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日记:再次开始

2024-03-29 07:13:17 精品范文 下载本文

第1篇:婚姻日记:再次开始

事隔多年,我终于又开始写日记,不再纠结纸面还是网络,不再在乎听众,也不再在乎是否能够坚持下去。这样才是最真实的自己。

曾经的我,总是在追求更好的自己、真实的自己,但是我不得不承认,自从离开了ruc,自从我开始认为自己失败,我就开始放弃自己。这几年,庸庸碌碌,匆匆忙忙。因为毕业时候的挫败感而备受打击的心灵,脆弱的一直没有振作起来,之后的每一天,要么就在自怨自艾,要么就沦落的麻木不仁。

而今,后者似乎更加多一些。

我要感谢12岁时候的自己,似乎是某个圣诞节,我看着刘冰(那时候她也不过是个20岁左右的小孩子)老师们对节日的庆祝侃侃而谈,暗暗许下心愿,我要自己永远保持年轻的心,永远不要忘记那时候的心情。虽然那个时候的我,不知道“年轻的心”到底是怎样的心情,但是却自信满满、信誓旦旦。

就是12岁的冬天的那个我,让我今天还能够在走了太久的沼泽中猛然间发现问题所在,让我能够不再去纠结到底是什么原因让自己不快乐——真正的不快乐的源头,其实在、一直在、也只在我的内心。

我其实是个话唠,我渴望被人了解、被人理解。但是,因为内心的浅薄和外表的虚荣,因为自省知道自己并没有随着时间的增长而变得更加成熟懂事,内心没有更加丰富,所以渐渐将自己封闭起来。我难过的悲哀的不敢面对的,并不是事业,不是爱情,而是我自己逝去的青春和梦想。

可能因为毕业时候的失败,让我不敢再为自己许下什么心愿。但是失败又能怎样,站在新的起点上的自己,并没有因为那次失败而失去任何机会,从人生道路的角度,可能因为那段时间的低迷,让我有了更好的机会认识自己,让我诚实的彻底的面对阴暗的自己。

有的时候,我想到S老板的不赏识、想到与CM合作时候大年三十那天没有认真看文件导致的重大纰漏、想到在客户那里各种不自信不靠谱,我就会觉得内心很累,不愿意面对过去的自己。但是,其实这些事情的原因也只有一个——我没有用尽全力,甚至没有用心的对待任何一件事情。内心的迷茫反应在工作时候的犹豫不决上面。

我是个对事业有追求的人,虽然过去的日子并没有让我积累自信,但是至少让我懂得如何正确的面对接下来的工作。

我相信自己能够改变这种状况——即便再失落,我也一直相信自己是那个玩俄罗斯方块的姑娘,无论看起来多么危机,只要不放弃,总有问题解决的时刻。所有的苦难、所有的不开心,都是为了那一刻的心满意足。

我愿意为追求生命中那样的perfect moment而做出百分百的努力。

至于SH,则是另外一个话题了,先睡觉吧。我要跟自己对话,慢慢的找回那个对生活充满期待、充满热情,有情趣、有梦想的姑娘。

第2篇:婚姻日记:婚姻是什么

经文:创二18 - 25

前言

《创世纪》第一章一节至二章三节大致勾勒出神创造万有的全部过程。第一章三十一节特别强调,当神在第六天完成了一切的创造之后,“看着一切所造的都甚好”,不但是“好”,更是“甚好”(very good)。《创世纪》第二章至二十五节可以说是把神在第六天对人的创造过程,用放大镜把它放大得更加清楚。五至十七节讲到神用尘土造亚当,让他住在伊甸乐园里,供应他食物,然后要他侍奉神并且顺从神。从十八节到二十三节,我们惊奇地发现,神在这一切之后,觉得还不够好,于是继续他的创造使一切变得甚好。这段经文说明了神创造女人以及他设立婚姻制度的原因。二十四和二十五节可以说使《创世纪》的作者受到神的启示对婚姻关系所作的诠释。以下我们要分三大段来思想这段经文:十八至二十节讲到人遭遇的困境,二十一至二十三节讲到神解决的方法,二十四至二十五节则讲到婚姻的意义。

人遭遇的困境 (创二18 - 20)

在整个创造的过程中,神先后七次“看着是好的”。然而在他造了亚当之后,却说那人独居“不好”。亚当的困境在于他仍然独居,无法单靠自己完成神对人的计划。神决定“造一个配偶来帮助他”。然而神没有立刻采取行动来解决亚当的困境,他让亚当先为一切的活物命名,而在命名的过程当中,亚当充分体会到神所赐给他管理这些活物的主权。他也更清楚地经历到,作为一个人,光有权力还不够,他实在是寂寞。诚如神所说的,他需要配偶的团契和帮助。

“我要为他造一个配偶帮助他”,如果翻得比较完整的话,可以翻成“我要造一个同等于他(equal to him),同时又能配合他(suitable, corresponding to him)、满足他的欠缺的帮助者。”“帮助者”(helper)这个字在旧约中一共用了十九次,其中十二次是指着神而言(参出十八4;申三十三7; 撒上七12;诗二十2)。而“帮助”这个字有三次在先知书中是指军事援助(参书一14,十4、6;代上十二17、19、21、22)。换句话说,妻子是丈夫的帮助,一点不表示妻子是弱者、是次等公民。相反的,这一段经文教导我们夫妻是同等的,双方具有伴偶的关系(companionship)。妻子还可以在丈夫软弱不足的地方成为他的扶持与帮助。“女人的名字是弱者”这句话显然与当初神创造女人的心意不符。

