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的成语 俗语 诗词
第1篇:黄河的成语 俗语 诗词
黄河的成语 俗语 诗词
成语:
1.中流砥柱
解释:就象屹立在黄河急流中的砥柱山一样。比喻坚强独立的人能在动荡艰难的环境中起支柱作用。
2.跳进黄河洗不清
解释:比喻很难摆脱干系,避免嫌疑。同“跳在黄河洗不清”。
3.黄河水清
解释:黄河之水常年混浊,如果变得清澈则被视为祥瑞的征兆。也比喻罕见的`、难得的事情。
4.河清海竭
解释:黄河水清,大海干涸。比喻难得遇到的事情。
5.鱼烂河决
解释: 鱼肉腐烂,黄河溃决。比喻因自身原因溃败灭亡而不可挽救。语出《史记·秦始皇本纪论》附录汉班固曰:“河决不可复壅,鱼烂不可复全。”
俗语
1.不见棺材不落泪,不到黄河不死心
2.黄河决了口,县官活不成
3.黄河面恶心善,长江面善心恶
4.天下黄河富宁夏
5.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黄河决于口而心不惊慌
诗词
《登鹳雀楼》
年代:唐 作者: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浪淘沙》
年代:唐 作者: 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第2篇:关于黄河的成语俗语诗词
关于黄河的成语俗语诗词
成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表示一定的意义,在语句中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应用的,承担主语、宾语、定语等成分。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关于黄河的成语俗语诗词,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成语:
1.中流砥柱
解释:就象屹立在黄河急流中的砥柱山一样。比喻坚强独立的人能在动荡艰难的'环境中起支柱作用。
2.跳进黄河洗不清
解释:比喻很难摆脱干系,避免嫌疑。同“跳在黄河洗不清”。
3.黄河水清
解释:黄河之水常年混浊,如果变得清澈则被视为祥瑞的征兆。也比喻罕见的、难得的事情。
4.河清海竭
解释:黄河水清,大海干涸。比喻难得遇到的事情。
5.鱼烂河决
解释: 鱼肉腐烂,黄河溃决。比喻因自身原因溃败灭亡而不可挽救。语出《史记·秦始皇本纪论》附录汉班固曰:“河决不可复壅,鱼烂不可复全。”
俗语
1.不见棺材不落泪,不到黄河不死心
2.黄河决了口,县官活不成
3.黄河面恶心善,长江面善心恶
4.天下黄河富宁夏
5.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黄河决于口而心不惊慌
诗词
《登鹳雀楼》
年代:唐 作者: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浪淘沙》
年代:唐 作者: 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第3篇:黄河诗句,俗语,成语
黄河--诗句,俗语,成语
黄河--诗句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将进酒》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李白《赠裴十四文》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黄鹤楼》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刘禹锡《浪淘沙》
派出昆仑五色流,一支黄浊贯中川。--王安石《黄河》
“白花垣上望京师,黄河水流无尽时。穷秋旷野行人绝,马首东来知是谁”
“黄河渡头归问津,离家几日茱萸新”。---王昌龄
“黄河北岸海西军,椎鼓鸣钟天下闻。”
“ 黄河南岸是吾蜀,欲须供给家无粟”。---杜甫《黄河二首》“望三门,三门开,黄河东去不回来”
“责令李白改诗句,黄河之水手中来!”。---贺敬之《三门峡--梳妆台》
“古来黄河流,而今作耕地。都道变通津,沧海化为尘。”---元代诗人萨都剌《过古黄河堤》
第4篇:黄河古诗、俗语、成语
黄河的著名古诗句辑录
1、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吼万里触龙门。(李白《公无渡河》)
2、黄河水白黄云秋,行人河边相对愁。(白居易《生离别》)
3、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柳中庸《征人怨》)
4、青海只今将饮马,黄河不用更防秋。(高适《九曲词》)
5、白花垣上望京师,黄河水流无尽时。(王昌龄《出塞》)
6、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天。(李白《行路难》)
7、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刘禹锡《浪淘沙》)
8、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将进酒》)
9、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李白《赠裴十四》)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王之涣《凉州词》)
11、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雀楼》)
12、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13、望三门,三门开,黄河东去不回来。(贺敬之《三门峡——梳妆台》)
14、责令李白改诗句,黄河之水手中来。(贺敬之《三门峡——梳妆台》)关于黄河的俗语、谚语:
跳进黄河也洗不清(是非吹入凡人耳,万丈黄河
第5篇:黄河的成语俗语谚语
黄河的成语俗语谚语
黄河,中国北部大河,世界第五大长河,中国第二长河。下面是关于黄河的成语俗语谚语的内容,欢迎阅读!
黄河的成语
【百川灌河】河:黄河。所有的河流都流向黄河。用来比喻人心所向,大势所趋。
【长江大河】指的是长江和黄河。形容气势磅礴,奔腾不息。
【带河厉山】带:衣带;河:黄河;厉:通“砺”,磨刀石;山:泰山。黄河细得像条衣带,泰山小得像块磨刀石。一般比喻国基久远,国祚长久。
【带砺河山】带:衣带;砺:磨刀石;河:黄河;山:泰山。黄河细得象条衣带,泰山小得象块磨刀石。用来比喻时间久远,任何动荡也决不变心。
【砥柱中流】就象屹立在黄河急流中的砥柱山一样。一般比喻坚强独立的人能在动荡艰难的环境中起支柱作用。
【负石赴河】河:指黄河。背着石头跳进黄河。用来比喻人以死明志。
【河不出图】河:指黄河。黄河当中没有出现河图。古代相传每当圣明之世时,黄河便出现河图。因此黄河不出河图则不是圣明之世。指时当乱世。
【海晏河澄】晏:平静;河:黄河;澄:清澈。黄河水清,大海波平浪静。比喻天下太平。
【海宴河清】沧海波平,
第6篇:成语俗语诗词中的哲学
成语、俗语、名言、诗词中的哲理选择题集锦
关键词: 哲理选择题集锦
成语中的哲理选择题集锦
1、“按图索骥”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A 要继承前人经验,不能割断历史
B 要从实际出发,不能迷信书本
C 要发挥主观能动性,不能消极等待
D既要尊重规律,又要发挥主观能动性
2、“按图索骥”的做法属于()
A唯物主义
B本位主义
C经验主义
D教条主义
3、宋朝画家文与可擅长画竹,友人写诗赞曰:“与可画竹时,胸中有成竹。”这里的“胸有成竹”主要出自于()A画家的创作灵感
B文与可的美术天赋
C诗人的夸张和画家的想象力
D文与可平时细心观察形成的主观映象
4、“胸有成竹”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A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B意识是人脑的机能C意识是对客观事物能动的反映 D物质具有客观实在性
5、“画饼充饥”包含的哲理是()
(1)意识不能正确地反映物质(2)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的反映不同(3)物质和意识是有区别的(4)物质是客观存在的,意识不能代替物质 A(2)(3)(4)B(3)(4)C(3)D(4)
6、“望梅止渴”说明了()
(1)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