钳工高级技师论文
第1篇:钳工高级技师论文
钳工高级技师论文
改进锉、锯握法,提高技能技巧
根据技工学校学生的特点,解决学生生产实习存在的实际问题,探索锉刀柄在手心准确定位方法;利用推力点,促使锯削技巧形成。因材施教,使学生掌握一技之长,成为社会四化有用之才。
锉刀柄握法 推力点 锯削技巧形成
锉削、锯削是技工学校钳工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操作技能。锉削、锯削技能的学习是受握法、站立部位、身体动作、作用力点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和影响的,传统的握法(如《钳工生产实习》p35,图4.2大板锉的握法;p59,图5.2手锯的握法)出现握锉柄后顶住部位稍偏离手心,锉削时一用力,锉柄逐渐后移,“握”变成“抓”,造成锉刀推出力度不足;满握锯柄的推力点高于锯条安装孔中心约30mm,偏高的推力点很容易造成锯弓向两侧摆动,造成锯条折断及锯缝歪斜。
基于此,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在改进锉、锯的握法方法进行了探索。
一、 合理引用,改进锉柄握法
锉削是每位钳工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在锯、锉、錾等技能的学习过程中,很多学生都认为锉削技能容易掌握。其实不然,锉削的平面、平行面、垂直面精度要求均较高,要达到锉削的加工精度,必须掌握扎实的基本技能,而在锉削的基本技能形成中锉刀的握法是关键。
1、 大板锉刀传统握柄方法及存在问题
大板锉握法:右手紧握锉刀柄,柄端抵在拇指根部的手掌上,大拇批放在锉刀柄上部,其余手指由下而上地握着锉刀柄 。此说无可非议。但多数学生认为锉削操作技能容易掌握,没什么危险性,因此当实习指导老师在讲解、演示时,学生漫不经心,操作时掌握不了握柄的.要领,造成2/3的学生出现锉柄握住部位稍偏离手心,锉削时一用力,锉柄逐渐后移,“握”变成“抓”(如图1)。由于锉柄没有顶在掌心,锉刀推出力度不足,两手无法控制用力平衡,动作不协调,锉削加工面就不平整。
2、 改进锉刀握柄方法
为解决学生锉刀握柄容易顶偏问题,经常将锉刀柄放在手掌上反复摆放、握压,使锉刀柄能准确对准掌心进行多种形式的尝试,寻求准确的定位。在尝试中发现用右中指作钩状后将锉柄放在上方,握紧锉柄后顶住部位比较靠近在掌心上。在此基础上再调整各手指的握紧顺序,使锉柄能较准确地顶住掌心。右手中指作钩状的过程,发现如将无名指及小指收拢,与儿童玩耍时的手作枪状形一致,此法在教学中应用,锉柄在手心上都能准确定位,具体方法如下:
a)右手先作状如图2(a),右手在此方位如举枪,容易引起学生注意。
b)右手再作状如图2(b),右手在此方位为的是使锉刀握后与锉削方向一致。
c)将锉刀柄放在中指弯形上并顶住掌心位。
d)拇指按住锉柄。中指微松上移压住锉柄,食指呈钩状与拇指相对压住锉柄,锉柄顶住掌心位置。注意锉刀水平放置。
e)当处于锉削状态时,还应调整人体的相对位置,保证Ⅰ、Ⅱ、Ⅲ三点成一直线。如果三点成一直线,锉刀推进方向性好,由于锉刀推进过程能保证直线运动,从而可使锉削工件表面达到平整的要求,提高了加工表面的质量。
通过形象手法“游戏”,启发学生的思考,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学习气氛,使技能上手快,锉削加工表面质量随之提高,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对锉削技能技巧的形成有较大的促进作用。
二、 巧妙利用推力点,促成锯削技巧形成
锯削看起来与锉削一样容易入门,但多数学生在学习锯削过程容易出现速度过快(80次/分钟)、锯缝歪斜的现象。如果不刻苦学习,不潜心去研究锯弓的握法及力作用点的位置,很难使技能化为技巧。
大部分实习指导老师讲授“手锯握法和锯削姿势,压力及速度的握法”时,都根据《钳工生产实习》p58图5.1握法及课本内容进行教学。本来右手满握锯柄,左手轻扶锯弓前端,这种握法对学生掌握锯削技能的入门是起到关键的作用的,但学生如果简单沿用传统的锯削方法持续练习,不潜心去研究握法及推力点,则技能的提高缓慢;又因为两手握、扶及力作用点受到制约,技巧难以形成,锯削断面质量及平面度较难达到精度要求。
