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活着就老了读后感

2024-03-27 07:12:15 精品范文 下载本文

第1篇:活着活着就老了读后感范文

活着活着就老了读后感范文

在一个无所事事的下午,我翻出来一本积了一层厚灰的书,打算消遣一下。书名挺文艺,印刷土了点,作者照片亦忧郁深沉,名字普通到我现在都记不住,只知道介绍上写:

“XX,作家,19XX年生于XX,妇科大夫,前麦肯锡合伙人“

下面又加一条:“古器物爱好者”。

喔,这个人很牛啊,我想。作家可以爱好古器物,妇科大夫怎么会跑去做麦肯锡合伙人?

在一个更加无所事事的晚上,我读完了这本书,打破了我对文学和笔法的世界观。

真正好的文学体系,不是诗歌,不是传记,不是散文,不是小说,而是随笔。真正好的写作笔法,不是华丽,不是阴郁,不是精致,不是煽情,而是简·畅。

冯唐(我去翻了翻书)的笔法,也正是如此。李敬泽写的序,笔法和他如出一辙。李敬泽说“冯唐的小说不是现实不是梦想,也不是梦想照见现实或现实侵蚀梦想。“我读了冯唐的随笔集,直觉的思想的浪潮汹涌澎湃,带着清新的海风扑面而来,把我淋了个透心凉。

我再看看,发现冯唐不太像情绪激动的'人,他的文字嬉笑怒骂散逸不羁,但你就是知道这种酣畅淋漓的文字后面不是个易激动的人。他的文字很少失去控制,再挥洒浩荡敢怒敢骂还是失不去控制,永远在冷静的逗号与句号之间徘徊,让人畅快让人大笑,让人看不清这种平易近人的幽默文字后人是怎样。

唯一一篇激动的文章在第一卷,小猪大道。

冯唐写着写着就激动了,他写了他妈妈,写了那个年代,写了很多往事,灰蒙蒙的,有点忧伤。逗号和句号没变,但文字已然失去控制,他写“我眼圈红了”,我在文章外差点哭出来。

原来文字可以这么简单,想什么说什么,只用逗号句号,我也要学冯唐,不矫情不做作不装忧郁,人有多简单文字有多简单,酣畅淋漓一气呵成,大气磅礴得像幅泼墨山水。

我要记住两字真言,“简·畅”。

第2篇:《活着活着就老了》的读后感

《活着活着就老了》的读后感

当仔细品读一部作品后,相信你心中会有不少感想,需要回过头来写一写读后感了。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写好读后感而烦恼吧,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活着活着就老了》的读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活着活着就老了》的读后感1

前几天偶然看到冯唐写的一本杂文集《活着活着就老了》,确切地说是书的名字吸引了我而并不是冯唐。像我们这种年龄的人最容易被这种题目所打动。粗略地浏览了一下书的内容,就觉着特别有味道,便决定读完它。通过简介以及作家的自序,才或多或少地了解了一些有关冯唐的事情。一个协和医科大学读了八年医学的博士在当了几年大夫之后毅然而然地决定弃医从文,就像鲁迅当年那样。平常人很难理解这种异类的做法。我并不以为是因为“全国暴力伤医事件层出不穷,一些医生在无奈的现实面前选择离开这个职业”,也不认为像他在《三十六大》一书中写道的不做医生的两个原因那么简单。一个人一旦有了一定的阅历、到了一定的境界,活着活着就明白了。

