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奥数常用公式
第1篇:小学奥数常用公式
小学奥数常用公式
1、每份数×份数=总数总数÷每份数=份数总数÷份数=每份数
2、1倍数×倍数=几倍数几倍数÷1倍数=倍数几倍数÷倍数=1倍数
3、速度×时间=路程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速度
4、单价×数量=总价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
5、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6、正方形C周长S面积a边长周长=边长×4C=4a面积=边长×边长S=a×a
7、正方体V:体积a:棱长表面积=棱长×棱长×6S表=a×a×6体积=棱长×棱长×棱长V=a×a×a
8、长方形C周长S面积a边长周长=(长+宽)×2C=2(a+b)面积=长×宽S=ab
9、长方体V:体积s:面积a:长b:宽h:高(1)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S=2(ab+ah+bh)(2)体积=长×宽×高V=abh
10、三角形s面积a底h高面积=底×高÷2s=ah÷2三角形高=面积×2÷底三角形底=面积×2÷高
11、平行四边形s面积a底h高面积=底×高s=ah
12、梯形s面积a上底b下底h高面积=(上底+下底)×高÷2s=(a+b)×h÷2
13、圆形S面积C周长∏d=直径r=半径(1)周长=直径×∏=2×∏×半径C=∏d=2∏r(2)面积=半径×半径×∏
14、圆柱体v:体积h:高s;底面积r:底面半径c:底面周长(1)侧面积=底面周长×高(2)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2(3)体积=底面积×高(4)体积=侧面积÷2×半径
15、圆锥体v:体积h:高s;底面积r:底面半径体积=底面积×高÷3总数÷总份数=平均数
16、和差问题的公式(和+差)÷2=大数(和-差)÷2=小数
17、和倍问题和÷(倍数-1)=小数小数×倍数=大数(或者和-小数=大数)
18、差倍问题差÷(倍数-1)=小数小数×倍数=大数(或小数+差=大数)
19、植树问题1非封闭线路上的植树问题主要可分为以下三种情形:⑴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两端都要植树,那:株数=段数+1=全长÷株距-1全长=株距×(株数-1)株距=全长÷(株数-1)⑵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一端要植树,另一端不要植树,那就这样:株数=段数=全长÷株距全长=株距×株数株距=全长÷株数⑶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两端都不要植树,那么:株数=段数-1=全长÷株距-1全长=株距×(株数+1)株距=全长÷(株数+1)2封闭线路上的植树问题的数量关系如下:株数=段数=全长÷株距全长=株距×株数株距=全长÷株数
20、盈亏问题(盈+亏)÷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大盈-小盈)÷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大亏-小亏)÷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
21、相遇问题相遇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相遇时间=相遇路程÷速度和速度和=相遇路程÷相遇时间
22、追及问题追及距离=速度差×追及时间追及时间=追及距离÷速度差速度差=追及距离÷追及时间
23、流水问题顺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逆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静水速度=(顺流速度+逆流速度)÷2水流速度=(顺流速度-逆流速度)÷2
