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山二中九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卷

2024-04-21 07:13:09 精品范文 下载本文

第1篇:霍山二中2011年九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卷

霍山二中2011年九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卷

霍山二中2011年九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卷

温馨提示:

1.你拿到的试卷满分为150分(其中卷面书写占5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是无效的。

3.考试结束后,请将 “答题卷”交回。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

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10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6*1分)。

①.妇姑荷箪食,__________________。 《观刈麦》

②.已是黄昏独自愁,________________。 《卜算子 咏梅》

③. ____________________,客行悲故乡。 《商山早行》

④.零落成泥零碾作尘,_______________。 《卜算子 咏梅》

⑤.鸡声茅店月,_______________ 。 《商山早行》

⑥. ,叶底黄鹂一两声。 《破阵子》

(2)默写刘方平的《月夜》(4*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名著考察: (4分)

(1)《水浒传》的作者是 。小说中人物性格鲜明,绰号为“智多星”的人是 ,也被称为“赛诸葛”。他与一伙儿好汉在“黄泥冈上巧施功”,干的一件大事是 。“醉打蒋门神”“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说的是《水浒传》中的一位传奇英雄 。

3.读下面文字,完成第(1)~(3)题。(9分)

人生的本色该是如此:成,如朗月照花,深潭微澜,是不论顺逆、不计得失的超然,是扬鞭策马、登高临远的驿站;败,仍清水穿石,汇流入海,有穷且益坚、不坠青云的ào’àn( ),有“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的倔强。荣,江山依旧,风采尤然,恰如沧海巫山,熟视岁月如流,浮华万千,不屑过眼烟云;辱,胯下韩信,雪底苍松,宛若羽化之仙,深知暂退一步,海阔天空,不肯因噎废食……

没有比行动更美好的语言,__________。人生需要的是德行的mùyù( )、坚韧的浇灌、挚爱的孕育。

(1).根据拼音写出文段括号处应填入的词语。(4分)

ào’àn( ) mùyù( )

(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 ,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 。(2分)

(3).“因噎废食”的比喻义是,其中“废”的意思是 。(2+1,共3分)

4.我校九年级某班利用课余时间开展“好读书,读好书”为主题的活动,作为班集体的一员,请你积极参加这次活动(12分)

(1)现在,一部分同学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对读书逐渐失去了兴趣。假如你对此作一番演讲,下面古人名言警句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的是 。(3分)

①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②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③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④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⑤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2)对于“读什么样的书”这个话题,同学们众说纷纭,有的说应该多读流行作品,有的说应该多读经典名著。对此,你的看法是什么?请简要阐述理由。(1+2,共3分)

看法

理由

(3)活动总结会上,你作了精彩的即兴演讲,号召大家读书。下面是演讲的部分内容,读后完成以下三题:

读书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权利。

A读一本好书,可以培养我们的情操,提高我们的审美能力。B我们能够从书中享受和汲取人类文化的优秀成果。读流行作品,可以在与同时代人的交流中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读古典名著, 。可以传承古代圣贤的精神品质。

请热爱读书吧,让它成为你终生的伴侣。

①画线句A中,“ ”一词使用不当,可以改为“ ”。(2分)

②画线句B句有语病,可改为 。(2分)

③在文中横线处补写相应的句子,使之与前一句语意连贯。(2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段,分别回答问题。(55分)

[一]发现自己(15分)

①歌德年轻时候立下的志向是成为一个画家。为此他付出了艰辛,努力提高自己的画技,却始终收效甚微。直到4岁的时候,他游历了意大利,亲眼见到那些大师们的杰出作品之后,终于清醒了:即使自己穷尽毕生的精力也难以在画界有所建树。在痛苦和彷徨中,他毅然决定放弃绘画,改攻文学,最终成为伟大的诗人。

②的确,发现自己并不容易。这是因为,发现自己,用的是自己的眼睛、自己的思维、自己的标准,掺杂了大量主观的、情感的、个性化的因素,得出的结论往往不够全面、客观、公允,其正确性也因此打了折扣。自己看自己难,难就难在“只缘身在此山中”。

