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瓜 教案教学设计

2024-03-31 07:12:13 精品范文 下载本文

第1篇:看瓜 教案教学设计

灵宝市第一小学翟娟阳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农村淳朴热情的民风,体会爷爷的优秀品质。

教学重、难点:

1、充分朗读感受农村淳朴热情的民风。体会爷爷的优秀品质。

2、有感情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入课题

1、小朋友们,你们吃过西瓜,但你们知道农村的孩子是怎样看瓜的呢?今天老师带领大家却《看瓜》。

2、板书,师生共同写课题看瓜

3、看了题目,质疑。

4、引出课文内容,激发学生从文中寻找答案。

二、检查学生预习情况

1、分段指名读课文,集体评议,正音。

2、出示课文生字,开火车读,分小组读。

3、说说这些生字的读音。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放录音,学生倾听并完成任务①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②先个人思考,再小组讨论。

四、学习课文1-3自然段。

1、认真默读课文1-3自然段。

2、小组交流:你读懂了什么?是从哪些地方读懂的?还有哪些地方读不懂的。

3、全班交流:

4、检查交流:①故事发生的背景、时间、地点、人物、事件?②村里小孩是怎么调虎离山的呢? ③我是怎么发现村里小孩的计策的呢?

5、体会爷爷的优秀品质。

1、教师导言:我看瓜时丢了两个西瓜,爷爷问清楚发生的事?对我说了些什么呢?我的看法又什么转变?

2、学生轻声读课文4、5自然段,思考上面两个问题。

3、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4、5自然段。

4、小结:爷爷告诉我,原来种瓜不权是为了卖钱,也是为了方便他人。

5、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第2篇:看瓜教案

看瓜教学设计

惠安县东园玉坂小学 陈玉玲

设计说明:

课文通过“我”在地里看瓜的经历,表现了乡下人热情、淳朴的民风。第1—2自然段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第3自然段写“我”中了村里小孩的“调虎离山计”,看丢了两个大瓜。第4—5自然段是事情的结尾,写爷爷回来后说的话以及“我”的看法转变。“我”是课文的线索,课文的中心人物应该是爷爷。爷爷身上有许多优秀品质:勤劳,种瓜技术高,宽容热情淳朴。

怎样使学生进入情境,体会我起先对小伙伴的行为判定为“偷瓜”而感到气忿,到之后受爷爷的影响转而热情地请小伙伴们吃瓜的心情变化;了解到爷爷种瓜不仅是为了卖钱,也是为了方便别人的目的,从而感受到爷爷身上有许多优秀品质:勤劳,种瓜技术高,宽容热情淳朴,是这篇课文教学要解决的任务和目标。本课教学设计试图通过以读为本,引导学生紧扣重点词段的学习方式,让课堂成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场所;搭建学生与文本之间的桥梁,让学生领悟文本内涵,从中受到感染和熏陶。让学生对生活中的人或事能发表自己的独到的见解,把课堂引向生活的天地;培养学生分析综合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从而体现新课程视学生为学习的主人的这一教学理念。教学要求

1、会认生字14个,会写生字7个,注意两个多音字的不同读音。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重点语句。

3、读懂故事内容,让学生感悟到爷爷身上宽容、热情、淳朴的美好品质。教学重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重点语句。

2、复述课文内容,让学生感悟到爷爷身上宽容、热情、淳朴的美好品质。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激趣导入

1、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吃西瓜吗?夏天,瓜地里结满了又大又圆的西瓜,真惹人喜爱。到了夏天的晚上,在瓜地是看瓜可有意思了,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课文《看瓜》。(出示惹人喜爱的西瓜图片)

[设计意图] 在新课程和新教材中均指出:把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放在首位。要让学生把学习当成一种享受,这样,学生乐学,便会积极投入其中。由启发谈话导入,同时辅以课件,由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出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读书的欲望。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和观察思维能力。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哪位同学愿意告诉大家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故事中有哪些人物呢?

二、细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同学们回答得真不错,现在老师想考考大家的记忆力怎样?是不是也很棒?

(出示课件,指名读、开火车读)

2、请同学们再读课文,并在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指名分段读课文。

[设计意图] 学生是学习发展的主体,是探究者,体验者,发现者。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特别强,特别是已经到了二年级下学期,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非常高。因此,把更多的学习时间留给学生自己去探索,完全不必老师扶持,该放手时就放手,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有节省了课堂时间,提高课堂效率。

三、品读重点词句,体味文章内涵

1、小组讨论,合作交流

2、集中交流,检验讨论效果:(1)“我”喜欢帮爷爷看瓜吗?从哪儿可以看出来?哪个词最能体现“我”喜欢看瓜?解释“自告奋勇”,谁能自告奋勇地读读这句话?指名读、评

(2)小组讨论:“我”和爷爷看瓜有什么不同?出示要求:我是怎样看瓜的,用“——”划出相关的句子。全班汇报交流:(1)瓜被偷了(2)“我”中了调虎离山计

什么是“调虎离山计”?用文中的话来说。谁能生气地读读这一句?(小黑板出示句子)

板书:“我” 生气 师指导读

[设计意图] 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自主发现、自主探究的过程,成为共同交流、合作探究的过程。让学生在轻松、宽松的氛围中学习探究,体会了主动探究、合作探究的快乐。通过我的引导和启发,学生体验了成功带来的喜悦,让学生有所发现和收获,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3、为什么爷爷说小伙伴的行为不算偷?

4、瓜被偷了,爷爷的态度怎样?