原右手满握锯柄位置,当用力推出时,作用于锯柄的推力点高于锯条安装孔中心位置30mm左右,由于作用力点与锯条不在同一直线上,偏高的作用力点很容易造成锯弓向两侧摆动,锯条容易折断及锯缝歪斜,致使锯条用量增加和锯削断面平面度不能保证,加工质量受到影响。除了右手推力点(握位)外,左手拇指按压位置对锯弓下压力度影响很大,如果前端按压力度不足,在刚推出的瞬间,因后面力臂长容易造成前后不平衡,导致锯削过程上下摆动幅度大,影响锯条的运动路线和断面锯痕的清晰度。
假设安装孔中心作为一定点,推力点1在其上方30mm的位置使锯弓向一侧的偏移量为B(图6),如果将该点向下移动20mm,推力点2高于定点10mm时使锯弓向一侧的偏移量为B/3,推力点接近锯条安装孔中心,即推力点较直接的作用于锯条运动方向,锯弓就不易摆动。(说明:推力点2是满握锯柄的局限位置)。加上使拇指呈钩状用关节内侧扣住锯弓,这样可以增加下压力约1倍,由于前端的下压力增加,可解决刚推出瞬间造成前后不平衡的毛病,当然身体要配合整个锯削动作的完成,注意右手推出力要大于前端下压力,才能使锯条前进,而且不使锯条压断。即要掌握正确的方法,又要勤学
苦练,才能使动作协调自然,动作协调自然才能获得最佳的锯削效率。
由于前端下压力增加,动作配合协调,锯削速度自然就能慢下来,人操作起来也就不容易疲劳,对锯削的“论提久战”非常有利。改进后,由于往复速度一般可少于40次/分钟,因此有较多时间去注意锯缝与所划加工界线位置,使锯削断面平面质量提高。由于锯削断面质量的提高,使学生感受到技能进步的喜悦,提高学习兴趣的,使技能转化为技巧的学习时间缩短了约1/3。
综上所述,在锉柄的握法上,由于寓教于乐,引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习主动性,解决锉柄顶住掌心位置的问题,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加工表面的质量,促进锉削技能技巧的形成;在锯削方法上,由于改变两手力的作用力点,使右手推力点方向与锯条前进方向接近一致,减少锯弓推进摆动,又使左手下压力提高,保证推出瞬间前后平衡,提高锯削效率和锯削断面质量,缩短技能转化为技巧时间。两种技法的改进对生产实习教学都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第2篇:钳工高级技师论文
高级技师专业论文
题目:一种溜井井深的测试装置
姓 名:
一种溜井井深的测试装置
【摘要】:通过利用卷扬机、重锤及定位导向结合的方式,研究出一套适用于金属矿山井下恶劣环境测量溜井深度的装置,以解决金属矿山井下溜井深度测量难、人工耗费高、易产生安全隐患的问题。
关键词:溜井 重锤 定位导向 测量
一、前言与背景
机械自动化的发展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其高速发展,已经在工业、农业、军事、科学研究等众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因其高效,方便等众多优点,已经深入到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同时由于社会需求的不断提高,各种新型领域的出现,自动化发展也随之不断完善及细化。而自动送料装置正是其最基础的部分,其结构也因工作环境类型的不同,也表现出不同的多样性。在庞大的工业环境推动下,各种符合实际生产的自动化机械也随之被设计推广。
国内金属矿山溜井为分为三类,360米溜井,180米溜井及60米溜井,其中数量最多的是180米溜井,溜井口直径约为2-3米,顶板可以悬挂,温度18度左右,粉尘相对煤矿要小,现场湿度较高,在相对恶劣工况环境下测试溜井深度的方法并不多,只有采用人工投放绳子后再计量绳子的方式来进行大致测量,不仅精度得不到保障,而且容易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又因金属矿上溜井分布较散,人工测量的方式会导致测量过程浪费太多人力,不利于工业自动化的发展需求。
本次机构设计主要用于测量金属矿山溜井井深的装置,实现金属矿山溜井自动测量,消除积累误差,把人从繁重的体力劳动、部分脑力劳动以及恶劣、危险的工作环境中解放出来,极大地提高劳动生产率。而传统式手动测量,不但效率低,同时又浪费劳动力。为降低生产成本,本次设计的是以电动绞车方式传动重锤。