③歌德用了差不多半生的精力学画无成,面对人生的不断碰壁,及时调整了人生目标,在文学道路上做出一番成就。孙中山青年时悬壶行医,最后发现治一人并不能救社会,于是转而投身革命,终于成就了令世人敬佩的伟业。无数成功的例子告诉我们,成功者是在不断的实践中发现了成功的道路,并不是一开始就站到了正确的起点上。因此,我们不要盲目地相信自己的兴趣,不要绝对依赖自己的感觉,而要尽可能多地尝试各种各样的发展道路,与时俱进地调整自己的努力方向。

④发现自己需要勇气。人生所占有的资源是有限的,时间、精力、能力的使用都是单向的,一旦投放就不会再生。因此,我们要敢于放弃,善于取舍。对于经过实践检验无法通行的道路,我们不能坚持错误不知悔改,而要勇敢地承认自己错了,坦然地从头再来。切莫不识时务,乱闯硬干,最终头破血流,两手空空。

5、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3分)

6、以下两题任选一题作答。(2*2共4分)

(1)第②自然段在全文的论述中主要有什么作用?

(2)第③自然段列举孙中山弃医从政的事实有什么作用?

7、第②自然段主要运用了 的论证方法,第③自然段主要运用了 的论证方法。(2*2共4分)

8、传统观点认为,成就事业时要“矢志不移”,“只要有恒心,铁杵磨成针”,而本文却提倡要善于“发现自己”,“敢于放弃,善于取舍”,不断矫正进取的目标。对此,你的观点如何?请写出你自己独到的思考。(4分)

[二]冬雨(共16分)

①清晨,拉开门迈入楼道,就听到楼顶的木制盖板上“沙沙”、“吧嗒”、“乒乓”的声音。

②北国的冬不本是下雪的季节吗?在这“大雪”的节令,在一场瑞雪之后,竟然下了一场小雨!听惯了西北风的呼啸,忽然听到这雨声,让人觉得严冬已过去,又置身于春风春雨中了。那雨声使我不禁联想起广东音乐,“沙沙”声宛然《沉醉东风》中轻缓细切的弹拨乐,“吧嗒”、“乒乓”的大雨点儿声,多像《雨打芭蕉》演奏到一处小高潮之际那美妙的韵律。

③楼外,雨小,雾大。雨,淅浙沥沥,如丝如缕,东飘西洒,悄无声息,要不是偶有几个大雨点,你就看不见它。冬雨虽然似乎来错了季节,却也有情,落在你的脸上、脖子里,并不给你寒意,也不让你产生淋漓之苦,只是凉丝丝的,你会顿生一种特殊的轻柔、清新和亲切感。

④冬雨会躲进雾里,跟你捉迷藏,神秘兮兮的。雾蒙蒙,隐住村镇,裹住树,笼着一个神秘的世界。近处,雾中房屋、树木、电杆,朦朦胧胧,影影绰绰,似海上若隐若现的山岛,,又如烟波中耸着桅杆的船舰。雾也有情,好似跟你逗戏,给你“画”个“圈”,你往前,她就后退,你退回来,她又悄悄地追过来,你喝喊,声音似落进大海里,杳无回音。

⑤雾缓缓消退,树木从雾的纱幔里走出来。杨树虽已落尽了叶子,然而,那擎在枝头的绛褐色的苞头,经雨水润泽,有些膨胀,像初春欲放的苞蕾。远眺小溪旁那一排排一丛丛年轻的柳树,尚存几许绿色或淡黄的叶子,乍一看还真有几分柳枝鹅黄泛青、“依旧烟笼十里堤”的韵味呢。

