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语文下册期末调研测试题

2024-04-25 07:13:24 精品范文 下载本文

第1篇:初二语文下册期末调研测试题

阅读《苍蝇可能感觉自己活了很久》,完成第12~14题。(10分)

①苍蝇的寿命比大象短,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是,假如苍蝇对时间有感觉,它真的感到自己的生命那么短暂吗?

②地球上的生物,对时间的感知是由神经传导的快慢决定的,也可以说每个生物个体对时间的感知是不同的。最新的研究显示,体积愈小的动物,新陈代谢率愈快,时间过得愈慢。这意味着小动物比大动物更能在极短时间内观察到动态行为,它们眼中的世界就像慢动作回放。譬如昆虫和小鸟,它们在1秒钟所看到的信息,要比诸如大象等大动物看到的更多。

③研究人员利用“临界闪光融合频率”的技术,来测量不同动物的眼睛处理闪光的速度。这项技术简称为CFF,它提供了一种感知时间的方法。【甲】它由快速闪耀的闪光点组成,看起来像一个连续光源。被测试个体如果能识别出个别的闪光,那么时间对它而言流动就较慢。通过对测量数据的分析,研究人员发现,躯体的大小与眼睛对视觉信息反应的速度之间,有非常紧密的关系。体积愈小的动物,看到的世界就愈“慢动作”。【乙】对人类来说,平均的CFF是60赫兹(即每秒60次),这是通常设置的电视图像的刷新率。狗眼睛的刷新率是80赫兹,对狗来说,电视图像看起来像一系列快速变化的幻灯片。【丙】苍蝇的CFF是250赫兹,这就是说苍蝇眼睛对刺激动作的反应,比人类的眼睛快4倍以上,所以苍蝇很难被拍死,因为在人类看来迅速落下的一卷报纸,在苍蝇的眼中就像是慢动作。

④大象能活60年,但是它们的生活节奏比苍蝇慢几十倍。对大象来说,一天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而对苍蝇而言,一天的时间过得很慢。苍蝇对人类来说是很短命,但是从苍蝇的角度来说,它们可能活了很长。

阅读周二中的《阅读是一种定力》一文,完成15~17题。(10分)

①调查数据显示,国人年均读书量很少,较多的说法只有6本,而欧美国家达16本,北欧国家达到24本。这些数据未必精确,却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国人静不下心来读书的尴尬现实。

②一位外国管理学者在其近著中说,在中国旅行时发现,城市遍街都是按摩店,而书店却寥寥无几,中国人均每天读书不足15分钟,人均阅读量少得可怜。他的判断未免失之武断,也未必准确,但他观察到的现象、所思考的问题却令我们警醒。

③“男儿欲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一千多年前,宋真宗就写下这样的劝学诗句。今天,到底是什么让我们静不下心来了呢?忙,没时间,是很多人找到的原因。然而,鲁迅先生早就断了此类借口的后路: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真正的原因恐怕在于,在快节奏、高压力、紧张而喧嚣的社会生活中,人们失去了一种定力。

④有人在飞机上发现一个现象,当时机舱已熄灯,他吃惊地发现,不睡觉玩iPad的,基本上都是中国人,而且他们基本上都是在打游戏或看电影,没见有人读书。而对于很多7海洋,这也想了解、那也想知道,顶多有些碎片化的浅阅读,在信息的洋流里心灵变得浮躁而飘零。

⑤说到底,越是面临生活的快节奏,越是要有超强的定力。有定力,才能让我们慢下来、静下心来观察与思考。那么,这定力从哪里来?来源于阅读本身。不少人有这样的阅读经历:偶一日拿起一本书来,竟然一读就欲罢不能,超然物外沉浸书中,数小时流逝而不觉。而那一度浮躁的心气竟然也沉静下来,有一种难得的静谧,更仿佛有一种沁人心脾的馨香在缭绕。这便是阅读的力量。

12.下列不符合文意或解说不完全正确的两项是()()(4分)

A.不同的地球生物个体对时间的感知是不同的。

B.小动物的视野比大动物宽,看到的信息更多。

C.CFF技术可以测量动物眼睛刷新图像的速度。

D.苍蝇对生命长短的感觉可能和大象是一样的。

E.第④段中“大象能活60年,但是它们的生活节奏比苍蝇慢几十倍”一句仅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

13.根据文意,下面这句话放在第③段【甲】【乙】【丙】三处,哪处最合适?(2分)

有最快速的CFF的动物,会拥有生物学优势,因为这意味着面对威胁或者机会时,它们会有更快的反应速度。

这句话放在处最合适。

14.文章标题中“可能”一词为什么不能删去?(4分)

第2篇:初二语文下册期末调研测试题

初二语文下册期末调研测试题

阅读《苍蝇可能感觉自己活了很久》,完成第12~14题。(10分)

①苍蝇的寿命比大象短,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是,假如苍蝇对时间有感觉,它真的感到自己的生命那么短暂吗?