24、浓度问题溶质的重量+溶剂的重量=溶液的重量溶质的重量÷溶液的重量×100%=浓度溶液的重量×浓度=溶质的重量溶质的重量÷浓度=溶液的重量
25、利润与折扣问题利润=售出价-成本利润率=利润÷成本×100%=(售出价÷成本-1)×100%涨跌金额=本金×涨跌百分比折扣=实际售价÷原售价×100%(折扣<1)利息=本金×利率×时间税后利息=本金×利率×时间×(1-20%)
第2篇:小学数学教学网:小学奥数公式
本文由培优智能小学数学教学网http://www.daodoc.com/ 为您整理
小学数学教学网:小学奥数公式
近年来中国代表在数学奥林匹克上的成绩就像中国健儿在奥运会的成绩一样,突飞猛进,从40届到第43届,中国代表队连续四年总分第一。现在为大家整理了一下小学奥数的公式分析。(1)植树问题
基本类型 在直线或者不封闭的曲线上植树,两端都植树 在直线或者不封闭的曲线上植树,两端都不植树 在直线或者不封闭的曲线上植树,只有一端植树 封闭曲线上植树 基本公式 棵数=段数+1 棵距×段数=总长 棵数=段数-1 棵距×段数=总长 棵数=段数 棵距×段数=总长
关键问题 确定所属类型,从而确定棵数与段数的关系(2)鸡兔同笼问题
基本概念:鸡兔同笼问题又称为置换问题、假设问题,就是把假设错的那部分置换出来; 基本思路:
①假设,即假设某种现象存在(甲和乙一样或者乙和甲一样):
②假设后,发生了和题目条件不同的差,找出这个差是多少; ③每个事物造成的差是固定的,从而找出出现这个差的原因;
培优智能一直关注您的学习,欢迎访问中国最专业的小学数学http://www.daodoc.com/ 教育网站。
本文由培优智能小学数学教学网http://www.daodoc.com/ 为您整理
④再根据这两个差作适当的调整,消去出现的差。基本公式:
①把所有鸡假设成兔子:鸡数=(兔脚数×总头数-总脚数)÷(兔脚数-鸡脚数)
②把所有兔子假设成鸡:兔数=(总脚数一鸡脚数×总头数)÷(兔脚数一鸡脚数)
关键问题:找出总量的差与单位量的差。(3)盈亏问题
基本概念:一定量的对象,按照某种标准分组,产生一种结果:按照另一种标准分组,又产生一种结果,由于
分组的标准不同,造成结果的差异,由它们的关系求对象分组的组数或对象的总量.
基本思路:先将两种分配方案进行比较,分析由于标准的差异造成结果的变化,根据这个关系求出参加分配的总份数,然后根据题意求出对象的总量. 基本题型:
①一次有余数,另一次不足;
基本公式:总份数=(余数+不足数)÷两次每份数的差 ②当两次都有余数;
基本公式:总份数=(较大余数一较小余数)÷两次每份数的差 ③当两次都不足;
培优智能一直关注您的学习,欢迎访问中国最专业的小学数学http://www.daodoc.com/ 教育网站。
本文由培优智能小学数学教学网http://www.daodoc.com/ 为您整理
基本公式:总份数=(较大不足数一较小不足数)÷两次每份数的差
基本特点:对象总量和总的组数是不变的。关键问题:确定对象总量和总的组数。
培优智能一直关注您的学习,欢迎访问中国最专业的 小学数学http://www.daodoc.com/ 教育网站。
第3篇:小学奥数学案
Long Wen Education
课题8:小学奥数之盈亏问题
教学第一环节:衔接阶段
回收上次课的教案,检查学生的作业,做判定。
了解家长的反馈意见
通过交流,了解学生思想动态,稳定学生的学习情绪
了解学生上周学习的情况,查漏补缺,为后面的备课方向提供依据
教学第二个环节:教学内容(盈亏问题)
“老猴子给小猴子分梨。每只小猴子分6个梨,就多出12个梨;每只小猴子分7个梨,就少11个梨。有几只小猴子和多少个梨?”
这道应用题是已知两种分配的方法,一次分配有余,一次分配不足,求参加分配的数量及被分配的总量。这样的应用题,通常叫做盈亏问题(有余时称盈,不足时称亏)。
例1. 老猴子给小猴子分梨。每只小猴子分6个梨,就多出12个梨;每只小猴子分7个梨,就少11个梨。用几只小猴子和多少个梨?
分析:从上面的题目中,我们可以发现:第二次的分法比第一次的分法每只小猴子多分1个,从而导致梨子由原先的多出12个变成少11个,因此想要保证每只猴子分够7个梨子,必须要再添11个梨子才行。
例2.丽丽阿姨给幼儿园小朋友分苹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