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守恒定律练习题

2024-05-06 07:13:06 精品范文 下载本文

第1篇:质量守恒定律练习题

质量守恒定律练习题

质量守恒定律

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质量不变

五个不改变:宏观元素的种类和质量不变

原子的种类不变

微观 原子的个数不变

原子的质量不变

宏观:物质的种类变

二个一定变 微观:分子的种类变

【巩固训练】

1、 以下是某两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其中和 分别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

由图可知,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②生成物可能是氧化物 ③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④反应前后分子和原子种类都不变 ⑤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

A..①②③⑤B.①②④⑤ C.①③④⑤ D. ①②③④⑤

2、下列叙述完全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

A.水结成冰前后,质量保持不变 B.50L水和50 L乙醇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00 L

C.在100g过氧化氢溶液中,含有30g过氧化氢和70g水

D.1.2g碳与3.2g氧气恰好完全反应可生成4.4g二氧化碳

3.下列观点中正确的是( )

A通过化学变化可以 改变原子的种类和个数 B改变物质的性质一定要通过化学变化

C在化学变化中原子中的电子数不会发生 变化 D在化学变化中都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4.某一物质在空气中燃烧后,生成H2O和CO2,因此该物质一定含有( )

A.氧气 氢气 碳 B.氢气 碳 C.氧元素 氢元素 碳元素 D.氢元素 碳元素

5. 下列说法正确的( )

A.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分子总数,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分子总数

B.煤燃烧后产生的煤渣的质量一定和所 用煤的质量相等

C.参加反应的物质所含元素的种类与反应后各物质所含元素的种类相同

D.氯酸钾受热分解后,生成固体的质量等于原反应物的质量

6.将agClO3与2gMnO2混合加热,待反应完全后残留固体质量为bg,则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A.(a-b)g B.(2+a-b)g C.(b-2)g D.(a-b-2)g

【拓展探究】

1.下列说法中,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

A.电解18g水可得9g氢气和9g氧气 B.12g的碳与12g氧气反应生成24g二氧化碳

C.8g氧气与1g氢气化合生成9g水 D.16g氧气 与12g碳反应生成28g二氧化碳

10.某化工厂进行生产用食盐(NaCl)和水配成食盐水,然后电解。电解食盐水不能得到的产物是 ( ) A.NaOH B. HNO3 C. H2 D. Cl2

2.镁燃烧后质量增大的解释正确的( )A.因为生成物中含有氧气 B.这不可能,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C.没有发生化学反应 D.因为生成物中还含有氧元素

3、30gA和30gB反应时,B完全反应,生成4 5gC,则A、B、C三种物质在上述反应中的质量比为( ) A.2:5:7 B.1:2:9 C 1:2:3 D.3:2:5

4、将a g一氧化碳和b g氧气通入密闭容器中点燃,充分反应后,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

A.一定为(a+b)g B.大于(a+b)g C.小于(a+b)g D.不大于(a+b)g

第2篇:质量守恒定律概括及练习题

质量守恒定律概括及练习题

质量守恒定律总结

1、涵义: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质量的总和,这个规律叫做质量守恒定律。

2、适用范围:化学变化(物理变化与质量守恒定律无关)。

3、守恒实质:化学反应前后,各种原子种类、数目、质量都不改变。

4、化学反应过程中的变与不变。

①不改变:从宏观来A.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不变 B.元素的种类不变 C.各元素的总质量不变

从微观来看有三不变:A.原子种类不变B.原子数目不变C.原子质量不变。

②改变:A.从宏观来看物质种类

B.从微观来看分子种类

③可能改变:A.微观:分子总数

B.宏观:A.物质状态

B.元素化合价

5、应用:

①利用质量守恒定律推断物质的组成②利用质量守恒定律推断反应物或生成物的化学式 ③利用质量守恒定律进行有关计算

④质量守恒定律中的守恒对象是物质质量

6、注意:

①质量守恒,不是体积守恒。

②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并不是反应物的任意质量之和,未参加反应的物质质量不能计算在内

练习题

1、参加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是因为()A、反应后物质的种类没有变化 B、反应后原来的种类没有变化 C、反应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和质量没有变化 D、反应后分子的种类、数目和质量没有变化

2、现有化学反应A+B=C,若mgA和ngB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生成C的质量是()A、等于(m+n)g B、小于(m+n)g C、大于(m+n)g D、不大于(m+n)g3、小明在练习制作“糖葫芦”时,在给蔗糖加热时产生了炭黑和水(整个过程密闭),这一事实说明了()