神解决的方法(创二21 - 23)

神在指认人的需要以后,并没有马上供应他、成全他,反倒让亚当有机会去感受他的孤寂。神让所有走兽飞鸟一一在他面前走过。他运用神所给的权柄(参一26、28)给他们命名,却找不到一个配偶帮助他。当亚当深深体会到自己的孤独与不足之后,神终于开始了他创造的最高峰。他先让亚当沉沉地睡得很熟,然后取出他身上的肋骨来造出一个女人。

“那人说,这是我骨中的骨,肉中的肉,可以称她为女人。”(创二23)这句话是最早被记录下来的人类口中的话语。在原文当中它也是一首诗,满了兴奋、满了狂喜,可见英译本RSV中的两个字at last……,即“终于……”去感受出来。“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这句话可表达亚当当时的心境。

“骨中的骨,肉中的肉”,这样的表达在旧约中至少出现了四次(参创二十九14;士九2;撒下五1;撒下十九13、14)。它固然意味着两者间有骨肉之亲的血缘关系,更强调彼此间互相结盟、互相协助、互相支援的关系。换句话说,当亚当说夏娃是他“骨中的骨,肉中的肉”的时候,他不仅在强调一个简单的、生理层面的事实,使他们与其他动物有所区别,更在强调亚当呼应、认同夏娃诚然如神在第二章十八节所说的,是他的伙伴、是他的盟友,是他强有力的帮助。光是如此的认识,就足以革命性地改变夫妻在婚姻关系中对彼此的角色期望!

婚姻的意义 (创二24、25)

“因此,人要离开父母,与妻子连合,二人成为一体,当时夫妻二人,赤身露体,并不羞耻。”这句话乃是《创世纪》作者对神所设立的婚姻制度的诠释。以下本文将从“理性上的优先”、“意志上的委身”、“身体上的合一”和“感情上的亲密”等四个角度来思想这段经文。

一、理性上的优先——人要离开父母

“人要离开父母,与妻子连合”给人的印象是,男人离开父母而在其他地方与妻子另立家庭。但事实上,以色列的婚姻乃是男性家长制,也就是说一个男人婚后继续住在父亲家里或附近,而女人婚后会离开父母搬到丈夫家里。“离开”可另译为“丢弃”(forsake, neglect,abandon,参申十二19,十四27,二十九25,三十一8;书一5)。在圣经的用法中,“离开父母”是个相对而非绝对的用词,就如同主耶稣所说的:“人到我这里来,若不恨(爱我胜过)自己的父母、妻子、儿女、弟兄、姊妹和自己的性命,就不能做我的门徒。”(路十四26)所以“离开父母”这句话的意思表示人一旦结婚,优先次序必须改变,以婚姻为主,但绝不是真的丢弃父母。

在传统中国的农业社会大家庭中,夫妻感情的好坏亲疏是相当次要的。一个结婚男子所扮演的儿子/父亲角色,比他做丈夫的角色来得重要。同样的,一个结婚女子所扮演的媳妇/母亲角色,比她做妻子的角色来得重要。婚姻的主要功能在于传宗接代、奉养父母、服侍夫家和增加生产等,无怪乎孝道在整个中国文化中有其非常独特而重要的地位。也是因着这种传统的影响,今天在华人的婚姻里,仍有因为父母与配偶相处不来的缘故而离婚的。西方社会中离婚的比率固然比华人高出许多,但以此为离婚的主要理由几乎不存在。而近代工业革命及所带来的知识爆炸、迁移频繁、小家庭制度的兴起、择偶自由及社会福利提高的现象下,整个家庭的主要功能逐渐偏重于感情上的需要,人不再需要依赖父母传授技能与产业,也不全然需要养儿防老。长期来说,亲子关系的重要性也逐渐次于婚姻关系。

从表面上看来,当神设立婚姻时所规定的第一个原则“人要离开父母”,一直要到近代社会才有落实的可能。然而,过去数十年来家庭研究与辅导经验累积的结果,却发现“离开父母”有其更深一层的意义。它并不是全然赞成小家庭制度,也不是说父母与配偶有争执时,就自然而然地站在配偶这一边,其深层的意义似乎在于人要超越父母的影响而在心理上长大成熟。

第3篇:好的婚姻,从谈钱开始!

好的婚姻,从谈钱开始!

在恋爱中,大家最忌讳的就是谈“钱”,因为这样感情似乎就不那么纯粹了,大家都拉不下脸面去玷污这神圣的爱情,可是殊不知想要一段好的婚姻,谈“钱”是很有必要的,因为毕竟两个人是要生活一辈子的,少不了锅碗瓢盆这些琐碎的事,如果连钱都要避讳,那这一辈子的婚姻很难走下去。

01

钱谈妥了,婚姻就有了一个好的开端。

在谈恋爱的时候,两个人似乎无所不能,不在乎对方

未完,继续阅读 >

《婚姻日记:再次开始.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婚姻日记:再次开始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精品范文]相关推荐
[精品范文]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