人的一生很短暂,从出生到死亡只不过是一个简单的过程。有些人虽然长命百岁却始终没有明白自己真正喜欢什么、做过几件自己喜欢的事。冯唐不是这样的人,否则他就和我们一样了。他在文学方面的积淀与天赋绝对高于医学领域。我不了解他的手术刀有多么锋利,但我已知道他的笔杆子绝对有力。一把手术刀时间久了定会生锈,一篇好的文章却能万古长青、流芳百世。活着活着就老了,不是对生命的悲观咏叹而是对人生的深刻认识。只有老有所爱才能老有所为。到了一定的年龄还不能醒悟,还不去做几件真正喜爱的事情,恐怕到时候就只剩遗憾了。老了就无所谓成名成家、无所谓出人头地、无所谓别人的说长论短。喜欢文学就选择几本好书,择一处偏静之所,把心沉在喜爱的文字中,梳一缕清风明月。喜欢旅游就打点行装背上相机,坐上火车看看沿途美丽的风景。喜欢钓鱼就准备一副渔具,坐在河岸池边,享受温暖的阳光、享受垂钓的愉悦,不管风吹雨打我自岿然不动。喜欢音乐就买上一套音响设备,听一曲《二泉映月》、听一段《命运交响曲》,让美妙的'乐曲涤荡尘封的心灵。喜欢写字画画就准备一些纸墨,在自己的书房里涂涂画画,”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喜欢烹饪做饭就找一本菜谱,把温馨的亲情呈现在小小的饭桌上。凡是你喜欢的就一定是幸福的。趁现在还能动趁我们都健在,做一点自己喜欢的事情吧!岁月肯定不饶人,活着活着就老了。

《活着活着就老了》的读后感2

《活着活着就老了》是冯唐的一本随笔集。他在作家里是一个特别的人,因为他不需要以字谋生,所以字里行间就多了几分嚣张。翻看他的文章,不难看出他的才思敏捷和霸气侧漏,挺有意思。

这本书应该集合了他近十年的文章,分为四个部分:那些书,那些人,那些事儿,那些地儿。开篇就说这本小说整体水平低下,吸引好奇的你读下去。讲到好小说的标准,他说结构好的文章远比辞藻华丽的文章好的多,但是如果一本书能让你感动,那么文字、结构、才情神马的就都不重要了。我仔细回想了一下,貌似中文小说里面我最喜欢的作家应该是张爱玲,国外的作家是村上春树,其余的只能谈得上某本书,谈不是某个人了。不过,我个人好像阅读中文小说偏多,是不是意味着我“整体水平低下”呢?呵呵,我想阅读是一件很私人的事情,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自有不同的妙处,不过我也确实需要补充一些外国优秀小说,因为我最近也发现,国外经典小说的结构都还是很不错的。

“那些人”这个篇章里面看得出来很大一部分是他为文学圈里的好友写的序言之类的短文,不过他描写这些好友时颇为生动,活灵活现,很是有趣,那些大块吃肉大碗喝酒的生活也颇有豪情,从这一点看,倒是有些文人的气质。

“那些事儿”收的比较杂,基本放不进去其他三卷的文章都搁这里了,有他给自己书的序言,后记以及一些随想。

“那些地儿”里描述的对象是他去过的国家和城市,写的最多的还是他的故乡北京和常住地香港。看的出来,他为北京而自豪,对香港的便捷称赞有加。

面对一本随笔集是很难写出框架式读后感的,况且也没有这个必要,毕竟是一些感性的文字,写在这里好像仅仅只是为了纪念:我读完了此书。最后要说的是,这本书值得再细读一边,为了体会那些有趣的句子。

第3篇:活着活着就老了散文

活着活着就老了散文

水陌烟柳莺歌燕语,高阁寒、万语千言砌悲凉。花繁碧水烟花易冷,笙歌妍、千回百转系念想。

秋风碎雨,离愁相思许,寒窗月,流水东去夕阳西下,前路断,末路遥遥只影孤形,青烟碧海,寸寸剪影,遥望悲欢人生苦短,终是阡陌相忘。

所执着的不过是一时念想,愿以为可以延续着这份天真,至少会让自己快乐一些的想法。原以为指尖描绘的未来随着蹉跎岁月越发晶莹剔透,日渐西沉的梦,拿着梦想这个字眼督促自己活下去的意义,人生不断交替着落寞和无奈,与那份编织的梦想相离甚远,却可以笑着伴随苦辣辛酸,即使再沉重的包袱即使再心酸的失望,也可以像过眼云烟一般稍纵即逝。

经常对自己诉说只要心怀梦想每一天都会觉得充实,至少经历沉淀了这些岁月些许的明白原来错误是自己平凡的秉性,而不是学着耍无赖怨天尤人,怀着超越他人的念想作着庸人一般的梦,时常还指望着上天闪过一道虹光开辟一条崭新道路,错在自身的松懈,即使半推半就拥揽着一些美好的希翼,好似让痛苦减半却不断延续着无奈又添几分薄凉的悔恨。人生如梦,沉醉在一睡不醒的执迷中,逃离世俗的桎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活着活着就老了读书笔记

