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上《祖国啊,我属于你》教学设计
第1篇:湘教版六上《祖国啊,我属于你》教学设计
湘教版六上《祖国啊,我属于你》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怎样写教学设计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湘教版六上《祖国啊,我属于你》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
2.了解课文的内容。
3.有感情的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重点难点:
掌握好生字词,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具准备:
课件、布置学生查找介绍祖国的有关资料。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在世界的东方,有一个古老的国家如一只雄鸡挺立着。他幅员辽阔,物产丰富,发展迅猛。古往今来,很多诗人写下了无数赞美他的诗篇。他就是我们伟大的祖国。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一首赞美祖国的诗歌。
二、解题,介绍这首诗的体裁。
这首诗是一首新体诗,是相对于旧体诗而言的,旧体诗主要指我们以前学过的古诗。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全诗。
2.指导学生朗读全诗,把诗句读准、读通,注意诗的韵律与节奏。
3.学生自由朗读这首诗。
4.小结:这首诗一共八节,首尾两节大体相同,中间部分作者尽情赞美了我们伟大的祖国。
四、再读诗句,质疑解疑。
1.朗读全诗,找出不理解的'词语,提出来,共同解决。
2.学生质疑。(字词)
3.根据大的提问,运用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的方法,进行自学。
4.学生汇报交流。
浩瀚无涯、温馨、巍巍耸立、姹紫嫣红、绚丽、博大、永不疲倦
五、自由朗读,体会情感。
扫除了词语障碍后,更好地理解诗句,有感情地朗读。
第二课时
一、朗读课文,导入新课。
二、合作交流,理解内容。
1.第1节、第8节:直接抒发对祖国的赞美之情。
2.第2—7节:
第2节,把祖国比作“大海”和“高山”,把“我”比作“鱼儿”和“小鸟”
第3节,把祖国比作“花园”和“天空”,把“我”比作“蜜蜂”和“彩云”
第4节,写“我”看到了祖国悠久的历史和迅猛的发展
第5节,写“我”和祖国心心相通,息息相连
第6节,把“祖国”比作“大树”和“长河”,把“我”比作“绿叶”和“浪花”
第7节,把“我”比作“春雨”和“火苗”
三、深入探究,体会情感。
1.学生自由朗读,边读边想象。
2.引导学生思考、交流
(1)你从课文的语句中,感受到了祖国的哪些特点呢?
(2)文中有哪些比喻句?这样表达有什么好处?
(3)学生朗读,体会比喻句的生动形象,感悟这样表达的妙处。
四、感情朗读,深化感情。
1.配乐范读。
2.学生自由练习朗读。
3.练习背诵。
五、课堂小结。
学习了本课,你有什么收获呢?和同学们交流交流吧!
板书设计:
1.祖国啊,我属于你
“我”赞美、热爱 祖国
鱼儿、小鸟 大海、高山
蜜蜂、彩云 花园、天空
绿叶、浪花 大树、长河
春雨、火苗
第2篇:祖国啊我属于你教学反思
《祖国啊,我属于你》教学反思
这篇文章是歌颂祖国的诗歌,本人在教学时不是很喜欢,所以,这节课上的挺失败的,现总结以下失败的原因:
1、对诗歌知识的讲解太少,学生“无章可循”。
诗歌讲究精巧的构思,凝练的语言和恰到好处的意象,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让学生到达到“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境界的。我在教这首诗歌的时候把作者这样写的好处分析得“头头是道”,学生似乎也“心服口服”。表面上看起来真正做到了让学生融会贯通,其实学生对这样写的原因并不很清楚,更不用说换一种说法去写了,怎么看都觉得还是原文写的妙。
2、学生的品行和身体并没有一起成长,老师没有起到模范作用。
现在,八荣八耻歌可以说人人都会唱,但真正心中有爱,行动上又能落实的学生又有几个学生呢?我们在和学生共同学习的过程中,是否让他们的身体和品行一起成长了,我实在不敢苟同。看看吧.口中唱的是一套,做的却又是一套的人大有人在,对祖国的爱变成了空洞的说教,形象可感的语言只是停留在表面的认识上,还谈何有感而发呢?
