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运算》教案

2024-03-18 07:13:14 精品范文 下载本文

第1篇:混合运算教案

2.11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教学目的:

1、掌握有理数混合运算的法则,并能熟练地进行有理数加、减、乘、除、乘方的混合运算。(以三步为主)

2、在运算过程中能合理使用运算律简化运算。

3、通过玩“24点”游戏开拓思维,更好地掌握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重点与难点: 重点:熟练进行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难点:在运算中灵活地使用运算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1、2、教师提出问题:你会计算3+22×吗?

通过提问,学生容易回答出先算平方,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

15这是小学学过的混合运算。

3、把算式改成3+22×(),你还会计算吗?这是什么运算?运

15算顺序怎样? 教师明晰:有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先算乘方,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如果有括号,就先算括号里面的。

二、做一做,正确进行有理数混合运算

1、学生活动:计算下列各题(1)3+22×(-)(2)-72十2×(-3)2+(-6)÷(-)2

(3)(-3)2×[()]

235913152、教师活动:(1)鼓励学生独立完成;(2)指定三名学生到黑板演示;(3)待黑板上学生完成后,教师评析:1)强调运算顺序;2)注意-72=-(7×7)=-49;

3)第(3)小题还可以运用乘法分配律来计算。

三、随堂练习

1、学生活动:计算下列各题。(1)8十(-3)2×(-2)(2)100÷(-2)2-(-2)÷(-)(3)-34÷2×(-)22、教师活动:(1)鼓励学生独立完成随堂练习;(2)完成后与小组的同学互相对照结果,有没有不同的算法。(3)小组长作好记录:每小题的答案,哪个同学哪一步做错了,原因是什么?

3、提问一个小组的组长回答各题的答案和组员中出现的问题。(配142323合实物投影将学生的解题过程投影出来)并指出题(3)中,不能算成原式=-81÷×=-81÷1=-81。

4、每个小组的同学共同设计一道有理数混合运算的式子给全班同9449学做。要求:1)把你认为最难、最容易错的部分体现在题目中;2)不超过四步运算;3)你要先算出答案;4)在题目上写上组号。

5、老师活动:投影各小组设计的题目,选取一些题目(各3题)交换来做,比比哪一个大组的同学做得最快、最准确。最快把3题做完,做对的为优胜者。

四、做游戏,激发兴趣,训练思维

1、介绍“24点”游戏

从一副扑克牌(去掉大、小王)中任意抽取4张,根据牌面上的数字进行混合运算(每张牌只能用一次),使得运算结果为24或-24。其中红色扑克牌代表负数,黑色扑克牌代表正数,J、Q、K分别代表11、12、13。

2、教师先示范一次:如抽到

可以凑成7×(3+3÷7)=24 如果抽到的是,你能凑成24吗?

如果是

呢?

3、学生分小组进行游戏,教师也参与游戏。

(1)由各小组长在扑克牌中随意抽出四张牌让同组的同学做游戏,比比谁做得又快又准,方法最多。组长作好记录:抽到什么牌,怎么计算?并共同挑选出一组你们认为最难计算(或者你们的方法最多)的牌来考一考其他的同学。

(2)老师收集各组交上来的牌组,选择其中一部分让学生练习,比比谁的速度快,方法多。(如果解题方的方法多过出题方,则解题方赢)

(3)老师摆擂台:出示以下的两组扑克牌让学生做游戏,你们能想出三种或三种以上方法的老师输,否则就是老师赢。

五、小结 师生共同小结本节课内容。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有理数混合运算,进行有理数混合运算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要按照运算顺序进行运算,在同级运算中,按从左到右顺序进行计算。

2、要正确使用符号法则,确定各步运算结果的符号。

3、在运算中,要充分利用各种运算律,以期迅速、简便、正确。

六、作业

1、课本P79 页习题2.15第 1,2题。

2、每人出两道“24点”的题目给同桌作为作业完成。

第2篇:混合运算教案

小数除法混合运算教案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事例,经历综合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2.会计算两步小数混合运算,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3.感受数学运算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应用意识。

