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9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

2024-06-08 07:13:04 精品范文 下载本文

第1篇: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9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9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那么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9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9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1

教学设计理念:

1、创设情景,激发兴趣,体现数学无处不在。通过为学生创设龙舟比赛的场景,把学生带入现实生活中去学习数学;通过手势学习口诀,激发了学习新知识的兴趣。

2、经历过程,全员参与,体现学生的主体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在经历主动编写9的乘法口诀的过程中,特别注重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独立思考和合作学习两个关系的处理上。

3、精心组织,渗透方法,体现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教师引导学生参与教学全过程,学生始终在主动地进行观察、推理、验证、交流等数学活动,体会到学习成功的喜悦,同时也渗透了迁移类推的学习方法。

教学内容简析:

1、教学内容:本节课教学内容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表内乘法(二)中的《9的乘法口诀》。

2、知识基础和作用:本节课是在初步理解乘法意义和2-8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学习的,是乘法口诀教学的最后一部分,所以9的乘法口诀的学习采取迁移类推的方法。

乘法口诀是数学最基础的知识之一,对今后的计算具有重要的作用,所以学生必须熟练掌握。

3、对教材编排的理解:教材首先出示9条龙舟,每条龙舟上有9个人这样的喜闻乐见赛龙舟场面引入;接着通过在数轴下面的空格里填数,让学生做9的连加练习,写出乘法算式,是为了进一步理解乘法的含义。最后总结9的乘法口诀,加深对口诀的理解和记忆。书上练习十九的1-7题是应用9的乘法口诀进行不同形式的练习,形式比较活泼。

4、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乘法的含义,经历编制9的乘法口诀的过程,体验9的乘法口诀的来源。

(2) 通过观察,掌握9的乘法口诀的规律,初步熟记9的乘法口诀,会用9的乘法口诀求积,初步培养学生观察推理能力。

(3)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编制口诀,初步学会运用类推的方法学习新知识和合作的意识。

5、教学重点是理解9的乘法口诀的意义。难点是记忆口诀,正确确定每一个积。

教学环节的设计意图和采取的教学方式:

依据教学目标,本节课主要设计了三个教学环节:

(一) 自主探究,编制口诀

这一环节分为三个层次进行,一是搜集信息,二是处理信息,三是独立编写口诀。

教师在导入中渲染端午节龙舟比赛的场景,同时出示龙舟图,通过这个场景,让学生收集数学信息并提出数学问题,学生可能会搜集并提出每条龙舟上有几个人?也可能搜集2条龙舟有几个人?3条呢?甚至提出一共多少人参加比赛?体会到数学的无处不在,第二个层次是处理信息。根据学生提出的数学问题,在处理信息时从两方面处理,一方面是在数轴上填写连加的结果,边看图边推想,这样的形式呈现,提高了抽象程度,渗透点与数一一对应的关系。在学生汇报时,教师1个9是9,2个9相加是18,3个9相加是27……9个9相加是81,处理信息的另一方面是引导学生独立写出9的乘法算式,根据连加的结果写出得数。这样设计的意图是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同数相加与乘法的关系,感知连加结果的特点。

这时有了编制2-8的乘法口诀的基础,编制9的乘法口诀就水到渠成了,依据学生学习情况,放手让学生自主编制口诀,将过程填在书上,亲身经历口诀的产生过程,然后在全班展示交流。总结出乘法口诀后,引导学生说出一句口诀可以写两个乘法算式。学生完成第84页右边算式的填空。

从上面三个层次设计基本达到了图、式、口诀三维一体,学生的独立思考和交流学习活动贯穿始终。

(二)探寻规律,记忆口诀

因为9的乘法口诀有其特殊规律,正确记住每一个积又是教学的难点,所以教师将着眼点放在记忆9的乘法口诀发现规律的探寻上,这里设计放手让学生找规律,这样做,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熟记9的乘法口诀,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掌握找规律的数学思考方法,有利于提高数学能力。

从两方面引导学生探索规律:第一是学生独立探索规律。学生可能根据以前学习的前后口诀之间的一般规律进行推想,例如七九多少记不住,想六九或八九的结果。第二是教师引导探索规律。一是发现积的数字规律,学生可能发现积的十位数和个位数之和都是9,十位上的数一个比一个多1,个位上的数一个比一个少1。