3、学生对诗歌的练习少,没有兴趣。
长期以来,我很少在诗歌方面对学生加强训练,平时的诗歌教学也多以朗读、欣赏、品味为主,再加上有些诗歌晦涩难懂,学生很难从诗歌中找到适应自己的那份感觉。
第3篇:《祖国啊,我属于你》教学反思
《祖国啊,我属于你》教学反思
资兴市汤溪镇皮石完小
刘小明
这篇文章是歌颂祖国的诗歌,本人在教学时不是很喜欢,所以,这节课上的挺失败的,现总结以下失败的原因:
1、对诗歌知识的讲解太少,学生“无章可循”。
诗歌讲究精巧的构思,凝练的语言和恰到好处的意象,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让学生到达到“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境界的。我在教这首诗歌的时候把作者这样写的好处分析得“头头是道”,学生似乎也“心服口服”。表面上看起来真正做到了让学生融会贯通,其实学生对这样写的原因并不很清楚,更不用说换一种说法去写了,怎么看都觉得还是原文写的妙。
2、学生的品行和身体并没有一起成长,老师没有起到模范作用。
现在,八荣八耻歌可以说人人都会唱,但真正心中有爱,行动上又能落实的学生又有几个学生呢?我们在和学生共同学习的过程中,是否让他们的身体和品行一起成长了,我实在不敢苟同。看看吧.口中唱的是一套,做的却又是一套的人大有人在,对祖国的爱变成了空洞的说教,形象可感的语言只是停留在表面的认识上,还谈何有感而发呢?
3、学生对诗歌的练习少,没有兴趣
第4篇:祖国啊我属于你教案
祖国啊我属于你教案
教学目标:
1.一理解课文的内容,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背诵。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用具:
教师:多媒体课件(表现祖国幅员辽阔、山河壮丽、历史悠久等),一段优美抒情的乐曲。
学生:查我介绍祖国的有关资料、图片。
教学方法:
引导学生结合收集的课外资料,运用多种方法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个性备课
第二课时
一、朗读课文,导入新课
二、合作交流,理解内容
1.第1节、第8节:直接抒发了对祖国的赞美之情。
第l节总领全文,奠定了全文的基调;
第8节则总结全文,深化了情感。
2.第2~7节:作者尽情抒发了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第2节:把祖国比做“大海”和“高山”,把“我”比做“鱼儿”和“小鸟”;
第3节:把祖国比做“花园”和“天空”,把“我”比做“蜜蜂”和“彩云”;
第4节:写“我”看到了祖国悠久的历史、发展的迅猛;
第5节:写“我”和祖国心心相通,息息相连;
第6节:把祖国比做“大树”和“长河”,把“我”比做“绿叶”和“浪花”;
第7节:
第5篇:《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教学设计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舒婷的诗歌在委婉曲折中表达心声的特点。
2.理解诗中的艺术形象,领会诗歌蕴含的深沉情感,培养学生解读诗歌的能力。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献身祖国的精神。教学重、难点:
1.诵读,理解诗歌中新颖的意象所表现出的凝重的情感。
2.探究诗中抒情主人公“我”的具体内涵,准确把握诗歌中抒情主人公的情感历程。课
型:讲授课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复习江河的《星星变奏曲》。这是一首朦胧诗,作者借“星星”这个意象表达了一代人对光明与希望的追求。
背诵或朗读你熟悉的朦胧诗作品。
导入舒婷的朦胧诗作《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这是舒婷“心灵世界的歌”。
二、走近诗人
舒婷,1952年生于福建厦门。70年代末,她的诗作受到人们的关注,不久即成为朦胧诗的代表诗人而闻名。结集出版的诗集有《双桅船》《舒婷顾城抒情诗选》《会唱歌的鸢尾花》等。她的诗歌创作主要关注人的价值和尊严,构思独特,情调婉约,具有典型的浪漫主义风格。她的诗不侧重客观生活的描摹,而是注重表现自
第6篇: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通过阅读欣赏诗歌凝练形象的语言。
2、领会新颖、丰富的意象所蕴含的细腻的思想。
3、掌握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
【教学重点】
新颖丰富的意象所蕴含的情感。
【教学难点】
作者如何把大我小我合理化的。
【教学时数】
一教时。
【课型】
教读课。
【教学方法】
诵读法、点拨法。
【教学手段】
多媒体。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导入
1、导语:
⑴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⑵ 这是20世纪,70、80年代朦胧诗派的代表诗人北岛、顾城的诗句,今天,我们学习此派的另一位代表诗人舒婷的抒情诗《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2、板书课题。
准备学习。
二、新课 诗歌鉴赏:
1、播放配乐诗朗诵。
2、学生诵读。
3、欣赏第一节:
⑴ 指导学生领会几个意象的特点,并加以概括共同特点。
提问:表达了作者增怎样的思想感情?
⑵ 应该如何把握诗歌的语调?
⑶ 诵读。
4、诵读并鉴赏第二节:
⑴ 本诗节的主要修辞方法是什么?结构作用是什么?
⑵ 怎样理解第一二句的我和第三节的我你?
⑶ 这节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