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培养英语教学创新意识论文

2024-05-29 07:13:33 精品范文 下载本文

第1篇:浅谈如何培养英语教学创新意识论文

浅谈如何培养英语教学创新意识论文

世界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中国,中国已成为全球经济的领跑者。21世纪中国跨入3D打印时代,靠的是创新型国家的人才。只有培养创新型人才,国家才有希望,民族才有希望,才能更好地实现“中国梦”。所以我们教育工作者的历史使命更加艰巨,更加神圣。培养孩子创新意识是我们永恒的主题,也是我们教学的归宿。现对培养孩子的创新意识谈一点做法,要做到“四个转变”“三个要”“三个新”,具体如下:

一、四个转变

1.从单一的教单词向会话练习转变传统的英语教学,出示卡片单调地进行单词训练,做单词游戏,看似课堂很活跃,脱离了语言环境,没有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例如教dance,sing,draw,paint,swim,Skate.这些动词,引导学生造句,学生会说“Icansing/dance/skate/paint/draw.”“Im singing/dancing/swimming/skating/painting/drawing.”复习旧知识,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在学生表达很流利时,教师组织学生编歌曲,自编自蹈的英文歌曲Happynewyear.运用这些单词唱,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心理学表明:60%全身投入参与,识记能力会达到80%左右。

2.从单调的传授语法向情境教学转变

例如在教名词复数形式时,学生很难记住名词,通常加s.反复的讲语法,学生感到很单调,在教foot,hand,finger,head,leg,rose,face这些单词复数形式时,我采取“全身反应法”让各个器官动起来,让学生两人一组表演单数名词foottofoot一只脚对一只脚(表演),feettofeet两只脚对两只脚(表演),学生兴趣盎然,一边表演一边说英语,很快地记住handstohands,facestofaces,Legstolegs,handtohand,facetoface,legtoleg单复数区别以及发音。例如讲语法现在进行时和一般过去时,从概念讲区别,学生不易理解。如放在具体情境中,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邀请学生扮演小偷偷东西,警察当场抓住小偷,Thepolicemaniscatchingthethief学生能说出现在进行时的定义,和现在进行时对比讲一般过去时,创设时间的情境,让学生也进行决赛表演,强调早晨6:30起床,把时间设定6:30,让学生现场表演起床动作,经过一段时间把钟点设到10点,两人练习对话,问:Whattimedidyougetup ?Igotupathalfpastsixthismorning.学生很容易掌握时态区别。意义:引导学生归纳发现两个时态的意义。

3.从定向思维向发散思维转变

在教图形单词circle,square,triangle,rectangle中,我有效地与数学学科相整合,出几道有挑战性、趣味性的图形,让学生数,激发学生热情,出示how manyre瞔targles/circles/squares/trianglesarethere?学生争先恐后的答,既开发智力,又有效练习口语,在教数字单词时,教师也同样设计趣味数字游戏,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4.从传统型导课向艺术型导课转变

常规传统导课如谈话法,歌曲导入已经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相反把抽象单词设计艺术导入方式会把学生引进一种课堂氛围很高的境界,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如教抽象名词air时,我利用做实验的方式导入,上课伊始我点燃酒精灯,用已经做好的二氧化碳的烧杯倒在上面,火突然灭了,启发学生考虑这是怎么回事,学生会说,烧杯没有什么,一定是空气引起灭火的,教师顺藤摸瓜“好,这节课我们学习关于空气知识”——出示air。

二、三个要

1.教师要常教常新,教单词不能总用重复的游戏,学生会厌倦。把游戏不断的改编,可以让学生参与,结合奔跑兄弟,让学生设计撕名牌句子的游戏。

2.教师要有主持人的幽默风趣,不拘一格和学生互动好,这样学生更加喜欢你,从而喜欢这门学科。

3.课堂教学要有深度,充分挖掘学生潜力,调动学生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相结合。利用暗示法调动学生有意注意,抓住前20分钟的黄金时间。

