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本《你感觉怎么样》教学反思

2024-06-26 07:12:35 精品范文 下载本文

第1篇:绘本教学《你感觉怎么样》

绘本教学——《你感觉怎么样》

教学目标:

1、通过各种情绪的共鸣,让幼儿学会体察情绪,正视情绪,并且在此过程中积极发展语言能力,发展学生形象思维。

2、刺激学生阅读能力,表达能力,创造能力的提高。适当发展学生具备初步的记录心情的写作能力。

教学重点:发展孩子的语言能力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能用语言较准确的描述情绪 教学过程:

一、课前游戏

哆啦A梦的大口袋里,搜集了人类许多的情绪和感觉。谁想上来演一演?(师从口袋里掏出写有情绪的纸条,请一生逐一表演,其余生举手猜测:着急、害怕、伤心、吃惊)

二、新授

1、绘本引入:指名生根据PPT上的提示语句,通过一件事情,说出自己的感觉,自己的心情。

我——————,我感觉————————。

我们的感觉,会随着事情的产生而发生变化。有一位大作家,他把人类这些感觉写进了一本书。这本书就是我们今天看的。一起来读读看,书的名字叫做?看封面图,说说这只大猩猩此时的心情是?为什么呀?到底是不是高兴的心情?我们把悬念留到最后。(5)

2、看书本第一面。请仔细观察,你从哪些地方看出他无聊?(引导学生先从表情中找到“无聊”。师适时板书“表情”。再引导生从动作上找到“无聊”。师适时板书“动作”。最后再引导还可以从图中哪里看出“无聊”?板书“背景”。)用语言读出“无聊”。老师起个头。(5)

3.无聊的小猩猩,情绪发生了变化。你能从他的表情当中,找到他现在的情绪吗?引导学生从表情、动作找出“孤单”。再从背景中找出“孤单”。利用两个成语引导。.成语学完把目光放回到这只小猩猩身上,利用“影子”,问:从哪儿看出小猩猩的孤单?读出句子。除了影子可以看出孤单,还有一片空白的背景。(5)

4.根据板书模式,玩句子接龙。(2)

5.继续往下看书。两种情绪对比。同桌两个先交流一下从哪里可以看出快乐和难过。.指名生反馈。哪里看出小猩猩很快乐?哪里看出很难过?难过图有一处很明显的错误找到了?窗户里面是什么?作者是不是画错了?(5)6.句子接龙:有时候,我感到很难过——

11.小结:先读一读老师整理出的句子。再交流一下,怎样把短短的一句话,变成长长的一句话。(3)

12.猜一猜:接下来作者会描述小猩猩怎样的心情?(1)13.先不看图,我们先来描述一只生气的猩猩。(引导学生通过 表情、动作、背景等方面来说。)你想在背景画什么?(4)

14.来PPT看一看你们所说的有没有作家说的那么精彩?出示猩猩跺脚生气图。(1)

15.再来看看另一位作家描述的生气——苏菲生气了。小结:一种情绪,我们可以把它夸大化,就可以写成长长的一段话,或是像作家一样写成一本书。(4)

16.继续把这本书看完。(5)

17.这就是整本书。题目是?(生齐说)(1)18.作业布置:写话。(1)

第2篇:绘本《你感觉怎么样》教学反思范文

绘本《你感觉怎么样》教学反思范文

不记得什么时候突然对绘本发生了兴趣,也许是大学时接受的那两年零零碎碎的美术教育,虽然画画是没学会,但是却培养了一点点对颜色的敏感。可能,再加上那一点点的儿童文学常识。至此,对绘本有些感觉了。如今,工作了,更是想将绘本融入日常的教学中,给孩子们的语文学习新增一抹亮色。

到现在为止,我自己带的班也一直坚持读着,每周至少一本,现在我讲起“周五下午我们读绘本”,个个都振臂高挥“绘本,绘本!”,神采飞扬的让我飘飘欲仙。

《你感觉怎么样》这本绘本是在《大猫老师的绘本作文课》里发现的。大猫老师是讲给二年级学生的。我读来十分有趣,马上兴冲冲地买来原书一看,果真细节多多,趣点多多,马上想要拿来试手。这次,我分别找了一年级和二年级小朋友来读,对比教学,感受更深。

