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七夕节经典爱情诗

2024-05-31 07:12:55 精品范文 下载本文

第1篇:古代七夕节经典爱情诗

古代七夕节经典爱情诗

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对古诗都再熟悉不过了吧,古诗有固定的诗行,也会有固定的体式。那么都有哪些类型的古诗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古代七夕节经典爱情古诗,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古代七夕节经典爱情诗 篇1

鹊桥仙

作者:欧阳修

月波清霁,烟容明淡,灵汉旧期还至。

鹊迎桥路据天津,映夹岸、星榆点缀。

云屏未卷,仙鸡催晓,肠断去年情味。

多应天意不教长,恐恁把、欢娱容易。

古别离

作者:庚肩吾

古人谩歌西飞燕,十年不见狂夫面。

三更风作切梦刀,万转愁成系肠线。

所嗟不及牛女星,一年一度得相见。

七夕

作者:白居易

烟霄微月澹长空,银汉秋期万古同。

几许欢情与离恨,年年并在此宵中。

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七夕节简介:

七夕节,又名乞巧节、七巧节或七姐诞,始于汉朝,是流行于中国及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相传农历七月七日夜或七月六日夜妇女在庭院向织女星乞求智巧,故称为“乞巧”。其起源于对自然的崇拜及妇女穿针乞巧,后被赋予牛郎织女的传说使其成为极具浪漫色彩的节日之一。节日产生了妇女穿针乞巧,祈祷福禄寿活动,礼拜七姐,陈列花果、女红等习俗,并远传日本、朝鲜半岛、越南等汉字文化圈国家。

2006年5月20日,七夕节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近年来因受外来文化影响,洋节逐渐流行中国,媒体炒作,七夕节在当代又产生了“中国情人节”的文化含义。

古代七夕节经典爱情诗 篇2

《乞巧》

唐·林杰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七夕二首·其一》

清·德容

玉露金风报素秋,穿针楼上独含愁。

双星何事今宵会,遗我庭前月一钩。

《同赋山居七夕》

唐·李峤

明月青山夜,高天白露秋。

花庭开粉席,云岫敞针楼。

石类支机影,池似泛槎流。

暂惊河女鹊,终狎野人鸥。

鹊桥仙·七夕》

宋代:范成大

双星良夜,耕慵织懒,应被群仙相妒。娟娟月姊满眉颦,更无奈、风姨吹雨。

相逢草草,争如休见,重搅别离心绪。新欢不抵旧愁多,倒添了、新愁归去。

《七夕》

(唐)杜甫

牵牛在河西,织女处河东。

万古永相望,七夕谁见同。

《他乡七夕》

(唐)孟浩然

他乡逢七夕,旅馆益羁愁。

不见穿针妇,空怀故国楼。

绪风初减热,新月始临秋。

谁忍窥河汉,迢迢问斗牛。

《七夕》

(唐)罗隐

络角星河菡萏天,一家欢笑设红筵。

应倾谢女珠玑箧,尽写檀郎锦绣篇。

香帐簇成排窈窕,金针穿罢拜婵娟。

铜壶漏报天将晓,惆怅佳期又一年。

《七夕》

(唐)清江

七夕景迢迢,相逢只一宵。

月为开帐烛,云作渡河桥。

映水金冠动,当风玉佩摇。

惟愁更漏促,离别在明朝。

《古意》

(唐)孟郊

河边织女星,河畔牵牛郎。

未得渡清浅,相对遥相望。

《辛未七夕》

唐·李商隐

恐是仙家好离别,故教迢递作佳期。

由来碧落银河畔,可要金风玉露时。

清漏渐移相望久,微云未接过来迟。

岂能无意酬乌鹊,惟与蜘蛛乞巧丝。

古代七夕节经典爱情诗 篇3

七夕(唐)徐凝

一道鹊桥横渺渺,千声玉佩过玲玲。

别离还有经年客,怅望不如河鼓星。

七夕今宵看碧霄,牛郎织女渡鹊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古诗赏析:

该诗描绘了七夕节夜晚妇女乞巧的热闹场面,通过人间的欢喜与天上牛郎织女离别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有情人不能终成眷属的惆怅。

行香子·七夕(宋)李清照

草际鸣蛩,惊落梧桐,正人间、天上愁浓。

云阶月地,关锁千重。

纵浮槎来,浮槎去,不相逢。

星桥鹊驾,经年才见,想离情、别恨难穷。

牵牛织女,莫是离中。

甚霎儿晴,霎儿雨,霎儿风。

诗词赏析:

这首词的艺术构思十分巧妙。开头是寂静的人间七夕,结尾是风云变幻的天上七夕。全篇以描绘牛郎织女的离愁,衬出词人自身的绵绵别恨。描绘天下七夕又把自己的真情融于其中,以自己痛苦的切身感受,深切体验为天帝所责,为天河所阻的牛郎和织女的境遇。这首词鼓起想象的羽翼,翱翔于天地之间。开头,从静夜蛩鸣、梧桐叶落,想到自己身处在离恨孤寂之中;再由自身的.孤寂,联想到将要相会的天上的牛郎织女的艰难处境。她为牛郎织女感叹,感叹他们为浓重的离愁所苦,纵浮槎来去,也不能相逢;她为牛郎织女忧虑,忧虑他们经年才见,见后又别,别恨难穷。最后,又遥望太空,寄情于风云变幻的天宇,希望天帝不再从中作梗,盼望牛郎织女不再有波折,顺利实现一年一度的会晤。从而,使真、善、美得到统一。这首词是咏七夕诗词中不可多得的艺术佳作。

鹊桥仙(宋)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古诗赏析:

上片写佳期相会的盛况,“织云弄巧”二句为牛郎织女每年一度的聚会渲染气氛,用墨经济,笔触轻盈。“银汉”句写牛郎织女渡河赴会推进情节。“金风玉露”二句由叙述转为议论,表达作者的爱情理想:他们虽然难得见面,却心心相印、息息相通,而一旦得以聚会,在那清凉的秋风白露中,他们对诉衷肠,互吐心音,是那样富有诗情画意!这岂不远远胜过尘世间那些长相厮守却貌合神离的夫妻?

下片则是写依依惜别之情。“柔情似水”,就眼前取景,形容牛郎织女缠绵此情,犹如天河中的悠悠流水。“佳期如梦”,既点出了欢会的短暂,又真实地揭示了他们久别重逢后那种如梦似幻的心境。“忍顾鹊桥归路”,写牛郎织女临别前的依恋与怅惘。不说“忍顾”而说“忍踏”,意思更为深曲:看犹未忍,遑论其他?“两情若是”二句对牛郎织女致以深情的慰勉:只要两情至死不渝,又何必贪求卿卿我我的朝欢暮乐?这一惊世骇俗、震聋发聩之笔,使全词升华到新的思想高度。

显然,作者否定的是朝欢暮乐的庸俗生活,歌颂的是天长地久的忠贞爱情。在他的精心提炼和巧妙构思下,古老的题材化为闪光的笔墨,迸发出耀眼的思想火花,从而使所有平庸的言情之作黯然失色。

这首词将抒情、写景、议论融为一体。意境新颖,设想奇巧,独辟蹊径。写得自然流畅而又婉约蕴藉,余味隽永。

七夕词(唐)崔颢

长安城中月如练,家家此夜持针线。

仙裙玉佩空自知,天上人间不相见。

长信深阴夜转幽,瑶阶金阁数萤流。

班姬此夕愁无限,河汉三更看斗牛。

古诗赏析:该诗通过描写长安城中皓月当空人们礼拜七巧的景象,通过牛郎织女的别离烘托了闺中女子的相思寂寞之情。

七夕(唐)白居易

烟霄微月澹长空,银汉秋期万古同。

几许欢情与离恨,年年并在此宵中。

古诗赏析:

该诗通过描绘牛郎织女的离愁别恨,寄予了对他们的无限同情与怜悯。

七夕歌(宋)张耒

人间一叶梧桐飘,蓐收行秋回斗杓。神宫召集役灵鹊,直渡天河云作桥。

桥东美人天帝子,机杼年年劳玉指。织成云雾紫绡衣,辛苦无欢容不理。

帝怜独居无与娱,河西嫁得牵牛夫。自从嫁后废织纴,绿鬓云鬟朝暮梳。

贪欢不归天帝怒,谪归却踏来时路。但令一岁一相逢,七月七日河边渡。

别多会少知奈何,却忆从前恩爱多。匆匆离恨说不尽,烛龙已驾随羲和。

河边灵官晓催发,令严不管轻离别。空将泪作雨滂沱,泪痕有尽愁无歇。

寄言织女若休叹,天地无情会相见。犹胜嫦娥不嫁人,夜夜孤眠广寒殿。

古诗赏析:

这是一首叙事诗,诗中不仅写了牛郎织女七夕相会的场面,还追叙了织女婚前婚后的有关情节,展示了她心情变化的三个过程:嫁前“辛苦无欢容不理”;嫁后“绿鬓云鬟朝暮梳”;谪归“泪痕有尽愁无歇”。由怨而欢而悲,机声、玉指、愁容、欢态、叹息、眼泪都写到了。诗篇多层次、多侧面地表现她,使一个富有立体感的血肉丰满的少女形象活跃在读者面前。这是这首诗超过同题材的一般诗词的地方,无怪乎《侯鲭录》云:“此歌东坡称之”。

这首诗四句一组,一组一意,通俗流畅,平淡自然,是诗人“满口而发,肆口而成,不待思虑而工,不待雕琢而丽”(《贺方回乐府序》)的创作主张的体现。

七夕(唐)罗隐

络角星河菡萏天,一家欢笑设红筵。

应倾谢女珠玑箧,尽写檀郎锦绣篇。

香帐簇成排窈窕,金针穿罢拜婵娟。

铜壶漏报天将晓,惆怅佳期又一年。

古诗赏析:

这首诗的特点是用对比写法,第一句写天上的景物,第二句写人间的情状,有景物,又有欢笑,构成天上与人间相对照。二联专写人间,不提七夕,在“锦绣篇”里暗指咏七夕。三联又是对照写法,“香帐簇成”指天上,“金针穿罢”指人间。“铜壶漏报”二句指天上。此外,第一联写人间“欢笑”,与第四联写天上惆怅相对。一乐一悲,构成映衬。再像写谢女的空出箧子来装檀郎的锦绣篇,写人间男女在七夕的欢乐,又与牛郎织女的临别惆怅构成映衬。在这样的映衬里,不是衬出天上不如人间了吗?再就写天上或人间的词句来看,首句、五句、七句、八句写天上,二句、三句、四句、六句写人间,即四句写天上,四句写人间。但这首诗题为《七夕》,应以写牛郎织女相会为主,因此使人感到作者还是看重人间,所以这样安排吧?作者写人间的欢乐胜过天上,在当时有这样的想法,是非常难得的。

第2篇:古代爱情诗

篇1:中国古代十大纯美爱情诗 中国古代十大纯美爱情诗

一,《江城子》 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点评:这是苏东坡的爱妾王朝云死后,有一天他梦见亡妾之后写的感怀诗。朴素真挚的深情,沉痛的生离死别,每读一次就更为其中的深情所感动。阴阳相隔,重逢只能期于梦中,苏东坡用了十年都舍弃不下的,是那种相濡以沫的亲情。他受不了的不是没有了轰轰烈烈的爱情,而是失去了伴侣后孤单相吊的寂寞。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在梦里能够看见的,也全是逝去亲人往日生活里的琐碎片断。因为在那些琐碎里,凝结着化不去的亲情。在红尘中爱的最高境界是什么?执子之手是一种境界,相濡以沫是一种境界,生死相许也是一种境界。在这世上有一种最为凝重、最为浑厚的爱叫相依为命。那是天长日久的渗透,是一种融入了彼此之间生命中的温暖。二,《卜算子》李之仪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