⑥雨更小了。人们立在雨中谈笑,小孩子们蹲在如镜的小水洼边,和自己的影子相视而笑,指点着,戏逗着。不少人打了伞,红的、黄的、草绿的、天蓝的……饰着各种图案,远看,仿佛翩翩的彩蝶。此时此景,在许多人的眼中、心中,花伞已远非遮雨的工具,而是艺术品,是生活的装点,是美的一部分,似乎也寄寓了对春的渴望。应该说,在北国,冬雨总该是不正常的,而这“不正常”却也令我别有情愫,启发了我的新思维,让我体味到造物主的“不拘一格”、无穷变化。冬雨不是老皇历,老皇历有些页码念不得了。不是吗,这几年,在不少发奋图强、追求高远境界的人们的心里,严寒的冬在缩短着.温暖的'春在提前着,火热的夏和金灿灿的秋似乎在延长着。

⑦一位大作家说过,既然冬天已经来临,春还会远吗?

⑧冬雨,你该是春的急先锋、春的精灵,你勾起我对春的向往和呼唤,让我早早地盼起春来。你牵着我的思绪超越了一个严寒而没有绿野和鲜花的季节,让我似乎看到一个万紫千红的季节已经早早来临。

9.①②③段依次从 觉、 觉、觉等感官写冬雨给人们带来的美好感受,④⑤⑥段分别写雨中的、 和 ,充满了诗情画意。(6分)

10.④段中“冬雨会躲进雾里,跟你捉迷藏,神秘兮兮的。”主要用 修辞手法,请简要说说这种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3分)

11.②段“在一场瑞雪之后,竟然下了一场小雨”中的“竟然”二字是针对“ ”而言的。(从原文中找句子回答) (2分)

12.对加线句理解不正确的是( )(2分)

A、句子中的每一个季节前都有一个形容词,突出了各自的特点。

B.这里的春夏秋冬并非实指自然界的季节。

C、表现了人们的热情和对火热生活的向往。

D、冬天缩短,春天提前是事实;夏天和秋天延长是想象,所以用“似乎”。

13.语言之美,有的是使用了某种修辞,有的是使用了某种句式,有的是使用了优美的词语……请你也用美的语言描绘一下你平常见到的秋雨景象,30字左右。(3分)

[三]文言文阅读 (24分)

(甲)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日:“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

(乙)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14.下面各项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2分)A.会天大雨会:适逢 B.上使外将兵 将:带领

C.为天下唱 唱:倡导D.宜多应者 应:回答

15.“扶苏以数谏故”中的“以”字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2分)

A.把   B.因为   C.认为   D.凭借

16.(甲)文“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正确的译文是( )(2分)

A.现在要灭亡了,是死,举行大计也是死,等于都是死。

B.现在逃跑也是死,举行大事也是死,大家都等着死。

C.现在逃跑也要死,发动大计也要死,不如都去死。

D.现在逃跑也会死,发动大事也会死,同样都是死。

17.对(甲)文的内容概括不当的一项是 ( )(2分)

A.记叙陈胜吴广起义前对形势的分析。 B.记叙陈胜吴广起义的原因。 C.记叙陈胜吴广起义的全部经过。D.记叙陈胜吴广起义前的谋划。

18.下面的说法中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陋室铭》、《陈涉世家》、《雨说》中的“铭”、“世家”、“说”都是古代的文体。

B.《西游记》、《水浒传》是长篇小说,《陈涉世家》、《唐雎不辱使命》是中篇小说。

C.“揭竿而起”、“斩木为兵”、“鸿鹄之志”这三个成语均出自《陈涉世家》。

D.《唐雎不辱使命》、《陈涉世家》的作者依次是刘向和司马迁。

19.下列词义相同的一项是 ( )(2分)

A.谓:谓唐雎曰 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B.刺:夫专诸之刺王僚也 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C.若:若士必怒    若为佣耕,何富贵也

D.尝: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20.翻译下面句子(2*2分)

(1)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按要求用课文原句填空。(4分)

(1).起义的导火线是:_______________,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2分)

(2)《陈涉世家》中表现全文主旨体现作者抱负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2分)

