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儿落带过得胜令·送别》《送友人》阅读题目及答案

2024-05-28 07:13:46 精品范文 下载本文

第1篇:《雁儿落带过得胜令·送别》《送友人》阅读题目及答案

《雁儿落带过得胜令·送别》《送友人》阅读题目及答案

雁儿落带过得胜令·送别

刘 致

和风闹燕莺,丽日明桃杏。长江一线平,暮雨千山静。载酒送君行,折柳系离情。梦里思梁苑②,花时别渭城。长亭,咫尺人孤零;愁听,阳关第四声。

送友人

薛 涛

水国蒹葭夜有霜,月寒山色共苍苍。

谁言千里自今夕,离梦杳如关塞长。

【注】①雁儿落带过得胜令:元散曲名,前四句是雁儿落,后八句是得胜令,因两调音律可以衔接,而作者填完前调后意犹未尽,故兼而连带填后调,是谓“带过”。②梁苑:亦称兔园,汉梁孝王刘武所建园囿,为梁孝王接待宾客之地。

题目:

(1)两首诗歌中送别友人时分别是什么季节?请结合两首诗歌的`意象进行分析。

(2)两首诗歌运用了什么样的表现手法,所选取的景物和写法各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1)刘曲用“和风”“燕莺”“桃杏”三个意象点明送别时是春季;薛诗用“霜”“山色共苍苍”点明送别时是秋季。

(2)两首诗都选用了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刘曲选取了和风闹燕、丽日晴空、桃杏明艳等阳春美景,以乐景写哀情。薛诗写蒹葭染霜、明月照山、山色苍苍等凛然生寒的景象,以哀景写哀情。(意对即可)

第2篇:雁儿落·带过得胜令阅读及答案

雁儿落·带过得胜令阅读及答案

雁儿落·带过得胜令

吴西逸

春花闻杜鹃,秋月看归雁。人情薄似云,风景疾如箭。留下买花钱,趱①入种桑园。

茅苫三间厦,秧肥数顷田。床边,放一册冷淡渊明传;窗前,钞几联清新杜甫篇。

注释:①趱:赶快。

1.从归隐角度看,这首元散曲写了哪两个层次?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4分)

2.这首散曲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试作赏析。(6分)

参考答案

1.写了两个层次。前四句为第一层次,主要写向往归隐的理由。由春花秋月引起先阴如箭之叹,由鸟啼雁归生出人情淡薄之慨。后几句为第二层次,主要写向往中的隐居生活。其中又分为两层,“留下”句至“秧肥”句为第一层,写归隐后的物质生活:“床边”之后的.几句为第二层,写归隐后的精神生活。

2.①对偶,如“秋月”句对“春花”句等;②比喻,如将“人情”比作“云”,“风景”比为“箭”等;③夸张,将“风景”比为“箭”的同时又兼用了夸张的方法。

第3篇:《雁儿落带过得胜令》阅读答案及赏析

《雁儿落带过得胜令》阅读答案及赏析

雁儿落带过得胜令

吴西逸①

春花闻杜鹃,秋月看归雁。人情薄似云,风景疾如箭。

留下买花钱,趱②入种桑园。茅苫③三间厦,秧肥数顷田。

床边,放一册冷淡渊明传。窗前,钞几联清新杜甫篇。

【注】

①吴西逸:生平不详,曾当过小官,终看破红尘归隐。此曲为归隐前后所作。

②趱:赶快。

③苫:用草覆盖。

这首元散曲主要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试作赏析。

【答案】

(1)对偶,如“秋月”句对“春花”句,结构整齐,音韵和谐,读来朗朗上口。

(2)比喻,如将“人情”比作“云”,形象地表现人情之淡薄;将“风景”比为“箭”,生动地展现时光流逝之快;同时将“风景”喻为“箭”也是夸张,时光飞逝感更加突出。

鉴赏:

运用修辞方法:①对偶,如“秋月”句对“春花”句等;②比喻,如将“人情”比作“云”,“风景”比为“箭”等;③夸张,将“风景”比为“箭”的同时又兼用了夸张的方法。

从归隐角度看,这首元散曲写了写了两个层次。

前四句为第一层次,主要写向往归隐的理由。由春花秋月引起光阴如箭之叹,由鸟啼雁归生出人情淡薄之慨。

后几句为第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雁儿落过得胜令送别》阅读答案赏析

《雁儿落过得胜令送别》阅读答案赏析

刘时中

和风闹燕鸢,丽日明桃杏。长江一线平,暮雨千山静。

载酒送君行,折柳系离情。梦里思粱苑②,花时别渭城。

长亭,咫尺人孤另;愁听,阳关第四声。

注:①前四句是【雁儿落】,后八句是【得胜令】,因两调音律可以衔接,而作者填完前调意犹未尽,故兼而连带填后调,是谓“过”。

②梁苑:亦称梁园、兔园,汉梁孝王刘武所建园同,园内聚集着一班著名文士。

(1)【雁儿落】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简要描述。

(2)这首曲词在抒发离人去后送别者凄凉惆帐的情感时运用了虚实结合与以景写情的手法,请结合曲句,就其中一种手法谈谈你的理解。

参考答案

(1)描绘了一幅风和日丽中莺歌燕语、桃杏争芳,暮雨蒙蒙里江天一线、平静辽阔的江南春日图。

(2)虚实结合:前六句实写春日美景中饮酒送别的场景,后六句借助想象,写梦境中思念今日送别之会及朋友离去后自己的孤单愁苦,表达自己对朋友的不舍与思念。以景写情:曲子前两句描绘出一幅明丽欢快的图景,以乐景写哀情,反衬送别者内心凄凉悲苦;曲子还用“暮雨”“长亭”为我们描绘出一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雁儿落过得胜令送别》阅读答案赏析

刘时中

和风闹燕鸢,丽日明桃杏。长江一线平,暮雨千山静。

载酒送君行,折柳系离情。梦里思粱苑②,花时别渭城。

长亭,咫尺人孤另;愁听,阳关第四声。

注:①前四句是【雁儿落】,后八句是【得胜令】,因两调音律可以衔接,而作者填完前调意犹未尽,故兼而连带填后调,是谓“过”。

②梁苑:亦称梁园、兔园,汉梁孝王刘武所建园同,园内聚集着一班著名文士。

(1)【雁儿落】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简要描述。

(2)这首曲词在抒发离人去后送别者凄凉惆帐的情感时运用了虚实结合与以景写情的手法,请结合曲句,就其中一种手法谈谈你的理解。

参考答案

(1)描绘了一幅风和日丽中莺歌燕语、桃杏争芳,暮雨蒙蒙里江天一线、平静辽阔的江南春日图。

(2)虚实结合:前六句实写春日美景中饮酒送别的场景,后六句借助想象,写梦境中思念今日送别之会及朋友离去后自己的孤单愁苦,表达自己对朋友的不舍与思念。以景写情:曲子前两句描绘出一幅明丽欢快的图景,以乐景写哀情,反衬送别者内心凄凉悲苦;曲子还用“暮雨”“长亭”为我们描绘出一幅惆怅寂寞的图景,景中含情,情景交

未完,继续阅读 >

第6篇:《雁儿落过得胜令送别》原文及赏析

《雁儿落过得胜令送别》原文及赏析

雁儿落过得胜令①送别

刘时中

和风闹燕鸢,丽日明桃杏。长江一线平,暮雨千山静。

载酒送君行,折柳系离情。梦里思粱苑②,花时别渭城。

长亭,咫尺人孤另;愁听,阳关第四声。

注: ①前四句是【雁儿落】,后八句是【得胜令】,因两调音律可以衔接,而作者填完前调意犹未尽,故兼而连带填后调,是谓过。

②梁苑:亦称梁园、兔园,汉梁孝王刘武所建园同,园内聚集着一班著名文士。

赏析:

这首带过曲按其内容和结构可分为两部分。前面的[雁儿落]写景,后面的[得胜令]抒情。

[雁儿落]写的是春景,也是写送别的时间和地点。四句实为两联,构成一幅画图。前一联写近景:在一片和风丽日中莺燕喧阗、桃杏怒放。莺燕是以啼声之美动听的。但这里没有这类具体的象声描绘,而只着一闹字,便使人似听到一派莺啼燕语,春天欢腾热闹之境界由是全出。又,声音是靠风传送的,所以这句是和风闹燕莺。桃杏以其艳丽著称,但这里也不着意状其姿色,而以一明字突现它的光采。光采是阳光照耀的效果,所以这句云:丽日明桃杏。下一联写远景。远景是大江、千山,视

未完,继续阅读 >

《《雁儿落带过得胜令·送别》《送友人》阅读题目及答案.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雁儿落带过得胜令·送别》《送友人》阅读题目及答案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精品范文]相关推荐
[精品范文]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