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点评:李之仪的这首小令仅四十五字,却言短情长。全词围绕着长江水,表达男女相爱的思念和分离的怨愁。开头写两人各在一方相隔千里,喻相逢之难,见相思之深。末句写共饮,以水贯通两地,沟通两心;融情于水,以水喻情,情意同样绵长不绝,表达了女主人公对爱情的执着追求与热切的期望。全词处处是情,层层递进而又回环往复,短短数句却感情起伏。三,《诗经邶风击鼓》

击鼓其镗,踊跃用兵。土国城漕,我独南行。从孙子仲,平陈与宋。不我以归,忧心有忡。爰居爰处?爰丧其马?于以求之?于林之下。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于嗟阔兮,不我活兮。于嗟洵兮,不我信兮。点评:这首诗表达了长年行役于外的将兵思念家乡和妻子的心情。其中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一句,倾倒了无数身陷爱河,渴望美满爱情的人,成为山盟海誓的最好代言。生生死死悲欢离合,我曾对你说过,我会牵着你的手,和你一起老去。这是爱的最高境界,爱的最高境界就是经的起平淡的流年。四,《上邪》

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

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点评:出自于汉乐府民歌。这是一首情歌,是主人公自誓之词:海枯石烂,爱情仍然坚贞不变,是一位痴情女子对爱人的热烈表白。诗的主人公在呼天为誓,直率地表示了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的愿望之后,转而从与君绝的角度落墨,山无陵以下连用五件不可能的事情来表明自己生死不渝的爱,深情奇想根本不可能发生。这就把主人公生死不渝的爱情强调得无以复加。五,《行行重行行》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

点评:这是一首在东汉末年动荡岁月中的相思乱离之歌。尽管在流传过程中失去了作者的名字,但读之使人悲感无端,反复低徊,为女主人公真挚痛苦的爱情呼唤所感动。诗中淳朴清新的民歌风格,内在节奏上重叠反复的形式,表现出东方女性热恋相思的心理特点。六,《鹊桥仙》 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点评:《鹊桥仙》原是为咏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而创作的乐曲。借牛郎织女的故事,以超人间的方式表现人间的悲欢离合。最后一句对牛郎织女致以深情的慰勉:只要两情至死不渝,又何必贪求卿卿我我的朝欢暮乐?这一惊世骇俗、震聋发聩之笔,使全词升华到新的思想高度。作者否定的是朝欢暮乐的庸俗生活,歌颂的是天长地久的忠贞爱情。七,《雁邱词》

元好问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

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横汾路,寂寞当年箫鼓,荒烟依旧平楚。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风雨。天也妒,未信与,莺儿燕子俱黄土。

千秋万古,为留待骚人,狂歌痛饮,来访雁邱处。

点评:当年,元好问去并州赴试,途中遇到一个捕雁者。这个捕雁者告诉元好问今天遇到的一件奇事:他今天设网捕雁,捕得一只,但一只脱网而逃。岂料脱网之雁并不飞走,而是在他上空盘旋一阵,然后投地而死。元好问看看捕雁者手中的两只雁,一时心绪难平。便花钱买下这两只雁,接着把它们葬在汾河岸边,垒上石头做为记号,叫作雁邱,并写下了这首《雁邱词》。遥想双雁,天南地北冬天南下越冬而春天北归,几回寒暑中双宿双飞,相依为命,一往情深。既有欢乐的团聚,又有离别的辛酸,但没有任何力量可以把它们分开。而网罗惊破双栖梦后,爱侣已逝,安能独活!于是脱网者痛下决心追随于九泉之下,自投地死。古人认为,情至极处,生者可以死,死者可以生。生死相许是何等极致的深情!八,唐代歌谣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君恨我生迟,我恨君生早。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恨不生同时,日日与君好。我生君未生,君生我已老。我离君天涯,君隔我海角。我生君未生,君生我已老。化蝶去寻花,夜夜栖芳草。点评:单看这首诗,语言朴实无华,表达了作者对年长很多于自己的爱人的一种遗憾和眷恋。但由一篇凄美的网文《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让这首诗得到升华,大家可以搜一搜,这篇文章是最好的注解。九,《离思》 元稹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点评:这是唐代诗人元稹为其情人崔莺莺写的诗。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这句话的意思:经历过无比深广的沧海的人,别处的水再难以吸引他;除了云蒸霞蔚的巫山之云,别处的云都黯然失色。以沧海之水和巫山之云隐喻爱情之深广笃厚,见过大海、巫山,别处的水和云就难以看上眼了,除了诗人所念、钟爱的女子,再也没有能使我动情的女子了。十,《蝶恋花》 柳永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栏意。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点评:这首诗表达了对意中人的思念爱慕之情,全诗紧拓春愁即相思,却又迟迟不肯说破,直到最后一句,才使真象大白。词在相思感情达到高峰的时候,戛然而止,激情回荡,感染力更强。末句表达了一种锲而不舍的坚毅性格和执着态度,因而广为流传。篇2:古代经典爱情诗 上邪(汉古代经典爱情诗)乐府民歌 上邪 我欲与君相知 长命无绝衰 山无陵 江水为竭 冬雷震震 夏雨雪 天地合 乃敢与君绝