出示要求:瓜被偷了,爷爷态度怎样,用“~~~~”划出相关的句子。师:和你旁边的同学讨论读读爷爷的话,看看你读懂了什么。指名汇报交流 板书:爷爷 宽容

5、小结:爷爷把“孩子们”“河里摇船的人”都当做朋友或者客人,愿意用自己的瓜款待他们,为他们解渴。所以爷爷种瓜不仅是„„ 板书:种瓜不仅是为了卖钱,也是为了方便别人

6、“我”从爷爷的态度中受到了什么影响?齐读最后一句。[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深入体会我的心情。自主讨论的方式,同有感情地朗读相结合,训练了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受能力。从读中理解。学生在挖掘人物内心世界的过程中,避免了繁琐的分析,提高了教学效益。同时强调自读自悟,引发学生的想象人物的内心世界,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尊重学生的个性化理解,增强学生的感悟,丰富学生体验,并从中受到人物优秀品质潜移默化的影响。

五、巩固课文内容,加深理解

1、默读课文

2、复述故事

[设计意图] 回归整体,认真品味,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同时锻炼学生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

六、拓展延伸

爷爷多么了不起啊,种的瓜大、甜,待人还如此热情、宽容。同学们,在别人遇到困难时,我们应该怎么做?

指名说。

是啊,帮助了别人,快乐的是自己!希望每个同学都能播撒快乐的种子,让身边的人快乐起来。

[设计意图] 新课程的理念之一就是让教育回归生活。现实生活如果与教学联系在一起,就变成课程资源。寻找课文内容与学生生活的相通之处,能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

板书:

看 瓜 “我” 生气 爷爷 宽容

种瓜不仅是为了卖钱,也是为了方便别人教学反思: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可通过创设情境,激发阅读兴趣,引导学生自读自悟,尊重独特感受。整个读书过程为弘扬学生个性,激发学生灵性服务。”在教学中我积极引导学生自读自悟,在阅读实践中学会阅读。从学生产生的问题出发,从学生的学习需求出发,学生通过阅读,会不由自主地把自己与文中小男孩进行对照,经过我有意引导,分清主次,抓住重点,让学生在读中体会、思考,进行探究性学习,在读中受到宽容待人、关心他人的思想教育。

尽管上讲台前我信心满满,但下讲台后却满心遗憾。在细细回味了课堂中的每一环节,发现有许多疏漏和处理不当的地方。其中有两点最为致命的错误:一,课前对学生实际估计不足、过程中让学生读文的时间不够充分、无法牢牢抓住学生、教学机智仍然欠缺等等。这使我深刻意识到教师的教学基本功,自身素质的高低,对语文课成败关系重大。二,在“偷”这一行为的讲解上不过透彻,没有着重强调关于“偷”的定义,课后有的学生依然说不清楚,实在是一大失策。通过这次的教学实践,使我了解到了自身还有诸多不足之处,还有待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向各位老师请教,以此来修缮,提高自身教学能力。

第3篇:看瓜 教案

看瓜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巩固字词,能听写词语,能随文理解词语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简单回顾课文主要内容。

3、让学生想象情景练读,训练学生对内容的口语表达。4.在朗读中体会爷爷的善良、宽容的美好心灵,从中受到感染和熏陶。感受农村淳朴热情的民风。

教学重点:

1、能随文理解词语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1、能运用想象和联想的办法读懂课文

2、在朗读中体会爷爷的善良、宽容的美好心灵,从中受到感染和熏陶。感受农村淳朴热情的民风。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这节课,我们学习读课题:看瓜

2、多音字读得真准,再读一遍。

二、听写词语,订正。

1、昨天我们还学习了课文中的生字和组成的词。有些词语,我们不仅要读正确,还要写正确。请拿出本子准备。听清楚,一个词老师只读两遍。

2、第一个词 卖瓜 爷爷是种瓜的专家,他要到镇上去卖瓜。

3、第二个词 任务 注意任字的哪一笔最长 任务

4、第三个词 中计 中是一个多音字 中计

5、第四个词 口渴 口渴了是因为身体需要水,所以偏旁是三点水 口渴

6、第五个词 不算

7、第六个词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看瓜》优秀教案

《看瓜》优秀教案

教材简析:

课文通过“我”在地里看瓜的经历,表现了乡下人热情、淳朴的民风。第1—2自然段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第3自然段写“我”中了村里小孩的“调虎离山计”,看丢了两个大瓜。第4—5自然段是事情的结尾,写爷爷回来后说的话以及“我”的看法转变。“我”是课文的线索,课文的中心人物应该是爷爷。爷爷身上有许多优秀品质:勤劳,种瓜技术高,宽容热情淳朴。

学情简析:

《看瓜》这篇文章离学生的现实生活较远,其中蕴含的道理学生不易理解,都需教师引导,搭建学生与文本之间的桥梁,让学生领悟文本内涵,从中受到感染和熏陶。

教学目标要求:

知识与技能:1、学习本课生字,并练习正确书写。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1、借助拼音,认读生字。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3、读读议议,体会爷爷的美好心灵。

情感态度价值观:1、激发学生识字、写字的兴趣。

2、在朗读中体会爷爷慈爱宽容、无私助人的美好心灵,从中受到感染和熏陶。

教学重点难点:

1、正确识记本课生字新词,并联系书写。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物

未完,继续阅读 >

《看瓜 教案教学设计.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看瓜 教案教学设计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精品范文]相关推荐
[精品范文]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