重点、难点:

让学生结合具体的实际问题,计算两步小数混合运算。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上课前教师与学生进行简单的互动---学做游戏,对生提出3点要求:坐姿端正、积极举手、给予同学表扬。2.复习回顾:

师:谁能说出下列个题的运算顺序?。

58÷26×14

25×(68÷17)42+28÷12

14×71 4.教师给予总结:加减属于同级运算,乘除属于同级运算,在混合运算中,先算乘除,后算加减,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这是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5.由此引出今天的学习——混合运算

二、建立模型 活动一:

师:请同学同桌进行下边的讨论。

讨论1:你平时都买过哪些糖,它们的价格是多少? 讨论2:什么事什锦糖?什锦糖的价格怎么确定呢?

师:把几种糖混合在一起就是什锦糖,而什锦糖的价格是用什锦糖的总价钱除以总数量。哪那们来解决一下实际问题吧!活动二:

1.出示图片:用3千克奶糖和2千克水果糖配制成什锦糖,奶糖单价是22.8/千克,水果糖的单价是12.9/千克。

2.学生自己提取数学信息并提出问题学生口头解答。共同解答:

① 3千克奶糖和2千克水果糖的总价钱是多少? 小组内交流指正,全班回报成果,说出计算顺序。

22.8×3+12.9×2=94.2(元)答:3千克奶糖和2千克水果糖的总价钱是94.5元。

张树春 ② 一千克什锦糖多少元?

小组内交流指正,全班回报成果,说出计算顺序。94.5÷(3+2)=18.84(元)答:一千克什锦糖18.84元。活动三:

师:请同学根据刚才的计算说一说小数混合运算的顺序。

生:加减属于同级运算,乘除属于同级运算,在混合运算中,先算乘除,后算加减,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生:我发现小数混合运算和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一样。

师:很对,所以我们得出的结论是:整数四则混合运算在小数混合运算中同样适用。活动四:

师:请同学们独立完成“试一试”。

三、巩固练习

出示课后练习题,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学生自己独立思考完成练习。教师巡视指导。学生汇报交流。师:你们真棒!不但解决了实际问题,还把算理讲解的特别棒!

四、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 生谈体会

板书 四则混和运算

(1)22.8×3+12.9×2=94.2(元)

答:3千克奶糖和2千克水果糖的总价钱是94.5元。

(2)94.5÷(3+2)=18.84(元)答:一千克什锦糖18.84元。

第3篇:混合运算教案

混合运算教案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混合运算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混合运算教案1

教学内容:第35、36页,第6~10题,思考题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这部分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2、通过具体的习题,使学生明白“连减也可以是减去两个减数的和,得数不变”的规律。

教学过程:

1、算一算、比一比,你有什么发现:

(1)180-36-44 180-(36+44)

观察算式,发现:数都一样,不同的是运算符号及顺序不同

按各自的运算顺序算一算,发现:得数都是100

想:怎么会都是100的呢?

以实际问题举例:比如说:有180元钱,买上衣用去了36元,又买裤子用去了44元,剩下多少钱?

解决这个问题可以把180连续减去买上衣再减去买裤子的钱,或者可以直接用180减去买上衣和裤子总的钱,这样就可以分别用这两个算式来表示了,得到的结果自然是一样的。

谁再能结合这组算式,举一些常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混合运算 教案

四年级(下)第一单元 四则运算

第一课时

只含有同一级运算的混合运算

教学内容:课本1-5页例

1、例2,练习一1、2、3题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通过例题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同级运算的运算顺序;初步培养学生用综合算式解决问题的能力。过程与方法:自主探索,交流讨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自主探索,发现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及突破:

掌握四则运算的计算方法,运用综合算式解应用题 教学准备:主题挂图 教学设计:

一、课前自学,预习要求

1、看:课本P1-5,例1‘例22、想:图中人们在干什么?“冰天雪地”分成几个活动区?每个区多少人?你是怎么知道的?