怨情(唐古代经典爱情诗)李白 美人卷珠帘,深坐颦蛾眉。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

望夫石(唐古代经典爱情诗)王建 望夫处,江悠悠,化为石,不回头。山头日日风复雨,行人归来石应语

相思怨(李冶)人道海水深,不抵相思半。海水尚有涯,相思渺无畔。携琴上高楼,楼虚月华满。弹著相思曲,弦肠一时断。卜算子 答施(宋)乐婉 相思似海深,旧事如天远。

泪滴千千万万行,更使人、愁肠断。要见无因见,拚了终难拚。

若是前生未有缘,待重结、来生愿。

卜算子(宋)李之仪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采桑子(宋古代经典爱情诗)吕本中

恨君不似江楼月,南北东西,南北东西,只有相随无别离。恨君却似江楼月,暂满还亏,暂满还亏,待到团圆是几时?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宋)辛弃疾《青玉案》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宋)李清照《一翦梅》

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夜过也,东窗未白孤灯灭。(宋)张先《千秋岁》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宋)朱淑真《生查子》

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吴文英《唐多令》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一江水。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元)元好问《摸鱼儿》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春秋)《诗经?周南?关雎》

一日不见,如三秋兮!《诗经?王风?采葛》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诗经?郑风?子衿》 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唐)李白《三五七言诗》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唐)崔护《题都城南庄》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白居易《长恨歌》 借问江潮与海水,何似君情与妾心?相信不如潮有信,相思始觉海水深!白居易《长相思》 夜长酒阑灯花长,灯花落地复落床:似我别泪三四行,滴群君满坐之衣裳。与君别后泪痕在,年年著衣心莫改。(唐)元稹《离思》

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 蜡烛有泪还惜别,为君垂泪到天明。(唐)杜牧《赠别》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唐)刘禹锡《竹枝》

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唐)张籍《节妇吟》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唐)温庭筠《更漏子》

千万恨,恨极在天涯。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摇曳碧云斜。(唐)温庭筠《望江南》 梳洗罢,独倚上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断肠白蘋洲!温庭筠《望江南》 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唐)李商隐《无题》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李商隐《无题》知我意、感君怜,此情须问天!(五代)李煜《更漏子》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李煜《乌夜啼》 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宋)欧阳修《玉楼春》

聚散苦匆匆,此恨无穷!今年花胜去年红。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与谁同?欧阳修《浪淘沙》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宋)苏轼《水调歌头》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持子之手,与子偕老

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韧如丝,磐石无转移。(《孔雀东南飞》)

我侬两个 忒煞情多 将一块泥儿 捏一个你捏一个我 忽然欢喜呵 将它来打破 重新下水 再团再炼再调和 再捏一个你 再塑一个我 那其间那其间 我身子里有了你 你身子里也有了我《侬我词》

梧桐相待老,鸳鸯会双死。贞妇贵徇夫,舍生亦如此。波澜誓不起,妾心井中水。(孟郊《列女操 》)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缺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方留恋处,兰舟摧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沈沈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宋)柳永《雨霖铃》