此次设计意义不仅是对金属矿山实际生产提供快捷方便,更实际的意义是对自己来说也是一次很好的锻炼,巩固了很多旧知识,也了解学习更多的新知识,能把平时学到的知识有效的结合,我想通过这次设计,对以后的学习工作会有很多的帮助。
二、国内溜井测试的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测量溜井井深的方式主要是采用长钢丝一次投点、几何定向或陀螺经纬仪定向、钢尺法或钢丝法。由于井深小,采取一定措施后一般均能满足采矿工程当井筒深度很大时,定向投点钢丝的摆动不再符合简谐振动规律,特别是在井下湿度和灰尘较大时,投点误差很大,难以达到精度要求。采用激光投点仪投点取代钢丝投点,可克服上述缺点,但传统的激光穿透能力有限,无法测量井深,并且激光或雷达光波容易受到井下潮湿环境水分子的反射而失真,导致测量不准确。且我国的长钢尺类型有限,特别1 000 m 以上的长钢尺造价太高,多把短钢尺相接难度较大,钢尺法测量方式不现实。因此,井下溜井测量的研究很具有必要性。
三、研究装置的功能需求
1、通过溜井井口物位计进行距离采样,测量出目前溜井的深度;
2、溜井矿石高度测量:±1米之内;
4、选择合适的电动绞车,定滑轮,重锤完成各个配合;
5、设计连接件和固定装置把各部合理链接
6、完成装配图设计,绘制部分零件图;
7、建立送料机的三维模型并进行仿真分析。
四、装置设计方案
1、工作原理
重锤(见附图1)由钢丝牵引下降,重锤重量恒定,钢绳重量随长度的增加而增加。当重锤接触到矿料面并完全落在矿料面后,重锤的自重消失,只剩余钢绳自重。按照该变化,设计在导向定滑轮上端安装一拉力称重传感器(见附图1),传感器一端与滑轮(见附图1)连接,一端与支架连接,实时检测滑轮下挂的钢丝绳以及重锤重量变化,检测到的重量数值随重锤的下降和钢丝的加长而加大,直至重锤完全落在矿料面上后,此时的重量会出现一个减小的变化,利用该变化作为实际深度信号测量的截止点,并要该信号作为电动绞车(见附图1)停止和抱闸的信号。在绞车出线处安装旋转量检测机构(见附图1),使用接近开关检测方式检测旋转量(1脉冲/转)。按照2πr×脉冲数=重锤下放距离,进行重锤位置检测,从而计算溜井深度;在20秒后,系统已经把计算好的数据传输入终端控制器,电动绞车又自动启动,收回钢绳,回到初始位置。
2、设计思路
(1)、探测重锤使用双圆锥型结构,防止上升、下降时在竖井内被通道中突出的结构阻碍,导致重锤在竖井内卡死。
(2)、使用三角支架固定导向滑轮,保证钢丝传动以及重锤上升、下降过程的稳固性;
(3)、在绞车出线处安装旋转量检测机构,使用接近开关检测方式检测旋转量(1脉冲/转)。按照2πr×脉冲数=重锤移动距离,进行重锤位置检测。
(4)、矿料位置的检测方法
重锤由钢丝牵引下降,重锤重量恒定,钢丝重量随长度的增加而增加。当重锤接触到矿料面并完全落在矿料面后,重锤的自重消失,只剩余钢丝自重。
按照该变化,设计在导向定滑轮上端安装一拉力传感器,传感器一端与滑轮连接,一端与支架连接,实时检测滑轮下挂的钢丝绳以及重锤重量变化,检测到的重量数值随重锤的下降和钢丝的加长而加大,直至重锤完全落在矿料面上后,此时的重量会出现一个减小的变化,利用该变化作为实际深度信号测量的截止点,并要该信号作为绞车停止和抱闸的信号。
(5)、定位导向机构
该机构主要作用有二,一是对下垂的钢缆进行整理导向,防止重锤在上升、下降时与竖井壁刮碰,使钢丝绳产生较大摆动,影响重量传感器的检测;二是作为重锤上升到原点位置时的停止信号,停止绞车运转和抱闸启动。(6)、控制系统框图
3、功能设计
1)、现场通过变频器控制绞车收放电缆速度; 2)、实时测量反馈上升、下降距离;
3)、重锤接触到竖井底部矿料,绞车停止,自动抱闸; 4)、重锤上升到准备位置,绞车停止,自动抱闸。
5)、触摸屏画面具备现场操作所需各操作功能和数据显示、调整功能;
6)、可挂入光纤环网,进行远程监控。
7)、可拓展,可在锥形体重锤上家装接近感应转置,使重锤下放时自动感应溜井壁情况,并将数据传输入电脑,利用电脑软件绘制实时的溜井壁情况。
4、配件选型
4.1 电动绞车(卷扬机)选型
卷扬机是指用卷筒缠绕钢丝绳或链条提升或牵引重物的轻小型起重设备,又称绞车。卷扬机可以垂直提升、水平或倾斜拽引重物。卷扬机分为手动卷扬机、电动卷扬机及液压卷扬机三种。现在以电动卷扬机为主。可单独使用,也可作起重、筑路和矿井提升等机械中的组成部件,因操作简单、绕绳量大、移置方便而广泛应用。主要运用于建筑、水利工程、林业、矿山、码头等的物料升降或平拖。由于本次设计使用的卷扬机只为提拉重锤使用,且重锤重量在100KG以内,故选用卷扬机的额定提高重量在200KG左右,考虑到提升时受到的惯性重力影响,卷扬机电机选型应在1.2KW左右。