22.乙文描写秦王从“怫然怒”到“色挠”的脸色变化有什么作用?(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外交辞令往往委婉含蓄,揣摩下面两个句子,说说其“潜台词”是什么。(2分)

(1)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与臣而将四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写作(作文55分+卷面书写5分,合计60分)

材料:某省高考状元在一次经验交流会上语出惊人:我不是一个全才,因为全才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平庸。人必须学会放弃,就像考试时遇到难题挡道时先做其他容易的一样。其实,生活的艺术就是平衡得失的艺术。要装进一杯清泉,你就必须倒掉已有的陈水;要多一份独到的体验,你就必须多一份心灵的创伤。换个角度来说,虽然倒掉了一杯陈水,但你拥有一杯清泉;虽然遭受了心灵的创伤,但你却多了一份独到的体验。

阅读这段材料,然后请以“________,使我学会了放弃”为题,写一篇作文。(55分)

【提示和要求】

(1)先从“生活”“学习”“活动”“做实验”“帮助别人”几个词语中任选一个,填在横线处,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2)可以写你的经历、感悟、认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用你喜欢的表达方式写作。

(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否则会被扣分。

(4)抄袭是一种不良行为,相信你不会照搬别人的文章;否则会影响你的成绩。

(5)考虑到内容的充实,文章不要少于500字。

霍山二中九年级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

1.默写诗文中的名句名篇。(10分)(略)

2.施耐庵 吴用 智取生辰纲 武松

3. (1)傲岸 沐浴 (2)尤然 犹然 (3) 偶遇挫折,就怕再出问题,连该做的事也不做了。停止 (4)没有比足音更遥远的路途或没有比奋斗更有力的承诺

4.(1)①④⑤(2)略(3)①培养 陶冶 ②我们能够从书中汲取和享受人类文化的优秀成果 ③能够在同古代圣贤的对话中获取精神上的滋养

二、阅读下面的文段,分别回答问题。(55分)

[一]发现自己(15分)

5、(3分)发现自己才能选择正确的道路,才能实现个人的最大价值。 (意思对即可)

6、选做题。(1)(2分)总结上文,揭示原因,。为下文“如何发现自己”作铺垫。

(2)(2分)用该事例论证了成功者是在不断实践的过程中发现成功的道路的,因此我们要在实践中学会尝试各种发展道路,并与时俱进的调整自己的努力方向。

7、道理论证,事例论证 

 8、(3分)例:这两种观点不矛盾,对正确的方向要矢志不移,但不适宜自己时也要敢于放弃。

[二]冬雨(共16分)

9、听 视 触; 雾 树木 人 

10、拟人 既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雨的细小、轻柔的特点,又赋予了它人的情态,像个调皮的小孩子,活泼可爱,富有情趣。(言之成理即可)

11、“北国的冬本不是下雪的季节吗?” 12、D 13、略

[三]文言文阅读 (24分)

14.D 15.B 16.D 17C 18.C 19.D 20 . (1)有的认为项燕战死了,有的认为项燕逃走了 (2)心里的愤怒还没有发作出来,上天就降示了征兆 21. (1) 失期,法皆斩 天下苦秦久矣 (2)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22反衬作用(或:侧面表现唐雎不畏强暴、正气凛然的形象) 23.(1)你最好还是将你们的土地奉送给我,不然的话,如果我发怒,那后果将不堪设想。(2)我将效法他们三人,与你(秦王)同归于尽

三、写作(作文55分+卷面书写5分,合计60分)

霍山二中九年级期中考试(第三次月考)语文答题卷

温馨提示:

1.你拿到的试卷满分为150分(其中卷面书写占5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是无效的。

3.考试结束后,请将 “答题卷”交回。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

1.(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6*1分)。

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 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默写刘方平的《月夜》(4*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分) ①《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

3.(1).ruì( )zhì( )(2分)(2)___________(2分)

