆反心理的表现形式,分析导致此种心理的内外因素,为寻求受挫型逆反心理疏导的有效措施提供依据并验证初步疏导的效果。

三、调查的结果与分析

(一)调查结果

我们从调查问卷中随机抽取100份样卷作了分析,结果见下表:

(1)自认为没有逆反心理3%

(2)认为教育教育不当引起逆反心理57%

(3)认为家长教育不当引起逆反心理40%

(二)调查分析

1、逆反心理的主要表现:

从心理角度说,中学生正处于少年向青年过渡的重要时期,成人感较突出,但却缺乏涵养,往往会过分地强调自我,表现自我。因此,在实际生活中,当他们的需要因不能满足而感到受挫时,往往会采取怀疑和敌视态度看待周围世界。经调查分析,我们发现具有较强逆反心理的学生,大多会在学习、交往、工作方面以下列表现渲泄反感情绪。

(1)学习方面:大多表现为兴趣谈化或丧失,经常走神,学得及其被动;有的表现为故作学态或抄袭作业,以逃避老师或家长的责备;严重的会在课堂上故意捣乱,转移同学注意力,干扰教师教学;少数学生还会借故迟到,早退甚至借故负气出走。

(2)交往方面:主要表现为对老师或家长敬而远之,不理不睬,装聋作哑,不说真话;有的会背后嘀咕或说长道短,甚至假传教师意图,离间师生关系;严重的会故意找茬或当面顶撞。

2、受挫型逆反心理的`主要成因:

(1)学校教育因素。

学校教师主要是通过教师的教育、教学和管理去实现的。如果教师在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中,忽视中学生心理发展的需要,教育措施不适应中学生心理发展特征,根据调查卷的反映,易导致学生产生逆反心理的教师行为有:重复哆嗦,随意拖堂,教法陈旧,作业过量;当众训斥,偏爱优生,漠视差生,随意停课,体罚与变相体罚。

(2)家庭教育因素。

家庭教育在青少年教育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家庭教育方式的不当普遍存在。据调查卷的反映和观察所见,易引起学生受挫型逆心理的家长行为有:唠叨、贬斥、打骂;擅定考分指标;许诺不兑现;家庭纠纷,夫妻离异等都会引起逆反心理。

(3)学生自身因素。

中学生心理活动复杂而激烈,独立意识不断增强,特别中专生逆反心理更明显,不喜欢被束缚,常感到成人的干扰太多,管教太严,心理需求与现实的制约矛盾日趋突出,这是引起受挫型逆反心理的内因之一。

四、主要疏导措施

(一)转变教育观念、改进教育方法,融洽师生关系。最大限度地改善来自教师的使学生心理受挫的外部条件。

要实现上述设想,关键在于转变教育观念。为此,我们除了及时地与施挫教师谈心外还利用政治学习经常地向教师通报学生的心理现状,分析受挫型逆反心理的成因,及时对教师进行宣传教育。使教师逐步树立起正确的教育观,正确的师生观,为教师在实际工作中改进教育方法,融洽师生关系奠定了思想基础。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与学生建立平等的和谐的师生关系蔚然成风。

(二)开放聊天室,开放聊天信箱,以心理咨询方式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努力从学生自身角度出发改善形成受挫型逆反心理的内部条件。

坦诚地面对来访的学生,敞开心怀与他们交流,帮助他们解开心结。并能以各种心理暗示技巧,提高他们对周围世界的认识能力,增强他们的受挫能力。

(三)多关爱学生。只要有付出,学生就会感受老师对自己的关心,学生信任并尊重你,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学生就会听从你对他们的尊尊教诲。

【结语】:对中专生逆反心理现状作调查,根据中专生心理发展的规律,进行正确疏导,才能据此选择正确而有效的疏导措施,促进中专生逆反心理的良性逆转,预防逆反心理的再度发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全面提高学校的素质教育质量,保证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第2篇:青春期叛逆心理讲座 讲稿

青春期叛逆心理讲座 讲稿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青春期叛逆心理的知识。(page 1)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青春期叛逆心理的定义:(page 2)青春期叛逆心理是指青少年为了维护自尊,而对对方的要求采取相反的态度和言行的一种心理状态。这里的“对方”尤其指我们的父母长辈和老师。叛逆心理是我们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经常会出现的一种心理状态,是我们这个年龄段青少年的一个突出的心理特点。

那么青春期叛逆心理在我们身上有哪些表现呢?(page 3)

在分享这些表现的同时,我们可以想一想自己有没有这些心理或行为。一是认为大多数规章制度都是不合理的,应该废除。比如父母给我们规定的作息时间、生活习惯,学校里的规章制度等,大多数同学认为是不合理的,认为这些规定、制度剥夺了我们的自由。有些人是背后有怨言,而有些同学呢,则以违反这些规定、制度的行为来表示不满。这些都是青春期叛逆心理的具体表现。

