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风俗调查活动总结
第1篇:春节风俗调查活动总结
春节风俗调查活动总结
活动已经告一段落了,我相信大家都是有收获的,这时候,最关键的活动总结怎么能落下。一起来参考活动总结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春节风俗调查活动总结,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一、关于春节习俗调查报告原因
寒假期间,我跟我的家人过一个充足而美好的春节。在过春节期间发现了一些风俗习惯,中国人过年的习俗跟我们中国的历史有着极大的关系,这些过年习俗到底对应了哪些中国的文化,我十分的好奇,我带着这些疑问走访了村里的知名老人。
二、调查目的
更好地接近我国文化,深交中国的春节习俗,去了解人们是如何度过春节的。
三、调查内容
1、放爆竹
放爆竹是中国传统的民俗,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相传是为了驱赶一种叫年的怪兽。当午夜交正子时,新年钟声敲响,整个中华大地上空,爆竹声震响天空。据《荆楚岁时记》载:“正月一日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以避山臊恶鬼。”这一段记载说明爆竹在古代是一种可以驱瘟逐邪的工具,所以才成为了现在的春节习俗。
2、给红包
传统意义上的红包叫做压岁钱,是春节时长辈给小孩儿用红纸包裹的钱。据传明清时,压岁钱大多数是用红绳串着赐给孩子,民国后才演变成用红纸包裹,给红包是春节习俗中重要一项,长辈要分钱给后辈,后辈也要送钱给前辈,这些钱需要装在一个利市包里,俗称“压肚腰”,意谓一年从头到尾,腰包里都会满满实实,富富裕裕。
3、除夕
除夕,原意为“岁除”,指岁末除旧布新的日子,旧岁至此而除,另换新岁。除,即去除之意;夕,指夜晚。除夕自古就有祭祖、守岁、团圆饭、贴年红、挂火等习俗,流传至今,经久不息。最早提及“除夕”这一名称的.是西普周处撰著的地方风物志《风土记》。后又称除夕的前一天为小除,即小年夜;除夕为大除,即大年夜。
四、调查报告总结
过了一个祥和快乐的春节,它让我看到了中华民族远古的神秘和东方灵秀。它的古色古香,它的千变万化,让我向往,让我遐想。
第2篇:即墨春节风俗调查
课题名称:《即墨春节风俗调查》
研究时间:2011年1月10日——2011年1月15日
学校:实验学校
班级:八年级二班
指导老师:王若梦
小组成员:姚鑫、任玉洁、宋修伟,辛震
组长:金寒冰
问题现状:同学们对家乡春节风俗了解不多或没有兴趣。
问题建议:同学们要对家乡春节风俗有所了解,传承民族文化。目的意义:通过调查报告使同学们更加了解家乡的春节风俗。
《即墨春节风俗调查》
(开题报告)
一、课题名称:《即墨春节风俗调查》
二、学校名称:即墨实验学校
三、班 级:八年级二班
四、课题组长:金寒冰
五、课题执笔:金寒冰
六、课题成员:姚鑫、任玉洁、宋修伟,辛震。
七、指导老师:王若梦
八、研究原因:同学们对家乡春节习俗了解不多。
九、研究目标:通过调查研究了解即墨春节风俗,让同学们更加了解家乡春节习俗。
十、研究目的:通过调查研究了解即墨春节风俗,让同学们更加了解家乡春节习俗。
十一、研究价值:可以深化同学们对家乡春节风俗的认识。
十二、研究方法:调查、分析,归纳。
十三、研究范围66名18岁—60岁的市民
十四、研究条件:一般。
十五、研究困难:①部分市民可能不配合调查,②调查人数有限,随机性较
强。
十六、实施阶段:
1.2011年2月10日——2011年2月11日,选题。2.2011年2月11日——2011年2月12日,开题。3.2011年2月12日——2011年2月13日,证题。4.2011年2月13日——2011年2月15日,结题。