②地球上的生物,对时间的感知是由神经传导的快慢决定的,也可以说每个生物个体对时间的感知是不同的。最新的研究显示,体积愈小的动物,新陈代谢率愈快,时间过得愈慢。这意味着小动物比大动物更能在极短时间内观察到动态行为,它们眼中的世界就像慢动作回放。譬如昆虫和小鸟,它们在1秒钟所看到的信息,要比诸如大象等大动物看到的更多。

③研究人员利用“临界闪光融合频率”的技术,来测量不同动物的眼睛处理闪光的速度。这项技术简称为CFF,它提供了一种感知时间的方法。【甲】它由快速闪耀的闪光点组成,看起来像一个连续光源。被测试个体如果能识别出个别的闪光,那么时间对它而言流动就较慢。通过对测量数据的分析,研究人员发现,躯体的大小与眼睛对视觉信息反应的.速度之间,有非常紧密的关系。体积愈小的动物,看到的世界就愈“慢动作”。【乙】对人类来说,平均的CFF是60赫兹(即每秒60次),这是通常设置的电视图像的刷新率。狗眼睛的刷新率是80赫兹,对狗来说,电视图像看起来像一系列快速变化的幻灯片。【丙】苍蝇的CFF是250赫兹,这就是说苍蝇眼睛对刺激动作的反应,比人类的眼睛快4倍以上,所以苍蝇很难被拍死,因为在人类看来迅速落下的一卷报纸,在苍蝇的眼中就像是慢动作。

④大象能活60年,但是它们的生活节奏比苍蝇慢几十倍。对大象来说,一天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而对苍蝇而言,一天的时间过得很慢。苍蝇对人类来说是很短命,但是从苍蝇的角度来说,它们可能活了很长。

阅读周二中的《阅读是一种定力》一文,完成15~17题。(10分)

①调查数据显示,国人年均读书量很少,较多的说法只有6本,而欧美国家达16本,北欧国家达到24本。这些数据未必精确,却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国人静不下心来读书的尴尬现实。

②一位外国管理学者在其近著中说,在中国旅行时发现,城市遍街都是按摩店,而书店却寥寥无几,中国人均每天读书不足15分钟,人均阅读量少得可怜。他的判断未免失之武断,也未必准确,但他观察到的现象、所思考的问题却令我们警醒。

③“男儿欲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一千多年前,宋真宗就写下这样的劝学诗句。今天,到底是什么让我们静不下心来了呢?忙,没时间,是很多人找到的原因。然而,鲁迅先生早就断了此类借口的后路: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真正的原因恐怕在于,在快节奏、高压力、紧张而喧嚣的社会生活中,人们失去了一种定力。

④有人在飞机上发现一个现象,当时机舱已熄灯,他吃惊地发现,不睡觉玩iPad的,基本上都是中国人,而且他们基本上都是在打游戏或看电影,没见有人读书。而对于很多7海洋,这也想了解、那也想知道,顶多有些碎片化的浅阅读,在信息的洋流里心灵变得浮躁而飘零。

⑤说到底,越是面临生活的快节奏,越是要有超强的定力。有定力,才能让我们慢下来、静下心来观察与思考。那么,这定力从哪里来?来源于阅读本身。不少人有这样的阅读经历:偶一日拿起一本书来,竟然一读就欲罢不能,超然物外沉浸书中,数小时流逝而不觉。而那一度浮躁的心气竟然也沉静下来,有一种难得的静谧,更仿佛有一种沁人心脾的馨香在缭绕。这便是阅读的力量。

12.下列不符合文意或解说不完全正确的两项是()()(4分)