4.2 钢绳选型
考虑到金属矿山井下潮湿环境及钢绳自重与重锤配比,本次设计钢绳应选用不锈钢4厘钢绳。
4.3 重锤选型
重锤选用碳钢菱形重锤,在菱形上沿焊接提拉换方便钢绳固定,重锤重量为50KG。
五、装置实际的运用
1、溜井系统虽然能通过井下工业以太网实现数据稳定高速上传,并在调度中心及时显示出测量数据。
2、该装置设计使用的关键点是必须找到溜井井口的中心点(井口至井脚的直线点),从中心点下放重锤并测量下放钢绳的长度,得出溜井井深的结果。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溜井井壁不平整,中心点必须经多次定位后确定。
如图:确定溜井顶上的中心点
如图:重锤装置安装于中心点后侧方作业平台下部
3、由于矿山溜井都是多中段作业,为了保证溜井装置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项目实施前最终选取的直通溜井作为实验溜井,而试验地点的井口安装环境、空气湿度等因素并不理想,装置设计时所确定的相关设备、材料容易受现场客观因素的影响。在设备安装调试过程中,需根据现场使用需求对溜井测量装置进行了防尘、防潮处理,如:加装卷扬机防尘罩、配电柜密封、钢绳及滑轮润滑等措施。
如图:钢绳理线器加装防潮罩
理线器是机械原理,靠螺杆传动控制理线器来回行走。
如图 红色部分为定滑轮
4、整个测量装置传动部分零件相对较多,包括定滑轮、卷扬机、卷扬机抱闸、理线器、套管、接近传感器、限位器等零件组成。
六、结论
装置经设计及金属矿山现场使用,本装置具有以下功能
1、经济适用的精确测量功能:利用卷扬机配合传感技术测试溜井深度解决由于无法掌握溜井仓储量卸放矿难的问题。
2、可靠的信号及提放控制:融合PLC技术、定滑轮定位,对矿山原有的人工测量方式进行升级完善,达到能够在整体上对溜井的测量时间、测量频次做灵活调整,提高测量效率。
3、稳定的安全预警:机械式的操作方式能够实现测量过程中的急停、刹车等安全预警功能,有效避免人工测量导致的安全隐患。
第3篇:装配钳工高级技师论文
装配钳工高级技师论文
一、装配前的准备
1、借阅装配用图纸、装配工艺,弄清各零件间的装配关系。
2、清理装配场地 17000×10000 和确定零件摆放处。
3、准备 2800×640×770 二件等高铁墩。
4、准备 43Kg 轨道 4 件,每件长度要求大于 2000(在材料库中借,准备调整轨道的垫板、压板、螺栓(利用原已有的工具)出)如不够提出增补计划,准备装配用相应的辅助工具。
5、根据装配图及技术文件清单清点、标准件、外购件及装配所需的零件,以确定是否具备装配条件。
6、检查零件、部件 1)检查外购、外协、标准件、供件,其中各种型号的轴承、液压元件等是否有符合质量要求的质量证明书,对其质量有怀疑者应进行复查。
2)装配前检查确认所有零部件具有检验部门的合格标识,对没有状态标识的零部件禁止装配。
3)检查零件是否有碰、划伤,如有轻微划伤,在不影响使用的前提下,要经技术质量部的技术人员进行认可。
4)装配前应将零件上的铁屑、旱渣、毛刺、锐边清除干净。
5)装配前检查铸件、焊接件,非加工面是否清砂干净,打磨平
第4篇:机修钳工高级技师论文
铸件孔位偏移借料的定量判断法
乌丹宾馆 乌尼
内容提要 许多单孔、多孔的套类、连杆、箱体等铸件,由于制造工艺和技术水平等因素的影响,造成孔位变形、变位、孔距变化、壁厚不均、裂缝、缺口、缩孔、歪斜、偏心等铸件缺陷。因此,在加工、划线中必须借料才能保证加工质量。在现有的技术文献中,借料往往采用多次试划法、定性分析来确定。本文采用定量判断法,运用借料量的具体表达式进行借料,在实际使用中效果较好。此法简便,利于操作,能大大提高划线加工效率,降低加工成本,减少产品的报废率。
关键词 孔位偏移 借料 定量判断法
一、前言与背景
本人在宾馆从事钳工机修,工作多年,对铸件中支架、连杆、箱体、套类等坯件的划线与加工,碰到制造工艺、技术水平、人员素质等因素的综合影响,造成铸件变形、变位、孔距变化、壁厚不均、裂缝、缺口、缩孔、歪斜、偏心等铸件缺陷,因此在加工过程或者在划线过程中,如果不通过正确的借料,会造成许多半成品的报废。本人通过赤峰市范围内各大铸造厂和机械制造厂的初步调查:不正确借料造成的报废占整体加工过程中报废7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