三、三个新

1.板书设计要新。如教五官单词,把板书设计成人字形,把相应单词写在人体的相应部位。

2.游戏要创新。多设计一些趣味性、开发智力的游戏,如数字游戏、图形游戏、设陷阱游戏。

3.小组合作学习创新。为了体现民主,各组围成圈,教师在中间,回答问题可以不起立,主动回答“我能……我来……”这样的口吻,各组组长主动提问,小组解决,向教师汇报,最后全班共同解决问题,合作探究地解决问题。

总之,我们要踏踏实实地研究“培养学生创新意识”这一课题,从学生实际出发,不断探究、不断提高、不断反思、不断总结,只有这样我们英语教学才会达到“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程度。

第2篇:探索新知识,培养创新意识论文

内容提要:本文认为,知识创新将成为未来社会文化的基础和核心,创新人才将成为决定国家竞争力的关键,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创新教育。因此,在小学自然教学中,尤其是引导学生探索新知的过程中,加强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成为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

关键词:自然教学 探索 创新意识

面对当今这个多变的社会,科技发展突飞猛进,知识日新月异。我们已无法用过去所学的,教现在的孩子去适应未来的世界,只靠传统的注入式教育已无法适应这个多变的社会,我们要求继承传统,更希望推陈出新。因此,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已成为教育改革的趋势。

一、亲历知识的发现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学习自然的正确方法是让学生进行“再创造”,也就是由学生本人把要学的知识自己去发现或创造出来,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进行再创造工作,让学生感到新知识是在自己面前发生,比把现成的知识灌输给学生好得多,学生只有通过自己的再创造而获得的知识才能真正被掌握并且可以灵活运用。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曾指出:“一切真理都要由学生自己获得或由他们重新发现,至少由他们重建。”一节课无论教师讲得如何精彩,如果没有学生的参与,不符合学生的知识规律,不能将教材及教师的思维过程转化为学生的思维过程,使学生的思维再现出来,那么这样的课就是失效的。一定要让学生在自然活动中学习科学知识,学习是手段,创造才是目的。例如教学《水是怎样的物体》一课时,学生通过“看一看”、“闻一闻”、“尝一尝”,知道了水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的液体。这时教师拿出课前准备好的牛奶、白酒、白糖水、盐水、酱油、醋等几种液体,让他们自己设计出鉴别水的实验方案,学生人人动手、动脑、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大家研究讨论的结果,认为先看、再闻、最后尝味道,才是最合适的程序。这样,学生不但对水是什么样的液体认识得很清楚,并且掌握了鉴别水的方法。又如:学生在没有学习《花的构造》一课以前,从平时的生活中,从语文课上,对花已经有了初步的感性认识。学习这一课时,通过认真仔细地观察,他们发现大多数植物的花都由雌蕊、雄蕊、花瓣、萼片四部分构成。更可贵的是,他们还发现,花不一定都有这四部构造:黄瓜花有的只有雄蕊,有的只有雌蕊……学生为自己的新发现感到兴奋。抓住这个时机,教师给他们讲“完全花”、“不完全花”等知识,学生会觉得难度较小,从而轻松愉快地接受了新知识。

对学生来说,只要把要学的知识作为待创造的结果,就能把学习新知识和培养创新意识二者统一起来。

二、适当设计开放性问题,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适当采用灵活、多向、开放性问题,给学生提供思维空间,使学生把机械模仿转化为探索创造。开放性问题极具挑战性,因而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方面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自然课的起始阶段一般是先提出本课研究的中心问题或某一个问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分析某种现象发现问题,自己提出问题。不管是采用哪种提出问题的方式,目的都是先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问题”,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明确研究目标。例如教学《热胀冷缩》一课,教师出示一瓶橙汁汽水,一瓶桔子汽水让学生观察,让他们看一看,想一想,你想研究两瓶汽水的什么问题?

学生观察后,提出了很多问题:

①我想研究汽水为什么会冒泡泡?

②我想研究汽水的盖子为什么能封得那么严实?

③我想知道人们为什么管它叫汽水?

④为什么人们都爱喝汽水?

⑤为什么汽水一般装在玻璃瓶里?