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问题?怎么解决? “照这样计算”是什么意思?

3、做:列式计算,并说明运算顺序

246+83-157 357÷3×59 尝试做第5页做一做

二、自学反馈

1、检查预习作业

2、提出不懂的问题

3、交流讨论

三、关键点拨

1、自学例1(1)出示主题图

问:图中人们在干什么?“冰天雪地”分成几个活动区?每个区多少人?你是怎么知道的?

问: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混合运算教案

混合运算教案

教学目标

(一)使学生初步掌握脱式计算的写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二)正确进行脱式计算,并提高计算能力。

(三)培养学生认真负责、书写规范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学会脱式、分步写出每次计算结果,并能正确计算。

难点: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准备

1.口算

7-2= 7+8= 7×9= 54÷6=

3×6= 6÷3= 9×7= 6×5=

48+16= 54÷9= 47-18= 21÷7=

60-18= 7×8= 5×4= 8×6=

2.先观察下面每个算式里含有哪些运算,再说说它们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最后算出结果

24+8-6 3×6÷9 47-10+5 28÷7×6

学生算出结果后,师生共同小结: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或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运算。

(二)学习新课

1.教师谈话

为了看清楚运算的步骤、便于检查运算过程,上面同学们口算的四个两步混合式题,也可以写出每次运算结果,怎样进行书写呢?请同学们共同研究一道题。

2.出示例1 47-12+5

为了使学生理解掌握脱式计算的步

未完,继续阅读 >

第6篇:《混合运算》教案

《混合运算》教案

教学内容

冀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材第72~73页。

教材分析

这是本套教材第三次安排加、减混合运算的内容。学习20以内的加、减后,安排通过看图列式,看图讲故事。学习百以内数的加减后,又安排了一次,重点是通过求三个数的和、差,学习计算方法的多样化。本单元安排的混合运算,主要是结合简单的现实问题,在用已有经验分步计算的过程中,尝试把两个算式改写成一个算式,进而理解运算顺序,并试着解决需要两步计算的加、减问题,学习写答语。

教法建议

教学活动中,要给学生充分探究的时间和空间,在交流不同算法的基础上,尝试将两个算式写成一个算式。另外,本套教材第一次出现让学生写答语,教师要加强指导。

学情分析

学生认识了连加、连减、有很好的计算基础,关键是掌握加减混合算式的运算顺序。

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

1.探索并掌握不带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能用加减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2.学会独立地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经历与他人交流算法的过程,体会算法的多样化,发展解决问题的策略。

过程和方法

让学生借助已有的知识、

未完,继续阅读 >

第7篇:《混合运算》教案

《混合运算》教案

《混合运算》教案

教学内容:

p.35、36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联系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过程感悟、理解并掌握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地进行计算,并能用以解决三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2、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增强类比迁移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获得成功体验,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重点难点:

理解三步计算运算顺序;运用三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光盘

教学过程:

一、学习例题

1、很多同学都喜欢下棋,我们一起去看看王老师买棋时遇到了什么数学问题

演示例题,指名说说图上的信息

买3副中国象棋和4副围棋。象棋的单价是12元,围棋的单价是15元

读问题:她一共要付多少元?

这是一道购物的实际问题,遇到这类问题你马上会想到哪个基本数量关系式?

复习:单价数量=总价

2、学生尝试列式,并交流

(1)分步列式:123=36元 154=60元 36+60=96元

(2)综合:123+154

(可能还有):(12+15)(3+4)

讲评:指着分步列式,让学生明确每一步算式的意思。

比较两个综合算式,让学生说说下面的算式为什

未完,继续阅读 >

《《混合运算》教案.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混合运算》教案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精品范文]相关推荐
[精品范文]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