A.不同的地球生物个体对时间的感知是不同的。

B.小动物的视野比大动物宽,看到的信息更多。

C.CFF技术可以测量动物眼睛刷新图像的速度。

D.苍蝇对生命长短的感觉可能和大象是一样的。

E.第④段中“大象能活60年,但是它们的生活节奏比苍蝇慢几十倍”一句仅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

13.根据文意,下面这句话放在第③段【甲】【乙】【丙】三处,哪处最合适?(2分)

有最快速的CFF的动物,会拥有生物学优势,因为这意味着面对威胁或者机会时,它们会有更快的反应速度。

这句话放在处最合适。

14.文章标题中“可能”一词为什么不能删去?(4分)

第3篇:初二语文下册测试题

初二语文下册测试题

一、基础知识(27分)

1、下面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侧翼(yì)目眩(xuán)稀罕(hǎn)嗫嚅(nuò)

B、悚然(sǒng)褴褛(lǒu)蛊惑(gǔ)黯然(àn)

C、倏然(shū)瘫软(tān)怯懦(qiè)谩骂(màn)

D、舟楫(jí)投掷(zhí)蹂躏(lìn)沧桑(sāng)

2、下列词语书写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

A、仰杨顿挫深恶痛极豪不犹豫B、气宇轩昂哑雀无声文质彬彬

C、唾手可得安分守己肆无忌惮D、南腔北调义愤填鹰造谣生事

3、下面这段话中,画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细节来自观察,真知出于实践,语感源于积累。唯有深入细致的观察、苦心孤诣(A)

的实践、持之以恒(B)的积累,才能妙笔生花(C),才能用少数几个句子把人物描写得栩栩如生(D),活灵活现!

4、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通过社会实践活动,让我们接触了社会,开阔了视野。

B、在学习上,老师要求我们独立思考、互相合作、积极探究。

C、具有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是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初二下册语文测试题

初二下册语文测试题

1。找出读音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惊骇(hài)孤孀(shuānɡ)疮疤(chuānɡ)

B。掳去(lǔ)惧惮(dàn)憎恨(zènɡ)

C。絮说(xù)诘问(jié)霹雳(pī)

D。粗拙(zhuó)烦琐(suǒ)陆玑(jī)

2。改正下列各句中的错别字。

(1)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意。()

(2)从此对她有了特别的.敬意,似乎实在深不可则。()

(3)他是一个胖胖的,和蔼的老人,爱钟一点花木。()

(4)又不许我走动,拔一株草,翻一块石头,就说我玩皮。()

3。解释下列词语的含义。

(1)悚然:_________(2)惧惮:_________

(3)诘问:_________(4)渴慕:_________

(5)咒骂:_________(6)疏懒:_________

4、选词填空

我想我不真做小长毛,不去攻城,不放炮,不怕炮炸,我惧惮她什么呢?

A。也 更 又B。又 也 更C。更 也 又

5。在括号里选择最恰当的词语。

(1)这种敬意,虽然也逐渐 (冷淡、淡薄、冷漠)起来,但完全 (消失、消灭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初二数学下册期末测试题

初二数学下册期末测试题

一、选择题

1.要了解全校学生 的课外作业负担情况,你认为以下抽样方法中比较合理的是( ) A.调查全体女生 B.调查全体男生

C.调查九年级全体学生 D.调查七年级,八年级,九年级各100名学生

2.为了了解某市八年级学生的肺活量,从中抽样调查了500名学生的肺活量,这项调查中的样本是( ).

A.某市八年级学生的肺活量 B.从中抽取的500名学 生的肺活量

C.从中抽取的500名学生 D.500

3. 袋子中装有4个黑球和2个白球,这些球的形状、大小、质地等完全相同,在看不到球的条件下,随机地从袋子中摸出三个球.下列事件是必然事件的是( )

A.摸出的三个球中至少有一个球是黑球.

B.摸出的三个球中至少有一个球是白球.

C.摸出的三个球中至少有两个球是黑球.

D.摸出的三个球中至少有两个球是白球.

4、下列约分,结果正确的是( )

A、 B、 C、 D、

5、若 中的x和y都缩小一半,那么分式的值 ( )

A、缩小为原来的 B、不变 C、扩大到原来的2倍 D、扩大到原来的4倍

6、在平行四边形

未完,继续阅读 >

《初二语文下册期末调研测试题.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初二语文下册期末调研测试题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精品范文]相关推荐
[精品范文]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