⑥为什么瓶里的汽水不装满?非要差那么一点点?……

教师都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表扬,“同学们提出了好多问题,这些问题都涉及到许多知识,今天我们只来研究其中一个问题:汽水在瓶中为什么不能装满?学生看到研究的问题是由自己”创造“出来的,学习积极性培增,创新欲望强烈。这样,既便于学生理解热胀冷缩的知识,又培养了创新意识。

三、放手让学生操作,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小学生思维以具体形象为主,教材为学生提供了许多实践操作的机会,教师要重视学生操作,真正的放手让学生操作,操作要到位,不能留于形式,让操作与思维联系起来,让操作成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源泉。让新知识在学生操作中产生,让创新意识在操作中萌发。通过学生的操作便会发现,学生也是一个创造者。例如《磁铁游戏》课,让学生玩“巧取试管铁钉”游戏时,开始有的学生感到茫然,不许倒掉试管里的水,又不能用夹子等东西,那怎么将铁钉取出来呢?他们经过动脑思维,互相启发,将试管取钉的问题和磁铁隔着东西也能吸铁的知识挂上了钩,从而找到了取出铁钉的办法。他们有的采用了用磁铁在试管外壁先吸住铁钉,再沿管壁向上移动取出铁钉的办法。有的学生先用磁铁吸住一根长铁钉,再让长铁钉又吸住一要长铁钉,使两钉首尾相连地悬吊着,然后将悬吊的铁钉伸进试管里吸出小铁钉。虽然第二个办法不能说明磁铁隔着东西也能吸铁,但他是经过积极思维后才提出来的,具有一定的创造性。教师也应给这些学生鼓励表扬。

这样学生自己“创造”的新知,学生容易理解和记忆,而且在操作中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主要参考资料:

《现代教育科研方法与应用》邵永良、庄允吉、童国飞

(宁波出版社,1999年2月第二版)

《创造性思维与教学》陈龙安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9年6月第1版)

《请保护孩子的创新萌芽》高桂学、任思元

(《从小学自然教学》1999年11期)

第3篇:探索新知识,培养创新意识论文

探索新知识,培养创新意识论文

内容提要:本文认为,知识创新将成为未来社会文化的基础和核心,创新人才将成为决定国家竞争力的关键,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创新教育。因此,在小学自然教学中,尤其是引导学生探索新知的过程中,加强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成为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

关键词:自然教学 探索 创新意识

面对当今这个多变的社会,科技发展突飞猛进,知识日新月异。我们已无法用过去所学的,教现在的孩子去适应未来的世界,只靠传统的注入式教育已无法适应这个多变的社会,我们要求继承传统,更希望推陈出新。因此,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已成为教育改革的趋势。

一、亲历知识的发现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学习自然的正确方法是让学生进行“再创造”,也就是由学生本人把要学的知识自己去发现或创造出来,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进行再创造工作,让学生感到新知识是在自己面前发生,比把现成的知识灌输给学生好得多,学生只有通过自己的再创造而获得的知识才能真正被掌握并且可以灵活运用。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曾指出:“一切真理都要由学生自己获得或由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大学英语教学的跨文化意识培养论文

大学英语教学的跨文化意识培养论文(精选19篇)由网友 “史迪奇的小蛤蟆” 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大学英语教学的跨文化意识培养论文,一起来看看吧,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篇1:大学英语教学的跨文化意识培养论文

大学英语教学的跨文化意识培养论文

摘要:跨文化交际能力是语言交际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是跨文化研究的目的。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必须要了解大学生跨文化意识培养的意义以及路径,以培养出具备良好的人文素质与文化修养的外语人才,适应我国社会发展与国际交流对外语人才的需求。

关键词:大学英语;跨文化意识;路径

一、文化与跨文化交际内涵

文化是一种比较复杂的社会现象,它无处不在,包罗万象。自古至今,除了权力之外,文化在国与国、人与人之间扮演着一个地位突出、显而易见的角色,而对什么是文化,学者们也从不同的角度给出了各自不同的解读。尽管这些解读存在着许多细节上的分歧,但总的说来,文化可分为广义的文化和狭义的文化。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社会所创造的一切物质以及精神产品的总和;狭义的文化是指人类精

未完,继续阅读 >

《浅谈如何培养英语教学创新意识论文.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浅谈如何培养英语教学创新意识论文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精品范文]相关推荐
[精品范文]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