持子之手,与子偕老;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可否勉强算上一句? 2008-07-09 09:11:18 dawnwalker(沒有惶恐,只剩下彷徨)笑渐不闻声渐消,多情却被无情恼 2008-07-09 09:16:49 肥鸟 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 2008-07-09 09:17:50 dawnwalker(沒有惶恐,只剩下彷徨)醒莫更多情,情多更莫醒 2008-07-09 09:21:03 dawnwalker(沒有惶恐,只剩下彷徨)现世无由见,除非梦里逢。醒来襟袖湿,疑是露华浓。

> 删除> 删除> 删除> 删除> 删除篇3:中国古代爱情诗浅谈之一 中国古代爱情诗浅谈之一

————爱的萌生与爱的誓言ppt文稿 论题的缘起

某老师观点:我国古代无爱情诗。论据有二:

一是古代女人结婚早,无爱情体验写不出爱情诗。

二是古代诗人大部分是男性,写的一些“爱情诗”充其量是一些悼亡诗和闺怨诗。我的观点:我国古代有爱情诗。

1. 事实论据。爱情诗概念:爱情诗是抒发男女间爱情的诗,是诗的一 种,是爱情表达的一种形式。根据这一概念来审视我国古代诗歌,我国古代有丰富的爱情诗。

逻辑论据:这位老师的两个论据,都是事实,遗憾的是这两个论据,无法支撑他的观点。因为:(1)婚前无体验,婚后有了体验,不就可以写了吗?朱光潜说:“中国爱情诗大半写于婚媾之后,所以最佳者往往是惜别悼亡诗。”李清照的爱情诗即是如此。(2)没有体验就不能写作的观点错误。体验分直接体验和间接体验两种,作家的创作绝大部分根据间接体验来创作的。(3)谁规定男性诗人不能写爱情诗。是不是爱情诗判定的标准,是看诗的内容,而不是以性别来判定。况且悼亡诗和闺怨诗本身就是爱情诗的一个类别。

一、我国古代爱情诗览胜

爱情诗,表现了爱的各种各样的感情,包括情窦初开对爱的渴望、爱的山盟海誓、爱的相思之苦、爱的伤悼等等。

(一)、表现爱的萌生的诗篇 代表作有《关雎》《蒹葭》。《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1、诗的内容:典型的有三种观点(1)《毛诗序》:“《关雎》,后妃之德也,风之始也,所以风天下而正夫妇也。”(2)有的说它是讥讽康王晏起的。

(3)后世学者大都认为他是一篇爱情诗。我认为它是一篇表现年轻人萌生爱情的。

2、诗歌分析全诗分三部分:

一部分写男青年起了求佳偶的念头。(四句)二部分写由念头而陷入单相思。(八句)

三部分写男子想象追求淑女的方法,就是用音乐博取淑女的欢心。(八句)

3、这首诗的文化意义

(1)这位男青年的择偶标准“窈窕淑女”至今影响着我们的炎黄子孙。

(2)描写单相思的语言“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 悠哉,辗转反侧”,至今仍有生命力。《蒹葭》

蒹葭(jiān jiā)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sù)洄(huí)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meí)。溯洄从之,道阻且跻(jī)。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chí)。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sì)。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zhǐ)。

1、诗的内容:关于这首诗的内容学术界普遍认为是一首情歌。代表的有两种观点:(1)认为这是一首表现追求意中人而不得的诗。(2)认为这是一首怀念情人的诗。

(3)这是一首表现年轻人,情窦初开有了求偶之心而又不知所措苦闷彷徨的诗。

2、诗歌分析: 全诗分三部分:

一部分(八句)写青年人在一个秋天的早晨开始对伊人的心灵追寻。后两部分各八句,内容基本相同。白露为霜———白露未晞————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两首诗的异同: 相同点:都表现了年轻人情窦初开,对爱的渴望。不同点:

1、爱的不同。

2、风格和意境的不同。

3、追求的对象不同。

4、抒情主人公不同。

5、追求爱情不同。

6、诗歌所表现的季节不同。王昌龄的《闺怨》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7、诗歌表现的美不同

