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听经典散文
第1篇:倾听散文
倾听散文
在医院刚刚看完牙,给我诊疗的大夫便接到了一个电话。
挂断电话后他一脸着急的表情,对我说:“你有时间吗,帮我盯一下两个孩子,我需要马上出去一趟,估计一刻钟,最多了半小时。”
“行呢,你去吧。”见他这么紧迫,我也没多问就答应了。之前已经来过好多次了,彼此都非常的熟悉。
他脱下自己身上的白大褂搭在衣架上,更换了一件外套,匆匆忙忙的出门而去。
屋子里就留下了我和两个孩子,如果没有猜错,他们应该是姐弟俩。两个小家伙一点都不生疏,一边头扎在一块儿玩着手机,一边和我说话。
女孩问我:“嗨,你有吗?”
“有啊,怎么了?”我笑着说。
“把你的手机借用一下,我们看看你可以吗?”两个孩子不约而同地说道。孩子们说的好恳切,容不得我拒绝,何况,我也没有拒绝的理由。
“好吧。”我边说边从兜里拿出手机递了过去。
男孩刚要近前来取,伸出的手还没触碰到手机,就被女孩机敏的在手背上轻轻击打了一下。
“我来,当心给人家掉地上摔坏了。”她俨然就像换了一个人,一副小家长的模样。
从我手里小心翼翼的接过手机,两个人又顶着小脑瓜玩在了一起。
“26加3----等于29,好可怜啊,才这么点好友,”男孩对我不无同情的说:“我妈上一百零三个好友,我小姑的更多,二百多个好友呢。”
我除了笑,无言应对。
“同—路—客”女孩这时读着我的网名,忽然抬头问我:“同路客是什么意思呀?”
“同路客就是两个志趣相同的人,在人生的某一段路上相遇,并且同行在这段路上成为了朋友...”我郑重其事的给她解释着,余光看,却发现孩子的心思都不在我这儿,他们压根就没有在听我讲话,而是饶有兴趣的私聊着属于他们自己的话题。心头掠过一丝备受冷落的难过,我只好住口不再继续接着往下讲了,索性凝神静静地听,听听孩子们说些什么。
“不倨傲,不卑微。猜猜这是什么”姐姐考问弟弟。敢情他们是把我的个人签名当谜语了。
男孩憨态可掬,两只黑白分明的眸子向上怔怔的瞪着天花板,煞有介事的努力思考着,突然脱口说道:“啊,我猜到了,是大树。”骄傲得意的.神态溢满了小小的脸庞。
大树?!我丝毫没有明白。可女孩却听懂了,她咯咯的笑了起来:“傻瓜,你真逗,大树是会低头的。”
大树会低头?我越发的云里雾里了。看得出来,他们的配合远不如先前默契,要不然就是女孩调皮,在故意使坏,男孩这次也是特别的茫然不解。
“笨死啦,刮风的时候,树会随风摇摆,那不是低头是什么。”说完这句,女孩更是笑弯了腰。我恍然大悟,原来如此,心里也似乎渐渐的明朗了,在孩子童稚的心灵中,低头就等于是卑微了......
就在我一愣神的功夫,男孩已然开始不服气的反问了:“那你说是什么?”
“是岁月。”女孩不假思索,她是那样的自信和胸有成竹,一双透着灵气的眼睛里闪着智慧的光芒:“老师说,不管是春夏秋冬,还是吹风下雨,岁月总是那么平静,不为外界困扰,不伤感忧郁,只会用心认真的走好自己的路。”
我惊得口瞪目呆,若不是亲耳倾听,怎么也不会相信,这样一番蕴含着深刻哲理的话语竟然出自一个不到十岁的孩子之口;而就在刚才,在孩子面前,我还总是自不量力的以大人自居,好汗颜。
到了公司,坐在桌前,我反复的回想,佩服的五体投地,孩子诠释的精妙极了,真真的好有道理!情不自禁的打开电脑,人生中第一次真诚仔细的百度了岁月的含义。百度里是这样解释的:岁月,指昨天,今天和明天,常来形容一段历史时期,也用来形容一段生活经历,还经常承载人们的感情,它是世间万象的载体,可以容纳世间一切酸辣苦甜。也泛指时光,时间。
从此以后,不敢再低估孩子。
写于5月20日
第2篇:倾听思念散文
倾听思念散文
我是树上的一片叶子,
我有众多的兄弟姐妹,
还有深爱我们的母亲!
有一天,我看见了,
一位少年背上了行囊,
离开了家乡,
少年的身影逐渐消失,
而她的身影却伫立在小路尽头,
久久不曾离去!
从此,我每天都能看到那道影子,
多少个日日夜夜,
多少的风风雨雨,
她的身影不知不觉弯了腰,
一波波的皱纹爬上了眼角,
就这样,她变了许多。
母亲,我的兄弟姐妹和我都知道,
唯一不变的是那道思念的.目光,
经过岁月的酝酿,变得柔和而深邃!
春去秋来,东去春归,
我绿了又黄,黄了又绿,
衣服换了一件又一件,
而少年的身影一直未曾出现,
那道目光由小路尽头,
延伸到远方;
延伸到天空;
感动了风和云,
风挥挥手,云便飘向远方,
似乎要去替她寻找她的孩子。
是这样吗?我这样想着!
