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人烧积泽》阅读答案

2024-05-05 07:13:13 精品范文 下载本文

第1篇:《鲁人烧积泽》阅读答案

《鲁人烧积泽》阅读答案

鲁人烧积泽,天北风,火南倚,恐烧国,哀公惧,自将众趣①救火者。左右无人,尽逐兽而火不救。乃召问仲尼,仲尼曰:“夫逐兽者乐而无罚,救火者苦而无赏,此火之所以无救也。”哀公曰:“善。”仲尼曰:“事急,不及以赏;救火者尽赏之,则国不足以赏于人。请徒行罚。”哀公曰:“善。”于是仲尼乃下令曰:“不救火者,比降北②之罪。”令下未遍,而火已救矣。

【注释】①趣:同“促”,督促。②比降北:等同降敌。

1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

(1)不及以赏()(2)请徒行罚()

13.以下对文中画线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如果)救火的人都要赏赐,那么不值得把国家赏给他们。

B.(如果)救火的人都要赏赐,那么国都不足够用来赏赐他们。

C.救火的'人尽可能赏赐他们,然而不值得把国都赏赐给他们。

D.救火的人尽可能赏赐他们,然而国家不足够用来赏赐他们。

14.文中哀公两次说“善”,前者是同意;后者是同意。(4分)

15.这个故事警示当权者要(2分)

参考答案:

12.(4分,每空2分)(1)赶得上(2)实施

13.(2分)B

14.(4分)孔子对众人不救火的原因分析孔子提出的让众人救火的方案

15.(2分)赏罚得当

第2篇:《鲁人烧积泽》阅读题及答案

《鲁人烧积泽》阅读题及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12—15题(12分)

鲁人烧积泽,天北风,火南倚,恐烧国,哀公惧,自将众趣①救火者。左右无人,尽逐兽而火不救。乃召问仲尼,仲尼曰: 夫逐兽者乐而无罚,救火者苦而无赏,此火之所以无救也。哀公曰:善。仲尼曰:事急,不及以赏;救火者尽赏之,则国不足以赏于人。请徒行罚。哀公曰:善。于是仲尼乃下令曰:不救火者,比降北②之罪。令下未遍,而火已救矣。

【注释】①趣:同促,督促。 ②比降北:等同降敌。

1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

(1)不及以赏( ) (2)请徒行罚( )

13.以下对文中画线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如果)救火的人都要赏赐,那么不值得把国家赏给他们。

B.(如果)救火的'人都要赏赐,那么国都不足够用来赏赐他们。

C.救火的人尽可能赏赐他们,然而不值得把国都赏赐给他们。

D.救火的人尽可能赏赐他们,然而国家不足够用来赏赐他们。

14.文中哀公两次说善,前者是同意 ;后者是同意 。(4分)

15.这个故事警示当权者要 (2分)

参考答案:

12.(4分,每空 2分)(1)赶得上 (2)实施

13.(2分)B

14.(4分)孔子对众人不救火的原因分析 孔子提出的让众人救火的方案

15.(2分)赏罚得当

第3篇:《鲁人烧积泽》文言文阅读题及答案

《鲁人烧积泽》文言文阅读题及答案

(一) 阅读下文,完成1215题(12分)

鲁人烧积泽,天北风,火南倚,恐烧国,哀公惧,自将众趣①救火者。左右无人,尽逐兽而火不救。乃召问仲尼,仲尼曰: 夫逐兽者乐而无罚,救火者苦而无赏,此火之所以无救也。哀公曰:善。仲尼曰:事急,不及以赏;救火者尽赏之,则国不足以赏于人。请徒行罚。哀公曰:善。于是仲尼乃下令曰:不救火者,比降北②之罪。令下未遍,而火已救矣。

【注释】①趣:同促,督促。 ②比降北:等同降敌。

1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

(1)不及以赏( ) (2)请徒行罚( )

13.以下对文中画线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如果)救火的人都要赏赐,那么不值得把国家赏给他们。

B.(如果)救火的人都要赏赐,那么国都不足够用来赏赐他们。

C.救火的人尽可能赏赐他们,然而不值得把国都赏赐给他们。

D.救火的人尽可能赏赐他们,然而国家不足够用来赏赐他们。

14.文中哀公两次说善,前者是同意 ;后者是同意 。(4分)

15.这个故事警示当权者要 (2分)