二是发现9的倍数与整十数的关系。教师引导学生圈出百数图中9的倍数,引导学生发现9的1倍比10少1,9的2倍比20少2……9的9倍比90少9,探寻出几个9得数的.特殊性。这样做,有效的初步培养了学生的观察、比较、归纳和概括的能力。总结这些规律,可以帮助我们记忆9的乘法口诀。

三是教师依据二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采用图片介绍手指记忆的方法,把每一个学生的双手当作学习资源,来记忆9的乘法口诀。学生感到新奇、有趣。之后,开展一个对口令的游戏,巩固记忆口诀。

(三)运用口诀,计算乘积

学生利用发现的规律在初步记忆9的乘法口诀后,进入第三个环节,教师设计了多样化的具有针对性的练习,采用由浅入深,由单一到综合的形式。第一层次是基本练习,如看卡片口算,说出用哪句乘法口诀;看乘法口诀,一句口诀可以算几道乘法算式的积?看算式用手势表示得数;第二层次是易混积的训练,如看得数说口诀及算式;第三层次是综合性练习,与其他口诀相联系,如下面的数除了是9的口诀的得数,还有哪些口诀的得数也是这些数。可以计算哪些乘法算式等练习。目的是运用口诀求积,体会乘法口诀的便捷,不断经历运用9的乘法口诀解决问题的过程,逐步获得对9的乘法口诀的深层理解。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9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编制9的乘法口诀的过程,让学生通过编口诀的过程,感受数学的趣味性,并能运用口诀进行准确计算。

2、培养学生初步的知识迁移能力;引导学生有目的地观察,进行初步的归纳总结。

3、将多种记忆口诀的方法归纳总结,渗透数学学习方法。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熟记9的乘法口诀并应用9的乘法口诀进行计算。

2、教学难点:初步探索9的乘法口诀的规律。

教学过程:

一、从听《一个师傅三个徒弟》歌引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歌吗?今天我们一起听一首歌,请你认真看、认真听。找一找歌词中有哪些数字?

师:你找到歌词中有哪些数字吗?

生:八十一、七十二、三、一等

师:你们可真细心,老师告诉同学们一个秘密:八十一、七十二与今天所学的9的乘法口诀有关系。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9的乘法口诀!

二、学生共同编出9的乘法口诀(课件演示)

1、教学“一九得九”。

呈现图片(一条龙船,9人在划),提问:观察这幅图,1条船上有几个人,表示1个几?

学生观察说出:1条船上有9个人,就是表示1个9。

列出乘法算式:1×9=9或9×1=9。

师:根据乘法算式,你能编出一句口诀吗?

生:一九得九。

2、教学“二九十八”。

呈现图片(两条龙船),提问:2条船上有几个人?表示几个几?

师:2个9相加应该怎样列式?

生:9+9=18,乘法算式是:2×9=18或9×2=18。

师:知道口诀是什么吗?

生:二九十八。

3、教学“三九二十七、四九三十六”。

提问:3条船、4条船呢?怎样列式?

生:3条船时有3个9,3×9=27或9×3=27。4条船时有4个9,4×9=36或9×4=36。

师:口诀是……

生:三九二十七,四九三十六。

4、教学5至8的相应口诀。

师:5条船时就有5个9连加,你知道得多少吗?你是怎样计算出来的?

生1:5个9连加就是9+9+9+9+9,2个9相加是18,18再加9等于27,27+9=36,36+9=45。

第2篇: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9的乘法口诀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9的乘法口诀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9的乘法口诀

教学内容:

青岛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信息窗4(50-53页)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学习9的乘法口诀并能熟记,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

2.经历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能运用乘法口诀解决实际问题,形成初步的推理能力。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

掌握9的乘法口诀

教学难点:

理解9的`乘法口诀的意义

教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谈话导入:

今天凯蒂正在向中国小朋友学剪纸,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2、出示情境图

你能发现什么信息?

每串剪纸有9个红灯笼,要剪9串。

剪纸作品每行9个,一共4行。

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一共可以剪出多少个灯笼?

一共有多少个作品?

二、自主学习,小组探究

1、解决:一共可以剪出多少个灯笼?

(1)连续加9,推算得数。

(2)列出乘法算式。

(3)根据乘法算式编制9的乘法口诀。

(4)同位相互交流想法。

(5)汇报交流。

1×9=9一九得九

2×9=18二九十八

3×9=27三九二十七

4×9=36四九三十六

5×9=45五九四十五

6×9=54六九五十四

7×9=63七九六十三

8×9=72八九七十二

9×9=81九九八十一

(6)口诀的意义:表示几个九相加。

(7)找规律。

1仔细观察我们编出来的口诀,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2汇报交流:

a、其中一个因数都是9;

b、另一个因数是按照1—9的顺序排列的;

c、积每次都多9。

(8)记忆口诀,如何记得快?