十七、预期成果:开题报告、调查报告、调查表、结题报告等结集。
《即墨春节风俗调查》
(调查报告)
一、课题名称:《即墨春节风俗调查》
二、学校名称:即墨实验学校
三、班 级:八年级二班
四、课题组长:金寒冰
五、课题执笔:金寒冰
六、课题成员:姚鑫、任玉洁、宋修伟,辛震。
七、指导老师:王若梦。
八、问题现状:同学们对家乡春节风俗了解不多或没有兴趣。
九、问题建议:同学们要对家乡春节风俗有所了解,传承民族文化。
十、目的意义:通过调查报告使同学们更加了解家乡的春节风俗。
十一、参考:《节趣》、《俗话田横》、网络资源。
《即墨春节风俗调查》
(结题报告)
一、课题名称《即墨春节风俗调查》
二、学校名称:即墨实验学校
三、班 级:八年级二班
四、课题组长:金寒冰
五、课题执笔:金寒冰
六、课题成员:姚鑫、任玉洁、宋修伟,辛震。
七、指导老师:王若梦
八、课题背景、目的及意义:
同学们对家乡的春节习俗了解不多,且没有兴趣。通过调查报告使同学们更加了解家乡的春节风俗。
九、研究方法:调查、分析,归纳。
十、实施阶段:
1.2011年2月10日——2011年2月11日,选题。2.2011年2月11日——2011年2月12日,开题。3.2011年2月12日——2011年2月13日,证题。4.2011年2月13日——2011年2月15日,结题。
十一、预期成果:结题报告。
十二、相关资料:
守岁:守岁是春节最热闹的时候,屋内灯光通明,一家人欢聚一堂,喝团圆酒,吃年夜饭,男女老少,尽情欢乐。年夜饭中,鱼是不能少的,取“连年有余”之意,但没有鳞的鱼不能上席。驴肉、马肉、兔子肉等所谓“杂乱肉”也不能上席。
年夜饭中饺子是主要的,饺子馅里要放上花生、枣、栗子、硬币、糖果、年糕等,谁吃到这些东西就要说上一句有关的吉庆话,如吃到一块糖则是“有甜头”,吃到一枚硬币便意味着“有钱花”。
守岁时禁忌最多,说话做事都要十分谨慎。“破”、“坏”、“散”、“死”、“赔”、“病”、“输”、“痛”等下吉利字眼都不能出口,不能骂人,不能打骂孩子。饺子破皮了,要说“挣”了,蒜要叫“义和菜”,打碎了器具,要赶快说一声“岁岁(碎碎)平安”或“越打越发”。守岁要守到新旧年交接的时刻,也就是俗话说的“大年五更”。这时还要祭天地、敬祖先、吃滑扎(饺子)、放鞭炮,至此,就算是辞别了旧岁,迎来了新春。
第3篇:民情风俗调查活动个人自我总结
当老师把实践地点公布时,心里异常激动,因为以前上课的时候老师就很骄傲地说过深圳不是一座没有文化底蕴的文化沙漠之城,深圳也有自己的根,那就是大鹏所城,深圳之所以称之为鹏城也是由它而起。这次有机会去大鹏而且还作为领队,心里自然就有了几分不一样的感觉。做个副队长似乎是理所当然的事情。整个队里只有我和班上的另一个同学是大四的,她阴错阳差地做了队长,我也就毋庸置疑地担当副队一职。说实在的,做副队轻松多了,那些对内的比较繁琐的工作大部分都是她一个人完成的,我就主要负责和外部联系,如联系大鹏街道办。一开始也是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打114查到了他们的电话,没想到对方很爽快地就答应了,当然前提是看过我们的调研计划书。那时我们都实习的实习,实践的实践;学校基本上没什么人在了。可是眼看就要到周末了,这么拖下去如果得不到对方的帮助,我们就有可能要亲自去大鹏踩点,联系好食宿的地方才能带其他队员过去。好在实习的时候要做的工作也不是很多,我就马上抽空写了一分计划书传真过去,对方看过之后很快就给我答复说可以提供协助,第一步
第4篇:《春节风俗》活动方案
《春节风俗》活动方案
一、活动目标
1、让学生收集春节相关的信息,了解“春节”的内涵和它历史特点与地方特色,及其春节文化在新时期的发展和继承。