感受一:一年级比二年级学生思维更加活跃,观察细致敏锐。一年级是我自己带的班,平时也会注重他们多向发散思维的训练。所以同样的一幅画,他们可以妙语连珠,不断有新的发现,证明从画面中哪些细节能够看出小猩猩的心情。二年级的同学则不太积极,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及思维含量都大打折扣,比平时的绘本教学课要沉闷很多。当然这也可能是与我不熟的缘故。

感受二:大猫老师陈迅喆是南京人。在她的.著作中,这本绘本是面对北方孩子进行教学,且这些孩子还有一定的写作基础(一直由她进行类似的训练)。之前拿这本书给同事看时,她直感叹这个太难,南方的孩子难以接受。我还一直不明白,今天亲自教学,才真正体会到绘本的难。虽只是简单的几句话—“嗯,有时候,我觉得无聊……有时候,我觉得孤单……”,但是绘本细节很多,孩子们在观察时,能看出这些细节,但表达时大多含糊带过,如“我从他脸上看出他很难过。”、“他的动作看起来很快乐。”如此之类的话语,需要我反复启发引导,他们才能说具体,如“他的眉毛像个八字,眼泪汪汪的……”、“背景颜色是白色的,他在图画中显得特别小,好像天地之间只有一个小小的他”。课后看来,确实,对于这群零基础的孩子而言(二年级的学生虽已经接触过不少绘本,但是语言、词汇积累还是较少),用语言清晰准确地描述小猩猩的表情、动作,是一个拔高要求,并不合适。更何况还要从外部世界的变化(背景颜色等)察觉到他的心情变化就更是难上加难。

所以,一个好的教案搬过来,却未必适合自己的班情、学情。绘本教学这件事,还是要自己亲力亲为,总结经验,挑选他们感兴趣的,逐步渗透。

第3篇:绘本《你感觉怎么样》教学反思(推荐)

不记得什么时候突然对绘本发生了兴趣,也许是大学时接受的那两年零零碎碎的美术教育,虽然画画是没学会,但是却培养了一点点对颜色的敏感。可能,再加上那一点点的儿童文学常识。至此,对绘本有些感觉了。如今,工作了,更是想将绘本融入日常的教学中,给孩子们的语文学习新增一抹亮色。

到现在为止,我自己带的班也一直坚持读着,每周至少一本,现在我讲起“周五下午我们读绘本”,个个都振臂高挥“绘本,绘本!”,神采飞扬的让我飘飘欲仙。

《你感觉怎么样》这本绘本是在《大猫老师的绘本作文课》里发现的。大猫老师是讲给二年级学生的。我读来十分有趣,马上兴冲冲地买来原书一看,果真细节多多,趣点多多,马上想要拿来试手。这次,我分别找了一年级和二年级小朋友来读,对比教学,感受更深。

感受一:一年级比二年级学生思维更加活跃,观察细致敏锐。一年级是我自己带的班,平时也会注重他们多向发散思维的训练。所以同样的一幅画,他们可以妙语连珠,不断有新的发现,证明从画面中哪些细节能够看出小猩猩的心情。二年级的同学则不太积极,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及思维含量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绘本教学反思

绘本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目的就是想在绘本阅读,语言表达训练和低年级写作之间找到一条有机整合的方法。

绘本,原意图画书。但事实上,绘本与广泛意义上的图画书不能混为一谈,它是一种独立的图书形式,特别强调文与图的内在关系。文字与图画共同担当讲故事的重要角色,图画不再仅仅是辅助文字的作用,而是图书的重要组成部分。

绘本对儿童智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具有极大的价值,而且益于孩子注意、观察能力的培养,有益于孩子形象思维和想象能力的发展。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对于儿童来说,在大量识字后,应广泛阅读适合于儿童接受的文学性强的课文,接触多种语言风格的文章,了解个性化的语言,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有重要意义。我一直在思考怎样的语文课才是成功的语文课。我认为,只要是你触动了孩子的心灵,孩子们可以在这堂课上尽情的想、尽情的说、尽情的写,然后思想得到升华,那么这堂课就是一堂成功的课。所以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们要做的就是能够走出常规,真正的用心去设计每堂课,用心去上好每堂课。