(page 4)二是不喜欢听取别人的意见,更不愿按照别人的要求去做。我们总认为自己已经长大了,不需要家长、老师们无微不至的关怀和教导。而现实中,我们却常常处于家长和老师们的监管之下,因此当师长再三叮嘱同一件事时,我们常常会感到厌烦,甚至恼怒。尤其是在认为家长、老师的话有漏洞时或者他们批评我们时,我们会觉得特别反感和恼怒,从而做出一些过激的反应和行为,来显示自己的“成熟”,却往往是事与愿违,显得更加幼稚,也可能伤害师长们的感情。

(page 5)三是“逆反行为”频发。什么是逆反行为呢?简单来说,逆反行为就是“不受教”、“不听话”“顶牛”、“对着干”等行为。逆反行为的对象往往是针对“教育者”。这种反常的心理和行为是由于我们的逆反心理作祟,目的是显示自己的“高明”、“非凡”“长大了”。

同学们可以反思一下,自己身上是不是也经常出现以上这些心理和行为?心理学上认为,青春期叛逆心理是这些叛逆行为产生的原因,那么青春期叛逆心理又是如何产生的呢?(page 6)

青春期叛逆心理产生的原因,从大的方面来说,有4个方面的原因,分别是自身因素、家庭因素、学校因素和社会因素。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这些方面的因素。

(page7)第一是我们自身的因素。青少年时期大脑的发育成熟并趋于健全,脑机能越来越发达,思维方式超出了童年期单一化的正向思维,向着逆向思维、多向思维或发散思维等方面发展,青少年时期自我意识有了新的飞跃。青少年时期思维的发展和逆向思维的形成,为逆反心理的形成提供了心理基础和可能。

同时,青少年有强烈的好奇心理和对立心理。这些心理使得他们常用批判的眼光来审视周围的人和事,比如对书本上的一些定论提出质疑。因此他们很容易把老师的劝说、告诫看成是“管、卡、压”,是吹毛求疵,是对自己的嘲弄,是对自尊心的伤害,继而产生逆反心理。

(page8)第二方面是家庭的原因。首先大多数父母都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理,因此对子女要求过高,一旦要求超过了子女能承受的范围,对子女来说这是一种强加的、不正常的、无形的压力,易于引起他们的反感,使他们产生逆反心理

其次,家长不恰当的教育方式也可能使子女形成逆反心理。有的家长对子女提出要求的方式居高临下的、粗暴的、命令式的,摆出封建家长是的威风,甚至使用暴力使子女屈服,不给予子女任何自主性的空间。久而久之子女便会对父母的这种教育方式产生反感、抵触,从而形成逆反心理。

(page 9)第三方面是学校的因素。首先,目前大多数学校实行的是简单的教育方式。”灌输式、填鸭式“的教育方法仍没有根本改变,教学从内容到形式的照本宣科、代办乏味,使学生对教育产生反感或心理上的逆反。

其次,教育过程中的民主化程度低。有的教师在施教过程中,不尊重学生,不能体谅学生的心理感受与体验,当学生出现问题时,不是站在学生的角度分析问题,而是一味地强调师道尊严,导致学生对教师的排斥,进而对教育产生逆反心理。

再次,目前评价学生的方式还是”分数至上“。不少教师过分注重分数,忽视对学生性格、能力等方面的客观评价,对学生的一点小错就揪住不放,使得学生产生”老师对自己失去信心“的想法,在情感上与老师对立、背离甚至反其道而行之。

(page 10)第四方面是社会因素。社会的影响因素更加广泛,内容、形态、渠道也多种多样,特别是当今社会上的一些不良风气,都可能影响敏感而好奇的学生,使得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产生一种逆反心理。

叛逆心理虽然说不上是一种非健康的心理,但是当它反应强烈时却是一种反常的心理。带有一定的变态心理的某些特征。如果不及时加以矫正,发展下去对青少年的成长非常不利。叛逆心理都有哪些危害呢?(page 11)

第一,青春期的叛逆心理和行为如果不加以正确引导,会导致青少年对人对事产生多疑、偏执、冷漠、不合群、对抗社会等病态性格,导致信念动摇、理想泯灭、意志衰退、工作消极、学习被动、生活萎靡等后果。

(page12)第二,上述病态性格进一步发展,还可能向犯罪心理和病态心理转化,从而走向极端。处于“逆反期”的青少年通常对教育者有明显的“反控制”、“对抗”心理。老师、父母越恼火,他们越反感,以至于将叛逆性格发展至极端。近年来社会上多发的青少年“逆反期”杀亲案(如徐力杀母案)、出走现象、自杀事件等都说明,如果对叛逆心理疏导失当,将会出现多么惨痛的后果。

那么,我们该如何正确地面对青春期叛逆,顺利地度过这一特殊阶段呢?(page13)我认为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要求自己:

第一,善于体谅

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自己的小家庭、学校的大家庭里,我们要学会为他人考虑,体谅他人。体谅父母、师长的辛苦,体谅他们为我们的一片苦心。