2、提高学生收集信息、整理信息、发现问题和探究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3、引导学生关心参与社会问题和生活现实问题逐步形成小学生的时代感、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活动要点:
1、有关“吃”的实践探究。
2、有关“玩(娱乐)”的实践探究。
3、有关“春节文化”的实践探究。
4、利用春节期间采访部分人员。
三、活动遵循的原则:
1、主体性原则: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活动过程。
2、实践性原则:让学生获取间接经验的同时,提供学生在解决问题的探究实践过程中获取直接体验的途经和机会。
3、过程性原则:强调学习的过程性,让每一个学生在探究的实践过程中长知识,增才干。
4、开放性原则:问题的提出,课题的确立,方案的设计和实施,成果的展示,课题论文的撰写等都是开放的。
四、活动准备:
1、收集相关的报刊杂志;
2、采访用的录音机、记录本和照相机等;
3、提供学生上网查资料。
五、汇报形式:报
第5篇:春节活动调查
一:被访问人:张兰心 性别:女 年龄:66 地点:她家里 时间:2011-7-15 访问人:冷雪强
冷:麻烦问一下您小时候是怎么过春节的?
张:那时候可比不上现在,那是家里穷穷着呐!富人家的子弟过年才有新衣服穿,像我们这种贫民有衣服穿就不错了,穿的都是姐姐们打下来的旧衣服,到处都是补丁。吃的就更别提了,只有除夕那天晚上才有饺子吃。
冷:你们那时是不是也有压岁钱啊?
张:那时候大年初一也是挨家挨户的去拜年,见了长辈就给他们磕头,那时可不像你们现在一样,那时我们是真磕啊。压岁钱虽然只有几分,但是我们确实无比的高兴。
冷:那过春节有活动啊?
张:男的一般去买鞭放,我们女生大都舍不得花,留着以后用。
……
二:被访问人:刘世玲 性别:女 年龄:30 地点:街上 时间:2011-7-26 访问人:冷雪强
冷:麻烦问一下您小时候是怎么过春节的?
刘:我们那时过春节,街头巷尾春意闹。那是人们打着罗敲着鼓去军人家拜年,我们也做着属于我们的活动如:大卯,攻城,老鹰抓小鸡,冰糕化了等等。除夕那天人们有的全家聚在一起看春晚,有的打
第6篇:关于六安春节期间的风俗调查
江南大学
关于六安春节期间的风俗调查
活动主题:家乡过年风俗调查
活动目的:为了增强对家乡风土人情的了解以及将各种优良传统更好的继承,故于2011年下半学期的寒假,对六安家乡关于过年的各种风俗进行了调查。
活动时间:2012年1月9号~2012年2月5号
活动方法:走访,询问,观察,道听途说
活动人员:我(**)和我的弟弟(**)
活动内容:
春节应该是我们整个华人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它是一个年的总结,又是另一个新年的开端。今年运气好的,希望来年继续发挥。今年的不顺,寄希望于来年。过春节,大家对未来一年的美好憧憬更多一些。当然,家乡的春节也有很多习俗。
在我的老家六安年三十整个一天老少都很忙:母亲要忙着烧年夜饭,小孩要帮着爸爸贴春联,而且故意把福字贴到了,寓意“福到了”,上午就开始贴,因为只要贴过春联别人就不会来要帐!中午的时候就烧些虾米汤喝,也就不吃其他的了!下午家家户户几乎就忙开了,炸肉丸子、酥猪肉、炸豆腐、炸鱼、炒花生„„到了三四点钟的时候就准备烧年夜饭了。由于家家户户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年夜饭有各种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