(3)___________应改为:___________。(2分)(4)当我们与书中那__________________,我们便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4.( )(2分) 5. (1).( )(2分) (2).( )(2分) (3).( )(3分)

6.(1)语段中的病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改正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使句意明确,应把“免费”一词放在A、B、C、D的___________处。(2*2分)

7.大道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二、(55分)[一]傅雷家书(15分)

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9.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

10 上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

1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二]历史题该怎么考(共16分)

1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1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1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1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三]文言文阅读 (24分)

16. ( ) 17. ( ) 18.( )19.( ) 20 ( ) 21.( )(2*6分,共12分)

22(1)或以为死,或以为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怀怒未发,休祲降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分)

23.(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4.(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三、写作(作文55分+卷面书写5分,合计60分)

材料:某省高考状元在一次经验交流会上语出惊人:我不是一个全才,因为全才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平庸。人必须学会放弃,就像考试时遇到难题挡道时先做其他容易的一样。其实,生活的艺术就是平衡得失的艺术。要装进一杯清泉,你就必须倒掉已有的陈水;要多一份独到的体验,你就必须多一份心灵的创伤。换个角度来说,虽然倒掉了一杯陈水,但你拥有一杯清泉;虽然遭受了心灵的创伤,但你却多了一份独到的体验。

阅读这段材料,然后请以“________,使我学会了放弃”为题,写一篇作文。(55分)

【提示和要求】

(1)先从“生活”“学习”“活动”“做实验”“帮助别人”几个词语中任选一个,填在横线处,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2)可以写你的经历、感悟、认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用你喜欢的表达方式写作。

(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否则会被扣分。

(4)抄袭是一种不良行为,相信你不会照搬别人的文章;否则会影响你的成绩。

(5)考虑到内容的充实,文章不要少于500字。

第2篇:九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

九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

班级姓名得分

一、基础知识及其运用(20分,选择题每题2分)

1、给加点字注音,给拼音写汉字(2分)稍逊()滞()留田pǔ()méng()胧 ..

2、下边解释加线词语有错的一项()..

A.顿失(立刻)寒浅(初春时淡淡的余寒)B.曾经沧海(副词,表示从前有过)C.变卖典质(抵押)俱往矣(都)D.援疑质理(询问)广袤无垠(南北的距离)

3、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有条不紊粗制烂造惊心动魄燥动不安B.坦荡如砥慷慨解囊鹤立鸡群义愤填鹰C.富丽堂皇忍俊不惊凶神恶煞南辕北澈D.深恶痛绝与日俱增骇人听闻略胜一筹

4、下边不是病句的一项()....

A.为了防止这类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

B、考生在考场上专心答卷,而场外的老师和家长无时无刻都在焦急地等待着。C.妈妈语重心长地给我讲了沉迷于网络的害处,举了许多同学因上网而荒废学业的例子。

D.通过收看专题片,使我们认识到人类要与动物和谐共处。

5、从上下文连贯的角度看,连接最恰当的一项是()在我的梦里:所有被砍伐的森林重新绿叶葱茏,__________________。梦境如此美好,能忍心它仅仅是个梦吗?

A.受污染的所有河流重新清波荡漾B.所有受污染的河流重新清波荡漾 C.所有河流不再受污染而清波荡漾D.所有清波荡漾的河流不再受污染

6、根据文段内容,选择短语填空(只填序号),并在小方格中加上标点。(2分)有人说,宽容是一种润滑剂,()宽容是一种镇静剂,()宽容是一束阳光,()宽容是一座桥梁,()

①可消融彼此间的猜疑积雪②可以消除人与人之间的摩擦 ③可将彼此间的心灵沟通④可以使人在众多纷扰中恪守平静

7、用“如果„„如果„„”或者“谁不愿意„„谁不愿意„„”的句式写几句诗,表达一种期盼。(2分)

。8.古诗词默写填空。

(1)但愿人长久。,千树万树梨花开。

(3)学而不思则罔。(4)夕阳西下。

(5)夜阑卧听风吹雨。,天涯若比邻。

二、阅读答题(40分)