故此,教师在学生阅读中应成为阅读环境的创设者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绘本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

《母鸡萝丝去散步》是一本外国经典图画书,它的文字与画面形成一种非常滑稽的对比:文字讲述的是母鸡萝丝去散步的平淡无奇的故事,而图画则还讲述了狐狸追逐猎物却屡屡受挫的故事。一年级小学生非常喜欢色彩鲜艳、图文并茂的绘本阅读,但是学生的阅读只停留在看鲜艳的图画层面,所以进行必要的绘本阅读方法指导显得尤为重要。为此我预设了三个教学目标:

1、通过绘本阅读,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让学生产生阅读期待。

2、能够仔细观察,发挥想象,并尝试用语言来描述自己独特的见解,学习阅读绘本的基本方法。

3、感受母鸡萝丝散步的愉快历程和狐狸历尽艰辛的坎坷与悲惨。

在教学过程中,我让学生仔细观察每一幅画面,通过想象来猜测可能发生的事情,让学生体会故事的诙谐幽默。通过三步来引导学生阅读绘本需要猜、看、说,充分调动学生的眼、口、脑,培养细致观察、大胆想象和语言表达能力,学习阅读绘本的方法。学生回顾萝丝散步的经历,让学生给词语对号入座,从而练习词语搭配,使阅读绘本渗透词语练习。拓展读儿歌这个环节,让学生通过练习朗读,感受同一

未完,继续阅读 >

第6篇:绘本教学反思

绘本教学反思(推荐20篇)由网友 “光晞不能捐” 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整理过的绘本教学反思,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篇1:绘本教学反思

从一年级开始,我就利用校本课和语文课给孩子们读了很多绘本故事,孩子们都非常喜爱读绘本故事。因为绘本是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反映儿童生活为主的儿童图书。绘本中的图画色彩鲜明,构图精美,内涵丰富。本期的第一节校本课,我给孩子们上的就是绘本《小机灵鬼皮科的故事》。该故事由多幅图组成,讲的是小白兔皮科用聪明的头脑战胜大象和河马这两个庞然大物,是一个以弱胜强、以少胜多的故事。在教学中,我主要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

1、学生猜谜,激发兴趣。

上课一开始,就让学生猜关于小兔子的谜语,引出故事主人公小兔子皮科,把他们带到了故事中,引发了他们往下听的欲望。

2、角色转换,增添乐趣。

出示故事主人公小兔子皮科后,让想当这只小兔子的学生举手,说说自己知道的小兔子,并逐步引导学生在说出小兔子特点的过程中产生角色转换,把孩子们带入小兔子的角色。我指导着画面介绍说它的名字叫小兔子皮科,你的名字叫小

未完,继续阅读 >

第7篇:绘本教学 反思

绘本教学,对于我来说是全新的挑战。“绘本到底怎么读?”“绘本到底怎么教?”这两个问题很久以来就在我脑中盘旋。作为一线老师,我们给孩子们推荐许多绘本书目,但自己却并不太知道,绘本到底应该怎样来读,家长们更是把它作为识字的一个工具,难以发挥绘本阅读应有的功用。本次教研活动,我选择上一堂绘本教学的课,想借此机会提升自己对绘本的认识,也借此机会与各位老师探讨绘本教学的方法。

经过几次不成功的试讲,我和教研组的老师们渐渐感受到:绘本教学的关键是是否能带领孩子进入绘本所描述的情景中去,让孩子拥有一些新的体验,而不是以提问题的方式来督促孩子学会里面的内容。教师对绘本阅读的引导不是让孩子去学会什么,而是让孩子去感受什么,体验什么。儿童应该在这样的体验中才能不断地认知自身和周围世界的关系,进而进行有意义的思考和建构。

对于儿童来说,阅读本身的兴趣所在就是让他们发现了另外一个世界。而在认识这个世界的时候,画面和文字带给孩子的形象是孩子能够维持兴趣阅读下去的理由。文字和画面是静止的,死的,但是当我们能够唤醒孩子那种

未完,继续阅读 >

《绘本《你感觉怎么样》教学反思.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绘本《你感觉怎么样》教学反思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精品范文]相关推荐
[精品范文]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