活着活着就老了读书笔记

近读冯唐。

窗外太阳硬硬的直射,白白的光线晃眼。

打着赤膊,斜躺沙滩椅,品着冯唐的文字。有古义,有幽默,有灵气,有侠气。

冯唐名字取自‘冯唐易老,李广难封’。有时间易逝之意,这本散文集名《活着活着就老了》,其实冯唐当时才30多一点。以后我60岁也写一本,书名叫《活着活着就年轻了》,好像这样才实现冯唐的理想:用文字打败时间。

一直以为冯唐是韩寒郭敬明之流,写点不干不湿的文字,靠炒作成了文化明星。成名之后又不写书了,整天忙其他挣钱。看完这本书后发现冯唐是有一些不同的,起码他有要写10本长篇小说的计划,有写传世之作的野心。

以现在的‘成败决定人生‘’的眼光来看,冯唐是一个牛逼轰轰的.人:北大生,海龟博士,妇科肿瘤博士,麦肯锡咨询高管,国企领导,公司老板等等。上苍偏心,这样的人偏偏还兼具才情,写得一手妙不可言的文字。

冯唐说曾国藩是一个通才,我觉得他也算一个通才。

冯唐对他的文字极其自负,老子天下第一。能入他眼的,中国近百年只有二周一钱(周树人,周作人,钱钟书),二王一钟(王小波,王朔,钟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活着活着就老了抒情散文

活着活着就老了抒情散文

云慵懒地浮过眼前的蔚蓝,晕染开了千丝万缕的蓝。其实已薄暮冥冥。又一个夏夜来临。突然之间觉得快乐,莫名其妙的。的确,有些事,想多了头疼,想通了心疼。能不想,尽力不想吧。坐在自家的阳台上,看着。不远处时代广场财富中心大楼的灯光明灭闪烁,楼下公园参与“暴走运动”的人们一波又一波涌过,仿佛自己身处喧嚣的深处,心儿却早已悠悠地飘荡在夜色之中了。

许多的遗憾和许多的纠结在瞬间似乎化为乌有。曾经,把自己弄得很伤心,同葬花的黛玉一样;曾经,把自己弄得很烦很忙,如日理万机的那谁一般,在这一瞬间,这些角色统统给忘了,还原了真实的自己,就是一庸常的村姑野妇,能做到的,就是让自己慈眉善目的详和些,不要那么狰狞。哈哈~~,“狰狞”这个词语,是湖南卫视“中国最强音”海选初赛时,章子怡对曾一鸣唱歌时那痛心疾首的表情很到位的点评,于是他们导师和学生的二人也就成了“美女与野兽”的组合。我印象特别深刻,所以不由自主也就引用到这里来了。也许,每个人在生活里都应该努力“不狰狞”,在镜子里给自己看,在生活里给别

未完,继续阅读 >

第6篇:活着活着就老了读后感范文(22篇)

读后感是对所读作品的个人思考和感受的记录,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文学作品。写读后感时,要以客观立场,注重对书中人物形象、情节发展等方面的分析和评价。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优秀的读后感范文,供大家参考。希望通过阅读这些范文,可以激发大家的思考和创作灵感,帮助大家写出一篇精彩纷呈的读后感。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活着活着就老了读后感篇一

我得为余华的《活着》写一篇读后感。有哪本书比《活着》更有意义,能更好地有感而发呢?是《青春之》,是《兄弟》还是《冷山》?《活着》,一个悲惨的故事。虽然不会像看郭敬明的《梦里花落知多少》时哭得稀里哗啦的,但看《活着》会让我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一种不肤浅的感觉,一种看了让人深感悲凉凄惨的感觉。这书看过很久了,但余华那淡淡的文字,平凡的故事,还是令我难忘:一个小村,一座小城。还有主人公福贵。

这故事讲述了福贵的一生。他是地主的儿子,娶了城里一个有钱人的女儿,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每天都进城里的赌馆赌钱。赚得不多,输了的不少。终于有一天赌光了家业一贫如洗。一次福贵爸

未完,继续阅读 >

《活着活着就老了读后感.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活着活着就老了读后感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精品范文]相关推荐
[精品范文]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