(一)沁园春 雪毛泽东(14分)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茫茫。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誓比高。须睛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疏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9、、“沁园春”是 的《》。上阕的表达方式是,下阕则主要是。

10、“引无数英雄竞折腰”一句的节奏是()

A引/无数英雄/竞折腰B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C引无数英雄/竞折腰D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11、“惜秦皇汉武”中的“惜”意思是()

A爱惜、惜别B可惜、惋惜C叹惜、痛惜D珍惜、过去

12、加线句运用的修辞是()

A夸张、排比、比喻 B夸张、比喻、拟人 C比喻、对偶、拟人 D比喻、夸张、借代

13、“望”和“惜”各贯穿到词中的哪一句?()A长城内外秦皇汉武B原驰蜡象成吉思汗

C大河上下唐宗宋祖D欲与天公誓比高只识弯弓射大雕

214、表现全词主旨的一项是()

A引无数英雄竞折腰B江山如此多娇

C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D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15、“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这两句在词结构上的作用各是什么?

(二)陈涉世家(15分)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土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1.对文段的内容概括准确的一项是()(2分)A.叙述起义的过程,揭露秦王朝对人民残暴的统治。

B.交代起义的原因,说明陈胜、吴广善于顺应天时、地利、人和举行大事。C.叙述起义的筹划过程,表现陈胜、吴广的斗争决心和政治远见。D.交代起义的方法,说明陈胜、吴广善于利用有利条件发动起义。2.用原文句子填空。(2分)

(1)陈胜、吴广起义的根本原因是;直接原因是:。

(2)陈胜、吴广策划起义所采取的策略

是。3.为起义作舆论准备的方法有两个,请用横线画出相关句子。(1分)4.选出句式与“当立者乃公子扶苏”一句相同的一项是()(2分)A.乃丹书帛曰“陈胜王”B。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

C.书非借不能读也D。陈胜者.阳城人也。5.选出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2分)

A。宜多应者功宜为王B。乃丹书帛曰得鱼腹中书 ....C.皆指目陈胜卜者知其指意D.之次所旁丛祠中皆次当行 ....6.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2分)A.发间左/谪戍渔阳九/百人B.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

C.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D.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

7.解释下面加点字词(2分)

(1)度已失期()(2)等死,死国可乎()..(3)为天下唱()(4)陈胜王()..8.翻译下面句子(2分)(1)或以为死,或以为亡。译:

(2)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译:

(三)难忘那张圆脸(11分)

七个春夏秋冬,送走过几百个中学生,有些学生的名字已经从记忆中抹去,但那

张圆脸却依然那样清晰地刻着一个永远留在我心中的故事。那张稚气的圆脸,是我曾经伤害过的。

这件事,发生在7年前的9月3日,我走上讲台的第一堂课。

靠前门的课桌后,坐着的是这个圆脸少年。一开始上课,他的两手就抄在袖筒里,平放在桌子上,头枕在上面,并且不时地抬起衣袖去抹那淌出来的鼻涕。他的举止惹恼了我。要知道,这可是我的第一堂试讲课,内容是茅盾的《白杨礼赞》。为了这堂课,我足足准备了3天。更何况,教室后排还坐着那位年长的教务主任,他是在考评我的教学能力。

圆脸的表现在我看来,简直就是对我的轻视。

我的心境被破坏了。努力地不去看那张“可憎”的圆脸,继续讲我的课。可是不行,接连发出的抽吸鼻涕的声音已经把课堂上一半的目光吸引过去了,间或传来低声议论,“啧啧”的嗤笑。教务主任也在盯着我,似乎在看着我怎样对付这课堂上的“突发事件”。