第二,控制情绪

生活和学习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不如意的事情,那么我应该学会冷静对待,理解的要接受,不理解的要冷静对待。

第三,主动交流

生活中一多半的矛盾都是因沟通不畅而产生的,因此我们应学会与他人平等地沟通,让他人了解你的真实想法。

第四,承担责任

我们总认为自己已经长大了,而真正的长大是从能够承担责任开始的。因此我们要做自己该做的事,做自己能做的事,以正确的方式显示自己的成长和成熟。

其实我们都是幸福的人。我们没有理由再去抱怨父母没有给我们更好的生活,当你欣赏到下面的图片时,就会深刻体会到这一点。

人们说,父母之爱是无条件之爱。他们为了我们,忍受着生活的艰辛(page14)他们用自己的肩膀,为我们撑起了一片晴空,我们才能无忧无虑地成长(page15)

而我们的老师们,传授我们知识,呵护我们成长,是值得我们去尊敬和爱戴的人。(page16)

我们现在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page17)而有些偏远山区的同龄人却只能在露天教室里接受知识的洗礼,他们生活艰苦,却仍拥有梦想,刻苦学习。那么,我们呢?(page19)

(page20)现在的我们,正生长在璀璨而美丽的生命季节,你们有激情,有梦想,当然也有些叛逆,我们需要个性和成长。但是我们也要注意到,我们正面临着成长阶段中必然出现的心理逆反期这一阶段,希望我们和家长、老师们一起努力,来走过这一段特殊的路。我相信我们必然是很出色的新一代学生,也相信我们会如愿以偿,梦想成真,成长为理想的自己。

今天与大家分享了一些关于青春期叛逆心理的知识,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帮助,我自己感觉收获很多,不知道大家有什么感想。因此我在这里提出了一个问题,希望同学们能认真地思考下:(page21)

“请大家结合自己的经历,想想青春期的我们今后应该怎么做,才能让自己与父母、师长相处得更融洽、更和谐。”

我今天的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谢谢大家!(page22)

第3篇:学生青春期叛逆的心理作文

学生青春期叛逆的心理作文

导语:青春是一场战争,有些人天生就没有战争。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一些关于心理的优秀作文,欢迎查阅,谢谢!

作文一:我的叛逆心

今年的我,不像以前那样对妈妈的话言听计从。有时因为妈妈一句唠叨,就会大动干戈;有时在学校心情不好,回家把一肚子的委屈朝着妈妈撒;有时心里想的要对妈妈好,可无名的火又朝着妈妈发!

今天早上,我的一份卷子找不到了。我问妈妈:见我的一份卷子了没有?妈妈说:没见。

中午放学回家,妈妈问我:卷子找到了没有?我回答:找到了,同学用了以后给我放到书包底下了。

妈妈又唠叨开了:在家和妈妈发火,在学校你和同学发火了没有?这句话问的我怪不好意思,我哪能和同学发火呢?

妈妈又说:这对我太不公了,你在学校和同学不发火,在家稍有不顺心就冲我发火,以后你不能冲我发火了!

我笑着对妈妈说:因为您是妈妈,我才有气敢冲你撒,以后我尽量改!妈妈笑了,我看到妈妈笑着眼睛里闪烁着晶莹的泪花。

虽然后来我们没说什么,但我的心里很不平静,觉得这段时间实在愧对妈妈!

作文二: 一个青春期叛逆的少年

特别想知道,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心理专家分析青春期叛逆心理[推荐]

逆反心理 成因:

1、自我意思增强;这个办法处于过渡期,独立意识日益增强,迫切希望摆成人的监护,他们反对把自己当“小孩”要求以成人自居,为了表现自己的“非凡”就对任何事情倾向于持批判的态度。正是由于他们感到或担心外界无视自己的独立存在,才产生了用各种手段、方法来确立“自我”而与外界对立的情感。

2、强烈的好奇心:当某事物被禁止时,最容易引起青少年的好奇心和求知欲。3企图标新立异,他们往往表现的偏执,好表现自己,有意采取与他人不同的态度和行为,以引起别人的注意。

4、特殊的生活经历,以至于性情大变,变得粗暴、多疑、怪癖。

5、教育不当,教育者得可信任度、教育手段、方法、地点的不适当,往往也会导致逆反心理。逆反心理的调治:

提高文化素质,这是克服逆反心理的根本,2、培养想象力。

家庭学校的做法:

重视社会因素的影响,要克服逆反心理,不能把青少年仅局限在学校这个小天地里,而要让他们置身于社会,把对他们的思想情操等各方面的培养同社会政治生活、经济文化中国网瘾心理教育-您身边的免费教育顾问

www.daodoc.

未完,继续阅读 >

《青春期叛逆心理调查报告.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青春期叛逆心理调查报告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精品范文]相关推荐
[精品范文]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