1个9比10少1,是9;

2个9比20少2,是18;

3个9比30少3,是27;

……

9个9比90少9,是81。

1集体背口诀;

2对口令(同位、师生、男女生)。

2、解决:一共有多少个作品?

(1)理解题意,找出信息;

(2)明确几个几相加;

(3)独立解决;

(4)汇报交流。

4×9=36(个)或9×4=36(个)

口诀:四九三十六

三、巩固应用,拓展提高

1、自主练习第1题

(1)独立填写。

(2)汇报交流。

(3)对口令。

2、自主练习第3题

运用乘法口诀计算。说口诀。

3、自主练习第6题

(1)生尝试独立填写;

(2)汇报交流:重点说出是怎样填的,用的哪句口诀。

如:()×9﹤46,想:5×9=45,6×9=54。所以最大填5。

四、师生交流,总结概括

1、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总结: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9的乘法口诀,我们能用9的乘法口诀解决数学问题。

板书设计:

9的乘法口诀

1×9=9一九得九

2×9=18二九十八

3×9=27三九二十七

4×9=36四九三十六

5×9=45五九四十五

6×9=54六九五十四

7×9=63七九六十三

8×9=72八九七十二

9×9=81九九八十一

使用说明:

1.亮点:

(1)放手让学生充分探究,经历编口诀的过程,理解乘法口诀的意义。

(2)引导学生发现规律,寻找记忆口诀的方法,反复记忆。

2.困惑:

9的口诀多,不容易记,怎样快速正确的记口诀。

第3篇:二年级数学上册9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

二年级数学上册9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

在一年级我们学习了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学习开始我用一到两分钟让学生说说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的运算方法,再引出连乘,让学生自己做试试,学生基本会做,交流时我让学生说说答题方法,接在后面我又补充了一下,发现学生很快明白解题步骤。接下来我出示连除题,学生也很快做出,在出现乘除混算时,练习前我让学生先说说解答步骤,对解题顺序作出一个清晰的叙说,让学生明白怎样运算后再解答,更容易理解。只是准确率还需提高。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二年级数学上册《9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

二年级数学上册《9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9的乘法口诀是在学习1—8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上课前了解了学生的基本情况情况,可以知道,学生在这之前,已经学习了1—8的乘法口诀,多次经历编写乘法口诀的过程,初步掌握了总结乘法口诀的方法,基本具备了自己总结9的乘法口诀的能力。课堂的主要部分:编写乘法口诀和寻找乘法口诀表格中的规律,都是通过学生小组学习进行的。一方面发掘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另一方面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从学生汇报交流9的乘法口诀的过程来看,学生不仅很好地归纳出9的乘法口诀,而且对于每句口诀的意义表述也非常清楚。我想是因为我留给了他们的足够时间去思考,又给予了他们充分展示发言的机会。学生在自主探究、汇报交流中学到了新知识,也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通过自己编口诀,培养了学生数学学习的新方法,同时他们在编口诀过程中,也会产生了一种成就感。学生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则成为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9的乘法口诀 教学设计(人教版二年级上册)

教学内容:

课本P80及练习二十相应的练习。

教学目标:

1、理解9的乘法口诀的来源,能根据乘法的意义正确推导出9的乘法口诀。

2、能初步记住9的乘法口诀,并运用口诀熟练的进行计算。

3、培养学生初步的迁移类推能力和分析、综合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9的乘法口诀的推导。

教具准备:

口算卡片、此行黑板、图片。

教学过程:

一、 铺垫孕伏:

1、引导学生背诵1~8的乘法口诀。

2、引导学生复习旧知。

1)、出示相应的题目引导学生独立完成,再让学生明确一句口诀可以写两个乘法算式。

2)、出示题目,引导学生完成。

将口诀补充完整:

()六二十四二()十四

七()五十六()八四十

……

[设计意图]:强化乘法口诀的记忆和有关表内乘法的知识。

二、 自主探究9的乘法口诀。

1、 谈话引入新课。

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1~8的乘法口诀,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9的乘法口诀。

2、出示教材的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

师:你看到了什么?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小组合作提出问题:

(1)、有几条船参加比赛?

(2)、每条船上有几人?

(3)、2条船上有几人?

未完,继续阅读 >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9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9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精品范文]相关推荐
[精品范文]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