我暴怒了,对着圆脸大喝一声:“你,站起来!”圆脸慢慢地抬起头,迷茫的眼睛2.有人说,第四段写“我”为这堂课足足准备了3天,再写教务长来听课,似乎与闪了闪,然后低垂下头,缓缓地站起。我有些懊悔了。说他什么呢?总不能说他流鼻引文所要表达的中心无关。你是否同意这样的说法?为什么?涕吧。于是,我指着板书,问:“茅盾的《白杨礼赞》在开头为什么没去写白杨树,__________________而写的是黄土高原的壮观景象呢?”话一出口,我被自己的机灵陶醉了。这是我刚讲3.第六段所说的“突发事件”指什么?这一“突发事件”在整个故事中起什么作用?过的问题,我想他应该能回答出来,然后让他坐下,告诫他坐端正,注意听讲,也就算解了围。“我不会。”圆脸回答,声音很低,但很干脆。我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你__________________ 说什么?”圆脸的头垂得更低了:“你刚才讲的我没听明白。”我恼怒起来,厉声质问:4.教务主任并没有议论“我”的课,“我”为什么认为“这堂课彻底失败了”?“那么,你听什么了?”几十双眼睛凝视着我,其中也有教务主任。圆脸没说话,只是深深地垂着头。“你出去!”话一出口,连我也奇怪自己何以有这个念头。圆脸猛地__________________ 抬起头,我看到的分明是一双愤怒的眼睛,目光中似乎还有一丝淡淡的哀怨。“你出5.结尾处说,“那张永远抹不去的圆脸,那双哀怨的眼睛,时时在提醒我”。你认为他去!”他终于离开了座位,拉开教室的门,跑了出去。在提醒“我”什么?课堂恢复了平静,可静得让人感到压抑。_________________我继续上课。这堂课好长啊!6.你认为故事中的“我”在遇到这样的“突发事件”时应该怎么办?课后,教务主任找到了我。没有评论这堂课上得怎样,只是给我介绍那个被我赶___________________出教室的学生。“他也是够可怜的了。父母离异,他跟着奶奶生活,现在奶奶病了,三.作文(40分)他很需要关怀,但从来不把苦告诉同学。他太孤独,他需要理解,尤其是来自教师的没有爱的生活就如荒凉的沙漠,没有爱的心灵就如一塘死水。爱,是非常珍贵而又奇

理解。”说完,教务主任长久地看着我。

我的心被刺痛了,也想起了那颗被我刺痛的心。我知道,这第一堂课是彻底失败了。妙的东西。在我们的生活中充满着爱,它伴随着我们成长,净化着我们的灵魂、丰富

着我们的人生,我们时时感受到老师、父母、长辈,甚至陌生人的爱,我们也在不断我不配在学生面前自称老师,也不配让学生叫老师。我该怎么办呢?

下午,在我的办公桌上,摆着一个折得正正方方的纸条上面写着:“老师,您第一次的把爱献给别人。请以“爱”为话题作文,文体不限,要求600字左右。登上讲台,我能理解您做的一切;我也多么希望别人能理解我呵!我的心好苦。被您 从课堂赶了出去的学生。”我被震动了。

从这以后,我才真正明白了“教师”这个词的含义。他不只是“教书”,更重要的是“教人”,而要“教人”,首要的是先教自己,教自己去理解学生,这样才可能教好人,教好书。

这件事虽然已经过去7年了,但那张永远抹不去的圆脸,那双哀怨的眼睛,时时在提醒我,即使在离开讲台的今天,仍然如此。

1.“有些学生的名字已经从记忆中抹去,但那张圆脸却依然那样清晰地刻着一个永远留在我心中的故事。”(第一段)(1)句中“有些”、“只有”两个词用得好不好?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2)“有些学生的名字已经从记忆中抹去”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

第3篇: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

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

一、积累运用(共20分)

1. 在任长霞同志先进事迹采访中,我们一次次地感受到她无私无畏、扫黑除恶的hào① 然正气;一次次地感受到她爱民、亲民、敬民、为民的zhōnɡ② 肠柔情,也一次次地感受到人民群众对这样的好干部的拥dāi③。她是共产党员的杰出代表、公安局长的kǎi④ 模,也是我们学习的榜样(2分)。

