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量的计算教案设计

2024-03-23 07:13:15 精品范文 下载本文

第1篇:热量的计算精品教案设计

热量的计算精品教案设计

“热量的计算”教学目标

a. 会利用吸热公式和放热公式进行有关吸、放热计算

b. 在条件足够情况下会计算物质的比热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分析一:教材首先通过例题,运用所学比热概念,归纳总结出物体吸热公式,然后再通过例题写出放热公式,加深学生对物质比热的理解.

分析二:本节内容突出体现对学生计算能力、理解能力的要求.

教法建议

建议一:我们可以先复习比热的概念,然后提出若物体升高的温度不止1℃怎么计算吸热?若物质的质量不止1千克又怎么计算吸热?若升高的温度不止1℃,同时物质的质量也不止1千克又怎么计算吸热?由此引出课题,并运用例题1进行验证.最后由吸热引申到放热情况的计算,引出例题2.

建议二:在讲完热量的'计算方法后,可以引导学生逆向思维:如何计算物体的比热.并给出例题.

“热量的计算”教学设计示例

课 题

热量的计算

教学重点

会利用吸热公式和放热公式进行有关吸、放热计算

教学难点

会利用吸热公式和放热公式进行有关吸、放热计算

教学方法

讲授

一、复习比热的知识

二、物体吸热的计算

Q吸 =c m ( t - t0 )

例题1:把质量为2千克、温度为30℃的铝块加热到100℃,铝块吸收的热量是多少焦耳?

提示:

先查比热表,知道铝的比热,然后代入公式计算.

过程见课本

三、物体放热的计算

Q放 =c m ( t0 - t )

例题2:有一根烧红的铁钉,温度是800℃,质量是1.5克,温度降低到20℃时,放出的热量是多少焦耳?

提示:

先查比热表,知道铁的比热,然后代入公式计算.

过程见课本

四、比热的计算

例题3;某物质吸收4.2×104焦耳的热量后,温度升高5℃,则该物质的比热为多少?已知该物质共2千克.

解:已知m =2kg , Δt=5℃,

Q =4.2×104J

所以

五、作业

课本 P27第7、8题

提出问题:若物体升高的温度不止1℃怎么计算吸热?若物质的质量不止1千克又怎么计算吸热?若升高的温度不止1℃,同时物质的质量也不止1千克又怎么计算吸热?

引导学生解题

指导学生

引导学生

学生回忆

思考计算吸热、放热量的计算方法

学生自己解题

总结比热的计算方法

学生板书

探究活动

调查北方冬天有关取暖的问题,用所学知识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

物理教案-热量的计算

第2篇:15热量计算

1.2010年上海世博会通过大面积推广应用太阳能等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特点的绿色环保技术,来体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

如图所示的太阳能热水器,它的水箱容量为120L,热水器上的集热器对太阳能的利用效率为40%,在与阳光垂直的地球表面上每平方米得到的太阳辐射功率约为P=1400W.如果将整箱水的温度从20℃加热到70℃,需要阳光照射5h,那么:(1)一箱水需要吸收的热量是多少?(2)热水器上集热器的面积至少要多大?[水的比热容是:4.2×103J/(kg·℃)]

2.太阳能热水器内盛有40kg的水,在阳光照射下,水的温度升高了25 ℃,求:(1)水吸收的热量;(2)这些热量相当于完全燃烧多少千克的焦炭放出的热量。[q焦炭=3 × 107J/kg,c水=4.2 × 103J/(kg·℃)]

3.小星家的太阳能热水器,水箱容积是200L.小星进行了一次观察活动:某天早上,他用温度计测得自来水的温度为20℃,然后给热水器水箱送满水,中午时“温度传感器”显示水箱中的水温为45℃.请你求解下列问题:(1)水箱中水的质量;水吸收的热量【c水=4.2×103J/(kg·℃)】(2)如果水吸收的这些热量,由燃烧煤气来提供,而煤气灶的效率为40%,求至少需要燃烧多少煤气(煤气的热值为q=4.2×107J/kg)

4.2010年4月20日夜间,位于墨西哥的钻井平台安生爆炸,造成原油大量泄漏,载至5月27日已漏出的原油约7×107L,给该地区造成巨大的生态灾难和经济损失,已知原油的密度为0.9×103Kg/m3,热值为4.4×107J/Kg,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求:(1)假设这些泄漏的原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约为多少?(2)假设放出的这些热量全部被水吸收,可以使多少质量的水从10℃升高到100℃?