而我,一直从未离开我的母亲,
怎么舍得
第3篇:倾听散文阅读
倾听散文阅读
滚滚红尘里,每天都有不同的声音充盈于耳。快餐文化不断充斥这个世界,越来越少的人愿意驻足倾听世界的声音。
在日复一日的麻木里,在追名逐利里,没有时间停留,连小驻一会都好像很浪费,人们遗失了孩童的赤子之心,也忘记了倾听。
没有时间亲近大自然,也没有时间倾听大自然的声音。
那清晨第一缕霞光初起时小鸟于树木间鸣叫的声音,那幽幽小溪在山涧中宛然奔流的声音,那蜜蜂扇动翅膀在花间采蜜的声音,那稀疏雨滴清落绿叶间的声音,那清风拂过树梢的声音,那海浪拍打礁石的声音……,统统都忘记了。
陶渊明的“鸡鸣桑树颠,狗吠深巷中”,在都市人的世界里,已经绝迹。
每个人都在忙,忙着奔波,忙于生计,忙于名利,忙得都忘记了倾听一下内心的.声音。
甚至,忙得连倾听家人声音的时间都好像没有了。
多少在异乡的游子已经不知道父母的心意是什么?他们想的都是等我事业有成了,等我功成名就了,再好好听听父母的想法。可是,什么时候才算达到目标呢?每一个父母都在不断衰老,等到那时候,有些父母已经不能说了!
多少在外打拼的父母已经不知道孩子的想法是什
第4篇:倾听心灵散文
倾听心灵散文
大千世界,茫茫人海,我是谁,谁有是我?
不管是走路,还是吃饭,运动亦或是坐着,许多人,许多事,好像都在我的身边徘徊,令我无法躲避。
偶尔,一个人独处时,会思考,是物质决定意识,还是意识决定物质?相信学过哲学的人都知道,这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在我的世界观中,我是认为物质决定意识的,所以我也是一名唯物主义者,但是有时又想,那电脑的发明,是现有关于电脑的想法,而后电脑才被发明出来,想着想着,大脑便出现了混乱,无法再思考下去。
在这茫茫人海中,人们都在想些什么呢?这是一个多么深奥的问题啊!我永远也无法想象出别人的心中在想些什么?但不管人们怎么想,我们都是无法猜想出来的。寒碜的牵牛花,原本在山间开放;常春藤的跟,应该是扎根在乡村的泥土中吧!有时候,实在难受,就想想这些无聊的问题。
有的.时候,压力过大,便会怀疑自己是否已经处在精神分裂的边缘,会不会出现精神分裂,如果精神分裂,那会是什么感觉呢?想着这些无聊的问题,有时候,连我自己都认为自己真的有时候蠢得要命。而自己唯一可以做的,那就是关上手机,躺在
第5篇:倾听经典散文
倾听经典散文
一、倾听
当我遇到事情向母亲倾诉时,放下电话,发现并没有得到想要的解脱。她并不是懂得倾听的人,不会令我释放恐惧和悲伤。她只会提出一些问题和催促令我更加焦虑。
但我还是会对她讲,也许是安全吧。并非希翼帮助,这些事最终我都会处理。只是想讲给亲人听。亲人意味着是可以理解安慰你的人。
很可惜,亲密的朋友也是如此。不会静静听你讲完,中途就会打断,问些她感兴趣的问题。完全打乱了你的思路和情绪。
但是我仍旧会对这两个女人讲,且只对她俩说。因为她们是爱我的。虽然很多时候我都很扫兴,从慧那里听到一堆悲观和怀疑,她不太相信事情往好的方向发展。母亲则是完全不得要领,她和我截然相反,是痛快干脆简洁的,也没法理解她女儿那么多的感伤和犹疑。
我很遗憾。
还有一种类型的'朋友是非常擅长讲大道理。我知道她说的对,她说的统统都对。大道理很少会有错的,适合往每一个人身上套。问题是,我是我,不是每个人,也不会按你那些主观的标准生活。就算我这样是错的,又有什么关系?难不成人人都按部就班,千篇一律?你都按那些死规矩活的,你能保证你
第6篇:第二次倾听散文
我问佛:如何才能如你般睿智?
佛曰:佛是过来人,人是未来佛。佛把世间万物分为十界:佛,菩萨,声闻,缘觉,天,阿修罗,人,畜生,饿鬼,地狱;天,阿修罗,人,畜生,饿鬼,地狱,为六道众生;六道众生要经历因果轮回,从中体验痛苦。在体验痛苦中,才有参透生命的真谛,才能得到永生。——仓央嘉措
幼时,曾逛过离家乡不远的山庙,破旧的庙屋,几尊神态各异的佛像,不断传来的颂经声,让那时的我对佛教留下的唯一印象便是山上的佛钟。
直到两年前,汶川发生了大地震,外婆便拉着一向都不信佛的我去山庙为那些因天灾而丧失家园、亲人甚至是生命的人祈福。几年的光景,我已淡忘了钟声,为此,我决定再一次击钟。
我用手握住击钟棒,慢慢将它推向钟面,当钟棒和钟面相碰的一瞬间——钟响了。钟声淳朴而不低哑,厚重而不沉闷,辽远而不傲气,似乎只是释迦牟尼开悟后的一声感叹,没有香烟缭绕,没有信徒如云,无需佛像,无需蒲团,只是一口看似笨重的钟磬,却真确地流露出佛教的智慧。虽然没有清真教的庞大,基督教的华丽,却时刻都在流露出一种安静的美,它在用漫长的历史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