① ② ③ ④

2.根据提示默写。(4分)

(1)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___________________;,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2)《关睢》第一节中写文静美丽的姑娘才是小伙子的理想配偶的诗句是:

“。”

(3)在《蒹葭》中用反复吟咏的形式创造可望而不可及的虚幻意境,蕴涵执着、炽列的相思之情的句子是“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__”

(4)____,春风不度玉门关。

3.中国的成语言简意赅,生动传神,请写出带十二生肖中动物名称的四个成语。(2分)

4.下面句子中没有语 病的一项是()(2分)

A.我们应该从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第一次月考试题卷1

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卷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2分)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妖娆(ráo)成吉思汗(hàn)风骚(sāo)留滞(zhì)B、田圃(pú)强聒(guō)不舍襁(qiǎng)褓蓑衣(shuō)C、亵(xiâ)渎骈(pián)进静谧(mì)谦逊(xùn)D、禁锢(gù)莽莽(mǎng)喑哑(àn)深邃(suì)

2、(2分)下列字词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无与伦比 气吞斗牛 言行相顾登峰造极B断章取义 恼羞成怒蒙上欺下怒不可遏 C不二法门 黎民百姓 孤军奋战恪尽职守D一代天骄 自知之明重蹈覆辙化为乌有

3、(2分)根据文段内容,选择短语在横线上填空(只填序号)。

有人说,宽容是一种润滑剂,宽容是一种镇静剂,;宽容是一束阳光,;宽容是一座桥梁。

①可消融彼此间的猜疑积雪②可以消除人与人之间的摩擦 ③可将彼此间的心灵沟通④可以使人在众多纷扰中恪守平静 A①②③④B④①②③C①③②④D②④①③ 4.(2分)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社区希望通过开展节约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九年级政治第一次月考试题

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

九年级思想品德试题(卷)(山东版)班级 姓名 第Ⅰ卷(选择题 共4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答案序号填在题后的括号中。)1.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2011年 2月27日与网民交流分配问题时透露:提高个人所得税薪酬起

征点,已列入国务院议事日程,并称“这是今年给老百姓办的第一件实事”。对提高个人所得

税薪酬起征点,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A.符合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和同步富裕的原则

B.会减少国家税收,不利于我国经济的发展

C.能彻底扭转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

D.有利于实现分配公平,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2.目前,一些地方在公开招聘中,出现了为干部子女“量身定做”招聘条件的事件。此类事件受

到谴责是因为

()

①祈盼公平,维护正义是人们的共同心愿

②公平关系到每个人的切身利益

③公平总是相对的,要受社会条件的制约

④“量身定做”违背公平竞争原则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3. 2011年“两会”期间,代表和委员纷纷

未完,继续阅读 >

第6篇:九年级思想品德第一次月考试题

九年级思想品德2018年第一次月考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1、上海世博会也是自愿者的盛会。20多万世博会自愿者正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诠释着“世界在你眼前,我们在你身边”的自愿者口号。他们()

①在无私的奉献中承担着社会责任②在服务世博中能获得很多经济收入③在劳动创造中实现着人生价值④在世博管理工作中坚持了依法行政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我们应该自觉承担社会责任,做责任的主人。青少年要做到自觉承担责任,就必须()A、按照严格的标准要求别人和自己一起去承担责任 B、学会反思自己的责任,从而更好的履行责任

C、在父母和老师的监督下履行责任 D、积极和同学、朋友合作,共同承担责任

3、把社会财富的“蛋糕”做大,我们应该始终坚持摆在首要地位的是()

A、对外开放 B、四项基本原则 C、发展生产力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4、共和国走过了60年风风雨雨,实现了入世梦、奥运梦、飞天梦······这证明了()①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已经实现②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③我国已经成为发达国家④

未完,继续阅读 >

《霍山二中九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卷.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霍山二中九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卷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精品范文]相关推荐
[精品范文]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