A、蔗糖是由炭黑和水组成的纯净物 B、蔗糖是炭黑和水组成的混合物 C、蔗糖分子是由碳元素和水分子组成的 D、蔗糖是由碳、氢、氧元素组成的4、下列各组物质,在敞口容器里发生反应,容器内物质的总质量在反应前后不变的是()A、镁条放入盐酸中 B、高锰酸钾固体受热分解 C、硫酸铜溶液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D、在空气中加热铜粉

5、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铁丝在氧气中空气燃烧后生成的质量为()A、大于铁丝质量 B、小于铁丝质量 C、等于铁丝质量 D、可能等于铁丝质量

6.下列叙述,与质量守恒定律相矛盾的是()①反应物的总质量等于生成物的总质量

②铁在氧气中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大于铁质量

③碱式碳酸铜加热分解后,生成的氧化铜质量比碱式碳酸铜减少了 ④3.24 g硫和3.2 g氧化合,生成了3.2 g二氧化硫 A.②和③ B.①和④ C.②③④ D.④

7.某物质加热分解产生氧化铜和水。则该物质含有的全部元素是()A.Cu、O B.Cu、O、H C.O、H D.Cu、H

8.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2XY+Y2=2Z中,Z的化学式为()A.XY2 B.X2Y2 C.X2Y4 D.X2Y

9.在化学反应:M+N = P+Q中,a g M和bg N完全反应,生成cg P。则生成Q的质量为()A.(b+c-a)g B.(a-c+b)g C.(a+c-b)g D.(c-a+b)g

10.根据质量守恒定律,4 g碳和4 g氧气充分反应后,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A.18 g B.11 g C.8 g D.5.5 g

11.4 g A物质与5 g B物质混合反应,能生成6 g C物质,剩余3 g B。若将7 g A与3 g B混合反应,则生成C物质的质量是()A.9 g B.10 g C.8 g D.3 g

12.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一定没有改变的是()

A.分子的种类 B.分子的数目 C.物质的种类 D.原子的数目 13.根据蜡烛燃烧后生成水蒸气和二氧化碳的实验事实,可以推断石蜡(蜡烛的主要成分)的组成里一定含有()

A.碳一种元素 B.氢一种元素 C.碳和氢两种元素 D.碳、氢、氧三种元素

14.将A、B、C各10 g的混合物加热后,A全部参加反应,生成4 g D,同时增加了8 g C,则反应中A与B的质量比是()

A.1:5 B.l:4 C.4:l D.5:l

15.现有m g KClO3跟2 g MnO2混合加热,完全反应后剩余固体物质的质量是n g,则生成氧气的质量是()

A.(m-n)g B.(m+2-n)g C.(m+2+n)g D.(n-2)g

16.某元素R的氧比物中,R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7:8,R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4,则R氧化物的化学式是()

A.RO B.RO2 C.R2O D.R2O5

17.在化学反应A+B = C+D中,80 g A和2 g 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40 g D,则生成C的质量是___ g。

18.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氯酸钾加热完全分解后剩余的固态物质的质量_____氯酸钾质量(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19.化学反应A+B=C中,3 g A和足量B反应,可得11 g C。如有12 g A,能和_____g B完全反应。20.质量守恒定律表示:_____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_____反应后_____的各物质的_____。根据这个定律,3 g碳在10 g氧气中充分燃烧后可以生成二氧化碳_____g。

第3篇:九年级化学质量守恒定律练习题

九年级化学练习题 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质量守恒定律表示:_____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_____反应后_____的各物质的。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原子_____的过程。也就是说,在一切化学反应里,反应前后_____没有改变,_____也没有增减。所以,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必然相等。

一、解释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变化

[例]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比细铁丝的质量大,这是为什么?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解释下列问题

(1)氯酸钾受热分解后,剩余固体的质量比原反应物的质量轻。

(2)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比原来镁条的质量增加。2.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并将错误的说法改正。(1)因为“质量守恒”,所以氢气燃烧后生成的水中一定含有氢气。

(2)物质在空气中加热发生反应后,生成物的总质量必然等于参加反应的物质的总质量。(3)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比细铁丝的质量大,因此这个反应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3下列叙述,与质量守恒定律相矛盾的是

[ ]

①反应物的总质量

未完,继续阅读 >

《质量守恒定律练习题.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质量守恒定律练习题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精品范文]相关推荐
[精品范文]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