(二)表现爱情誓言的诗篇 “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唐、白居易 长恨歌》)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句出自《诗经》“邶风”里的《击鼓》这些诗句,有两个共同点:

1、在内容上都表现了男女间永不分离相互厮守的愿望。

2、这些诗句都是散句,是一首诗中的部分内容,都没有独立成篇。两首独立成篇的爱情誓词诗 汉乐府《上邪》

“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1、内容分析:这是一首表现爱的誓言的诗歌。

全诗可分两大部分:前三句是第一部分,表现爱的愿望和爱的坚贞。后五句是第二部分,是表现女主人公与君永不分离的山盟海誓。清张玉谷《古诗赏析》卷五评此诗说:“首三,正说,意言已尽,后五,反面竭力申说。如此,然后敢绝,是终不可绝也。迭用五事,两就地维说,两就天时说,直说到天地混合,一气赶落,不见堆垛,局奇笔横。”

2、诗的特点。这首诗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三绝: 一绝是抒情方式绝。二绝是想象大胆绝。三绝是个性反差绝。

3、诗的影响 菩萨蛮(《唐敦煌曲子词》)

枕前发尽千般愿,要休且待青山烂。水面上秤锤浮,直待黄河彻底枯。白日参辰现,北斗回南面。休即未能休,且待三更出日头。管道升《我侬词》 你侬我侬,忒煞情多; 情多处,热似火;

把一块泥,捻一个你,塑一个我。将咱两个一齐打破,用水调和; 再捻一个你,再塑一个我。

我泥中有你,你泥中有我:我与你生同一个衾,死同一个椁。

1、诗的内容分析

这也是一首表现爱的誓言的诗。全诗可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前四句)表现我们现在感情好且热烈如火。第二部分(后面几句)表现无论生与死永远在一起。两首诗的异同:

相同点:都是爱的誓言,表现的都是永不分离的愿望。不同点:

(1)前一首是恋爱时的誓言,完全是精神诉求;后一首是婚后的誓言。功利性十分明确,就是要挡住夫君纳妾,而且顺利实现。

(2)表现手法不同。前一首誓言是通过想象而得而发。后一首是从现实中取喻,拿孩童时期玩的游戏来发誓。

(3)风格不同。前一首是热烈奔放泼辣,后一首则通俗易懂,平易朴实。下讲请听爱的相思与爱的悼亡。

第3篇:古代爱情诗

古代爱情诗

1. 相思一夜天涯远。 —— 晏几道《蝶恋花·黄菊开时伤聚散》

2. 斑竹枝,斑竹枝,泪痕点点寄相思。 —— 刘禹锡《潇湘神·斑竹枝》

3. 妾身悔作商人妇,妾命当逢薄幸夫。 —— 徐再思《阳春曲·闺怨》

4. 君怀良不开,贱妾当何依。 —— 曹植《明月上高楼》

5. 曾与美人桥上别,恨无消息到今朝。 —— 刘禹锡《杨柳枝 》

6. 谁料同心结不成,翻就相思结。 —— 夏完淳《卜算子·秋色到空闺》

7. 相思难表,梦魂无据,惟有归来是。 —— 欧阳修《青玉案·一年春事都来几》

8. 司马相如宅在州西笮桥,北有琴台 茂陵多病后,尚爱卓文君。 —— 杜甫《琴台》

9. 群燕辞归鹄南翔,念君客游多断肠。 —— 曹丕《燕歌行》

10. 相思无因见,怅望凉风前。 —— 李白《折荷有赠》

11. 一语不入意,从君万曲梁尘飞。 —— 李白《夜坐吟》

12. 两岸人家微雨后,收红豆,树底纤纤抬素手。 —— 欧阳炯《南乡子·路入南中》

13. 残月出门时,美人和泪辞。 —— 韦庄《菩萨蛮·红楼别夜堪惆怅》

14. 绮席象床

未完,继续阅读 >

《古代七夕节经典爱情诗.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古代七夕节经典爱情诗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精品范文]相关推荐
[精品范文]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