参考答案: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当代书法名家鲁泽

鲁泽

收藏中国

国家一级美术师

启功先生入室弟子

中国青年书法家协会会员

启功艺术研究会名誉理事

北京清风书院副院长

鲁泽,祖居河北廊坊,自幼喜爱书画,5岁执笔,1999年拜当代书法大家启功先生为师研习瘦金体书法。二十年如一日,笔耕不辍,充分继承了启功先生书法的精髓,终于成为当代中青年书法家的代表人物,他的作品运笔自如,力透纸背,将传统书法造诣发挥到了极致,中国原书法家协会主席沈鹏看到他的字都感叹“有筋有骨,锋芒毕露,将来成就不可限量”!

获奖情况

2002年8月 书法作品获第六届国际书法大赛银奖

2003年3月 书法作品获全国书画大赛金奖

2002年12月 书法作品获全国书法大赛金奖

2003年8月 书法作品获全国书画大赛一等奖

2004年7月 获世界华人百杰书法家称号

2007年1月 书法作品获迎奥运促和谐文明楷模书法大赛金奖

2008年8月 获和谐奥运书法大赛银质奖

2009年6月 获全国著名书画家邀请展特等奖

2010年11月 当选河北省书画名人

2013年3月签约收藏中国网成为特聘书法家

2014年5月在北京国粹苑艺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鲁人徙越》阅读答案

《鲁人徙越》阅读答案

在学习和工作中,我们最熟悉的就是阅读答案了,阅读答案是我们解答阅读题的金钥匙。大家知道什么样的阅读答案才是规范的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鲁人徙越》阅读答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鲁人徙越》阅读答案1

原文:鲁人身善织屦,妻善织缟,而欲徙于越。或谓之曰:“子必穷矣。”鲁人曰:“何也?”曰:“屦为履之也,而越人跣行;缟为冠之也,而越人被发。以子之所长,游于不用之国,欲使无穷,其可得乎?”

【注释】[①身:自己。②屦(jù):用麻、葛等制成的鞋。③缟(gǎo):白绢,周时人用缟做帽子。④履:鞋。这里用作动词,指穿鞋。⑤跣(xiǎn):赤脚。⑥被:同“披”。

译文:鲁国有个人(他)自己善于用麻、葛编织鞋子,(他)老婆善于织缟(生绢),(他)想移民到越国去。有人对他说:“您(去越国)必然会穷的。”(那)鲁国人说:“为什么?”(回答)说:“屦是用来穿的,但是越人赤脚走路;缟是用来做帽子的,但是越人披发。以您的所长,去到不使用(你的产品)的国家,想让(自己)不穷,这可能吗?”

阅读

未完,继续阅读 >

第6篇:《鲁人曹沫》阅读答案

《鲁人曹沫》阅读答案

曹沫者,鲁人也,以勇力事鲁庄公。庄公好力①。曹沫为鲁将,与齐战,三败北②。鲁庄公惧,乃献遂邑之地以和,犹复以为将。

齐桓公许与鲁会于柯而盟。桓公与庄公既盟于坛上,曹沫执匕首劫齐桓公。桓公左右莫敢动,而问曰:“子将何欲?”曹沫曰:“齐强鲁弱,而大国侵鲁亦甚矣。今鲁城坏即压齐境③,君其图之!”桓公乃许尽归鲁之侵地。既已言,曹沫投其匕首,下坛,北面就群臣之位,颜色④不变,辞令如故,⑤。桓公怒,欲倍⑥其约。管仲曰:“不可,夫贪小利以自快,弃信于诸侯,失天下之授,不如与之。”于是桓公乃割鲁侵地,曹沫三战所亡地尽复于鲁。

【注释】①好力:爱好勇武、力气。②败北:战败逃跑。北, 打了败仗往回逃。③鲁城坏即压齐境:意思是说,你们侵略鲁国,已经深入到都城边缘、假如鲁国的都城倒塌,就会压到齐国的边境了。④颜色:脸色。⑤辞令如故:像平常一样谈吐从容。⑥倍:通“背”。背弃、违背。

1.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2分)

齐桓公许与鲁会于柯而盟( ) 曹沫三战所亡地尽复于鲁( )

以勇力事鲁庄公( ) 桓公与

未完,继续阅读 >

《《鲁人烧积泽》阅读答案.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鲁人烧积泽》阅读答案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精品范文]相关推荐
[精品范文]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