5.小星用燃气灶将质量为2㎏,温度为25℃的水加热到100℃,则水需要吸收多少热量?该燃气灶的热效率是25%,则加热这些水需要燃气多少千克?【水的比热容4.2×103J/(㎏·℃),燃气热值4.5×107J/㎏】

6.某物理兴趣小组为了探究地球表面水吸收太阳能的本领,做了如下实验:用一脸盆装6kg的水,水的表面积为0.1m2,经过太阳光垂直照射15min,水温升高了5℃.问:(1)实验时6kg的水15min内吸收了多少热能?(2)平均每分钟1m2水面吸收的热量是多少?(3)若用加热的方式使同质量的水升高相同的温度,至少需要燃烧多少m3的液化气?(假设液化气燃烧放出的热量全部被水吸收,液化气的热值是5.0×107J/ m3)

第3篇:热量的计算

【导语】刀豆文库的会员“乐钰喜晶”为你整理了“热量的计算”范文,希望对你的学习、工作有参考借鉴作用。


“热量的计算”教学目标

a.会利用吸热公式和放热公式进行有关吸、放热计算

b.在条件足够情况下会计算物质的比热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分析一:教材首先通过例题,运用所学比热概念,归纳总结出物体吸热公式,然后再通过例题写出放热公式,加深学生对物质比热的理解.

分析二:本节内容突出体现对学生计算能力、理解能力的要求.

教法建议

建议一:我们可以先复习比热的概念,然后提出若物体升高的温度不止1℃怎么计算吸热?若物质的质量不止1千克又怎么计算吸热?若升高的温度不止1℃,同时物质的质量也不止1千克又怎么计算吸热?由此引出课题,并运用例题1进行验证.最后由吸热引申到放热情况的`计算,引出例题2.

建议二:在讲完热量的计算方法后,可以引导学生逆向思维:如何计算物体的比热.并给出例题.


“热量的计算”教学设计示例

课    题

热量的计算

教学重点

会利用吸热公式和放热公式进行有关吸、放热计算

教学难点

会利用吸热公式和放热公式进行有关吸、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热量的计算

热量的计算

教学目标

a、会利用吸热公式和放热公式进行有关吸、放热计算

b、在条件足够情况下会计算物质的比热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分析一:教材首先通过例题,运用所学比热概念,归纳总结出物体吸热公式,然后再通过例题写出放热公式,加深学生对物质比热的理解.

分析二:本节内容突出体现对学生计算能力、理解能力的要求.

教法建议

建议一:我们可以先复习比热的概念,然后提出若物体升高的温度不止1℃怎么计算吸热?若物质的`质量不止1千克又怎么计算吸热?若升高的温度不止1℃,同时物质的质量也不止1千克又怎么计算吸热?由此引出课题,并运用例题1进行验证.最后由吸热引申到放热情况的计算,引出例题2.

建议二:在讲完方法后,可以引导学生逆向思维:如何计算物体的比热.并给出例题.

教学设计示例

课题

教学重点

会利用吸热公式和放热公式进行有关吸、放热计算

教学难点

会利用吸热公式和放热公式进行有关吸、放热计算

教学方法

讲授

一、复习比热的知识

二、物体吸热的计算

Q吸=c m(t — t0)

例题1:把质量为2千克、温度为30℃的铝块加热到100℃,铝块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热量的计算知识点总结

热量是初中物理最重要的知识点之一,那么相关的公式又有什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热量的计算知识点总结,欢迎大家阅读。

热量的计算知识点总结

计算公式:

①经某一过程温度变化为△t,它吸收(或放出)的热量.Q表示热量(J),

Q=c×m×△t.

Q吸=c×m×(t-t0)

Q放=c×m×(t0-t)

(t0是初温;t是末温)

其中c是与这个过程相关的比热容

②固体燃料完全燃烧释放的热量的计算公式:Q放=mq

气体燃料完全燃烧释放的热量的计算公式:Q=Vq

Q表示热量(J),q表示热值(J/kg),m表示固体燃料的质量(kg),V表示气体燃料的体积(m3)。

q=Q放/m(固体);q=Q放/v(气体)

Q———某种燃料完全燃烧后放出的热量———焦耳J

m———表示某种燃料的质量———千克kg

q———表示某种燃料的热值———焦耳每千克J/kg

单位:

热量的单位与功、能量的单位相同.在国际单位制中热量的单位为焦耳(简称焦,缩写为J).历史上曾定义热量

未完,继续阅读 >

《热量的计算教案设计.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热量的计算教案设计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精品范文]相关推荐
[精品范文]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